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下的奧林匹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下的奧林匹克

發布時間: 2023-05-11 06:01:44

1、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傳媒創意

北京奧運會從申辦到籌辦的過程是一個奧運文化的傳播的過程,它不僅推動了北京奧運三大理念的實施和普及,促進了人們對體育文化需求的持續增長,而且為北京打造野鉛嫌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提升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形象提供了推廣和宣傳的途徑。本文把北京2008年奧激察運文化傳播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媒介變遷與文明演進的共時性過程進行研究,突出了傳播學的文化研究功能,提出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文化整合、文化創造、文化積淀。北京奧運文化傳播不僅要體現「新奧運」所展示的中國體育文化的傳承性和創新性,還要推廣「新北京」的現代城市形象,提升北京城市文化的現實影響力,打造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
關鍵詞:奧運傳播 城市推廣
奧運會不僅為舉辦國帶來了全球化的體育文化消費的機遇,也為舉辦城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城市推廣的平台。雅典奧運會成功地向世界傳播了希臘體育文化理念的精髓,展示了現代希臘的風采。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三大理念,並以文化奧運為起點,運用現代信息、數字技術等科技力量為保障,使北京奧運傳播超越了傳統的體育宣傳及體育傳播本身的意義,逐漸形成為一種可操作性的國家、城市文化發展戰略。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目標,著眼於促進奧運理念轉化為現實的文化影響力,以奧運為契機,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健康的社會、文化環境。北京奧運文化傳播不僅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北京城市形象和文化中國的大國風貌,而且有利於推動「後奧運時代」中國體育文化價值觀的形成。

一、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特點
其一,作為文化傳播,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實質上是一種透過傳播認知體育文化、認知社會和頌手人自身的過程。
奧林匹克文化是西方競技運動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起源於希臘文明,因而奧林匹克文化中蘊含著大量西方文化的成分,如《荷馬史詩》中大量對奧林匹克運動場面的描寫、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西方先哲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著名論斷、廣為流傳的奧林匹克雕塑藝術、丹納《藝術哲學》中對古希臘體育雕塑的欣賞、以及顧拜旦的《體育頌》。奧林匹克運動從古至今都是伴隨著西方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向前推進的,它隨著西方文明進程的全球化傳播而成為一種特殊的世界語言。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在社會生活中文化的因素正在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已經得到廣泛認同。北京奧運會從申辦到籌辦的過程,也是一個體育文化的傳播過程,它為人們認知體育文化、認知體育與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機遇。現代傳播媒介的出現和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對體育的認識。人們或者通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了解全球化的奧林匹克文化,或者通過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體育廣告、體育用品、體育雕塑景觀、申奧宣傳活動等直觀的感受體育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創意。北京奧運文化理念的提出和廣泛傳播,更成為我國體育文化當代轉型的契機,為我國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提供精神動力源泉,為「後奧運」時代我國體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積極的文化動力。
其二,作為融合中西體育文化的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具有跨文化傳播性質。
當代奧林匹克文化傳播是一種全球性、國際化的傳播現象,它既是西方競技運動文化的代表,也由於舉辦國自身的文化特點而具有文化的交融性。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是在中、西體育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跨文化傳播的特點,因此需要全球性思維和開放的文化理念。例如:北京申奧宣傳片作為「跨文化影像文本」,運用了把中國文化的內容放在西方文化的語境下的成功表達,旨在體現中國人「天地人和」的精神觀念,它試圖選用中國式的「人文關懷」來積極而有效的闡釋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精神。因此,北京申奧宣傳篇「雖然無法證明是最有威力的,但至少具有別樣的意義。」[2]它作為成功的跨文化傳播的視覺游說的經典讀本成為跨文化傳播的典型案例。
現代奧林匹克文化作為西方體育文化的主流,其所倡導的「把體育運動同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謀求創造一種以奮斗為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作用,並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傳播了體育的文化教育理念,適應了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的需要,起到了促進我國體育文化的人文提升的作用。
此外,體育文化的進步是通過體育的物化形態和傳播方式實現的,北京人文奧運理念的傳播,有賴於北京奧運會創造出更多既融匯現代奧林匹克文化特點又體現中國文化創意的奧運產品。奧運吉祥物福娃、奧運紀念品、奧運景觀、奧運場館、以及讓世界充滿期待的奧運會開閉幕式等等,作為物化形態的奧運文化傳播著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中的體育文化。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既改變了人們對當代體育文化的理解,也內在地改變著人們的體育價值觀念建構的內容和方式。
其三,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具有創新性。
文化傳播是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動力系統。北京奧運會文化傳播不僅僅是對西方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承,也不僅僅是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推介。北京奧運會的文化傳播具有創新性的使命和特點。「奧運是以數字方式全面提升北京整體產業水平的極好機遇;奧運傳播採用數字高清電視是北京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北京需要准備好生產數千萬種內容文化產品,尤其是供全球電視與網路傳輸的內容文化產品,以供2008年五洲來賓選用;北京是否准備好了培養一個以創意為目標的階層、群體,並不斷推出新的文化與技術的創意項目和產品,以滿足全球40億電視觀眾、20億網路觀眾。我們的重點是把更多精力投諸於奧運會所需要的創意內容產品,實現奧運文化產業的高端起步,數字融合。……我國人文奧運的開展適逢當代內容產業、體驗經濟、創造性生產力和注意力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3]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激活了體育文化的創造力,正在推動著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北京2008奧運國際論壇2006大會以「奧林匹克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北京奧運文化創意文化產業和文化傳播的發展進行理論和實踐研討,為我國奧運文化傳播走上創意性和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做出了前期的理論探討。

二、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功能
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文化資源需要通過整合、創新、積淀等文化傳播的過程體現其自身文化價值,並通過奧運文化本土化的創新與改造,融入多元化化的奧林匹克文化價值體系。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文化整合、文化創新和文化積淀三個方面。
首先,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是一個文化的整合過程,它將起到促進東、西方體育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的作用。
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既不是西方體育文化的單向輸入過程,也不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獨立輸出過程,它為中、西方的交流與溝通搭建了一個體育、教育、文化相融合的平台。以此為基礎,北京奧運會將使世界進一步了解真實的中國,中國也將在更廣泛的領域融入世界。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對中、西文化的整合,是通過各種與奧運相關的文化交流活動實現的。在奧運會籌備階段及舉辦期間,我國將精心策劃組織一系列以中華民族文化為依託,充分利用全國各地和首都的文化資源優勢的大型文化主題活動。如:圍繞北京奧運會,我國在2003年至2008年期間,每年都將舉辦奧林匹克文化節,以奧運會為契機,北京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在國內外開展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構建北京與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交流網路。
其次,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是一個文化創造的過程,它促進了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是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一種產業形式。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是文化在精神產品與物質產品領域的創造力。[4] 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創新性特點,為奧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創造了先決條件。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創作、奧運吉祥物的構思、奧運場館的建築設計等,既體現了奧運文化理念傳播的現實效果,也實現著奧運文化理念對奧運文化創意產業推動。雅典奧運會的開幕式就是巨大成功的奧運創意產業的經典個案,雅典奧運會以其文化創意的優勢,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體育文化享受。由此可知,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實質上是一個文化創造過程,通過不斷創造奧運文化的新看點,創造體現北京奧運文化特色的新形象,進而促進北京體育文化的創意化發展。
再次,北京奧運文化傳播是一個文化積淀的過程,它將為世界貢獻獨特的奧運文化遺產。
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遺產豐富,具有較強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6處、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62處、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12處、重點保護歷史街區40處(胡同和四合院)、地下歷史文物保護區35處、博物館58所,傳統工藝14種,百年老字型大小67個。[5] 北京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和文化積淀創造了有利的文化環境。隨著現代傳播媒介的高速發展,奧運傳播採用數字高清電視,是北京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全面實現傳播業的升級換代。北京人文奧運作為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起點和目標,其實質實是一個透過奧運文化傳播使人們重新認知體育文化的過程,伴隨著這一文化傳播的發展過程,將為舉辦地中國乃至世界留下獨特的奧運文化遺產。

三、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對城市推廣的影響
籌備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是北京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廣國際城市形象的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戰略機遇。通過增加城市體育文化新亮點,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將為北京塑造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添上濃墨重彩。2003年7月1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新時期體育工作,建設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的意見》,明確提出北京要創建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具備幾個條件:擁有眾多的體育人口,具備國際水準的競技體育實力,形成發達的體育產業,舉辦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品牌體育賽事和建設一流的體育設施。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在以奧運為契機推廣城市形象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通過奧運文化傳播提升城市軟實力。
隨著北京向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的邁進,健康、科學、文明、時尚的健身和生活理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體育休閑健身活動正在成為市民現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奧運文化傳播將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和方法,宣傳體育理念、價值觀,賦予體育更多、更豐富的文化內涵。現代傳媒對奧運文化的傳播,將為提升北京市民人文素質,更新體育觀念,傳播健康生活方式做出積極貢獻。奧運文化傳播將以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廣泛普及和推廣為核心,以體育文化提高市民人文素質,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城市軟環境,提升城市內在的競爭力。
其次,通過奧運文化傳播打造城市體育的國際品牌。
大型體育賽事在打造城市形象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國際大都市,多年來北京致力於舉辦的是符合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的世界最高等級的體育賽事。大型體育賽事要成為城市體育的主流,融入城市發展軌道,就必須走緊密結合並服務於城市經濟和社會之路。因此,通過奧運文化交流與傳播,打造城市體育國際品牌,是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重要任務。
再次,通過奧運文化傳播培育城市體育文化產業。
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是文化在精神產品與物質產品領域的創造力,是知識經濟發展在體育領域的重要表現。北京申辦和籌辦2008年奧運會,為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絕好的機遇。北京市居民體育休閑、娛樂享受的需求和體育消費,潛在地孕育著一個日益壯大的體育產業。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在北京注冊的經營性體育企業有919家,經營性體育場所6000餘處,涉及80餘項體育運動項目;各類體育中介組織、經紀公司50家,體育經紀人超過1000名,體育培訓機構200多家。2004年全市體育產業營業總收入196.2億元,體育從業人員達到7.7萬人。2001年至2005年,北京體育產業的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超過15%,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北京現代服務業中快速增長的產業之一。北京將力爭201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的3%左右,通過奧運文化傳播,促進奧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動以體育健身、競賽表演、體育用品為支柱的體育服務的發展,培育北京的城市體育文化產業。

四、以北京奧運文化傳播促進城市推廣的策略
(一)北京奧運文化傳播要形成現實的文化影響力。只有具有社會性、大眾性、廣泛性和參與性的文化,才能產生持久的文化效應。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首要任務是,一方面通過各種傳播媒介的介入,普及人文奧運理念,使北京奧運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抓住北京奧運會所帶來的全球化的體育文化消費、體育文化營銷的機遇,把人文奧運這一核心文化理念,轉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發展戰略來實施,把奧運文化理念轉化為奧運文化現實,為北京打造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營造更具有文化影響力的體育文化環境。
(二)北京奧運文化傳播要體現文化的傳承性。奧運文化傳承體現在文化內涵的繼承與發揚、發展與創新。奧林匹克文化作為西方體育文化的典型代表,現已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世界性體育文化。北京奧運文化的傳播在其源頭上要吸收奧林匹克文化的精髓,實現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優勢互補,實現奧運文化的多元交融,讓奧運文化真正紮根中國文化的土壤,形成北京城市體育的文化特色。
(三)北京奧運文化傳播要實現文化的創新性,以奧運為契機大力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申辦和籌辦,為我國體育文化傳播在科技進步、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背景下融入到文化創意產業中創造了絕好的機遇。整個奧運會的策劃(包括開、閉幕式等文化活動)需要體育文化理念的創新;奧運文化產品從設計、規劃到營銷、推廣都離不開體育文化創意的支持。因此,北京奧運文化傳播的一個主要使命就是推動北京奧運文化的創新性,為發展北京體育文化產業服務。
北京奧運會文化傳播已經遠遠越出了體育賽事傳播的自身的范疇,它對展示城市形象、體現城市精神、拉動城市經濟發展、推動城市軟環境建設、增進國際交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奧運傳播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將不斷地創造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奧運文化遺產,為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凝聚精神動力,為北京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提供健康、創意的文化影響力。 (本文發表於《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2、奧林匹克運動會精神是什麼?

奧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支撐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強」的是什麼?是「自信、自強、自尊」。這既是奧運精神的原動力,更是奧運精神的境界升華。奧運會不僅是世界性的體育競技比賽,而且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這就是奧運精神。奧運是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方,並且是讓隊友們更加團結努力取得勝利的精神。奧運會是集體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於一身的世界級運動盛會,宗旨為「Faster,Higher,Stronger」。其比賽過程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技體育運動水平,而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綜合實力和民族素質的具體體現。奧運精神旨在鼓勵人們應該在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地超越自我、不斷地更新,永遠保持勃勃的朝氣。

3、求,現代奧林匹克的發展趨勢,論文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經過百年的發展歷程,已逐漸走向成熟。奧運會賽場正在成為顯示各國實力、擴大影響、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進入新世紀以後,奧運會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普遍重視。下面我們從奧運會的特性對現代奧運會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一、競爭性

競爭性是現代奧運會最鮮明的特徵。縱觀奧運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顯示出的價值觀、功利觀都告知人們,現代奧運不僅是體育實力的較量,更是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競爭;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當今世界地位的標志,更是國家未來世界地位的標志[1]。例如第27屆奧運會的規模與競爭都是奧運史上罕見的,有199個國家和地區的16 000多名運動員和官員雲集悉尼,遊客達到530萬人次,直接到現場的觀眾達到860萬人次,全世界電視觀眾達30多億人,悉尼已成為最有人氣的都市,悉尼奧運會已經成為繼體育、文化、經濟於一體的世界性盛會,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該屆奧運會共創34項世界紀錄、77項奧運會紀錄和3項奧運會最好成績,充分顯示了運動水平之高,競爭之激烈。

二、文化性

現代體育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一個標志,是活躍的國際文化現象,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精神文明財富。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開放的世界性文化體系,它需要大量地、不斷地從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養分,豐富自己的內容。在這個全球文化體系中,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匯聚一處,融為一體,五大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為它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新的世紀里,誕生於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奧林匹克運動需要從東方體育思想、價值觀和運動形式中汲取有益的養分,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因此,奧林匹克運動的全球化應該是多元文化互補、互動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奧林匹克運動真正成為跨文化、跨民族、跨國度的世界性文化體系。這樣的背景下,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給奧林匹克運動的多元化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有三千餘年城史的北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奧運會在這里舉行,將使東、西方文化在中國大地上碰撞與交融。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教育方式將以其充滿著個性魅力的價值觀念、文化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對奧林匹克運動產生深刻的影響[2]。對於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的注重高水平競技運動能力的培養、追求肌肉強化,而忽視人體精神與外形的和諧,忽視人體與自然和諧的狀況,無疑是一種完善和補充。具有儒家色彩的傳統體育倫理思想中所表現出的公正、誠實、仁愛、友善等觀念,對當今世界體育競賽中出現的興奮劑濁流和球場暴力陰影無疑具有凈化作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具有豐厚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包含著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所需要的諸多文化特質。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與共生,有利於奧運在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有效更積極的作用[3]。2008 北京奧運實際上已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其結果將使奧林匹克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體育運動不僅作用於生物的人,也同時作用於精神的人和社會的人。人們通過運動看到的是不斷超越的進取精神,頑強的拼搏精神,愛國的精神,友愛的精神,特別是公平、公正的精神,召喚著人們的身體和心靈的完善,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對美的無限追求,表達出贊賞和狂熱的助威,展現出精神的需要。正如薩馬蘭奇所說「文化與運動是奧運會的兩大主題。」奧運項目的國際化,標志著世界文化走向全球。例如一個女子項目有三大洲40個國家開展,男子項目有四大洲的75個國家開展才能批准奧運比賽項目。第27屆奧運會已發展到28個大項,300個小項。實際上每個國家的傳統項目正代表各自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成為奧運比賽項目,是各個國家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合。

三、科技性

百年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歷史表明,奧林匹克運動和現代科學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奧林匹克運動場上競爭,同樣是各國科學技術的較量[4]。高新技術革命為競技體育提供物質的保障和理論依據。20世紀以來,運動技術的發展,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甚至達到人類體能的極限,這些現象的背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將電子計算機和高速攝影機運用於訓練;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儀的成功運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經驗訓練模式。體育高科技另一個表現,是運用器材的設備化。60年代以來,許多重要的成果如計算機、激光、現代感測技術、新型材料、新型紡織品等加速運用於體育運動,塑膠跑道,電子監測儀和運動員所用的各種器械以及服裝,無疑不是高科技的結果。目前,裝備先進的現代化訓練中心備受重視,如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奧運訓練中心,擁有美國最尖端技術和最新體育科技成果。在田徑比賽中,美國著名短跑選手劉易斯創世界紀錄,得益於他的輕便跑鞋,鞋面用一種重量很輕並塗有尿烷的聚酯材料製成,並鑲嵌著輕盈而堅固的陶瓷協定,整個鞋的重量僅為156克[5]。又如,當美國蛙泳選手摩西一頭栽進悉尼國際水上運動中心的淺藍色水中時,他的裸露皮膚除面部外,只有下臂和小腿,看起來就像配在塗有特弗隆的貼身泳衣上的電視顯像管。穿上高科技泳服的摩西遊起來阻力小,顯得特別靈巧,比身著老式泳服的其他選手游得更快些。 由此可見,「金牌」背後是科技大戰。 四、交流性

奧運會率先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全球化的進程。體育文化成為全球文化,不同人群能直接理解其體能符號,達到交流目的;具有競爭、互動、娛樂屬性的體育文化更快地為更廣泛的人群服務,使運動文化被全球認同。競賽項目越來越多,參加的國家和人數越來越多,人類不斷跨越空間、制度和文化等社會障礙,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溝通,達成了共識,這是任何一項活動都無法比擬的。奧林匹克運動具有開放性,是世界各族人民都參與的「全球性」的和平運動,它以促進世界和平為宗旨,這就為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有利的舞台。今天的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成為當今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載體。一方面,各國通過奧林匹克運動將本國的政治局面、經濟形勢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能使別國了解自己,又增進了對別國的了解。另一方面,奧林匹克促進了世界各國友好合作關系的鞏固和發展,成為外交的重要補充,在特定情況下還發揮了官方外交的緩沖過渡作用。它使沒有外交關系甚至相互敵視的國家的運動員走到一起,同場競技。在第28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韓國和朝鮮運動員一同入場,引來一片贊揚聲,這就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政治功能。[6]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完成了在正常情況下極為困難、也極為敏感的政治整合任務,促進了國家之間關系的發展與和諧。

五、功利性

薩馬蘭奇在奧運百年回顧時說,「歷史告訴我們,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政治是無所不在的……」體育與政治明顯的糾纏在一起,奧運百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因為體育是一種社會文化力量,容易成為政治社會化的手段,為其政治服務。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他們的著裝、標志代表的是國家,勝利與失敗也代表國家的一部分,這就必然和所代表的政治聯系在一起,競爭的結果和成就,就自然而然地帶有政治色彩。「運動員是穿著運動服裝的外交官」,這些身穿運動服裝的「外交官」以及其淡薄的政治色彩,發揮著極其強大而又難以替代的政治功能,在維護世界和平這一更高層次上實現著崇高的政治作用。中國的「乒乓」外交,使中美人民的關系及兩國的關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這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的特徵決定了它無法脫離政治。國家的態度與行動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奧林匹克運動會程序復雜、耗資巨大,需要得到各個國家的支持。國際奧委會規定申辦城市在提交申辦報告時,必須提交本國政府的承諾書。奧運會要實現「更快、更高、更強」,也需要各國政府推動全民體育事業的發展。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恐怖襲擊的威脅已直接關繫到奧運的生死存亡,如果沒有政府參與,後果將不堪設想。以第28屆奧運會為例,投入的安全防務費用是10多億歐元,有七個國家參與協防[6]。奧運會要在賽事期間實現「神聖休戰」,其本身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而主要是一種媒介作用——促使各國政府來實現。其途徑是通過奧運會的舉辦,以不流血的方式將奧林匹克和平、友誼、團結的精神植入各國政府的施政信仰中,並轉化為實際的「休戰」行動。奧林匹克「締造和平」的努力不應迴避這些,而要正面迎接挑戰哪怕只是一種姿態性的呼籲,至少也可以給戰亂和沖突製造和平、停戰的機會。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說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建立奧林匹克運動和政治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雙贏」的良性關系才是奧林匹克運動本身發展的正確方向。

六、商業性

現代體育商業化的各種形式在奧運會上得到集中反映。在市場經濟盛行的現代社會,奧運會已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業行為。誰也不會忘記,當年身為1984年奧運會組委會主席的尤伯羅斯提出將1984年奧運會的火炬接力以棒為單位出售時,這一商業行為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一場「地震」,國際奧委會當時曾威脅說,如果美國人真敢賣火炬,就要給「顏色」看。然而,尤伯羅斯最後說服了國際奧運會,尤伯羅斯的火炬接力計劃順利實施,並給組委會賺得了「第一桶金」。 1988漢城奧運會贏利4億美元,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贏利6億美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贏利多達十幾億美元,可見奧運會為主辦國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為促進經濟繁榮和發展發揮重要的功能。亞特蘭大是可口可樂公司所在地。奧運會期間,該公司在市中心搭起了一個「城中城」。世界各國的諸多大公司也紛紛在奧林匹克公園和比賽場館安營紮寨。亞特蘭大市還以300到兩萬美元的價格,向小商小販兜售臨時營業執照,弄得大街小巷到處是眼花繚亂的攤位和不絕於耳的吆喝聲。加上各大電視網轉播比賽實況時,沒完沒了地插播廣告,奧運會儼然成了商業海洋中的「孤島」。為了節約開支,舉重比賽的場地是由一個會議中心的地下倉庫改建而成,僅有一個衛生間供觀眾使用。每到抓、挺舉比賽間隙,總是人滿為患,門前排起100多米的長隊。亞特蘭大奧運會後,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的一席話,是經驗總結,也是對奧林匹克成員、對後來奧運會組織者的警示:「商業化能夠而且必須效力於體育運動的發展。在制定計劃時,我們卻不可忘記一條:體育必須有自身的尊嚴,而不能被商業利益所控制。」

4、奧運會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奧林匹克運動從80年代開始改革以來,趕上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克服了危及奧林匹克運動生存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但是奧林匹克運動仍然存在的一些難題,構成了對其本身未來發展的挑戰。

(一)對國際奧委會獨立性的挑戰主要來自政治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干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干預是不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長達40年的時期內,奧林匹克運動經歷了許多政治風暴的考驗,其中影響最大的是70至80年代奧運會所面臨的一次次大規模的政治抵制。這些政治抵制的根本原因是東西方兩大集團之間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和南非種族主義與非洲國家反種族主義的矛盾。在奧林匹克運動未來的發展中,出現同樣大規模抵制的可能性大大減少。這是因為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進行大規模抵制的政治動因已大大削弱。但企圖左右國際奧委會對其事務獨立進行決策的政治勢力還存在,國際奧委會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承認奧林匹克運動與政治不可分割的同時,堅決反對把奧運會作為某個國家政府的政治工具,對各種政治干擾採取了有效的對策,如1992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757號決議,對南斯拉夫進行制裁,要各會員國禁止南運動員進入他國領土參加國際比賽;而國際奧委會並沒有簡單服從,經過一系列策略外交,使南斯拉夫運動員以個人身份參加了巴塞羅那25屆奧運會比賽。此外,使美國國會對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非議和干涉,也遭到國際奧委會的公開批評。這些都表現出國際奧委會的獨立立場。

(二)三大支柱間矛盾的挑戰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國家(地區)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基石,三者之間的團結、協作是極為重要的。在1973年恢復自1930年中斷的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特別討論了三者團結的重要性。目前三者之間的關系,總的來說是融洽的,但也存在潛在的危險,主要表現在權力和經濟利益分配上。

①遴選奧運會主辦城市國際奧委會認為,遴選主辦城市是國際奧委會的獨有權利。但現實情況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負責奧運會的一切技術問題,如比賽規則、運動員及格標准、每個國家(地區)參加每個單項的運動員人數等;是否允許職業選手參賽,也屬其許可權所在。國家和地區奧委會負責派出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派哪些項目、派多少人數,均由國家和地區奧委會自己決定。基於上述理由,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國家(地區)奧委會認為,遴選主辦城市也與它們密切有關,希望改變今日遴選主辦城市由國際奧委會獨家投票決定的狀況。

②委員制國際奧委會委員是由國際奧委會直接遴選的。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這些委員是"國際奧委會在他們各自國家的代表,而不是他們國家(地區)在國際奧委會的代表"。奧林匹克運動一切問題的討論都是在國際奧委會內部進行,而奧林匹克運動開展的實體國家(地區)奧委會,只享有十分微小的決策權。目前國際奧委會共有202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成員,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僅119人,且有些國家佔有兩名或以上委員。一些國家奧委會對此持有異意,要求改變現行的組織結構,變委員個人制為各國(地區)奧委會的代表制,一國一票,使自己在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

上述問題由來已久,但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日益明顯突出,有待於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國家(地區)奧委會三方面協商解決。

(三)商業化的挑戰商業化是使體育運動適應現代社會的一個最有力的因素。利用商業手段尋求發展,已經成為當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商業化使奧林匹克運動擺脫了經濟上進退兩難的困境。但商業化也會影響奧運會競技運動的正常進行,如漢城奧運會的許多比賽本應在下午或晚上進行,但為滿足電影廣播權最大買主美國電視廣播公司的要求,組委會將比賽移到早晨以順應美國東部電視的黃金時間。這種移動顯然會影響運動員水平的正常發揮。國際奧委會為使商業化能按照有利於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軌道前進,採取若干控制措施:堅持在奧運會比賽場地及其上空不準進行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的原則,使奧運會在世界各種國際體育大賽中,成為唯一沒有商業廣告的運動會;擴大經濟來源,降低電視轉播權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例,以減少對電視廣播公司的依賴;設立奧林匹克團結基金,加強對不發達國家的援助。但如何防止過度商業化,仍是國際奧委會面臨的新課題。

(四)職業化的挑戰業余原則一度是奧林匹克運動理想的基本原則,被視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基石和生命線。堅持業余的原則,其目的是為了純潔奧林匹克精神。但是,隨著社會和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仍堅持"業余"的原則已不現實。因為高水平的運動員,只有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於訓練才能達到體育的高峰。長期訓練的花費只有來自國家或企業贊助。同時,固守"業余主義",會將許多優秀選手排斥在奧運會門外,束縛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不利於運動水平的提高。1980年國際奧委會從憲章中取消了"業余"的規定,1988年允許職業網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比賽。運動員參賽資格也由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自行決定,這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國際單項組織對職業選手參賽仍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是為了使奧林匹克精神不受損害,將那些處於經紀人手中,不為國際體育組織所控制的職業選手,如職業拳擊運動員排斥在奧運會之外。

(五)濫用興奮劑的挑戰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奧林匹克運動中使用與反對使用興奮劑的斗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利用興奮劑提高運動成績是一種欺騙行為,是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價值和"更快、更高、更強"的激勵口號的嘲弄。國際奧委會在禁止使用興奮劑方面態度十分堅決。國際奧委會對違禁者的處罰也不斷加重。但是由於在現代社會中,國際大賽的運動成績往往與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聯系在一起,因而使用興奮劑的現象不會在短時期內消失,使用興奮劑的手段會越來越隱蔽,這就會對檢測興奮劑的手段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奧林匹克運動中反對興奮劑的斗爭不僅是一場不同體育道德觀之間的斗爭,也是一場現代科學技術之間的斗爭。

(六)超大規模的挑戰。 二次世界大戰前,參加奧運會的人數不多,參加的國家和地區也不到50個。戰後,奧運會的參賽運動員、國家和地區的數目急劇增加,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運動員人數為9364人,國家和地區為172個,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為202 個,此外,還有數量可觀的教練員、裁判員、新聞記者、保安人員和服務人員,總數達7萬多,再加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旅遊觀光者。規模如此之大,勢必給舉辦城市帶來沉重的負擔。這種規模使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城市望而生畏。國際奧委會採取了限制奧運會的人數,提高新項目進入奧運會的標准,削減奧運會比賽項目等措施,控制奧運會的規模繼續膨脹。

展望未來,奧林匹克運動在迎來它的一百周年的時候,將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一方面奧運會向職業運動員開放,意味著奧運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運動員競技場,集中地表現出人類向自己極限挑戰的最高水平,比賽場面也將更加激烈和扣人心弦。另一方面,奧林匹克運動將進一步均衡發展,以奧運會為代表的高水平競技運動將與大眾體育相結合,並促進大眾體育的發展。國際奧委會通過成立"大眾體育委員會"、贊助國際大眾體育科學大會、發起"奧林匹克日"的大眾體育活動等措施,使大眾體育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此外,奧林匹克運動在文化、教育、體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活動也日益活躍,奧運會的文化色彩更加豐富,各項文化藝術活動會達到更高的水平,更多的城市包括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申辦奧運會,會使更多的人認識奧林匹克運動的豐富內涵和獨到作用,奧林匹克運動將更加具有廣泛性。

已經開始的奧林匹克運動改革將繼續進行下去,奧林匹克運動將更加充滿活力,在不斷地迎接挑戰和不斷地滿足社會需要的過程中走向未來,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5、奧運會中的奧林匹克是什麼意思

奧林匹克是一種精神【《奧林匹克精神》內容】《奧林匹克精神》是顧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5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文獻,顧拜旦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與價值。 在簡要回顧五年的歷史後,顧拜旦說明了奧林匹克精神與純粹的競技精神的不同之處。他認為,純粹的競技精神只能帶給運動員心理上自得其樂的悅樂感,奧林匹克精神帶給人們的將是美感、榮譽感。這正是顧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體育頌》中,他也曾熱情地謳歌,贊美體育是美麗、藝術、正義、勇敢、榮譽、樂趣、活力、進步與和平的化身。 顧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體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說中他闡釋了「敲響重開奧林匹克時代鍾聲的原因」:基於改革教育的願望。他不滿「青少年往往為陳舊、復雜的教學方法,愚蠢和嚴厲相交替的說教以及拙劣膚淺的哲學所束縛而失去平衡的現狀,希望通過復興奧運會來改變傳統教育方法與內容,從而促進青少年全面、均衡、協調地發展。顧拜旦曾經考察研究過希臘雅典古代奧運會的遺址,認為「古希臘人組織競賽活動,不僅為了鍛煉體格和顯示一種廉價的壯觀場面,更是為了教育人」。可以說,顧拜旦復興奧運會的根本宗旨就是通過體育競賽來教育青年。因此,他決心「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運動功利主義同古希臘留傳下來的高尚、強烈的觀念結合起來,開辟奧林匹克新時代」。 如何將奧林匹克精神變成現實?顧拜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念:「大眾」參與,即使「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也應該能夠「享受」這種精神。顧拜旦的一句名言「參與比取勝更重要」(也有翻譯為「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同樣強調了這一奧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另一次演講中,他曾指出:「先生們,請牢記這鏗鏘有力的名言。這個論點可以擴展到諸多領域。對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斗。傳播這些格言,是為了造就更加健壯的人類——從而使人類更加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可以看出,顧拜旦提倡和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有著非常廣闊的胸懷,是以全人類不斷完善自我為出發點,絕非號召人們單純為奪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那麼,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在第5段中,顧拜旦作了具體的闡述。他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吸收古代傳統構築未來的力量之一,這種力量體現在:雖「不足以確保社會和平」,但仍可促進和平;雖「不能更加均衡地為人類分配生產和消費物質必需品的權力」,但仍可促進公平;雖「不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免費接受智力培訓的機會」,但仍可促進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來就是完整、民主的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自從2000多年前,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一種健康向上的體育競技在神聖的奧林匹斯興起,它就成為古代希臘人奉獻給人類的一種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今天,奧林匹克運動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體育競技好鉛岩的范疇,它成為全人類的文化盛會和文明遺產,它的豐富內涵和它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關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我想強調以下幾個方面:奧林匹克是一種競技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更快、更強、更高」的自我挑戰精神,同時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奧林匹克包含的這種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構成了當代人類自我完善和社會交往的基石。奧林匹克是一種生活態度。奧林匹克精神強調人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參與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我們擁有完全自信和友御戰勝一切挑戰強大動力。奧林匹克是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使人們身體與心靈,精神與品質得到完滿的和諧,使人類的潛能與美德得到充分的開發,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優良、最完善的生活哲學。奧林匹克是一種和諧,自由,健康,積極的現代倫理。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推崇為基礎的。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倫理價值是對人的潛能與自由創造、人類的文明與優良秩序的最大尊重與倡導,是對人類一切優良道德價值與倫理規范的繼承與發揚。它引導人們追求一種最為優化的生存激頌與發展的倫理觀念,這種倫理觀念是人類與環境協調共處、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保證。奧林匹克運動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熱烈興奮的比賽、青年志願者的培訓、體育場館的興建、城市規劃的構思、精彩紛呈的藝術表演、覆蓋全球的賽事轉播與收看都成為寶貴的奧運遺產。在全球化時代,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共同進行精神創造的盛會。今天,奧林匹克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一種共同的願望、一種共同的期待,一種共同的祝願。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豐富,不斷增添新的內涵,成為人類不斷創新、不斷增長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

6、奧林匹克的文化特徵是哪三點?

奧林匹克的文化特徵是哪三點?

一、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特徵
(一)鮮明的象徵性
顧朝旦多次說過,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偉大的象徵。」的確,奧林匹克運動表現了人類社會的團結、進步、友誼。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有一系列獨特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標、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用簡明洗練的藝術形象符號,表達奧林匹克思想的基本點,將抽象的概念變為可見的、可聽的、可觸的物質文化,反映了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深化認知。如:奧林匹克標志:藍、黃、黑、綠、紅互相套接的五環表示著五大洲的團結和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相聚一堂。今天,奧林匹克五環已經成為世界和平、民族團結的 象徵。再如,奧林匹克吉祥物:多用本民族傳統文化中喜聞樂見的動物,進行藝術加工,使之擬人化,從而變得更加詼諧而富有人情味,成為奧運會的象徵物。
(二)濃郁的藝術性
在奧林匹克各種活動中,為了增加高雅的情趣,人們運用各種藝術手段,使這些活動達到極高的審美意境,洋溢著濃郁的藝術氣息。
奧林匹克運動意在創造和展示一美的世界。這里不僅展示世界第一流的人體美,如人體形態美、力的美、運動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的美。人們創造這些美好事物的同時也加深了自己的美感修養,而人們對這些美好事物的欣賞,也就是接受美感的過程。美在現實社會的作用,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協調社會生活,達到人與生活環境,人與人之間的協調。提倡美,以美來陶冶人的精神,可以使現實生活得到升華。在這種意義上說,奧林匹克運動也是一種大規模的美育過程,運用藝術美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精神風貌,這也是人文性的重要表現。
(三)內涵的豐富性
奧林匹克運動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挖掘展示人類社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從而使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涉及范圍較大,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從個體到社會,從具體到抽象的各個方面。因此,各種文化形式和藝術手段都在奧林匹克哪雀明運動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成為這一恢巨集的社會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奧林匹克運動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藝術天地。這里有別具特色的奧林匹克建築、形象生動的繪畫和雕塑、旋律起伏的聲樂、舞蹈、文學和歌舞等。
(四)組成的多元性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源於希臘,因而帶有濃厚的以古希臘文化為主體的西方文化的烙印。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歷經百年,普及全世界,無論從參賽國家,還是參賽運動員都越來越多廣泛。奧運會的規模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奧林匹克運動的普及要求其文化的多元性。奧運會在哪兒舉辦,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就要與舉辦國的文化相互交融,從而組成其文化的多元性。另外,奧運會還會吸納舉辦國的民族傳統專案,如:日本的柔道、美國的籃球、巴西的足球等來豐富自己,因而使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特色彼此相容,相互包容發展成為五彩繽紛的多元文化,為奧林匹克的持續發展和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肥沃的土壤。
二、奧林匹克運動是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先進文化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歷經一百多年,從奧運會的舉辦國和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組成中,我們不難看出,西方國家舉辦的奧運會要多於東方國家,東方國家只有日本和韓國舉辦過。另外,奧委會的決策層由西方人士主導,在國際奧委會的123名委歲渣員中52.6%來自歐美國家。還有奧運會的競賽專案中源於西方的運動專案站絕對主導地位。在夏季奧運會的28個大項的300個小項中,除極個別專案像柔道和跆拳道以外,其餘均為西方運動專案。因此,奧林匹克運動帶有強烈的西方文化色彩。但是,在經濟全球化和通訊資訊迅速發展的今天,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交融比以往更迫切。所以,奧林匹克文化的多次交融促成其更加豐富先進,引領世界潮流,從而它會主動迎合這一趨勢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東方文化交融、碰撞,為奧林匹克運動注入新的活力李告。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數千年來中國民族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歷史長河的文化積淀,包括了中國歷史發展各個時期的文化積累。它博大精深,其內容包括極其豐富的物質成就和無比深厚的思想內蘊,滲透著中國人的哲理和智慧。
(一)代代相傳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以公滅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為重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如:「捨生取義」「盡忠報國」「天下為公」等已成為人們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從范仲淹的憂樂觀,到文天祥的生死觀,再到林則徐的禍福觀都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
(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是一種自我超載,奮發向上的品質,是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意志。「強健有為」,「自強不息」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愈是挫折愈是奮起抗爭的精神狀態和堅忍不拔的意志。《禮記》中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人們同時也要求國家和民族自力更生積極進取革新圖強。就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自強不息不斷進取革新圖強。不自強就落後,落後就挨打。歷史不止一次地給出了證明。所以說自強不息勇於進取是人生之本、民族之魂。
(三)求真務實的實踐品格
中國傳統文化以人心和人生為觀照,因而是面向現實,重視人生的。如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另外,在農業社會供應不足且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人考慮的主要是現實生活的需要,比較看重物質層面的需要和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很少有人信奉宗教信仰,往往把宗教作為一種實現現實生活要求的工具或擺脫現實生活的無奈的歸宿。
(四)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諧意識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一」旨在承認和肯定人與自然、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思維規律與自然規律有其近似性、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處理關系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努力營造一個有序的道德社會。因此,「中庸」也導致中國民族惡斗死,寧忍辱(陳獨秀語)即忍、讓、仁等觀念深入人心。另外,如:「家和萬事興」、「知足常樂」都是「中庸」在不同方面的寫照。今天,我們與時俱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堅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前進中的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五)追求完善的道德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崇尚道德修養,追求道德修養的盡善盡美。孔孟主張修身為本,以德服人、正心誠意、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焉。他們認為「修」「齊」的目的是「治」「平」進而實現天下大同。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自古重視道德修養,歷來把道德作為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准。在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今天,我們選拔人才的標准就是德才兼備。這又一次說明對道德修養的重視。
四、奧林匹克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一)有利於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而西方文化為主體的奧林匹克運動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將更能激發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鮑明曉認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現戰爭,二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三是出現能吸引全民族持續關注的重大事件。」前兩件目前我國不會出現,而持續兩周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恰恰是符合第三個條件的重大事件。奧運會期間世界各地的教練員、運動員官員等聚集北京,各國都會轉播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在奧運會賽場升起,每一個炎黃子孫會為之歡呼、驕傲、自豪。因此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現。
(二)「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將激勵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於進取
「更快、更高、更強 」的口號,不僅僅在於運動場上的優異成績,而是向全人類發出的奮力拚搏、開拓進取、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號角。這與中國傳統文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一致的。 *** 同志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個人的完善和進步、民族的發展和強大,奮發向上、自強不息是其動力之源。現在,奧林匹克口號已經超出原來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創新的又一動力。正是由於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創新進取,我們才有今天的繁榮與發展,才有取得舉辦奧運會的資本,才有與奧林匹克運動全面接觸的機會,而二者的碰撞必將給予中國傳統文化以新的動力,從而為中國走向世界提供先進文化的支援。
(三)務實的實踐品格與美好的理想相結合
求真務實的實踐品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從過去的小國寡民到現今逐漸富裕的農民,他們仍然關注的是自己的現實以及可能實現的美好理想。但是,今天的中國是開放的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也應該是面向世界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既需要實事求是,又要有美好的共產主義理想作為指導,既要適應現在的潮流,又要有將來的美好藍圖。這與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即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因此,實踐與理想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結果。
(四)和諧意識將有新的科學內涵
盧元鎮認為,「奧林匹克文化是一種強者文化。」因為最初是「永遠超過對手,永遠爭取第一」口號中也反映了強者的意志。雖然現在進行了修正,但仍是一種強勢文化即西方文化,因為它從許多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意志。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完全排斥奧林匹克文化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良好的相容性會吸收其先進的思想內容。這樣既保留了傳統又不失新意,更重要的是和諧意識有了新的內涵即個性的張揚、自我的展現。其中的張揚、展現是適應現代社會並與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另外,現實許多條件下再講中庸就是不思進取、碌碌無為,就是落伍,更不用說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貴和持中」將有新的內容加以充實,否則我們將被拋棄。
(五)道德修養將進一步提升
公正、公開、公平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既指運動場上公平競爭,也是指運動員必須遵守規則、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類社會競爭的典範。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修養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素來有「文明禮儀之邦」的美譽,歷來把道德修養作為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准。其中,儒家道德最具有代表性,講求仁、義、禮、誠,為其最高道德原則。另外,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經過西方文化的催化,不但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建立平等的觀念,而且還有利於市場道德觀念的建設。我國的現代化正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道德建設是其重要的支柱之一。因而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對於我國不平等的思想觀念是一次洗禮,對於市場中的不正當行為是一次整頓,從而使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五、結論
奧運會在悠久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迅速發展的文明古國—中國舉辦,將促進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的迅速發展及國民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將給我國帶來新的動力和活力。同時,中國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必將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及自我更新是一種推動力量,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先進文化的支援,進而有利於促進我國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奧林匹克的英文

OLYMPIC

對奧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是( )。奧林匹克格言是( )奧林匹克的口號是( )

高度概括:「和平、友誼、進步」。
奧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強。
奧林匹克的口號每一屆都是不一樣的:
一九八四年洛杉磯Play part in History參與歷史
一九八八年 漢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諧、進步
一九九二年 巴塞羅那 Friends for life 永遠的朋友
一九九六年 亞特蘭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紀慶典
一九九八年 長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讓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二000年 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奧林匹克精神
二00二年 鹽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點燃心中之火
二00四年 雅典 Wele Home 歡迎回家
二00六年 都靈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滅的火焰
二零零八年北京 One Worl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奧林匹克的讀音

奧林匹克(ào lín pǐ kè)

奧林匹克主義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奠基人顧拜旦提出的,它是《奧林匹克憲章》基本原則的理論基礎,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現代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把提高人的體質、才智和意志素質結合為一平衡的整體,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使人們在奮斗中尋求樂趣的生活方式。現代奧林匹克主義追求典範的教育價值,尊重普遍的基本倫理原則。現代奧林匹克主義的最終目標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促進和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這是一個由力量轉變社會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人來共同努力。為了那個目標一起向前跑。

奧林匹克的故鄉

希臘——歐洲文明的搖籃,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
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有關古代奧運會的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一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一種傳說與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運動會。
關於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故事則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古希臘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後有13個青年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於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斗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
實際上,奧運會的起源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專案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於是,為准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奧林匹克的由來

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 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的風景秀麗的小鎮。
公元前776年在這里舉行第一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他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專案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國庫蒂烏斯人在奧林匹克遺址發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為此,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認為,恢復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與積極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國際體育大會決定把世界性的綜合體育運動會叫做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4年一次,輪流在各會員國舉行。到1992年,已經舉行了25屆奧運會。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專案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專案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專案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目前奧運會的比賽專案有(未含冬奧會專案):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擊、舉重、腳踏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劃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絡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古代奧運會的由來
在半島上的阿爾菲斯河之濱,克羅菲斯山麓,屬於伊林斯地區的奧林匹亞村,被認為是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這里建築廠宙斯神廟,其附近被稱為阿爾齊斯神域。當時每年七、八月間,各城邦都要來此祭祀宙斯。除獻納祭品、舉行儀式外,競技運動也被列為—種祭神活動。4年一次的閏年擴大祭祀,後來形成制度,這就是奧運會4年舉行一次的由來。4年一次的古代奧運會周期,被稱作「奧林匹亞德」。
關於古代奧運會的最早的誕生,有不少的神話傳說,其中.最為噲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是:海神之子伯羅普斯為娶公主希波達米亞,在賽馬車中戰勝了國王俄諾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為了慶祝勝利和感謝神靈佑護,在奧林匹亞舉行了競技盛會。
當然神話井非歷史。事實上,古代奧運會所以在古希臘出現,是由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觀點等多種歷史文化因素鑄造成的一個客觀歷史現象。—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從公元前776年始,競技表演以比賽形式出現,因而人們通常把這作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始年代。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興起於歐洲資本主義工業時代,但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古奧運會每四年一屆,從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紀錄的第一屆奧運會到公元393年,共舉辦了293屆,歷時1169年,經過了產生,發展和衰弱幾個階級。
第一, 古希臘自然環境與竟技運動習俗的形成。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臘成為多種文化的交匯之處,並因此加快了社會發展的程序,在科學,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領域里為人類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貢獻,成為西方文明的發祥地。竟技運動是希臘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第二, 奧運會初期的比賽專案也反應了戰爭與古奧運的發展關系。從公元776年開始長達500年期間,奧運會專案逐步擴大,從單一的賽跑發展為有摔跤,混斗,拳擊,四馬戰車,馬車賽,角力,賽馬,五項運動專案等的綜合運動會,這些比賽專案,多與軍事技能有關,反應了戰爭對奧運會比賽專案發展的驅動作用。雖然古奧運會的比賽專案有明顯的軍事烙印,但是奧運會本身卻是整個希臘民族歡聚一堂的盛會。雖然各城邦間的沖突經常發生,但是它們之間聯絡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別自公元前8世紀開始,隨著古希臘殖民運動的興起,在地中海區域形成了一個希臘文明圈。
第三, 古希臘的宗教習俗與奧運會模式的形成。
古奧運會是一種泛希臘的宗教慶典,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奧林匹斯山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獨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豐富的宗教神話傳說。
第四,古奧運會的盛衰。
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發展為各希臘城邦參加的盛會,第二階段(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為古希臘城邦奴隸制的全盛期,古奧運會達到鼎盛。第三階段(公元前4世紀-----公元4世紀)古希臘先後被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古奧運會進入衰落期。
二:奧林匹克運動的動因:
體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19世紀下半葉,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現代體育的發展出現了兩個明顯的傾向。一是竟技運動的迅速發展,二是體育的國際化趨勢,1881年第一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體操聯合會成立。隨著國際體育交往的擴大,建立一個綜合的國際體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個協調各單項組織活動的國際體育組織以發揮管理作用,已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
終於在1893年根據顧拜旦的建議,法國田徑協會聯合會舉行了一次國際性體育會議。討論復興奧運會的問題。
1894年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隆重開幕。並通過了一個重要檔案----(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決議。由於首屆奧運會將於1896年在古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雅典舉行,因此希臘人維凱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大會規定每隔四年在哪個國家的大城市舉行奧運會。
三: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主要特點的比較
1. 沿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稱。
2. 繼承了「奧林匹亞」每四年一個周期的傳統
3. 借用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某些儀式。
4. 吸收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傳統思想。

奧林匹克的拼音?

奧林匹克的拼音如下:
奧(ào)林(lín)匹(pǐ)克(kè)

7、奧林匹克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奧林匹克是一種競技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更快、更強、更高」的自我挑戰精神,同時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奧林匹克包含的這種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構成了當代人類自我完善和社會交往的基石。
奧林匹克是一種生活態度。奧林匹克精神強調人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參與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我們擁有完全自信和戰勝一切挑戰強大動力。
奧林匹克是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使人們身體與心靈,精神與品質得到完滿的和諧,使人類的潛能與美德得到充分的開發,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優良、最完善的生活哲學。
奧林匹克是一種和諧,自由,健康,積極的現代倫理。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推崇為基礎的。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倫理價值是對人的潛能與自由創造、人類的文明與優良秩序的最大尊重與倡導,是對人類一切優良道德價值與倫理規范的繼承與發揚。它引導人們追求一種最為優化的生存與發展的倫理觀念,這種倫理觀念是人類與環境協調共處、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保證。
奧林匹克運動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熱烈興奮的比賽、青年志願者的培訓、體育場館的興建、城市規劃的構思、精彩紛呈的藝術表演、覆蓋全球的賽事轉播與收看都成為寶貴的奧運遺產。在全球化時代,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共同進行精神創造的盛會。

8、奧林匹克的精神是?

內容:相互理解、友誼長久、空悶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

象徵: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

體現:體育、民族和國際主義精神

提出:皮埃爾-德-顧拜旦提出

顧拜旦提出復興奧運會的主張並不復古。他斗磨彎建議恢復奧運會的組織形式和慶典儀式,但又認為有必要注人新的成份、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運動會的國際性,運動形式的多樣性,運動員的業余性,以及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將使世界和平得到鞏固和加強,種族歧視也將會被廢除,這便是奧林匹克精神。

1894年,顧拜旦召集了第一次國際體育大會,會上提出了復興奧運會的建議並得到贊同,於是,成立了國際奧委會。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獲得極大成功。奧林匹克精神誕生了。奧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於促進人類的精神發展,以此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它的意圖是教育人,鍛煉人的性格,培養人的道德,發展古希臘人的理想——「美麗、健康」。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對象不只是那些參加體育運動的人,還包括人民大眾。

奧林匹克精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大奇跡。它期望建立一個沒有任何歧視的社會,培養人們之間真誠的理解、合作和友誼、承認在平等的條件下為獲得榮譽的公平競爭,為人們在社會的其他領域樹立了一個獨特而光輝的榜樣。

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國際體系.它是完全獨立的。因此,他從一開始就不允許任何來自政治、經濟或社會的因素對其進行干涉。他還為此創建了一個獨立的國際奧委會,規定了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職責是,用其忠誠和獻身精神來保證奧林匹克理想和原則的實現。通過這種方式奧林匹克精神的自主獨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保證。

精神內涵:

奧林匹克是一種競技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更游敗快、更強、更高」的自我挑戰精神,同時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奧林匹克包含的這種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構成了當代人類自我完善和社會交往的基石。

奧林匹克是一種生活態度。奧林匹克精神強調人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參與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我們擁有完全自信和戰勝一切挑戰強大動力。

奧林匹克是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使人們身體與心靈,精神與品質得到完滿的和諧,使人類的潛能與美德得到充分的開發,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優良、最完善的生活哲學。

奧林匹克是一種和諧,自由,健康,積極的現代倫理。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推崇為基礎的。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倫理價值是對人的潛能與自由創造、人類的文明與優良秩序的最大尊重與倡導,是對人類一切優良道德價值與倫理規范的繼承與發揚。它引導人們追求一種最為優化的生存與發展的倫理觀念,這種倫理觀念是人類與環境協調共處、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保證。

奧林匹克運動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熱烈興奮的比賽、青年志願者的培訓、體育場館的興建、城市規劃的構思、精彩紛呈的藝術表演、覆蓋全球的賽事轉播與收看都成為寶貴的奧運遺產。在全球化時代,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共同進行精神創造的盛會。

今天,奧林匹克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一種共同的願望、一種共同的期待,一種共同的祝願。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豐富,不斷增添新的內涵,成為人類不斷創新、不斷增長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

9、奧林匹克的教育理念

奧林匹克是一種和諧,自由,健康,積極的現代倫理。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推崇為基礎的。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倫理價值是對人的潛能與自由創造、人類的文明與優良秩序的最大尊重與倡導,是對人類一切優良道德價值與倫理規范的繼承與發揚。它引導人們追求一種最為優化的生存與發展的倫理觀念,這種倫理觀念是人類與環境協調共處、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保證。

人文奧運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對城市文明素質的整體提升;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促進;對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推動。
(一)人文奧運對北京城市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
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為提升北京城市文明素質,樹立北京良好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也對北京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主要體現為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風貌等方面。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給北京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加強城市文明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北京奧運會將成為展示現代中國人精神風貌的窗口,成功舉辦奧運會不僅取決於賽事的准備,更多地取決於是否具有一流的市民素質、一流的城市人文環境、一流的奧運服務水平和一流的社會風氣。人文奧運對市民文明素質的影響過程,是包括了禮儀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等內容在內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人文奧運以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對北京城市現代化的各個主要方面產生著積極的影響:一是以經濟起飛、技術發展、體制完善等為主要內涵的社會層面的現代化;一是以素質提高、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轉型為主要內涵的人自身的現代化。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社會的整體文化建構和以人的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的自身現代化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斷沖突和交融,構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基礎。北京建設和諧社會,人文奧運作為一種體育文化發展理念,其「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觀念對北京的城市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影響到人的思想、道德觀念,精神風貌,價值觀念,社會公德,文明素養,為城市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軟環境平台。
(二)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促進
文化是奧林匹克的靈魂。人文奧運作為一種文化理念對城市的文化建設產生著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深入,人文體育的思想作為一種文化觀念形態對社會轉型和人的現代化轉型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文化在以人的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的現代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轉化作用。體育作為人類身體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重要中介。在物化層面,體育通過各種運動形式、方法、手段滿足人們對身體運動的需要;在精神層面,體育以其文化形態滲透在人們的價值體系中,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奧林匹運動克的文化價值在以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自身的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潛移默化地促進著「中國民眾由憑借經驗、傳統、習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發的傳統主體,向憑借理性、規則、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覺的現代主體的文化轉型」[3]。這是我國社會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體育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於北京建設和諧社會,提高國民素質和開發人才資源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對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推動
人文奧運不僅是一個文化理念,而且是一個具有實踐特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發展戰略。[4] 其核心理念是和諧,其用意旨在以奧運促發展,以城市的發展帶動奧運的籌辦。它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定位放在城市建設的硬體設施和軟體的優化相結合,經濟增長與市民人文素質、生活質量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
人文奧運提出的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理念,與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的「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相契合。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證人類健康的生存環境、保證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要求。在人文奧運的實施過程中,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把人文奧運、綠色奧運作為北京城市、社區建設的首要目標,立足於「以人為本」這一結合點,加強城市環境建設、組織體系、社區服務、文化宣傳和體育活動等,以奧林匹克運動為紐帶,帶動城市社區建設,建立健康、文明的體育生活方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