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矛盾相互依存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矛盾相互依存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3-05-10 19:15:42

1、用矛盾觀點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什麼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們應該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2、運用矛盾的問題來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如何應對世界與中國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要運用矛盾的觀點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堅持兩點論。
首先,要看到經濟全球化給我們國家的發展帶來了難得機遇。一是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資的條件和機會。二是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的資本外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使其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增長迅速。 三是經濟全球化帶動了世界范圍內經濟與技術開發區以及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等多種形式自由經濟區的發展。四是經濟全球化使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步伐加大。 五是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六是經濟全球化拉動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其次,要看到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國的發展帶來諸多挑戰。一是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 二是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 三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國家主權容易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機遇與挑戰並存,要牢牢抓住機遇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同時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制定適合我國的戰略選擇:一是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二是維護國家經濟主權,保證經濟安全;三是大力推進國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四是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有效途徑。比如中國加入博鰲亞洲論壇等。

3、怎樣理解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形成相互依存的關系

「依存、合作、競爭、發展」這八個字是支配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正由於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各國之間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合作,同時又相互激烈競爭的格局,但從總體來看,它推動著世界各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經濟全球化之所以推動世界各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是因為:
①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
②它促進了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加強
③它能促進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④它推動著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的實例

目前,新的經濟只是在部分工業化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初露端倪,在全球范圍還屬於萌芽狀態。不過這種經濟的發展肯定對於世界政治和經濟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日本經濟審議會1999年向日本政府提出對未來十年日本新經濟計劃的建議時說:「當前,世界文明正在發生變化,這一變化不是一般的『進步』與「高度化」,而是要創造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變化。……一直支撐戰後增長的現代工業社會的規范已跟不上人類文明的巨大潮流。……在今後存在多種智慧的社會中,必須通過不斷創造出新的智慧來搞活經濟與文化。為此,就必須能夠更加容易地吸收世界的信息和知識,還要有更加容易向世界傳遞信息的環境。同時,還必須擁有能夠培養富於個性和創造性的組織和人才的計劃和社會氣氛」。

如果把上面所說的世界經濟的變化加以概括,似乎可以說,未來經濟有兩大趨勢:一個是經濟知識化,表現為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另一個是經濟全球化,表現為商品、勞務、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全球流動的加速。這兩大趨勢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也可以說,新的經濟將是以知識與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全球為市場的時代。它將促使各國的增長模式、產業構成、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教育制度、文化取向等產生深刻的變化,也將對各國的對內、對外政策提出新課題。

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及其兩重性經濟全球化的發端似可溯源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布雷頓森林體制的創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三大機構的建立與發展,給全球金融、貿易與投資活動以極大的推動。美元與黃金掛鉤使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與儲備的手段,首先便利了美國企業向全球的拓展。不過,冷戰時期兩個世界市場的劃分又使經濟全球化受到一定限制。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主要有兩股力量推動:一股力量是信息技術革命和高新技術成長的大大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人才、技術的全球交流。另一股力量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和轉軌國家加入市場經濟行列,給世界大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也要看到由於存在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特別是超級大國在經濟全球化中推行損人利己的貿易與金融政策,1997年爆發的東亞金融危機迅速演變為全球金融動盪和南北兩極分化,充分顯示了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為:第一,由跨國公司帶頭推行的生產國際化走向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戰後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居於統治地位。美國的大企業抓住歐、亞的戰後重建機遇開展了海外擴張。汽車、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大公司帶頭進行跨國生產以戰領世界市場。歐、日的經濟得到恢復後,他們的大公司也紛紛進行海外投資。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國際化的主導力量。當時的生產國際化主要的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因為那裡政局較穩定、市場引對廣闊、基礎設施較完善、投資軟環境較健全。七十年代,生產國際化擴展到發展中世界。到了九十年代,跨國公司又把生產國際化發展為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這一特點表現在三方面:一個方面是跨國公司展開大規模的企業重組與兼並,著眼於全球市場、資源、技術、人才的利用,重點是控制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海外市場。以1997年美國波音公司兼並麥道壟斷美航空工業開始,跨國公司重組與合並的狂潮席捲了電子、電信、航空、金融等行業。1997年美國企業兼並的協議金額是1991年的7倍。1998年德國賓士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合並成世界最大的汽車集團;1999年日本的銀行三巨頭——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的日本興業銀行組建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這些表明跨國公司在全球的重組正方興未艾。第二個方面是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由發達國家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一方面是因為發達達國家的市場相對飽和,另一方面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為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提供獲得豐厚利潤的機會。第三個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的一批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進行海外生產與銷售。在世紀末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企業中,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初露頭角,反映了發展中國家正在為成為生產全球化新星。

第二,發達國家帶動的流通國際化走向貿易自由化與區域集團化。

戰後發達國家的生產國際化推動了流通的國際化。國際市場的放大和流通國際化反過來又成為促進發達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據統計,全球貿易增長速度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1950年——1994年的四十五年間,全球GDP增長率為年均4%,全球貿易年均增長率則為6%。這說明全球生產的商品和勞務越來越依靠國際市場交換來得到價值實現。1970年美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儲存存度為11%,1997年升為2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更高。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70年為25.9%,1993年達到37.3%。就是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有三分之一以上要依靠海外銷售。其他發達國家也是大體如此。

發達國家經濟對國際市場依存度的加大產生了兩個趨勢:一個趨勢是謀求相互削減關稅,促進貿易自由化。從1947年關貿總協定成立以來,經過四個回合的談判,發達國家關稅的平均稅率已由約40%降到降到低於5%,發展中國家的平均稅率降到1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後,發達國家正在發起新一輪的多邊貿易談判,為他們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服務業向全球自由拓展服務。但是在貿易自由化問題上,發達國家搞雙重標准。他們通過各種措施,主要是非關稅壘和單邊主義措施來限制外來商品進口,還以某些政治借口實施歧視或制裁,受害者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貿易自由化同貿易保護主義是發達國家貿易政策的孿生兄弟。另一趨勢是經濟貿易區域集團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西歐中小國家為對付蘇美,也為了適應貿易自由化趨,由煤鋼聯營起步,建立了歐洲共同體。歐共體實行關稅同盟,在成員國之間稿自由貿易,給各成員國開辟了廣闊的區域市場。同時為了縮小成員國的經濟不平衡,實行共同農業政策、區域政策和結構政策,授助經濟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以促進共同發展。到了九十年代,美國、歐盟和日本一方面繼續高唱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苦心營造以自己為中心,囊括本地區南北國家共同組成的區域經濟集團。貿易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看似『相互矛盾,其實相輔相成。貿易自由化不可能消除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雙重標准行為,區域集團化也不可能扭轉便利球貿易走向自由化的趨勢。

第三、全球金融市場聯網和各國貨幣國際化形成金融市場一體化。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便利了國際籌資,也加大了全球金融風險。

國際金融是國際經濟活動的神經中樞。戰後國際金融以美元的金本位制為基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當時國際匯率的穩定對促進戰後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起過積極作用。

但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國際金融活動農漸從為貿易和投資服務分離出來成為獨活動。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1973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形成國際貨幣浮動匯率制:發達國家社會財富的多年積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數以萬億計的巨額資金;經濟全球化促使各國貨幣在不同程度上可兌抽象;信息革命把各國金融市場聯成網路。於是,國際金融活動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為便利國際交易與投資進行資金融通,而是為巨額國際游資尋找增值的途徑。據分析,每天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的交易最高達1.5萬億美元,只有2%是為正常的貿易與投資服務。

金融市場的全球一體化和巨額國際金融資本的存在為籌措國際資金提供了方便,但更便利了國際金融投機。金融安全成為國家經濟安全、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首要課題。

金融動盪是促使各國經濟不平衡發展的重要原因。匯率戰是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經濟較量的重要手段。日本就曾從泯率戰中成為金融大國,又從泡沫經濟破滅中陷入長期蕭條。

從全球范圍看,國際金融動盪和國際金融投機的最大受害者是發展中國家。原因很簡單,一是發展中國家金融機構和機制不完善;二是金融實力薄弱而且往往是外國的債務奴隸。一旦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發達國家就將惡果盡量轉嫁給發展中國家。在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動盪中,東亞、拉美、非洲都受到沉重打擊。世界銀行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說,「在發展中世界,世界至少有36個國家1998年人均產出將出現負增長……1998年—1999年發展中國家的總產出將是八十年代初債務危機以來最低的」。

第四,世界經濟增長中心走向多元化。

戰後初期,世界經濟的兩大增長中心分別是美國和蘇聯。他們兩家的表現和經濟政策決定了世界經濟變化的走向。到了九十年代蘇聯不復存在。俄羅斯在經濟轉軌中因採取「休克療法」,陷入了深得的經濟災難,短期內難望對世界經濟有多大影響。然而俄羅斯的資源、人才、科技潛能依然存在,本世紀仍會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中心。美國雖仍在世界經濟中雄踞首位,但它主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局面已由美、歐、日本足鼎立所取代,美國的相對分額雖然可能有短期的上下波動,但下隆已成趨勢。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有份額卻呈上升之勢。上世紀末,中國是世界第七大經濟,巴西是第八大經濟。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如東盟、南方共同市場的地位也在上升。本世紀還將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奈及利亞、南非、墨西哥、阿極廷等等成為世界或地區經濟的明星。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將會有新的發展。經濟增長中心的多元化將給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可能會引起新的經濟矛盾和經濟變數。

綜上所述,到上世紀末,經濟知識化和經濟全球化已匯合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它之成為不可逆轉,是戰後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三股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首先,戰後的科技發展,已不間一般的科技進步,不但有量的發展,還有質的突破。科學研究在繼續深化和分化的同時,出現學科的交叉與綜合,使人類對微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認識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往的技術創新基本局限珩加強或替代人的體力勞動,現在的技術創新則開闊了提高或替代人的腦力勞動的途徑。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度大大加快。高科技的發展要求超國界的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要求有超越國界的廣闊市場。其次,從經濟領域來看,推動市場經濟向全球擴展的,不僅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和政府,更重要的是,佔世界人口將近四分之三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擺脫農業業經濟,成為市場經濟的新生力量。社會主義國家和轉軌國家也放棄了計劃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再從政治層面來看,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發生過多次局部戰爭,但沒有釀成新的世界戰爭。冷戰結束後,盡管國際政治形勢時緊時松,天下並不太平,但總體趨趟向緩和,多數國家把振興經濟放在第一位。這一切為市場經濟相對順利地向全球擴展提供了條件。

歷史表明,經濟全球化具有促進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又加深各國經濟競爭的兩重性。由於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大,發達國家同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有可能彼此長補短,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協調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西歐國家的戰後發展為此提供了實例。德法曾經是百年世仇,戰後卻由勢不兩立的仇敵變為協調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西歐各國的聯合,並且同前殖民地一種相對平等互助關系。這樣歐洲國家在戰後通過和平發展而不是軍事擴張實現了經濟振興,歐盟的經濟實力到上世紀未已同美國相當,其國際政治地位也將隨之得到提高。

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經濟全球化還有加劇各國經濟競爭的一面。這就有可能導致各國經發展失衡,不但可能引起經濟和政治動盪,還有可能導致戰爭。北約發動南聯盟的侵略戰爭,也可看作是國際經濟發展失衡和霸權主義野心膨脹的結果。

5、試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關系原理論述如何推動全球化朝著和而不同、更加開放包容、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雙方互相聯系的性質,包括2方面 (1)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2) 矛盾雙方相互貫通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性質。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的對立表現在: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依賴、互為存在前提、互相滲透,存在著由此及彼的橋梁。這種關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著穩定、聯合、團結、統一的狀態,它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指對立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對立的性質。這種性質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現出動盪、不穩定、變革的狀態。矛盾的斗爭性貫穿於過程的始終,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二者的統一表現在:同一性包含斗爭性,斗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約斗爭性。但同一性並非是無差別的等同,而是包含差異和對立的同一,這種同一的許多條件要通過斗爭來建立,所以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也是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辯證統一,世界各國的差異明顯、多樣性突出,但同時聯系日益密切,於是競爭、合作並存,甚至會出現沖突與敵對。推進經濟全球化要善於協調和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使經濟全球化朝著和而不同,更加開放包容、平衡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6、經濟全球化的作用

7、世界經濟全球化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與資本市場的矛盾

經濟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雙重效應凸顯。它適應資本主義經濟擴張的需要,在世界范圍推進生產的社會化、商品化和現代化,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升級,資本主義的國際協調和干預有所加強,延緩了資本主義的衰亡期;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使資本主義經濟擴張在地緣上達到極至,資本的增殖、商品貿易放量、生產擴大很難通過開辟新的處女地來實現。這表明,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依舊在經濟全球化形態下發生作用。而且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連結成為一個巨系統,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阻滯,都會影響整個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行,使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呈現出更大的脆弱性,爆發新的危機的可能性增大。概言之,經濟全球化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更新,擴大了資本主義的生存空間,但卻不能使資本主義獲得永生。資本主義的部分質變,改變不了資本主義的根本屬性和固有矛盾,最終會釀成資本主義的衰亡。
一、經濟全球化未消除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向國際全方位延伸的結果,資本在全球范圍的急劇擴張是其強大的推動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主導地位,把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從國內推展到國外,只是擴大了矛盾作用的地域范圍,並未消弭產生矛盾的社會經濟關系。資本主義藉助對經濟全球化初期的主導雖可暫時緩解自身的矛盾,但卻不可避免其固有矛盾再度激化和尖銳起來,使資本主義各國陷入危機四伏而不能解脫的境地。1.經濟全球化並未化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歷程中,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尖銳化,是導致資本主義頻繁發生周期性危機的總根源。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大危機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對經濟加強了宏觀調控和實行經濟計劃化,並在新科技革命的拉動下出現了資本主義世界戰後經濟繁榮。但好景不長,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又發生了以滯脹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危機,它說明,在資本主義體制框架內採取國家強力干預經濟的辦法並不能標本兼治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頑症。從80年代起,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另闢新徑,新自由主義受寵,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重新掀起私有化浪潮,並在全球拓展自由的市場經濟。綜觀資本主義在其體制內進行的改革和調整的軌跡,在所有制方面,就是國有化和私有化的交替;在調節手段方面,就是國家干預和自由放任的反復。這樣的轉換沒有改變整個社會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性質,不過是在私人制的范圍內兜圈子,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危機和止住利潤下滑。經濟全球化從體制上說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在發揮資源配置全球化優點的同時,也把其弱點全球化了。市場經濟固有的盲目性、滯後性和外部不經濟等問題都加大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脆弱性。誠然,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國際經濟協調,就一些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採取共同行動,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矛盾,消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致命弊病,相反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全球層次上崩潰的可能性增大。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上,股票和游資猛增,截止到1998年3月底,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股票市值總額達34萬億美元,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僅美國一家的股市總值就高達17萬億美元,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遠遠超過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夜82%的水平。全球有游資7.5萬億美元,外匯市場上的交易額平均每天達1.5萬億美元,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控制這個巨大的市場。[2](P.12)金融市場的異常活躍給世界經濟注入了活力,但也潛伏著巨大的動盪和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巴林銀行倒閉、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東西亞金融危機等等,都是市場經濟弱點的公開化,它們的不良經營往往顯露於事後。
2.經濟全球化並未消解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矛盾。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體現在階級關繫上,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勞資矛盾。經濟全球化對這一矛盾的調節越出一國范圍,而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調節機制,但在資本主義居主導地位的世界生產方式的條件下,這種調節又是失效的。生產的全球化使勞資矛盾擴展到全世界,形成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世界資產階級的對立和沖突。生產全球化使資本壟斷財團能夠將生產資本快速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那麼資本流出國的工人就會失去工作崗位,造成不同國家工人階級的相互競爭。近10年來,美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投資回報率高,跨國公司的資本大量湧入,使美國成為外資投入第一大國,帶來美國就業崗位增加,失業率降低;而日本經濟持續走低,資本需求不足,工人就業崗位大量減少。不僅發達國家的工人間存在就業競爭,而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工人之間也存在競爭。生產全球化使跨國企業集團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利用那裡生產成本低來獲得高額利潤,使發達國家失業率增加,中產階級也漸次落入失業隊伍。然而,工人就業的世界性競爭的根源,或者說工人階級失業的根源,不在經濟全球化,不在工人階級自身,而在於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在於資本家的惟利是圖。
3.經濟全球化也未緩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經濟全球化加深了發達國家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度,要求通過國際代寫論文協調機制共同對付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但主要資本主義大國間的經濟政治力量是不平衡的,它們在世界經濟主導權、地區充當的角色和世界市場份額等方面始終存在著爭斗。世界惟一超級大國美國與日本、歐盟在經濟、政治、安全等領域存在廣泛的矛盾;日本與歐盟的矛盾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里的激烈摩擦;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不僅有大國與小國之間的矛盾,也有大國之間的矛盾,如英德矛盾、法德矛盾、英法矛盾。在全球事務中,美國以「鞏固民主堡壘」之名,行維持和加強自己的「領導地位」之實,圖謀建立獨霸世界的新秩序。西歐國家和日本在冷戰結束後,認為「共產主義」的威脅已解除,它們都拒絕在未來的世界新格局中充當美國的小伙計,主張在西方大國間確立「平等的夥伴關系」,共同主宰世界。西歐國家和日本力圖在「歐洲人的歐洲」和「亞洲人的亞洲」的口號下,逐步削弱並最終排斥美國對地區事務的干預和操縱,分別把歐、亞事務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以此作為爭取與美國平等地位的立足點。可見,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就會起作用,它們的矛盾和沖突就不可能徹底緩和。
4.經濟全球化更未消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當下由少數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最大限度地照顧到發達國家的利益,它們制定的經濟活動規則很少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最不發達國家有被日益邊緣化的危險,不公平的游戲規則勢必使南北差距和矛盾呈現擴大和激化的趨勢。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領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剝削與反剝削的斗爭。近年來,發達國家常常以「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為名,大量向發展中國家傾銷高附加值商品,為了阻止發展中國家的商品進入,發達國家不時揮舞反傾銷大棒向發展中國家徵收所謂「懲罰」性關稅。同時還在國內設置各種貿易壁壘,加強貿易保護主義,在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援助時附加苛刻的條件,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增大,經濟形勢惡化。正如有人指出的:「全球化的神經中樞是在北美、歐洲、日本這些相互聯系的經濟體,可是風暴一來,受打擊最大的卻是經濟結構不健全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只有少數國家縮小了同『北方』的差距,可是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這個差距是擴大了。」[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政治領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國力圖用自己的政治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去改造發展中國家,對於不服從他們意志的施加政治壓力和經濟制裁,對於俯首聽命的國家施以經濟援助予以鼓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軍事領域里的矛盾表現為干涉與反干涉的斗爭。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拋出「新干涉主義」,鼓噪」人權高於主權」,明顯增加了對弱小國家的軍事干涉,干涉的原因涵蓋國家戰略、經濟利益、政治意圖、軍事安全各方面,民族、宗教、內戰和人權都成為他們發動軍事打擊的借口。可以肯定地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沖突,在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占優勢的情況下是不能消除和解決的,它的最終解決有待於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制度在全世界居支配地位。
二、經濟全球化使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產生新的矛盾和爆發新的危機的可能性陡增
經濟全球化既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又增大了資本主義矛盾和危機爆發的可能性。這種雙重效應共存於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之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主義構成為一個既對立又統一、既依存又排斥、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體系。資本主義奔走世界各地,其經濟活動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追逐利潤使其向外擴張,形成爭霸和壟斷局面。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方面的矛盾目前主要通過貿易、投資和貨幣展現出來:
1.愈演愈烈的「貿易戰」。資本主義打從出生以來,市場始終是資本主義經濟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或缺條件,一切貿易的參與者都希望獲利。由於各國之間經濟實力、產業結構和市場開放程度存在差異,且這些因素又處在不斷變動中,因而導致相互之間的貿易失衡,常常引發摩擦,形成你來我往的「貿易戰」。發達國家之間「貿易戰」的形式多種多樣。通過提高關稅稅率或徵收附加稅,引起被徵收國進行報復,相應地也對對方的出口徵收高稅率,形成關稅之爭;一國通過貨幣貶值造成對方貨幣升值,使對方商品價格上揚,競爭力減弱,這時對方也會採取措施使本國貨幣強制貶值,形成匯率之爭;在進口配額上,當一國對另一國商品的進入實行限制時,被限制一方也採取對應的報復措施,形成配額之爭,等等。貿易戰可能是雙邊的,是一國對付另一國,也可能是多邊的,一國針對多個國家採取。這種貿易戰往往形成限制和反限制、報復和反報復的此起彼伏局面。美國政府近年來,推行「優先美國利益」的貿易政策,使美日和美歐之間經常發生貿易戰,激化了彼此之間的矛盾。2.投資戰互有攻防。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本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繞過對方國家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在該國投資建廠,就地銷售產品,對他國市場實行戰略佔領,各發達國家如法炮製,使相互之間直接投資增加,誘發「投資戰」。近年來,美國一方面通過對外國資本的監督限制別國對本國市場的佔領;另一方面又主動出擊,為繞過西歐的關稅壁壘掀起「把工廠遷到歐洲去」的浪潮,以投資替代出口,佔領西歐市場,又以西歐為基礎向其他地區滲透。而西歐國家也不甘落後,用內外兩手同美國在投資上展開攻防戰。一手是對外國資本的活動採取限制措施,對批准外國公司設立設置障礙;另一手是採取優惠政策增強本國公司的競爭力,鼓勵和支持他們不斷擴大對美投資。
3.貨幣戰旗鼓相當。貨幣問題歷來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角力的重要領域。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英鎊是世界主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藏貨幣。一戰後,英鎊地位衰落,美元逐漸走強。1944年,美國憑借其巨大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布雷頓森林會議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使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從此,美元獲得凌架於其他國家貨幣之上的壟斷地位,成為主要的國際貿易支付手段和儲藏貨幣。美國利用美元的強勢,在很長的時期里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控制和干涉別國的金融。隨著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美元危機頻繁發生,引發了國際貨幣體制的改革,各國紛紛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終於使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在20世紀70年代崩潰。目前美元雖然在國際貨幣中還有巨大影響,但貨幣多元體制的格局正在形成。從1999年1月1日起,歐盟11國率先實現貨幣聯盟,歐元正式啟動。到2003年11國貨幣統由歐元取代,屆時歐元將取代德國馬克、法國法朗、義大利里拉、荷蘭盾、英國的英鎊。因此,歐元的啟動必將對美元的地位構成嚴重挑戰,貨幣大戰看來在所難免。
經濟全球化不僅使發達國家矛盾和摩擦增多,而且世界任何國家或經濟體如果發生經濟動盪或危機,都會勃發全球聯動,危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安全。近20年來,全球各國曾發生近百次大小不等的金融波動、震盪和危機,各國為消解這種波動或危機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東盟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平均下降了7%[4](P.51),經濟形勢的惡化導致這些國家的失業率上升,貧困人口激增,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直到有的國家政府倒台。這場危機充分顯露出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極具滲透力和擴散勢能,金融資源的高速和跨國界流動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如果各國不增強防範金融危機的共同意識,建立健全全球金融監管和防範的有效機制,就難以保證國際金融體系的良好運行,而規模龐大和流轉迅捷及投機性極強的金融業就是全球經濟的脆弱點,是最易誘發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導火索。隨著全球生產力過剩,經濟成長速度將放緩,金融形勢緊張將加劇,爆發國際金融危機的概率上升。世界銀行副行長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任務是使這些危機不要那麼頻繁,不要那麼嚴重,特別是不要對最脆弱的人造成那麼多不利影響」。[5](P.12)
三、經濟全球化微觀張力強勁與宏觀協調機制滯後的矛盾愈益顯露
當代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來自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跨國公司則充當了微觀經濟活動的主體,而經濟全球化的體制基礎是市場經濟。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中國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全球經濟體制幾乎都變成了市場經濟。全球經濟體制的統一,促進了有限的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的有效配置,節約了稀缺的社會資源,降低了勞動消耗。但全球經濟體制的一體化也把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全球化了。市場難以有效地提供和滿足社會公用性產品的需求,更難以做到對許多公用性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市場競爭導致壟斷,壟斷的發展則會反過來破壞經濟活動主體間的平等競爭規則,造成市場效率下降;市場經濟的調節在收入分配方面無法兼顧效率與公平,從而不可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正;市場的微觀主體的活動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驅動,既不能自覺體現社會經濟長遠發展目標,也不能自動保障社會總供求的平衡,盲目性十分突出。經濟全球化擴大和發展了市場,引起的全球化問題也隨之增多:(1)大國經濟競爭劇烈。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日歐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格局最終確立,三方競爭激烈,沖突頻仍。美國近年來經濟強勁增長,止住了經濟地位下滑的頹勢,依然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日本經濟雖持續數年低迷,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在各方面仍具有向美國挑戰的能力;歐盟一體化取得明顯進展,其經濟實力總和超過美國,重奪世界經濟主導權的願望十分強烈。大國的競爭加劇了相互之間的矛盾沖突,時常發生你來我往的貿易戰、投資戰和貨幣戰。(2)跨國公司的壟斷和兼並趨勢迅猛。目前跨國公司的購並浪潮此起彼伏,壟斷進一步發展,這種勢頭雖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作用,但也加劇了世界市場的競爭,形成對世界經濟一些領域的壟斷,對各國的經濟安全也構成了威脅。經濟運行風險增大。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緊密聯系和相互依存,每個國家及其企業都是世界生產和經營有機體系的一個部分和環節。在這樣的緊密聯系和依存狀態下,任何一個經濟體或部分發生危機,哪怕是極小的經濟體發生危機,都可能引起全球性的危機和災難。(4)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范化。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勞動就業、財政貨幣、社會副利、國際收支等因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這種相互作用關系越出國界擴展到全世界,這些因素對經濟增長制約的解決單靠一國的能力是不夠的,必須由相關國家的共同協調來解決。(5)全球性的公平問題突出。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化使一些人通過對先進技術的持有或投機性的炒作,在短時間內暴富,而非技術熟練的勞動者和資本缺乏者收入很低,貧富差距在個人之間拉大。貧富差距在國家和地區之間也在擴大,最不發達的國家被日益邊緣化,國力脆弱,人民生活貧困。(6)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的契機,把國內的資源、勞動力密集型、重污染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中的資源、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遷移到發展中國家,並從中獲得巨額利潤,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向發達國家,而把嚴重環境污染留給了發展中國家。
以市場經濟為體制基礎的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上述問題,要求對世界經濟運行實行全球性的宏觀調控,由主權國家政府和國際經濟組織實施宏觀管理和干預。應當肯定,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動盪與滯脹後,從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在多邊協調上取得了進展。首先是全球性多邊協調,包括聯合國名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貿發會議等相關國際經濟協調機構、會議和世界貿易組織下的全球性多邊貿易談判,是世界經濟多邊協調的最高層次,它就有關全球性經濟、貿易、金融問題展開磋商,其協調成果具有全球適用性。其次是以日美歐為核心,以西方八國首腦會議為主體的大國協調,是當今世界經濟多邊協調的實力派,他們在世界幾乎所有的多邊主要經濟協調中擔當著舉足輕重角色,定期舉行的西方八國首腦會議則是協調的常規形式。此外,區域化集團間和內部的協調,如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在世界經濟的多邊協調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國際宏觀協調機制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擴張的速度相比嚴重滯後,尤其是防範全球金融風險的監管體系並未建立起來,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縮小南北差距問題沒有切實的機制和措施,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中對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的重視遠遠超過了成員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看,它在穩定世界金融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受到的批評也日益增多。一是未能及時對危機發出警報;二是危機發生後反應遲鈍,援助不力;三是為援助設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條件;四是過分強調國際游資的優越性,並試圖把成員國經常帳戶可充換性的仲裁權擴展到資本賬戶,但卻管理不良,結果使「金融病毒」到處傳染。有鑒與此,改造貨幣基金組織勢在必行,除轉換其職能,應該著手組建類似「世界中央銀行」那樣的機構。或者仿效聯合國安理會的樣式,成立一個經濟安理會,負責全球經濟的安全,目的在於改善目前國際經濟宏觀協調滯後於經濟全球化的狀況,以便對世界經濟的運行實行有效調控和監管。
然而,加強全球經濟宏觀管理和協調的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許多措施是難以付諸實施的。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達國家的利率太高,西方八國應該協調行動降低短期利率,表現出加強全球經濟安全的誠意來。但是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反對這么做。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微觀經濟成長張力強勁和宏觀協調機制滯後的矛盾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的。因為,資本主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形態,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還是由西方國家操作和控制的國際組織,其背後都受到壟斷資本財團的左右。從本質上說,這些政府和組織是為資本家利益服務的,這就決定了他們採取的政策和協調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們既不會從國內勞動階層的利益出發,也不會從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出發對世界經濟的運行控制和協調。所以,現有的國際經濟協調只是在某些方面修修補補,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對危機的防範和監管不力的弊端。由於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能對世界經濟實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不能防止危機及其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終會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否定。
綜合上述,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生產社會化和分工的發展越出了民族國家的藩籬,把地方性的狹小市場聯結為廣闊的世界市場,無疑促進了整個世界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和社會進步。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把自己的矛盾轉嫁到別國,緩和了國內的矛盾,也加強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經濟、政治聯系,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資本主義秩序,延緩了資本主義的生命期。但是,經濟全球化並未使資本主義固有的各種矛盾消失或從根本上鏟除,也不是醫治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弊病的靈丹妙葯,而是具有了新的特點,況且舊的矛盾未解決,新的矛盾和沖突又產生了。它使資本主義體系爆發危機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資本主義的脆弱性,使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日趨邊緣化,最終也會使發達國家難逃其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微觀發展張力強勁與宏觀協調機制滯後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難以有效地對付全球化下極易擴散的經濟危機。這些都決定了資本主義推動和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8、矛盾觀點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矛盾是對立統一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體。

經濟全版球化是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對於發達國權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兩者所獲得的好處與壞處都不同。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所獲得的就是規則掌控權和頂端職業設置,而壞處就是產業空心化,國內貧富差距越發明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能獲得是經濟的發展和新技術的引進,但弊端就是利潤分配不均以及環保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發達國家把自身的高污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盡可能地轉讓出去,然後在全球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發展中國家則是作為一個承載體而接受。當然,在整個環節中跨國公司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為它可以通過吸取各個國家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科技資源及稅收資源優勢,用最低的成本去發展自身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