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反全球化和麥當勞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反全球化和麥當勞

發布時間: 2023-05-07 21:22:52

1、全球化有哪幾種

資本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 (課本上的)

http://ke.baidu.com/view/9593.htm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2、新世紀以來,美國伴隨全球化和後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什麼及解決思路

1.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什麼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麼?什麼是全球化?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范圍里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數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數,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對眾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眾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里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的銀行里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樑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產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產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元,也不比印度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全球化帶來什麼?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結語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裡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裡在追求與眾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里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當國際化開始傾向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文化多樣性的減少國際旅遊業的發展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提升自由貿易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限制)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質疑中的全球化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世界正在變的越來越平[編輯本段]全球化曾是我們用來描述政府政府和大企業關系變化的詞彙,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意義更廣闊也更為深遠的現象。全球化並不僅僅是政府,企業和個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也不僅僅是機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它意味著新的社會,政治和商業模式的出現!社會學中的全球化「全球化」是當今國際學術界最為熱門的課題之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論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不同學者紛紛從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角度來考察與研究全球化問題,並不斷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社會學對全球化的理論研究始於20世紀中後期,六、七十年代主要有P·索羅金的全球趨同論、R·阿隆的國際社會論、D·貝爾的後工業社會論、I·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七、八十年代又出現了A·托夫勒的超工業社會論、J·奈斯比特的大趨勢論,九十年代除了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有了新的發展外,又形成了更具有全球化研究針對性的A·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R·羅伯遜的文化系統論和L·斯克萊爾的全球體系論等。社會學研究的綜合性特徵使其對全球化這樣一個復雜性問題的探討具有較強的優勢。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是從制度轉變的角度來闡述和深化全球化理論的,其主要貢獻是他把全球化與現代化緊密地連在一起,並認為全球化是現代性的最明顯的結果之一,是世界范圍社會關系的緊密化。在吉登斯看來,全球化是現代性從社會向世界的擴展,是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向全球范圍轉變的必然結果。而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是由四個不同層面所構成的,即資本主義(capitalism)、工業主義(instrialism)、軍備力量(militarypower)和社會監督(socialsurveillance),這四個現代性的制度特徵向全球范圍轉變的結果便形成了全球化的四種維度,即全球資本主義經濟(worldcapitalismeconomy)、國際勞動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全球軍事秩序(worldmilitaryorder)、民族國家體系(nation-statesystem)。時至今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主要權力中心。全球化趨勢,並不是「西方制度在全世界的慢延和其他文化的消亡」,而是一個復雜的、非連續的和偶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而又相互交錯的邏輯推動的,是一個不均衡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現代性與全球化的發展及其帶來的代價,造就了一個不是「現在」(now),而是一個「從現在開始就會存在」(fromnowon)的危機性問題。例如,各種制度性轉變的全球性導向如果無限地急劇化,就會相應地構成經濟增長機制的崩潰()、極權主義提升(growthoftotalitarianpower)、核沖突或大規模戰爭的爆發(nuclearconflictorlarge-scalewarfare)及環境大災難的發生(ecologicaldecayordisaster)等危機。但是,吉登斯認為全球化的這種可能性危機是可以而且只有被積極參與的社會運動所克服和抵消,相反,如果沒有此類社會運動的抗衡,未來社會便難逃於惡性的發展,更不會出現制度性轉變的理想結果。羅伯遜的文化系統論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教授羅蘭·羅迫遜(RolandRobertson)是社會學中從文化的視角來理解和關注全球化問題的代表性學者之一,他從1960年代初期就開始涉及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在以後30多年的時間中,他又通過對經典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檢討與重建逐步確立起了自己對於全球化研究的理論框架。尤其是1980年代以後,羅伯遜與其他一些學者一起,從社會學角度共同對全球化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基於自己的分析框架和全球化模型,羅伯遜把全球化的基本歷程從15世紀初葉到20世紀90年代分別劃分為萌芽階段、起始階段、起飛階段、爭霸階段和不確定階段。並簡要地勾勒出了近六百年來全球化過程的基本特點和目前狀況,羅伯遜不同意像吉登斯和沃勒斯坦那樣抽象化、簡單化地解釋全球化現象,他強調,全球化進程是在相對獨立於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進程狀態下進行的,它有其自己的自主性和邏輯性,它的發展將隨著進程的加速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化,因此,全球化問題不僅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對象,而且也更應該是一個跨文化研究的對象,當前社會學理論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以多維的方式,並超越「世界政治」或「世界經濟」的單一模式來說明全球化的轉跡及其動因。

3、麥當勞什麼時候開始全球化,全球化對麥當勞的影響

麥當勞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標記,有時也被指是社會的「麥當勞化」。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更用「巨無霸指數」──一個巨無霸在不同地方貨幣價格的比較──來非正式地評估這些貨幣的購買力平價。因為麥當勞幾乎等於美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國際商業的擴張已被稱為美國化的部份和美國的文化帝國主義。因此麥當勞仍是世界各地反全球化人士的抗議目標。
湯馬斯·佛里曼提出有麥當勞餐廳的國家都沒有與其他國家戰爭。但其「理論」已經被反駁,因為第一美國曾在1989年侵略巴拿馬(巴拿馬於70年代末已經有麥當勞餐廳),還有其後的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部分觀察家建議麥當勞應該給予信用來增加其進入的該市場的服務標准。一班人類學家於一研究名為「金拱向東」觀察麥當勞對東亞,尤其香港的沖擊。當麥當勞於1975年在香港開業,麥當勞也是香港首間同時提供清潔廁所的餐廳,這令到顧客開始對其他同類餐廳和團體要求同樣的設施。除了對商業方面的影響外,麥當勞也有助的改變該地方的風俗。

4、有關全球社會的觀點!急!!!

現在世界的發展,出現了地球村這一說法,全球社會就可以理解為「地球」村這一個村子的社會,著眼於全球文化熔於一爐的社會。
因為與不同國家、社會的人交流日趨必要,不論什麼行業,都有這樣的需求。即使日常生活,也在不斷的受到各個不同國家的影響。如日本的索尼,美國的微軟,無時不刻地在侵襲著人們的生活。因而了解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社會習俗,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的與全球社會同步發展。創造出同樣的影響力,而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5、你知道經濟全球化的例子嗎?

經濟全球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

1、中國的改革不僅使這個國家加入到全球貿易體系中,而且贏得了世界銀行和其他經濟學家的贊譽,這些經濟學家將中國作為經濟全球悶鋒化的一個巨大成功的事例大肆宣揚。

2、中國確實吸引了大量外資並成為出口大國。

3、「麥當勞」、「肯德基」現象和眾多跨國公司在全球活動的事例好多哦!比如一輛車,裡面的專利可能來自很多國家,零件加工,整車組裝也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

可逆性的全球化

全球化之所以可逆,是因為存在兩個反對全球化的群體。一是全球化中的受損群體。全球化會帶來明顯的利益,正是對全球化利益的追求推動了全球化不斷前進。

但是,全腔敗球化使一部分群體受益的同時,卻使另一部分螞圓晌群體受到損害。因而,當支持全球化的群體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居於主導地位時,全球化就會快速推進;當反對全球化的群體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占據主導地位時,全球化就會受阻甚至倒退。

6、如何理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多極化雖然曲折但是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這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彼此符合的問題,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發達國家在全球范圍內資本的新一輪擴張,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中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對於發展中國第一,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種力量此消彼長,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趨勢越來越清晰。一個超級大國和多種力量並存,是多極化格局最終形成前的較長過渡時期內世界力量對比的基本態勢。
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多極化格局使世界各種力量逐漸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約與制衡的關系,有利於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利於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於實現各國人民對和平、穩定、繁榮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抓住機遇、發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極化的最終形成將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合作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合作成為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特徵。

7、麥當勞化對社會的影響?

講簡單點就是對社會做貢獻。中國的麥當勞現在都變成慈善機構了,專門招收那些剛畢業大學生、農村大學生當經理,還讓他們升店長

8、世界今年經濟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一 市場經濟與國家職能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市場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國家職能,即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而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關繫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是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國家職能是不能被市場經濟完全超越的,這對矛盾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基本矛盾,影響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市場經濟和國家職能的矛盾自它們誕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眾所周知,私有制的產生不僅導致了商品和市場經濟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為管理市場經濟的機構——國家。國家在推動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發展中曾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但是,市場經濟崇拜自發力量,經濟全球化也要求自由與平等,而國家職能決定了國家的管理在一定意義上是對市場經濟這種本性的束縛,只是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管理所起的推動作用大大超過了其隱含的制約作用。因此,市場經濟在國家管理下緩慢發展。但是,它們的矛盾隨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變得日益尖銳。跨越國界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隨之激化,市場經濟要求跨越國界,國家職能決定了主權國家不願放棄管理市場經濟的權力,即不願放棄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註:許多國家雖然讓渡了部分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但這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遠。)從法理上講,國家並沒有權力將經濟主權轉移或讓渡。經濟是基礎,經濟主權是至關重要的主權,是全體人民賦予政府的神聖權力,是用來造福於全體人民的。這就形成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二 貿易保護主義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定義雖然有很多,但基本內容卻大致相同,那就是資本、貿易、生產過程在世界范圍的自由流動,這就要求自由貿易成為現實。然而,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重。
新的貿易保護主要不是靠關稅,而是靠非關稅壁壘、匯率戰和組建區域性經濟集團。以美國為例,其非關稅措施種類繁多,設置精巧,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屬於直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進口限制、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自動出口限制等;另一類是屬於間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廣告限制、報關手續干擾、技術等級、衛生標准等。在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湧動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發了美歐之間的香蕉大戰和牛肉大戰,這標志著貿易保護主義躍上了新高度。西雅圖會議的失敗是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盛行的表現。因此,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嚴重挑戰。
貿易保護主義與反全球化之間有著天然聯系。主張全球化的輿論認為,民族國家已經過時,國家不再應該、也不再有能力承擔經濟生活調節者的角色,各國調節經濟的主權應該移交給國際經濟組織。它們聲稱,這種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避免。隨著這種趨勢和跨國公民對外投資的增加,東道國就能增加就業,提高技術水平。然而,事實恰恰與之相反。
在美國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於美國的壓力,開放了金融市場,被迫同意匯率大幅度升值,結果淪入長期蕭條;東南亞響應美國的號召,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結果一場金融風暴導致銀行、大企業紛紛倒閉,美歐財團乘勢收購,國家經濟主權喪失殆盡,幾十年奮鬥成果付之東流;俄羅斯實施了美國設計的休克療法,想和全球化接軌,結果陷入了長達十多年的經濟和政治動盪,其經濟結構從技術型轉為資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當人們呼喚全球化、譴責貿易保護主義時,卻沒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進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使貿易保護主義一浪高過一浪,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絆腳石。
三 政治因素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雖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各國的聯系不斷加強,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經濟交往中,常常摻和著政治因素。
冷戰結束前,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世界經濟客觀上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發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場。冷戰結束後,這種平行關系在形式上已不復存在,但在內容上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使世界經濟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跨越一個又一個政治壁壘。
以中美經濟貿易關系為例,眾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兩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彼此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貿易額逐年遞增,但同時又是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在經濟領域雖然有許多共同利益,但美國在與中國進行經濟交往時,往往附帶許多政治條件,如對於所謂「人權」、「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資本優勢達到奴役中國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處理上,美國一批國會議員又企圖用取消2000年通過的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和阻止中國「入世」迫使中國讓步。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經濟關系常常受政治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政治因素的制約。
四 經濟體制問題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完全開放國內市場,拆除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市場規律成為經濟活動的准則。然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內經濟狀況使經濟全球化的實現未必盡如人意。
開放本身不等於一定能夠受益於經濟全球化,兩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關系,其中涉及國內的經濟體制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各項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禦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越強;相反,經濟發展水平越低,其抵禦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就越低。當前,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經濟體制問題,必須慎重對待經濟全球化。盡管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鼓吹開放,認為發展中國家越開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經濟全球化中,才能解決國內存在的經濟體制問題。但是,在某些領域,尤其是金融領域,如果造成金融開放早熟,而國內的銀行、政府、企業的問題又沒有解決,開放就可能成為掩蓋國內矛盾的一種方式。如在泰國和韓國,當國際游資進入這些國家市場後造成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表面繁榮,但隱藏在背後的巨大風險導致了後來的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及其影響,使不少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認識到國內經濟體制健全是開放的關鍵;而國內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五 文化差異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一種跨文化行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著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價值觀念,各國之間文化差異導致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約。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伴隨著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投資、生產和經營,發展中國家在文化上漸漸喪失了本身的個性。「今天,全球互動的中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之間的緊張關系。」面對全球化進程中日益強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個性,避免被文化霸權吞噬,已經是一個關繫到民族國家生存的重大問題。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文化滲透,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脅,必然導致發展中國家國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節(註: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之日,爆發了大規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蝕活動。前不久,又呼籲禁止麥當勞在印度的經營,以保護本國文化。
由此可見,悠久的歷史和寶貴的文化是一國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滲透與反滲透必然會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六 經濟全球化本身條件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是信息化——各國的交往頻繁、方便,世界變成「地球村」;市場化——世界市場統一,各種人為的阻礙、分割被打破,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以市場為導向;自由化——各種壁壘拆除,經濟開放,商品、資本、勞動力的國際流動暢通。
市場化、自由化的實現,如前所述,受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和政治、經濟體制、文化因素的制約。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網路的興建對於發達國家來說不是難事,但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則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的挑戰。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路,需要龐大資金,資金從何而來,成為不發達國家改造落後基礎設施的最大障礙。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宣布,它將在非洲建立第一個大功率海底光纖數字網路,全長35萬千米,通過41個非洲國家等。功率為每秒25億比特,(註:bite為位元組單位,一個位元組為一個比特。)安裝費用將近20億美元。美國公司提供一部分資金,另一部分資金需由非洲國家自己籌劃,而且非洲國家還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資金。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路,還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發達國家有很多還是農業國家,工業不發達,讓它們短時期里培養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電子計算機的人才,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對於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來說,信息高速公路和網路在相當長時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 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所制定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往往使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由於這些法規和規則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社會條件為依據的,執行它們,對於經濟文化落後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和民族經濟勢必造成沖擊,使其國家作用減弱,甚至犧牲部分經濟自主權與決策權。而且,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一方面要求發展中國家大幅度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卻不想接受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西雅圖會議上,美國堅持把勞工標准(註:美國以保護勞動者權益和環境的名義,要求各貿易國達到勞工和環境標准,否則就可以拒絕其產品出口。)與貿易制裁掛鉤,就是為了抵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防止本國紡織、鋼鐵等傳統工業受到沖擊,增加失業人口,影響社會穩定。
八 經濟差距和發展空間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環境糾紛日益增多。由於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環保標准不嚴格,執法力度不夠,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和出口上都佔有成本優勢,而由此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隨著這類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所承受的壓力增大,從而使它們的企業利潤銳減,甚至難以為繼,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術工人的失業和工資下降。這一結果意味著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摩擦將會不斷增多。
此外,在知識產權、服務貿易等領域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也存在著較大的矛盾沖突。西方發達國家及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服務業產值和就業量,目前均已超過了工農業產值和就業量的總和,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形之下則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發達國家千方百計地要求擴大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要保護國內幼稚服務業的發展,想方設法阻止國外服務業的大量輸入。
實質上,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是,它們脆弱的新興民族工業根本經不住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沖擊。例如,在中國加入WTO問題上,一些發達國家較少顧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的脆弱地位,堅持讓中國在短時間內大幅度降低關稅,這顯然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來,存在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發達國家不願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適當的經濟技術援助和優惠政策,是它們之間產生分歧和對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們難以全面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 國際債務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國際債務關系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掣肘經濟全球化的重大障礙。債務關系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世界經濟關系中較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問題。它不僅關繫到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的發展,也關繫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額相對減少。目前,對外直接投資和接受外國投資已幾乎成為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少數發達國家的專門領域,它們不僅是大量投資的主要來源,而且還是外資的接受國。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國投資只有不到20%(註:數字來源:《國際經貿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發展中國家,非洲和大多數南美洲國家吸引外資能力下降特別明顯。東亞和南美一些國家一度是發達國家投資者的目標。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後,向東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在減少。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從絕對額來看,確實已經增長,但與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相比,其絕對數和增長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調動資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舉債投資。這一手段雖然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但操作不好就會加劇當代國際債務關系的復雜程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難以融合及世界經濟的不均衡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債務關系這一經濟機制的畸形運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國際債務關系的存在和由此引發的經濟水平差異和發展不平衡,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十 區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的形成把世界經濟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且,在這種新格局下運作的國際貿易同樣顯示出時代的新特徵,即貿易保護的區域化。
經濟集團化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形成區域經濟的共同市場。這種共同市場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強烈排他性的組織。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徵。就發達國家而言,它們的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對內雖是開放、自由和協調的,而對外卻帶有不同程度的封閉性;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它們積極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場,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對外則採取貿易保護措施。這表明在當代國際經濟生活中,各國都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利益,決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鎖和排他的色彩。
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排他性說明了區域化貿易保護存在的必要性。現存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在世界經濟貿易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必將奉行不同的方針、政策和措施。通常是,發達國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經濟實力和優越的貿易條件,強調貿易自由化和更開放的貿易政策。但在不利於其經貿活動時,則每每設置一些非關稅壁壘或其他保護措施。至於發展中國家,以其經濟實力脆弱和貿易條件惡劣為由,則往往採取內外有別的政策。對內強調自由、開放、合作、協調,對外則運用干預、閉關、抵制和保護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區域集團化組織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也無論其范圍大小還是其發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著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
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構建區域經濟結構,形成區域經濟體系,實現區域經濟分工,達到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從而獲得區域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區域內成員國家間的交換就變成了一種內部交換,而與區域外部的交換則受到內部交換的制約。如果與外部交換不能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則這種交換就將受到抑制和排斥。從世界經濟貿易演進的過程來看,歐共體與美國、歐共體與日本之間存在的長期、尖銳、激烈的貿易摩擦以及各集團所採取的各種排他性的貿易壁壘足以證明這一點。
伴隨著經濟集團化而出現的區域貿易保護的直接後果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增長的不穩定和不均衡。發達國家仍居世界貿易之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論是通過增加它們同工業國家的貿易,還是擴大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的貿易,都沒有能夠加強其在世界貿易中的相對地位。只有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能夠跟上世界貿易的發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許多國家由於受歐洲聯盟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已在製成品和服務貿易中處於絕對不利的地位。由此看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進一步發展,只能使區域貿易保護化更加嚴重,而由此所導致的世界經濟貿易不平衡進一步加劇。這對於經濟全球化進程顯然有很強的制約力。

9、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回答問題:今年年初以來,馬其頓多次爆發大規模反西方抗議示威,麥當勞快餐廳[a],


小題: C
小題: D
小題: A
有D項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