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世界的治理讀書筆記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世界的治理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 2023-05-06 20:55:29

1、全球化與民俗保護讀書筆記

《全球化與民俗保護》是2007年2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曉萍

《全球化與民俗保護》:現在國內呼籲民俗保護的人已經不少,但將民俗從生活方式轉化為生存資源和保護理論的對象,還需要加以反思,同時需要提高民俗意識和把握民俗權利。開展相關的大學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是現代民俗學的一部分,作者面對全球社會的巨大變遷,闡述全球化背景下保護中國優秀民俗遺產的對象、理論和方法,附帶討論國內外前沿信息,指出中國民俗的游刃度、通透力、青春性、表演水平和對抗現代社會緊張壓力的協調能量,分析可轉型民俗的內在要素、外部類型、文化多樣性和保護方案的策略等,也揭示部分民俗的老境和死因,以期提高人們關注人文文化的整體水平,推動中國的世界「四遺產」保護,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2、《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讀書筆記(一)

關於該書

該書出版於1996年,1997年被譯為中文。2010年中文修訂版後,2020年10月第44次印刷。

書末附有潘中岐的「《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導讀」和李慎之的「數量優勢下的恐懼——評亨廷頓第三篇關於文明沖突論的文章」。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一個多文明的世界(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時代;第二章:歷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第三章:普世文明?現代化與西方化)

第二部分:變動中的各文明力量對比(第四章:西方的衰落:力量、文化和本土化;第五章:經濟、人口和挑戰者文明)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構;第七章:核心國家、同心圓和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文明的沖突(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間的問題;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第十章:從過渡戰爭到斷層線戰爭;第十一章:斷層線戰爭的動力)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來(第十二章:西方、各種文明和全球文明)

第一部分一個多文明的世界

一、引論:文化認同

冷戰結束後的幾年中,人們的認同和那些認同的標志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全球政治開始沿著文化線被重構。

邁克爾·迪布丁的小說《死亡環礁湖》:如果沒有真正的敵人,也就沒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們憎恨非我族類,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愛我族類。

二、一個多極和多文明的世界

在冷戰後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多極的和多文明的。在人類生存的大部分時期,文明之間的交往時間段的或根本不存在的。

大約在公元1500年以後的400年裡,全球政治呈現出兩個方面。西方的民族國家——英、法、西班牙、德等在西方文明中構成了一個多極的國際體系,並且彼此相互影響、競爭和開戰。同時,西方民族也擴張、征服、殖民,或者決定性影響所有其他文明。

冷戰之後,全球政治成為兩極化,世界被分裂成三個部分:一個是由美國領導的最富裕的和民主的社會集團;一個是與蘇聯聯合和受它領導的略貧窮的集團。兩個集團展開競爭。第三個是由貧窮的、缺少政治穩定性的、新近獨立的、宣稱不結盟的國家。被稱為第三世界。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共產主義世界的崩潰,冷戰的國際體系成為歷史。在冷戰後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或經濟的,而是文化的區別。人民和民族正試圖回答人類可能面對的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是誰?

我們只有在了解了我們不是誰,並常常只有在了解我們反對誰時,才了解我們是誰。

這時對國家的分類不再是冷戰時的三個集團,而是世界上的七八個主要文明。在這個新世界裡,區域政治是種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沖突取代了超級大國的競爭。

西方是而且在未來的若干年裡仍將是最強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權力相對於其他文明正在下降。

冷戰後的世界政治的一個主軸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與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權力正在從長期以來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轉移。全球政治已變成多極的和多文明的。

我們的頭腦中隱藏著一些假設、偏好和偏見,它們決定我們如何看待現實,留意什麼事實和怎樣判斷它們的重要性和價值。

三、文明的性質

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個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們都包括:價值觀、准則、體制和思維模式。

人類群體之間的關鍵差別是他們的價值觀、信仰、體制和社會結構,而不是他們的體型、頭形和膚色。

一個文明是一個最廣泛的文化實體。各鄉村、地區、種族群體、民族、宗教群體都在文化異質性的不同層次上具有獨特的文化。文明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范圍。文明是最大的「我們」。

奎格利認為:文明的運動經歷了七個階段:混合、孕育、擴張、沖突時代、普遍帝國、衰敗和被入侵。

人類歷史上至少有12個主要文明,其中7個文明已經不復存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

5個仍然存在(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

當代文明主要包括: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四、文明之間的關系

1.遭遇:公元1500年前的文明。文明之間的關系的演變經歷了兩個階段,現在正處於第三個階段。在各文明最初出現後的3000年中,除了個別例外,他們之間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間斷的和緊張的。文明被時間和空間分割開來,只有數量很少的文明存在於同一時期。

文明在地理上也相互分離。思想和技術從一個文明傳到另一個文明,這常常需要歷時幾個世紀之久。比如佛教,被傳到中國,發生在它發源於印度北部大約600年之後;中國8世紀發明印刷術,15世紀才傳到歐洲;造紙術公元2世紀出現於中國,7世紀傳到日本,8世紀向西傳到中亞,10世紀到北非,12世紀到西班牙,13世紀到北歐。

文明之間最吸引人注目的和最重要的交往是來自一個文明的人戰勝、消滅或征服來自另一個文明的人。這些交往一般來說不僅是暴力的,還是短暫的,而且僅僅是斷斷續續地發生的。

2.沖擊:西方的興起。歐洲基督教文明作為一個獨特的文明最早出現於8世紀和9世紀。11-13世紀之間,歐洲人借鑒了伊斯蘭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適當因素,並使這一遺產適應於西方的特殊條件和利益,在此推動下,歐洲文明開始發展。12和13世紀期間,西方人建立了對地中海的有效統治。到1500年,歐洲順利進行了文化上的文藝復興。社會多元主義、擴大的商業和技術成就為一個全球政治的新紀元提供了基礎。

文明之間斷斷續續的或有限的多方向的碰撞,讓位於西方對所有其他文明持續的、不可抗拒的和單方向的沖擊。15世紀到18世紀,整個西半球和亞洲的一些重要部分被置於歐洲的統治和控制之下。1800年歐洲人或前歐洲的殖民地控制了地球表面土地的35%,1878年,這個數字是67%;1914年為84%。在歐洲擴張過程中,安第斯文明和中美洲文明被有效消滅了,印度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同非洲文明一起被征服,中國受到滲透並從屬於西方文明,只有俄羅斯、日本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在高度集權的帝國權威統治下的文明得以抵抗西方的沖擊,並維持了有意義的獨立存在。這四百年之久的文明間關系是由其他社會對西方文明的從屬所構成的。

西方擴張的直接根源是技術,如航海工具、軍事能力。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觀或宗教的優越,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

到1910年,世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以往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連為一體。此時,文明意味著西方文明,國際法意味著西方國際法,國際體系是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其主體是主權而文明化的民族國家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領土。這一由西方所確定的國際體系的出現,是公元1500年以後的幾個世紀中全球政治的重大發展。

1917年,由於俄羅斯革命,民族國家沖突之外又加上了意識形態沖突,首先是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和自由民主之間的沖突,然後是後兩者之間的沖突。在冷戰中,這些意識形態體現在兩個超級大國的身上,兩者都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來確定自己的認同,兩者又都不是歐洲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馬克思主義是歐洲文明的產物。但它既沒有在那兒紮根,沒有在那兒取得成功,而現代化的和革命的精英把它引入到非西方社會。

3.相互作用:一個多文明的體系。在20世紀,文明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文明對所有文明單方向影響所支配的階段,走向所有文明之間強烈的、持續的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的階段。這時,西方的擴張終結了,對西方的反抗開始了。西方的力量相對於其他文明的力量不規則地下降了,雖然時有中斷和倒轉。

20世紀重大的意識形態包括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社團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保守主義、國家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基督教民主,它們在一點上是共同的,即它們都是西方文明的產物,沒有任何一個其他文明產生過一個重要的政治意識形態。然而,西方從未產生過一個主要的宗教。世界上偉大的宗教無不是非西方文明的產物,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先於西方文明產生的。當世界走出其西方階段時,代表晚期西方文明的意識形態衰落了。它們的地位被宗教和其他形式的以文明為基礎的認同和信奉所取代。西方所造成的文明間的政治思想沖突正在被文明間的文化和宗教沖突所取代。

全球政治地理因此從1920年的一個世界走向20世紀60年代的三個世界,然後走向20世紀90年代的6個以上的世界。與此相伴的是,1920年的西方全球帝國收縮為20世紀60年代的較為有限的「自由世界」,然後進一步收縮為20世紀90年代的更為有限的「西方」。

每一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並把自己的歷史當作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與其他文明相比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到二十世紀末已膨脹為普遍的和狹隘的自負,自以為歐洲的西方文明現在是世界的普遍文明。

五、普世文明:含義

1.含義

總的來說,人類在文化上正在趨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價值觀、信仰、方向、實踐和體制。在所有社會里,人類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價值觀。

「普世文明」一詞可以用來指文明社會所共有的東西,這些使它們區別於原始社會和野蠻人。它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許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價值觀和主張。這可以被稱為「達沃斯文化」。達沃斯人控制了幾乎所有的國際機構、許多世界管理機構,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軍事職位。達沃斯文化因此極為重要。

普世文化,還意味著一種思想得到發展。即西方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正在創造一個普世文明。

對於普遍大眾文化,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傳媒,而非消費品。美國對全球電影、電視和錄像業地控制甚至超過了它對飛機製造業的控制。1993年全世界最受關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都是美國片,兩家美國組織和兩家歐洲組織控制了全球范圍的新聞收集和新聞傳播。這一情況反映了兩個現象。第一是人類對愛情、性、暴力、神秘事物、英雄主義的財富的普遍興趣;第二是受利益驅使的公司,主要是美國公司,利用這些興趣來達到自身目的的能力。然而,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證據證明下述假設:普遍的全球通訊的出現正在導致觀點和信仰的趨同,而人們會根據自己先前存在的價值觀和觀點來解釋這些通訊。

全球通訊是西方權力最重要的當代表現形式之一。然而西方的這一霸權鼓勵了非西方社會中的民粹主義政治家譴責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並集結他們的公眾來保護其本土文化的延續和完整。因此,西方控制全球通訊的程度是非西方民族對西方不滿和敵視的重要根源。

2.語言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語言和宗教。如果一種普遍的文明正在出現,那就應當出現一種普遍的語言和普遍宗教的趨勢。在人類歷史上,不斷出現通用語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紀世界是拉丁語,在西方幾個世紀中是法語,在非洲的許多地區是斯瓦西里語,20世紀後半葉,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是英語。

通用語言存在的前提是存在著相互分離的文化。通用語言是處理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的方式,而不是消滅它們的方式。它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認同和社會群體的根源。

語言和權力。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權力的分配。使用的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都是或者曾是帝國的語言。這些帝國曾積極促進其他民族使用它們的語言。權力分配的變化產生了語言使用的變化。

假如在遙遠的的未來某一天,中國取代了西方成為世界占優勢的文明,英語作為世界的共同語言就將讓位於漢語普通話。

3.宗教

20世紀末,宗教在世界各地出現了全球性的復興,這一復興包含了宗教意識的加強和原教旨主義運動的興起,它因此擴大了宗教之間的差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兩個改宗力最強的宗教。西方基督徒1900年約佔世界人口的26.9%,1980年佔30%。穆斯林增加得更快。從1900年的12.4%增長到1980年的18%。基督教主要是通過使人皈依來傳布,而伊斯蘭教則是通過使人皈依和人口繁殖來傳布。

六、普世文明:來源

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產物。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文明社會的意識形態。普世文明的思想在其他文明中幾乎得不到支持。非西方把西方視為普遍的東西視為西方的。西方人宣布為有益的全球一體化先兆的東西,卻被非西方人宣布為邪惡的西方帝國主義。

人們往往根據他們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來界定自己的身份。隨著通信、貿易和旅遊的增長,擴大了文明之間的相互作用,人們日益賦予其文明認同以更大的重要性。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裡,文明的、社會的和種族的自我意識加劇了。

七.西方與現代化

普世文明的出現,也被看作是自18世紀以來持續進行的廣泛的現代化進程的結果。現代化包括工業化、城市化,以及識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會動員程度的提高和更復雜的、多樣化的職業結構。它是始於18世紀的科學知識和工程知識驚人擴張的產物。這一擴張使得人類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控制和營造他們的環境。

現代化是一個革命進程。現代社會中的人的態度、價值觀、知識和文化極大地不同於傳統社會。作為第一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西方首先獲得了具有現代化的文化。當其他社會獲得類似的教育、工作、財富和階級結構的模式時,這一現代西方文化將成為世界的普遍文化。

使西方區別於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徵有:

1.古典遺產。包括希臘哲學、理性主義、羅馬法、拉丁語和基督教。

2.天主教和新教。從歷史上來說,這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徵。

3.歐洲語言。被寬泛地劃分為羅曼語系和日耳曼語系。

4.精神權威和世俗權威的分離。在整個西方歷史上,先是唯一的教會然後是許多教會與國家並存。上帝和皇帝,教會和國家,精神權威和世俗權威,在西方文化中始終普遍地是二元的。除西方文明之外,只是在印度文明中也才有宗教和政治如此明顯的分離。作為西方文明象徵的教會與國家之間的分離和一再出現的沖突,在其他文明中並不存在。這種權威的分裂極大地有利於西方自由的發展。

5.法治。法制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核心觀念,繼承於羅馬,發展於英國。法治的傳統為憲政和人權保護奠定了基礎。而在大多數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響思想和行為方面是一個不很重要的因素。

6.社會多元主義。歷史上,西方社會一直是非常多元化的。西方的獨特性是多樣化自主集團的興起和延續,它們並非建立在血緣關系和婚姻基礎上。大多數西歐社會包括相對強大和自主的貴族的力量、大量農民和雖然為數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賈階級。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封建貴族的力量在限制絕對君主制穩固紮根的能力方面特別重要。歐洲的多元性與同時存在於俄羅斯、中國、奧斯曼帝國和其他非西方社會中的市民社會的貧困、貴族的虛弱和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7.代議機構。社會的多元性最初導致了等級、議會和其他代表貴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團的利益的機構,這些機構提供了在現代化過程中演變為現代民主體制的代議制形式,並成為擴大政治參與的工具。沒有任何其他的當代文明具有與之相比的可以追溯到1000年以前的代議機構的傳統。

8.個人主義。個人主義產生於14和15世紀,到17世紀在西方被普遍接受。在20世紀的各文明中,個人主義仍然是西方的顯著標志。但是,這一在西方被視為最重要的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最不重要。西方人和非西方人都一再把個人主義視為西方主要的區分標志。

上述這些因素單獨來說,幾乎沒有一個是西方獨有的。然而,所有這些因素的結合卻是西方獨有的,是它們賦予了西方獨特性。它們至少形成西方文明必不可少的持續不變的部分核心內容。它們是西方之為西方的東西,但不是西方之為現代的東西。它們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使西方能夠在實現自身和世界的現代化中起帶頭作用的因素。

八、對西方和現代化的回應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和西方化。這些社會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對西方的影響作出回應:

1.拒絕主義。19世紀期間,西方的權力使得非西方社會越來越難以堅持,而且最終不可能堅持純粹的排斥主義戰略。20世紀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以及全球范圍的相互依賴,極大地提高了排斥的代價。在一個現代性開始占壓倒優勢和高度相互依賴的世界裡,完全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2.基馬爾主義(凱末爾主義)。即擁護現代化和西方化。這意味著一個困難的和痛苦的做法:摧毀已經存在了許多世紀之久的文化,用從另一個文明引入的全新的文化來取代它。

3.改良主義。試圖把現代化同社會本土化的主要價值觀、實踐和體制結合起來。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這種選擇一直是最流行的。

關於現代化和西方化。現代化並不一定意味著西方化。非西方社會在沒有放棄它們自己的文化和全盤採用西方價值觀、體制和實踐的前提下,能夠實現並已經實現了現代化。世界正在從根本上變得較多現代化和較少西方化。

3、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1,樹立開放意識和全球觀念。
2,能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本領,為將來參與經濟全球化作準備。
3,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經濟全球化。
4,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4、關於科技發展的利與弊的文章

弊: 1:環境污染.這個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顯眼的壞處.
2:物種滅絕加快.這是由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捕殺所造成的.也屬於科技發展的壞處.
3:人身安全越來越沒保障.現在平均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犯罪行為發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與當下時新科技相關.尤其是槍械犯罪,更是讓普通人民防不勝防.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戰爭所造成的破壞與損失以遠遠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類滅亡的命運.
4:人類身體素質大不如前.隨著科技發展,氣車,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人類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重大改變,人類已經不再總是依賴自己的兩條腿,因而現在的人類的身體素質和以前相比已經是不能相提並論.以前項羽"力拔山河氣蓋兮"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是不可能再出現.而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則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縮,使人類出現一個新的形態.
5:各種新興病菌不斷出現,很多病菌的殺傷力已經遠遠超過以前的病菌的破壞力.這是由於醫葯科技的迅速發展加快了病毒的變種.以至於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跟不上病毒的變種速度.或許有一天人類會滅亡於某一場大的瘟疫.
等等等等...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而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很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很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雹枝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嘩肆啟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很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較其他亂如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經常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12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經貿委、環保總局、鐵道部聯合召開了綠色一
次性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會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
展.
1 關於「速度生活」 無論是汽車還是飛機電話本質上都是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效率,在這種對效率的追求下引起心理方面的群體社會焦慮 就是說現在的社會越來越浮躁了
2 從科學發展到全球化 從全球化到 全球化的弊端 如文化流失 經濟強勢下的文化侵略等等
3 從全球化到思想的流變 最好舉些例子 如美國跨掉的一代

5、科技環保讀書筆記有沒有,急急急急急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綠色建築》 林憲德 著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一版 ISBN 978-7-112-09223-9 本書是 2003 年「熱濕氣候的綠色建築」一書的全面精簡改版,其內容大量刪除原有空調照 明等艱澀的機械技術內容, 同時也刪除與目前綠色建築評估技術手冊重疊之內容, 希望能夠 成為深入淺出、輕松愉快的綠色建築專業入門之作。 台灣今日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是筆者主導國內多位研究者十多年來的共同心血, 也是 立於國際比較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作者為了追尋熱濕氣候之建築原貌,走訪東南亞各國、日本南部、美國東南部,以及中 國之雲貴、華南、江南,探索氣候民居與風土建築元素,建立了豐富的生態建築圖片檔案作 為本書之素材,相信這些第一手資料能提供讀者對於綠色建築風土的體認。 本書可說是集作者近年綠色建築研究之精華, 尤其新增大量亞洲與世界各國之生態氣候 與耗能特色之比較解析,使內容兼具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因此本書刪除了「熱濕氣候」之 贅語,重新以最簡短的「綠色建築」為名。 在短短數年內, 許多大專院校與社區大學紛紛開設綠色建築的課程, 建築系的學生對綠 色建築指標也朗朗上口,甚至在國中小學教科書上也開始介紹綠色建築。 由於綠色建築的內容只談論建築尺度的環保技術, 或許有人認為小尺度的環保設計對大 生態環境之貢獻太薄弱,真正的地球環保對策必須擴大至都市、國土規劃上,方能發揮整體 功效。讀者若有此憂慮,請參照筆者另一姊妹作「城鄉生態」,必能有助於建構環境生態設 計之完整體系。 但願我們的居住環境可由「綠色建築」邁向「城鄉生態」,讓我們的子孫能活得更有尊 嚴、更有希望。 部分目錄和摘要 第一章 永舉團遠的歐伯羅斯 1-1 1-2 1-2.1 1-2.2 1-2.3 1-2.4 綠色建築的展開 綠色建築發展史 綠色建築起源於能源危機 「風土建築」與「生態建築」兩大思想脈動 地球環保危機 經濟全球化加速地球環境危機 然而,1990 年以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告訴我們,全球化非但不是經濟萬靈丹,反而使地球社 會、經濟、政治、環保秩序的亂源。事實上,目前的全球化趨勢並不是促進人類理解、文化 交流、社會正義的全球化,而是企業公司的全球化、名牌的全球化、物慾的全球化、資源掠 奪、環境破壞的全球化而已。由企業所主導的全球化,使政府變得無能,使政府的稅收越來 越仰賴薪資階層,使稅制的公平性喪失殆盡,使全球貧富差距拉大。 2003 年,聯合國公布「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全球富有與貧窮國銷輪家間的鴻溝逐漸擴大。1990 年代美國開始虧答信繁榮之際,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卻下滑。全世界最富有的 1%人口 (約 6 千萬人),其收入是最窮 57%人口收入的總和;美國最富有的 2500 人,其收入幾乎 等於全世界最窮 20 億人的收入總和。在 1820 年,西歐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是非洲人的 3 倍,到了 1990 年代,差距已高達 13 倍。 以生態的觀點,全球化意味著組織的巨型化、復雜化、以及食物鏈層級的冗長化,隱含著全 球生態系統的弱化。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機制,在先天上即是產業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剋星, 它使跨國企業將無數的地方產業連根拔起,讓標准化市場把無數的蔬菜水果排除。「根據國 際農村振興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從 1903 年到 1983 年間就有 97%在當時非常普遍的蔬 菜消失在市場中,可能也不再生產。在 1903 年時,大黃還有 35 種,但是到目前只存留下一 種,而且是由國家種子貯存實驗室所保存的……19 世紀所產的 7098 種蘋果,到今天總共失 去了 6121 種,也就是減少了 86%。……我們失去的——是各種不同的維生素與口味、種植 時期的多樣化、植物對蟲害的抵抗力(Weizacker,E.U.,吳信如譯,p378) 全球化同時加速了地球環境風險的全球化, 配合全球網路化, 造成全球生態環境的累積性破 壞。例如 1997 年印度尼西亞盜砍森林引發大火,造成廣大區域性霾害,甚至造成東南亞與 印度各國嚴重空氣污染與老人和兒童死亡, 並迫使新加坡硅晶圓廠停止生產; 近年來中國快 速工業發展所產生的霾害與空氣污染日益加速。2002 年到 2003 年亞洲的 SARS 風暴,也因 為全球化旅遊的頻繁,而引起跨國傳染與恐慌。十年來全球加速的環境破壞,正好與十年來 加速的全球化經濟同步。 慕尼黑再保公司警告,氣候災害的損失不久將不再能支付了。1960 年代全球共有 14 件重大 生態災難,到了 1980 年代已增為 70 件,如果我們不能阻擋溫室效應,世界經濟體系將於本 世紀中期崩潰(Franzs Alt, p36)。由於全球化企業陸續把產業以往環境規范最寬松的國家, 可怕的積累性污染正在最貧困的地區展開無聲無息的大屠殺。 如今, 人類更深陷入基因食物 污染、瘋牛病、禽流感等全球性生態風險之中,此風險甚至已逾越國家的疆界與人類的控制 能力。自由經濟的全球化,顯然已造就了環境危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1-3 1-3.1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 建築產業破壞山林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是超乎常人所能想像的。 根據歐洲建築師協會的估計, 全球的建築相 關產業消耗了地球能源的 50%、水資源的 50%、原材料的 40%、農地損失的 80%、同時產 生了 50%的空氣污染、42%的溫室氣體、50%的水污染、48%的固體廢棄物、50%的氟氯化 合物、顯然建築產業是造成地球環境危機的主角之一。 建築產業在中國曾造成嚴重的耕地損失,因為中國在 2000 年仍有 95%採用實心粘土磚牆體 構造,造成每年由農田取土 14.3 億立方米、燒磚 6000 億塊,每年因生產粘土毀田 50 萬畝, 同時消耗 7000 多萬噸標准煤,這使得中國人均耕地快速減少。有鑒於此,中國政府乃積極 鼓勵城市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以下簡稱 RC 建築物)以替代泥磚構造,在 2005 年已有 170 個城市基本實現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預計到 2010 年底將全面禁止所有城市使 用實心粘土磚,以便將實心粘土磚控制在年產量 4000 億塊以下。 然而,中國政府在推廣 RC 建築之際,卻可能導致另一種更嚴重的國土破壞,因為 RC 建築 市場對於沙石的大量需求,造成一片濫采砂石之風。例如長江常出現千船競采江砂之景,對 長江大堤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事實上,大部分亞洲國家都已深陷 RC 建築之害。為了應付龐大水泥與砂石需求量,已對國 土產生嚴重的破壞。…… 由於廣大的建築市場,是台灣的河沙漸行枯竭,台灣行政部門為了平衡砂石市場,甚至陸續 開放一些丘陵地作為陸砂開采地, 想不到更破壞了寶貴的生物棲地。 這些陸砂開采地看似為 貧瘠的礫石丘陵, 卻常常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例如被規劃為砂石開采地的雲林縣湖本村枕 頭山,就擁有 40 多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八色鳥棲息地。八色鳥 (Pittanympha)之英文原意為「在山、河、林地等處,以美麗少女姿態出現的仙子」,其全球 繁殖地包括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近年來由於其地破壞及人為獵捕,使得全球 八色鳥數量大量減少, 現已被國際鳥盟列為全球性最受威脅鳥種之一。 想不到這些國寶級美 麗生物,為了建築市場之大量砂石需求,被迫面臨完全滅種的危機。 1-3.2 建築是高污染產業 根據筆者的研究,在台灣中層住宅大樓所使用的建材之 CO2 排放量約為 300kg/m2,以每戶 35 坪(116m2)來計算的話,每戶 CO2 排放量約為 34000kg,這些 CO2 排放量相當於一棵 喬木在 40 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畢。 也就是說, 地球上每戶人家必須持續種植一棵喬木, 才能平衡住宅建設對地球氣候的沖擊, 但以目前都市綠化不足的現況而言, 簡直是難以完成 的任務。假如建築產業本身無法致力於 CO2 減量對策,則根本無法奢言可持續建築政策。 1-3.3 建築物也是鳥類殺手 2003 年,Aubon 協會在美國芝加哥市發起「熄燈計劃」,要求在春秋五個月間,由晚上 11 點起至黎明關閉高樓的夜間燈, 以保護遷徙鳥類的安全, 並宣布成立全球第一個對鳥類友善 的城市。此行動預計一年可以拯救上萬只的鳥類。如鶯鳥、畫眉鳥等遷徙鳥類,約可減少 80%的撞死率。由於辦公大樓外泄的夜間照明光線,很容易混淆了鳥類的巡航系統,使得芝 加哥每年數以萬計的鳥類重復環繞大樓而飛, 然後撞樓而死; 有些則沿著窗燈旁飛行直到筋 疲力盡而死。根據報道,單一棟大樓在一個晚上可能死傷成百上千隻鳥,著名的漢考克中心 關掉它裝飾性的大樓照明之後,每晚可以拯救 1500 只鳥的性命。 根據 1979 年科學家、鳥類學家的估計,北美大陸每年大約有 10 億只鳥類撞死在建築物上, 尤其在午夜的陰雨濃霧日死傷特多。 尤其在鳥類大量遷移的河川或大湖邊上的大都市, 高樓 林立的建築夜間照明,更屠殺了不計其數的鳥類。玻璃帷幕 玻璃帷幕建築常常是鳥類生態的殺手,尤 玻璃帷幕 其是高反射玻璃設計的玻璃大樓立面會反射周圍景觀,很容易讓鳥兒沖撞致死。 1-4 1-5 1-6 綠色建築的胎動 世界綠色建築評估的熱潮 綠色建築宣言(小結) 第二章 綠色建築的風土美學 2-1 玻璃大樓混淆建築風土 2-1.1 玻璃大樓起源於溫室建築 由上述近代建築發展史可知, 玻璃建築原本是起源於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 在寒冷氣候中創 造「熱帶雨林」,本來就是一種反氣候、反生態的行為,但在今天玻璃建築卻成為全世界爭相 效法的對象,簡直是對地球環保的一大傷害。由於玻璃上述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玻璃建築 在寒冷北方之危害尚小,但它具有「溫室效應」之特性二特別不適於溫熱氣候。所謂「溫室效 應」是指玻璃這種建材可讓短波的日光穿透入室內,但穿入室內後的熱量就變成一般常溫的 長波輻射,而不易消散至室外,使得熱氣積累在室內而越來越熱。假如你體驗過暴曬於夏日 下的汽車內氣溫,就可了解玻璃溫室效應的可怕。 2-1.2 大玻璃建築是能源殺手 2-2 人類生活圈與建築環境技術的發展史 2-2.1 建築風土的氣候分區 2-2.2 人類發源於熱帶 2-2.3 人類以「穴居」與「火塘」征服寒帶 2-2.4 人類以「干欄」與「吊床」征服雨林 2-2.5 人類以「帳篷」與「泥土」前進沙漠 2-2.6 熱濕氣候是最難控制的氣候 2-3 建築氣候風土論 2-3.1 由 Bergmann 法則談起 古代的北歐農家為了在寒冷氣候中抗寒, 常把牲畜集中豢養於室內, 利用牲畜體溫之散熱來 採暖,同時把糧草倉庫置於屋頂閣樓以保溫。而人類擇居住於最溫暖的中間層。此外,越寒 冷地區的住家規模通常越大,其住家外形通常做成方正、渾圓、平整的造型,以減少散熱表 面積,其家人常集中而住,以防熱能浪費。相反地,熱濕氣候的民居通常規模較小,以利通 風散熱, 有時甚至做成干欄型的高腳屋, 以增加通風面積。 其外形常附有凹凸的遮蔽或屋檐, 以利導風散熱。這北方渾圓巨大、南方小巧玲瓏的風土建築形態,完全符合 Bergmann 的保 溫法則。 2-3.2 由建築能源見證「建築氣候風土論」 2-4 「建築氣候風土論」的建築美學 2-4.1 寒冷氣候的「保溫文化」就是「牆面文化」 C.E.Brooks 曾在 1940 年代對歐洲民居的外牆厚度做過調查,發現外牆厚度在蘇聯境內為 50-70cm,波蘭為 50cm,德國東部為 38cm,德國西部、比利時、英格蘭為 23cm,其厚度約 於當地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氣溫成正比, 顯然古代民宅對牆面保溫的投資, 與當地的寒冷程度 約成正比。 基本上,在寒冷氣候採取保溫對策,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庫頁島 上, 日本人住在氣密性不良的低保溫木構造住宅, 其平均採暖費用比住在高保溫的土石構造 住宅的俄羅斯人高出 35 倍(市川健夫,p8),顯示在寒帶實施保溫措施的節能效益有 35 倍以上的效益。 2-4.2 乾燥氣候的「保溫文化」是另一種「牆面文化」 在乾熱氣候的民居都採用小窗與厚重的泥牆, 以保溫的手法來抗拒溫差與日射所帶來的熱浪 侵襲。 例西班牙的南部高原、土耳其的 cappadocia 高原、中國的黃土高原。 2-4.3 熱帶的「遮陽建築美學」 深深的遮陽、美麗的陰影,無疑才是真正的「熱帶建築美學」。 2-4.4 泛亞熱帶的「保溫遮陽並重文化」建築美學 最具體的建築特徵: 「適中的開口」 開窗只要滿足基本的採光、通風、眺望需求即可,不必要開太大窗而引進太多的熱流。以一 般的 RC 構造而言, 通常辦公建築在 40%、 住宅在 20%的平均開窗綠就已具備十分良好的采 光眺望開口。 「豐富的陰影」 在開口部上裝設遮陽板、雨披、陽台,以遮蔽日射輻射。 「充分的通風」 大略而言,在住宅、宿舍、療養院、學校等非空調性建築中,建築平面應以長條淺短之平面 為主。居室空間深度不應該大於 10m,要留有中庭、迴廊以供雙面通風之用。 2-5 建築氣候風土美學(小結) 第三章 建築的通風文化 3-1 台風建築文化 台風威脅下的「防風型建築」,不得不以堅固、保守、內斂的造型為取向,而無台風威脅的熱 帶則可利用簡單的自然材料, 發揮出如萬花筒般燦爛美麗的建築文化。 台風對建築造型的限 制條件, 乃是識別東亞民居文化的一種建築生態指標, 也是東亞民居研究者必須銘記在心的 建築風土觀。 3-2 形塑建築通風文化 3-2.1 Sind 的通風塔 通風塔建築文化在乾熱氣候的中東地區非常普遍, 它利用水蒸發原理來創造浮力對流, 同時 利用中庭與噴泉水池作為導引氣流之出路。 3-2.2 干欄民居的通風除濕智慧 3-3 必要換氣量的需求 3-4 「封閉型通風文化」與「開放型通風文化」 3-5 通風潛力 3-5.1 通風的定義 3-5.2 通風潛力 3-6 浮力通風設計 3-6.1 利用中庭煙囪效應的通風設計 3-6.2 通風塔建築設計 3-6.3 浮力通風與空調的矛盾 3-7 風力通風設計 3-7.1 善用季節風與地形風 3-7.2 「深度低於 14m」的平面配置 3-7.3 熱濕氣候的多孔隙導風建築文化 3-8 建築通風文化(小結) 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 4-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2 認識「生態金字塔」 4-2 綠化量設計: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的第一步 4-2.1 綠化量的 CO2 固定量指標 4-2.2 綠化的 CO2 固定效果評估 4-3 綠地生態質量設計 4-3.1 串聯綠地生態的項鏈:生態綠網設計 4-3.2 建造綠地的生態驛站:小生物棲地設計 4-3.3 亂中有序的生命力:植物多樣性設計 4-3.4 生態基盤設計:土壤生態設計 4-4 生物共生建築設計 4-4.1 生物光害防治 4-4.2 對鳥類友善建築設計 4-4.3 對生物友善的建築設計 4-5 小結 第五章 建築水循環設計 5-1 基地保水的課題 5-1.1 生態保水的都市防洪政策 5-1.2 不透水化環境加速都市熱島效應 5-1.3 宛如塑料布包起來的都市環境 5-2 基地保水設計 5-2.1 直接滲透設計 5-2.2 貯集滲透設計 5-3 建立節水型社會 5-3.1 全球水資源危機 5-3.2 杜絕耗水型文化 5-4 綠色建築節水設計 5-4.1 採用節水器材 5-4.2 設置雨水貯集利用系統 5-4.3 設置中水系統 5-5 綠色污水處理 5-5.1 不用水的堆肥馬桶 5-5.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5-5.3 把水還給河川 5-6 小結:永續建築水循環設計 第六章 建築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6-1 建築節能的意義 6-1.1 建築是人類的第三層皮膚 6-1.2 建築節能設計是建築風格的雕刻師 6-2 都市節能規劃 6-3 建築圍護結構的節能對策重點分析 6-4 開窗節能設計 6-5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6-6 外遮陽節能設計 6-7 絕緣保溫設計 6-8 雙層外皮(Double Skin)在溫熱氣候得不償失 6-9 屋頂節能設計 6-10 小結 第七章 建築 CO2 減量設計 7-1 建築產業的 CO2 減量問題 7-2 建築物 CO2 排放量評估 7-2.1 建築軀體 CO2 排放量 7-2.2 建築規模與 CO2 排放量 7-3 建築物生命周期 CO2 排放量評估 7-4 建築 LC CO2 評估的國際比較 7-5 水泥建築物是環境殺手 7-6 建築 CO2 減量對策 7-6.1 「結構合理化」是 CO2 減量的第一步 7-6.2 「建築輕量化」是 CO2 減量的第二步 7-6.3 「使用再生建材」是 CO2 減量的第三步 7-7 小結 第八章 綠色營建 8-1 建築環境污染 8-1.1 建築廢棄物的環境污染 8-1.2 室內環境污染 8-2 綠色構造 8-2.1 推廣鋼構造建築 8-2.2 推廣木構造建築 8-2.3 高性能混凝土 8-2.4 建築耐久化設計 8-2.5 舊建築物再利用的省思 8-3 綠色施工 8-4 綠色室內裝修 8-4.1 簡朴裝潢 8-4.2 綠色建材 8-4.3 本土建材 8-4.4 「綠色建材」設計實例 8-5 小結 第九章 綠色建築的隱憂 9-1 「不建設」是最好的綠色建築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相同道理,我們必須認知:「建築專業墮落,才有綠色建築之說」。 綠色建築雖然標榜地球環保設計,然而假如是不當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設,再好的綠色建築 也是枉然。 例如中國大陸最近的經濟起飛,帶動各地方政府的建設競爭,但由於缺乏整體規劃,卻造成 嚴重的重復建設。各地重復興建高新技術園區、軟體園、信息港、生命科學研究基地,一個 接一個的創辦,到處批一大片土地,進行結構雷同的建設,引起區域間惡性競爭,嚴重浪費 資源。以機場建設為例,在珠江三角洲 4 萬 km2 的土地上,已建成和正在興建的機場有 9 個,一些機場之間相隔不到 30km。南京市目前一口氣設了浦口、仙林、江寧三個大學城, 也建成了浦口高新區、珠江路、江寧開發區三個軟體基地,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將是產 業惡性競爭。 這種重復投資建設的浪費在台灣也十分嚴重。 例如一個小小台灣卻蓋了五座國 際機場,令人啼笑皆非。在台北、高雄兩座國際機場之後,還建造了澎湖、台中清泉港、花 蓮等有名無實的三座國際機場, 其中有的設施未符合國家航站標准, 根本沒有國際航班願意 降落。有的連湊足一台國際包機的旅客都沒有,除了開幕式開除一班包機以外,從無國際航 班的蹤影。 綠色建築的評估究竟只是一個辦法,加入不能謹慎規劃,減少建設浪費,談論綠色設計也是 無用。例如號稱綠色奧運的中國北京奧運,盡管北京市提出綠色奧運評估方法,也力求在許 多場館使用太陽能,但是其場館設計卻極盡過大評估、超量設計之能事。例如耗資 35 億元 人民幣、號稱世界最大體育館,也被戲稱為「鳥巢」的奧運會體育場,以超大 990mx340m 空 間跨度來設計,總共需要 13.6 萬噸的鋼材使用量,每平方米要承受 400 多公斤的重量。大 陸某學者說,「用鋼鐵壘出個鳥巢,根本不是綠色奧運,而是浪費資源」。後來在 2004 年「奧 運會瘦身」運動中,「鳥巢」被緊急叫停,以進行「優化計劃」。「新鳥巢」被迫取消了可開啟的 頂蓋,其橢圓形的開口東西方向半徑加大 90m,座位數減少 9000 個,鋼結構用鋼量減少到 4.2 萬噸,才是預算降至 31.3 億人民幣,但仍然是個天價。 「源流管制」是環保的最高原則,但是很多錯誤的綠色建築政策,卻常常進行「先污染再治理」 的蠢事。例如北京屬於資源性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雨量不足 300m3,水資源僅為世界的三 十分之一,在 2005 年時缺水近 8 億立方米。然而,北京國家大劇院卻在周邊設計一個面積 達 35000m2 的露天大湖,再採用名為「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的新綠色建築技術,在大 劇院周邊打許多深水井,抽取地下 80m 的低熱,通過熱交換器為湖水提供熱量,以防止這 個大水池冬天結冰,可謂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我們先要體認「不建設才是最好的綠色建築」的哲理,尤其要了解任何建設都是對地球的創 傷,惟有事前消弭無謂之建設,減少無謂之設施,才是邁向可持續建築之最高境界。 9-2 「越簡單」是越好的綠色建築 這生態系統的「能量第二定律」在都市建築方面亦為鐵的定律。基本上,人類社會的都市化現 象,就是生態系統復雜化,多層級化的反生態現象。都市規模越大,單位人口所消耗的資源 越多,所製造的污染更多,危害地球生態越嚴重。都市規模的巨型化,相當於資源轉換層級 的復雜化,其轉換損失當然也加劇擴大。復雜化、巨型化、科技化的建築物,在先天上就潛 伏著低效率化、浪費化的風險。試想,像香港匯豐銀行、世界貿易中心、吉隆坡雙塔一樣的 高效能建築,假如沒倚賴精緻龐大的保安、防災、交通、節能監控設備與人員管理組織,真 不知有多少風險與浪費。然而,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化本身也是一種食物鏈冗長化之意, 盡管建築管理科技可以改善其效率, 但這只是在其高度浪費的本質中減少一些揮霍而已, 其 違反生態的本質是不變的。 9-3 「高科技」絕非拯救地球的萬靈丹 戴維森 (Davidson) 在「You Can』t Eat GNP」一書中, 認為當前經濟學與科技理論有三大誤繆, 其中有一種妄想「高科技終會拯救人類」的誤謬,以及許多人認為當人類身陷生態災難時,高 科技的大軍就像好萊塢西部片一樣, 在千鈞一發之際會趕來拯救人類。 這想法在現在的地球 環保局勢之下,簡直是極其荒謬之妄想。 事實上,一般所謂的「高科技」,常是一些生態系統越復雜、能源轉換次數越多的技術,想要 以此達到節能、節水、減廢之功能,在「能量第二定律」看來簡直是緣木求魚。例如台北四棟 高層智能型辦公大樓, 雖然耗費巨資倒入自動化建築節能管理設備, 但其中三棟全年用電量 卻比相似規模的一般高層大樓高出 1.3%,甚至有一棟在雜志上一再宣傳的豪華智能型辦公 建築,耗電密度卻為相似規模一般大樓的 1.4 倍,遺跡越復雜化、越智能管理化、越高科技 的辦公大樓,反而有越高耗電的傾向。這些昂貴的「高科技」技術,在局部看似「綠色」,但卻 因復雜的多次轉換而得不償失。 ……市面上常出現一些更昂貴的高科技節能設計法。例如現在流行的雙層 Low-E 玻璃之節 能設計,由於其單價約為一般玻璃的兩倍高,為了節約相同的 669kWh 之空調用電量,回收 年限高達 21.8 年。又例如,以高科技的太陽能光電板來節能時,必須要尋 6.0m2 的屋頂面 積裝設光電板,即使以最高效率的並聯時發電條件來計算,其回收年限更高達 146 年,幾乎 毫無投資效益可言。 上述 6 種節能對策說明了一些事實,只要應用得宜的話,越簡單的技術常有越好的效益(如 減少玻璃開窗、自然通風、穿短袖);越便宜自然的設計常比高科技的設計更有效益;事前 預防絕對勝於事後的治療。 節能技術的復雜程度與投資效益 名稱 定義 自然式設計 誘導式設計、混合式設計 強制式設計、機械式設計 以建築軀體設計配合局部機械控 完全以建築與景觀設計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制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實例 完全依賴機械動力系統或能源轉換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隔熱保溫、遮陽防暑、側光天窗採光、自然浮力通風、Low-E 玻璃、省水器材、結 活動遮陽、太陽蓄熱牆、 構輕量化、木構造、再生建材、生態水池、透水地面、景觀綠化 通風塔控制透風、蒸發冷卻、風扇混用空調、晝光照明控制、混合式照明系統、地熱地冷利 用、太陽能熱水、雨水利用 蹤光纖照明 特色 花費 效益大、維修小 成本低 效益中等、維修中等 成本高 效益低、維修困難 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儲冰槽系統、中水系統、太陽能追 成本中等 9-4 「適當技術」的原則 所謂「適當技術的原則」就是盡量採用復合當地產業、設備、材料、勞動水準的技術。此思想 來自於生態經濟學大師舒馬赫(Schumacher E.F.)1973 年的作品「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之影響。此書對於 70 年代初全球奢華經濟、追求浪費之風提出嚴重警告,以人 性化的經濟理論,反對巨型化、效率化、層級化、復雜化的企業組織。他認為經濟發展應適 可而止、生命之復雜度應適可而止、使用非再生資源應適可而止、細密分工應適可而止、以 科學方法替代常識

6、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

弗雷德里克·溫·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學管理運動的創始人,被公認為“科學管理之父”,亦有人稱他為“理性效率的大師”。接下來我為大家整扒亂談理了關於管理學的 讀書筆記 ,歡迎閱讀!
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篇一
序 言

第一節:人類的管理活動

一、人類活動的特點

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識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作為發展中國家,資源短缺將是一種長期的經濟現象,特別是資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為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

2.作為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落後是阻礙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分工是現代國家和現代化企業建立的基礎。

4.實現社會發展和企業或任何社會組織發展的預期目標,都需要靠全體成員長期的共同努力。

5.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信息網路、互聯網等在各行各業中得到空前迅速的應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義

(1)對管理定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觀點。

法約爾:管理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等職能為要素組成的活動過程。 福萊特:管理就是通過其他人來完成工作。包涵三層涵義:

1.管理必須涉及其他人;

2.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動,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其他人來完成工作;

3.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管理者要處理好與其他人的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讓他們來為你完成工作。

彼得.德魯克:管理是實踐的綜合陪禪藝術,他認為無論是經濟學、計量 方法 還是行為科學都只是管理人員的工具。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決策。他把決策分為四個階段:

1.調查情況,分析形勢,搜集信息,找出決策的理由;

2.制定可能的行動方案,以應對面臨的形勢;

3.在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中進行抉擇,確定比較滿意的方案,諸付實施;

4.了解、檢查過去所抉擇方案的執行情況,作出評價,制定新的決策。

哈羅德.孔茨和海因茨.韋里克:管理就是設計並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的完成既目標的過程。定義需要展開為:

1.作為管理人員,需要完成計劃、組織、人事、領導、控制等管理職能;

2.管理適用於任何一個組織機構;

3.管理適用於各級組織管理人員;

4.所以管理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5.管理關繫到生產率,

雷思.瓊斯:管理是對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資源包括人、機器設備、原材料、信息、技術、資金等。

斯蒂芬.羅賓斯和瑪麗.庫爾特:管理是通過協調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這一定義強調:

1.管理是協調其他人的工作;

2.管理應當是有效率和有效果;

3.管理是實現組春碰織目標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各項管理職能。

綜合前人研究得出的完整精闢的定義:

管理是管理者為了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個人發展和社會責任,運用管理職能進行協調的過程。這定義包含以下內涵:

1.管理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

2.管理應當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一是協調組織內部有行與無形資源之間的協調;二是組織與外部環境的協調;

4.協調是運用各種管理職能的過程

第二節:管理的職能與性質

一、管理的職能

1.決策 2..組織 3.領導 4.控制 5.創新

二、管理的自然屬性

管理也是社會勞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職能。

管理也是生產力

三、管理的社會屬性

與管理的社會屬性有關的至少四點基本變化:

1.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了分離;

2.整個社會普遍出現中產階級;

3.幾乎所有國家都在使用宏觀調控;

4.管理者需考慮消費者和社會生態環境的保護。

管理的社會屬性:為了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更加和諧。

第三節: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

正式權力和地位:

1.人際角色:代表人 領導者 聯絡者

2.信息角色:監督者 傳播者 發言人

3.決策角色:企業家 干擾應對者 資源分配者 談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1.技術技能 2.人際技能 3.概念技能

三、21世紀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1.信息網路化

2.經濟全球化

3.知識資源化

4.管理人本化

第四節:管理學的對象與方法

一、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1.歸納法:通過對客觀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 經驗 )進行觀察,從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點、典型關系、典型規律入手,進而分析研究事物的典型特的因果關系,從中找出事物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這種從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稱為實證方法。

2.驗證法

3.演繹法
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篇二
弗雷德里克·溫·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學管理運動的創始人,被公認為“科學管理之父”,亦有人稱他為“理性效率的大師”。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深深地紮根在一系列科學試驗的基礎上。

1856年3月20日,泰勒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傑曼頓的一個“貴族教-清教徒”的世家。1874年,泰勒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但很快又因眼疾和神經性頭痛,加之不滿父母對自己事業的包辦,輟學從工。次年,泰勒進入費城恩特普利斯水壓工廠當模型工和機工學徒。期間,他親身感受到了工廠中被他稱之為“不好的工業狀況”——包括工人磨洋工、管理低劣以及勞資之間缺乏融洽氣氛等一系列問題。1878年,泰勒轉入費城米德維爾鋼鐵公司,開始繁忙的工作生活。泰勒在米德維爾鋼鐵公司的12年(1878-1890)是從事試驗的12年,這些試驗為他的工廠管理制度和金屬試驗奠定了基礎。泰勒在與工人的一系列斗爭中充分認識到,制定新的工業計劃對防止勞資對抗及其重要。他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工作的科學探索。1886年,泰勒加入了美國機械工程協會。1890年,泰勒正式離開工作了12年的米德維爾鋼鐵公司。1893年,他一管理顧問的身份進入伯利恆鋼鐵公司。之後,他一邊進行金屬切割試驗,一邊推行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1901年,他離開伯利恆鋼鐵公司,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寫作和演講來宣傳他的制度。泰勒先後發表了《計件工資制》、《工廠管理》、《論金屬切削技術》、《科學管理原理》和《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等管理學著作。

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可以歸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科學管理是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

泰勒認為在工人中普遍存在著“磨洋工”的現象和單憑經驗的做事方法。勞資雙方應當共同努力,增加產量,摒棄“在任何作業中,大量增加產量對工人不利”的謬論。同時,雙方需要在對待盈餘的態度上發生重大轉變,即將精力集中於如何增加盈餘而不是如何分配盈餘。對工廠內的所有事情,包括每項工作所採用的方法、工具和完成每項工作所需的時間等都要用准確的科學研究和知識來代替舊的個人判斷和個人意見。科學管理是勞資雙方的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是勞資雙方在態度上和觀念上的偉大轉變,將對勞資雙方產生重大影響,對雙方產生同樣有益的成果。如果雙方不能夠從思想上做出一次完全而徹底的革命,科學管理就不會存在。

二、 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否定了把公司紅利或特定類型的管理制度作為標准,認為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僱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利益,同時也使每個雇員實現最大限度的利益,也就是說,高工資和低勞動成本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它包括:

1、 科學的工時研究

所謂工時研究,就是對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耗用的時間進行精細的研究,其前提在於進行科學的動作研究。工時研究首先要把一個完整的動作細分成若干個小步驟,讓工人按照設計好的動作完成每一個步驟,然後記錄工人完成這些細小步驟所用的時間,最後把這些時間加起來,其總和就是這個完整動作所耗費的時間。為此,泰勒分別進行了生鐵搬運試驗、運送沙土試驗、砌磚試驗和金屬切割試驗。他科學地挑選研究對象,進行基礎動作分析,將一項工作分解為若干項動作,合理地挑選工時研究的時機,使用精確地工具,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處理好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但是,泰勒認為最快工時應該是一個合理工時,以不損害工人懂得安全和健康為前提。初看起來,把工作如此細的劃分為這么小的基本動作和單元,其中沒有哪一項基本動作的耗時會超過五到六秒,未免有些荒.唐可笑。然而,泰羅認為對類似鏟土這種技術進行快速而徹底的工時研究,這樣的細分程度實質上可以簡化工作,既可以使工時研究加快,也可以使工時研究更加徹底。通過對工時的研究,泰羅使工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人的工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工廠的生產成本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工時研究一方面使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工人們的工作更機械化了,工人從工作中得到的快樂也少了。

2、 科學地挑選和培訓工人

在科學管理中,企業應當科學地挑選工人,並提供系統的 教育 和培訓,以促使其成長。無論是對資方還是個人而言,這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對工人而言,原來是二等或三等的工人,在經過培訓之後,可以成為一流的工人;許多原來只能從事簡單工作的人,經過培訓之後,可以從事更為復雜的工作。對資方而言,工人的進步將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在科學管理中,科學地挑選和培訓工人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它是把科學和工人有效結合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實現“高工資和低勞動成本”目標的重要保證,因為最終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使工人能夠大幅度提高其勞動生產率。

3、 採用新的工資制度

以往,資方採用了一系列的工資制度,例如,計日工資制,普通計件工資制,利益均沾工資制。但由於存在種種的缺陷,工人“磨洋工”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資方和工人為此也爭吵不休。針對這一問題,科學管理主張採用一種新的工資制度,即差別計件工資制。差別計件工資制,是對同一種工作設有兩個不同的工資率:對那些用最短時間完成工作質量高的工人,按較高的工資率計算;對那些用時長、質量差的工人,則按較低的工資率計算。較高的工資率應當使工人比在同一機構中的工人每日的平均收入多些。這個方法與普通的計件工資制完全相反。工人在舊的計件工資制下,他們如若提高勞動生產率,其工資水平就會降低。差別計件工資制很好的實現了“高

工資低成本”,使工人的利益和資方的利益得到很好的統一,使工人的工作熱情高漲。差別計件工資制在米德維爾鋼鐵廠實行的十年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並且在這十年中沒有發生一起工人罷工事件。

4、新的科學管理職能

在科學管理中,資方和工人們之間在工作和職責上幾乎是均等的,資方把自己比工人更勝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接下來;而在過去,幾乎所有的工作和指責都被資方推到工人身上。工人做多少具體怎麼做等細節都是由工人自己來決定的。新的職能管理原則使資方和工人之間重新做出分工,原來工人承擔了全部的腦力勞動(計劃職能,即工人該做什麼,具體怎麼做)和體力勞動(執行職能,即現場的實際操作)要互相分離,腦力勞動改由資方承擔。推行“職能工長制”的車間管理方法,以提高生產率。科學管理主張把原來由每個監工所承擔的粗放式管理改由八位職能工長來承擔,包括工序和線路調度員,指示卡辦事員,工時和成本管理員,車間紀律檢查員,班組長,速度管理員,檢驗員,修配管理員。職能工長制的思想在企業中加你職能部門和實行專業化管理,起到了相當有益的推動作用。但是新的職能管理制度把一個車間一個工長變成了一個車間八個工長,由一個人監督變成八個人監督,這直接導致了工人們的心裡壓力增加,從而也影響了工人們的精神方面的工作環境,是工人們容易發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工長的增多也會使各個工長之間在對某項事情上發生矛盾。

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對管理學思想的發展和管理實踐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首先,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使得 企業管理 經由漫長的經驗管理階段邁入了科學管理階段。主要表現為科學的工時研究取代了單憑個人經驗的做事方式,科學地挑選工人取代了工人自己挑選工作,科學地培訓工人取代了學徒制,科學地制定工作定額取代了經驗判斷。其次,管理組織形態的升級。由於管理職能和執行職能的分離,企業中開始有一些人專門從事管理工作,這就使得管理理論的創立和發展有了實踐基礎。然後,以體製取代勝任的個人,從而使生產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動了生產的發展,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時期發展的需要。最後,標准化管理思想。標准化的工作定額,標准化的操作方法和標准化的工具、設備、材料、作業環境,使車間內形成一種常規,有助於在整個工廠的范圍內實現最佳的秩序。

不可否認,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一)、泰勒對工人的看法是錯誤的,他認為工人的主要動機是經濟的,工人最關心的是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即堅持“經濟人”的假設;(二)、泰勒的科學管理僅重視技術的因素,不重視人群社會的因素;(三)、“泰勒制”僅解決了個別具體工作的作業效率問題,而沒有解決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如何經營和管理的問題。這些局限性即時個人的局限性,也是時代的局限性。

盡管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存在著一些局限性,我們卻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價值。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雖然用現在的眼觀來看並不是很完善的,但在當時他的思想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成本的降低和工人工資的提高。我們不可用苛刻的標准去評判他,因為他受到了當時時代的制約,總之,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在當時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對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和實踐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學管理是 文化 的產物,反過來又使其文明成為一個在工業、社會和政治方面充滿活力的成人。可以說,泰勒無愧於“科學管理之父”的稱號!
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篇三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特地從網路上查找了該書作者的生平簡介,百度 百科 上的資料顯示曾仕強教授真的專注於“中國式管理行為”研究三十年。此外,他還對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有著很深刻的理解與闡釋,間或地出現荀子之類的儒家之流和老子之類的道家之流,彰顯了筆者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前言中,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指出:將來統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他認為盡管西方在全球化中重大而明顯的成就,但是中國仍然將在政治上統一世界,並且帶來共同的和平。我非常喜歡和欣賞曾老師這種自傲驕傲的口氣開場,帶我很有底氣地閱讀下去。中國式管理,應用了易經中的道理,充分體現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自然規律,來合理運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象,而在儒家思想的主導下,中國式管理又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國人都有著“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著獨善其身,達者兼計天下”的積極而樂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當中國只局限於黃河谷地之時,傳統的 中國式管理便已充分發揮了它的功效了,所以我也一直很篤定,中國式的管理歷經幾千年的考驗而不衰,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

書上提到說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以化解代替解決,務求盡量減少後遺症。這讓我想起了“化干戈為玉帛這句話”。 太極拳 的動作無外乎是推、拖、拉的配合,組成各種花樣,以求在動態中維持平衡,而立於不敗之地,著推、拖、拉在我看來就是借力打力,在緊要關頭爭取緩沖時間,也是太極陰陽交接處的那條線。這並不是鼓勵大家用陰奉陽違,恰到好處地使用這推、拖、拉是可以化解很多尖銳的矛盾,緩和大家的情緒,點到為止,不偏不倚。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地推動企業長久的發展。尤其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環境下,曾老師的源於中國古典管理哲學,具有本土化性質管理行為的中國式管理能為中國企業大力來新的驚喜。在修己安人的管理過程和管理目標描述了中國式管理的理論支撐與管理特點。其堅持辯證法思想的新管理模式西學中用,運用中庸之道,在強調原則的前提下,變通地進行靈活的管理也是中國現代企業所需要的。

中國人把“推、拖、拉到沒有解決問題”稱為“圓滑”,這樣的結果人人痛恨;把“推、拖、拉到把問題圓滿化解掉”稱為“圓通”,這樣的結果但然人人都喜歡。國人都是喜歡圓通而厭惡圓滑的,同樣的手段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慎用、善用推、拖、拉,能換干戈為玉帛才是皆大歡喜的管理方式。

書上還有一些觀點深得我心,讓我不禁反復翻閱細細體味。這就是中國人擅長的“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來代替“二選一”。莊子說:“萬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之後,也就必有所毀。一切事物,若是從通體來看,既沒有完

成,也沒有毀壞,都復歸於一個整體。”把二看成三,便是分析成為二以後,不要二中選一,因為二選一的結果往往是趨於極端的。梁漱溟曾指出:“把一個道理認成天經地義,像孔子那無可無不可的話不敢說出口。認定一條道理順著往下去推,就成了極端,就不合乎中”。就像老師上課時講到的頭腦風暴法一樣,最好的方案並不是一個人的主意,而是將所有的好點子融合成一個絕妙的方案。二選一其實是形而上學的觀點,不符合辨證思想,更不符合咱們中國的陰陽交融的思想,二合一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精妙之處。

無為的領導精神也是我從書中學到的一種管理方式。提起無為,大家就會想起老子,因為老子主張“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當然,這里的無為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為而不爭”,是無為的態度,無欲的心境記憶虛靜的狀態來達到無為的管理。這的確,無為不是一種具體的行為,如果一家企業有了全面而完善的規范制度,分工明確的指揮,領導人無須有所作為,企業的工作也是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的。上司無事,大家才有時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上司無欲,大家便樸素過日子。這樣的無為才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家企業所需要的管理方式。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許多觀點引起我的共鳴。例如“以不變應萬變”是管理的最高智慧,“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實實在在。這句話完全應和了“ 縱橫不出方圓,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持經達變更是符合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很多時候,中國人更喜歡講道理而不是條條框框來強加於人,西方國家傾向於法律法規的透明化、檯面化,將一切請勿都要用法律包裝起來,一點都不近人情,而國人講求衡情論理,不死守法律條文。就像台灣的“立法院”天天打架,不立法,難道“行政院”就要苦等法律出爐後才執行嗎?行政院明知無法可依,或者原有法令已經不合時宜,仍然天天上班,辦理很多事情,所做的便是“有法中無法”。這沒什麼不對的,准確把握隨機應變,而不是投機取巧,理法自然就合二為一了。

中國式的管理行為,將起來更像是水的治理。和美國式管理偏向火的管理方式頗為不同。中國人主張以柔克剛,先禮後兵,繼舊開新,生生不息,無一不和水有關系呢。曾老師的中國式管理行為真真是中國人的管理理念精粹,一字一句中都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智慧,讀起來既不晦澀難懂又趣味盎然,新世紀的中國既要順勢而為,又要逆流而上,這需要我們作一番思考。

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相關 文章 :

1. 有關管理讀書心得3篇

2. 讀管理學類書籍有感

3. 有關管理讀書心得體會3篇

4. 閱讀管理類書籍有感

5. 教育管理讀書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