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上海未來的發展與全球化趨勢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上海未來的發展與全球化趨勢

發布時間: 2023-05-06 12:53:16

1、「十四五」規劃發布後,上海未來發展看哪裡?

“十四五”規劃發布後,上海未來發展看質量,也看穩健。今年,又將是我國踏上“新征程”的五年,每五年定一個目標,每五年進行一次大總結,在完美完成十三五規劃的同時,十四五規劃也出來了,那上海會如何落實全國性的規劃呢?首先是持續增強城市的綜合實力與能級,通過不斷的發展與實力積累,進而構築起上海甚至東部地區未來的發展新概念、新格局,上海作為我國國際化都市之一,它的形象以及發展是相當重要的,唯有將自己的國際形象樹立好,祖國的形象便會光亮照耀整個世界。

可以想像一下,五年之後的上海會是什麼樣子,會有什麼改變呢?如今的上海已經發展成集金融、貿易、現代科技等於一身的國際化大都市,或許五年的發展,它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在接下來的五年發展歷程中,上海的發展與進步一定離不開兩個關鍵字——“質量”,在追求高速度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質量,當然,這個質量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外在含義,更是從整體上的質量提升。5年之後的上海,也許就已經成為了天藍水凈,環境怡人,遠處有景,近處有綠的國際“質量”之都。

上海如今具有的經濟實力以及地區甚至是國際影響都是很大的,那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質與活力,或許就是未來幾年的新目標與方向,經過品質與活力的提升,上海絕對會是另外一番市域空間的新格局,主城區、中心經濟區發展、建設世界級別的的標志性商圈,舉辦全球化、多樣化的全時段活動,從而進一步提升上海的國際影響與形象,而非主城區或者說是戰略承載區,便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各自的特色與優點,為上海中心發展添枝加葉。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到來,上海的未來一定是與其總規劃步調一致,計劃一致的,也讓我們期待五年之後的上海是怎樣的。

2、未來城市化走向

我個人覺得未來城市的發展會更加現代化,城鄉差距漸漸縮小。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交通估計也會更加擁擠。下面是我在百度上查找的資料,你可以看看。
未來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發展趨勢
一.未來30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未來二十年是中國區域經濟變化最劇烈的時期。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區域經濟格局也將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
(一)東西部地區經濟差距繼續擴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縮小
隨著進一步對外開放,沿海地帶仍將是投資的熱點地區。
首先,從石油、鐵礦、糧食、棉花等重要資源的供給來看,國內的儲量不足;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大多是從資源開發起步的,而資源開發一般具有投資大、周期長、投資回收慢等特點,勘察開發和生產的成本高。海外進口的產品在國內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競爭力,我國的產業結構將偏重於製造業而非採掘業,雖然東部向中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不斷加快,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布局的重心仍在沿海。
其次,沿海地區的產業密集度高,企業之間有利於形成合理的分工關系,以降低生產成本。
再次,沿海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西部建設所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幾倍,這自然會影響到對西部投資的經濟效果。另外,沿海地區人口密度大,國土面積小,社會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區的文化、教育、科技、衛生事業總水平明顯低於東部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重要趨勢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區流動,西部地區人均收入水平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與東部地區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縮小。為了改善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的狀況,國家每年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於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財政轉移支付和用於改善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的資金也會不斷增加。
政府投資的傾斜有利於提高西部地區人民收入的提高。東西合作的加強、城市規模的擴大、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企業活力的提高,不僅能夠增加就業,而且能夠提高工資水平。隨著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質的提高和全國勞動力市場的建立,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和人口將隨著東部地區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向東部地區流動,西部地區的人口可能出現減少的趨勢。「分子」增加,「分母」減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應東部地區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縮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繼續主導中國經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的顯著特徵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經濟規模佔全國的比重越來越高,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引擎。
長三角在上海的輻射帶動下,外資增長迅猛,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未來30年,長三角的腹地將繼續擴大,江蘇、浙江全部、安徽一部分地區都將進入長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地區將和香港、澳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其優勢更大,輻射力更強。
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優勢十分明顯,互補作用強,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優勢、天津具有港口和製造業的優勢,石家莊具有商貿業的優勢,一旦突破行政的藩籬,發展潛力就會迅速釋放出來。
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來30年仍將主導中國經濟的發展,其他地區都難以望其項背。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長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斷涌現
隨著城市化戰略的實施和城市建設方針的改變,抑制大城市發展的諸多因素將不復存在,大城市的發展速度將大大加快。中等城市最有發展潛力,且多是區域經濟的中心,隨著戶籍制度的變革和市場化的推進,許多中等城市將迅速成長為大城市。到2030年,我國100萬人以上的城市數量將超過100座,50萬人以上的城市數量將超過200座,絕大多數的地區級城市都將躋身於大城市的行列。
省域范圍內將形成多個經濟中心,規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應不同范圍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它們不僅集聚著區域內先進的製造業,也是區域內的信息中心和服務中心,對區域的經濟活動起著調節、輻射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省的經濟中心有可能與行政中心出現偏離,比如已經形成或初見端倪的新的省內經濟中心有青島、大連、廈門、深圳、包頭等等。此外,隨著各省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各省區經濟的發展,會逐步改變省內單一經濟中心的格局,逐步發展起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
除了三大城市群之外,新的城市群將不斷涌現。現在已露端倪的有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城市群,江淮地區、湖南中部、吉林中部、北部灣、天山北坡等都有希望成為新的城市群。大大小小的城市群、產業帶和經濟圈將推動區域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並對「諸侯經濟」形成沖擊。
(四)京廣線中段和長江中游地區可望崛起
這一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安徽的沿江沿湖地區,以前被稱為中原五省,是中國交通條件最好,資源比較豐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卻比較緩慢。近年來,經濟發展開始加速,優勢重新顯現出來。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經濟區,如武漢、襄樊、宜昌三角區,長沙、株州、湘潭經濟區,南昌、九江和景德鎮經濟區,安徽沿江經濟帶。京廣鐵路沿線的大中城市發展很快,武漢、長沙、鄭州三大城市呈遙相呼應之勢。鋼鐵、汽車、食品、機械製造等產業已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這一地區有望建設成為我國內陸地區以滿足內需為主的消費品、中間產品和投資品並重的製造業中心。
(五)中國經濟重心有北移的趨勢
中國目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是由不同區域所具備的各方面的條件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兩處形成了中國經濟增長核心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經濟的迅速發展,形成了帶動二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的重心向西的轉移存在著一些客觀限制。無論從歷史的發展,還是從區位條件來分析,北部沿海地區有足夠的理由成為潛在經濟增長核心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水資源條件的改善,制約北部沿海地區發展的因素將逐步化解,經濟重心向北轉移的趨勢有可能成為現實,廣義的環渤海地區的重化工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
(六)國際合作繼續加快,次區域經濟合作加強
1978年以來,中國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在深化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適應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發展趨勢,不斷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往來。對外開放的空間格局由80年代的沿海逐步擴大到90年代的沿江、沿邊和廣大內陸城市,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多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
美國的金融危機不會改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為了化解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將不斷加快,中國與相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將得到加強,逐步形成若干個經濟聯系比較密切的次區域經濟合作區。東北亞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包括中國的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與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東部地區、蒙古;東南亞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包括中國的華南、西南地區與東南亞諸國;中亞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包括中國的西北地區與中亞諸國;南亞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包括中國西南西北地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中國周邊次區域經濟合作區的形成和發展必將有利於中國逐步建立起多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格局,加速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
二、未來30年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發展趨勢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發展速度的快慢,最終取決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根據國際城市化的規律性,當城市化水平超過30%以後,城市化進程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因此,21世紀,我國的城市化進程
將會加快,並逐漸縮小我國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城市發展也將出現多樣化的態勢。
(一)我國將進入加速城市化時期
經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已經成功地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國民經濟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已經具備了城市化加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1.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將有力地推動城市化進程
中共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2020年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宏偉目標。我國國民經濟已步入平穩發展的階段,這無疑為城市化的加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改革的深入為城市化加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隨著改革的深入,長期的城鄉隔離的二元結構將會改變,現行的戶籍制度將根本改革,影響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將基本消除,過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壓抑的城市化潛能將得到釋放。城市化同工業化、城市化同經濟增長的關系將漸趨協調,城市在外延上的擴張的同時,注重內涵發展壯大將為城市發展的主要趨勢,特別是多數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經濟實力和素質的增強和提高,對城市化將形成明顯的推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將由於戶籍制度的松動、社會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大,人口增長速度也會加快。此外,大城市的輻射作用,對中小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3.城市化發展規律表明我國將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
根據發達國家走過的城市化道路來分析,城市化的發展從起步開始大體上可以劃分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為早期階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間為中期階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為成熟期階段。城市化中期階段所耗用的時間,一般比早期階段所耗用的時間少,如英國在城市化中期所耗用的時間比早期階段少一半,也就是說,在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將是加速發展的時期。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已超過40%,可以預料,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進一步加快。
(二)中國城市化水平的預測
城市化水平決定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和人口城市化的各項政策,但城市化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慣性作用。根據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城市化的發展趨勢,許多專家進行了預測。據有關專家預測,進入21世紀,中國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可增長1個百分點,高於1949~1997年的平均發展速度,也高於1979~1999年的平均發展速度。
到2030年,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將超過70%,全國的總人口達到15億,市鎮總人口將超過10億。
城市化不僅僅是社會分工和經濟發展的結果,而且也是文化擴散和融合交替發展的過程,因此,影響城市化的因素是眾多的,不僅有經濟因素,而且有自然、歷史以及人文等因素,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其中,做出令人信服和十分精確的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根據事物發展的歷史趨勢,綜合考慮影響事物發展的重要因素,做出相對的大致的預測,是有一定意義的。
(三)中國城市發展的基本趨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發展模式和功能作用將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和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對城市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因此,未來中國城市將向國際化、連綿化、生態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1.國際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城市與世界交往日漸頻繁,城市發展的國際性因素逐年增多,中國的一些特大城市將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國際化大都市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產物,早在19世紀初,倫敦已成為國際性的城市,近30年來,由於生產力與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建設國際性城市已成為世界各國大城市發展的趨勢。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也迅速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一些大的跨國公司紛紛在各國設立分支機構;國際金融業務不斷擴大,促進了各國金融體系的國際化;現代化交通和通訊使空間概念大大改變,為國際化
都市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中國的一些城市已具備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基本條件,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 重慶、武漢、沈陽、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青島、大連等城市將率先進入國際化大都市的行列,2030年,將有更多的城市成為國際性城市。
2.連綿化
城市連綿化是指一個區域內中心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從而形成城市密集區的過程。近40年來,城市帶和城市群的發展已從發達國家的北美、西歐等地區擴展到一些發展中國家,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城市密集地區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我國的主要城市集聚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遼中南地區等已形成了城市連綿化的基本框架,其內部發達的交通通訊網路、城市間密切的經濟聯系、優越的地理區位、集中的智力資源、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產業,使這些地區將迅速實現連綿化。
3.生態化
城市自身發展孕育了城市現代文明,促進了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並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生活觀念;與此同時,也造成空氣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擁擠、用地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環境問題。20世紀中後期,發達國家開始重視城市環境問題,遏止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而環境日趨惡化的勢頭。中國正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勢必吸取發達國家的教訓,防止「大城市病」的出現,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自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城市生態化將是未來大中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市生態化是指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數量的增長,不但不使生態環境惡化,而且使生態環境更適宜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城市綠地,發展城市人工森林,提高綠化覆蓋率將是實現城市生態化的首要措施;其次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或多個城市之間的中心腹地,設立生態走廊和生態保護區;三是減少污染源、興辦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設施,並積極推行垃圾無害化處理;四是對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集中處理等等,將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
4.現代化
城市化本身意味著現代化。產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現代化和人民生活現代化是城市現代化的基本內容。迅速發展的第三產業將迅速取代第二產業成為城市的主導產業。科技進步將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超越其經濟、技術鴻溝,追趕發達國家城市的動力與源泉,依靠科技進步來改造城市,調整與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推動城市轉型與升級,是我國城市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實現現代化目標的關鍵。科技的進步、信息產業的發展,將改變傳統的產業模式與管理模式,使城市經濟從倚重自然資源和製造業轉向倚重高新技術、信息資源和服務業。
以交通通訊和能源供應為基礎的高效能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及其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只有實現了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才能實現城市現代化。未來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網路一體化建設,協調市域、市際基礎設施的銜接,形成未來城鄉一體化的公共客運體系和公共電訊網路,大大增強城市輻射與吸引能力,並建設適應國際化需要的航空港、海港以及與之配套的高效、便捷、安全的區域交通網路。
人民生活的現代化是城市現代化的本質,通過生態城市建設,人民將生活在舒適的環境里,城市將充實各種文化體育醫療設施,以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激發人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中房策聯)

3、上海自由貿易區在上海市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 上海大都市區空間范疇界定
此次上海大都市區空間范圍的界定,採用「定量測度為主,定性校核為輔」的方法。
在定量分析方面,採用「時空距離法」分析空間上與上海緊密聯系的地域范圍(此次研究以區縣級單位為基本的空間單元);採用「總部-分支」法(利用長三角企業大數據平台,分析總部在上海,分支機構在外圍的企業聯系)分析經濟上緊密聯繫上海的地域范圍。
在定性校核方面,從五個視角運用五種方法,對上述定量測度得到的范圍進行校核,從而確定上海大都市區最終范圍。利用人口統計數據變化,分析和上海人口流動上緊密聯系的范圍;利用歷史研究,分析和上海歷史文化上緊密聯系的范圍;加之分析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協調的因素、已有的上海都市圈研究成果以及國際大都市圈研究范圍的比較。
最終確定上海大都市區的空間范圍是「1+6」范圍,即「以上海為中心約120公里范圍內,北到南通市轄區,西至「江陰-宜興」,南抵「慈溪-寧波」,囊括舟山群島的范圍」。該范圍總面積達2.986萬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達5380萬,GDP達5.2萬億元,人均GDP 達9.66萬元。
二、 上海大都市區發展現狀與趨勢認知
在界定上海大都市區范圍的基礎上,分析該區域發展現狀與趨勢認知。
第一,從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來看,上海大都市區呈現層級化和板塊化的特徵,而破解層級與板塊結構特徵的網路化趨勢已經顯現。上海市區(含浦東新區、閔行區)以及蘇州市轄區屬於第一層級,蘇州市周邊的區縣、市轄區屬於第二層級,而上海郊區縣、南通以及嘉興的區縣屬於第三以及第四層級。同時,都市區范圍內功能網路化的趨勢已經顯現,且不同價值區段的產業外溢有著不同的空間分布規律:如與距離要求關聯度強的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製造業多為沿滬布局,與距離因素關聯度較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則出現較遠距離的布局,且多是依託交通便捷、人力資源豐富的滬寧廊道布局;以物流、商務、研發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一般性服務業,更多分散到臨滬的綜合城市甚至更遠距離。
第二,從空間發展現狀與趨勢來看,應關注空間布局優化與節點功能培育,識別不同廊道空間發展特徵與問題,識別高價值保護地區。從上海大都市區目前正在形成四大廊道而言,滬寧廊道建設用地呈現連綿發展態勢,且已服務型功能為主,其近滬地區發展迅速,注重與上海在體制、機制、發展政策等各方面的接軌;滬杭廊道建設用地仍然呈現分散發展態勢,以製造業功能為主,其近滬地區發展較慢;北沿江廊道尚未完全發育,是未來的潛力廊道;南沿江-濱海廊道的重型工業呈現連綿發展態勢。從上海大都市區需要關注的高價值保護地區而言,一是關注太湖東南的自然水鄉地區,它是世界級的文化保護區、也是國家級的綠心地區;二是關注崇明島附近的生態江口,它是國家級綠心地區,也是近海島嶼群的保護地區;三是關註上海南部的活力海灣,它是全球城市的濱海休閑地區,需要進行部分工業功能的置換,打造成為活力海灣的地區。
第三,從生態現狀與發展趨勢來看,上海大都市區生態危機不斷加劇。首先,上海大都市區近岸海域水質很差,如上海近岸海域重度污染,劣四類海水比例為49.5%;淡水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澱山湖、太湖的污染程度位列國家控制重點湖泊(水庫)的第2、第6位;主要河道沿岸地區工業密布,水體質量嚴重惡化,水質環境以五類和劣五類為主。其次,上海大都市區的灰霾污染是全國最為嚴重地區,長三角地區其污染范圍廣,25個地級城市平均不達標天數為35.8%;酸雨污染也較為嚴重,全國酸雨污染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及中下游以南地區。再次,上海大都市區生態系統不夠穩定,亟需構建區域協調下的生態空間,如上海市自然保護區數量全國最少,上海僅有4個,北京則多達20個。因此,上海大都市區迫切需要建立區域協調框架下的生態保護空間,需要通過區域協調,建立國家級綠心、區域級綠心、城市級綠心三級生態空間體系;需要通過區域協調,明確區域水源的保護范圍。
第四,從文化現狀與趨勢來看,上海大都市區江南水鄉文化薈萃,太湖-吳淞江古村鎮群具有世界級文化意義,亟需構建區域協調框架下的文化保護空間。上海大都市區目前主要形成了太湖-吳淞江南古村鎮群、長江口-杭州灣近海島嶼群等兩大文化集群。太湖-吳淞江古村鎮群具有世界級文化意義,在上海周邊九個城市范圍內,50%的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在太湖-吳淞江區域。但是,該區域面臨著較大的保護壓力,尤其其自然村正處於快速消亡與不斷撤並之中,亟需構建區域協調框架下的文化保護空間。初步考慮文化保護區的范圍包括蘇州市轄區、吳江區、崑山南部、青浦西部、松江西部、嘉善北部、嘉興市轄區北部等地區。
三、 基於兩大網路的國外案例研究
基於對大都市區空間范疇的界定以及都市區發展現狀的分析、發展趨勢的判斷,研究認為應當從功能網路、生態網路兩個方面去構建上海大都市區的空間結構,提出上海大都市區的發展策略。
從功能網路而言,基於全球大都市區金融網路、文化網路、高端製造網路、輕工製造網路、重工製造網路、貿易網路、物流網路等功能網路的研究,可以發現:0-5KM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區(中央活動區),15-30KM是邊緣城市的重要功能節點地區,30-60KM是新興功能培育區域地區,60-120KM是綜合性城市培育區域,海灣(海港)/空港等特殊地區承載了重工製造業、化工、分研發中心和服務中心、臨空經濟區等特殊功能。
從生態網路而言,關注生態增長邊界劃定及政策保障機制的制定。生態邊界的劃定能夠在城市用地擴張的同時為綠色開敞空間留下餘地,利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斯德哥爾摩在20世紀30年代確定了指狀放射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統引導城市發展,有效避免了城市的無序蔓延。倫敦綠環得以實施,控制了城市的蔓延式增長,主要得益於系列性的政策保障措施,如1938年制定的「綠帶法」;1947年制定的《城市及田園計劃法》;1995年的《規劃政策指引》;1998年的《政府城鄉規劃白皮書》等。
四、 上海大都市區的發展目標
目標一: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全球城市區域。上海大都市區作為城市群經濟發展的核心,應積極培育上海建設世界城市,增強自主創新和集聚高端產業要素,打造在亞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服務體系、國際商務服務體系、國際物流網路體系;推進人口、產業向外圍地區和潛力地區集聚,推進園區共建合作和產業價值鏈的跨區域分工,發揮核心城市的擴散效應,共同構築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主體。
目標二:構建多中心協作的網路城市區域。「1966」的城鄉規劃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對快速的城市郊區化和郊區城市化過程起到了引導作用,但也存在著缺乏區域整體概念、過分強調空間等級結構等問題。城鎮體系的等級結構一定需要改變,以網路化的空間格局成為未來地域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而網路化的資源配置優勢不僅僅在上海市域,在上海大都市區的近郊和邊緣地區也同樣適用,其構成的各個城市網路化功能分工與交通聯系初具雛形。
目標三: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彈性城市區域。各大城市的遠景發展都提出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彈性發展要求。上海作為世界城市,其空間發展理念逐漸轉向高端集聚、綠色、生態、可持續等方向,應明晰城市空間拓展的底線,增強空間形態、結構與功能的耦合。
五、 上海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規劃
提出構建上海都市圈開放式的格局、網路化的聯系以及全域化的布局。
從網路化的聯系而言,應依靠不同類型的網路功能節點及其之間的聯系關系形成網路化格局。應以上海市為核心,在中心城外圍形成功能節點、外圍新城以及一些以地級市和加大的縣市區形成的職能分工節點。在功能聯系方面,打造幾條重要聯系走廊,如沿海沿灣、滬寧、滬杭以及通蘇嘉為核心的功能聯系,上海——太倉——常熟的聯系關系,沿長江的產業聯系等。以沿海沿灣、滬寧、滬杭以及通蘇嘉為核心的功能聯系網路,在網路格局上的發展路徑上可以注重發展以市場為導向
從開放式的格局而言,提出上海大都市區面向區域(國際)的兩區兩帶空間布局。一是國際功能區,主要是全球城市的中心地區,是就業和居住相對密集的地區。未來上海的中央活動區不僅是全球金融中心和跨國總部的聚集地,更是專業服務和創意產業的中心,也是上海作為全球城市形象的縮影和旅遊的天堂。二是創新功能區,主要是上海周邊30—60公里范圍內,包括嘉昆太地區、青浦——澱山湖地區以及松江——奉賢地區等幾個集聚的組團地區。三是臨滬(綜合城市)發展帶,距離上海中心城60—120公里是未來綜合性城市培育的區域。這些地區應當獨立發展,形成以先進產業功能為主導的綜合性地區;應優化行政管理體系,加強地方自主權,形成並完善應對市場需求的城市運作與土地管理機制。四是沿江—沿海(貿易與產業)發展帶,包含崇明島——東灘——長興、浦東機場——外高橋——川沙——臨港、臨港——大小洋山港——舟山、乍浦——平湖——海鹽——金山等地區。
第三,從全域化的布局而言,不僅僅關注功能集聚的節點,還要注重生態承載的空間以及文化底蘊存在的空間。其一,應構建生態空間格局,打造「一湖雙鏈六楔」的生態空間結構。一湖指的是環太湖生態文化集聚區;雙鏈分為長江口、環灣生態的水鏈,以及上海中心城60公里左右圍繞上海的生態基底的綠鏈。六楔指的是六條沿網路間隙,與中心城外環銜接的綠楔。其二,構建文化空間格局,注重「一島一湖一灣」的地區。一島指的是「長江口——崇明島」地區;一湖指的是「太湖——吳淞江」江南文化集聚區;一灣指的是「杭州灣及舟山的濱海文化灣」。
六、 上海大都市區協調與管治機制
全球城市大都市區的協調與管治機制在方式上可劃分為三種類型:成立更高層級的管治機構進行管治;由民間專業團體進行管治和由商業團體進行管治。考慮到上海大都市區的實際情況,本專題認為由民間專業團體與商業團體來對上海大都市區進行協調與管治比較適宜。例如,可成立區域規劃委員會,通過專業評審與審批來對上海大都市區的發展進行協調與管治。
大都市區協調與管治的內容,根據重要性和協調的難以程度,又可以劃分為「硬協調」內容和「軟協調」內容。「硬協調」包括生態環境的優化、文化展示區的建立、交通體系的銜接、基礎設施的銜接等內容。「軟協調」是指對於空間發展、功能布局、就業分布和居住分布等內容的協調。

研究單位: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文中內容僅代表該機構觀點)

一、 上海2040:宏觀趨勢與挑戰
1.1宏觀趨勢與戰略議題
宏觀趨勢:國家競爭力與上海全球城市戰略;新一輪技術創新周期與後工業化轉型;資源約束、環境問題與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與城市社會轉型。
戰略議題:經濟高效:更富效率和競爭力的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環境友好:高密度和資源緊約束條件下集約化、生態化發展;社會公平:應對人口增長、老齡化、社會治理模式轉型的挑戰;形態宜居:空間特色,宜居環境、生態保護、鄉村發展 ;體制創新:市場化轉軌和政府職能的轉變。
1.2面對的挑戰與發展範式轉型
空間管理模式轉變:特大城市向特大都市地區的轉變;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巨型化、高密度的空間形態與結構控制;城市治理模式轉型:適應市場化轉軌過程中城市治理模式的創新;引領城市戰略升級:更富競爭力的經濟結構、更加集約的空間結構和更加宜居的城市環境。
適應新常態:結構性調整替代擴張型增長模式。即基於長遠目標導向的結構優化和基於現實矛盾出發的城市更新。需要建立起戰略目標、空間邏輯與行動路徑空間戰略研製的框架
二、 全球城市的上海路徑
從規模意義而言,上海無疑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網路中的重要「節點」。按照GaWC測度的上海「世界城市」等級位序,上海已經從2000年的第4檔(Alpha-)、全球第30位,迅速提升至2012年的第2檔(Alpha+)、全球第6位。但從結構競爭力而言,上海與世界城市存在差距。
上海未來的全球城市定位和路徑需要基於特定的時空背景來認識。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城市,發揮著向外連接全球網路和向內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作用。

圖:上海全球城市的「兩個扇面「格局示意
認識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的三個視角:經濟大國的全球競爭戰略(雙向);國家工業化背景下後工業社會轉型 ;新一輪全球化趨勢與技術創新周期。
強化全球城市的和核心功能與支撐功能
核心功能:跨國公司全球或區域總部 ;金融中心;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支撐功能:國際性旅遊與會展目的地 ;高質量人居環境:精英人才匯聚地;信息、通訊和交通樞紐。
突出雙輪驅動:鏈接和輻射。鏈接:國家門戶和更高能級的全球城市;輻射:全球城市的區域化戰略,全面增強區域輻射和帶動能力。置於國家區域化和長三角戰略之中,將是上海新一輪空間戰略的重要支點。
城市創新與動力機制轉型:從規模競爭力走向結構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其關鍵不僅在於經濟資本控制力,更在於人力資本競爭力和環境資本支撐力。
上海全球城市建設面臨的三大挑戰: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競爭力;支撐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和城市創新文化;資源短缺、粗放利用與高密度人居環境的挑戰。
人力資本將是上海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而以人力資本需求為核心的空間生產將是上海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取向。
三、 目標與願景
3.1 城市願景
上海2040:邁向世界級城市——更具全球競爭力、人文特質和可持續發展的上海
三大維度的能力建設:經濟維度,更具資源配置能力和輻射能力的全球城市;人文維度,更具文化特質、魅力、親和力的人文城市;環境維度:更具可持續發展能力、高密度的生態城市。
3.2 規模鎖定:空間規模與人口規模的關系
國家城鎮化背景和上海人口增長壓力。上海的人口增長需要放在國家城鎮化背景中來看,將面臨人口增長的長期壓力。
資源緊約束背景下人口規模的彈性控制與人口結構的優化。剛性人口規模控制存在風險,也不應簡單設置人地對應的關系,在鎖定用地規模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人口規模的彈性(3000-3500萬人),關注人口結構和人口分布關系對未來的長期影響。
關注市場環境下人口規模調控與人口結構優化的措施和手段。
3.3 目標願景與空間體系重構
四個任務:圍繞全球城市定位的功能與空間布局調整;重組與大都市地區空間形態相適應的結構體系 ;以人為本,重塑城市形象和建成環境的價值取向 ;體現底線思維、集約化與生態化發展的緊湊城市。
空間邏輯:「3+3」的空間分析框架
3個功能維度的優化,即全球城市、人文城市、生態城市。以功能布局調整引領城市空間體系的優化
3個空間層次的調整:宏觀層面,大都市地區空間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中觀層面,大都市地區的空間結構組織模式——集約、生態、緊湊發展的結構模式;微觀層面:土地使用控制與建成環境質量。
四、 區域化戰略:上海與長三角的關系
上海與長三角關系的分析框架:從「域」、「群」、「圈」三個空間層次界定區域需求,在上海大都市地「區」層面落實任務。
4.1「域」:長江三角洲區域(3省1市)
長江三角洲區域(3省1市)是上海最直接的經濟腹地,基本為1日通勤圈覆蓋范圍。體現長江三角洲區域、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上海都市區梯度發展關系,加強中心城市聯系,沿江、沿海港口、機場的協作,集疏運系統,產業轉移和支撐,整體的沿江沿海開發戰略。上海在這一層面強化價值區段、門戶地位、扇面作用。
4.2「群」: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16市)
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地區是上海的緊密協作區域,基本為2小時通勤圈覆蓋范圍,將體現巨型城市區域的實質與作用,發揮對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支撐作用。其地位體現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單元和引擎、先進製造業帶和創新基地、國家城鎮化重要承載區。
構建以鐵路交通為主導,多種交通方式綜合支撐的交通廊道。建設跨區域城際及高速鐵路通道。客貨方式的分流,構築以上海港為樞紐,沿海、沿江、沿灣的集疏運系統。
形成六條發展側重點不同的廊道:滬寧廊道:人流、商務、物流;沿江廊道:物流、人流;沿海廊道:物流、人流;滬杭廊道:人流、商務、物流;滬湖廊道:遊憩、人流、物流;沿灣廊道:物流、人流。
強化這一層面上海的全球城市區域戰略,關注廊道的鏈接、功能鏈接、樞紐地區鏈接,並在都市區內打造若干對接區域發展節點。

4、上海給我們帶來什麼?國際化都市的特徵是什麼?

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我的感觸是:

上海是個可愛的城市
新舊的完美結合
繁忙而整潔
大而有條不紊

上海的各類行業多講規范
服務項目考慮周到
人人辦事認真
基於市場的需要

上海的機會很多
所以才有這么多的人口
若是離開了工作崗位
不用那麼多的傷感

上海的夜晚美麗無論走在何處
若在高架橋上的汽車里
你會覺的你眼前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而更象走在好來烏夢工廠的傑作里

5、上海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2019年上海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

上海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如虧禪

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開局之年,我們當樹立必勝信念,拿出有力舉措,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激發創新活力,尋求改革突破,為今後五年的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為此,我們特邀四位學者,圍繞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動力轉換、創新社會治理和實現城市更新四個方面,展望上海改革發展圖景。

為供給側改革注入創新探索

■陳憲

從某種意義上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經濟領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當然,也會涉及社會、生態,甚至文化和政治領域。因此,供給側改革進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十三五」主要目標能否如期完成。

需求和供給,乃至總需求和總供給,是經濟學的一條主線。是古典經濟學的供給決定需求,還是凱恩斯經濟學的需求決定供給,是迄今為止經濟學爭論不休的重要命題。但有一點是有共識的:需求主要是短期運行問題,總量問題;供給則事關中長期增長和發展問題,並與結構問題息息相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就是基於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要求通過深化改革,破解這些矛盾,進而形成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新格局,形成有利於經濟中長期增長的新動力。

長期以來,在討論經濟增長,以及決定經濟增長的動力時,人們總會糾結於需求與供給這一對關系。具體地說,就是市場需求導向,企業供給創新,孰為主導?其實,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二者有著各自發生作用的條件和領域,並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在需求導向和供給創新的關繫上,需求導向是比較純粹的市場決定,供給創新則是一個創業者、企業家不斷試錯的過程性活動。在完全競爭、信息對稱的假設下,市場和企業本質上是等同的。但是實際上,不完全競爭、信息不對稱是經濟活動的常態,因此,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和企業家,不僅成為經濟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對象,而且是現實經濟活動的決定性力量。

在市場經濟國家,過去很長時間,需求導向是經濟增長、產業發展的主要路徑,它的優點是比較可靠,缺點是有滯後效應。然而,在現今社會,需求表現出兩個顯著特徵:其一,在市場經濟條空基件下,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常態,上海也不例外。其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更多地表現為潛在需求,也就是說,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中,越來越多的需求是由他們的潛在需求轉化而來的。上述兩個特徵表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不僅要著眼於現實需求,更要通過供給創新的不斷試錯,創造新的需求,並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誰在這個創造和轉化中得到先機,誰就能得到更大的市場份額,進而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所以,考慮到需求導向的缺點,以及動態的技術進步和企業家精神,那麼,供給創新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上海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進一步結合2008年以來的實際情況,強調供給側改革和供給側動力的必要性,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及各主要經濟體造成了巨大的需求沖擊。此後,各國政府一如慣常,採取了總需求管理政策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大規模刺激經濟,以期走出危機。但由於這場危機波及之廣泛、影響之深重超出預期,所以,渣塵各種短期政策都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不得不反復使用,造成短期政策長期化的基本事實。但其後果是政策效應不斷減弱,並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增長持續低迷。在我國,大規模刺激也會進一步加劇本來就已存在的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以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高杠桿。簡言之,一方面,總需求管理政策的空間日益逼仄,另一方面,總供給管理的迫切性日益彰顯,這就是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基本背景。著力加強供給側改革,既是應對這一輪經濟增長下行的正確對策,又是從根本上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唯一葯方。上海「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用好改革開放發展長期積累的豐碩成果,把握重要改革先行先試、創新發展率先探索的機遇,走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要真正走出這樣一條新路,就需要在供給側改革方面積極探索。

供給側動力就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主要來自:內生於經濟體系的技術變革,有著邊際報酬遞增特徵的知識(人力)資本和企業家精神——創業創新精神。這里,企業家精神具有主體意義,進而具有根本性。上海也應在如何激發企業家精神方面動腦筋。企業家精神作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具體表現在:企業傢具有將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並形成資本的能力;企業家的創業和創新是吸納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的主渠道;企業家通過對需求的不斷試錯,以發現新的市場,轉化潛在需求,由此促進消費增長;企業家通過自身的創新,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增強出口的競爭力。所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環境,讓更多人投入創業創新的試錯,並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就將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增長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與支撐。

面對當下的增長下行,總需求不足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在強調供給側改革和管理的同時,也要保證總需求處於合理的水平,進而為供給側改革創造必要的條件。而且,無論需求導向,還是供給創新,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把握這一根本性要求,才能處理好總需求管理和總供給管理的關系,提高經濟運行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作者為 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上海未來發展取決於動力再造

■石良平

上海「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在經濟新常態下,上海正在通過經濟轉型激發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經濟發展有不同階段。按照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的「經濟成長階段」論,經濟發展可以分為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創造條件階段、起飛階段、走向成熟階段、大眾高額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六個階段。另一位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根據劉易斯的理論,對各個階段按照人均GDP進行了劃分。按照錢納里的劃分,上海目前已經越過了第四階段,正在從成熟階段向大眾高額消費階段邁進。

不同階段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不一樣。上海在為起飛創造條件階段和起飛階段,由於正處於工業化中期,其發展動力主要來自於要素驅動。從浦東開發開放起,資本投入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城市建設、開發區建設、保稅區建設、房地產建設上去,投資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了50%。其次,勞動力的投入,尤其是高素質勞動力投入的貢獻率也在不斷提升。上海作為人口導入區,從上世紀90年代起,各類人才大量開始湧入,為上海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人口紅利被大量釋放,成為上海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此後,上海經濟在全國最早進入增長速度換檔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的經濟新常態。正因此,上海在全國最早提出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為今後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實際上,從那時起,上海經濟就開始從成熟階段向大眾高額消費階段邁進了。與此同時,新階段的發展動力也要求從原來的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調整,上海提出了「上海為什麼留不住馬雲」的疑問,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新的方針,上海開始引入創新資源、創新人才、創新模式,調整發展的動力模式,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的經濟業態,以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衡量經濟轉型的效果。到2013年,上海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已經上升到了46%,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從整體看,上海的經濟轉型還不夠穩定,創新驅動模式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新經濟發展業態還沒有完全定型。

上海「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以下奮斗目標: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這個目標體現了上海作為大都市未來發展戰略的取向和功能定位,強調了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提升城市輻射帶動的作用,同時確定了上海今後的發展必須進行動力再造。

新動力之一,是從要素驅動全面轉向創新驅動,不斷完善創新驅動所需要的體制機制。在上海制定的《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意見》中,已經明確了建設科創中心的奮斗目標,就是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世界創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業集聚度高,創新創造創意成果多,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的綜合性開放型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樞紐和國際性重大科學發展、技術和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躋身全球重要的創新城市行列。這一目標顯示,上海所建設的科創中心主要是一個科創集成中心,在這個過程中,體制機制的開放度和便利化至關重要。這個體制機制是要能充分鼓勵自主創新、充分鼓勵集約創新、充分鼓勵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台的。目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會不斷催生各種新型業態和新型商業模式,一個健全的符合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就是要能自動保護這種創新新生力量、自動促進這種新生力量發展壯大。只有形成了這樣一種體制機制,創新才能真正成為上海發展的主要動力源。

新動力之二,就是進一步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引領作用,真正做好「先行者」和「排頭兵」。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區域,一直在全國享有開放領先之風氣。中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新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個保稅港區都是在上海誕生的,現在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踐證明,對外開放已成為上海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自貿試驗區運行了兩年多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上海自貿區將承擔更為重要的開放試驗的責任,那就是要全面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通過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真正實現國際前沿技術與國內消費市場的有效對接。為更好地完成這些試驗任務,可以設想在現有自貿試驗區的基礎上,劃出更小的一塊區域(如洋山港區域),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真正做到一線徹底放開,成為真正的「境內關外」,以試驗更為高端的貿易投資規則,為迎接下一輪全球化新浪潮做好充分准備。(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探出新路

■劉建軍

社會成長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基本特徵之一。以社會組織、社區、網路空間等要素為載體的社會,正顯示出迅猛的發展態勢。如何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成為******的重要課題。中央對社會治理的總體布局是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推進路徑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上海如何落實這一戰略布局和實踐這一推進路徑,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思考的問題。

的市委「一號課題」,將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作為主題,可謂切中要害,其積極成果已經顯現出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成果,就是街居制的功能重構與能力開發。這是將治理邏輯從社區層面上升到街道層面的產物。街道功能的轉化和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為上海基層建設注入了可持續性的發展動力。但是,從上海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僅僅依靠社區治理是無法支撐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從要素構成的角度來看,除社區治理之外,社會治理至少還包含社會組織治理、社會誠信治理、社會融合治理、社會景觀治理、社會公共安全治理等多重要素。因此,「十三五」開局之年,上海當務之急是將社區治理的探索提升為社會治理體系的構建,成為率先探索和構建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排頭兵,為中國大城市的社會治理提供有益的經驗。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社會治理開放化。社會治理的基本邏輯是共建共享、合作、協同。重管理、輕治理不符合社會治理的基本邏輯。從政府負責到政府主導的轉變,是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第一要求。實際上,上海在過去幾年推行的區域化黨建、公益招投標等,已經顯現出社會治理的開放化特徵。在互聯網時代和多元化時代,社會治理尤其講求跨界思維和跨界合作。試想一下,如果大數據都是被部門所壟斷,信息封存在封閉性的行政系統之中,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如何得以構建呢?在開放化的格局和思維中,構建政黨與社會的聯結機制,推動政府、社會和市場的合作與聯結,使各種主體的積極能量匯聚於社會治理之中,正是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基本特徵。

社會治理精緻化。一座有靈魂的城市,應該是一座精緻化的城市。精緻化是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特徵。比如,在日本,殘疾人坡道的建設在坡度、長度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在這一方面,上海還有很大改進和上升空間。我們走在摩天大樓雲集的大都市裡面,就會發現有很多細節是極其粗糙的。粗糙的細節不僅僅是質量問題,更是一座城市優雅氣質的喪失。其實,上海的文化、建築和歷史中包含著社會治理精緻化的氣息,我們應善加開發和利用。

社會治理專業化。社會治理是有規律可循的,社會治理也是需要專業知識支撐的。在這一方面,上海「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健全統一規范的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就是實現社會治理專業化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為只有城市交通、城市規劃等領域是需要專業化的,但顯然這種觀念是與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不相容的。上海要成為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排頭兵,就必須在社會治理專業化上率先走出一步。

6、上海世博會宣傳畫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世博會(WorldExposition)這一個「世界頂級」的「城市事件」,第一次大規模的進入中國的城市,單從《解放日報》的主題檢索中,從2000年6月到2007年5月份就有1622條的報道,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上海世博會已經帶給中國和上海以強烈的沖擊。

世博會是城市活動的頂級的表現形式,在一般的學術領域,世博會是當作「城市事件」來界定的,但它又不同於單純的政治性活動(如APEC)、經濟性活動(如廣交會、商品博覽會)、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如旅遊節、電視節、美食節等)、綜合性的體育類賽事(如奧運會、亞運會),相對於後幾類城市事件而言,世博會不僅綜合了政治、經濟、文化特徵,而且持續時間最長,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大等特點,而且是對人類社會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最高成果的展示,對於舉辦城市而言是名副其實的「盛會」。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開始,每一屆無論是那種形式的,何種規模的都對舉辦城市的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城市形象塑造和傳遞的重要平台。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因子,面對著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各個城市都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調整自己的定位,實施恰當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較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城市現有的積極力量,發展區位競爭優勢,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凝聚力、輻射力和吸引力。在日益嚴峻的全球化經濟浪潮下,城市成像成為城市的一個活的名片,直接刺激著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居民和外來人口、企業的大腦。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左右著各國對中國的評價,影響著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開放城市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經濟地位,在未來的十多年時間里,上海乃至中國所擁有的重大的全球性事件並不多見,抓住這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將一個嶄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現給全世界,不僅具有極強的經濟意義,更有深刻的政治意義。

全球化讓城市「體面的」走出去,當今世界的競爭是以經濟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由於國家中的各種政棗租螞治、經濟、文化活動都是在城市中舉辦,城市稱為一個國家的組凳埋成細胞,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之間的競爭就體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上。全球化的社會發展趨勢讓每個國家都主動的走出去,走向世界,脫離狹小的空間,實現與國際的接軌,城市作為人類一切活動中最核心的節點,反映了人類發展的進步,人類的文化文明,人類的生存狀態,是一個國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10年上海世博會給上海傳遞城市形象一個強大的「擴音器」,從歷史上每次世博會的舉辦看,世博會都會成為該城市迅速發展的催化劑,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會引發7000萬的旅遊人數,將會產生近3000小時的媒體報道,這些數量龐大的遊客群體和報道將在世博會期間極大的推動上海的城市形象,通過媒體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個核心的議題,改變、影響、提升、強化、放大著人們對上海的印象。

上海世博會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認同,世博會的本質是一種旅遊事件,是古代集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義已經由產品的交換轉化成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揚,從根本上講是通過文化的交流、傳遞,實現本民族、區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圍的認同。上海成功的申辦了2010年的世博會,並選擇了城市作為它的展示主題,在世博會選址所在的黃浦江兩岸區域中,濃縮了上海近現代的城市發展軌跡:19世紀以前的老城廂、20世紀早期形成的外灘、20世紀後期形成的陸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北外灘國際航運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現代以來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後,城市的發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體設施建設以外的軟的因素,這是對城市發展更適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層次的要求——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來提升城市競爭力以謀求更高的競爭能力。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正是切合了當前上海城市發展的熱點與重點,不僅涉及到上海歷史的沉澱和歷史文化遺產的綜合開發,更涉及到型拍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在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中的形象,又是對上海綜合實力中軟實力的充分表達和拓展。

7、總部經濟是什麼?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引言:總部經濟是什麼?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一、是什麼

是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清數純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畢瞎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二、為什麼

隨著城市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用地的約束性,發展總部經濟越來越成為大中城市經濟轉型與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放眼世界,著名的外國總部基地有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總部雲集的紐約曼哈頓;英國中部地區工商業;而國內,也有吸引數千家跨國公司設立亞太總部、地區總部的香港;IT產業聚集的北京中關村以及知名的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可見,總部經濟對區域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三、特點

企業總部集中了企業價值鏈中知識含量最高的區段,研發、戰略管理等,屬於高度密集的知識性勞動。企業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則布局產業空間結構,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務業發達、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答咐最大限度利用了生產基地土地、勞動力、能源等要素優勢,形成產業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總部經濟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區域,其產業、功能、規模都各不相同,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資源優勢,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同時,總部經濟模式改變了區域之間對同一產業在企業、項目上“非此即彼”的簡單爭奪,實現不同資源優勢的區域之間通過功能鏈不同區段 的再分工進行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8、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如何?

什麼是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通過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交通和國際通信,以及上述內容帶來的國際人口遷移,使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流動,企業生產由內部分工擴展為全球性分工,進而使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組合配置,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過程和狀態。

經濟全球化具有以下特點:

(1)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規則的全球一體化;

(2)經濟全球化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

(3)經濟全球化目前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存在多種不對稱結構的。

我們一般認為:科技革命出現後,經濟全球化將迎來發展高潮

(1)第一次科技革命後貿易全球化迎來發展高潮

(2)第二次科技革命後投資全球化迎來發展高潮

(3)第三次科技革命後金融全球化迎來發展高潮

經濟全球化目前主要的具體表現有:

(1)貿易全球化

(2)生產與投資全球化

(3)金融與資本流動全球化

(4)人力資源流動全球化

(5)國際經濟組織全球化

(6)國際經濟規則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目前主要帶來了如下積極影響:

(1)各國均獲得了更多的國際貿易收益

(2)各國都能夠參加更合適的國際分工

(3)各國的金融業都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4)高素質的人才能流向更合適的崗位

(5)國際經濟組織能夠更好地為各國服務

(6)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機會通過經濟全球化崛起

經濟全球化目前主要帶來了如下消極影響:

(1)各國國際貿易收益分配不均;

(2)各國的產業結構趨向單一化,抗風險能力降低,且部分發展中國家因產業結構單一化而出現環境污染問題;

(3)若發生國際金融危機,其沖擊將遍及全球;

(4)發展中國家出現人才流失問題;

(5)國際經濟組織在處理貿易摩擦時不公平、不公正的態度將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經濟全球化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礙有:

(1)貿易失衡引起的貿易糾紛、甚至是貿易戰;

(2)國際金融市場上存在的大量不穩定因素;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的大量經濟與政治問題;

(4)各國經濟中本身就存在的不穩定性與風險;

(5)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各國國內經濟政策有效性的減弱;

(6)各國對於國際經濟規則、規范仍然有不同的觀點沖突;

9、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那麼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生產國際化。這主要是指國際生產領域中分工合作及專業化生產的發展。現代生產分工已經不是在國家層次上的綜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門層次和企業層次的專業化分工。這種分工在國際間進行,形成了國際生產網路體系。其中最典型是企業生產零部件工藝流程和專業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飛機有400 萬個零部件,由分布在65個國家1500個大企業和15,000多家中、小企業參加協作生產。德國拜耳公司與35000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協作關系,拜耳向它們提供中間產品,由它們加工成各種最終產品。這種企業層次的國際化,使未來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的設計、研製零部件的加工或購入、組裝和總裝等一系列的活動環節分布到國外進行,即企業的不同部門、工廠、車間,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國際范圍內進行組織,從而也形成了生產組織的國際化。

(2)產品國際化,也就是生產總額中出口生產所佔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現為現代國際貿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以及眾多的企業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捲入了國際商品交換。現在的國際貿易已佔到世界總生產額的1/3以上,並且還在穩步增長。國際貿易的商品范圍也在迅速擴大。從一般商品到高科技產品,從有形商品到無形服務等幾乎無所不包。在我們的國家裡,到處可以吃“麥當勞”快餐,喝“可口可樂”飲料,看“日立”電視機,坐“賓士”汽車等等。

(3)投資金融國際化。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使得國際間資金流動頻繁,大大促進了投資金融的國際化。為適應於國際化的潮流,各國放寬了對投資金融的管制,甚至採取諸多措施鼓勵本國對外投資的發展。以國際直接投資為例,從1991年到1993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的增長速度相當於世界商品和進出口的兩倍,1995 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達25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資本的輸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資本嚴重地與商品資本相分離,脫離生產發展而迅速膨脹。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遠遠超過了世界貿易量。而世界大銀行致力於在世界各國廣設辦事處、代表處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屬銀行以及附屬金融機構,並與其他銀行組成合資銀行或國際銀行集團。有資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銀行的海外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資的國際化反過來又會促進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

(4)技術開發與利用的國際化。首先從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來看,由於技術對生產和經濟的重要作用,生產國際化自然帶動國際技術貿易的不斷增長。資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國技術貿易總額為 30億美元,1970年達110億美元,80年代初為160億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億美元。其次,從研究與開發的情況來看,一方面由於各國在科技發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業又為了獲得先進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國間設立研究與開發據點便成了一種趨勢,以至於許多企業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研究與開發網路,從而促進了研究與開發組織體系的國際化。另一方面,由於現代科技發展以高科技開發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開發投入高,風險大,使很多企業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聯合開發,這是現代技術開發活動國際化的又一顯著特徵。例如,1990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西門子公司結成了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戰略聯盟,1992年初日本東芝電氣公司也加入這一聯盟,三家聯手開發256兆位超微晶元。

(5)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生產、投資、貿易發展的國際化使各國間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特別表現在區域間經濟關繫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以區域為基礎,形成了國家間的經濟聯盟。如歐洲共同體,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等等。歐共體自成立來,一直朝著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方向推進。1985年 2月,歐共體執委在《關於完善內部市場的白皮書》中,提出了建立歐洲統一大市場的目標,確定使12個成員國分散的市場連成一個擁有3.2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在統一市場內實現商品、勞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這種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不僅大大推動集團內的經濟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會影響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的進程。

(6)資本流動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又必然帶來資本的全球化。這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如今各地區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場形成了有機整體,資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動,哪裡增資就流向哪裡。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第三,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