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怎樣的挑戰?為此中國採取了哪些具體對策?
(一)中國正在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過去20多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並逐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動參與者。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最大的贏家之一。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在過去22年裡擴大了約22倍,世界排名從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80年代初的不
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400億美元左右,從1993年以來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資東道國,如今累計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已達3500億美元。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國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吸收外國投資與擴大國際貿易,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推動了國內經濟體制改革,提高了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增強了綜合國力,使中國在國際經濟與政治事務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之所以在經濟全球化中贏得主動,是因為中國政府從本國的比較優勢出發,制定了正確的對外開放戰略,並一以貫之地加以實施。總體而言,中國的比較優勢主要是其低廉的勞動力與土地,成體系的製造業基礎和潛在的巨大市場規模;比較劣勢則主要是一些重要技術開發能力弱、某些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和經濟體制中存在的缺陷。中國並行地在汽車、石化等「制高點」領域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和在勞動密集型部門實行「出口導向」戰略。這兩種戰略的同時實施,使中國避免了其他單純實行「進口替代」戰略的發展中國家所出現的國際收支嚴重失衡惡果。為了克服體制上與國際規則不接軌的劣勢,中國在經濟特區、開發區等局部地區率先實行與國際接軌的體制和優惠政策,這種局部突破的策略有效地促進了吸引外資與國際貿易的擴大。
上述開放戰略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成本也相當高。例如,汽車、石化等「制高點」產業由於長期受到過度保護,其國際競爭力一直較低;出口導向部門具有「大進大出」的特點,與國內經濟聯系少,對國內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國內市場的部門分割與地方保護現象普遍存在,大國經濟的優勢難以發揮;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在稅收、市場准入、投融資等諸多方面存在著普遍的差別待遇,嚴重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等等。
中國加入WTO以後,在新的國際環境下,以往實行的「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並行的戰略將有必要調整,逐步轉向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謀求競爭優勢的戰略。競爭優勢的基礎是比較優勢,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人們通常強調的是中國勞動力供給充裕、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國家幅員遼闊,某些資源供給充足的優勢等。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值得重視的優勢。
一個優勢是大國市場的規模經濟。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處在經濟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長階段,人均收入正接近1000美元。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已經和正在進入對具有顯著規模經濟效應的家電、汽車、電子通信等產品的需求迅速擴張期。這一市場條件有可能使某些相關產業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規模經濟效應,其中既包括企業內部的規模經濟,也包括由於產業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由此而產生的低成本不僅會使國內消費者受惠,也有助於提高這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個優勢是具備了重點發展加工組裝製造業的有利條件。一些年來,中國經歷了以輕紡工業、重化工業為重心的發展階段,目前正在進入一個以加工組裝製造業為特徵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可以提供加工組裝製造業所需要的資本、勞動力(特別是技術人員和熟練勞動力),利用有較高水平且相對成熟的技術,生產出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逐步提升的產品。從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走勢看,一批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的加工組裝產業也會向中國轉移。近年來,頗具規模的計算機組裝加工基地在中國的珠江三角州地區快速形成,已經顯示了這一趨勢。一般認為,汽車產業是中國加入WTO後受沖擊較大的領域之一;但據我們的研究,在經過必要的調整後,在今後10年左右,中國極有可能成長起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如果上述比較優勢能夠成功地轉化為競爭優勢,在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國際分工格局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
(二)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已經取得的進展
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為了避免國內經濟體制與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的不一致,中國在經濟特區等局部地區率先引入市場機制,實行符合國際慣例的經貿規則。特區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而且是市場化改革的實驗田。中國政府將特區的成功經驗向更大范圍推廣,形成了開放與改革良性互動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方向和界定依據逐步得到明確。1993年《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機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同時,要培育市場體系、監督市場運行和維護平等競爭,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國有資產和監督國有資產經營,實現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政府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段論述概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政府經濟職能上的認識進展,同時也指出了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方向。按照這一基本方向,一些年來政府職能發生了多方面的積極變化。
——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建立。計劃、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形成了計劃、金融、財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調控機制。國家計劃突出了宏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大幅度消減了指令性計劃指標,強調計劃指標要少而精,總體上是預測性和指導性的。財稅體制正在由計劃經濟下的生產建設經營性財政向現代市場經濟下的公共財政轉變,以分稅制為核心的新財稅體制初步形成。金融體制擺脫了計劃經濟時期「財政的出納」的窠臼,正在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構建現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調控監管體系。政府通過綜合運用財政稅收政策、貨幣信貸政策等經濟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行,有效地治理了先後出現的嚴重通貨膨脹和一定程度上的通貨緊縮趨勢,逐步積累了在經濟轉軌過程中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有益經驗。
——培育、規范、監管市場體系取得一定進展。中國政府在不斷發展商品市場的基礎上,逐步培育生產要素市場,努力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日益明顯。2000年,在社會商品零售額中,按市場價銷售的比重已高達95%,比1995年提高6個百分點。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超過1000家,股票總市值48000多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7%,成交金額60800億元。外匯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市場獲得長足發展。90年代以來,相繼頒布實施了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對風險較大的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通過健全上市規則、交易規則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了風險防範和監管機制。政府在規范、監管市場主體、市場組織形式和市場交易行為等方面,正在走向制度化軌道。
——政府以往直接管理國有企業的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政企分開邁出較大步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經商辦企業的做法,已經改變。政府各部門解除了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不再直接管理企業。電信、電力、鐵路、民航等壟斷性行業的改革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在加強所有者監督職能方面,政府採取了向重點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派駐監事會,以及向資產經營機構和大企業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等措施,以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家提出「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正在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調整。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重要變化,國內生產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所佔份額接近1/4。中國政府已經承諾,加入世貿組織後,政府不對國有企業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保證各類企業之間的平等競爭。
——在管理涉外經濟方面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外貿、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通過降低關稅、減少配額、取消出口補貼,及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等,初步形成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外貿、外匯運行機制。引進外資的地域和行業限制逐步放鬆,各級政府在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依法管理外商投資、簡化辦事程序、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作出積極努力。
——政府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職能有所加強。隨著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入口、資源、環境和社會保障對現代化建設的壓力日益增大。適應這種形勢,中國政府制定和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並積極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目前,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降到一個較低水平。政府實行了嚴格的資源管理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加強了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將應用型科研機構推向市場。普及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和改革高等教育體製取得明顯進展。與新體制相適應的包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政府自身改革取得一定進展。首先,確立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基本方賂,提出建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的目標,並努力付諸實施。按照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政府依照國家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重視和加強了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和行政監察工作,建立並逐步完善公務員制度和廉政建設制度。其次,政府機構改革逐步深入。1998年以來,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相繼開始了力度較大的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這次改革強調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按照精簡高效、權責一致的原則,較大幅度地調整和精簡機構和人員編制;重點加強綜合經濟部門和執法監管部門,精簡撤並專業經濟部門,適當調整社會管理部門。機構改革後,國務院組成部門從40個減少到29個,部門內設機構精簡了1/4。移交給企業、社會中介機構和地方的職能200多項,人員編制減少一半。機關工作作風和效率有了一定改進。各級地方政府也進行了相應精簡,職責許可權進一步明確。再次,政治民主化向前推進。更多地聽取專家、公眾意見和接受媒體監督,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通過直接選舉區、縣人民代表和農村基層政權領導,以及推行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等,基層民主政治得到發展。公益組織和行業協會等非政府的自主治理機制也逐漸發育,在爭取公共利益、協調經濟社會矛盾以及補充、替代和監督政府職能等方面,開始發揮積極作用。
(三)政府職能轉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各級政府的職能轉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同時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從總體上看,政府自身改革仍然落後於經濟體制轉軌的進程,政府職能轉變力度也小於機構改革的力度。政府職能轉變和自身改革在有些情況下是主動推進的結果,在另一些情況下則是迫於形勢壓力,缺乏遠見、深度和系統性,治標不治本。在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自主治理的關繫上,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尚待解決。
——政府對微觀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依然過多,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尚未形成。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經濟轉軌時期又有某種擴展的行政審批制依然廣泛存在,特別是企業設立、領導人任免、投資、外貿等領域的行政審批亟待清理、削減。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某些政策的實施又產生了強化行政審批和個案處理的副作用。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股票發行以及兼並收購等資產重組活動中,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往往出於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甚至長官意志,對企業進行不適當的行政干預。例如,強行要求效益好的企業在投資、擔保貸款、資產重組等方面照顧劣勢企業,甚至向企業攤派政府的行政性支出。國有經濟布局不合理、戰線過長的問題依然突出,對其進行戰略性調整的力度不夠,進展遲緩。對非公有經濟的限制依然過多,公乎競爭環境尚未形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混淆不清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如何構建新型的國有資產管理運營體系,已成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滯後。在投融資領域,存在著政府以直接干預微觀投融資活動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傾向,其結果往往達不到宏觀調控的預期目的,同時又加強了政府對投融資活動的不正常的干預。不少部門和地方政府仍然過多地承擔著投融資主體的職能,花費大量精力爭資金、爭項目,投資決策依賴於行政機關的層層審批,不按科學嚴謹的、市場化的投資決策程序辦事,缺乏嚴格的投資風險責任機制,屢屢造成重大的投資失誤。
——規范、監管市場秩序的力度不夠。一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例如反壟斷法遲遲沒有出台,難以運用法律手段打破行政性壟斷;證券市場的退出機制至今沒有最終建立,難以保證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執法不嚴,管理鬆懈,紀律鬆弛,甚至有法不依,違法不究,致使已有的法律、規章和制度形同虛設。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分割不斷變換手法,阻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這些因素導致了市場秩序比較混亂,突出表現為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偷稅、逃稅、騙稅、騙匯和走私活動猖獗,社會信用關系紊亂,逃廢債務現象相當普遍,建築領域弄虛作假、工程質量低劣的問題嚴重,等等。
——一些政府部門出現利益集團化和非公共機構化傾向,公共服務職能弱化,乃至體制性腐敗加劇。政府改革中專業經濟部門陸續撤銷以後,綜合經濟部門、執法監督部門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的公共服務職能需要加強。但是,目前一些政府部門在制定規劃、方案和法規時,或在處理部。門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時,往往受到本部門或所管轄的行業利益的局限,對國家利益、公眾利益考慮不夠,甚至作出違背這些利益和法定程序的行政決策。隨著市場化改革向壟斷性行業的逐步深入,相關領域的部門利益、行業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正在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同一部門兼有決策、執行和監督職能的狀況,容易強化部門的既得利益,使某些行政主管部門比地方政府更加留戀行政審批權。由於對微觀經濟活動設置了過多的行政審批事項,使體制性腐敗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愈演愈烈。
——中央和地方的責權利關系尚未理順。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有:(1)國家財權財力在中央和地方間的分配關系尚不合理。一方面,中央財政可支配的財力明顯低於國外平均水平。不少地方挪用工資和養老金搞建設,把欠帳留給中央和省級政府,不利於中央政府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也不利於通過轉移支付手段幫助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國家稅收立法權過於集中於中央,稅權劃分缺乏穩定的法制基礎,難免導致地方政府變通國家稅法、越權減免稅和濫用收費權。(2)在分權過程中,一些應當下放給企業的權力沒有落實到企業。中央政府放給企業的一些自主權,往往被地方政府截留,不少地方政府遲遲不願向企業放權,在政企分開方面落後於中央政府。(3)行政性集權一分權一收權的框框還沒有根本突破,按市場經濟規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職能、責任和權利的框架還不清晰。人們習慣於按計劃經濟下「先集權、再分權」的思路考慮問題,還沒有確立市場經濟下「分權優先、集權居後」的觀念。經濟體制改革的方案以及國家制定的優惠政策,大多按行政層次、行政區劃進行試點再逐步推廣,或者限制在一定行政區劃的范圍內實施。這樣往往增加行政層次,例如計劃單列市的設置就使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更加復雜。中央政府對不同地區實行差別性優惠政策,不利於加強區域經濟聯系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適當的分權容易導致宏觀經濟失控、地區差距擴大和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反過來又可能成為重新集權的誘因。
——依法行政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不高。首先是經濟體制改革進程與立法進程不協調,影響執法效果。目前中國在制定有關市場主體、市場行為和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展,但是由於經濟體制轉軌和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執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經常遇到行政性壟斷的阻礙。其次是執法落後於立法。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甚至違法不究的行為缺乏有力的監督制約,人治大於法治的現象在許多地方時有發生,嚴重損害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再次是部門、地方政府的法規甚至內部文件與國家法律存在矛盾。在行政執法實踐中,出現內部文件的權威大於部門法規,部門法規的權威大於國家法律的現象。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處理矛盾和問題時,往往先依據本地內部文件和法規,然後才考慮中央政府的法規、部門規章和國家法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不是以國家法律法規而是以內部文件甚或長官意志作為判決依據。此類問題較多地表現在企業改制和涉外經濟糾紛等方面。
(四)加入WTO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新挑戰
應當說,在經濟轉軌的復雜環境中,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能夠取得已有的進展是很不容易的。國際社會對此也作出了積極評價。改革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間內是難以避免的,只能通過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求得解決。中國加入WTO,對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戰,甚至在某些方面規定了政府改革進展的時間表,這就大大增強了加快政府改革的緊迫性。
加入WTO是中國政府和人民自主的、主動的選擇。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是基於對國際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解,對中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潛力的認識和信心。對現階段的中國來說,WTO和經濟全球化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加入WTO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例如,中國可以抓住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時機,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可以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加入WTO後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於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內經濟勢必面臨國際市場的強大競爭壓力。中國傳統的優勢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會受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強的挑戰。在吸引外資方面,我們面臨周邊國家強有力的競爭。中國在加入WTO談判中承諾了開放市場的義務,「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將難以像過去那樣繼續實施。國際上有的研究報告指出,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的經濟競爭力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加入WTO後能否有效提升自己的經濟競爭力,將對中國構成嚴峻考驗。加入WTO後,對中國現行經濟體制將會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其中最為直接和突出的是各級政府面臨的挑戰。
——對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加入WTO,實質上是按照統一的市場經濟規則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能否通過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引人競爭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國內市場機制能否充分發揮作用。中國經過2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初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框架,但國企改革、建立國內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等方面還相對滯後。如果這些領域的改革不能加快並取得顯著成效,擴大開放市場就可能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對合理把握市場開放進程,趨利避害,實現以開放促發展提出了較高要求。加入WTO後,中國政府要履行所承諾的開放市場時間表,所涉及的問題包括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放開貿易經營權、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這些變化大部分將在2005年以前實現,時間緊迫。市場開放將會引入競爭壓力,有利於提高國內的資源配置效率;但開放過快,也可能使國內產業受到過大沖擊,引發一些經濟和社會問題,對開放與改革進程產生不利影響。這就要求政府在擴大開放前加快國內改革,提高國內企業和市場對外部沖擊的適應能力,同時合理把握市場開放進程,採用得力措施化解開放市場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負面效應盡可能降低。
——對政府在開放條件下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後,中國經濟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來自國外的沖擊。從理論上講,一國政府難以同時兼顧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和資本自由流動三個目標,政府只有具備較強的在開放條件下穩定本國宏觀經濟的能力,才可能為本國企業創造一個較平穩的市場環境。同時,面對種種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要求政府在危機治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上表現出更強的能力。
——對政府管理機制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後,要求政府機構更加精簡和人員更加精幹,決策更加科學,政策更具透明度,廉潔程度提高,效率進一步改進。只有如此,才能創造出有利於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的「軟環境」,使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中居於有利地位。
2、經濟全球化逆流是什麼意思?
西方發達國家在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產業結構出現了脫實向虛的空心化趨勢,在遭遇金融危機之後,從經濟全球化中,發現不能獲利,競爭力喪失,於是選擇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策略,反全球化的取向。
3、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即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重新賦權於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思潮。而「一帶一路」是中國對「逆全球化」傾向開出的一劑良方。
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出現了全球化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結構性對立。如果把全球化視為一種現代化進程,那麼「現代化輸家」理論總體上可以解釋「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和涌動的原因。
逆全球化的經濟方面原因
全球性利益分配不均衡,貧富分化加劇是「逆全球化」形成的主要經濟原因。首先,是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原因。在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全球化中,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優勢,促進了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由於資本主義的逐利性,發達國家把部分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以獲取更大利潤,結果使得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依賴性逐漸增強,遭遇巨大的貿易逆差,沖擊了其產業經濟的發展,甚至一些傳統優勢產業也受到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打擊。
4、全球化對中國有利還是有弊?
全球化帶來的弊端:
一、吵鎮大量外資的進入容易造成債務負擔,可能引發國際債務危升舉粗機。
二、外資進入對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沖擊較大 。
三、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答配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
四、跨國資本的進入增大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和風險度,容易給短期投機資本沖擊較虛弱的發展中國家國內市場造成可乘之機 。
五、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充滿了動盪和起伏 。
六、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七、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
5、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摘要:經濟全球化,就其原因和動力來說,既是資本主義工業發達國家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佔有這種生產力的資本及其人格化代表的資產階級全球擴張的結果;就其性質來說,既是現代生產力社會性的進一步發展,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就其結果和影響來說,既使資本獲得了超額利潤也在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既造成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又為新的未來的社會形態的誕生創造著歷史條件。當然,這種矛盾性、兩重性都是具體的、歷史的。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機遇 挑戰 競爭
前言: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迅猛,其背後的動力是什麼?本世紀最後10年,全球化過程大大加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從根本上改變了流通格局,加上運輸技術的進步,實物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不僅使商品貿易加快,同時使企業跨國組織生產成為可能。更為突出的是,資本流通已成為瞬間的事。技術加速進步使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促使技術逐漸獨立出來,表現為獨立的商品形態,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30年來世界技術的轉移周期曲線顯示:第一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從平均10年降低為4年;第二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已從平均5年降低為2年;第三產業的硬技術和軟技術已從平均2年降低為0.5年;而信息軟體更從過去的平均1年降低為2個月。牛文元據此強調,這種轉移周期的顯著下降,給予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以有力的支撐。
正文: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對當今世界整體上的未來發展、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發展、對各國各地區各企業乃至個人的發展都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人們之間的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在全球范圍內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歸根到底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歷史表現,因此無論是其形成原因、發展動力、社會性質還是其現實影響和歷史作用,都具有矛盾性、兩重性。因此,我們在分析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時候,必須從今天的實際出發。因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但出現了新的特點;資本主義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必然趨勢和工人階級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沒有改變,但面臨著新形勢、新局面、新任務。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來說,經濟全球化則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
就機遇而言,有下列方面:(1)利用國外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過程是工業發達國家輸出資本的過程,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是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突出特點,而資金短缺則是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大難題。這樣,只要發展中國家實行開放的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就可以吸引外資,就可以利用外資彌補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利用外資新建企業形成高質量的資產,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和兼並可以提高原有資產存量。進口和吸引外資都可以得到國外先進實用的技術、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還可以開發人力資源,積累人力資本。通過外貿,利用世界市場,可以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出口,擴大總需求,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外商投資經濟對1990-1994年間中國GDP總量增長率的貢獻率為8.6%,近年來這一貢獻率已超過10%,預計今後這一貢獻作用還會愈來愈大。(2)通過發展和對外開放,解決就業問題。發展中國家一是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二是由於人口多,因而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人們不能就業,就沒有生活來源,就無法生活。就業問題突出,社會就不穩定。因此,發展在謀求GDP增長的同時還應該努力創造就業崗位。利用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企業,開放服務業,組織勞務輸出,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3)有利於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存在市場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建立或不完善的問題,原因一是由於經濟市場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處於前市場經濟階段,即自然經濟的階段;二是由於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經濟體制,人為地將計劃和市場對立起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第一個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原來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先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由於傳統的、現實的各種原因,改革過程並不一帆風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擴張的過程。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國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對體制環境的要求,成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動力。
就挑戰而言,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既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的積累和加劇的過程,無論市場經濟中的競爭還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都會對發展中國家構成某種挑戰。(1)宏觀經濟上的波動與不穩定。經濟全球化在當代信息通訊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下,意味著信息、資本、人力、物資等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流動,流向最能獲利的地方。當一個國家成為最能獲利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來,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得到迅速發展;當這個國家成為不能獲利或獲利較少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走,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打擊和沖擊。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拉丁美洲金融危機都說明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動盪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2)發展上的差距、貧富上的差距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並不是在條件平等下進行的,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明顯地處於優勢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劣勢地位。競爭的過程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是贏家而發展中國家則是輸家。這種競爭結果的不斷積累就使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發展和貧富上的差距愈來愈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使得那些能夠跨國流動的資本所有者、熟練勞動力和高技能專業人員與那些不能跨國流動的非熟練工人群體相比,在就業機會、收入水平和工作穩定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對發展中國家各行業、各地區、各群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這也造成著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和群體之間在發展與貧富上的差距。(3)制度、規范及主權上受到的沖擊。經濟全球化把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聯系在一起,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機制使得整個世界市場採取統一的技術規則、統一的交易規則、統一的行為規則,作到市場規則的單一化、標准化和慣例化,以達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然而,這就造成了市場的統一要求和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所擁有的不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之間的矛盾、沖突。大家知道,直到現在為止,世界市場上的游戲規則是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制定的,也是有利於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因而它們不僅利用這套游戲規則在市場上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不平等、不公正的競爭,而且還經常以維護這套游戲規則為幌子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強加給發展中國家,干涉其內政和主權。(4)環境和資源上的壓力。這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為了在世界市場競爭中不被擠掉,就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但由於資金不足和技術水平上的問題,這種發展往往是資源利用率低和環境污染嚴重,結果是既破壞了環境又導至了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往往利用直接投資的機會將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加劇了它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機遇也好,挑戰也好,都是主體的一種價值評價。因此經濟全球化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就會呈現不同的機遇和挑戰,而且機遇和挑戰也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只看到機遇而看不到挑戰、只看到挑戰而看不到機遇、把機遇和挑戰機械地絕對地對立起來,這些都是片面的、因而也都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的觀點。
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充分說明在改革開放中實行追趕戰略的正確性。⑤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東亞經濟、亞洲經濟、全球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也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⑥總之中國過去20多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表明,對於經濟全球化,只要對它作出科學的正確的分析,及時抓住和充分利用它所提供的機遇,沉著應對和巧妙處理它所提出的挑戰,努力變挑戰為機遇、變不利為有利、變壓力為動力,形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那麼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船就可以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乘風破浪地前進,就能夠在未來達到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