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關於反全球化的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關於反全球化的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3-05-02 15:10:28

1、請好心人幫我想點關於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關系論文的參考文獻

  [摘 要]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一種潮流。貿易、投資、金融、跨過公司生產全球化,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錯綜交雜的局面,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愛國主義是每一個公民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愛國 愛國主義

一、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依賴連成一個整體,所有國家、地區和和國家集團的所有經濟部門和經濟環節都成為這個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隨著國際分工和國際協作的擴大,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已成為當今時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高度發展的產物。
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是: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過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在這種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錯綜復雜的局面。
二、愛國與愛國主義
愛國就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無比熱愛的一種高尚情感。祖國是一個集自然、政治、經濟、文化與歷史為一體的綜合概念,是由一定社會歷史階段和一定區域的國土、國民和國家機器等基本要素構成的社會共同體。愛國就是愛故土、愛人民和愛國家的統一。
愛國主義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種族、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的統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對於公民個人而言,愛國主義包括愛國的情感、愛國的思想和愛國的行為三層內涵。
三、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怎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處理好幾個關系:
1.正確認識全球化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樹立民族自信心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只有積極、勇敢的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競爭,才能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的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維護國家的安全,這些都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作為一個國民,需要有全球戰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積極的心態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在競爭中,力爭互利雙贏。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給發展中國家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不斷開放市場,發達國家一方面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的優勢不斷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其政治觀、文化觀以及生活方式,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把發展中國家納入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道。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更應該堅定愛國主義信念,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國家民族尊嚴,促進祖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事業的發展。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歷史上,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世界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應該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堅信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華民族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一定能夠像過去一樣,再次創造輝煌。我們要放眼世界,心繫祖國,自覺維護國家利益,使國家的安全、榮譽、利益高於一切,只有祖國繁榮,我們才能自豪;只有祖國昌盛,我們才能幸福。每一個公民的命運與祖國民族的命運永遠聯結在一起。2.正確處理好民族利益與世界利益的關系,樹立科學發展觀意識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現階段我們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必須關心一些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的問題與威脅:如生態環境問題,資源能源問題,糧食耕地問題,水資源供應問題,反恐、販毒、衛生安全、食品安全問題等等。愛國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被賦予了時代的新內涵。一方面,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另一方面,也應該放眼世界致力於解決全世界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正確處理好熱愛祖國與關愛世界,為祖國服務與為國際盡義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力爭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同時我們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的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處理好愛國與做好本職工作的關系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思想觀念和覺悟,更是一種行動。愛國不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建設初期,華羅庚、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一批愛國科學家,他們放棄海外優厚的物質條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難,歷盡艱辛毅然回到祖國,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作為當代公民,在新的歷史時期應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鑽研,不斷創新,用實際行動報效自己的祖國。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認真理解,正確把握愛國主義的精神實質與科學內涵,處理好各種關系,做一個新時代的愛國者。
參考文獻:
[1]楊學兵主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西北大學出版社
[2]《思想道德修養》高教出版社
[3]《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高教出版社
[4]盧黎歌主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西北大學出版社
[5]《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教出版社
[6]衛興華 林 崗主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文的參考文獻

傑弗里

3、"反全球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全面看待「反全球化運動」?

所謂反全球化運動興起的緣由,也就是指人們為什麼要反全球化的問題。人們為什麼要反全球化呢?是因為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產生了許多嚴重的問題的尤其是社會問題;是因為隨著當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前進,世界卻日益分裂化;是因為當今西方主導的全球化不能公平對待世界每個國家,不能公平對待世界多數人民;是因為作為客觀趨勢,作為自然歷史進程的全球化如果繼續照此軌跡進行下去,那人類真正的、徹底的解放前途就遙遙無期,人類就會有面臨毀滅的危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在199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就曾鄭重向與會代表指出:「由於其生存的自然條件迅速不斷地消失,一個重要的生物物種——人——有滅絕的危險。」(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149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人們對當今全球化本質的認識日益深刻,人們對當今全球化進程所帶來的災難越來越感到切膚之痛。正是這一系列的原因,人們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了。於是,我們終於看到,在世界各地,一場場反全球化運動成星火燎原之勢地爆發開來了。
主要問題
那麼,當今的全球化進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或者說,當今的全球化進程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呢?關於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其著作《全球化與現代資歷本主義》中作了這們的概括:「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帶給了我們什麼,……此時此刻有8億人口挨餓;10億人口是文盲,40億人口生活貧困,2.5億兒童要做工,1.3億兒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億孩子流落街頭,每年有11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營養不良、貧困和可以預防或可以治癒的疾病;多個國家內部和多個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遭到無情的、幾乎不可逆轉的破壞;不能恢復的重要資源正在迅速被浪費和消耗;大氣、地下水、河流、海洋受到污染;所候的變化已經帶來了不可預言的、明顯的後果。本世紀(20世紀——引者),1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消失了,還有同樣面積的土地變成了沙漠或無用的土地。」(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54—5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全球日益貧富分化
可見,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首要問題就是全球日益貧富分化的問題。哥倫比亞總統內斯托·桑佩爾曾經指出,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從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得到同樣的好處,在當今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經濟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經濟蛋糕時,「大蛋糕分給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麵包屑」。(《人民日報》1998年10月10日)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也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其趨向不是使發展全球化而是使貧窮全球化,不是尊重而是侵犯我們各國的主權,不是主張各國人民之間團結一致而是主張在不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各尋活路。」(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106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不爭的事實
在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全球化日益貧富分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讓我們看看美國《商業日報》在1998年10月16日一篇題為《窮人與富人》的文章中提供的令人震驚的事實吧,這些事實是從聯合國一篇關於人類發展的報告中摘選出來的,主要是有關全球窮人和富人享受商品和服務的比例。這篇文章寫道:「正如人們可能預料的那樣,『富人可能佔了其中的絕大部分』。例如,世界上20%最富有的人消費著全球商品和服務總量的86%,而20%最貧窮的人僅消費1.3%—20%,最富有者消費全球肉類和魚類總量的45%,能源總量的58%……佔有74%的電話線和87%的汽車。……世界上最富有的3個人擁有的財產超過了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窮人與富人》,美國《商業日報》1998年10月16日)
全球日益貧富分化的事實甚至連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也不諱言,他在一篇題為《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乃是一個危險的世界》的談話紀要中指出,現代世界是20%的國家掌握著全世界的80%的財富。他自己也認為,這種狀況是不能持久的。因為這種不平衡的狀況是對和平的嚴重威脅,一個不公正的世界是一個危險的世界。他還指出,世界上現有30億人每天所得不足兩美元。(黃晴:《危險的失衡》,《人民日報》2000年11月15日)
富裕中的貧困
關於當今的全球貧困問題,極具悲劇性色彩的一點就是,這種貧困是「富裕中的貧困」。現在全球一天生產的財富,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都遠非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時代的生產的財富相比,更遑論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切時代了。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巨大的科技潛力和創造財富與福利的如此非凡的能力,同時,世界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不平等和存在如此嚴重的不公正。在通訊和距離方面使世界變得更小的那些令人驚嘆的技術成就,與貧富之間、發達與此同時不發達之間巨大的、日益懸殊的差距同時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智慧的一個悲劇。盡管千萬年以來,人類就一直在努力求解走出貧困之道,但是,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得到空前增長的今天,又有誰敢說,人類的貧困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呢?又有誰敢宣稱人類貧困問題的歷史已經終結了呢?在這里,我只能說,人類呀,雖然你富於智慧,但你卻偏偏讓它酣睡。
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
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當今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進程幾乎與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同步,這不能不使人們把生態環境的惡化歸咎於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人們紛紛指責說,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精英們及其控制的經濟實體做出的決定往往不民主,因而最終導致全球生態環境破壞。不僅如此,西方發達的國家卻「慷慨地」讓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讓世界的大多數人民「盡情」品嘗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惡果。1998年9月14日墨西哥《至上報》上一篇題為《富國和窮國的不平等也反映在破壞生態環境臁受害的程度上》的文章就譴責說:「工業化國家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源頭。但是,最終為污染和濫用土地、森林、河流以及海洋而付出代價的卻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的人民。」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8年人文發展指數報告的結論,每年大量死於空氣和河水污染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居民。此外,他們民深受土壤貧瘠之苦,不久的將來還可能因為地球氣溫上升而遭水災、地震和歉收之害。
實際上,工業化國家是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因為,它們是世界原料最大的消費者。
英國《新政治家》周刊1998年10月16日一期題為《環境污染 窮人受害》的文章也指出:「全世界死於環境污染的大多是窮人,他們是迄今為止自然界惡化的最大受害者。……污染正在地球上最貧困的人們中間展開一場悄無息(且鮮明為人知)的『大屠殺。』舉例而言,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每年有27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中90%生活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自然界環境惡化最早危及的也是窮人,他們付出的代價亦最大……赤貧的人們生活在最為脆弱的邊緣地帶,這些地方往往最先被洪水洗劫或遭狂風肆虐。」
當今全球化進程產生的問題還有許多,如不平等的經濟發展問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邊緣化問題,西方發達國家改頭換面的新殖民主義問題,還有失業、社會分裂和忽視社會弱勢群體問題等待。

4、反全球化下的中國擔當

全球一旦回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之間大打貿易戰,無疑會將世界經濟拖入進一步下滑的泥潭。同時,反全球化的呼聲也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不足,值得重視和深思。

此時,中國作為世界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在推動世界經濟步入發展正軌上,理應有所擔當。

因此,中國要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並利用自身優勢與力量,積極推動全球化和帶動其他國家一同發展。

繼續開發方面,要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堅持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國務院日前也印發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和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創造更加開放、便利、透明的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外商投資以及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而與其他國家協調發展,最重要的無疑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提出至今三年多,已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

全球經濟大潮滾滾向前,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在當前逆全球化等民粹主義潮流有所抬頭之際,中國理應發揮自身作用與影響力,推動全球化向前,不至於落入貿易保護主義懸崖。

5、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即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重新賦權於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思潮。而「一帶一路」是中國對「逆全球化」傾向開出的一劑良方。

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出現了全球化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結構性對立。如果把全球化視為一種現代化進程,那麼「現代化輸家」理論總體上可以解釋「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和涌動的原因。

逆全球化的經濟方面原因

全球性利益分配不均衡,貧富分化加劇是「逆全球化」形成的主要經濟原因。首先,是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原因。在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全球化中,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優勢,促進了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由於資本主義的逐利性,發達國家把部分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以獲取更大利潤,結果使得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依賴性逐漸增強,遭遇巨大的貿易逆差,沖擊了其產業經濟的發展,甚至一些傳統優勢產業也受到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打擊。

6、闡述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浪潮出現的原因

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浪潮出現的原因,是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出現了全球化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結構性對立,另外經濟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夠,特別是中下層民眾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較少。

把全球化視為一種現代化進程,現代化輸家理論總體能解釋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和涌動的原因。現代化輸家是在西方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持續變遷過程中出現的,不能適應現代化進程,地位與聲譽受到影響並遭受社會排斥的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群體。這個群體表現出反全球化和反精英態度。

(6)關於反全球化的參考文獻擴展資料:

應對逆全球化浪潮方法

要想有效應對逆全球化浪潮,既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又要正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先進理念和務實舉措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各國應加強國內改革和國際合作,推動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和國際規則,創造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良好條件,共同推動世界發展繁榮;合理分配經濟全球化紅利,讓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成果,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