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與收入不平等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與收入不平等

發布時間: 2023-04-26 18:56:57

1、收入不平等的現象的原因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收入不平等的現象的原因:

1、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三大最令人信服的加劇收入不平衡的原因有:全球化、技術偏見型生產變革(SBTC)以及工資兩極分化。

2、第二個造成收入不平等加劇的可能原因由傑出的勞動經濟學家提出,即職業兩極分化。職業兩極分化通常被解釋為「轎巧不同職業中,職業薪酬的頂端與末端的就業增長率比職業薪酬中部增長率更高」。

3、初次分配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平等的競爭,如最為突出的各種形式的行業壟斷的存在。

4、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嚴重不足,例如對高收入調節不力,殲埋對低收入階層缺乏有效保護。

5、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敗等非法收入問題突出,打擊力度遠遠不夠。

6、由於地域差別的存氏帆螞在,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收入高,地區收入差距拉大。

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法律分析:1、全球化、技術偏見型生產變革(SBTC)以及工資兩極分化。2、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嚴重不足,例如對高收入調節不力,對低收入階層缺乏有效保護。3、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敗等非法收入問題突出,打擊力度遠遠不夠。4、由於地域差別的存在,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收入高,地區收入差距拉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3、經濟全球化有利有弊嗎?

經濟全球化是指全球經濟的相互聯系日益緊密,商品、服務和資本宏慧的跨境流動日益增強。這個過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經濟全球化的優勢包括增加貿易和投資,從而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這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個人生活水平。全球化還為企業提供了進入新市場和擴大影響范圍的機會,從而加劇了競爭和創新。

但是,經濟全球化也有弊端。最大的擔憂之一是,隨著公司將業務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它可能導致發達國家失業和工資停滯。這可能導致發達國家工人的收入不平等和經濟不安全。

此外,經濟全球化可能導致逐底競爭,各國相互競爭提供最低的勞動力和環境標准以吸引投資。這可能導致環境退化和對工人的剝削。

經濟全球化的另一個缺點是,它可以增加大型跨國公司的權力和影響,而犧牲小企業和當地社區。這可能導致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導致政治和經濟不平等加劇。

最後,經濟全球化還會增加各國的相互依存度,使它們更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沖擊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可能導致經濟不穩定以及個人和社區的困難。

總之,經濟全球化有利也有弊。雖然它可以提高經濟增長和效率,但也可能導致失業、工資停滯、環境退化和經蔽余答濟不平等。政策制定者必須認真考慮經濟全球化的潛在影響,並採取措施應毀告對其負面影響。

4、如何理解全球化如何應對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全球部分地區經濟不平等現象加劇,資源分配不公,社會上的被遺棄感和不安全感增強,從而讓民心轉向打「民粹牌」的政治人物,將他們視為救命稻草。

一、公共政策失靈,導致經濟低迷態勢無法緩解。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正是在其影響下,世界生產總值、貿易、投資均出現大幅度下滑。以美國和歐盟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由於市場開放程度更高,經濟的波動也更為劇烈。

二、資源分配不公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態度較為消極。發達國家不僅在經濟上佔有絕對優勢,而且在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中具有主導地位。

(二)發達國家內部各階層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利益分配難以均衡。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的精英階層在分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紅利時占據了更多優勢,而人數占絕大部分的中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出現收入下降的趨勢。

三、移民問題使得民眾的被遺棄感和不安全感增強。

移民問題是發達國家面臨的一大挑戰。以美國為例,移民對就業機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非技術工人群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衰退中,美國實際GDP總值在當年第三季度開始下跌,在2010年就已開始出現再次增長。

與此相反,失業率一直到2016年5月才恢復到與2006—2007年度的4.6%相近的4.7%。脆弱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失業型復甦的出現,決定了美國選民與其他發達國家的選民相比,更難以容忍經濟的衰退。

(4)全球化與收入不平等擴展資料:

「逆全球化」現象及長期不利後果:

一、英國公投脫歐是民粹主義的一次集體爆發。

歐洲大陸過去幾年的民粹主義源於大量難民的湧入導致從民眾到社區、從各個國家到整個歐洲層面的種種治理挑戰,歐洲各國政府在為難民問題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地尋找解決方案。

新移民和東道國某些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底層的社會群體面臨著失去就業機會、收入不平等等諸多問題,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他們的處境更為困難。

二、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使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

(一)多邊貿易體制短期內實現實質性突破較難。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參與到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當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不同,核心訴求不同,這就決定了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全體成員達成一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二)隨著世界經濟低迷以及「逆全球化」趨勢的出現,自由貿易理念被更多的國家所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實施的限制性貿易措施多達736個,同比增加50%,是自由貿易促進措施的3倍。

5、全球化對全球貧困和財富不平等的影響和解決辦法?

經濟全球化,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弊端,經濟全球化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使全球經濟不平衡和不穩定加劇,經濟全球化的主要障礙是國際經濟舊秩序,所以解決全球貧困和財富不平等的問題,主要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6、對非經濟增長的理解

分類: 商業/理財
問題描述:

非經濟增長的含義是過度的投入和資源的耗費造成財富假性的繁榮,增長的代價高出了付出。

解析:

兩種範式中的非經濟增長

在標準的新古典範式中,非經濟增長聽上去好像是自相矛盾,或至少是一個不恰當的詞彙,在宏觀經濟學的教科書中找不到這個概念。但是在生態經濟學範式中,它顯然是可能的。

1.新古典範式

標準的新古典經濟學範式或其分析的預設觀念認為,經濟是全部系統,自然如果要被加以考慮的話,只是經濟的一個部門,比如說是開采部門(礦藏、礦井、森林、漁業、農業,包括垃圾)。自然不被當作一個容納、供給和支撐經濟的包容物,而是被當作與其他部門無異的一個部門。如果開采部門的產品或服務應該變得稀缺,經濟就會通過使用其他部門的替代產品來「掩蓋」那種稀缺性。如果很難找到替代,那麼就會發明出新的技術來使其實現替代。

在這種觀點看來,自然顯而易見是不重要的,因為開采自然資源產品的相對價格普遍在下降,開采部門在gnp總量中的份額在減少。在新古典經濟學看來,除了最初提供必需的原材料,自然對於經濟來說實在不重要。

上述是對新古典範式的一個客觀描述,「經濟學原理」基礎教科書可以證實這一點,所有這類教科書都在頭幾頁闡述了分析的預設觀念。這無異於就是著名的循環流圖,將經濟描述為一個在企業和家庭之間進行價值交換的循環流——一個孤立的系統,與外部沒有聯系。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外部」,不存在環境。查詢宏觀經濟學教科書索引,會得到進一步的證實,關於「環境」、「自然」跡培核、「消耗」和「污染」等詞條,幾乎是空白中飢。好像是為了再次證明自然的無足輕重,高等教科書有關發展理論的章節都是以新古典生產函數為依據的,在這里生產只是表示為勞動和資本的函數,資源被安全排除在外。

2.生態經濟學範式

這段佚事引發了關於範式的另一種選擇的思考,即生態經濟學。非經濟的增長在此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概念,重大分歧在於是否將經濟看做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新古典經濟學忽視自然的「證據」(許多自然資源相對價格下降,開采部門在gnp中所佔份額很小)在生態經濟學範式中有全然不同的解釋。在一種資源攫取加速的年代,其短期供給勢必很高,因而市場價格很低。資源的低價格並不意味著不稀缺和不重要,而是因為資源的迅速減少使得人們從技術上越來越依賴於大量的廉價資源。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資源開采部門獲得的gnp比例很低證實了其不重要性。根據這一邏輯,我們也可以說,大廈的根基並不重要,因為它只佔了整個摩天大樓高度的5%。gnp是由增值的勞動和資本構成的,但是增值增加到什麼程度?資源是價值所附加的對象,它才是增值這座大廈賴以存在的根基或基礎,根基的重要性並不因為它所支撐的建築的增加而減少!然而經濟學家卻習慣性地持相反的觀點,例如,我們不必為全球變暖而擔心,因為對氣候敏感的經濟部門只有農業,而農業只佔gnp的3%。這些經濟學家顯然不食五穀。姿掘

如果gnp的增長只通過附加到非增長的資源生產能力的增值獲得,那麼經濟的增長很可能持續很久,但是這一切在當今的世界尚未發生。世界資源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表明,1975~1993年間,德國、日本和荷蘭的人均資源需求量增加了,盡管增加的速度減緩。如果不算水土流失的減少,美國的這個數字也增加了。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雖然緩慢,但不等於零增長,因而使得資源總生產量進一步增加。這些國家目前的資源生產量的水平為年人均4.5~8.5噸,這樣的水平已經導致了嚴重的環境退化,因而宣布「非物質經濟」時代的到來似乎還為時過早。

甚至新知識和新技術也可能有兩方面的作用:提高或減少承載能力。新技術可能減少可獲得的物質能量,例如溫室效應就是一種新知識,它降低了化石燃料的有效的可獲得性,因為吸收和釋放二氧化碳的能力比從前認為的要低。新知識可以發現新的限制,臭氧層的空洞就是新知識。人們通常假定新知識永遠會擴大且永遠不會縮小資源基礎,這樣的假設過分具體地指明了新知識的內容,事實上它絕對是永遠出人意料,卻不一定令人愉快。如果技術能讓我們從現有的資源流中獲取更多的福利,它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環境承載能力的負荷,因而實際上擴大了承載能力。但是如果新技術只簡單地增加了每個人的資源流量,那麼它只會增加對承載力的負荷。

生態經濟學認為,經濟的增長實際上是將其環境(自然資本)轉化成為其自身(人造資本)。這種物質轉化的最佳程度(經濟的最佳規模)是在減少的自然資本的邊際成本與增加的人造資本的邊際收益相等時才出現的。這種轉化過程發生在一個有限的、非增長的和物質封閉的整體環境中。太陽能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提供動力,但是其能源生產量也是有限的和非增長的。隨著經濟子系統的增長,它已成為整個系統的一個越來越大的部分,因而更要將其限制在整體系統內——有限、非增長和熵。即便是同意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認為很容易找到自然資本的人工替代,其增長最終還是受制於整體系統的規模,經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市場所不能反映的是經濟的最優的、可持續的物質規模相對於生態系統的價值。市場不會區分什麼是物質能量生產量的生態可持續的規模,什麼是不可持續規模,就如同它不會識別收入分配在倫理上是否公正。可持續性和公正性一樣,是一種在純個人化市場過程中所不能獲得的價值。然而,當市場在某些宏觀約束下運作時,這些價值卻可以折射到市場價格上。

但是如果像生態經濟學所認為的,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之間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那麼經濟子系統的擴大就會大大受到嚴格的限制。

從歷史上看,在「空的世界」的經濟中,人造資本是限制性的,而自然資產是極其充裕的。今天,由於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滿的世界」的經濟,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的作用顛倒了。過去是靠限制漁船(人造資本)的數量來控制捕魚量的,現在卻是根據海里剩餘的魚類總數(自然資本)來限制捕魚量。當魚類總數成為限制因素時,更多的漁船有什麼用呢?

當各種要素互補時,處於短缺狀態的物品是具有限制性的。如果要素是替代性的,就不存在限制性要素。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我們應當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關注限制性要素:(1)在短期內將其生產能力最大化;(2)在長期內對其增長進行投資。這對經濟政策具有重大啟示——充分利用並投資於自然資本。經濟學原理沒有發生變化,但是限制性要素已經逐漸從人造資本轉變為自然資本了——例如從漁船變為海里剩下的魚;從鋸木廠變為剩餘的森林;從灌溉系統變為地下水或河流;從油井鑽塔變為地下儲油層;從燃燒化石燃料的引擎變為大氣吸納二氧化碳的能力等等。

新古典經濟學通常假設,人造資本很容易替代自然資本,從生態經濟學的視角來看,即便這個假設(和由此而引起的對限制性要素的忽視)也未為持續的增長提供依據,盡管它放鬆了對目前增長的嚴格限制。如果人造資本替代自然資本,自然資本也可替代人造資本,替代是可逆轉的。如果我們最初的自然資源是人為資源的優質替代品,那麼從歷史上看,我們為什麼費盡心力地將自然資本轉化為人造資本呢?這不是兩類自然資源(如可耗盡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之間的替代)的替代問題,而是一個資本替代資源的問題,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兩類資源間的輕松替代並不能說明我們沒有資源也可以生存。

堅信新古典經濟學的輕松替代的人們不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他們也不能圓滿地回答下列問題:不使用更多的資源如何能產生更多的資本?生態經濟學家無需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肯定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基本上是相互補充的,只在邊際上是相互替代的。

經濟的最佳規模越小,則下面的量越大:(1)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互補性的程度;(2)我們直接體驗自然的慾望;(3)我們對其他物種的內在價值和工具性價值的評估。經濟的最佳規模越大,其物質增長變為非經濟的時刻到來得越早。

四、從許可性增長到強制性增長,再到限制性增長

新古典範式允許增長永遠進行下去,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強制它。歷史上,推動永遠增長思想的並非新古典學說,而是為了解決馬爾薩斯(人口過剩)、馬克思(分配不公)和凱恩斯(非自願失業)提出的實際問題,增長是解決這三個問題的共同答案。

人們說,人口過剩可以通過人口轉變加以解決。當人均gnp達到一定水平,孩子相對於其他物品來說變得十分昂貴時,生育率就會自動下降。正如口號所說的,經濟增長是最好的節育方法。至於人均增長的消費乘以降低的「平均」生育率是否導致了超出最佳規模的消費總額的增加,卻無人問及。更具體地講,有沒有必要將印度的人均消費水平提高到瑞典人的水平,將印度在生育水平降低到瑞典人的水平。如果這樣做,這樣水平的消費總量會對印度的生態系統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人們還說,階級間財富的分配不公可以通過增長得到遏制,與此對應的另一條口號是「水漲船高」。然而事實上,增長擴大了國內和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更糟糕的是,這個比喻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這里漲潮就意味著某個地方在落潮。

最後人們說,不斷增長的總量需求可以解決失業問題,加大投資即可做到這一點,這當然意味著增長。通過增長來避免失業,我們在此條道路上還能繼續走多遠?為了追求完全就業,我們一定要增長到超出最佳規模的程度嗎?這又是一個無人問及的問題。

在繼續這個由來已久的話題時,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認為,更大的增長也可以自動解決環境問題。人們發明了所謂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用以揭示gnp和環境污染量的關系是一個倒u型。因而人們必須保持增長,因為盡管它開始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但是一旦我們爬升到倒u的峰頂,它就會開始對環境產生有利影響。

上述所有情形都假設增長是經濟的,增長會使我們更加富裕而非更加貧困。但是現在的增長卻正在變為非經濟的。非經濟增長不會支撐人口轉變,因而不能解決人口過剩問題;它不會消除分配不公,也不能解決失業;它也不會為環境的修復和清潔提供額外的財富。通過增長的間接方式來解決這些重大問題不再行得通。

我們現在需要以更加直接和根本的方法來解決馬爾薩斯、馬克思和凱恩斯的問題:控制人口以解決人口過剩;重新分配以解決過度的不平等;採取像公共救助就業等措施來解決就業;進行生態稅收改革來提高資源相對於勞動的價格。這些必須都是國家政策,而認為這些政策應由一個世界權威來推行的想法是過於理想化了(或過於悲觀了)。許多國家在控制人口增長、限制國內收入不平等和減少失業上取得了成就,這些國家還通過環境和社會成本內在化提高了環境的生產能力,但是各國在這些方面的努力被全球化的思想削弱了。通過侵佔他國的經濟和生態空間,侵佔全球剩餘的公共財產,全球化在為重新建立「空的世界」經濟的條件作最後的一搏。

五、全球化是非經濟的增長的催化劑

1.全球化削弱了各國將環境和社會成本內在化為價格的能力

自由市場前提下的經濟一體化鼓勵的是降低標準的競爭(即壓價競爭)。那些在將生產的所有環境成本內在化方面做得最差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比較優勢,越來越多的生產轉移到了核算成本搞得最差的國家。隨著不計核算、外在化成本的增加,gnp增長與福利之間的正比關系消失了,甚至出現反比關系,形成了非經濟的增長。

「壓價競爭」的另一個層面是,全球化使得高工資國家(如美國)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美國存在著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契約以緩解勞動與資本間的沖突,特別是人們一直認為,在美國,勞動與資本間的收入分配是公平的,比整個世界都要平等,市場的全球一體化勢必會破壞這種社會契約。美國人的工資將大幅度下降,因為世界市場的勞動力遠比美國充足。這還意味著,美國國內的資本收益將增加,因為全球的資本相對於美國資本來說要匱乏得多。從理論上講,人們會說,在世界其他地方,工資也將被抬高。但是這樣的國家實在有限,就如同說,從理論上講,當我從梯子向下跳時,引力不僅將我拉向地面,同時還將地球拉向了我。

人們常用比較優勢為自由貿易和更廣義的全球化辯護。比較優勢的推理假定,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國家間是不流動的,進行交易的只是產品。隨著目前以資本流動為主要特徵的全球化的出現,我們已經告別了比較優勢的時代,進入了絕對優勢的統治,它確保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從貿易中獲益,而不能像在比較優勢下保證每個國家從這些收益中分得一杯羹。理論上,絕對優勢下的收益要大於比較優勢下的收益,但是沒有理由期望這些收益使參與貿易的各方都受益。通過重新分配從貿易中所獲得的某些收益,可以使互惠在絕對優勢下重新實現。但是我從未聽見全球化的鼓吹者們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經常不合邏輯地借用比較優勢的學說以證明可以達到互惠,卻忘記了比較優勢的前提是資本的不流動,而實際上,資本並非不流動的。的確,有些人甚至引申比較優勢的觀點,為自由資本流動而辯解——如果商品的自由貿易是互惠的,那麼為什麼資本不能自由貿易呢?然而,人們不能利用某一論點的結論來反駁這一論點得以成立的前提。

沒有人意識到,盡管貿易可以使某些國家超出其生態承載能力而生存,但不能使所有國家都做到這一點——不管世界貿易如何拓展,也不會使所有國家都成為原材料和環境服務的凈進口國,因而荷蘭和香港地區的經驗不具有普遍意義。自由貿易使得生態負擔在全球更加不均勻地分布。

2.加強全球競爭優勢被當作容忍企業合並和壟斷國家市場的借口(我們現在依賴於國際貿易來替代國內信任危機,以保持競爭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做法打著解除控制自由市場的旗號。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羅納德·科斯在其經典文章「公司的性質」中闡述道:「公司是市場關系之海中計劃經濟之島」。由於兼並,計劃經濟之島相對於市場關系之海的其他部分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資源由公司內部的計劃經濟分配,而由公司之間的市場關系分配的資源越來越少。這居然被當作市場經濟的勝利!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這是公司的勝利,因為各國 *** 已無力約束公司資本,無力為了公眾的利益而保證市場的競爭力。在100個最大的經濟組織中,52個是公司,48個是國家。1/3的跨國貿易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也就是說,是公司間的轉移而非市場轉移。這些計劃經濟公司內部的收入分配越來越集中,首席執行官的工資與員工平均工資之比已經超過400倍,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我們不能想像當首席中央計劃制定者給自己定工資時會是什麼情形!

3.根據競爭性(絕對)優勢,自由貿易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對勞動分工的壓力增大了,因而人們謀生可選擇的范圍大大縮小

例如在烏拉圭,為了保持在世界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人們不得不要麼放羊,要麼養牛。所有其他商品都必須進口,以交換牛肉、羊肉、羊毛和皮革。烏拉圭人如果想在交響樂團演出或想當飛行員,就必須移民出國。

多數人從掙錢中得到的滿足與他們從花錢中得到的滿足一樣。選擇范圍的縮小意味著福利的喪失,這是貿易理論家們沒有考慮的。全球化假定,出國移民和接收移民是沒有成本的,在一個國家內縮小就業選擇范圍也是沒有成本的,這兩種假設都是錯誤的。

人們謀生的選擇范圍被貿易理論家們所忽視,而人們消費的選擇范圍卻被極度強調。例如美國從丹麥進口曲奇餅干,丹麥也從美國進口曲奇餅干。餅干都要經過北大西洋。盡管同樣商品的貿易獲利不豐,貿易理論家們卻堅持認為,由於擴大了消費者的可選擇范圍,曲奇愛好者的福利增加了。或許是吧,但是這些好處難道不能夠通過簡單的配方交易更廉價地獲得嗎?人們可能想這樣做,但是配方(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正是自由貿易者要保護的東西。

在所有事物中,知識是最應該免費分享的,因為分享知識只會使其更豐富而非減少。然而我們的貿易理論家卻拋棄了傑斐遜「知識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的名言,代之以「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的混亂說教。據此,他們願意將生命本身最基本要素的所有權授予私人壟斷公司,如種子的專利以及基本基因結構知識的專利。支持這種掠奪性行徑的依據是,如果不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對壟斷性產權給予經濟動力,新知識新發明就會停滯不前。然而,據我所知,發現了dna結構奧秘的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並沒有得到任何專利費,倒是二流的基因騙子們從他們的偉大發現中獲得豐厚利潤。知識一旦產生,其適當的分配價格應當是分享它的邊際機會成本,它近乎於零,因為知識並未因為分享而損失毫釐。當然,你的確失去了對知識的壟斷,但經濟學家傳統上認為,壟斷導致效率低下和不公正,因為它造成了壟斷物品的人為稀缺。

誠然,雖然分享知識的成本是零,但產生新知識的成本不是零。因此生物技術公司主張它們應擁有15~20年的壟斷權,作為研發產品的費用。當然,它們由於付出而應當獲得利益,但是如果沒有詹姆斯和克里克的貢獻,沒有孟德爾以及以往所有偉大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它們將一無所成。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強調的,最早的發明者已經擁有了暫時的壟斷權。他認為,這些經常發生的暫時的壟斷權是競爭性經濟中獲利的源泉,而競爭性經濟的理論傾向就是使壟斷利潤降至零。這是競爭性經濟效率的根本,為什麼要通過人為的知識壟斷來破壞這個根本呢?

信不信由你,多數重大發現都是在發明者沒有從知識的專利所用權中獲利的情況下作出的。你可以想見這樣的情形,科學家的動力出自純粹的熱愛和發明所帶來的興奮,他們滿足於收入水平在大學里可以達到前百分之十即可,而不是前百分之一。

瑞士偉大的經濟學家西斯蒙迪很久以前就說過,不是所有的新知識都會使人類受益。我們需要一個社會和倫理的濾網來選擇有益的知識。探索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獲取壟斷利益——這就是一個較為合理的濾網。

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摒棄所有的知識產權,那樣的話,產生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但是我們無疑應當開始限制其范圍和專利壟斷的時間,而不是不加限制地強調它。而且,我們應當更樂於分享知識。分享知識會提高所有勞動、資本和資源的生產力。國際發展援助應當更多地提供免費分享的知識,減少外國投資和有息貸款。

7、當今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哪些主要問題?

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一,局部地區的不安定。只有穩定了才能發展經濟。現在很多地區還是動盪不安。
第二,資源有限。石油、煤、各種礦產的匱乏限制了經濟發展。
第三,環境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關心開始環境問題,它關繫到了未來人類的發展。
拓展資料:
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油價下跌將幫助提升美國和全球經濟,但主要困難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速。同時,中國主導的新興經濟體渣鄭野國家經濟增速正在放緩。拉加德還預計歐元區以及日本仍將長時間陷入經濟低增長以及低通脹的困境。油價下跌給奈及利亞、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貨幣帶來重大下行壓力,或造成嚴重地區性效應。新興市場面臨美國走強以及資本流出風險。
歐元區經濟復甦艱難。歐盟委員會秋季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表示,歐元區目前的經濟形勢不令人滿意,復甦已經失去動力。據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連續數月下降叢肆,僅10月略微上升;歐元區整體通脹率徘徊在0.3%、0.4%的低位,失業率則連續四個月保持在11.5%的高位,加之歐元近期持續走低,更是加劇了市場如喊投資者的擔憂不安。
美俄制裁,以及俄烏地緣政治風險。隨著烏俄矛盾加劇,油價暴跌,盧布貶值,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政策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危險和反復無常,在國外(有可能是其他鄰國)挑起更多麻煩,以免國內民眾注意到俄羅斯經濟的徹底崩潰。歐盟-美國在如何與俄羅斯和普京打交道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從而也突出表明歐美關系正變得更加對立,加大了全球市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