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哪些途徑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仿或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搜滲。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的部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增長」到「發展」兩個字的調整,體現了我們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認識的深化。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方式是指通過要素結構變化包括生產要素數量增加和質量改善來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迫求產品數量擴張的增長方式,稱為粗放型增長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強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長方式,稱為集約型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更加豐富,既涵蓋要素結構的變化,又包括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變化,也包括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狀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要求從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又要求從通常的經濟增長轉變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中央歷來十分重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問題。黨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黨的十三大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黨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含量,促進整個經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對增長與發展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調整需求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實踐。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反映了客觀規律,順應了時代要求,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的要求,實現以下「三個轉變」:
一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目前,我國需求結構中投資率偏高、消費率較低。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而同步提高,導致國內市場規模受限,生產能力相對過剩。消費率的持續下降,還對擴大內需造成嚴重製約,使得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而外貿順差過大和國際收支盈餘過多,還會造成國內資金流動性過剩,反過來又助長了投資的高增長。因此,無論是著眼於改善民生,還是著眼於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收支平衡,都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鼓勵合理消費,把經濟發展建立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調整和健全消費政策,通過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定居民消費預期;通過改善消費環境,增強居民消費信心,促進居民擴大即期消費。要拓寬服務性消費領域,不斷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繼續拓展住房、汽車、通信、旅遊、文化和健身等熱點消費。同時,要適度控制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合理降低投資率。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發揮拉動增長的作用。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既是擴大國內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目前,農民仍然是我國人口的主體,農村是國內市場的潛力所在。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更加重視解決「三農」問題,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特別是農村消費市場。要統籌城鄉發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同時,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序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這是提高農民收入和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
二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近些年來,我國第一、第備漏伍二、第三產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仍存在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服務業發展滯後等問題。對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鞏固第一產業,做大第三產業,提升第二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首先,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逐步做到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其次,要不失時機地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在繼續發展商貿服務、社區服務、旅遊文化、住宅產業等生活性服務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綜合運輸、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盡快把服務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再次,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依託重大項目,集中組織攻關,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培育產業集群,積極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現代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環保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抓住結構調整的契機,加快淘汰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煤炭、電力等行業的落後生產能力,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工業由大變強。
區域結構是產業結構的空間分布。在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同時,必須優化國土開發格局。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等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為方向,促進產業分工協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紐帶的互利互惠、共同發展格局。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高度重視並逐步緩解區域發展差距問題,促進各地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三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但從總體上看,自主創新不足,轉化水平不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不論是從國際科技競爭加劇的趨勢看,還是從國內低成本競爭優勢減弱的現實看,都到了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
影響我國科技創新的因素較多,但最主要的是科技與經濟結合不夠緊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採取綜合性措施。要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緊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要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的主體。要繼續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大力提高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實現這一轉變,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抓手。要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抓緊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節能、節水、節材機制。要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加快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實施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積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三個轉變」,主要從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等方面,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任務和基本途徑。加快推進「三個轉變」,逐步形成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以及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相協調的新格局,將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第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必須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大的生機活力,建立健全有利於自主創新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科學發展提供製度基礎。
一是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財稅改革不斷推進,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分稅制改革後,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結構尚未調整到位,還不能滿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需要。實踐表明,現行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財稅體制,很難避免一些地方不顧資源和環境條件、盲目發展財政增收效應大的加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不進一步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和財權,不按主體功能區的要求採取有區別的經濟政策,不消除行政力量干預經濟發展的利益動因,國民經濟就難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按照履行職責與提供資源相對稱的原則,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統一規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圍繞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制定和實施差別化的財稅政策和績效評價體系,提高經濟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深化稅制改革,引導經濟活動主體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國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促進了現代化建設。但在國內外金融市場聯系和相互影響日益密切的新形勢下,金融體制和結構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日益顯現,保障金融安全的任務相當繁重。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著力建設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要擴大資本市場規模,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深化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改革,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金融企業經營效益,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要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及時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國家計劃對維護宏觀經濟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協調作用。要抓緊改革和完善規劃體制,健全編製程序,完善國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管理和實施機制,形成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統領,各類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有效銜接的規劃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二是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門類齊全、功能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市場體系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但與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因此,必須大力發展各類生產要素市場。主要有加強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解決資本市場不適應經濟發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場的方式,經營性土地使用權一律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積極發展人力資源市場,建立健全市場化的用工機制和服務體系,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健全和完善技術市場,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資源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資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實成本,既不利於資源節約和保護,也不利於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必須深化價格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當前的重點是理順水、電、油、氣、土地等價格,深化資金、外匯等要素價格改革,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社會信用體系是現代市場體系的基礎,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規范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要結合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以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行、產品質量信用記錄為重點,通過道德建設、產權改革和法律約束,加快建設社會信用服務體系,健全並嚴格執行失信懲戒制度。市場中介組織發展和規范水平是市場體系發育成熟程度和現代化水平的標志。要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市場認可的行業協會和專業化中介服務機構,在行業內發揮應有作用。
三是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平等保護物權,從根本上確認和保障了公平競爭這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原則。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和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只有公有制經濟始終居於主體地位,才能從根本上維護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只有各種所有制的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才能始終保持並不斷增強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優勢和活力。
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要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為著眼點,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進一步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對已經引入競爭機制的電力、電信、民航等行業,進一步分離壟斷性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對其他有關行業和城市公用事業等,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對競爭性業務要放寬准入,對壟斷性業務要實行國有法人為主的多元化持股。
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關鍵是切實落實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進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重點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行業准入難、融資難等突出問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同時,加強引導和管理,促進企業依法經營。
第三,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近些年來,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機遇,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目前,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和吸收外資不斷增加,對外開放進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雙向流動的新階段。國內外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相互影響不斷加深,經濟利益互相交織,我國對外經濟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國際眼光,加強戰略思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環境,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優化出口結構,重視發揮進口對國民經濟的積極作用,合理進口國內短缺的技術、設備、資源等產品。
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要進一步提高吸收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更好地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高素質人才和資金。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完善支持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財稅、信貸、外匯、保險等政策。對外投資企業要遵守當地法律,參與公益事業,維護企業聲譽和國家形象。
要加強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推進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完善公平貿易政策,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努力形成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互利互補的關系。
對外開放越擴大,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經貿利益的問題就越突出。必須始終牢牢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善於在國內國際形勢的相互聯系中把握發展方向,在國內國際條件的相互轉化中用好發展機遇,在國內國際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要適應開放型經濟的要求,建立統籌內外經濟的調控和應對機制,更好地處理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把握關鍵領域和敏感行業對外資開放的程度,防範國際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2、從某個產業或行業,舉例說明中國經濟是如何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
例如:大規模引進技術、發展生產力,使中國的鋼鐵生產能力迅速達到10億噸,但我們自己的鐵礦石嚴重不足,就開始大規模購買全球的鐵礦砂,從而有效推動了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的鐵礦砂開采能力,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國家的就業水平、增加了他們國民的收入、加快了他們國家的GDP增長速度,進而有效推動了全世界的經濟增長。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是什麼?
實現「三個轉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嫌並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措施: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構築完善、高效的實現機制。
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既有的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的自主創新應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跨越式創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只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自主研發,必須在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技術。二是集群式創新。這主要是指通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同一類型企業的集體創新和技術外溢,從而突破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瓶頸制約。三是協作整合式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在跨越式創新的條件下,單靠企業業自身的創新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協調指導下,實現企業、大學、科研院芹中跡所力量的整合,以協作的方式推進自主創新。
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的結構優化主要包括:通過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優化城鄉結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通過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形成多區域增長極的共同協調發展;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推進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的結構優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參與經濟全球化下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推進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構優化。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知識經濟成為一個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獨立經濟形態,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這是當今經濟結構諸多變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礎性的變化,它的發展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二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具體表現在:一、勞動力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民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並不需要經過較長時期的培訓,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農民轉向新經濟部門都需要經過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來培仿,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都需要給予重新認識,這正是需要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所在。二、資本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資本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待工業部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流向農業,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由於面臨著工業化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資本在兩個部門間實施合理的配置。應選擇的正確戰略是: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互動。三、市場實現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的發展依賴於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擴張,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經濟部門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它的應用將主要取決於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知識經濟部門與傳統經濟部門之間構建共生共榮的關系。
4、[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 三個轉變是啥
作者:王一鳴
宏觀經濟管理 2008年05期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黨總結近30年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實踐,科學分析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方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內涵上既要求實現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外延型向內涵型轉變,提高要素投入產出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也要求實現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有效改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從「增長方式」到「發展方式」調整,體現了我們黨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和創新,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現實意義
黨的十七大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重大命題,其重大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
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順應世界發展新潮流的戰略選擇。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國際分工形態發生新的變化;新科技革命向縱深推進,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經濟形態不斷涌現;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加劇,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增多。這些變化,推動國際社會調整和轉變發展理念,促進各國探索和創新發展模式,以適應更加復雜的變化和應對更加嚴峻的挑戰。能否順應世界發展的新變化,加快以現代發展方式替代傳統纖首晌發展方式,關繫到我們能否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更好地應對全球化競爭和各種挑戰,也將從根本上決定我國的發展前景和國家的戰略利益。
第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適應我國新階段發展新要求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迅速上升,但為經濟高速增長付出的成本很高、代價很大,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要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降低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過度依賴,降低儲蓄率和提高消費率;調整城鄉和區域結構,增強發展的協調性;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力資本積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都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否適應發展新階段的新要求,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關繫到我國能否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也將從根本上決定我國現代化目標能否實現。
第三,轉變發展方式是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與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面臨許多特殊的挑戰。我國在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的條件下,就面臨後工業化國家以知識和創新為基礎的新經濟形態的競爭壓力;在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基礎的競爭優勢尚未確立的情況下,就面臨生產要素低成本優勢減弱的壓力;在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仍然較低的情況下,就要解決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後期才集中解決的資源環境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走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能否立足中國國情,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關繫到我國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能否有效應對各種挑戰,也將從根本上決定我國能否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道路。
二毀鋒、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主要特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1979年~2006年,GDP年均增長9.7%。但過去30年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是依賴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的,這種發展方式的基本特徵是:
第一,經濟增長高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弱。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投資增長偏快,投資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成為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特徵。「十五」時期,投資增長相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高於「九五」時期1倍以上,使投資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2001年~2006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2%,遠遠高於按現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芹卜13.3%的速度,投資率從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6年的42.7%,增加了6.2個百分點,但消費率卻從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6年的50%,降低11.4個百分點,其中,居民消費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僅為36.4%。投資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由2001年的50%提高到2006年的61.1%。
第二,經濟增長高度依賴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擴張,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近年來,我國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發展明顯偏快,經濟增長對工業的依賴程度提高,而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2001年~2006年,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45.1%提高到48.7%,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9.7%提高到43.1%,分別提高了3.6和3.4個百分點;而同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卻從40.5%降低到39.5%,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也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1年的46.7%提高到2006年的55.5%,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42.1%提高到49.2%,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48.2%下降到38.6%。
第三,經濟增長高度依賴低成本資源和生產要素的高強度投入,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由於成品油、水、電、礦產資源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偏低,使得資源消耗成倍增長。「十五」時期,我國能源、電力和投資相對於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比「九五」時期提高1倍多;煤炭產量增長1倍多,水泥產量增長79%,鋼材產量增長1.87倍。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煤炭、鋼鐵、鐵礦石、氧化鋁、銅、水泥消耗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國。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扭曲,客觀上刺激了資源性產業過度發展,不利於節能降耗和自主創新。同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沒有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國產業技術進步在相當程度上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內生性的,技術過度依賴引進,科技含量高的關鍵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裝備類機械產品進出口逆差不斷擴大,技術開發總體上仍處在模仿追趕階段。
三、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由於過去支撐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有的已經發生變化,有的正在發生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變得越來越迫切。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原來積累的矛盾難以根本解決,而且還會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國已經到了「經濟轉型期」。
第一,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高度依賴,必然引發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不斷加大。持續的投資高增長,不斷轉化為生產能力和供給能力,使資本形成率不斷提高,而最終消費率的下降使最終消費能力相對於生產能力不斷萎縮,在國內市場難以消化不斷擴張的生產和供給能力的情況下,過大的生產和供給能力通過擴大出口來釋放,必然加劇外貿順差擴大和國際收支不平衡。2001年~2006年,我國外貿順差由2001年的225.5億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1775億美元。外匯儲備迅速增加,不斷加劇流動性過剩,在現行體制條件下,又會推動投資高增長和產能過剩。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增長,貸款和貨幣投放持續增加,通膨的壓力必然要持續增大並最終表現出來。
第二,經濟增長對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的高度依賴,必然帶來產業發展失衡。從國際經驗看,製造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完善的研發、設計、金融、物流、信息、咨詢、營銷等生產服務環節,製造業發展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與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已經成為發展趨勢。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有利於提升製造業競爭力和通過服務創造價值,提高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還有利於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降低經濟增長的物耗與能耗,減少環境污染。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但製造業發展主要依賴資源和生產要素低成本優勢,生產性服務業結構層次偏低發展明顯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產性服務部門的市場化程度不高、政策環境不完善,生產性服務供給與製造企業需求不完全對應,難以滿足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制約了製造企業的服務外包,同時,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所需要的人力資本不足。這些問題,造成製造業低水平擴張,加工組裝比重過大,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服務業對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偏低。
第三,經濟增長對資源和生產要素過度依賴,必然導致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從發展趨勢看,長期以支撐經濟快速增長的低成本優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勞動力供需總量和結構的變化,以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使勞動力社會成本將趨於上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提高征地補償標准,土地成本將趨於上升;對能源和礦產資源需求迅速增加和國際市場能源和礦產資源價格提升,使資源成本將明顯上升;用經濟手段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和外部成本「內部化」,也將明顯加大環境成本。更重要的是,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帶來的污染和排放,將使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逐步走向極限。如果經濟發展方式沒有變化,就可能突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和邊界,付出的代價將難以估量。
四、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
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的緊迫要求,集中反映在:一是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降低經濟增長對出口和投資的過度依賴。二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特別是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發展,提升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三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心環節,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緩解經濟增長對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
第一,在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和消費需求不斷擴大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大政府的社會保障投入和公共服務支出,穩定居民的消費預期和增強消費信心。同時,合理調控投資過快增長,引導向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投資,逐步降低投資率。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統籌協調我國經濟發展與國際產業轉移的關系,逐步形成內需與外需互動型增長機制,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第二,在產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強高技術產業,推進高技術產業從加工組裝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提升高技術產業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振興裝備製造業,依託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加快重大技術裝備開發,提高裝備製造業對現代化建設的保障程度;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淘汰鋼鐵、煤炭、電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的落後生產能力,有序發展資源效率高、規模效益好的現代能源、原材料產業。當前,尤其要重視生產性服務業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促進與推動作用,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部門的市場化進程,不斷完善政策環境,調整生產性服務部門的供給結構,加快發展金融保險、研發設計、綜合運輸、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部門,提升製造業的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含量,通過生產性服務滲透到製造環節,從而大幅度提高製造業附加值,提升經濟整體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
第三,在要素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著力構建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互相促進的體制。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在繼續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培育以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基礎的新競爭優勢。當前,尤其要抓住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科技創新成果的市場需求擴大和工程實踐機會增加的戰略機遇,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緊迫需求,調整科技資源戰略布局,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配套體系完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群,帶動自主創新能力的整體躍升。同時,要大力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環境、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水平,促進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
五、關鍵在深化改革和完善體制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不合理,根本原因在於體制條件,主要症結是市場體系還很不健全,要素市場發展滯後,資源要素價格扭曲,市場主體特別是企業行為還不規范;財稅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還不到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重大突破,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育和增加市場功能,增強市場機制對技術進步和節能降耗的激勵和「倒逼」效應。當前,最迫切的任務主要是:
第一,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資源價格偏低,必然造成對資源過度需求和浪費,誤導資源性產業過度發展,致使產業結構升級缺乏壓力和動力。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就是要使各種資源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引導和激勵市場主體在充分競爭中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逐步矯正價格扭曲;較大幅度地提高資源稅率,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形成引導和激勵市場主體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機制。資源價格改革涉及利益結構的調整,還會遇到低收入者承受能力問題,但不下決心推進這項改革,價格扭曲狀況便很難扭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很難落到實處。
第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較大提高,但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尚未形成,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雖然增長較快,但仍不能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需要。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財稅體制,客觀上刺激了地方不顧資源和環境條件,盲目發展財政增收效益大的傳統重化工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迫切要求對現有財稅體制進行新一輪戰略性調整。要在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權責的基礎上,相應提高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和轉移支付力度,適當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逐步建立與主體功能區管理相適應的財稅體制,增加對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用於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加快增值稅轉型,研究開征物業稅,逐步建立以財產稅為主體稅種的地方稅收體系;提高資源稅率、開征環境稅,建立健全資源環境稅收制度。
第三,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快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效能政府。構建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加強宏觀經濟調控部門的功能互補和信息共享,進一步健全國家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之間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按照中央統一領導、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明確中央和地方對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責權。逐步理順中央和地方在財稅、金融、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分工和職責。完善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實施重要指標統計考核公布制度,形成政府機構、專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
第四,構建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微觀基礎。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微觀基礎。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進企業重組並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促進民營企業制度建設和管理規范化,提高集約經營水平。
作者介紹:王一鳴,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5、運用經濟學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民富是生產出來的」這一觀點的認識。
走進民富國強新時代——民富是生產出來的 現在需要回答的是:怎樣實現民富?這需要各界的理性博弈,但必須擯棄的一個誤區是:為民富而民富,為分配而分配。歷史經驗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國的崛起,就是公司的崛起,通過公司組織形態的豐富與分工的細化,通過生產的關聯與強大,形成多元化的民富路徑。即民富是生產出來的。我們在追求民富的偉大命題之下,在相關制度框架設計的理念上不能出現偏頗,否則將會造成復興進程的曲折。 十二五規劃建議與以往的五年規劃建議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發展目標上,並未提出數量化的指標,而是強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更突出發展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這將對各級領導幹部從以往的唯GDP政績觀向更加註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轉變發揮積極作用。回顧今春伊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競相追高,31個省耐慎份(包括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有20個省份提出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在10%以上的場景,這一變化著實令人欣喜。
經濟增長目標定位過高不利於轉方式和調結構 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在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反復證明,經濟增長目標定位過高,不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利於調整結構和提高質量。早在1987年,我國就提出要從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但20多年來,依靠資源大量投入和消耗來維持高增長的狀況並無根本改善,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各地競相追高似乎都有理由,這樣,維持粗放型增長方式,大量增加投資和資源消耗,鋪攤子、上項目則成為必然結果。 應當看到,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雖然能夠實現GDP增長,但是不一定代表財富增加。結果可能形成產能過剩,固定資產閑置,產品積陵改壓。按照現在的核算方法,庫存產品價值仍然計入GDP。表面上有增長,實際上並不能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無疑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使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現狀雪上加霜。
不可否認,經濟增長無論對現時有效化解金融危機還是對未來中國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經濟增長也要求增加資源投入,這又無疑會加大資源環境的壓力。傳統「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難循環」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使中國的經濟增長付出了過於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若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中國經濟將不堪重負、難以為繼。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很大,外延擴大再生產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加上收入分配不合理導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擴大內需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尺畝判下,繼續追求高增長很不利於實現科學發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中,第三個轉變即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最為關鍵。實現這種轉變,將使我國經濟走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