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聯解體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產物對不對?
也不能說是錯誤,但也稱不上是完全正確的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根本原因是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就已經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現象,只不過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達到頂峰。
當然,蘇聯解體對於推動經濟全球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為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在國際范圍內,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其成員對本國或本地區市場的控制大大放鬆,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所有這些都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質環境和政策條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2、美國和蘇聯兩大核心對抗,分別構建了什麼經濟體系。其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產生了什麼影響?
先說蘇聯
總體說來,戰後一段時期,蘇聯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矛盾的: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蘇聯無疑是足以同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一流強國,但在社會經濟生活方面,蘇聯卻處在十分軟弱和危險的境地。而形成這種局面,並不僅僅是因為戰爭的破壞和蘇聯在戰爭中付出的巨大物質代價。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法西斯國家所取得的輝煌勝利,使蘇聯領導人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這一勝利充分證明了蘇聯戰前堅持的超工業化和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在經濟發展模式方面的優越性和正確性。而蘇聯這種過分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實際上相當於戰時經濟體制和准戰時經濟體制,其特點和優勢在於資源的動員和調配,而不在於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產。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蘇聯的經濟體制為贏得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戰爭似乎也為戰前的蘇聯經濟體制注射了一支強心針,使斯大林等人認為進入和平時期以後,仍然可以繼續沿著過去的經濟道路發展。1946年2月斯大林的著名演說充分反映了蘇聯領導人當時的這種認識水平,特別是在冷戰的格局形成以後,更加重了這種看法。就對外經濟政策而言,蘇聯則以對抗馬歇爾計劃為由,堅持對東歐各國的經濟實行統一指揮和領導,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推行這種經濟模式。於是,蘇聯在戰後的許多年中,計劃經濟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集中,通過進一步擴大和完善集體農庄體制提高對農業的稅收,仍是靠剝奪農民來優先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其結果造成了社會經濟生活的緊張和落後。
美國
1944年 在美國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
接著開始建立以美元為主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45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然後 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47年 美國 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簡稱關貿總協定
它確立了國際自由貿易體制 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下面影響
確立了美國在戰後初期的經濟霸主地位 有利於美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進行經濟擴張
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 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這個高中都學過
3、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是怎樣發生的?帶來怎樣的影響?
東歐劇變大體經歷三個階段,東歐劇變不是偶然的,是各國長期積累起來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共歸納為四個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歷史原因。東歐八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依靠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實現的。因此各國共產黨執政後,都照搬蘇聯模式。蘇聯為了對抗美國的「冷戰」攻勢,要鞏固在東歐的勢力范圍,強行東歐各國在內政外交上同其保持一致,實際上東歐各國沒有在政治經濟上取得獨立自主的權利,相反,蘇聯東歐間矛盾在不斷積累加劇。第二是內部原因。在經濟上,大多數國家在蘇聯模式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歐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經濟困難導致經濟危機,誘發政治危機和民族矛盾。經濟、政治上的失誤和偏差,使東歐各國的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低落,其結果是使反對派能獲取相當數量的群眾支持並最終以大選形式獲取政權。第三是蘇聯因素。蘇聯對東歐國家的高壓控制,使蘇聯與東歐矛盾不斷加劇。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為了緩和同美國及西歐的關系和甩掉東歐這個經濟包袱,放棄了對東歐的控制。同時,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其中的東歐政策推動了東歐各黨改組、分裂和銳變,催化了東歐的變化並促使東歐各國反對派勢力的突起。第四是西方因素。「和平演變」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戰略,東歐正是它們實施這一戰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國家加緊了這一戰略的實施,以貸款、貨幣、科技和意識形態滲透等手段誘壓東歐國家,促使它們向西方靠攏。並利用「人權」問題進行內政干涉,還扶植東歐國家內部反對勢力等多種手段,直接干預了事態的發展。
蘇聯從1964年開始了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他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重工業上,使蘇聯的軍事和綜合國力大為增長,一躍而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但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在勃氏執政的後期,隨著他個人專斷作風的滋長,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活力的衰退,社會矛盾叢生。70年代出現的「新技術革命時代」與蘇聯的政治經濟體制不能適應,再加上民族政策的偏差和對外關系中的霸權主義政策,蘇聯解體的第一個主要原因,即歷史原因。蘇聯解體的第二個原因是內部原因,即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造成的思想混亂和局勢動盪。戈氏的政治改革指導思想是背離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方向的。第三方面是外部原因。和東歐國家劇變一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