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務談判環境
<
2、【從人性現實主義看公眾參與網路外交的心理動因】 現實主義外交
摘 要:當前國內公眾積極參與網路外交有著深刻的心理動因。本文嘗試在有限篇幅內初步探討公眾積極參與網路外交背後的心理驅動機制。關鍵詞:公眾 參與 網路外交 動因
一、網路外交的概念與特點
(一)概念
人性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認為,國家是由人組成的,因而國家行為受人性的驅動。在地理隔絕、交通閉塞、通訊落後的時代,人性對國際關系的影響被形象地解讀為"國際關系如同人際關系",是概化的人性而非具體的個人在塑造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形態,經過法律人格化的國家作為本國集體人性的承載者與化身成為掌控外交權力的唯我獨尊者。與此不同,全球化時代的外交可以被視為相關行為體經營或參與經營國際關系的活動。這些行為體包括國家、國際組織、國內組織(含公司、社團)、個人、個人聯合體(非法人的非正式個人聯合組織)等。這一分析非常適合用來解讀網路外交。所謂網路外交,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主要指相關行為體依託各種互動式電子信息網路所開展的具有外交意義或外交功效的國際交往活動。
具體而言,在這一時代,官方外交(分為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紛紛"觸網",與電子網路平台接駁後形成了官方網路外交(分為政府網路外交和網路公共外交)與民間網路外交。因此,"網路外碰清做交"更多的是一種"平台外交"標簽,其具體性質是由外交行為主體、外交目標等決定的。現在一些學者不加區別地將網路外交定位為公共外交的一種類型,甚至直接將其定性為公共外交,是有失妥當的。不過必須承認,網路公共外交和網路民間外交是當前網路外交的主要類型,大眾與個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網路公共外交和網路民間外交中的個人因素越來越強,正在迅速改寫國際社會的政治生態。特別是以"維基解密"事件為標志,隨著個人行為體全面介入國際政治,傳統的國際行為體概念已難以充分解釋網路外交現象。
(二)特徵
網路外交具有去國家控制化特徵。網路所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改變了權力的分配,尤其是讓權力分散到個人。網路使公民可以獲得所需的外交決策信息,並實際參與外交決策的制定,從而導致國家的對外權力出現平民化取向,即個人開始作為個體而不是集體掌握權力。同時,信息的傳遞可以不再通過中間層次,人和事都不再依賴一個中心點彼此連接而獲得多元的聯接渠道,個人只要直接附著於其上就可以在信息空間中漫遊了,這造就了一個又一個不受某一中央權力體系控制的涉外行為個體,人性在這種高度自由的環境中得到了劇烈笑衡的釋放。從現實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網路直接使用權都掌握在"遵從自我"的非國家力量手中,政府乃至國家均在網路中受到了巨大挑戰。其中,網路民族主義的興起標志著民間力量在國際互聯網政治舞台上具有了較為獨立的話語權力與行為能力,國家進入網路世界後對涉外問題的掌控能力相對下降,不斷受到民間外交輿論的影響、擠壓與挾持。
網路外交還具有心理交互特徵。有人認為人性是一種經驗的、概化的存在,也有人認為人性是一種理性的假設。而無論如何都必須承認,人性的具體載體是心理機制、表現形式是具體行為。對人的心理全然洞察,就會對人性有較為准確的把握。在國際政治中,個體政治心理之間以及個體與群體政治心理之間的互動和情緒傳染,將各國國內政治生活中的無權者聚集起來,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心理力量。網路互動可以說是最便捷經濟、同時也是最具頻繁性的一種互動,而跨國網路互動則具有創造國際影響力的能力。這培育了網路外交的深層心理動力學框架。
二、人性現實主義視角下的大眾心理
(一)無權群體的政治心理
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作為國際關系領域的人性現實主義代表作,是將心理學和國際政治學成功結合的典範。現實主義將利益作為人類政治行為的驅動力,而思想深邃的摩根索從未將對人性與利益的分析停留在物質化的粗淺層面。他目光犀利地指出,政治和社會制度均根植於人性。在社會條件下,人性註定了人具有權力慾望和權力沖動。但人們只能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權力大小來界定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權力范圍之外的利益通常會遭受失敗。在任何一個社會里,只有少數人能夠較長時間地對大部分人行使權力並擁有為數眾多的自正閉我滿足機會。後者作為權力的對象,而非權力的行使者,註定無法在國內社會中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
實際上,人口中的這些集團被剝奪了發泄自己權力沖動的渠道,而具有"國際情懷"的他們難逃"權力慾望與沖動"的折磨,常常演變為在國際領域追求國家權力慾望的最激進的支持者,特別是白領工人等中產階級的下層和勞動群體的主體熱衷於將他們自己徹底地與國家對權力的渴望認同起來。也就是說,無權群體在社會中受到壓制後,普遍會產生尋求慾望解脫的隱秘行為。而且,越是無權的群體,就越傾向於用"有意義"的低成本方式去爭取"自我實現"。
(二)國家權力的虛擬分享
基於上述判斷,摩根索認為,在國家內部,存在著一種讓無權民眾的權力慾望得以釋放與補償的社會心理機制。在相當程度上,普通大眾可以並經常藉助這種機制,來修補自己在權力運行體制里遭受的心理創傷,為被壓抑的自我打開一扇無形的虛幻滿足之門。特別是處於較低階層的個人的不斷增長的不安全感,以及社會普遍分裂為小單位的傾向,極大地加劇了個人權力沖動的挫折感。反過來,這又引起人們更強烈的"要求認同集體的國家權力以作為補償"的願望。這種願望既有量上的增加,也有質上的增強。摩根索沿著這一思路,提出了明確的結論:由於未能在國家界限內得到權力慾望的徹底滿足,人民便將這些未得到滿足的慾望發泄到國際舞台上。在那裡,他們通過與國家權力慾望"合體"而得到替代性的滿足。
尋求心理補償的無權群體,在兼具物理世界、思想(心理)世界交叉特徵的網路世界裡,以匿名方式逼近被現實壓抑的潛意識和真實慾望,形成一種熱衷於網路政治的"電子人格","好像我們所有人作為同一國家的成員,集體地擁有和控制了如此巨大的權力",甚至個人想像著代表國家在虛擬的國際舞台上行使國家的權力。2012年"黃岩島對峙"期間,廣大網民公開要求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菲律賓"亮劍",從愛國主義和網路民族主義的視角透露了上述心理機制的蛛絲馬跡。
(三)人性驅動的網民反戈
人性現實主義在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中均呈相似形態,其最突出的共同特點就是人對未得利益的追求和對已得利益的保護。國家在某一時期的國際體系中構建起來的內在權力意志觸角伸入網路世界後,一方面試圖利用數字化工具對他國及其國民施加影響,在虛擬世界裡攻城略地;另一方面,自覺地用數字化工具武裝自己,抵抗他國的遠程虛擬滲透。由此,網路外交呈現出進攻性與防禦性兩種形態。其中,進攻性網路外交和目標國國內網路政治緊密相連,防禦性網路外交和國內網路政治休戚相關,因此網路外交環境與一國國內的網路政治生態構成了統一整體。
存在於"原癌基因"誘導機制之中的人性現實主義使得網路外交的"刀鋒所向"具有了不確定性。現代醫學家認為: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管束"它的是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啟動"癌症程序",使人體患上癌症。熱衷於"國家權力虛擬分享"的大眾,一旦因其根本利益受到難以挽回的損害,在"致癌因素"的誘導下就可能拋棄虛擬分享,追求現實利益,從而與國家分庭抗禮。美國在"西亞北非動亂"中的進攻性網路外交證明了這一點。
總之,從人性現實主義的相關理論來看,網民大眾在開放的環境里極易形成熱衷於捲入"國際輿論"的社會力量,從而激活網路外交。其中,網民在他國網路外交攻勢中的"心理質變"是最具威脅性的因素。
參考文獻:
[1]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劉文富.網路政治--網路社會與國家治理[M].商務印書館,2002.
作者簡介:白續輝(1982-),男,山西興縣人,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公共政策、電子政務等。
3、電視新聞節目形態在53年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Subject Scheming
E
s
s
a
y
s
S
o
l
i
c
i
t
e
d
征
文
電視新聞節目形態變遷與電視文化認同
龐慧敏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
3
0
年,
中國的電視事業改革也步入了而立
之年。電視新聞節目的形態在這
3
0
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電視
文化的認同性也隨之不斷地變化著。
一、電視新聞節目形態變化路
徑梳理
所
謂
電
視
節
目
形
態
,就
是
一
系
列電視節目的內容實體呈現出的基
本風格與範式。
①
在中國的熒屏上,
新聞節目
3
0
年來大致呈現出了四種
形態:聯播體形態、深度報道形態、
娛樂化形態、民生新聞形態。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形態是
中央電視台
1978
年元旦開播的綜合
性新聞欄目《新聞聯播》
。它以莊重、
嚴肅和字正腔圓的風格為新聞欄目
定了型,直到現在依然是中國觀眾
了解國內外大事的重要窗口,也是
「中國國情的晴雨表」
。這樣的傳播
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基本上是一種
工作告知,在觀眾心裡總感覺與自
己隔著一層。
從
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到
90
年代
初期,這種政治的宣傳式節目形態
受到來自紙質媒體的挑戰,出現了
以《中國青年報》為代表的深度新聞
報
道
,導
致
電
視
新
聞
收
視
率
下
降
。
1993
年,以《東方時空》為代表,以
報紙的深度報道為理念的電視新聞
深度報道出現了。這種新的新聞節
目
形
態
報
道
的
也
是
重
大
新
聞
事
件
,
但是注重背景分析,挖掘事件背後
的真相,特別是《焦點訪談》和《新
聞調查》等欄目的創辦,展現了媒體
輿論監督的功能,從而契合受眾心
理並產生共鳴,贏得了觀眾的口碑。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內容和形式上
不斷改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由於其選題的重大性、嚴肅性
和思辨性,使其受眾局限於中高端
人群,實際的收視份額並不高。
與
此
同
時
,中
國
電
視
中
加
入
了
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娛樂。出於
對以前宣傳和刻板傳播形式的糾正,
電視新聞首先在播報方式上開始革
新,
「講」新聞與「說」新聞受到追
捧。時至今日,除去
CCTV
幾檔標志
性的聯播體節目,大部分新聞是以
情
境
和
主
持
人
的
個
性
化
播
報
為
主
。
另外,有一種節目樣式必須提及,即
談話節目。之所以把它歸類於娛樂
形態,是因為談話節目可以在各種
形態的電視節目中出現,
「談話」只
是節目的一種表現形式。國內比較
有
影
響
的
談
話
節
目
如《
實
話
實
說
》
等,都仿照了國外的脫口秀樣式,雖
然選擇的話題新鮮、參與的人物具
有新聞性,但不可否認其娛樂色彩
日漸濃厚。電視新聞的娛樂化,使受
眾
在
體
驗
快
樂
的
同
時
獲
取
了
信
息
。
感受快樂是這類節目的主旨之一。
世紀之交另一個重要的電視新
聞形態是民生形態,它使受眾的草
根情結得以釋放,其定位就是以百
姓視角、民本立場報道市井百姓生
活的原生態,報道與他們切身利益
相關的事件。由於同時期娛樂化在
媒體中不斷被放大,民生形態與娛
樂形態不斷地被嘗試結合,加上對
國外電視節目形態的借鑒,以及媒
體產業化的動力,受眾在媒體的自
我娛樂中狂歡。
二、與電視節目形態變化相適
應的認同性特點
電
視
作
為
當
今
社
會
最
重
要
的
、
影響力最大的大眾傳播媒介,與大
眾文化相輔相承,互相依賴。大眾文
化
為
大
眾
傳
媒
提
供
了
豐
富
的
內
容
,
大眾傳媒又是大眾文化得以流行的
助推器,塑造了大眾文化。電視文化
無疑是大眾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具
有大眾文化的基本特徵:一是時髦,
電視往往是新鮮、奇特事物的重要
傳播者;二是膚淺,電視通過畫面可
以直接刺激人們的感官,表現為一
種外在的、表面的作用;三是便利,
電視的普及和利用程度比其他任何
形式的媒體都要便捷,人們不僅很
容易得到它,而且也很容易通過它
捕捉到流行和時尚;四是批量,千千
萬
萬
的
電
視
受
眾
可
以
在
同
一
時
間
、
不同時空,
同時使用和消費電視文化
和內容;五是快餐式,電視可以供人
們及時享受、獲得即時滿足和快感。
②
而中國電視節目形態從聯播體發展
主
題
策
劃
Subject Scheming
38
到娛樂化,正是電視文化與大眾文
化間不斷融合與認同的真實寫照。
電視新聞節目形態的變化對電
視文化認同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
幾點。
1
.
消費——認同的表達。
電視文化作為大眾文化的主導
形態,是受眾個體或群體表達自我
認同或社會認同的工具。而人們的
消費行為又是以認同的方式反映人
們對於自我和社會的態度。
③
也就是
說,人們的電視文化消費行為在一
定
程
度
上
是
認
同
性
的
反
映
和
表
達
。
人們消費什麼、不消費什麼,不僅表
現
了
對
自
己
所
持
貨
幣
的
支
配
態
度
,
也反映了人們的認同性行為,消費
者的購買行為體現了個體價值觀念
與社會屬性。
比如,娛
樂
形
態
的
電
視
明
星
訪
談節目,就能使受眾從中尋求滿足
自我期待和慾望的社會性因素,從
而
得
以
認
同
個
人
身
份
的
主
要
特
征
。
受眾跟隨節目探尋明星的成長經歷,
發現大部分明星來自民間,其成名
的背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受
眾通過節目實現的是自我「明星夢」
的替代性的滿足。明星是真實的、可
以把握和觸摸的,他不像神話和烏
托邦那樣空洞、飄渺和遙不可及。
消費作為認同性的表達也會受
到一定的制約。雖然隨著社會的進
步,普通人的話語權不斷地擴大,但
是人們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地位、身
份和角色進行消費活動,而是在由
認同確定的框架之內進行。不同的
電視節目形態代表了不同的受眾不
斷追求社會認同的軌跡。由於時代、
技術等條件的限制,聯播體和深度
報道形態的電視節目,其認同性處
於社會高端,如價值觀、道德觀和社
會秩序等問題的關註上,不免讓人
覺得只有仰視得見。而娛樂化形態
的電視節目雖然滿足了受眾的向下
需求,但其致命缺陷在於,抽空了電
視為公眾提供信息的社會認同體系,
即媒介公信力。
④
民生形態的電視節
目應運而生。雖然一直遭人詬病,但
它確實很好地將電視的媒介特徵與
新聞的本義相結合,關照原生態的
報道,因而也更加回歸平民視角。民
生形態電視節目的出現,同樣符合
受眾的需求,符合受眾的文化消費
理念,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消費
形成了對有關社會政治、經濟事件
的觀念認同。
2
.
示範——認同的途徑。
「示範」主要有兩層涵義:首先,
具有「標准」的涵義,是基於大眾文
化的生產標准而言;其次,表明了一
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樣本」
,是
基於大眾文化被消費的過程而言。
⑤
不難看出,對於示範作為認同的途
徑的理解,是從電視文化的商品屬
性入手。電視是大眾文化的代表,而
大眾文化的一個特徵就是文化工業,
以
技
術
和
資
金
為
基
礎
大
批
量
復
制
、
標准化生產和消費,其目的就是達
到文化產品的壟斷,實現利潤的最
大化,最終完成對上層建築的影響。
這種標准化與樣本化就是受眾在傳
媒產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實現自我
認同與社會認同的過程。
美國通過影視文化的生產與輸
出,確立了全球影視文化的標准與
樣本。電視文化的批量復制與生產
離不開對技術的要求,美國憑借其
發達的經濟和技術水平在文化市場
上占據著絕對優勢,導致了市場交
換的不平衡,從客觀上導致美國的
電視新聞成為全球新聞報道的主要
素材,美國影視文化成為世界影視
文化的引領者。
我
國
電
視
節
目
形
態
,除
聯
播
體
是歷史的使然,其他形態的電視節
目無不與美國電視節目的發展息息
相關。特別是
2
0
世紀
9
0
年代之後,
隨著電視節目市場日益國際化,我
國也引進了很多類型節目,這正好
與美國的收視率領先的電視節目互
相對應。近年來中國的電影大片、電
視選秀、益智博彩節目更是引進或
克隆美國節目形態。以美國文化工
業為標準的大眾文化影響了世界許
多國家人們對生活態度和人生價值
的理解,使美國「樣式」在全球實現
標准化。
「那些能表明當地或國家特
征和連接當地或國家的文化價值觀,
似乎處在被全球市場的冷酷力量打
垮的危險之中」
。
⑥
受眾的自我認同
與社會認同一樣都處在美國的價值
觀標准之上,追求物慾的幸福與身
體解放,其結果必然是全球化的文
化同質化傾向。電視文化不但成為
一個經濟問題,同時也成為一個政
治問題。
三、
電視文化認同性的危機
當
受
眾
越
來
越
接
近
電
視
,被其
中的虛幻影像吸引時,電視的主宰
地位就越發突出,受眾成為絕對的
被動消費者。盡管電視媒體為吸引
受眾的參與而不斷變換著節目的形
態,其實這並不能改變二者的不平
等地位,往往是弱勢的受眾不斷地
妥協,其結果就是自我的喪失與認
同性的消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
方面。
1
.
對社會矛盾的掩蓋。
電
視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形
式
,和其
他文化形態一樣主要作用是反映社
會現實。但是,由於全球范圍文化工
業的趨勢,又削弱了其監視社會矛
盾、反映現實生活的作用。當下時髦
的詞彙「全球化」
,一方面說明世界
經濟互相交流和依賴的全球化,另
一方面,在各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下,文化交流的內容和范圍必定也
會隨之擴大。再加上文化產業化的
驅動,有學者認為,美國作為目前世
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實力雄厚,其
E
s
s
a
y
s
S
o
l
i
c
i
t
e
d
征
文
主
題
策
劃
39
Subject Scheming
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世界上也處於領
先地位,源源不斷地輸往其他國家,
同時將美國的文化、意識形態一並
輸出。從這一角度說,文化問題成為
一個經濟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政
治問題。
由
於
文
化
生
產
具
有
特
殊
性
,同
時還要進行批量生產,對產品的內
容、質量的要求必定會降低,其目的
就是迎合人的一般的娛樂需求。電
視節目一旦走向娛樂化傾向的道路,
那麼必然走向反映社會矛盾的反面,
使受眾沉溺於娛樂狂歡之中。大型
的文化生產和傳媒機構會建立起一
系列如何分配其資源的商業標准和
審美等級,以此來決定將資金投向
哪些題材、作家、電影、藝術家、出
版物。無論是投資電影、書籍、音樂
唱片、電視節目、歌舞劇、雜志還是
學術教材,大筆的資金總是投向那
些被認為會帶來豐厚投資回報的產
品。在此投資基礎上產生的新電影、
歌手、小說或唱片,都具備了某種所
謂的「國際潛質」
,它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會給接觸到這些東西的人
們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⑦
社會矛盾在
全球化的名義下被消解,受眾每天
生
活
在
電
視
制
造
的
虛
幻
現
實
之
中
,
喪失批判精神。當全世界受眾沉浸
在真人秀帶來的一夜成名的夢幻想
象中時,能進行反思的人就不多了。
對社會矛盾的掩蓋帶來的後果除了
逃避現實,另外就是模仿電視節目
中傳遞的生活方式和刺激行為。有
分析人士認為,青少年犯罪手段的
來源大部分是從媒介中獲取。媒介
肩負的社會責任在文化工業的大背
景下顯得蒼白和無奈。
2
.
文化個性的消失。
電視文化造成認同性的另一個
危機是「文化同質化」
,它是指全球
文化的某種趨同現象。
「它造成了經
濟上的依賴、社會意義上的歸順和
文化的替代」
。
⑧
它不僅會削弱文化
的自主能力,還會使某一文化內部
發生斷裂,使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面
臨危機。西方的電視節目大量充斥
於世界各地,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
的影響尤為明顯,年輕人在對西方
文化認同的同時,忽略了本民族文
化
。
通過傳播媒介造成的文化同質
化趨勢愈演愈烈,在這一過程中占
優勢地位的美國文化成為全球文化
的示範和榜樣,美國的消費主義價
值觀成為盛行全球的行為理念。一
些學者不無擔憂地提出「媒介帝國
主義」理論,他們認為一些生活在不
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將
以同樣的方式去觀察、去思考,得出
近乎相同的觀點和結論,而這種觀
點、結論無疑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
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為標準的,其
結果就是人們的行為方式的全球同
一。正如加拿大學者考林・霍斯金斯
所說:
「一定的人群應該不時地在屏
幕上看到自己形象的再現。這似乎
是很基本的,甚至並不是出於民族
的原因,只是因為認同的問題。不斷
地和外國的模式打交道,你就會因
為無休止地沉浸在相異的戲劇環境
中而最終遭到毀滅。
」
⑨
當然,不能忽略受眾的判斷、分
析和創造能力,以血緣、文化和地域
為特徵的民族文化在異質文化的沖
擊之下也會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民
族文化的品味未必會真正消失,
「同
質化」的力量未必對民族文化構成
真正的威脅。但是,我們對於媒介
「同質化」的影響卻不能完全忽視。
希望全球文化的前景能如英國學者
邁克・費瑟斯通所描述的那樣:
「全
球文化不是表明同質性或共同文化,
而是相反,它越來越多地表明,我們
共享著一個很小的星球,每天都與
他人保持著廣泛的文化接觸,這樣,
把我們帶入不同世界定義之間的沖
突的范圍也擴大了。彼此競爭的國
家文化匯合到一起,展開有全球文
化影響的競爭,這是全球文化的一
種可能性。
」
⑩
電視新聞節目形態
3
0
年變化的
軌跡,反映了中國新聞改革的路徑,
同時,映射出中國電視文化的發展
變化和認同性的歸屬。每一種新的
節目形態的出現,並不是對之前形
態的全部摒棄,而是呈更新與融合
之勢,體現了兼容並蓄的內涵。通過
對節目形態的分析,目的是更好地
發展有我們國家和民族特性的電視
文化,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
天,避免由於全球文化的認同模式
一致而導致的文化同質現象,這也
是
中
國
電
視
新
聞
改
革
的
題
中
之
義
。
4、中國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利用全球化的優勢
積極參與全球化。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擴大對外開扮頃帆放和對外交往,積極參與全球化,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服務國家廳雹大局,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乎蔽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5、舉例論述全球化的效應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效應之一,是使世界真正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極大地促進了國際交流,降低了世界經濟活動的成本,提高了全球經濟效益和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並有利於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世界經濟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聯結成的有機整體,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的兩個過程:全球化由經濟發展的推動而不斷加深,而經濟發展也因全球化而得到促進。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經濟開放度(貿易/GDP)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高增長的13個國家經濟開放度是92.1,而低增長的國家只有70.2。高增長的國家通過擴大對外交流而獲得了更多的發展資源和發展空間。全球化為所有的國家提供了廣泛的經濟交往的舞台和發展機遇,使每個國家都能從中獲得收益。因為,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不僅發達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和市場上實現了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也相互交織,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經濟關系。發達國家由於經濟成熟,市場已趨於飽和,遂全力向世界市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市場擴張;發達國家擁有較高的價格水平,經濟全球化可以使它有條件從最便宜的國家進口商品,其購買支出遠遠低於國內價格,從而獲得國民收入的外溢。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全面實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大量吸收外來資本及技術,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中所佔的份額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價格水平相對較低,難以獲得國民收入的外溢,但發展中國家相對於發達國傢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利益,這有利於擴大它們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國際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與經濟關系的密切,為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比較優勢的發揮創造了條件。這不僅使世界經濟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且推動了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
經濟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對長期存在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提出了嚴峻挑戰。應該承認,當下的經濟全球化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化,國際經濟規則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國家單獨或聯合制定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居於不平等和不利的地位。但是,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全球化的不公正、不公平等問題必然會成為世界經濟政治議事日程的當務之急。因為在全球化進程中,世界是一個經濟整體,如果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處於貧困和弱勢狀態,發達國家的發展總是以發展中國家的犧牲為代價,世界的經濟體系就缺乏和平與繁榮的真正基礎,全球化的經濟秩序就毫無正義性和普遍合法性可言。這樣的全球化是不可能長久持續和順利發展的。實際上,當前國際社會所出現的極端民族主義、國際恐怖主義等勢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公正有關聯。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進行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參與,必將使改革舊有的不合理規則體系、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成為世界性的潮流。冷戰結束後,世界市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各種類型的國家都被深深地納入世界經濟體系,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成為世界市場的重要成員。與昔日作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強制裹脅到世界市場不同,如今它們是作為獨立主權國家而主動參與到世界市場中來的。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它們在世界經濟舞台的地位和作用將不斷提高和增強,它們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也會不斷增強和更加有力。全球化的利益應當是共享的,全球化的競爭應當是公平的,未來經濟全球化能否順利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利益能否實現某種意義的平衡。另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要求全球性的經濟制度體系不斷出新和變革。全球化的迅猛發展給國際社會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原有的制度、規則已難以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雖然近年來,一些國際性的組織制定了一系列國際規章制度,為世界經濟活動確立了相關行為規則,但是這並不能涵蓋所有領域,而且這些規則由於缺乏強制執行的權威機構而很難實施。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及由此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使現有的國際金融機構和運行機制的缺陷暴露無遺,所以對國際經濟組織及其維系的國際經濟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造或重構是保證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條件。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效應之二,是使國際關系的內容發生變化,推動和促進國際政治機制的構建與國際政治秩序的重構。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意義在於它對傳統的民族國家權利及國際關系構成了深入和持久的挑戰。與其他各種體系一樣,國際體系「是通過以某種控制形式進行有規則的互動而聯結在一起的多種多樣的實體的集合體」。一方面,全球化的邏輯與國家體系正在發生沖突,國家的主權地位正在受到挑戰,國家職能越來越多地被讓渡和削弱,國際組織的作用日益強化;另一方面,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也並非完全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因為全球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制度安排,是需要國家來進行推動的,國家不僅可以利用國際社會現有的規則、制度及渠道發揮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可以通過直接參與全球化進程,對全球化的速度、范圍及趨勢實施某種控制,並最終確定全球化的世界統一的規則。因此,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將推動世界各國內外政策的調整和國家形態的重塑,以國家形態的變化為基礎,國際關系的內容及國際政治秩序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導致國家間發生戰爭的因素有所減少,特別是那些在全球化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的國家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減小。全球化的作用使得國家之間的競爭變成了經濟上的競爭和科技實力的競爭,世界各國均把主要注意力轉向經濟發展問題,並把爭取一個有利的國際經濟發展環境和經濟活動空間作為自己的重要目標。為此,經濟、社會、文化及科學技術等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而傳統的軍事關系的重要性大大降低,這極大地豐富了國際關系的內涵,也使國際社會的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在一個越來越大的市場上進行競爭與合作,經濟以及政治、文化和人員的交往日益頻繁和復雜,必須有必要的國際規范加以約束;從深度上說,世界市場的規模發展意味著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要使各國在世界市場上進行有機的整合,各國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也需要遵循一些超國界的共同規范。也就是說,在全球化進程中,國際規范與規則成為調節國家之間關系的重要杠桿,成為解決不斷出現的國際性矛盾與沖突的客觀需要。不僅如此,全球化極大地改變了國家利益的內涵,國家利益的核心從傳統的國家安全發展為廣泛的經濟與社會安全,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實現必須依賴於各國的密切合作與協調,國際關系並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關系,國際組織等非國家行為主體的作用明顯增強。這意味著國際關系的行為主體趨於多元化,民族國家在國際體系中已經無法維持壟斷性的主體地位,而必須與一些非國家行為主體共享世界舞台。這必然促使各個民族國家作出調整,重新審視傳統國際機制及國際秩序的本質特性,努力尋找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的結合點。此外,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化進程,它們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地位和作用將會不斷加強。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不僅需要得到規則和過程的公平,更需要得到某種特殊的照顧和結果的公平,發展中國家的要求與斗爭是加快新國際政治秩序構建的重要動力。總之,全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為國際機制和國際秩序的重構創造了必要的環境並提供了基本的動力。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效應之三,是為落後國家利用外資和全球市場、發揮「後發優勢」並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對於落後國家來說,全球化雖然給它們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是,全球化也為落後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和少有的歷史機遇。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完全可以發揮「後發優勢」,利用發達國家的已有成果,藉助世界市場的資本、技術等因素而獲得加速發展。第一,全球化不僅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的資本來源,而且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增值提供了重要場所。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工業化和走向全球化的雙重任務,資金不足是困擾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而全球化恰恰為國際資本大量湧入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渠道並創造了條件。資本的自由化和金融國際化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很容易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剩餘資本。國際資本的大量湧入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強有力動力,而經濟的不斷發展使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資本積累不斷提高,甚至出現了資本的充裕。因此,如何實現剩餘資本的不斷增值關繫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能否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則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增值提供了一條途徑。據統計,1985—1996年,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佔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由5%上升到14.7%。與發達國家相比,盡管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總量較少,但隨著國際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將會有一個大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既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發展對外貿易和擴大出口,又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及升級,也有利於國際分工的發展和南南合作的加強。第二,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有利於增加商品和勞務出口,進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加速,擴大了對初級產品以及勞務的需求,這為盛產這些產品並擁有豐富勞動力資源的落後國家擴大出口提供了機會。同時,由於貿易自由化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工業品關稅的大幅度減讓,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准入環境得以改善,大大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的發展不僅大大加快工業化國際擴散的速度,促進國內經濟的增長,而且國際貿易本身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986—1996年,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佔GDP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第三,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先進的設備、技術、信息及管理理念。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先進的設備、技術及管理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必備條件。國際貿易的發展、生產一體化以及資本和人員流動的頻繁實際上就包含了設備、技術、人才等在內的企業經營資源的國際轉移。因此,全球化發展不僅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設備和技術,而且還能同時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及管理理念,迅速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為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打下良好的微觀基礎,並進而推動經濟與政治體制的配套改革,全面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東亞地區經濟的成功表明,無論其原有的經濟基礎如何薄弱,只要採取適當的對外開放政策,將其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完全有可能在短時期內迅速實現經濟的跳躍式發展,最終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這在信息化時代尤其如此。由於信息產業明顯不同於其他現代工業,這為發展中國家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提供了更可行的機會。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在輸入發達國家的技術產品和接受投資的過程中獲取發達國家在信息革命中已創造的先進成果,從而大量節省初期研究開發費用,並使自己的信息產業建立在較高的起點上。所以,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和趕超戰略、達到自強目標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並非完全處於被動地位,關鍵是看各個國家如何應對並做出何種選擇。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就形象地指出:「全球化猶如一股洶涌的波濤,它既可以吞沒一些國家,也可以將另一些國家向前推進。」
6、國外的很多工作都是臨時工么?
國外應該很多工作都是臨時工,因為國外局則沒有說那種我們這邊會有編制的那種工作,他們很多都是屬桐行棚於直接喊來工作的臨時工,但是工資會比較高。
這個臨時工的話,其實也是挺好的。
畢竟沒有說你一定要在一個崗位上每天工作,他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想做的臨時工,工資也不用愁,都是比較高的,在他們那帶明裡來說肯定能生活得比較好。
7、怎樣理解經濟全球化?
1、要重視科技發展,重視國際經濟合作,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2、堅持改革開放,抓住機遇,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渣型地位。
3、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健全貿易摩擦解決機制,加快貿核梁納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倡導多邊自由貿易機制,擴大自由貿易「朋友圈」,主動分享發展機遇和經驗,增進改沒民生福祉。
(7)全球化替代性滿足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是滿足人類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經濟全球化讓各類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使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進全球經濟總量快速提升、物質財富不斷豐富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人類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建構、發展和革新,促進各種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蓬勃發展,為人類應對共同挑戰提供了更多可能,極大提升了全球共同抵禦風險和應對危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