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黨被公認為是反全球化的標志性事件
被公認為是反全球化的標志性事件是西雅圖事件熱那亞風暴。反全球化,是指反對不合理全球化的思想與運動的總稱。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推進,反對全球化的浪潮日趨高漲。1999年11月美國西雅圖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期間的大規模反全球化示威,被認為是反全球化現象的開始。
2、闡述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浪潮出現的原因
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浪潮出現的原因,是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出現了全球化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結構性對立,另外經濟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夠,特別是中下層民眾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較少。
把全球化視為一種現代化進程,現代化輸家理論總體能解釋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和涌動的原因。現代化輸家是在西方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持續變遷過程中出現的,不能適應現代化進程,地位與聲譽受到影響並遭受社會排斥的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群體。這個群體表現出反全球化和反精英態度。
(2)反全球化事件擴展資料:
應對逆全球化浪潮方法
要想有效應對逆全球化浪潮,既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又要正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先進理念和務實舉措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各國應加強國內改革和國際合作,推動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和國際規則,創造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良好條件,共同推動世界發展繁榮;合理分配經濟全球化紅利,讓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成果,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3、有關全球社會的觀點!急!!!
現在世界的發展,出現了地球村這一說法,全球社會就可以理解為「地球」村這一個村子的社會,著眼於全球文化熔於一爐的社會。
因為與不同國家、社會的人交流日趨必要,不論什麼行業,都有這樣的需求。即使日常生活,也在不斷的受到各個不同國家的影響。如日本的索尼,美國的微軟,無時不刻地在侵襲著人們的生活。因而了解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社會習俗,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的與全球社會同步發展。創造出同樣的影響力,而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4、什麼是經濟無疆界
應該是全球化的意思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公認為它滲透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但對這個大趨勢有著不同的認識:贊同,反對和不承認。贊同的態度占絕大多數,並進而研究經濟全球化的現象、特徵、機遇與挑戰,對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國內外的研究者有眾多的看法,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研究,在這里歸納以下幾種觀點:
1、相互依存論。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的日益緊密運動的進程。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度報告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同國家的市場和生產日益變得更加互相依存的過程,這是由於貨物和服務貿易的發展以及資本和技術的流動所造成的。」聯合國貿發會議1997年度報告指出,全球化「是全球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市場、生產和金融活動的跨國界聯系已加強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國的經濟都不能不受到國界以外的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全球化是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的傳播,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2、產業結構調整論。經濟全球化是世界范圍的產業結構調整進程。它主要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跨國公司為主要推動力。不但是產業的整體轉移,重要的是同一產業的一部分生產環節的轉移。不是在一國,而是在全球范圍的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兩種途徑,一是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之間交叉投資、企業兼並進行;再就是發達國家把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包括高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促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總量的增加。認識全球化的這一實質很重要,從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來考慮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總體戰略,才能使我國對外經貿工作趨利弊害,防範和減輕經濟全球化可能產生的風險和弊端。(龍永圖,1999)經濟全球化,實際是以科技研究為動力,跨國公司的經營為載體,而在全球進行產業調整。
3、市場經濟規則全球拓展論。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規則在全世界范圍內拓展的過程,是世界經濟運行規則的全球化。認為市場經濟規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微觀市場規則,主要由少數世界上最大、最開放的國家的市場運行規則和跨國銀行、跨國公司等經濟組織在各種多邊安排下所制定或形成的制度安排或規則。另一種是宏觀經濟規則,它由WTO、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在各種多邊安排下制定和形成的正式制度安排或規則。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要進入國際市場或加入相應的國際組織都必須遵守這些市場經濟規則。(鄭通漢,1999)
4、網路化論。經濟全球化是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通過跨越各洲的網路所形成的世界模式,網路通過各種類型的流動和影響而互聯。(約瑟夫·奈,2001年)
經濟全球化是由於科技進步,科技成果、信息技術在經濟領域的運用而導致的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全球經濟的融合。在「21世紀論壇」上,全球500名知名政要、學者、企業家縱論新經濟給世界帶來的重大影響,一致認為,因知識爆炸對全人類帶來的深刻變化在經濟領域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經濟全球化。以數碼科技為核心技術的信息產業所創造的新經濟,使整個世界都要遵守同一規則,在同一個市場配置資源、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概念。
5、生產要素流動理論。經合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S.奧斯特雷認為,經濟全球化主要是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流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過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經濟全球化的定義是:「跨國商品及服務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6、貿易全球化理論。認為經濟全球化「最貼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貿易聯系的緊密程度為基準的。根據這個理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國貿易額在世界生產中的比重越大,世界經濟就越強烈地表現出全球化趨勢」。相當多的論文認為,貿易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先導,經濟全球化最初的表現就是世界貿易的發展。特別是在當代世界貿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
7、資本全球化理論——以金融全球化為最主要標志。追求利潤的本性使資本在全球尋覓獲利的機會,生產和交換領域的中的全球化,首先是資本運作的全球化。(弗郎索瓦.沙奈,2001年)信息技術作為金融的新工具,而放鬆對金融資本流動的管制使金融全球化把世界經濟連接為一體。全球金融資本的交易數十倍、數百倍地增長,大量游資快速流動,每天的資本流動量在1.5萬億到2萬億美元。金融全球化史無前例地加強了貨幣資本構造資本增值運動的能力,在它的背後是種種生產領域創造的財富轉移的機制,食利資本正是以此為生,所謂資本運動的G——G』形式。因而,資本全球化最直接地揭示了以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本質。
資本(金融)全球化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是社會化生產最高的表現形式,法國學者讓.克洛德—德羅奈認為,金融資本在時間和空間上對資本使用價值的生產實現了全面的、不間斷的、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了資本的增值,資本利潤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中國學者李其慶認為,它也產生著問題、危機,權益資本相對於實物資本具有越來越大的虛擬性,兩者價值發生分離,投機泡沫就是從膨脹的名義貨幣資本的「肥皂泡沫」中產生的,而泡沫的破滅必然引發金融危機。此外,對外投資在獲利驅使下,間接投資大大增加,投資的投機性大為增強,有研究表明「1985年以後對外直接投資具有了越來越多的投機特徵。」
8、全球發展多樣性、發展過程論。歐洲議會於80年代後期召集多國的專家學者組成里斯本小組,集中研究全球化問題。《競爭的極限:經濟全球化與人類未來》一書是其研究的重要成果,書中對經濟全球化的概念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認為經濟全球化現象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表現方式,它們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其中有些會在10到15年內消失或失去作用,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形式和方式,因此,沒有一個固定模式的全球化。里斯本小組的專家認為,全球化涉及的是組成今天世界體系的眾多國家和社會之間各種聯繫上的多樣性。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含義在於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的相互影響,同時這種相互影響必須達到一定的量,即必須是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之間發生的,而不僅僅在某些個別國家或地區之間,這種互相影響還必須達到較深的程度,它已從根本上制約、影響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從廣義上講,經濟全球化代表著經濟活動從國內向全球范圍擴張的過程以及隨之而出現的種種經濟、社會、政治、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改變過程。
9、全球生產社會化理論。還有研究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經濟活動的全球擴張,是各國經濟活動從國內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社會化的過程。對經濟主體來說,它總是在特定的社會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進行活動。因此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特定經濟主體來說,社會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取決於生產力發展水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經濟主體不斷拓寬其活動范圍,社會邊界從國界走向洲界,走向全球。因此,經濟主體將其賴以生存的社會范圍從國內推向全球,日益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分工、合作和配置資源的過程即為經濟全球化。(雷達、於春海,2001年)
當代世界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並存,贊成還是反對全球化的對立。
1、反對全球化本身。來自各種非政府組織;來自弱勢國家和民族,從傳統文化、宗教上反對全球化;另一種力量來自西方,既得利益維護者的反對力量。反全球化運動造就的最大事件,是1999年11月數萬人在西雅圖的示威遊行,抗議世貿組織最高級會議。反映了發達國家的部分勞工構成反全球化的重要成分,一部分主要的社會基礎。他們抗議世貿組織的貿易自由化促進了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犧牲了母國工人的就業機會。
2、把一些問題歸罪為全球化。全球化是有負面影響,但這些問題不是由「經濟全球化」而是由「資本主義主導下的全球化」造成的。「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全球化在為很多國家帶來財富的同時,也造成財富過分集中、貧富差距拉大以及某些國家被邊緣化的後果。這些問題並非是全球化本身所造成的,但卻很容易使得那些對現實不滿的人,把這些問題都歸咎與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發展趨勢,不是一個反字能阻擋的,對這種反全球化的行為和思想提出了異議,認為反全球化預示著新的來自歐美的經濟民族主義的復活,「如同19世紀末與20世紀上半葉的情況,經濟民族主義是歐洲反全球化的典型產物。這次反全球化浪潮導致歐美國家出現程度不同的經濟民族主義(危險徵兆已經在美國布希當局強加鋼鐵201條款保護美國處於弱勢競爭地位的鋼鐵工業……表現出來)。
另有一種意見對是否存在、何種意義上存在經濟全球化有疑義。認為所謂經濟全球化是國際經濟的一種誇大的說法。有人對較長時期的宏觀經濟數據作比較,認為目前世界經濟交融的程度大約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帝國統治下的和平時期。認為,即使在全球化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領域,也還「遠沒有根本改變世界經濟依然是由各民族國家經濟作為主體的格局」。(裘元倫,1999年)全球化之「化」,既指已經被化的事實,也指一種歷史進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張志洲,2001年)
二、歷史上的全球化與當代的全球化
全球化始於何時,有多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全球化有久遠的歷史,提出五次高潮論,三次高潮論。另一種則認為全球化「是90年代最新的全球趨勢」。(侯若石,2000年)還有觀點認為全球化從地理大發現開始,以早期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為標志。還有認為當代人類關注、爭論的全球化是二戰後,確切講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社會現象,這個時期世界經濟高速發展,高科技深入影響人們的生活。全球性問題凸顯,跨國公司爆炸性增長,信息化、網路化沖擊。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化全面而深入,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步入學術領域,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的主流概念。持這種觀點的人居多,就是說,在研究全球化時,即看到它的歷史淵源,又將關注點定位於當代。
有學者提出,不要拘泥於全球化的時續性,避免忽略全球化演進中質的差異,而提出兩分法,即歷史上的和當代的全球化,以便准確地把握和認識全球化。(蔡拓,1999年)歷史上的全球化時間在15世紀地理大發現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特點:其形式表現是人類交往活動在地域上拓展,從國內到國外,遍及世界各地。其內容表現為市場經濟在全球的擴張。並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聯系在一起,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化。特徵是西方中心論或資本主義中心論。當代的全球化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的全球化。其特點:現代科技提供的人類交往手段真正打破了時空約束;全球化內容更豐富,經濟、政治、文化等全球化引人注目;反西方中心論;全球化現實和理論更注重全球意識和人類的共同利益。
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它的開端可以追述到久遠的年代。但對於一個有特定規定的新發展、新變化來說,應當既看到它的歷史聯系,把它放在其產生和發展的特定條件下考察,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市場經濟機制發展深化的一個新階段。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市場形成、發展、運行的結果,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在世界范圍發展、完善導致了經濟全球化的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市場經濟機制發展深化的一個新階段。有其發展的新質、內容。
三、全球化的主觀意識判斷和進程客觀認識
1、從純粹客觀的角度評價全球化,它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科技進步所推動的進步的過程。這是國內外比較一致的看法。80年代興起的信息技術革命大大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和政治格局,使世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信息時代。互聯網成為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動力。信息傳遞的網路化使超國家的信息空間得到建立,極大地推動生產、貿易、金融、技術的全球范圍發展。也就是這一時期,出現了「全球化」的提法。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達到過的,以信息技術和網路經濟為標志,強有力促進金融、貿易和生產在世界范圍的大發展,形成新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仍是以西方發達國家首先是以美國為主導,在高新技術領域占據強大優勢。全球化的標志性產物就是市場化程度在全球得到最大范圍發展,而這也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決定的。市場經濟適應了20世紀70—80年代出現的新技術和新產業,市場經濟的潮流推動著經濟全球化。
我國有研究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可歸納為三點:一是各國在經濟上相互依存不斷加深的歷史過程;二是其突出表現為商品和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國際流動日益加強;三是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王林生,2000年)
全球化最顯著的特徵即主要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當前國際經濟出現三個重要動向,一個是科技的迅速發展,一個是跨國公司作用越來越大,一個是全球范圍內進行一次深刻的產業調整。這三個重要動向,高度概括了全球化。(龍永圖,1999年)
2、從主觀意識形態角度判斷和推動全球化。認為不能只從純粹的經濟和技術現象來理解全球化,要認識到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不僅要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相適應的經濟關系全球化,要使有利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秩序全球化。(吳易風,2002)
在西方一些國家如美國的確存在全球化的意識形態,在經濟和技術全球化之外提出了「第三種全球化」。美國國務院作出了如下的解釋「當前正在出現許多由公私雙方行為者共同編織而成的跨國人權網,這是一種未受人們注意的第三種全球化。」並要承擔其領導的作用。我國有的研究者從經濟關系,揭示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認為它是一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生產有一種不斷擴張的本能,以滿足資本增殖的需要,這個追逐剩餘價值的本能就是經濟全球化最深刻的來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資本擴張,具有表現形式、能力、作用范圍的不同。(張松濤,2001)因此,經濟全球化在給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時,更帶來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穩定。認為,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為主導的全球化,給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等各種機構投機者帶來了最大利益;發展中國家會因此得到資金支持。但同時也存在經濟和金融動盪的危險性和危害程度,這給發展中國家調控國內宏觀經濟、應對外部經濟動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問題客觀上存在著主客觀兩重性,其客觀性就是全球化發展趨勢由科技進步和市場經濟的推動,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但現實的全球化又確實打上主觀的烙印。在認識全球化的客觀性時,避免陷入一種純粹客觀進程的天真,注意和警惕西方全球化意識形態的沖擊,識別全球化意識形態陷阱,堅持應對全球化的主動地位。
5、逆全球化的三個表現是什麼?
逆全球化的三個表現是反多邊主義的出現,民粹勢頭抬頭,極端傾向加重。
逆全球化即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重新賦權於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思潮。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出現了全球化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結構性對立。如果把全球化視為一種現代化進程,那麼「現代化輸家」理論總體上可以解釋「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和涌動的原因。
多邊主義指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之間相互聯系的方式,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解決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最公平合理的方式。但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受到威脅,一些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貿易赤字嚴重。
逆全球化的表現
民粹在資本主義國家表現為民眾要求在政治上以本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和強軍思想,反對移民,在經濟上力促製造業迴流、再工業化和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反對自由貿易。
一些發達國家就利用政府權力來對資本的流動加以限制,對經濟進行控制。其中,英國「脫歐公投」的成功被視為是「逆全球化」思潮的標志性事件,意味著區域一體化的倒退,甚至是全球化的倒退。
6、什麼是反全球主義
反全球主義是指來自西方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那些多少質疑、反對正統全球化的思想、政策、做法和行為。反全球主義是一種概括性的稱謂。它有著多重的面孔和表現,既指一類運動,也指一類思潮,有時也可以是一種情緒。反全球主義富有的多種含義,從多個層面表達了人們對當今國際社會的種種不滿,它又被稱為「反資本主義運動」、「反公司運動」、「反體系運動」等。「在很多情況下,在西方媒體與公眾爭論中,『反全球主義』只是一種總體的、抽象的稱呼,它與『反新自由主義』、『反資本主義』、『反全球經濟』、『反貿易自由化』、『反(資本主義)體系』、『反美國化』、『反霸權主義』、『反跨國公司』等提法差不多,在不少情況下可以通用。」
反全球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種情況:
(1)這些人或者組織並不是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中出現的種種弊端;
(2)反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
(3)反對的是帶有某傾向的全球化。但它們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並不是要反對全球化這種歷史發展趨勢,它本身也作為全球化的一種結果,是各種交通、信息等便利條件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員走到一起來的。
反全球主義的主要訴求
天賦生存權
1.政府有責任保證為達到尊嚴地生存所必需的一切資源(空氣、食水、糧食、住房),都能以免費或低廉代價獲得,不容許任何人借壟斷民生事業而謀取暴利。
2.各種社會服務(教育、醫療等)維持公營,反對商品化、私有化以及外判。
3.任何國際經濟協議 (WTO,APEC,
NAFTA....)都不能再擴大在金融、投資、貿易上的「自由化」和地區經濟及貿易上的整合,有關勞動薪水,環境、社區、婦女、兒童權益的保障不僅必須置於首位,而且必須逐漸向最高標准者看齊,而不是如現在般通過惡性競爭變成向最低標准看齊;人民的需要及糧食安全高於自由貿易。
4.發達地區工時應短至每周30小時;發展中地區的目標應為35-40小時·扭轉普遍超時加班的做法,以縮短工時而不降低勞動條件來逼迫資方增加僱用人數減少失業。
5.保障婦女的生育自主權;反對禁止墮胎的法律;反對強迫墮胎;所有工作場所均應設立免費托兒所供員工使用。
對抗財閥
1.人民的需要高於利潤及「商業機密」。政府的首要責任是促進全面就業,縮小貧富懸殊及保護環境,而非幫助壟斷財團「提高競爭力」;為此有必要限制以至消除壟斷財團對員工、消費者及環境的剝削自由。
2.加強限制金融資本的國際性流動;對外匯投機徵收托賓稅及其他必要課稅;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所直接或間接付出的工資應漸漸與最高地區看齊;強迫跨國公司廉價轉讓技術;按照世界工農利益重訂知識產權法。
3.立法限制及消除大財團對國計民生的壟斷;向大財團徵收累進稅;本地注冊的跨國企業,若違反外地有關保障勞工、環境、婦女等的法律時,本地司法機構亦有權追究責任;凡上市公司均須向一切利益攸關者(員工、消費者、當地社區)負責而非僅向股東負責;嚴重損害有關人等的利益者均可取消上市資格(例如修改法律限制上市公司在有盈利時裁員)。
4.不容把人類及一切動植物細胞及基因變成買賣盈利的商品或申請專利;無線電頻譜是公共財產,不應被財團壟斷作為謀利及思想、文化控制的手段。
5.大大增強對勞工、婦女、消費者、生態的法律保障;對一切大企業普遍強制實行由員工及一切利益攸關者監察企業遵守上述法律;任何犯法的跨國公司、其最高刑罰是『收歸社會所有』,由工人監督生產;董事局主要由政府代表、員工代表及一切利益攸關者組成,實行民主經營。
環保永續發展
1.全面禁止核武及核能發電;把汽車、能源工業逐步收歸公有;並就運輸與能源業的永續發展進行民主規劃,以減少溫室氣體。
2.懲罰及公布危害環境的工廠公司名單,並要求可回復范圍內回復環境原狀,查扣公司及負責人資產作為回復費用。
官商政治透明
1.由本地一切公共權力機構起,一直至地區或國際協議及機構止,都必須貫徹資訊透明及真正民主的原則,反對黑箱作業及不民主的做法。
2.發展工人、婦女、環保運動的國際性連結;強制跨國公司承認其屬下各地工人所組織之國際性工會的集體談判權;任何國際或區域性經濟整合都必須賦予工會法定權利、以過問一切有關勞工待遇的問題。
3.取消第三世界債務;扭轉目前的過份的「出口導向」方針,改為銳意發展國內經濟,尤其確保廣大農民的生存與發展;保護當地原有社區經濟中的小生產、合作社及任何集體生產免受跨國公司的侵害。
4.應增加社會福利及教育開支,反對削減社會福利及教育開支。
反全球主義運動者認為光憑這些訴求並不足以根本扭轉跨國資本推動的全球化,許多主張也是無法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完全實現,但卻是引領運動往建立一個真正民主平等的新社會方向邁進的橋梁。
反全球主義運動的興起
針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及其負面影響,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批判、抨擊、抗議愈演愈烈,到20世紀90年代末終於形成了一股頗有聲勢的反全球主義運動。世界上最大的反全球主義組織是「人民全球行動」,他於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的當天在墨西哥南郊的哈帕斯州成立。其宗旨是發動全世界的工人、農民、青年學生反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同年,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西班牙的馬德里召開大會的時候,有200多個社團同時召開專門會議,揭露把大部分國家和人民排除在外的發展模式。1999年6月18日,2000多人在英國倫敦舉行集會抗議當時在德國科隆舉行的八國首腦會議,釀成數十人受傷,財產損失高達100多萬英鎊的重大流血事件。這次事件被認為是反全球主義運動的開端。事後不到半年,即1999年12月3日,當世界貿易組織在美國西雅圖召開世貿組織「千年回合」的會議時,4萬多名抗議者與警察發生沖突,10多人受傷,500人被捕,財產損失達200萬美元。從此,抗議全球化的浪潮在全世界此起彼伏。2001年1月25日在巴西南部港口城市阿雷格里召開的反全球主義集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專門致信表示支持。這次會議創立了一個反全球主義組織——「世界社會論壇」。從為期6天的第一次論壇及反全球主義運動的抗議活動來看,他們把反對矛頭直指跨國公司、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聯合國貿發會議等國際經濟組織及其有利於發達國家的國際規則,以及全球化的理論基礎——新自由主義。抗議發達國家通過推動全球化進程來摧毀發展中國家的本土文化和破壞生態環境。主張保衛人權,提出豁免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發展中國家的工會組織與發達國家的工會組織聯合起來,抵制全球化對工人的消極影響等。自2001年第一次反全球主義大會之後,每年召開一次反全球主義大會。參加大會的人數越來越多,聲勢越來越大,關注和所討論的問題越來越廣泛。
反全球主義運動產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就在於當今不舍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二戰以來,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生產、貿易、技術及金融等方面占絕對統治地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僅受制於資金困難、貿易條件惡化、債務負擔沉重及貿易保護主義等,還直接遭受西方國家的剝削及經濟危機的轉嫁。近年來,國際經濟舊秩序不合理、不公正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加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其中的大多數經濟落後國家參與和利用國際分工的領域相對狹小,而一些最不發達的國家則基本上被排除在國際分工體系之外。在支撐世界貿易體系的制度框架內,發達國家是最大的贏家。在「無差別」、「互惠」等原則下迅速發展的貿易全球化,更有利於發達國家在全球市場上的經濟擴張。從「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果來看,所謂服務貿易、與貿易和投資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自由化,很明顯是在維護西方國家的利益,便利於西方國家通過占絕對優勢的金融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打開和佔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此外,「自由貿易」、「公平競爭」貌似很公正,但就擁有巨額資產且在技術、成本、銷售渠道、市場管理經驗等方面佔有很大優勢的跨國公司和資金匱乏、規模效益差、技術層次低、市場經濟經驗欠缺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來說,兩者之問有著天壤之別,自由競爭的結果當然不可能是公正的。現實的情形是,世界市場的價格,無論是工業製成品的價格,還是農礦原料和初級產品的價格,基本上不是受發展中國家所左右,而是由少數發達國家的某些利益集團所操縱和決定的。面對經濟全球化對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國際法理基礎、國際協調管理機制的沖擊,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處於效率低下、無合法性、無權威性的狀態。雙邊和多邊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國際多邊貿易談判趨於停滯、國際機構改革步履艱難,在重大國際政治經濟問題上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現象日益明顯。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特別是受美國等西方國家強力主導的國際經濟組織,不能反映甚至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致使許多反全球主義人士把矛頭直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顯然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是反全球主義運動的最重要的根源。
2.反全球主義運動源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資本主義基二本矛盾也逐步突破了原有的國民經濟的范圍,發展為全球性資本運動中的即資本國際循環過程中的矛盾。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在跨越了國界之後,其基本性質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但其表現的形式和規模已與原來有很大的不同。經濟全球化為壟斷資本的全球擴張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機,壟斷資本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把資本投向他們認為最有利可圖的地方。從資本所有者的角度來看,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選擇性,而從世界經濟整體的角度看,卻是無序的和盲目的。經濟全球化是與生產關系社會化、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及國際分工的加深緊密相聯的。這一過程本身不僅要求突破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局限,而且要求突破個別國家政府調節的局限,客觀上要求有一種國際組織和機構對國際化的生產和消費進行必要、合理的調節。當然,從形式上看,這種機構已經存在,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不可否認,這些國際組織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它們基本上是由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操縱的,是為這些國家的壟斷資本服務的,不i可能充當「世界政府」的角色,因而經濟全球化也就不可避免地j帶著並擴展著資本主義的矛盾、弊端和局限。
在發達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普遍推行旨在全球范圍內加強西方宏觀經濟管理規則、促進政府放鬆管制為核心的自由化,要求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參與全球經濟。而全球化不僅僅是一個純經濟性質的運動,它同時也是一個通過經濟的擴張來推行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理念和文化價值的過程。這種市場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損害了廣大無產階級的利益,也與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沖突。經濟全球化使資本壟斷財團能夠將壟斷資本特別是直接投資的壟斷資本快速地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這就會使資本流出國的工人失去工作崗位,造成不同國家工人階級的相互競爭。生產全球化使跨國企業集團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利用那裡生產成本低的優勢來獲得高額利潤,致使發達國家失業率增加,中產階級也漸次落人失業隊伍。發達國家的部分勞工認為,跨國公司的全球野心犧牲了它們母國工人的就業機會,他們構成了近幾年來反全球主義運動的一個重要成分,並且為之提供了一部分主要社會基礎。從表面上看,經濟全球化造成了不同國家工人階級的競爭和矛盾,但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全世界的擴展,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和沖突。工人階級失業的根源,不在經濟全球化本身,也不在工人階級自身,而在於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在於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
3.反全球主義運動源於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不平等現象
自由貿易的支持者曾在20世紀90年代初預言: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世界收人分配會變得越來越平等,富國與窮國之間的貧富差距將縮小。但事實表明,全球化的興起,並未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使整個世界民眾的福利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全球化無論對北半球有多麼大的影響,它對南半球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的。因為當今由少數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其經濟活動規則最大限度地照顧了發達國家的利益,很少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最不發達國家則被日益邊緣化。不公平的「游戲規則」勢必使南北差距和矛盾呈現擴大和激化。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領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剝削與反剝削的斗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自己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和對國際市場的壟斷地位,在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交往中,通過經濟的、政治的甚至軍事的手段對這些國家進行控制與掠奪,把廣大發展中國家變成自己的廉價原料和勞動力的提供者及傾銷商品的大市場,在全球性的資本周轉與循環中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由此導致了南北之間嚴重的貧富對立與分化。經濟全球化下的不平等也表現出新的特徵,財富指標已經不能完全衡量差距,人力資本和信息技術上的鴻溝讓人瞠目結舌,它們與財富差距之間形成惡性循環。目前發展中國家在教育和人力資本投資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表現在基礎教育的作用不牢靠,一部分青少年未能得到應有的教育機會;同時由於政策保守,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偏少,使高等教育獲得者極為稀缺。在勞動力供給非常充分的條件下,這種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分化狀態,就會更多、更直接地體現為勞動者在收入分配和財富積累上的差距,並由於人力資本投資的乘數效應和公民在受教育意識、受教育能力方面的世代積累,而呈現出擴大化的態勢。發達國家在經濟增長和人力資源培養方面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它們依靠國內先進的教育培養出大量人力資源,投資高新科技的研究和開發,不斷進行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升級,並通過搶注專利預先佔領國際市場,保證了經濟的較快發展;同時依靠發達的經濟水平特別吸引著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力資源。而發展中國家不僅在基礎上薄弱,還在不斷失去自身發展最重要的人力資源,甚至喪失了再生這種資源的能力。
信息技術一方面作為世界經濟的增長點,推動著世界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信息技術革命卻使一些工業化基礎薄弱的發展中國家背上沉重的經濟結構調整的包袱,與發達國家的信息化差距日益加大。由於信息資源的不平衡發展使發展中國家決策信息的不完全程度相對加重,引發了新的市場失靈,從而使貧富的分化更趨嚴重。美國等發達國家幾乎在信息資源具有發展潛力的所有領域都有強大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信息資源儲備潛力上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
據互聯網用戶數據和人口數據最新統計資料,截至2006年9月,佔世界總人口比率僅為5.1%的北美,其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卻高達69.1%;而佔世界總人口比率為94.9%的除北美外的世界其他國家的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只有13.9%。其中,亞洲——佔世界總人口比率最高的地區,達到了56.4%,但亞洲的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只有10.8%;而非洲佔世界總人口比率也有14.1%,但其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僅為3.6%,這兩者都不及中東地區的互聯網人口滲透率10%的比率。同時,像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其互聯網人口滲透率都在38%以上。
4.全球化缺乏管理也是反全球主義的重要原因
如果各國政府能夠合作控制全球化,全球化可能成為文明進步的一個新因素。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不僅沒有這種能夠為世界所接受的有效的全球管理,而且各國都出於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置國際經濟秩序於不顧。金融全球化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金融全球化將世界各國的生產、貿易與金融聯為一體,但每個國家又都有各自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之間的競爭必然加劇。特別是當跨國公司、跨國銀行滲透到國外或外國跨國公司時或跨國銀行進駐國內時,生產、貿易、金融等競爭將直接在跨國公司、跨國銀行之問展開。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l多是表現為單向式的對外開放,這對國家的民族工業、民族金融業和國內市場將構成巨大沖擊。金融全球化使各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投機和信息不完全問題更加突出。因為貨幣金融資源分布格局不對稱,市場基礎不同,而流動性大為加強,信息搜尋成本變大。市場發展不平衡助長了金融投機,不完全信息使得市場過於敏感,使投資者更易追隨投機者與政府博弈,形成一邊倒的市場沖擊效應。這種資本沖擊可能與一國金融和經濟的實際狀況無必然聯系,但由於是大規模的和突發的,政府當局難以抵禦,極易造成金融和貨幣崩潰,進而觸發經濟危機。這就給處於弱勢的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一系列難題,例如怎樣才能同時做到金融開放、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自主。為了保持發展中國家和全球金融市場的相對穩定,顯然,既要適當改善全球管理,又要讓各國靈活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總之,反全球主義者並不是反對一般的全球化,主要是反對西方壟斷資本、國際金融資本擴張和剝削的全球化,反對不公正、不平等的經濟全球化,反對那種只給資本家和跨國公司帶來超額利潤、給富國帶來福音,而給勞動者階層和發展中國家帶來剝削、貧窮甚至災難的全球化。
7、新世紀歐洲右翼民粹主義為何再度興起?
我是「非本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了。
近期,英國脫離歐盟再起波瀾,而反全球化、反歐盟、反移民的右翼民粹主義也是情勢高漲。
「民粹主義」一詞,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紀俄國的「民粹派」。前蘇聯波斯別諾夫在其著作《蘇聯共產黨歷史》中提及:「在70年代,民粹派支配著革命運動。當時有一批先進的具有革命情緒的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為了發動農民進行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革命,紛紛『到民間去』,到農村去,『民粹派』這個稱呼就是這樣得來的。」可見,當時的「民粹派」既反對農奴制的空想社會主義,也反沙皇專制的無政府主義。但是,到了十九世紀90年代,民粹派偏向自由主義民粹派,主張與沙皇政府妥協,成為「人民之敵」。也就是說,民粹主義並不追求理論與實踐的一致,而是隨著形勢的變化開始謀求依附某個權力以獲取自身的眼前利益。
進入新世紀,歐洲的民粹主義主要集中於右派。至今,此類較為活躍的政黨一般為結合了民粹主義與激進右派意識形態的激進右翼民粹主義(即右翼民粹主義)。激進右派奉行包含本土主義性質的民族主義,排外性較強;雖支持市場經濟,但也反對全球化。這些特點也決定了右翼民粹主義在歐洲的具體表現。
2014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可以認為是歐洲民粹主義首次向主流社會展示自己的勢力與影響力,也可以認為是歐洲民粹主義興起的標志性事件。
而發生於2016年6月的英國公投脫歐則是歐洲民粹主義興起後製造的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事件。2016年6月23日,英國4600萬選民就是否脫離歐盟展開全民公投將進行投票,投票者可以選擇留在歐盟,或者脫離歐盟。這也是2015年卡梅倫為贏得選舉支持做出的政治承諾。但沒出乎意料的是,投票結果支持脫離歐盟的人數約52%。卡梅倫於隨後宣告辭職,英國也開始走上脫離歐盟的道路。實際上,在公投前,「脫歐派」和「留歐派」圍繞公投進行了激烈交鋒,尤其是支持脫歐的民粹主義政黨英國獨立黨更是煽動編造各種謊言來攻擊歐盟,致使英國國內輿論產生重大偏向。
那麼,歐洲右翼民粹主義為何再度興起呢?
第一,經濟原因。
眾所周知,新世紀頭十年,歐洲經濟曾遭受兩次大規模沖擊,一次是2008年美國引起的次貸危機迅速席捲全球;一次是2009年歐洲債務危機率先在希臘爆發,隨後波及歐洲其他國家,歐洲經濟陷入一片陰影之中,歐元區經濟整體下滑。
首先,分配沒能達到基本公平。哈佛大學教授穆尼茲認為:1970——2016年間,歐洲勞動生產率增長了250%,但工資卻未同步增長。麥肯錫集團研究也認為:2009——2016年意、英兩國90%的家庭收入開始下降,目前英國社會不公程度有可能超過十九世紀時的水平。但是高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卻不斷上升,如英國100家上市公司CEO平均薪酬在2010年是普通工人的160倍,2014年達183倍,致使勞動者失去工作動力。
其次,不同族群社會參與度降低。在1992年歐洲統一大市場建立後,資本、技術、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得以自由配置,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貿易的增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貧富差距一直處於擴大趨勢,使得那些擁有技術、資本的社會精英階層更具有優勢,而一些社會底層民眾的勞動力優勢正處於逐漸被取締狀態,社會分化程度進一步擴大。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社會底層民眾的勞動力並不僅僅是指來自本國的,還有大量的歐盟內部移民。在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影響下,這些移民主要是欠發達國家流向發達國家,一般是由東歐國家流向西歐國家。如在英國,據英國國家統計局2015年數據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在英外國族群分別是波蘭、印度和愛爾蘭;其中,在英波蘭人為85.3萬(為英國最大的外國族群),在英印度人約36.5萬,在英愛爾蘭人約33.1萬。自2004年至今,英國接收的東歐移民已超過220萬人。其實,引發英國脫歐公投的重要原因,不排除受這些移民加上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民的影響。
再次,公共福利惡化。為了吸取二戰教訓,歐洲實行了「豐厚」的福利政策。但是撒切爾推行所謂「新自由主義」,特別是債務危機爆發後,福利體制逐漸成為各國沉重負擔。各國開始縮減民生開支,而民眾的歸屬感也開始缺失,下層社會民眾開始投向更激進的政治選擇,形成新政治力量。
第二,「難民」危機。
受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的影響,2014年大量中東難民開始大量湧入歐洲,最終釀成2015年難民危機。到2016年,僅有部分難民被遣送出歐洲
在難民危機下,歐洲出現嚴重社會問題:財政赤字增加,影響社會治安,甚至恐怖襲擊。期間,歐洲發生三次大規模恐怖襲擊: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襲、2016年3月22日的布魯塞爾恐襲以及2016年7月14日的尼斯恐襲。如此多的恐怖襲擊,社會恐慌情緒蔓延,民眾的不安全系數增加,排外主義、民族主義趁機興起,助長了人們的脫歐意願。此外,難民危機使得歐洲本土居民與穆斯林的對立開始加劇。讓那些打著反移民、反難民旗號的民粹主義政黨有了可趁之機,並迅速崛起,沖擊主流政黨地位。
總之,在經濟危機與難民危機的影響下,歐洲各國下層民眾就業困難,社會福利水平的下降,對政府不信任度急劇下降,他們開始將責任推卸給湧入的難民,認為搶奪就業機會與社會福利;此外,下層民眾與上層精英階層,也因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巨大貧富差距而分道揚鑣,代表著歐洲反全球化、反歐盟、反移民的民粹主義思潮再度興起。
寫了這么多,飄過的也給個苦力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