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面對全球化的舉措是什麼?
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已成為顯著的歷史趨勢與發展潮流。經濟全球化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貿易自由化,即各國間貿易障礙的減少,包括關稅的不斷降低和非關稅壁壘取消;二是金融國際化,即各類國際性金融市場的形成和各種國際性金融機構的迅速發展;三是生產跨國化,即跨國公司全球投資發展導致生產國際分工的深化,跨國化生產成為當代世界生產的主要形式。經濟全球化的意義在於,融入這一過程的國家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條件,比如市場更大、生產要素來源更加廣泛,跨國公司也會帶來更多的技術和資源。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擴大市場的機遇,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擴展的機遇,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機遇。因為發展中國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外來投資和更大的國際市場,實現發展的跨越。當然這種機遇只屬於實行開放型發展戰略的國家。
經濟全球化也對中國提出了嚴峻挑戰。這種挑戰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全球范圍資源與市場競爭的挑戰。全球化使國際生產要素的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走上了開放型發展道路,努力吸引外資與先進技術,中國如果不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就不可能在吸引國際資本等生產要素方面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已成為WTP的成員,各國相互開放市場,按照WTO規則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如果中國不能獲得平等的待遇,就必然會在這種市場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其次,全球范圍體制競爭的挑戰。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開放型發展戰略,按照國際市場競爭規則參與國際競爭;處於經濟轉型期的國家普遍採用市場經濟體制,縮小了與世界經濟的體制差異;即使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也通過市場的自由化改革不斷提高經濟體系的效率。因此,當代的國際競爭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已成為國家整體的競爭,說到底是體制競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有了很大發展,體制競爭力大大提高。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仍很不規范,在按市場經濟原則競爭的全球經濟中仍然顯得很弱。我國迫切需要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以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WTO是按照發達市場經濟的體制規則建立起來的,加入WTO實質上就是採用一套規范發達的市場經濟規則來推進我國的改革,這將大大加速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從而加快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體制競爭。
第三,趕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經濟全球化加深了國際分工,特別是基於知識經濟的國際分工。知識經濟不只是導致幾個新興產業的出現,而是經濟結構的一場革命。中國必須加快發展知識經濟,才能避免在這場革命中落伍。加入WTO,開放通訊市場,加速經濟信息化,廣泛開放服務業,等等,目的都在於加速中國產業結構的進步,從而爭取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處於有利地位。否則,中國將長期停留在一般製造業甚至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正如當年工業革命導致世界工業國與農業國的分工,並使後者長期以來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樣,信息革命正在形成世界"新經濟"與"舊經濟"的分工,這必將導致後者處於落後地位並難以翻身。
▊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WTO的形成與發展集中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國加入WTO實質上就是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WTO的形成與發展證明了它是經濟全球化的標志與載體。
WTO及其前身CATT(關貿總協定)是20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國際合作與人類進步的標志。二戰以後,人類從戰爭的破壞中覺醒,認識到貿易保護主義對誰都不利,爭奪市場的戰爭只能導致世界的災難。CATT以"實現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擴大貨物的生產和交換為目的",在47年的發展中促進了大部分國際商品貿易的自由化,促使各國關稅大幅度下降,在消除非關稅壁壘和反傾銷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WTO大擴展了貿易自由化的領域,完善了國際貿易及與其相關的各種規則,把覆蓋范圍從貨物貿易擴大到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大大完善了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形成了一個法制化的國際經濟貿易體制。WTO成員必須以一攬子方式接受協議,這一點有利於成員方在參與全球化進程中的利益平衡,因為在一些領域相對不利,但在另一些領域中相對有利,這就使得成員方能夠全面考慮參與的得失,從而大大減少全球化體制建設中的困難。
WTO是一個具有成長性的國際組織。不僅其成員不斷擴大,作為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更有代表性,而且它還通過組織成員方的談判使其自身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在多哈啟動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就說明了這一點。已經提出的各個議題都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如農產品與服務貿易協議完善問題、區域經濟集團、貿易與環境、貿易與投資、競爭政策、政府采購透明度、貿易便利化、葯品知識產權,等等。這些議題出自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國際協議的達成將使全球化更加穩定合理地向前發展。
中國加入WTO,一方面表明中國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符合了經濟全球化對一個競爭參與者的資格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開始了通向全球化競爭的新的發展道路。從發展進程看,我國的對外開放先後有四個大的階段:一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興辦經濟特區為開端的"探索試驗性階段";二是從90年代起以浦東開發開放為標志的"區域推進型階段";三是現在以加入WTO為標志的"全面和雙向開放階段";四是若干年後以人民幣完全可兌換、資本市場全方位開放為標志的"高度開放階段"。
目前開始的全面和雙向開放階段有三個基本特點:第一,外貿政策從主要激勵出口向同時放開進口轉變;第二,外資政策從吸引外資流入為主向同時注重對外投資轉變;第三,國家產業政策從出口導向戰略向同時實行產業國際化轉變,企業經營從國內生產、國外銷售向生產經營國際化轉變。總起來也可以說,我國的發展戰略從立足於國內實行對外開放向立足於整個世界、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轉變。
▊利用WTO體制條件趨利避害
WTO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發展起來的,也創造了各國參與全球化的規則與條件。中國是在開放中發展起來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需要進一步利用全球化的條件發展自己,其中既包括利用國際資金與世界市場,也包括利用國際的體制條件。加入WTO有利於中國更好地利用國際性的體制條件在經濟全球化中趨利避害,從而贏得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WTO的宗旨在於促進經濟發展,這完全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WTO協定指出,這一組織的目的在於"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穩定增長以及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通過互惠互利安排,實質性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的歧視待遇,從而為實現這些目標作出貢獻"。這表明,中國加入WTO後可以獲得更有利的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外部環境。我們不僅要堅持履行我們在協議中所作的各項承諾,而且要充分利用WTO所創造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服務。
WTO建立的是一個可監督的自由化競爭體系,它提供了成員方既能通過自由化獲益,又能在必要時採取行動的風險防範機制。成員方可以針對貿易夥伴的傾銷行為啟動反傾銷程序,針對貿易夥伴的補貼行為實行反補貼稅,為保障國內產業而暫時採取某些限制進口的緊急措施等。中國也完全可能充分利用這種風險防範機制,在贏得經濟全球化利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的沖擊與風險。
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是WTO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機制確保了國際貿易摩擦可能得到及時和公平的解決,是經濟全球化走向法制化的表現。WTO確定了國際貿易爭端的解決程序、每一程序的時限和當事方的權利義務等各個方面,並且確保了這一機制的效率和權威性,這是一個公平而公正的競爭體制。加入WTO不能僅僅理解為市場開放、履行義務,同時也包括作為成員應該享受自己相應的權利。中國應當加快熟悉這一體制,以更有效地維護自己在這一組織中的合法權益。中國需要掌握國際市場競爭規則。20多年來,中國較好地利用了全球市場,出口迅速增長,在一大批製成品上成為世界有力的競爭者。但是一些國家以單方面的反傾銷行為實施保護主義,以致中國出口越是擴大,與國際市場的矛盾就越大。為了在各種矛盾中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利,我國需要利用WTO的規則,以使貿易摩擦得到公正、合理、及時的解決。
WTO的透明度原則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形成了巨大的挑戰。這一原則一方面要求成員政府經常性地向其他成員通知各自的具體措施、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規定由WTO對各成員的貿易政策進行定期審議。這種貿易政策審議機制通過經常性的監督來增強各國貿易政策及做法的透明度,鼓勵各成員更嚴格地遵守WTO的規則並履行其承諾。這種審議機制的作用在於,一成員方制訂的政策和出現的情況,可使其他成員方更加理解,而其本身又能及時得到其他成員對其貿易體製表現的反饋。這種透明度原則創造了全球化經濟運行中的可預見性。中國既要按照這種透明度原則來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法制與行政管理體制,加快經濟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又要充分注意藉助這種透明性和可預見性去關注其他成員方,把握世界市場,制訂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政府的發展戰略,不斷擴大出口市場。
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是一個以自由競爭為本質特徵的世界經濟體系,對弱者的不利性是無疑的。但是WTO的積極作用在於,它既維護了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規則從而強化了其競爭性,又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優惠安排以減少其相對不利性。WTO協議中包含了對發展中國家較為有利的特殊安排,如可以進行與發達國家的非互惠安排;可以獲得其他成員的特殊的差別待遇;各成員要通過擴大市場准入增加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機會;在採取國內或國際措施時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展中國家實施各項協議有更長的寬限期;還可以得到各種履行義務培訓性質的技術援助。中國加入WTO的協議不同程度地有發展中國家的特點,這對於中國減少全球化的沖擊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特殊安排加快提高我國的競爭力,同時還要深入研究WTO的各種例外條款,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WTO規則,減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2、如何區分多國化戰略,全球化戰略,跨國化戰略
全球化戰略的特徵是向全世界推銷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在比較有利的國家集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經驗曲線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全球化戰略強調高度集權,成本比較低,因為在全世界推銷標准化的產品,形成經驗曲線和規模經濟效益,但是適應性比較差。
多國本土化戰略能夠滿足各地個性化需求,適應性強;成本結構較高,無法獲得經驗曲線效益和區位效益,高度分權。特點是注重國外市場的當地需求(產品在當地生產和當地銷售,當地具有決策權;不同國家生產銷售的產品不一樣)。
跨國戰略是全球化戰略和多國本土化戰略的集中,既能夠運用經驗曲線效應,也能夠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
(2)我國是全球化戰略擴展資料:
全球戰略的目標及其管理
全球戰略的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是指在日趨復雜的環境下從全球范圍考慮公司的市場與資源分布,提高競爭能力,增強競爭地位,最大限度地去實現總體利益。這一戰略總目標可細分為:
①核心目標:最大限度地在一些新的領域與較強的競爭對手競爭並取得進展,即使這些領域是不熟悉的。核心目標決定能否贏得優勢的壟斷優勢。
②基礎目標:使公司當前的經營活動在總體水平上有效益,並能適當地管理由於這些效益而可能導致的經營風險。基礎目標決定能否在一定時期內生存下去,同時還能為進一步發展創造基礎。
③發展,並使自己有能力適應未來環境的挑戰。發展目標是公司保持和提高全球競爭實力的關鍵。
④優先目標:在戰略評估的基礎上,確定輕重緩急的順序,優先實現事關公司全局的經營。優先目標體現了突出重點、解決主要矛盾的指導思想。
全球戰略管理首先就是對上述目標體系的管理,通過對這些目標以及各個目標之間相互作用的管理,減少分目標之間的沖突,使得它們的組合效用最佳,亦即使得戰略總目標的實現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有著百年經營史、在世界所有能源公司中最具全球性的荷蘭殼牌石油公司對戰略目標的管理很有特色:為了對付世界不穩定,例如戰爭和即將發生戰爭的可能,殼牌公司用了三道防線,樹起三個目標,即地理上分散、產品的多樣化和迅速適應變化。
它在大約50個國家裡銷售石油,某個地方發生政治或經濟動亂對該公司的其它部分不會有多大影響。在政治氣候特別微妙的國家裡,殼牌公司通常通過在該國市場取得壟斷權,來確保自己獲得非常高的收益。
3、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有什麼意義嗎?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客觀進程,是任何國家都無法迴避的現實。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只要堅持政治獨立、經濟自主的原則,走自主創新道路,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切實維護好國家安全,是不會變成資本主義世界的附庸。中國也要積極審慎,趨利避害,以積極的態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這一歷史潮流中為自己找到適當的位置,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必須考慮以下問題:
(1)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4、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從本質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國際經濟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2、帶來機遇。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帶來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
(4)我國是全球化戰略擴展資料:
全球化的體現: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於文化上趨於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5、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應該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完成我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1、處理好國際關系:
要協調好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之間關系,共享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體系,不應輕率地引發貿易摩擦。
2、要推動內需:
要在廣闊內需基礎上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國企業要利用廣闊的內需市場,構建以我為主的全球價值鏈,以更加主動積極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
3、要轉變產業結構:
將全球價值鏈升級和國內產業結構轉變結合起來,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必須加強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抓住國內產業結構轉型的機遇,通過服務業,特別是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推動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轉移。
4、要提升技術實力:
要通過技術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設等,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中國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線」兩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進退取捨:
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之所以出現減速現象,與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逆轉密切相關。因此,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環境下,中國要韜光養晦,在修煉好內功的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為抓住下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打下堅實基礎。
6、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我國礦業發展戰略的政策選擇
此文系作者和王樹利(北京郵電大學)合作。原載《華北地質經濟管理》2003年第2期
經濟全球化就是人們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消費,是一個經濟發展使各國日益相互依賴的過程,也是一個建立無疆界經濟的過程。生產者不再局限於本國的資源,利用全球資源來從事生產,從而彌補本國資源的不足,降低生產成本;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更加廣闊。作為世貿組織的成員國和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我國只能積極跟進,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大環境中實現現代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毋庸置疑,全球化為我國資源管理和礦業政策的調整提供重要機遇,第一,從主要利用國內資源,高度自給自足,轉向充分利用全球資源,保持適度自給率;第二,從封閉型、半開放市場,轉向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加快礦業市場開放;第三,從主要利用國內資金,轉向更多利用外資和全社會資金。但是,更應該看到我們所面臨的現實:
一是資源儲備全面短缺。據論證,到21世紀中葉,我國45種主要礦產資源除煤以外將全面短缺。目前,我國已經是礦產品進口大國,1998年我國礦產品及相關原材料進口值290億美元,占我國商品總進口值的15.6%。1999年石油進口量已達5743萬噸。初步分析,到2020年,我國15種支柱性礦產中有10種以上依賴進口,總的礦產對外依賴程度將達到20%左右,成為世界礦產品進口大國。
二是我國98%以上的進口礦產是以貿易進口方式直接從國際市場上購買的,通過在國外投資開發資源,獲得銷售控制權的礦產占進口量的比例很低,不足2%左右。由於進口方式單一化,在國際礦產品市場出現波動時,缺乏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往往受制於人,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礦產資源進口大國來說具有潛在的不安全性。
本文從全球和周邊國家探明礦產資源形勢、投資環境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主要礦產資源的需求分析,以及部分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經驗,提出了我國礦業的發展戰略的政策選擇。
1 全球和周邊國家礦產資源供應及我國對主要礦產的需求分析
1.1 全球和周邊國家礦產資源供應分析
統計表明,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世界范圍的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增長速度較快,保證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多數礦產儲量和儲量基礎能滿足未來20~30年的經濟需要,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鐵、錳、鉻、鋁、磷和鉀鹽等的儲量保證使用年限均在40年以上,個別達100年;即使現實保證程度較低的銅、鉛、鋅、金、銀、硫、金剛石等,由於潛在資源豐富,只要增加地勘投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可以有保證的。
由表1可以看出,無論是燃料礦產,還是非燃料礦產,探明儲量年度遞增多數在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降低的屬於少數。石油儲量的增長速度高出20世紀70年代的一倍,1986~1996年石油儲量凈增加3268億桶,年均增長4.6%,同期天然氣證實儲量增加38650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3.8%;非燃料礦產,鈷、鎳、鉻、稀土金屬、金剛石、重晶石、石墨等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增長顯著,金、銀、鉑族金屬增長也較明顯。
表1 世界主要礦產儲量1986~1996年增長情況一覽表
可以看出,全球礦產資源供應是比較充足的,保證程度是較高的。
1.2 周邊國家礦業投資環境分析
研究表明,我國周邊國家的礦產資源是豐富的,且大多數在資源開發條件上與我國互為補充。周邊國家中最豐富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鈾、鐵、鎳、鎢、錫、銅、鉛、鋅、鋁、鎂、釩、鈦、鉑族金屬、稀土、鉀鹽、硫、磷、重晶石和寶玉石等,如表2所示。據統計,16個周邊國家的天然氣儲量佔世界的42%,鐵佔33.9%,鎳佔23.1%,鎢佔26.6%,錫佔35.4%,金佔17.5%,鉀鹽佔27.6%。在所列的19種主要礦產中,俄羅斯有13種,哈薩克有10種,印度有8種,印度尼西亞有6種,烏茲別克有5種,泰國和越南各有4種。
表2 我國部分周邊國家某些礦產分布情況一覽表
就亞太地區的礦業投資環境,國際礦業界一般認為,最具吸引力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哈薩克這4個國家;俄羅斯、蒙古、越南和中亞除哈薩克外的四國,其礦業投資環境尚可,但不理想;緬甸和巴基斯坦等,其礦業投資環境又比以上國家為差;而寮國、柬埔寨、阿富汗等國,投資環境較差,甚至連礦業法都沒有,不宜進行投資勘查開發。
1.3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分析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1979年~1998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其中1990年~1997年GDP年均增長10%,1998年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比上年增長7.8%。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在未來15年間年均增長率6.5%~7%。我國目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預計到2015年將處於工業化階段,之後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據此預測我國主要礦產品需求量,如表3所示。
(1)能源礦產。我國對能源的需求無疑將是巨大的,但考慮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城鎮化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可能突破上述預測的結果,原煤和原油的需求量可能更高。考慮到運輸能力的限制和環境保護壓力的增大,國家必將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改變目前不合理的高耗能狀況,因此,將2010年原煤的需求量控制在17億噸左右,2020年控制在19.6億噸是可能的。原油受資源條件的制約,大量進口國力有限。未來20年,盡管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會有一定下降,但消費總量仍將有較大增長。預測2010年原油需求量2.5億噸,2020年原油需求量為3.6億噸是比較適宜的。
(2)金屬礦產。總體上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作為原材料的主要金屬礦產品一直供不應求。伴隨著工業化的推進,金屬原材料的消耗量必將增加。根據國外經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50~1500美元(1980年美元不變價)之間時,對原材料的需求強勁,如日本在300~1500美元之間,美國在800~1500美元之間時,鋼材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彈性值最大。根據我國未來發展規劃及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推測,今後二三十年應是我國金屬原材料消費的高峰期,因此,我國對金屬原材料的需求仍將十分強勁。
表3 我國主要礦產品需求量
(3)非金屬礦產。主要是水泥和農業生產肥料,水泥的消費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關,預計2010年我國水泥需求量為8.5億噸,2020年為10.8億噸。農用肥料,1995年我國農業施用的氮磷鉀比例為1:0.31:0.13,與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化肥消費氮磷鉀比例平均為1:0.43:0.28)有較大的差距。我國農業專家根據我國化肥消費的歷史與現狀,提出的比例為1:0.45:0.28。據此預測2010年我國硫標礦需求量為3200萬噸,磷標礦需求量4000萬噸,鉀鹽(K2O)的需求量為800萬噸。2020年我國硫標礦需求量為3600萬噸,磷標礦需求量5000萬噸,鉀鹽(K2O)的需求量為1000萬噸。
2 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部分國家在礦業發展戰略方面的政策措施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推進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在礦業發展戰略的政策實施方面均結合本國的實際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下面簡略介紹一下美國、日本、德國、印度在經濟全球化中礦業發展戰略的政策措施。
(1)美國。美國是世界第一資源大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礦產消費大國,石油、天然氣、煤炭、銅、鉛、鋅、鋁、鎳、鉬、磷、鉀等重要支柱性礦產,美國的人均消費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4~6.6倍。佔世界石油儲量不到3%的美國,卻消耗著全球近30%的石油。為保證資源的長期穩定供應,美國採取的戰略是:國內保證有一定量的戰略資源基地儲備和數量不等的產品儲備;對外則是四處出擊,推行全球化戰略,以政治、軍事手段實現其經濟目的,特別是保障其資源的安全供應。
(2)日本。日本受地域的限制,其資源蘊藏量很有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礦產資源和其他工業原材料發展本國經濟。目前,能源消費幾乎100%的石油、99%的天然氣、97%的煤;金屬礦產品消費中100%的鐵礦石、錳礦石、鉻、鈦、釩、鎳、鎢、錫、銻、鎂和鉑族,97%的鉬、91%的鋅、87%的銀、83%的金、49%的銅、48%的鋁、34%的鉛和33%以下的鉍;稀散金屬和稀土礦產品消費的100%;100%的焦煤和非金屬礦產品(硫、石灰石、白雲石、粘土和硅石除外)中的大多數原料都需從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為了保障國外礦產品的長期穩定供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確定了確保海外礦產穩定供應的「產量分成、產品返銷協定、技術幫助協議」方案;系統開發本國礦產資源的「三階段法」;對其海外礦產勘查實行資金補助、開發公司實行保險、貸款擔保的優惠政策;進行經濟與戰略儲備。
(3)德國。德國是世界上礦產品主要加工國、精煉國和消費國之一,除了褐煤、鉀鹽、岩鹽等礦產比較豐富,可以滿足國內一定時期的消費需求外,石油、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和大多數工業原料礦產供不應求,嚴重依賴進口。為保證德國礦產原材料的穩定、多渠道供應,採取的政策措施有:建立特殊的優惠政策,如找礦和勘探的經費被認為是生產成本,減少稅基,虧損可結轉;政府設立風險勘探開發基金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提供直接的財政支持,如1969~1989年間,聯邦政府設立風險基金23億馬克,資助石油公司到國外進行石油勘探開發,同時承諾,勘探成功了,必須償還,不成功,可以不償還;1971~1990年間,聯邦政府又設立5.26億馬克的風險基金,資助除石油外其他礦產的風險勘探開發。另外,德國為應付特殊情況,還進行了礦產品儲備。
(4)印度。印度經濟增長較快,礦產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對進口依賴性較強。與我國差不多,也有一些急缺礦種,如石油、磷、硫、鉀及部分有色金屬等;煤炭資源豐富,黑色冶金礦產資源條件較好。20世紀80年代以來,印度為保證礦產資源對經濟建設的供應,改變了「進口替代」政策,採取多種渠道,以獲得國外礦產資源的穩定來源,其中包括與某些不發達國家簽訂礦產開發雙邊協定,在某些資源豐富國家進行聯合開發,採用易貨貿易方式進行礦產品貿易等,並積極開展了深海錳結核地質。在礦業投資上,首先開放了海洋石油,邀請西方石油公司參加投標,陸上石油開始允許國外成套承包,並保持礦業投資條件的長時間穩定性;在外貿上,發展與具有資源基礎的國家的合作,以實現互利互惠;在出口政策上,根據國家礦產資源狀況和長期需要,努力出口高附加值礦產品,使出口具有競爭力。
上面分4種類型簡要介紹了資源大國消費大國的美國,資源小國經濟大國的日本,資源小國加工大國的德國和與我國經濟狀況相近的印度,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所採取的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政策。很明顯,美國作為經濟、軍事強國有實力四面出擊,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礦產資源全球化戰略,屬於實力型;德國和日本是外貿型的,以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保證本國資源的穩定供應;印度則屬於需求型,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引導資金、技術的投入和對外貿易。我國目前的資源供應形勢總體來看屬於外貿型的,與日本和德國不同的是,我國的資源外貿型基本是礦產品進口型的,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很強。
2 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我國礦業發展戰略的政策選擇
經濟全球化為資源全球化提供了政策基礎,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真正的資源全球化要靠強大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作保證,否則很難實現穩定的資源全球化供應。這一點早已被歷史所證明。因此,我國的資源全球化戰略取向只能是區域性互惠互利型的,堅持走外資外貿同步發展的路子。
(1)適應世貿規則,進一步改善礦業投資環境,吸引國際礦業資本投入。
對比研究國外改善礦業投資環境和投資者的要求,結合我國礦業投資環境的實際狀況,認為我們首先應做到的是,建立明確、清晰、穩定和可預測的礦業法律體系和投資法律體系,盡最大可能降低國內外私人礦業投資者所可能感受到的「政治風險」或「主權風險」,包括礦業權的保障(礦業權的連續性,探礦權到采礦權的順利過渡,管理程序的清晰、透明等),擔保對外資不徵用、不歧視、不國有化的名副其實的國民待遇,外資可佔多數股,外匯可自由兌換和匯回等;其次是調整或制定能平衡各方面利益關系(中央、地方政府和礦業權人)的礦業財政/金融制度,盡可能地降低國內外私人礦業投資者所可能感受到的「商業風險」,包括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考慮到礦業活動的特殊性及礦業的基礎性產業地位,設計合理的礦業稅制等。
據估計,世界范圍內每年約40億~50億美元投入於固體礦產勘查而流入到我國的僅有數百萬,這是與我國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不相稱的。迄今,在固體礦產勘查領域外資的進入尚無實質性進展;在礦產開發方面,有些發展中國家礦業項目的資本投入額均達數億乃至十數億美元以上,而我國尚無一例。因此,按照WTO規則設計能夠吸引國際礦業資本的投融資體制是改善我國礦業投資環境的重要方面。
(2)統籌規劃,積極調整我國目前的礦產資源供應體系,建立多渠道相對穩定的外貿框架。
首先是政府組織,統籌規劃,統一部署,確保對外力量投入的集中有效;其次國家要支持,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強宏觀指導,制定到海外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有關政策,可以考慮建立海外勘查風險基金;第三,根據我國礦情和長遠發展的需要,走出去要以我國短缺的資源為重點,兼顧其他資源,以資源豐富的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重點,兼顧其他國家。第四,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礦業公司,採取多種形式的國外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既可以獨立進行勘查開發,也可以與外方合資合作勘查開發,或向已開發的礦山、油田企業參股甚至收購。與此同時,著眼於長遠發展,建立一支熟悉國際礦業運作市場規則,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和開拓創業精神的專家和管理人才隊伍。
(3)發揮地緣優勢,聯合印度共同籌建東南亞礦業自由經濟區。
如本文第二部分所敘述的,我國的陸上周邊國家資源互補性較強,尤其是印度,與我國具有相似的資源特點和經濟發展階段,地處東南亞的核心地帶,有聯合的積極性。另外,這些國家的聯系在陸路上是相通的,有較為便利的交通基礎。東南亞礦業自由經濟區的建立,可以實現資源的共同勘探、共同分享資源開發利益、礦產品無關稅自由貿易,共同促進各國的礦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