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法西斯主義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法西斯主義

發布時間: 2023-04-11 01:25:36

1、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提出的時代背景

中國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背景 1.中國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與時代主題和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新的機遇和挑戰直接相聯系。
人類社會邁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要和平、促發展、謀合作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1)和平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和平包括世界總體和平和局部和平。當代世界和平問題,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戰和核戰爭的爆發,也包括反對和制止局部戰爭、常規戰爭,以及針對軍備競賽尤其是核軍備競賽而進行全面、徹底的裁軍活動。和平問題之所以是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主要是因為戰爭的手段和特點發生了質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根本性的威脅。美蘇(俄)兩國的核武器足夠把人類毀滅若干次。冷戰結束後,美國試圖掀起新一輪爭奪高精尖技術優勢的軍備競賽。地區核軍備競賽近年來驟然升溫,給世界和平增添了陰影。國際武器交易近年來持續上升,武器擴散特別是核武器擴散屢禁不止,這必然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另外,國際恐怖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和新老法西斯主義也都已構成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局部戰爭造成的損失也是相當驚人的。冷戰結束後,新發生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呈現出向歐洲拓展且頻繁發生、技術含量高而突發性強、性質復雜、破壞性大等特點。總之,戰爭的因素並沒有隨著消失,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來防止戰爭。維護和平的主要途徑有:堅定不移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推動裁軍和軍備控制,消除戰爭隱患;發展和壯大世界和平運動,維護世界和平;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發揮聯合國在協調和解決地區沖突中的作用;努力解決南窮北富擴大的問題。
(2)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發展是一個十分廣泛的概念,一般指以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為中心的整個世界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第一,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影響發達國家的發展,因而也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第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需發展,但阻礙發展的危機也十分突出。第三,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提出了新的挑戰。發展問題的核心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3)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即世界范圍內的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兩者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維護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維護世界和平,才能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才能保證世界各國集中精力加快發展;才能保證將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上面。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與繁榮,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發展是戰後乃至更長時間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發展有助於阻止和消除一個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的不穩定因素,減少軍事沖突的誘發因素。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和平,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條件。
(4)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以及要和平、促發展、謀合作的時代主旋律的最好的回應。
2.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是要回答世界對中國的關注
隨著中國的持續快速發展,整個世界對中國都愈加關注。許多人在研究中國走的是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實行的什麼樣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中國的發展將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此,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以多種形式與實際行動明確地向世界表明,中國選擇了並將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關於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想問什麼啊樓主?
世界大戰是20世紀前半期留給我們的時代印記。20世紀以前,培棚判人類從未有過「世界級」的大戰,但是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將30多個國家捲入其中。這場從歐洲開始的沖突,使約185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3000億美元,被當時的人們稱為「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然而,僅僅過了20年,大戰再次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全世界的獨立國家幾乎無一倖免,約600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40000億美元,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幾乎毀於一旦。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源與目的

戰爭的歷史與人類社會的歷史一樣久遠。不同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規定了戰爭的動力和內容,也規定了戰爭的形式與規模。當20世紀初社會生產力和資本的規模已遍布全球,資本主義列強已結成覆蓋全球的利害關系網時,他們之間的競爭與爭奪就必然會影響到全球,而為爭奪霸權所引發的戰爭,也極易最終發展為世界大戰。

從這一視角出發,我們看到兩次世界大戰在起源上的第一個共性,就是它們都根源於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無論是對一戰的交戰雙方來說,還是對二戰的發動者德意志法西斯國家來說,它們都是把整個世界作為其爭奪的自然邊界。因此,列寧的壟斷是世界大戰最深厚的根源這一論斷,對兩次世界大戰來說都是正確的。

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由於這種不平衡,使原來落後的或曾被打敗的帝國主義國家能夠迅速發展並追趕上來,從而使按照舊的實力對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過時,並使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的問題日益尖銳。

另外,我們還要特別看到兩次世界大戰在起源共性上的另一層面,即它們都是民族主義在西方惡性發展的結果。隨著19世紀的逝去,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逐漸失去了維護本民族正當權力和利益的進步性,蛻變為維護資產階

級統治集團利益的極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並給人類帶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一戰之後,這種蛻變的民族主義在義大利、德國和日本進一步發展,並與法西斯主義相結合,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配改發。

除此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對世界作出的安排———凡爾賽體系是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溫床。它的駭人聽聞的掠奪性,使戰後極端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在德國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成為納粹黨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定下的敵視蘇聯的基調,致使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未能在二戰前建立,並因此對二戰的進程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英國首相丘吉爾曾尖銳地把凡爾賽體系稱為「勝利者所做的蠢事」,此話頗有見地。

其次,西方國家對法西斯國家實行的綏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已故英國史學家約翰·惠勒-貝內特所說,慕尼黑協定是西方國家的奇恥大辱,德國的征服國策,英國的綏靖國策,就像兩股並行的溪水在奔流,它們將在一個交叉點,即「慕尼黑」結合起來,並成了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無論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人類終於依靠自身的理智、智慧和力量,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分歧暫時置於次要地位,以偉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面合作與戰略協同,戰勝了邪惡的法西斯集團,贏得了戰爭,贏得了和平,也贏得了進步。

兩次世界大戰的後果與影響

本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根本改變了19世紀以來歐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歐洲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識形態方面都被一分為二,並處於美國和蘇聯的控制之下。19世紀歐洲建立的世界霸權地位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復返了。

與歐洲的不斷衰落同步進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義的步步後退以及最終被迫退出歷史舞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世界殖民體系的解體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於得以完成。這是人類歷史的極其巨大的進步,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變化。

與歐洲的衰落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與蘇聯的不斷崛起,這一過程同樣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使美蘇對峙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歐列強主宰全球的時代。這個新的兩極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戰中後期由「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確立的雅爾塔體系。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產物,雅爾塔體系反映了二戰以後的世界現實,並具有相當的歷史進步性。它對戰後的世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是留給冷戰後的世界的寶貴遺產。

首先,雅爾塔體系第一次將蘇聯和美英兩種不同社和祥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正式納入了國際關系體系。這就在總體上制約了美、蘇在產生任何爭端時的行為方式,即雙方不能以戰爭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協商談判來解決。因此,在二戰後東西方緊張對峙,局部戰爭始終不斷的情況下,冷戰中的兩個主要角色美國和蘇聯之間從未發生過直接的軍事沖突,這便形成了冷戰的最基本特徵:它既是戰爭,又是和平,從而使世界維持了整體的和平狀態。

其次,雅爾塔體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的原則,對戰後世界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決定了戰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潮流。

不僅如此,在雅爾塔體系演變而來的兩極格局中,也蘊育著一個多極化的世界。

在雅爾塔體系下,衰落的歐洲通過西歐的聯合而走向復興。這一聯合進程使西歐成長為相對獨立於美蘇兩極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級力量,成為促進國際格局多極化發展的動力之一。

與此同時,亞太地區的變化同樣翻天覆地。在戰敗的日本逐漸發展為經濟大國的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當中國終於恢復了它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時候,全世界也看到了一個大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並成為國際事務中最不能被忽視的力量。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說,正是在雅爾塔體系實際運作而導致的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之下,世界發生了更為深刻的變化。它蘊育了兩極解體的力量,蘊育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相互寬容態度,蘊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展方向。

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世界大戰是20世紀的特有現象。然而,50多年來世界無大戰也是一個基本的事實。這無疑引起了人們對戰爭與和平問題的進一步思考。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伴隨著人類用世界大戰的手段對自己生活家園的一遍又一遍洗劫,人類本身制約世界大戰的能力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縱觀兩次世界大戰,都是交戰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雙方調動一切經濟力量贏得戰爭,使得世界各國的生產因兩次世界大戰而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特別是戰後的經濟在高科技的推動下重新起飛之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於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之時,國際合作也成為絕對必須之事。正是這種相互依存的國際經濟關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這種從至今最慘烈的戰爭中產生出的對戰爭自身的否定力量,隨著戰後經濟的迅速增長而大大發展,並成功地抑制了二戰後一系列局部戰爭與沖突的擴大。今天,以中國政府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國際關系准則的思想,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接受。

人類在付出兩次大戰和一次冷戰的巨大代價之後,開始學會了處理國際爭端的一種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通過外交手段實行必要的妥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列強之間毫不妥協,最終使大戰爆發。一戰以後,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訓,使通向二戰的道路曲折得多。英法美等國家擔心再來一次大戰將意味著西方文明的毀滅,因此他們的政治家們願意對凡爾賽體系作出一定調整,以求妥協。但是他們犯了兩個極大的錯誤:第一,他們是在向具有無限侵略擴張本性的法西斯國家做出讓步;第二,他們是在拿其他國家的主權利益不斷填進法西斯永不滿足的胃口之中。因此這種所謂的妥協與讓步雖能牽製法西斯國家於一時,也進一步刺激了後者的慾望,最終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避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更多地接受了歷史的教訓,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與危機時表現出更多的謹慎。伴隨著冷戰的發展、緩和與結束,妥協方式越來越成為解決國際糾紛的常規手段。今天,妥協意味著任何國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意味著參加談判的國家在捍衛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時,必須承認和照顧談判對手的合理利益,意味著談判雙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的東西之間實現某種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著反對和抵制國際關系中的任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妥協是斗爭結果的另一種形式。二戰後的50多年來,這種妥協的實例比比皆是,從而在國際關系中出現了以對話代替對抗,以緩和與合作代替戰爭或冷戰的新局面。這是人類社會在經過20世紀的戰爭風雲之後,進一步走向文明與成熟的標志。

今天,兩次世界大戰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跡,冷戰也以其獨特的方式宣告結束,世界正在和平與發展的大潮中,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過程中進入新的千年。但是,如何有效地避免戰爭,持久地維護和平,仍然是人類最為關心和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正由於此,各國政府和人民應該更加理性地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拋棄種種極端的觀念,特別是拋棄幾十年來形成的冷戰思維,攜手攻破一個個難題。只有如此,才能創造一個共同繁榮與持久和平的新世紀。

3、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是如何變動的?原因和影響怎樣?對此變動你有何認識

20世紀國際關系格局的三次變動(雅爾塔,凡爾塞華盛頓體系,多極化格局)  

1、背景(條件):是二戰後世界力量對比發生很大變化的基礎上形成的,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英法等國衰弱,德日意為戰敗國;蘇聯壯大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實力,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

2、概念:是二戰後,世界大國開始按照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  

3、實質:美蘇的兩分天下,打上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內容:具體內容主要是在雅爾塔會議上確立,也包括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確立的內容。

4、內容主要包括:處置戰敗國,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重新確立戰後歐亞的政治版圖,重劃法西斯戰敗國及其被佔領地區的疆界;建立聯合國。  

5、演化:二戰到50年代中期:表現為兩大陣營的對抗(北約與華約的形成是這種對抗的表現形式之一);50年代後期起開始:表現為美蘇爭霸,直到90 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結束。這段時期世界兩極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徵。沖擊這種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歐、第三世界,向多極化發展。

(3)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法西斯主義擴展資料:

1、相當長一個時期的國際形勢的總的判斷,是中國分析和認識國際形勢及制訂中國自己的對外政策和戰略的基本依據;

2、多極化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表明了中國對多極化的一種價值判斷,即中國肯定這種發展趨勢,認為它不僅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

3、中國要積極推動多極化趨勢,這構成了中國外交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他戰略有著重大的基礎性意義。

4、兩次世界發生的根源,性質,影響

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性質: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
二戰:世界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影響:一戰:1、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害。
2、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
3、俄國取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4、戰後初期,出現無產階級革鏈禪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新局面。
二戰:1、給人類造成了前所未有棚頃塵的破壞和災難。
2、摧毀了法西斯主義。
3、沉重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4、促進了乎敗國際社會主義力量大發展壯大。
5、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5、近代以來國際關系體系及國際格局的演變

定義:所謂國際關系格局,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體系.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0世紀20年代到二戰前)
①形成背景:一戰後列強各國實力對比變化,戰勝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調整其在歐洲、中東、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②形成標志: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
③主要內容:凡爾賽和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等.
④維護工具:國際聯盟.
⑤評價:
a、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客觀上維護世界形勢的相對穩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開創了國際合作新形式.
b、是戰勝空雹租國分贓妥協的產物.導致了許多新的矛盾出現,使此國際新秩序潛伏著深刻的危機,不會長久,必將崩潰.
(2)雅爾塔體系 (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戰後西歐各國普遍衰落,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②形成標志:雅爾塔會議.
③主要內容:處置戰敗國,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重新確立戰後歐亞的政治地圖;重劃法西斯戰敗國及其被佔領地區的疆界;建立聯合國.
④維護工具:聯合國.
⑤評價:
a、雅爾塔體系原則上倡導自由、民主,對戰後世界各國的和平運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起了推動作用,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如主張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共處與合作有利於東歐各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有利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等).
b、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如對朝鮮的北緯38度分界線,對德國的分區佔領,美國單獨佔領日本等).
c、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志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3)多極化趨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後)
①形成背景:蘇聯解體,美國霸主地位動搖,西歐、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國家崛起.
②形成標志:東歐巨變,蘇聯解體.
③主要內容:總趨勢走向緩和,但天下並不太平,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存的局面.政治上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經濟上呈現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肆液的趨勢.
④評價: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斗兆,但霸權主義依然存在,經濟全球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新一輪資本擴張,第三世界面臨機遇與挑戰.

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政治和經濟方面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政治和經?

二戰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在二戰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時間里,世界經濟格局卻發生了三次重大演變,每一次演變都給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第一次: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戰後初期至70年代)

原因:

二戰使西歐各國遭到嚴重削弱,美國遠離戰場,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在戰爭中通過貸款、出賣武器、後勤物資等,獲取了大量財富。
戰後,美國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學技術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促進了經濟的穩定發展。美國資產階級還向世界各地輸出資本,擴大海外市場,賺取高額利潤。

表現:

美國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國生產的。黃金儲備也最豐富。在戰後傳統的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難以維持的情況下,美國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此外,美國還倡導和成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影響:

美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勢力,不斷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歐各國、日本等進行滲透,企圖控制這些國家。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控制國際金融和世界市場,使西歐、日本等國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還憑借其經濟勢力,大肆推行強權主義政策,使整個世界動盪不安,難以穩定。

二.第二次: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演變(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後期)

原因:

經過短暫的恢復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加強國際經濟聯系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各國政府還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利用國家的力量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憑借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大力發展本國經濟。1973年,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危機結束以後,又進入「滯漲」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

表現:

日本和歐洲共同體同美國在世界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西歐國家和日本的崛起,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由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為最大的債務國。

影響:

西歐國家和日本的崛起,嚴重動搖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使美國即使在美蘇爭霸中也一度處於守勢。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現,沖擊了美蘇兩極的世界格局,使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同時,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其利益沖突,甚至對抗不斷發生。

三、世界經濟呈現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90年代至今)

原因:

1、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得到極大發展。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國際金融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又加快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的情況下,為維護自身利益,增強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出現。

表現:

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深,聯系日益緊密,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經濟領域的重要特徵。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使許多國家遭受巨大損失,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出現,都是世界經濟新變化的有力證據。

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范圍內開始了新一輪擴展。它一方面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另一方面也使發展中國家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其經營風險也越來越大。同時,還給一些國家的社會穩定、地區和平帶來了威脅。

區域經濟集團化則促進了參加國經濟發展,將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也有利於世界政治、經濟多極化的形成。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也使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同時也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發展。

經濟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加快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http://learning.sohu.com/20051024/n240575692.shtml

7、經濟全球化的四種觀點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四種觀點

目前,國際上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四種基本觀點是: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所以,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化、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化,是美國模式資本主義在全球取得最後勝利的標志,這是所謂「自由派」觀點;

第二種觀點也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化、美國化,因此本質上就是經濟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堅決批判與反對,這是所謂「新馬克思主義」觀點或「左」派觀點;

第三種是懷疑派觀點,歷史並沒有顯現所謂全球化的事實,充其量不過是出現了高水平的國際化,也就是國家之間經濟互動而已,經濟全球化是某些理論家的神話;

第四種觀點認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推動社會經濟、政治快速變革的中心力量,這些變革正在重新塑造著現在世界,但未來如何尚看進一步變革,即著名的「變革論」。

8、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是如何逐步建立的?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宣布對蘇聯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齊心協力打擊敵人。美國政府也發表了願意援蘇的聲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蘇聯衛國戰爭「將同各國人民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 《大西洋憲章》,表達了共同反對納粹暴政、重建和平的決心。1941年9月29日,在莫斯科召開了蘇美英三國會議,簽訂了英美向蘇提供飛機坦克等軍用物資和貸款、蘇聯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協議。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正式參戰,中國也向德意日宣戰。其他一些國家也向軸心國家宣戰。1941年12月22日,美英首腦倡議所有對軸心國家作戰的國家簽署一項同盟宣言。美國提出的宣言草案經與英蘇磋商修改後,用急電發給各盟國。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強調戰勝共同敵人的重要性;簽字國保證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與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作戰,羨伏芹與盟國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兄畢和約;將在戰勝法西斯主義的斗爭中給予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簽署和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廳謹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到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加入同盟的共達52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