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大學生黨課學習心得體會3篇
有幸參加黨課的學習 , 感到高興 , 自豪 , 興奮,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下面談談當代大學生的黨校學習的 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閱讀。
黨校 學習心得 體會 範文 一: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為自己確立好人生的目標、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導航。通過學習徐繼耀老師關於大學生人生導航的 報告 ,讓我能更好、更合理地為自己的未來確立目標,使我更好地成長。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奮斗目標”。因此,我應該建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科學信念。但理想也不能脫離實際,基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現實生活的了解.通過這階段的黨校培訓,我找到了我的奮斗目標,就是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培訓中,我明確了什麼才是正確的入黨動機。懂得區別什麼才是正確的入黨動機。當代的大學生有很多要求入黨,往往有著很多不同的目的和想法,有些只是隨大流,根本從未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是極為荒謬的。有些則是為了滿足一些個人的物質慾望,想到入黨能有好工作,有豐厚的收入。有的是為了能當官,受人景仰,最後還是為了能以權謀私等等。而真正正確的入黨動機則應該是能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對於大學生來說,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而出謀劃策,努力奮斗。
通過黨校的學習。我深刻地領悟到,當前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趨勢日趨明顯,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要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使中國更強大,就必須迅速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使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始終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 文化 傳統,吸納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切文明成果,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符合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迅速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要求。
我知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學習和自覺學習黨史,黨章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對於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通過這次的黨校培訓,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一名新時期入黨積極分子所應具備的歷史責任,堅定了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加端正了我的入黨動機,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我也明確了自己在今後必須努力的方向:
第一、努力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知識,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准來談慎嚴格要求自己,用黨的理論知識作為武器來武裝自己的大腦。重視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習和創造,為社區居民多做實事,多做好事。
第二、必將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不斷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能力,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只有端正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產攔早生和保持正確的入黨行為,才能經受住黨組織的長期考驗和考察,才能正確對待爭取入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
第三、我將堅持學習,做到持之以恆,謹記組織上入黨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是一生一世,先使自己思想上做到入黨,對照黨員的標准找出自己的差距,以高度的自覺性,正確的認識自己,嚴於剖析自己,堅定信心,執著追求,使自己更加進步。
我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很難,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更難。前面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是我決不氣餒,無論什麼樣的挑戰我都會接受,因為我心中充滿了希望和信念,我想入黨的這種堅定信念更不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淡化,它只會更加的強烈,有了它的指引,我必能勇往直前,努力學習,積極實踐,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當代大學生黨課學習心得體會二:
為期一周的院系黨課學習匆匆而過,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卻給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和回憶。我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更深一步的學習黨,認識黨。
我們作為90後的年輕人,更加簡侍雀應該認真學習黨課的知識,更加應該認識到黨的重要性,在大學生活的不斷熏陶中,使我更加了解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特別是這次院系黨課的培訓,更 教育 了我從思想上積極入黨,從行動上積極入黨。
第一節黨課是院長給我們上的。通過他的介紹,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行動指南。堅持黨的這一指導思想,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以前這些對我而言只是政治考卷上的問答題,現在我認識和理解到它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最准確的定義和最合適的闡述。
作為一名大學生,既然是學生身份,學習則是最主要的。因此在學習上,要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不斷充實文化知識;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掌握扎實的本領,真正做一個有用的知識分子,努力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在思想上也要不斷提高政治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報紙、刊物、上網等形式,學習黨內知識和當前國家時事、大事,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理論、黨的十七大以及兩會精神和領導講話,並在行動中認真去踐行。
總的來說,我們應首先認真學習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好黨的基本路線;學習好黨的指導思想。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黨,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團結周圍的人,帶動他們一起來學習。我會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上進,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黨組織中的一員。
當代大學生黨課學習心得體會三:
有幸參加黨課的學習,我感到高興,自豪,興奮,我非常感謝系部能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這次學習,使我有機會進一步學習黨的基礎知識,進一步了解我們黨光榮歷史和新時期我們黨取得的偉大成就,更加堅定我對中國共產黨的孜孜追求和渴望早日加入黨組織的決心。
從我正式開始接受黨課再次熏陶和教育的那天起,就決心按黨章的規定嚴苛要求自己,努力在黨課的學習過程中,做到“三個轉變”:
一是角色的轉變。從普通同學向入黨積極分子身份的轉變,高標准,嚴要求自己,高度重視黨課的培訓學習,我覺得這一點做到了,而且做的比較好。因為每一次的培訓或者活動我都積極准時地參加,從未遲到或者早退過,並且都作了詳細而認真的聽課筆錄,並在課余時間在自己的博課上發表了自己對於黨課學習的心得體會。
二是學習內容的轉變。大學時上黨課,看到很多同學都昏昏欲睡,好一點的同學會帶閑書到課堂上“認真”學習,而這次,由於授課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且富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課堂上我都很認真地聽講並積極思考,消化吸收。在討論中我都擬好發言提綱,積極發言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心得。
三是思想的轉變。大部分同學包括自己,對黨的認識很多時候都停留在的感性認識上,我想通過這次黨課的培訓與學習,我們能夠對黨的認識更為全面、深刻,升華到理性的認識上來,從而對於黨的認識更加的全面和生動。
在黨課學習期間,通過認真聽 經驗 和知識豐富的老師們的生動而深刻的講課,
通過和一起上黨課的其他學員們的討論交流,我的主要學習心得有:
首先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要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2)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要做勞動人民普通一員,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和中國人民群眾一律平等,不謀私利,不搞特權,要符合以上條件,至少必須在思想上,生活上,組織上,作風上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自覺履行黨章規定的各項義務,行使黨的各項權利,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而且通過這次學習,我發現自己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距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還有一定的差距,我決心刻苦學習,努力工作,自覺用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接受組織的考驗,爭取早日入黨。同時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樹立遠大理想,不辱當代青年的責任和使命端正動機,牢記宗旨,做合格學生黨員。
我們當代青少年首先要樹立樹立遠大理想。只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才能有源源不竭的動力,才能堅定地走好自己的道路。只有在平時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形成一種好的習慣。細節決定成敗,我們不能“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我們作為未來事業的接班人,一定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從黨的建設出發,從人民出發,才能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有目標,有方向,才能獲得成就。
二、學會如何適應社會
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
清華大學送給 畢業 生的五句話中,“健康比成績重要”,讓我明白了將身體事學習生活得前提,健康也是我們青年人走向社會的重要籌碼,所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有良好的身體。但是,我們還有要健康的身心,這就要求我們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質,生活上要樂於助人,要勤勞,要不怕苦,這才能使即將走向社會的我們能夠在社會立足。這才是我們共產黨人所具備的品質。
其次,我們要有好自己的心態。
競爭、就業、生存是當代大學生必須面臨的三大問題,他對我們每個人都充滿挑戰。面對殘酷現實的競爭,我們應該勇於接受挑戰而不是逃避。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珍視人生,珍視生命,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要拿出共產黨人的精神,要相信,困難會有,疼痛會有,但牛奶和麵包最終也會有。不要總是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社會的不公,而應該更多尋找自己的原因,發揮個人優勢,尋找成功的路徑。
再次,要用知識裝備自己。
子曰:陳力就列,能者居上,不能者止。競爭激烈的社會,是有能力的人自由翱翔的天空,是無能力的人望而卻步的溝壑。社會是能力的競技場,品德是實力。任何言過其實的語言和裝點門面的證書終將掩飾不住對能力真空的後怕。能力是面對社會挑戰無往不勝的良方,擁有它也就擁有底氣。然而現在許多走出象牙塔的學生,並非沒能力面對社會的選擇和競爭,而是以文憑或各種證書,因而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的挑選,沒有自己把握的機會和能力。所以,要實現從“熊市”向“牛市”的轉變,尋找能力的靶心,射出實乾的箭。絕不能箭射到哪兒,就說哪兒是靶心。挑戰的是能力,戰勝挑戰的還是能力。
最後,必須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
在信息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只有培養不斷學習的能力,才能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和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我們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要更多的學習,用知識裝備自己,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是肩負著建設祖國重任的新一代大學生,我們在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的發展,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會在實踐中發揮功效。同時,也應把個人情況與社會現狀相結合,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這次黨課,使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也意識到了自己肩負的重任。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相關 文章 :
1.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1200字3篇
2.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1000字3篇
3. 黨課心得體會1200字3篇
4.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800字三篇
5. 黨課學習心得1000字3篇
6. 大學生黨課小結1000字3篇
7. 上黨課學習小結1500字3篇
8. 黨課學習報告1000字3篇
9.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800字
10.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1200字3篇
2、面對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應如何應對
面對國際形勢的新的挑戰,中國必須實行大國外交戰略。這一戰略要為實現中國版的現代化進程的總權目標服務,它的主要內容應以大國關系為主體,把中國與大國的關系放在重要位置上,協調好中國與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在推進世界的多極化、解決全球性問題等方面承擔與中國大國地位相適應的責任和義務,以大國方式考慮和處理台灣問題,尤其是在東亞地區的經濟和政治體系的建設上中國應當發揮積極作用。
3、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摘要:經濟全球化,就其原因和動力來說,既是資本主義工業發達國家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佔有這種生產力的資本及其人格化代表的資產階級全球擴張的結果;就其性質來說,既是現代生產力社會性的進一步發展,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就其結果和影響來說,既使資本獲得了超額利潤也在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既造成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又為新的未來的社會形態的誕生創造著歷史條件。當然,這種矛盾性、兩重性都是具體的、歷史的。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機遇 挑戰 競爭
前言: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迅猛,其背後的動力是什麼?本世紀最後10年,全球化過程大大加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從根本上改變了流通格局,加上運輸技術的進步,實物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不僅使商品貿易加快,同時使企業跨國組織生產成為可能。更為突出的是,資本流通已成為瞬間的事。技術加速進步使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促使技術逐漸獨立出來,表現為獨立的商品形態,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30年來世界技術的轉移周期曲線顯示:第一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從平均10年降低為4年;第二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已從平均5年降低為2年;第三產業的硬技術和軟技術已從平均2年降低為0.5年;而信息軟體更從過去的平均1年降低為2個月。牛文元據此強調,這種轉移周期的顯著下降,給予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以有力的支撐。
正文: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對當今世界整體上的未來發展、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發展、對各國各地區各企業乃至個人的發展都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人們之間的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在全球范圍內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歸根到底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歷史表現,因此無論是其形成原因、發展動力、社會性質還是其現實影響和歷史作用,都具有矛盾性、兩重性。因此,我們在分析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時候,必須從今天的實際出發。因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但出現了新的特點;資本主義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必然趨勢和工人階級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沒有改變,但面臨著新形勢、新局面、新任務。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來說,經濟全球化則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
就機遇而言,有下列方面:(1)利用國外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過程是工業發達國家輸出資本的過程,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是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突出特點,而資金短缺則是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大難題。這樣,只要發展中國家實行開放的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就可以吸引外資,就可以利用外資彌補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利用外資新建企業形成高質量的資產,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和兼並可以提高原有資產存量。進口和吸引外資都可以得到國外先進實用的技術、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還可以開發人力資源,積累人力資本。通過外貿,利用世界市場,可以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出口,擴大總需求,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外商投資經濟對1990-1994年間中國GDP總量增長率的貢獻率為8.6%,近年來這一貢獻率已超過10%,預計今後這一貢獻作用還會愈來愈大。(2)通過發展和對外開放,解決就業問題。發展中國家一是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二是由於人口多,因而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人們不能就業,就沒有生活來源,就無法生活。就業問題突出,社會就不穩定。因此,發展在謀求GDP增長的同時還應該努力創造就業崗位。利用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企業,開放服務業,組織勞務輸出,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3)有利於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存在市場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建立或不完善的問題,原因一是由於經濟市場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處於前市場經濟階段,即自然經濟的階段;二是由於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經濟體制,人為地將計劃和市場對立起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第一個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原來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先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由於傳統的、現實的各種原因,改革過程並不一帆風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擴張的過程。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國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對體制環境的要求,成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動力。
就挑戰而言,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既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的積累和加劇的過程,無論市場經濟中的競爭還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都會對發展中國家構成某種挑戰。(1)宏觀經濟上的波動與不穩定。經濟全球化在當代信息通訊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下,意味著信息、資本、人力、物資等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流動,流向最能獲利的地方。當一個國家成為最能獲利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來,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得到迅速發展;當這個國家成為不能獲利或獲利較少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走,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打擊和沖擊。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拉丁美洲金融危機都說明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動盪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2)發展上的差距、貧富上的差距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並不是在條件平等下進行的,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明顯地處於優勢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劣勢地位。競爭的過程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是贏家而發展中國家則是輸家。這種競爭結果的不斷積累就使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發展和貧富上的差距愈來愈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使得那些能夠跨國流動的資本所有者、熟練勞動力和高技能專業人員與那些不能跨國流動的非熟練工人群體相比,在就業機會、收入水平和工作穩定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對發展中國家各行業、各地區、各群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這也造成著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和群體之間在發展與貧富上的差距。(3)制度、規范及主權上受到的沖擊。經濟全球化把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聯系在一起,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機制使得整個世界市場採取統一的技術規則、統一的交易規則、統一的行為規則,作到市場規則的單一化、標准化和慣例化,以達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然而,這就造成了市場的統一要求和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所擁有的不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之間的矛盾、沖突。大家知道,直到現在為止,世界市場上的游戲規則是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制定的,也是有利於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因而它們不僅利用這套游戲規則在市場上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不平等、不公正的競爭,而且還經常以維護這套游戲規則為幌子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強加給發展中國家,干涉其內政和主權。(4)環境和資源上的壓力。這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為了在世界市場競爭中不被擠掉,就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但由於資金不足和技術水平上的問題,這種發展往往是資源利用率低和環境污染嚴重,結果是既破壞了環境又導至了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往往利用直接投資的機會將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加劇了它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機遇也好,挑戰也好,都是主體的一種價值評價。因此經濟全球化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就會呈現不同的機遇和挑戰,而且機遇和挑戰也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只看到機遇而看不到挑戰、只看到挑戰而看不到機遇、把機遇和挑戰機械地絕對地對立起來,這些都是片面的、因而也都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的觀點。
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充分說明在改革開放中實行追趕戰略的正確性。⑤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東亞經濟、亞洲經濟、全球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也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⑥總之中國過去20多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表明,對於經濟全球化,只要對它作出科學的正確的分析,及時抓住和充分利用它所提供的機遇,沉著應對和巧妙處理它所提出的挑戰,努力變挑戰為機遇、變不利為有利、變壓力為動力,形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那麼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船就可以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乘風破浪地前進,就能夠在未來達到理想的彼岸。
4、經濟全球化的現狀
要正確把握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盪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范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國關系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升,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盡管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因而勢必繼續加大窮國與富國的發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於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
5、黨課學習心得
近一段時間,我參加了學校的黨課培訓學習。經過黨校培訓,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認識,並在內心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聽了老師們在講台上以古喻今,旁徵博引精彩講解,我豁然開朗、心潮澎湃,更加堅定了自己獻身共產主義事業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同時,我也意識到入黨條件之多, 要求之高,發現自己身上尚有一些不足,距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還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是能給自己創造入黨條件的。今後,我會以實際行動來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首先,我談談學習期間對黨的進一步認識。要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對其性質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 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 性質註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無私奉獻的偉大的黨,奠定了其全心銷喚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馬 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 發展真理。黨的根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黨員嚴守黨的紀律,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黨 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體的利益之間的關系。他們曾以其優良的傳統和作風領導人民開拓社會主義新局面謹斗棗,弘揚和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范。我對我們黨表示 崇高的敬意,並由衷的熱愛黨,擁護黨。
在學習期間,我明白了每一名積極爭取入黨的同志首先要從思想上入黨,要從思想上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不惜 犧牲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生,並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這就是說絕對的端正入黨動機,認識入黨的內涵。因為只有端正入黨動機,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 人民服務,才能做到不謀私利,不搞特權,才能經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祥拆員。
現在,我談談上完黨課的感受。通過黨校培訓,我覺得自己以前很少想到入黨後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深感慚愧。以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 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膚淺、簡單的了解,未曾在實際中認真學習、體會,並在實踐中應用它,指導自己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今 後我一定會認真學習理論。黨始終如一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寶貴精神震撼人心。焦裕祿,孔繁森等克己奉公的形象激勵我時刻為他人著想。我知道全心全意為人 民服務的含義不在於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於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奉獻,不求回報。正所謂,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當前,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下,隨著二十多年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國家和人民群眾在取得重大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同階級、階層和利益群體之間日漸突出的問題和矛盾。由於在矛盾處理上的某些失誤因素和錯綜復雜的關系,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現象和社會問題,特別是某些黨員幹部腐敗現象的消極影響,極大地敗壞了黨的聲譽和形象,嚴重地損害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從而傷害了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艱巨的任務和嚴峻的事實都說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進步青年,我們更要自覺抵制剝削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帶頭弘揚社主義道德風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
在觀看優秀共產黨員吳大觀同志的生平事跡介紹時,我激動不已、感觸頗多。他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撼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而他們所產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吳大觀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獻給黨、祖國、人民和航空事業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愛國、愛黨、愛事業的諾言,他通過自己的一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體現了一種精神,吳大觀精神。他那種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努力進取的精神,不愧為我們新時代青年的楷模,更不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正是由於我們黨有著千千萬萬個吳大觀式的好黨員、好乾部,才使我們黨永遠保持著她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確實不容易。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首先,我要認真學習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 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同一切不良現象,錯誤思想作斗爭,牢記黨的宗旨,為同學,為人民服務。其次,在生活、工作中,我要挑起 重擔,起先鋒模範作用,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工作,專業學習與全面素質提高的關系,努力掌握社會救助工作業務,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揚艱苦朴 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總之,我要自覺用黨員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按照黨綱、黨章的規定行動,處處服從組織的決定,積極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實踐中 鍛煉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政治法制修養、組織紀律修養、科學文化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自己 更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
這次黨校培訓對我個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他全面改善了我對黨的認識,端正了我的入黨動機,為我能入黨打下了良好的基 礎。希望黨組織和領導加強對我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我要在黨的熔爐中鍛煉自己,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6、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以及挑戰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1.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革與調整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都與當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相關聯。經濟全球比已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相互滲透、相互依託,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各種負面影響,改善國際經濟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就難於順利發展,甚至可能陷入危機,而發達國家也不可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保持經濟的良性增長。通過不斷地努力來建立一個在權利與義務平衡基礎上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推動全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要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地發展,發達國家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面臨的困難,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為一些最貧窮的國家減免債務,並扭轉對窮國援助下降的趨勢,而不能只是片面要求發展中國家進行改革。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應在多邊協作領域就金融、貿易和債務問題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在涉及有關新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的談判中,要充分協調立場,共同提出一些反映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主張,增強在與發達國家談判中的地位,以促使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逐步得到改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當面對現實,調整立場,「求大同,存小異」,共同努力推進國際經濟環境的調整與改革。這樣做符合世界各國的長遠利益。 2.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 通過參與全球化壯大自己,這是改變發展中國家處於弱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徑。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正迅速進行。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如何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不同發展階段自己具有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提高競爭力,找到本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准確位置是發展中國家順利融人全球化潮流的關鍵。這里應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新的國際分工對傳統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現今,已不能僅僅從一些相對不變的有形因素,比如勞動力供應量、土地、其他自然資源狀況來衡量一國的優勢。而應從新的視角來認識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使得那些依靠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生產產品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經濟落後和收入下降的處境,相反,那些成功地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知識、技術方面差距的國家,則從技術進步中獲益,使本國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在新的國際分工條件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成為順利融人世界經濟的重要環節。但這同時也表明,欠發達國家,如何在以巨大努力加速實現本國工業化的同時,跟上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有效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面對這樣雙重的壓力,重新審視過去的發展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那些最不發達國家來說,顯然這是十分艱難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它們仍應從本國現有條件出發,加快國內經濟改革與調整,促進本國的市場發育和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由於農業、采礦業仍是這些國家的主導經濟部門,因此,應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繼續推動礦業生產,不斷提高經濟水平;在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外國投資和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的經濟結構;不斷擴大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同時加強與本地區及地區以外國家在生產、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在當今經濟區域化、一體化迅速發展的條件下,尤顯重要。
第二,知識經濟的到來意味著勞動者素質的差別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積極開發人力資源,是保證持續發展和減少貧困,也是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進程雖然沒有促使整體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勞動力的流動大大增強。這一趨勢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智力外流。這種「自由流動」使發達國家受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非洲這樣的落後地區受損。自1990年以來,非洲每年流往發達國家的各類人才達2萬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國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約10萬名外國專業技術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萬非洲人才在發達國家工作。為此,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各種措施留住本國的技術人才,阻止人才繼續外流,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的另一難題。
7、面對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1)中國面臨的機遇。其—,世界形勢的緩和,為中國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的形勢下,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2)中國面臨的挑戰:其一,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下,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使中國的對外經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其二,正面臨著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世界兩極格局瓦解以後,軍備競賽的作用相對下降,綜合國力的競爭提到了首位。各國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發展科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各國都把科技開發作為綜合國力一個關鍵因素。如何選擇適應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並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迎接和戰勝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是當今時代向中國提出的新課題。
第三,正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挑戰。歷史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按國際經濟慣例辦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任何國家已很難保持封閉的經濟模式,所以,中國的唯一選擇,是適應這一趨勢,爭取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第四,正面臨著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考驗。在兩極格局解體以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推行強權政治時減少了前蘇聯的牽制,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
(3)面對以上挑戰,只有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才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增強綜合國力,迎接各種挑戰,盡快地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8、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那麼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1)生產國際化。這主要是指國際生產領域中分工合作及專業化生產的發展。現代生產分工已經不是在國家層次上的綜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門層次和企業層次的專業化分工。這種分工在國際間進行,形成了國際生產網路體系。其中最典型是企業生產零部件工藝流程和專業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飛機有400 萬個零部件,由分布在65個國家1500個大企業和15,000多家中、小企業參加協作生產。德國拜耳公司與35000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協作關系,拜耳向它們提供中間產品,由它們加工成各種最終產品。這種企業層次的國際化,使未來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的設計、研製零部件的加工或購入、組裝和總裝等一系列的活動環節分布到國外進行,即企業的不同部門、工廠、車間,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國際范圍內進行組織,從而也形成了生產組織的國際化。
(2)產品國際化,也就是生產總額中出口生產所佔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現為現代國際貿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以及眾多的企業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捲入了國際商品交換。現在的國際貿易已佔到世界總生產額的1/3以上,並且還在穩步增長。國際貿易的商品范圍也在迅速擴大。從一般商品到高科技產品,從有形商品到無形服務等幾乎無所不包。在我們的國家裡,到處可以吃“麥當勞”快餐,喝“可口可樂”飲料,看“日立”電視機,坐“賓士”汽車等等。
(3)投資金融國際化。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使得國際間資金流動頻繁,大大促進了投資金融的國際化。為適應於國際化的潮流,各國放寬了對投資金融的管制,甚至採取諸多措施鼓勵本國對外投資的發展。以國際直接投資為例,從1991年到1993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的增長速度相當於世界商品和進出口的兩倍,1995 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達25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資本的輸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資本嚴重地與商品資本相分離,脫離生產發展而迅速膨脹。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遠遠超過了世界貿易量。而世界大銀行致力於在世界各國廣設辦事處、代表處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屬銀行以及附屬金融機構,並與其他銀行組成合資銀行或國際銀行集團。有資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銀行的海外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資的國際化反過來又會促進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
(4)技術開發與利用的國際化。首先從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來看,由於技術對生產和經濟的重要作用,生產國際化自然帶動國際技術貿易的不斷增長。資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國技術貿易總額為 30億美元,1970年達110億美元,80年代初為160億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億美元。其次,從研究與開發的情況來看,一方面由於各國在科技發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業又為了獲得先進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國間設立研究與開發據點便成了一種趨勢,以至於許多企業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研究與開發網路,從而促進了研究與開發組織體系的國際化。另一方面,由於現代科技發展以高科技開發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開發投入高,風險大,使很多企業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聯合開發,這是現代技術開發活動國際化的又一顯著特徵。例如,1990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西門子公司結成了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戰略聯盟,1992年初日本東芝電氣公司也加入這一聯盟,三家聯手開發256兆位超微晶元。
(5)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生產、投資、貿易發展的國際化使各國間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特別表現在區域間經濟關繫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以區域為基礎,形成了國家間的經濟聯盟。如歐洲共同體,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等等。歐共體自成立來,一直朝著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方向推進。1985年 2月,歐共體執委在《關於完善內部市場的白皮書》中,提出了建立歐洲統一大市場的目標,確定使12個成員國分散的市場連成一個擁有3.2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在統一市場內實現商品、勞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這種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不僅大大推動集團內的經濟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會影響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的進程。
(6)資本流動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又必然帶來資本的全球化。這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如今各地區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場形成了有機整體,資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動,哪裡增資就流向哪裡。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第三,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9、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應如何積極應對
我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具有辯證思維。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堅持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國際經濟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共同建設開放、包容、平衡、繁榮、綠色的世界經濟。
堅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10、幫忙寫一個黨課的演講稿
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一句話說: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局勢繼續發生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仍是當今國際格局演變的兩個主要趨勢。總的看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但天下不太平,國際上政治、經濟、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織,爭奪戰略要地,爭奪戰略資源,爭奪戰略主導權,爭奪人才的斗爭此起彼伏。進入新世紀,各國紛紛制定新的發展戰略,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都把21世紀一段時期視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有利時機。因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並理解「十六大」提出的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因此要喊猛增強緊迫感,牢牢抓住機遇、趨利避害、發揮鄭頌橋優勢、努力加快自身發展。國內經濟形勢方面,2003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非典、地震、全國各地各種自然災害,國家大嘛,連年都有洪災、旱災等多種自然災害,但是,總的經濟形勢,兩句話: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大,取得的成績比預料的好。國內生產總值繼續保持8.5%左右增長,應該說增長比較快,效益比較好,活力比較強。存在矛盾和問題是農民增收困難和就業壓力較大,這既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需要不懈努力解決的長期問題,也是當前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緊迫問題。此外2003年新增貸款為3萬億元,2002年的貸款是1.8萬億元,這種貸款的增長,會增加國內的金融風險,因為咱們整個社會的金融制度還不完善,銀行的內控機制也不健全。國家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資源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一方面咱們國家有些原料,如原油、鐵礦砂、有色金屬原料等等,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基本上要靠進口來解決;另一方面消耗高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粗放式的經營企業到處都是,又是一對矛盾。總之,既要看到經濟發展的好的態勢,但也要看到制約國家經濟發展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因此,在十六屆三中全會及經濟工作會上,中央的方針制定的非常明確,重點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全局、解決矛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戰略,作好各項工作。
最後我想說一說:「三農」問題,中央再次地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問題提出來,顯而易見,十三億人口,八億農民在農村,這么一個大國,主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必須立足於自力更生,因為我們現在的糧食進口的部分只能是品種的調劑和少量余額的調劑,主要的就要靠我們自己解決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靠誰也是靠櫻讓不住的,因此說對這個問題頭腦不清醒,工作出現偏差,農業出現反復,不僅會危及國家糧食安全,而且會危及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全局。這次中央會上特意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幹部,都必須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國家安全的層面上、重要性上來認識。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必須始終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重視嚴格保護耕地,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始終重視糧食生產區及種糧農民的利益,始終重視增加農民特別是種糧農民的收入,這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非常重大的決策。我想我們農業大學的學生,尤其要對「三農」問題更加關注,希望同學更多的關心這方面的進展情況。
第二部分內容:認清形勢、學會珍惜、早日成才。講了那麼多形勢主要要說明,我們都是社會人,我們都處在這樣一個國際國內環境的背景之下。作為一名大學生,使我想到70-80年代常說的一句話,「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至今也很貼切。我們如何定位?我們如何面對?如何將自己融進充滿競爭的社會生活中去?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關心個人的發展,這是最實際的問題,同志們都關心自己的成才,關心自己的走向,大學四年以後,是出國、考研究生還是就業,這些問題最實際了,我想今天就這些實際問題講兩句。在講之前我先講個小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想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到本族的一位長者那裡請求指點,那位長者聽過年輕人敘述之後就隨手寫了三個字,「不要怕」,並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六個字,今天告訴你三個字,另外三個字以後再告訴你」。三十年以後,當年的年輕人已經白發雜生,在歸鄉的途中,他又去拜訪那位長者。但是老人家已經去世了,長者的家人拿出一封信告訴他,這是老人家特意留給你的,老人家說有一天你一定會來找他的。年輕人拆開信一看,在一張白紙上寫著三個大字:「不要悔」。老人告訴後人一個道理: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整個人生就是這六個字。你們這個年齡是「不要怕」,到我這個年齡就是「不要悔」了。
再給大家提供一些數字,也是跟你們密切相關的。我剛才講了一個是「三農」問題,一個是就業壓力問題,將長期困擾我國,是經濟發展的現實的問題。就業問題,有資料表明2004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280萬,比2003年增長68萬,2002年7月全國待就業的畢業生還有50萬人,2003年7月還有70萬,我說了這么幾個數字什麼意思呢,反映了大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用學生自己的話說「已經聞到了就業戰場上的硝煙,剛進大學門就知就業難」。我還給大家提供一個數字,國家有一個「十五」的重點課題,「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展與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它作出的判斷是:今年的大學生在職業的擇業當中,人情、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已經大大的降低了。但是大學生的擇業之路,卻並未因此變的平坦,「人格缺失」越來越凸顯,成為大學生擇業的障礙。關於就業問題,是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的,但就這個研究的課題,它在切入點上,反映到學生的就業當中,跟過去以往相比,很多的人情、後門等方面影響就業的很大的因素,隨著形勢的發展這方面的因素影響也降低了,反而是學生個體的素質和本人的條件,就業單位的選擇,這種成分正在加大,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因為大家都關心自己的成長。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包括媒體現在也在大肆宣傳: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學歷被排在能力之後》,它講的是企業選擇人才的標准。我看其實就是:有學歷、不唯學歷論,偏能力、能力加學歷。很多國外國內知名的公司、大的企業,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無一例外地把專業素質、學習成績作為考核人才的一個基準,只是作為一個基準,而把你的學習能力與技術,與本人的人品正直與否,誠信與否,謙虛的品質,待人接物的能力作為最重要的條件。這是一個理智地、實事求是地用人取向。換句話說,現在對人才的要求是更重能力,更重人才的綜合素質。這就是當今社會用人的取向,大家必須要很好的看到這個形勢,也要面對這個形勢。用人單位反饋給我們教育界的,確實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和深思。談到誠信,插一句,考風考紀的問題,無孔不入,最近「四級」考試,有人找人替考,有人用假身份證。這反映出一個基本的做人的素質要求都作不到,那你還談什麼?什麼也別談。最近國家教育研究所高校中心主任李智仁說:上學和工作是兩碼事,考試成績好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表現優秀,在實際工作中名校畢業的畢業生未必都比其他大學的學生綜合素質更高。國外有位教育專家說過: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是你們的智商在起作用,但是要做一個完整意義的人,當好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更多的是情商在起作用。從中國的大學教育對情商的培養,實事求是地說還是比較欠缺的,而且,這種欠缺尤其在名校的學生之中表現尤為明顯。人格的形成應該成為大學教育的終極產物,這個課題是提給我們學校的、是提給教育界的。作為學生從高中進入到大學,我們的目的是促進年輕人的人格形成,希望大學生在校的時候能夠去直接體悟,並且認真嘗試做到精神成人。我們說一個十八歲的大學生,從生物學、法學的層面上講都是成人了。如果當你面對這樣充滿競爭的多元文化的選擇的時代與形勢時,你到畢業的時候還沒有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和抉擇承擔力,就不能算做精神成人,也不能算做我們的教育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動點心思,你們想想是不是這么回事。在座的各位一二三四年級都有,還有研究生。我想今天講的這些內容對低年級可能會更有些好處,但是不管怎樣,各有各的所思,各有各的所想,一二三四年級和研究生想的都不一樣,個體和個體之間想的也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你們都在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這是很對的,一點錯都沒有。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們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的同學,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這本身也是在規劃自己,規劃自己的政治生命,這很好,非常重要。學校黨委絕對要給同學這樣高的政治熱情予以充分地肯定,黨的基層組織也要表示熱烈歡迎,也特別希望同學們能夠端正入黨動機。我們經常分析大學生的黨建形勢,發現也仍然有少數同學帶有功利思想,他的出發點,他的終極目的,核心還是為了自己,入黨為了自己能夠套上點政治的光環,讓人信的過。但我還是認為,首先同學們,你要求進步,應該值得充分肯定,有功利沒關系,在組織培養過程當中,不斷地學習、教育、改變。本人都關心自己得發展,一點無可厚非,絕對是對的。來上學幹嘛,不就是求成長、成才,我想最主要的是什麼呢?同志們要多加一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想加上這一條,你個人的積極性和社會的責任感結合起來,我想就能夠促使你盡快地成長、成才、精神成人。
你們正是大好時光,我今天看著年輕人真是感慨特別多,時光如梭,過的真快,真是到了「不要悔」的年代了。講了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說,同學們現在關心自己,我將來是考研、出國還是就業等等,這些很現實的問題都擺在你們面前。上高中的時候,是一根高考的指揮棒在前面引領著,十年寒窗,挑燈夜戰,好不容易進入了大學殿堂,沒想到還來不及放鬆、慶賀一番,一根就業指揮棒又已經在發揮作用了。很不容易,既羨慕你們也理解你們,到學校以後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目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專業,應該選擇的專業也很茫然。因此回過頭來講:包括我們到大學以後,如何定位,如何規劃你今後的發展。學校也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包括明年我們學校就要按照學院和學科大類招生,學校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條件,先通過一兩年的公共課、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對你所學的專業先對它有一定的了解,再來確定專業。現在60%的學生都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想轉專業但也不知道轉什麼專業合適,這種狀況必須要改革。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等到四年級或三年級下學期再開始,那就晚了。將來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都要持證上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單純是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凡是在校的每一位老師、教職員工都要持證上崗,都要為每一位大學生今後的發展提供咨詢、服務甚至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大學階段目標的確立,從某種程度上實際上是人生目標的確立,非常關鍵。英國著名哲學家懷特海說過: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里他需要站起來,向四面觀望。只有站起來,向社會、歷史、未來、生活各個方面展望,才能把握住自己恰當的目標,促進自己全面的發展。真是這樣,我覺得你們從中學到大學那是一個人生很大的轉折。柳青也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爾肯見到一個青年寫的自轉,只有三個標點符號:一個——(破折號),還有一個!(驚嘆號),再一個。(句號),巴爾肯就問他什麼含義,他說,一陣橫沖直闖(——),落個傷心遺憾(!),到頭來只好完蛋(。)。巴爾肯聽後把這三個標點符號修改為一個、(頓號),一個……(省略號),一個?(問號),並解釋說,青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小站(、),道路漫長希望無邊(……),君不聞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青年在巴爾肯的關懷鼓勵下,終於成了有作為的人。總之,最實際的問題,大學生要想成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們大學的過程,大學教育的真正價值對每個人都不同。在大學教育當中你投入什麼就收獲什麼。在大學入學的時候大家的能力可能相差不多,但是到了大學畢業可能就會驚奇地發現彼此能力的差距,可能已經不是幾步之遙。對你們來說我認為這種差距也絕對不是智力上的差距造成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是智力以外的包括情緒、情感、意志、品質、道德、責任感、人際關系、興趣愛好、性格等等等等,自己要總結要反思。大學四年對一門學科來說只能算是入門,打一點兒基礎,離校以後還要做艱苦努力,才能有成就。有機會進入大學應該說是一種榮幸,但是任何一種光榮一種待遇應該靠不斷的努力來爭取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機會。因此,我想最後給同學們提十條建議:
第一:認識到態度決定一切。學習態度決定你從功課和老師那裡獲得多少東西。你必須抱著積極態度對待學業。明白它對你的人生意義。
第二:記住你的大學成績將伴隨你走向未來。如果你的成績單上全是「及格」,只能說明你並沒有真正努力,請你努力作好一切。
第三:要勇於承擔責任。你或許能找出種種理由來解釋自己對學習興趣不高,不要找借口,學無止境,抓住任何機會學習。要象海面吸水一樣吸取知識。如果你離開大學的時候還跟你進來的時候一模一樣,那你怪不了別人,只能怨你自己,大學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但是你得主動促成這些變化,誰也無法保證未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經磨難不成才。
第四:認識到大學生活就是生活本身。這不是你生活的序曲、准備或前奏。你的價值觀,你的興趣以及工作準則,早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形成了,無論是好是壞,二十歲的你很可能就是六十歲的你,研究證明如果你現在精神愉快,善於自我調節,你老了也會是這樣。
第五:學會提問。有關這一點你的中學老師可能已經講的很清楚,經常提問是提高生活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沒有問題的生活空洞而沒有意義,思想要活躍。
第六:尊重他人,學會交往。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其實生活中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什麼原則的問題的小事情上,本來只要打個招呼,一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是雙方都有強烈的自尊,都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際和諧的「秘方」是樂於與人交往,學會與人交往。
第七:多方徵求意見。良好的建議不會自己找上門來,你得經常找你的導師、朋友談心,懶人只聽一面之辭,而不考慮消息的來源,懶人在作出重大決策前不願聽取多方意見,聰明的人則廣泛的獵取信息。
第八:充分利用資源,早點這樣做。要在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光靠好的分數和推薦信是不夠的。你在大學里作過什麼社會工作也很重要,我們有幾十個社團和學生組織,期待著你的加入,盡快把自己溶於大學生活中,時光飛逝,一切不會再來。不要等到大三或大四才開始投入,一個在大學活躍的人,往往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樣充滿活力,用人單位喜歡活躍和參與性強的學生,作為一個活躍而積極參與的人你決不會泯然眾生。記住:庸庸碌碌的人可能有眾多同學,而跑在前面的人總是少數。
第九:保持樂觀。如果你好學上進,想獲得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想一旦有人要求你干什麼時,你就能勝任,你就不會對大學生活感到頭疼。事實證明樂觀主義者在大學生活里表現更好,分數更高,收獲更多,能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也更容易地對自己的成果表示滿意。
第十:立刻行動。如果你自己身上有些東西連你自己都不喜歡,你缺乏自信,不能合理安排時間,武斷,容易焦慮,不夠開放,沒有自覺性、缺乏領導素質、做事拖拖拉拉,你要馬上採取行動,加以改正。
以上這些建議供你們參考,我想這十條建議不僅適用於大學教育,也可以作為今後的生活信條。講兩個故事作為結束。第一個小故事,有甲乙兩個學生同時報考某教授的博士生,可是教授只招一個學生,於是教授就給他們出了一道題目,兩個學生同時做完了題目,過程一樣精彩,結果也一樣正確,難分伯仲,教授思考了一下選擇了甲。乙很不服氣地找教授問,為什麼沒有選擇乙,教授指著題目作業的時間說,題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你們倆一個是上周五下午四點開始做的,你是周一開始做的,那我選擇從周五下午四點開始的甲,因為一個立刻開始行動的人更具競爭力。第二個小故事,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打了一個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如埃及有金字塔,不如中國有長城,不如日本有富士山等等,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聖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李光耀看了報告後非常氣憤,他在報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要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陽光就夠了!後來,新加坡就利用了一年四季的直射陽光,種花植草,在很短的時間,新加坡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花園國家,連續多年成了亞洲旅遊收入的第三大國家。講這個是因為在座的很多同學可能也會有不少的抱怨和不滿意,也曾埋怨上帝的不公,會抱怨學校暫時沒有令人滿意的方方面面,假如你們要有幸讀到李光耀那句話的時候,我想你們會不會突然開竅起來呢,醒悟到,原來教室的一對桌椅就是上帝賜給你們的,希望你們學會珍惜,珍惜時間、珍惜青春、珍惜人生。咱們講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經過去了,一去不復返,今天已經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但也會消失。抓緊時間吧,一生只有三天。這是多麼富有哲理的時間觀念(這是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前的祈禱詞)。
誠懇的希望同學們抓住風華正茂的大好時機,早日成才,早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