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對商業貿易的影響英文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對商業貿易的影響英文

發布時間: 2023-04-07 17:47:59

1、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

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首先就是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其次就是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再者就是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另外就是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還有就是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需要從以下五方面來闡述分析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

一、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 

首先就是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 ,對於全球化而言有利於世界范圍各國的長期發展也有利於加強商業貿易的繁榮程度。

二、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

其次就是 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 ,對於很多文化而言正在互相學習從而可以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化有利於社會的長期發展。

三、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 

再者就是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 ,主要就是風俗習慣的不同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應該被保留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四、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 

另外就是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這樣子人類會樹立共同的發展意識有利於提升全球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五、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

還有就是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 ,這樣子對於提升人類的文明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人類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經濟建設。

2、金融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發展有何影響?

金融全球化使國際貿易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貿易一體化的發展對
金融國際化
提出了需求,金融國際化反過來又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使
國際結算
更加快捷、便利,從而推動著國際貿易地域范圍的擴展和
國際貿易活動
規模的擴大;國際信貸規模的擴大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有力地資金支持;國際
衍生金融產品
市場的迅速發展為國際貿易參與各方提供了大量防範風險的工具等等。

3、經濟全球化的英文是什麼?

中文:經濟全球化 英文:Economic Globalization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由於實力不同,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得利最多,而發展中國家所得甚少。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4、淺談全球化與商務英語學習的關系 論文

給你一些文獻吧
[1] [2] 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14。
[3] 陳邦國.柯群勝.商務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商業文化滲透[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3,3:55-57。
[4] 何維湘.商務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J].吉林商業學院學報,2003, 2:15-16。
[5] 高淑英.商務英語中的商務文化意識及其培養[J].商業文化,2005,10:59-60。
[6]胡文仲.跨文化交際概念[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1-2。
[7] 胡潔.淺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務英語[J].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5, 3: 149-151。
[8]李太志.商務英語教學與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5,4:69-70。
[9]冀倩.WTO下的大學商務英語教學[J].商業文化,2005,10:57-58。
[10]林添湖.加強理論建設是商務英語學科繼續發展的根本出路[J].國際商務研究,2005,2:1-7。
[11]陳建平.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商務文化意識培養[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1,4:47-49。

經濟全球化的角度

經濟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擋的氣勢正在席捲全球,各國經濟貿易關系日益緊密,全球價值連關系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以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經濟大家庭,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全球化人才極度缺乏的現實。作為全球化人才,除了要具備全球視野、全球化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國際通用語言,具備全球化的溝通能力。因此,商務英語是全球化能力的必備能力。

為了培養具備國際溝通能力的全球化人才,終生領導藝術管理學院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及其三個國際化合作辦學項目(中美國際管理學院、中法國際管理學院和卓越國際學院)聯手,在東方廣場舉辦了以「終生領導—商務英語與商務管理」為主題的免費講座。

此次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容納200多人的會議廳,座無虛席。中美國際管理學院合作夥伴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的EMBA主任專程從美國趕赴北京參加此次活動,並作了題為「全球領導者路徑」的發言。此次活動的主辦方終生領導藝術管理學院總裁Nick Arnold先生作了「終生學習和終生領導」的發言。兩人的發言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響應。為了給與會者學習商務英語提供指導,美國馬里蘭大學英語學院的兩位教授、終生領導藝術管理學院運營總監谷大中先生和經貿大學卓越國際學院的何曾楣教授,分別就商務英語學習作了精彩講演。經貿大學與歐盟翻譯司共同創辦的「中歐高級譯員培訓中心」也參加了 此次活動,並專門為現場聽眾展示了高水平的翻譯。

作為此次活動的合作方,經貿大學中美國際管理學院、中法國際管理學院和卓越國際學院院長劉寶成先生向與會者介紹了經貿大學三個對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特色,詮釋了商務英語對於國際化人才的重要作用,強調了英語教學在經貿大學三個國際化學院的突出地位。

終生領導藝術管理學院是在美國登記注冊的中國國際教育產業投資集團下屬的一個專門從事企業培訓的專業機構,在全國有四個分公司和十個辦事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美國際管理學院是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合作的高級經理MBA教育機構,最近被評為「中國前十名最具影響的對外合作MBA」項目,中法國際管理學院是中國政府與法國政府合作的最早的MBA培養項目,與法國著名的索邦大學進行教學合作,到目前已有13年歷史。卓越國際學院是目前我國為數不多的本科層次的對外合作項目,專門培養大學商科專業人才。

此次終生領導藝術管理學院與經貿大學三個國際合作項目共同舉辦這次活動,旨在加強培訓企業與商科高等院校的合作,打造高質量的商務英語培訓平台,同時,也為商務英語的學習者鋪就一個通向各層次的工商管理教育路徑,最終到達終生學習和終生領導的事業目標。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社會信息化程度提高,在華跨國企業與項目日益增加。中國人在英語學習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卻十分薄弱,其根本原因在於傳統的英語教學與社會文化的演進和時代的發展相脫離。因此,就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而言,其最終交際能力的高低也取決於其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高低。
■二、全球化背景下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搞好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將語言能力轉變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進行合理的文化導入和構建交際型教學模式都是不可忽視的。傳統商務英語教學依照「英語+商務知識」進行,造成商務文化培訓和文化教育意識不足。甚至實踐中不自覺地藉助母語語言規則、交際習慣、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來表達思想進行交流,導致交流誤解。在全球化視角下,如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時下高校商務英語教學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也成為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
■三、全球化視角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3.1文化交流成為影響對外交流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視角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商務英語教學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對外交流活動的頻繁,出境旅遊和學習的國人也越來越多,而到外企供職和聘用外籍人士也越來越普遍。跨文化意識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對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起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3.2文化是商務活動的橋梁和紐帶
商務活動是一種跨文化交流。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對方的文化,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達的含義去行事,就會引起文化沖突,從而導致商業活動的失敗。以下就以商務談判為例來說明文化在商務活動中的作用。商務談判是商務活動的重要環節,對其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談判雙方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事先不了解對方的文化,沒有跨文化交際的意思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就可能因為細小的環節產生分歧。商務談判中,應熟悉別國的文化背景,把握談判方的特點,以便在談判中處於主動地位。
3.3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商務英語人才的必備素質
當今世界范圍內的交際是以跨文化為特徵的,而跨文化交際也涉及對外交流活動的方方面面。《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年4月對英語專業學生在文化素養方面提出要求: 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要熟悉中國文化傳統,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熟悉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發展現狀、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新大綱》對於培養學生文化素質方面提出了更明確、更詳細的要求,這說明對學生文化的培養已然成為我國外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語言知識、商務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四、當前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模式分析
熟悉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識和文化意識,真正理解文化教學的目的。就知識層面而言,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對文化知識全面系統的掌握。既掌握普通的文化知識,又了解具體的文化和不同文化間的異同,特別是目的語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使用情況;同時對文化教學的目的有準確的認識,不能將文化知識的傳授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獲取相混淆。以教學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為依據,明確商務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在不同商務環境和文化背景下進行交際的涉外商務人才。強調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務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語文化意識培養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目標之一。教師自身應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知識涵養,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商務文化。在商務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除傳授必要的語言和專業知識,還應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意識與能力,讓他們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以語言和非語言交流的形式來講解西方國家中稱呼、介紹、訪問、宴請、告別等社會交往的文化因素,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幫學生提高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重視語言應用的得體性,從而逐步獲得跨文化的敏感性。商務英語教學要展現商務英語的交際特性,教學方法要體現靈活性,趣味性和多樣性。在語言習得和教學中的諸多方法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目的採用,具備多元文化的交際環境,讓學生在一定的商務環境中完成交際任務,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創造性思維,更好地培養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眾多的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模式,拓寬了發展空間。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差異,了解文化內涵,培養跨文化交際的主動性。
■五、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應以學習和積累文化知識為起點,以培養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為途徑,以真正的文化理解為最終目的,提高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適應全球化對跨文化交際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法公.論專門用途英語的屬性與對應教學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
[2]柳青軍,曾梅.商務英語創新教學與能力培養[J].山東外語教學,2002;02
[3]翁守明.關於高校專業英語(ESP)教學研究的文獻綜述[J].大學時代(B版),2006;10
[4]王金發,戚康標,何炎明,張兆梁,馮冬茹.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創新性及實踐效果[J].高等理科教育,2003;06
[5]林添湖.試論商務英語學科的發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4
[6]陳莉萍.專門用途英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羅亦成)

5、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促進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一個統一的全球經濟系統正在逐步形成。各國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同時各國對世界市場的爭奪也日趨激烈,爭端和摩擦接連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傳統經濟體制下的零和、輸贏規則已為經濟全球化環境下的非零和及雙輸、雙贏規則取代,要麼一損俱損。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經濟實力多麼強大,都不能我行我素。各國,尤其是各大國,在處理相互關系和國際關系時客觀要求相互溝通。協調與合作正在成為大國關系的主旋律。 近年來,中美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就與經濟全球化這一因素密不可分。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冷戰結束之後兩國關系麻煩不斷,一度曾面臨嚴重危機。但是,由於兩國經濟上的互補性很強,中國擁有廣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美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急需開拓國外市場,因而,中美間的經貿關系仍迅速發展。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對中國的直接出口為美國提供了30多萬個就業崗位,雙邊貿易至少為美國工業和服務業提供了上百萬個工作崗位。經濟上的互惠互利推動著兩國間的接觸、對話不斷發展,雙方擱置分歧,增進了解,加強協調,擴大合作。兩國建立了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兩國元首頻繁互訪,並設立首腦熱線,及時就全球問題交換看法和意見。中美兩國還在資源、能源、環保、安全等全球性問題上進一步加強合作。 2.對南北關系產生雙重影響 南北關系的實質是發展中國家擺脫發達國家經濟和政治上的剝削與控制,謀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經濟全球化對南北關系產生了雙重的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首先南北關系長期以來的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過去南方對北方的單向依賴已變成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競爭,南北經濟交往的規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強。彼此都認識到,只有保持南北雙方和諧發展,世界經濟才能得以健康地運行。雙方都在處理南北關系時表現出務實性和靈活性,放棄了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其次,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南方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南方國家之間要求加強經濟和科技合作的呼聲很高。 從消極方面看:(1)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便利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無國界經濟逐漸發展的過程,它要求國家減少干預,甚至出讓部分經濟決策權,由全球協調和仲裁機構去實行。從理論上看,主權讓渡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對等的,而且都可以共享。但是,實際上,發達國家往往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國際規則的便利,單方面沖擊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在發生危機時又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增大了發展中國家承擔風險的概率。東亞金融危機就是由於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鑽了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和解除金融管制的空子而引發的,這本身就是出讓主權的結果。而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緊急援助貸款,又是以發展中國家出讓主權,放棄亞洲發展模式為條件的。有的東南亞國家把這一模式稱為「新殖民主義」。所以,南北關系的實質依然是控制與反控制、干涉與反干涉的斗爭。 (2)擴大了南北兩級分化和貧富差距。市場經濟就是實力經濟,其成果按實力分享。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由於經濟實力不同而所得相差十分懸殊。因此,隨著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財富的集中程度也越來越高。1997年9月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的資料顯示,1965年,世界上7個最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7個最貧窮國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這一差距擴大到38倍。目前,主要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2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還有13億人的年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到500美元,全球還有1億人每天在挨餓,15億人上不起學。 (3)使南南合作面臨挑戰。七八十年代,在77國集團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等南方國家組織的主導下,南南合作曾取得過巨大的成就,一度被視為南方國家擺脫北方的經濟控制,走上自主發展之路的根本途徑。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於南方國家間經濟實力有限,經濟結構趨同而缺乏互補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經濟上存在互補性的南方國家和北方國家的合作提供了客觀條件,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平等參與國際經濟新秩序、金融新秩序的新的「游戲規則」的制訂。這又要求首先加強南南合作。 3.推動區域內國家聯合 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各個國家,特別是弱國、小國,都希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但是一個國家又往往力不從心,於是有著地理、文化等若干共同因素的國家就通過區域內國家的聯合,通過地區經濟一體化來加強爭奪市場份額的能力。近年來,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不斷增多,60年代只有9個,70年代發展到28個,80年代有32個,到1997年達107個,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有的還參與了多個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 地區經濟一體化又進一步對國際關系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是促進地區范圍內的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地區化的經濟組織是以承認成員國主權平等為前提的,發達國家不能對發展中國家頤指氣使,為所欲為,而比較注意尊重發展中國家的權益。而且,各種經濟一體化組織都有程度不同的合作形式和規范,這就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供了制度保證,有利於促進南方國家的發展。 二是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為了給本地區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或者為了增強區域集團的實力地位,往往還注重加強其他方面的合作,從而維護了地區安全和穩定。美洲國家組織1998年10月就成功地調解了厄瓜多和秘魯長達50多年的邊界爭端,兩國議會都表示無條件地接受保證國提出的解決有爭議領土的方案,這是在地區一體化框架內和平解決爭端的成功範例。西非經濟共同體也成功地化解了長達9年的賴比瑞亞內戰。 三是有助於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地區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必然要求用制度來鞏固其成果,這就導致地區經濟一體化逐步向政治一體化發展。地區政治一體化則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促進了世界多極化的進程,例如:建立於1967年的歐洲共同體,從最初的6個成員國不斷擴大,並向縱深發展。1995年擴大為15國的歐洲聯盟,盟內生產總值達到7.5萬億美元,占該年全球生產總值23萬億美元的1/3,首次超過美國該年的國內生產總值6.26萬億美元。歐盟成為與獨霸世界的美國抗衡的一大力量。政治上,1991年12月,共同體各國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政治聯盟和經貿聯盟條約》(簡稱馬約),向建立全面超國家一體化的歐洲聯邦邁出了重要的一步。1997年10月歐盟15國簽署的《阿姆斯特丹條約》,進一步促進了歐盟的政治一體化進程;1999年1月1日,歐盟中的11個成員國建立經濟貨幣聯盟,統一使用歐洲單一貨幣——歐元。這標志著一個新歐洲由理想初步變成了現實,它將大大增強歐盟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並進一步沖擊美國經濟和它的世界霸權,對世界政治和國際關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亞洲東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場、非洲的東南非共同市場等發展中國家集團也在成為影響經濟政治的重要力量,這些力量的發展有助於打破超級大國對世界的主宰,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7]。展望世界未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它對國際關系還將產生深刻的影響。為此,我們應在經濟全球化這一大背景下,把握當前國際關系的種種特點,趨利避害,抓住機遇,促進我國的振興與發展。

記得採納啊

6、求英語大神幫忙翻譯一段話!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其中涉及不同的國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i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cludi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procere is various, involves the law also is not the same, the risk is bigger also.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remittance, collection, such as the method of payment by l/c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risks, clear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the method of payment,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avoid risk.

7、「全球化」英語作文,

<

8、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加入WTO 英文求 翻譯 畢業論文

翻譯: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根據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計算,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也是歐盟,最多國際組織和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少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9、英文論文:全球化與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http://www.12366.net.cn/news/63/64/20010418/22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