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發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4-06 03:36:46

1、全球化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嗎

全球化是一種概念,全球趨於同質化,國際化,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不但對中國文化,對世界各國文化都是不小的沖擊,可以說是機遇與危險並存的,文化國際化,可能會有些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會被淘汰掉,而神秘是大部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種神秘也是進一步發展和保留的動力。

2、全球化對中國人傳統價值觀的影響

全球化使國與國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系,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相互依、學習。而現代化,更是標著當今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主要強調人的個性解放和生產力的解放。這兩種現象關切每一個人當下生活的重大問題,因為「全球化」與「現代化」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與變化,更帶來了文化、價值觀念及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沖擊。

全球化與現代化的進程是在各個層面都可見的,隨著交通、通訊的發展,人們切實感受到這個世界在一點點的縮小。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隨著這種全球化、現代化進程逐漸改變。全球化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外貌,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人們的穿著打扮不再是70年代的那種單調的藏藍色,而是更追求品位、潮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更是追尋所謂的品牌,穿著一定要來自國外的頂級設計師的特殊設計。還以恆隆廣場為例,它的流線型玻璃體主體地建築風格,更是具有濃厚的歐美風情,顯然,也是受到了全球化風波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地發展,我們所接觸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飲食方面自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在全世界都正開始愛上營養健康的中餐時,中國消費者卻對漢堡包、炸雞腿、和用轉基因土豆做成的薯條趨之若驚。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全球化的產物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過去,中國人的飲食以米飯、蔬菜,豆類為主,換心血管疾病的人遠遠要比西方國家的人少的多。如今,隨著飲食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為了肥胖,還有膽固醇過高而產生苦惱。而以前傳統飲食方式,一大家人坐在一張大餐桌上說說笑笑的吃飯,也開始被這幾分鍾就可以啃完的漢堡而取代,也難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冷漠?

這種人情的冷漠,不禁讓我們開始反思中國人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影響下,價值觀的改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接觸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人們的價值觀也逐漸從單一轉向多元,從封閉轉向開放,從傳統轉向現代。舉個最簡單地例子,就拿婚姻來說,在古代,甚至改革開放以前,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結婚年齡也都是在十幾和二十幾歲之間,而結了婚之後也基本上會白首偕老,不會有太多的離婚事件發生。而如今,三四十歲的未婚女強人隨處可見,而結婚之後夫妻之間的感情也不像以前那麼單純。小三,婚外戀,這種熟悉的字眼似乎也在隨著這個社會的進步而進步,像「同志」這樣傳統的詞彙也有了新的一層含義。真不知道我們是應該為這種開放的觀念而感到欣慰,還是應該為這逐漸遺失的人性的純真而感到悲哀!

全球化和現代化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傳統觀念產生了影響,大眾文化更是逃不出它的沖擊波。隨著科技、網路的發展,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影視作品可以在幾秒鍾內傳遍全球。我們的ipod里邊播放的音樂都是來自lady gaga,super junior,所鍾愛的影視作品是那些好萊塢大片,韓國的肥皂劇,這些早已取代了我們傳統的京劇和各種民俗歌曲。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種「外國的月亮總比中國的圓」的媚外觀念開始在中國人的內心繁衍滋生,而五千年文化的傳承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是這種挑戰引起不少中國人的反思,開始反省對自身文化的定位,加入保護傳統文化的行列。由此而見,雖然全球化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但也正是這種沖擊成為使中國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動力,一種基於文化識別與文化定位的內在動力。這種動力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打下基礎。

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大潮流下,中國當代社會與文化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然而,就在中國全球化的同時,世界也在「中國化」,無論是在經濟上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還是在文化領域的互相學習,這些都展現了那些西方大國對中國的無限興趣。至於全球化與現代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論積極還是消極的,都在各個方面有所體現。全球化與現代化還在繼續,中國到底會在這兩種潮流下變成什麼樣子,還是取決於中國能否好好利用全球化與現代化帶來的機遇。

3、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文化帶來什麼樣的沖擊?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文化帶來了競爭的意識,開闊了人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帶來了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技術,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比如:體育事業的發展就是這樣。經濟全球化在帶來國外先進的理念的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許多消極的因素,甚至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比如:拜金主義者、自由主義、享樂主義等對我國的青少年影響較大,我們必須要加以批判,區別對待。

4、全球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全世界的優秀文化可以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時至今日,我們經常聽說“經濟全球化”,但除了經濟以外,政治、文、化科技也在實現全球化。特別是文化,是全球化的“重點項目”。別的不說,近些年來在海外開辦的孔子學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好見證。

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孔子學院為載體,和世界各地文化不斷交流、碰撞,和它們求同存異,維持一個和平相處的局面。在異國他鄉,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花朵”。

除了優秀儒學思想這樣的傳統文化以外,其他優秀的文化也在全球化過程中和世界文化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我相信,憑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優秀肯定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站穩跟腳。

第二,會加速淘汰一些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兩面,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一樣。盡管大部分優秀,但還是有一部分糟粕混雜其中,比如愚忠、愚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君愛國、侍奉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論他們是對是錯,都要嚴格地執行。這樣的文化屬於糟粕,天地之間本就不存在什麼“天子”,人人生而平等,刻意強調人的等級性會使社會倒退。

更何況是人就會犯錯,父母和“天子”不可能全是對的。我們在執行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對錯。

第三,讓其他國家更加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都說文化是了解一個國家歷史發展和意識形態的最好途徑,通過中國的傳統文化,世界人民可以充分了解中國的發展和一貫的友好和平主張。這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更全面的作用,是有利的。

5、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消極影響

就是說,全球化使全世界的各種文化都相互交融交鋒,其中不乏有一些落後的消極的文化,也有西方外來文化的入侵,拜金主義等,這對中國文化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還有文化上本身的沖突,比如,中國文化崇尚「集體」「團結」,而西方文化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就會造成矛盾,對中國文化產生消極影響。

6、經濟全球化不會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會夾帶著一些別的樂東西進來,中國傳統文化不一定全是好的,順應經濟全球化,可以吸取外來文化,完善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之處

7、經濟全球化阻礙中華傳統文化發展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發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規范著經濟的方向和促使它的發展。

新的世紀,經濟的全球化向我們展示了文化信息產業的發展特性:

第一,信息資源的最大共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文化產業加強了對全球資源的爭奪和分享。無論在出版、報刊、音像、還是在影視、娛樂、廣告和旅遊業中,資本的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智能資源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新的信息載體不斷出現,一些現代化程度高的圖書館和資源庫收藏的新載體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包括各種實物和博物資料,如書畫、樂譜、手稿、服裝、電視節目等,涉及與人類文明有關的一切紀錄及其載體。比如法國國家圖書館就已經收藏了200萬件樂譜、音樂家手稿、檔案,90多萬件錄音資料,6.2萬件錄像資料,2.8萬件多媒體資料和30萬份數字化影像資料以及400個唱機設備。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文化從業人員進行文化生產,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為數字化革命強化了知識的編碼過程,各類資料、圖像、音像等都可以編碼化,電子網路則將各種信息資源連接起來,這便可以大大加快可用知識存量的增長速度和知識流量的流通速度,形成一個全球化的信息網路。美國學者J·W·豪斯指出:好萊塢從業人員大量收集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和信息資料,每投入100小時即花費時間成本1500美元(每小時摺合15美元計算),形成的創意和構思平均可產生效益7720美元。難怪英國「滾石」廣播電台不惜巨資,千里迢迢來上海錄制老碼頭工人哼唱的「碼頭號子」,1992年好萊塢安布林娛樂公司從網上獲得了中國雲南祿豐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以及轟動世界的河南西峽恐龍蛋的資料和圖像,受到極大啟發,攝制出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園》。為此,他們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商業利潤,上演31個星期國內票房收入達3.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更達破記錄的5.3億美元!

第二,資源配置的國際間合作。文化資源國際化的基礎是工業的大規模分工和全球文化市場的開拓。以往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已經發展成為一系列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地的文化資源。比如《日本經濟新聞》和《朝日新聞》從1996年2月起同時在香港開設衛星版。設在東京的報社總部每天將排好版的樣報,採用電腦和通訊衛星傳到香港,幾分鍾後,香港的印刷廠和日本的印刷廠幾乎同時開印,再利用香港作為信息中心的優勢,迅速傳播到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實際上也是由7個國家的30多家公司協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製作包給了有16家多國中小技術公司協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樂製作包給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質量的音樂製作使全片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音樂場面佔有全片的75%長度;又如美國的《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發行量達到2800萬份,遠遠超過它在國內480萬份的發行量;針對婦女的美國《大都會》雜志也有36個國際版本,1996年國內發行270萬份,而國際銷售額突破450萬美元。它的北美部負責人說,誰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分工協作,誰就能有效地拓展全球市場!

第三,資源利用的集團組合。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資源,許多文化企業紛紛走向聯合與兼並,形成大的集團。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通過共同使用機器設備、信息網路、交通工具、專業人員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出;(2)通過產權交易、兼並和破產,把效益差的不良資產拋向市場,再把優良資產組合起來,提高資產效益。據統計,從1986年到1990年,美國有400個獨立電視台和電視台集團在產權市場上被出售,等於全美75%的電視台被交換了一次所有權。而1993-1994年間,又有200個以上的電視台進入了產權市場。

聯合與兼並為提高資源利用率,迅速增強文化產業的實力提供了可能,也為產業資本的跨行業滲透提供了重要條件。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不僅採取贊助和政府撥款的形式,更大量地採取參股、控股和資產運作的形式,比如法國著名出版集團Hachette股份的50%為法國經營航天、通訊和高速鐵路業的馬特拉工業大財團所購買,後者投入了大約20多億美元;另一個出版集團Cite的65%股份也被法國通訊公司和電子公司所掌握。1998年初,法國公用事業、建築業和通訊業的巨頭CGE公司投資控制了世界第五大綜合出版集團哈瓦斯集團30%的股份。[3]除此,還有社會投入的多元化和資源投入的無形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中國入世,意味著中國將徹底全面地打開了封閉的國門。在一個充滿競爭的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社會,影響人們行為的文化結構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加以改造和轉換,否則,它將阻礙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一個新時代是不可能建築在舊文化上的,但是舊文化卻可能拖延新時代的進程。社會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也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所以,中國在加入世貿,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和遵循國際經濟慣例,還應當注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一種能夠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應該包含中西文化的合理內核,又具時代性。它要求人們拋開實用理性的消極方面,剔除理論理性的偏激部分,用理性和科學的方法來審視周圍的一切,追求真理,直面人生而不是埋頭感官享受、玩世不恭;崇尚法治而不是推崇強人政治;要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尊嚴而不是趨炎附勢、依傍權力;提倡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行為規范而不是欺上瞞下、黑箱操作的舊式文化,如此等等。[4]我們說中國的入世是中華民族一次新的更全面的對外開放,這里就包括人們的文化觀念與思維方式的開放和更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國人文化意識上與國際接軌,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揚已之優抑人之劣,激濁揚清,互通有無,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家庭之中。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入世不僅引起了國人的關心,同時也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接納的這個新成員不同於一般:它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它既有漢民族文化的輝煌,同時又有多民族文化的燦爛;它既是一個經濟上發展中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昨天它曾經影響了世界,今天它要接受世界的影響。中國要全面地認識世界,世界也要全面地認識中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雙邊任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有著閉關鎖國的慘痛教訓,一旦國門真正全面打開時,對於百姓大眾來說總有一種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和不可名狀的滋味。我們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加入WTO,隨著經濟的全面介入,引起文化上的沖突是必定無疑的。文化沖突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對抗。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接觸到另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必然會出現內在的傳統文化與外來的異質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文化沖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對產生它的環境是適應的,但對其他的環境卻不一定完全適應。[5]這種不適應便產生了矛盾和沖突,而其前提則是相互交流中的比較和差異。

中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注重和諧、秩序,信奉天人合一,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傾向於順其自然;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重視社會穩定,政治價值優先,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強調對國家和集體的無私奉獻精神,肯定對國家和社會的報恩或獻身意識,肯定上下級的忠誠關系,遵守紀律,官本位,官民一體化,習慣於「人治」,辦事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不突出個人,以家庭為本位,穩定家庭生活。家庭有照顧好成員的職責,重視教育,望子成龍,以儲蓄、勤儉為核心的財富態度,堅守以孝道為中心的家族主義,個人利益服從家族或組織利益,敬業樂群,和睦人際關系,注重個人自我修養,等等。[6]中國傳統文化好比是太極圖,圓滿、優美、包容性強,是內斂型的;而西方傳統文化的圖騰是十字架,即鋒芒畢露,剛勁有力,是發散型的。中國人古代修長城是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開,而不是為了向外界進攻,中國近代的開放也是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逼迫下進行的。與此相應的是中華文明在海外大范圍主動傳播的機會較少,對於偶爾傳入的異質文化的整合力卻非常強;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來的「天賦使命」觀,使他們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廣,這種基督救世文化傳統決定了他們在對外交往中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7]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出來。

第一,事物價值判斷標准上的差異。對相同事件或現象的不同評價,是好還是壞,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有用還是無用,是優良還是低劣,這都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對事物評價的價值觀,而決定這種價值標準的卻是植根於人們頭腦里的文化理念。

最近,由美國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撰寫的著作《誰動了我的乳酪?》風靡世界,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2000萬冊,連續78周蟬聯亞馬遜網上書店最暢銷書榜首!自然,這本字數不到4萬,定價16.8元的小冊子,也在中國的大地上走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開印9次,各種書報的廣告宣傳和書評文章更是不計其數。這是一本什麼樣的著作呢?作者在書中虛構了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過四個角色的演繹,告訴人們如何在今天變革的時代,笑對變化取得成功的方法。道理簡單得很。這本書和他在20世紀80年代與他的朋友肯尼思·布蘭查德合寫的小冊子《一分鍾經理》一樣,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完全是一本通俗讀物。但是,就是這樣的著作卻受到西方人士的青睞,促使年輕的一代和廣大讀者從書中受到教益,正確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作者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寫了管理方面的著作,這在國人看來又是「不務正業」了。)一年又一年的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比獎勵,有多少學者為著那厚厚的著作和長長的論文而煞費苦心,因為字數和厚度不夠而被淘汰者更是大有人在;而被出版、發表、評上職稱的作品,又有多大的受眾面,對社會又有多少促進作用,這是參評者和主評者心裡都明白的事情。但是,有關部門至今仍樂此不疲,參與者仍需忙於應付。盡管有了老院士老教授們上書呼籲,要對科普作品予以關注,予以獎勵[8],但是此意始終未能成行。什麼是學問,怎樣做學問,看來中西方的學者和大眾們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文化素質高的人願意接受高深的學問,文化素質低的人喜愛讀通俗的讀物,但是,這在中西方有時卻相反:20世紀80末,在中國大陸曾風行一本由丹麥出版中國翻譯的大書,名字叫《戴尼提:自我心理調節技術》,37萬字,書很專業也不好讀,但是在北京一次發行就是20萬冊。中國的出版商和廣告商還有新聞傳媒,不遺餘力地為其大作宣傳推銷,外國人的錢是賺飽了,但是,對中國人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90年代,中國也出了兩本書,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本是王元化的《思辨隨筆》。要說這兩本書也都不是通俗讀物,也沒有什麼言情,特別是王元化的著作,還有幾分晦澀。但是,在大陸,在年輕人中間卻還很受歡迎,一版再版重印了好多次。一種變革時代的浮躁可見一斑,一種在開放背景下的文化迷亂可見一斑。

對一件物品,除了它自身的經濟價值外,如何把握它潛在的精神意義,中西方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到國外旅遊的人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不容易買到一件紀念品回國,打開一年原來是中國製造的。筆者曾到歐洲大陸出訪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參觀法國國家第三電視台,客人們回贈給我們的紀念品有手錶和文件包,很精緻也很漂亮。但是,打開文件包一看,在夾縫中卻發現「MADE IN CHINA」的字樣。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在塔頂紀念品購物處購買的卻是中國溫州生產的鐵塔玻璃鏡框。一個國家的標志物,一個國家的新聞媒體,出售和送給客人的物品卻不是本國生產的(這些紀念品不僅是送給中國人),這在中國是不會出現。從來沒有聽說在天安門城樓上出售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的具有反映中國形象的紀念品。但是,外國做到了,而且很坦然。他們完全從商品的價格考慮,只要委託國生產的商品既便宜又精美,他們能賺到錢,顧客又喜歡,請哪個國家生產都行。在這里沒有中國人一般認識的那種狹隘的「愛國主義」等精神的束縛。

人們的文化觀念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在特殊情況下,在緊要關頭,訓練有素的民族也會有它出色的表現。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遇恐怖襲擊,讓熱愛和平的人們永遠記下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其中有兩個細節卻更令世人刻骨銘心永誌不忘,因為她揭示著美國民族中最溫馨最光彩的瞬間。

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上大廈,電梯癱瘓,成千上萬的人匯集到唯一的安全通道樓梯上。在最為危急的關口,它竟然暢通無阻,不光身強力壯的人逃了出來,傷員被抬了下來,心臟病發作者被救下來,連盲人牽著導盲犬也從人流中走了下來,幾乎所有從樓梯而下的逃生者都逃了出來。難怪人們要贊美,秩序是文明,是禮儀,秩序更是生命。而為了這秩序,人們經受了怎樣的生與死的考驗。

「9.11」事件中還有第4架飛機,那架飛機上曾經有一個男人用手機給地面上的妻子打過一個電話,最後的一句是,「男乘客投票決定與歹徒搏鬥。」飛機後來在匹茲堡附近墜落,歹徒與乘客同歸於盡。在文明社會中,遭遇劫持,放棄搏鬥是普遍接受的慣例,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不能以別人的生命作為冒險的代價,去完成那一類「英雄行為」。但在獲悉世貿大廈已經被襲擊的前提下,搏鬥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生命犧牲,為此打破慣例,不僅是正當的也是正義的。盡管如此,也必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鍾,還能想到相互尊重對方的選擇自由。這就是美國民族在「9.11「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積淀。這種積淀不是一日之功,它正如著名學者朱學勤先生所言:「如果沒有1787年費城制憲以來的200多年積累,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事例。我們也難以否認,沒有憲政環境中一生養成的習慣,就不會在最後一分鍾以那樣謙卑和自然的口氣說,我們投票決定。」[9]再來看看中國大陸上發生的幾次火災和事故,盡管裡面也有我們時常供奉的「人民公僕「,卻很難見到他們在危急中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1994年11月新疆烏魯木齊一劇場由教育部門組織上千學生觀看演出。突然,劇場因電線短路發生大火,結果有324人死亡,其中有288人為學童。造成這么多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逃生時教育官員和老師不僅沒有很好地組織撤離,有的還為了防止大火燒到自己竟堵住了通道,結果致使不少學生在爭相逃生時互相踐踏致死!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陸開始注重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這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城市裡在繁華處大都有了指揮交通的紅綠燈,有的設施與外國的也大致相同。但是,在紅燈面前,中國有不少人的表現是與外國朋友大相徑庭的:外國人見了紅燈,不論是有車還是沒車、有人還是沒人,都要站住,不會通行;而我們有些同胞,遇到紅燈,先看有沒有車,如果沒車,可能會通過;如果沒車又有人先過,他保准會通過。西方人心目中的「紅燈」是法律條文和道德約束,「紅燈」和「綠燈」分別代表著「合理合法」與「違法悖理」;而我們有些國人心目中的「紅燈」是「被人看見」,是「目擊者」,只要沒有「目擊者」,紅燈綠燈都是可以通過的。對此,有學者從「人格底線」上進行深刻的闡述:中國人為人處事最在乎他人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他人取向」;而西方人為人處事最在乎法律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法律取向」。在西方人看來,一個人只要不傷害他人,也就是說不違反法律,他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且,一個人越是我行我素,就越是具有好的人格形象,越是具有獨立人格;而對中國人來說,人生道路上的綠燈反倒很少,舉手投足,都要顧忌別人會怎麼說怎麼看,他人的意見對個人行為的規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逆他人意見而我行我素,其代價是人格形象的喪失。這種「他人意見」常常是與「法律意見」相抵牾的,「他人取向」的紅燈常常有意無意地替代了「法律取向」的紅燈。[10]在當今與世界接軌的形勢下,中國的國民應建立起新的價值判斷體系:一方面要繼續尊重「德先生」和「賽先生」,加強民主和科學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應該請進「馬(Market)先生」和「騾(Law)先生」,即加強市場和法制的觀念。用法律的「紅燈」規范人們在市場中的行為,同時對個體在「綠燈」下的合法行為持寬容的態度。從現實的層面考察,這種價值判斷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為個體的人格行為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又可以保證個體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紅綠燈」。全球的現代化從工業化到科技化和信息化,只是物質和工具層面上的歷史進程,並不是人類現代化的全部,更不是現代化的實質。美國學者阿歷克薩·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1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對生活方面的滿意度在很多項目底於西方國家(見表一)。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上也有不少的差別(見表二)。這也是引起中西文化差異和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加入了世貿,在經濟步入全球化的同時,作為人的現代化的任務更加繁重和漫長,這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於經濟利益和人們的文化觀念的不同,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異而發生沖突這在國際上是常見的事,我們也不必過分憂慮。如美國和加拿大雖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且兩國相鄰,交往多年,但分歧仍然存在。

加拿大與美國有將近8900公里共同的邊界線,對多數人來說是共同的語言——英語,來自英國歷史的共同傳統,接近的政治經濟制度、共同的防衛體系,特別是學術和行業的聯系,以及貿易和投資關系。在經濟上,它們是相互之間最大的貿易夥伴——彼此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美國在加拿大的投資,超過世界上任何地方,而加拿大在美國的投資,也比在其它任何國家都多。兩國每年的邊境往來達數千萬人次。然而,在總的友好關系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這兩個北美鄰居之間最傷感情的沖突包括大眾傳播方面的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電視率先發展起來,而加拿大是從1952年才開始電視廣播的。由於大多數加拿大人生活在美加邊界以北的沿線一帶,處於美國電視的覆蓋之下,40年代表50年代初,加拿大觀眾廣泛地接收美國電視節目。其後,加拿大線纜系統發展起來,並熱衷於從邊境美國電視台轉播節目信號。從此,在所有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和許多小城鎮,多數居民都可以享受熱門的美國節目且無需付費。加拿大廣告商認識到美國電視節目在加拿大觀眾中的影響,便開始在美國邊境電視台購買廣告時間,這些廣告是針對加拿大消費者的。於是,滾滾財源流入美國電視台,70年代每年達2千萬美元。終於,位於邊界線以南的24家美國電視台捲入了爭議,其中最主要的電視台是3大電視網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3家電視台和在華盛頓州貝靈漢市的一家附屬台。這場爭執被報界稱為「邊境戰爭」,美國電視節目被稱為「特洛伊木馬」。

為了遏制加拿大企業「出口轉內銷」的廣告流向美國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加拿大政府採取了幾種政策法規。70年代中,當政策付諸實施後,美國和加拿大的幾屆政府都介入了長期的國際爭端。

美國和加拿大幾十年的爭論,無礙乎兩大因素,一是經濟利益,二是文化觀念。加拿大擔心自己的文化被美國所吞噬,他們追求的是文化的發展,他們把廣播當作提高文化和民族特徵的工具來使用。他們不承認所謂「簡單的保護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罪名;而美國卻強調自由經濟,市場競爭,藉助實力,建立霸權,他們追求的是消費者的選擇。他們也不承認所謂「帝國主義和商業侵略」的大帽子。[12]由於文化傳統和經濟利益的不同,爭論也許會長期進行下去。但是,隨著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產業都將會促進兩國的發展。這不僅是兩國同時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所然。

由於差異產生沖突是很自然的事,一般來說文化沖突不會像政治沖突那樣升級為戰爭(當然也不排除像科索沃和中東地區由民族和宗教等文化因素引起的戰爭);相反,在相互的交流中,通過彼此的了解和調適達到融合倒是其主流。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最終融為一體。這種融合,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一樣,充分利用文化傳播這一促進文化發展的動力,不斷地以漢文化為基礎融合我國各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的文化,為自己注入新鮮血液,增添生機和活力,從而使其保持相當長時期的繁榮燦爛;另一種則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異質文化中去。這種融合是在深切了解異質文化的深層意蘊的基礎上,揚棄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異質先進文化所達到的時代水平。如滿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漢文化中。[13]以日本文化與中華文化為例就足以說明世界各國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促使了文化的融合。據史料記載,日本人來華,「目睹東方文化發祥地的中國,有統一的政治組織,有燦爛如花的物質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對中國文化產生強烈的愛慕與追求」。[14]「必須突進文化母國,直接移植優秀的文化,才能滿足其慾望。」[15]與此同時,從宋代開始,日本有些文化也傳播到中國。如日本的民族繪畫——大和繪在中國廣泛傳播,鋒利的日本刀劍也大量銷往中國。[16]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於其層次的不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們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龐朴先生所言:「文化之間的交流過程啟示人們:物質文化因為處於文化系統的表層,因而最為活躍,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處於文化系統的中層,是最權威的因素,因而穩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為深藏於文化系統的核心,規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因而最為保守,較難交流和改變。」[17]不論交流與融合的層次有什麼不同,但是,在交流與融合中,為實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堅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8、全球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當今世界,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經濟的全球化帶來頻繁的文化交流,促進了世界各民族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尊重,但全球化的趨勢也不可避免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很多具有特色的手工藝、民族特色在消失,有的漸趨消亡,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 專家說在今後的一百年間, 由於全球化的發展,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不同的語言將會消失. 不要說全球化的問題, 即使看全國化的問題也可見一斑, 比如說川菜, 比如說海鮮, 比如說小吃, 這些東西越來越標簽化, 越來越向美式快餐那樣全國都是一個味道, 在地域文化中佔一個非常重要位置的飲食文化也在逐漸消亡.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文化交融, 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些文化的交融往往發生在戰火紛飛, 朝代更替的年代. 春秋戰國年代是中國社會一個非常動盪的時期, 數百年戰爭, 人民的流動造成文化和傳統的大沖擊. 但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戰火和朝代更替可能消滅了一些傳統的文化和傳統價值觀, 比如說周禮和奴隸制度等, 但新的文化, 新的價值觀在不斷地誕生, 九流十家, 老莊哲學, 孔孟之道, 這些文化和道德觀統治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 其影響之深不僅僅是對泛中華民族, 而且還影響了世界. 第二次是五代十國隋唐交替的動亂時代, 燦爛的唐朝文化讓世界給各國至今稱中國人聚集的地方為唐人街. 第三次是新文化運動的年代, 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 沖擊, 出現來一大批文學, 政治, 軍事, 工業的新思維, 新文化, 新的價值體系. 因此, 可以看到全球化卻是會對傳統的文化, 傳統的價值體系帶來沖擊, 但只要是加以誘導和規范, 新的思維體系, 新的文化和道德觀的建立, 不但不會影響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的發展, 反而會促進本地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9、現代化發展會不會影響傳統文化的生存?

不會,現代化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歷史涵義,促使其更具有時代意義與現實可操作性專,豐富了屬當代人民的生產生活內容,這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現代化對傳統文化的生存影響有利也有弊 1現代化對傳統文化的生存影響的弊 對於傳統文化的式微,現代化的沖擊是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的。在全球化進程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非常緊密,不僅僅是在經貿層面上,在文化層面上的交流也是非常緊密的。可以說現在的世界,由大到小,成為一個地球村

10、全球化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威脅嗎?

一、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有的科學家預言,到2100年,可能將有90%~95%的語種消亡或趨於消亡。美國阿拉斯加費爾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語言中心M·克勞斯指出:「據保守的推測,在下個世紀里,平均每年將有20種語言消亡。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消亡,對文化多樣性產生了威脅。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1922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代寫論文中寫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己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2]」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動力。世界上有60多億的人口,200多個國家,2 500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共同努力創造了各種人類文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經濟全球化不僅使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廣泛、更加頻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表現出更加鮮明的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人們完全可以有理由說:正是在經濟全球化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文化才進一步表現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徵的多樣性。

第三,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目前,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國外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0萬小時。許多國家的電視節目中美國節目佔到60%~70%,甚至佔到80%以上。美國文化產品出口額超過航天航空和電子產品的出口額,達每年600多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因此,西方一些學者鼓吹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將代替世界多樣性的文化:美國的大眾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國的電視,美國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將會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東西。實際上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過交流、融合、互滲和互補,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類的評判和取捨中獲得文化的認同,不斷將本民族文化區域的資源轉變為人類共享、共有的資源。同時,不同國家在吸收它國文化的基礎上也會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羅那市前市長特魯諾所言:「自然界因為生物多樣性而美麗,人類也因為文化多元化而豐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麥當勞,喝可口可樂,世界該是多麼單調。[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人類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文化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文化的多樣性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從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筆下描繪的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種文化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提出的26種文明形態;從具有區域特色的亞洲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到一個國家內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辯的歷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圖景。現今地球上共有將近190個民族國家,從美國、日本這些經濟技術大國,到克羅埃西亞這樣的新國家和幾內亞、茅利塔尼亞、貝南這樣一些經濟上欠發達的國家,以及列入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的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以民族國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第二,企業文化蓬勃發展。經濟全球化時代,

企業成為重要的國際關系體,其中跨國公司始終處於核心地位。美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的調查報告說,2006年全球6·52萬多家跨國公司及其58·5萬多個分支機構,實現的產值佔全球總產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專利技術國際使用費中,72·8%左右是支付給跨國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統的,這表明跨國公司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強大的勢力。這些不同的國際關系體,無論是微軟、沃爾瑪、索尼等大的企業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文化成為企業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網路文化正在成為全球文化的新亮點。發達的電信網路使信息的流動不再有國界的限制,從而導致各種有關文化的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活動的范圍被擴展到全球規模的水平上。網路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時空界限,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網路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豐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維護文化多樣性,保護文化安全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物界那樣必不可少。一種文化如同一種基因,都擁有自己的歷史精神和人文傳承,有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樣性不能成為保護落後文化、拒絕先進文化和閉關鎖國的理由。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振興中國文化產業。文化多元化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產物。我們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簡單地保留現狀,更不是復舊。中國文化只有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成為未來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擴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戰略選擇,要吸取和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與現代文明相聯系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才能使中華文化園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進文化體系,必須注意維護文化安全。只有處理好文化開放和文化安全的關系,才能為構建中國先進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興中國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一個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系統,是一個涵蓋包括文化藝術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音像製品業、娛樂業、版權業和演出業在內的龐大體系。[4]」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通過中國2008年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我們從數字上看,中國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平穩的發展。2006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為1 099·1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8·04%。通訊產業在整體上也是平穩快速增長,2007年在2006年基礎上再次增加1億用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68億戶和5·46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8億。2006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達到65·4億元,增速高達73·5%。中國的文化產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發現我們的文化產業的影響力遠遠落後於歐美,我們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以及相應的文化投資體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不受制於任何外國文化集團;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立足於國情來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產業力。

第二,加強民族文化傳播,提升軟實力。一個國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強國,不僅要擁有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硬實力,還要有以文化力為核心的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不擁有軟實力,那麼它就只擁有一個物質外殼而缺少內涵,不能發展成為真正的強國。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潛在推動力,在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認為,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再作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主要目標,知識的控制是明日世界爭奪的焦點。誰的文化成為主流文化,誰將成為國際權力斗爭的贏家,誰將掌握未來[5]。盡管這代表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極端觀點,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在經濟力量方面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減,軟實力的差距就成為中國在國際環境中又一個主要制約因素。能否提升軟實力,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提升軟實力是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胡錦濤指出:「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6]」新世紀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種語言、多種媒體並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傳播模式。從廣播電台、報紙和雜志到電視、互聯網,中國的傳媒在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然而我國的文化傳播體系與西方國家全球化的綜合信息傳播體系相比,還處於弱勢地位。為此,必須加快文化傳播硬體和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擴大報刊、計算機網路等在國內外信息輻射的范圍;增強各種媒體自身的吸引力;同時必須加強現有媒體的合作與改造,形成中國傳播事業的合力,共同迎接來自境外媒體的挑戰成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強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的自覺性,抵禦英語語言霸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襲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獨霸的語種,它在國際交往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國際互聯網路上的信息約有80%以上是通過英語來傳遞的。前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戴維·羅特科普夫曾經在美國《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諱地宣稱:「美國應該確保:如果世界向統一語言方向發展,那麼這種語言就應該是英語。[8]」英語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宣傳其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為中心的理論思想的載體。雖然漢語不是瀕危的弱勢語言,但是英語的霸主地位威脅到了漢語的影響力和在國際上的普及,為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抵禦英語的語言霸權。

首先,我們應該落實國家的語言政策,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自覺的應用和推廣普通話,提高國內人民大眾的漢語水平。

其次,擴大漢語在網路中的使用率,注意在國際會議、外交、貿易、科技、教育、文化、傳媒、體育等領域逐步增加漢語的使用量,以提高漢語在國際交往領域中的價值。

最後,根據需求市場,培育和引導漢語教學,要大力培育漢語教學機構、教師、考試和教學方法的品牌,著力發展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現代遠程教學,使漢語教學的發展與漢語的國際傳播良性互動,國內外相互配合,擴大漢語的應用范圍和輻射范圍,形成推動漢語的國際使用和學習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