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球變化中最為重要的三項議題有什麼?
聚焦一: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
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將繼續成為2020年關注的焦點,它關乎各國能否按時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從全球范圍看,實現該目標還面臨較大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評價辦主任Masahiro Igarashi表示,目前全球仍有超過八億人口面臨長期食物不足困境,在人口數量居世界之首的亞洲,飢餓人數超過5億人。
氣候變化議題同樣值得關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宏觀經濟政策和融資發展司司長Hamza Malik表示,雖然氣候變化影響范圍常被低估,但它對經濟增長、減少貧困、技術發展等方面都有影響。
氣候變化還與全球糧食安全息息相關。聯合國糧農組織評價辦高級官員Olivier Cossee指出,如何平衡生產更多食物和保證食物質量之間的關系,不損害人類子孫後代利益,也是未來全球治理一大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強調,對待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的挑戰不能掉以輕心。未來全球農業和食品生產不僅要結合氣候和環境對生產系統的影響,還要關注到地區問題獨特性,對症下葯,才能確保未來全球糧食安全的平穩。
聚焦二:中國經濟轉型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也受各界關注。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羅伯特·斯塔文斯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與其他發達工業化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處於高位。
柏林自由大學可持續發展專家、文明對話研究所高級顧問貝特霍爾德·庫恩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勢在於國內巨大的市場消費潛能。同時,隨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投資加大,加之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實現6%的增長也並非難事。
柏林智庫文明對話研究所經濟學家弗拉基米爾·波波夫也表示,從長期看,中國經濟具備保持中高速增長潛力。
除了經濟發展,專家也對中國環境發展給予肯定與關注。
歐盟氣候行動總司前司長喬斯·德爾貝克表示,中國國土面積大,每個地方面臨著不同經濟和生態環境壓力,但中國政府堅持戰略耐心和長期思維,在區域間形成協調,讓短期可能會受到環境政策影響的地方也實現長期紅利。
在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看來,未來綠色和低碳經濟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驅動力,中國有能力引領「一帶一路」國家和全球碳減排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軌道。
聚焦三:多邊合作
在全球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專家表示,全球治理需要加強多邊合作,增進理解,才能實現共贏。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署長於爾根·弗里德里希表示,必須推動多邊進程,因為無論是在解決貿易爭端上,還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解決全球治理問題都需要多邊主義。
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氣候與可持續發展部主任張曉華認為,在多邊合作體制下,講規矩是關鍵。中國是多邊合作的擁護者,未來需要發揮多年來積累的國際信任,推動多邊合作。
對外經貿大全球價值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曉鵬也指出,推動多邊合作不僅能幫助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能幫助各國更好了解中國。
面對全球治理議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主任喜文華表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有各自不同需求,需要互相理解和支持,才能最終實現共贏。
(1)經濟全球化議題擴展資料
全球變化與人類社會發展
人類有史以來,就逐水草而居。因此,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命脈和生命線。水決定經濟發展和城市的規模,水決定經濟的結構和生產方式,水決定人居的生存環境和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水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水決定國家的興衰。
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水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城市國家安全的首要保障條件。尤其是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水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命運的關聯尤為突出。
研究意義
水是生命之源,浪費水資源就等同與浪費我們自己的生命。可不願看到的是,在我們身邊水源正在逐漸地逐漸地減少,有些則是被人類自己愚蠢地污染了,保護水資源,這不是無聊的口號,不是單純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話語,而是真正關乎我們切身利益的一件事情。
在世界,在中國,哪怕是在位於沿海地區的水源豐富的溫嶺都時常發生水資源短缺的現象,保護水資源不能只存在於幻想,而要,而要付諸與行動。這的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啊!生命不能停止流動,我們不能沒有水,就如同不能沒有血液。就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保護水資源,使我們稀缺的水資源能夠得到而可持續的利用。
這的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啊!生命不能停止流動,我們不能沒有水,就如同不能沒有血液。就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保護水資源,使我們稀缺的水資源能夠得到而可持續的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專家聚焦2020年全球三大熱點議題
2、經濟全球化利與弊辯論賽,我是正方該怎麼自由提問
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
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國內外研究者做過多種表述,從比較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定義,一般可以解釋為這樣一種經濟現象:由於世界各國相繼取消或放鬆對商品、勞務、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國際流動的管制,各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日益加深,進而導致全球范圍內各種生產要素價格趨同。
(一)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進入80年代,伴隨著全球經濟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各國的貿易和投資聯系空前加強。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貿易規模幾乎增長了兩倍。全球貿易額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985年佔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遠超過國際貿易約5.5%的年均增長速度。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是這一時期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特徵之一。1996年,全球跨國公司提供了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0%。與此相關,在過去10餘年裡,世界國際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近30%。經過大規模的跨國兼並和重組,在許多重要的生產領域,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甚至唯一的生產組織者,它們將整個世界納入其統一的生產和銷售網路。
可以認為,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過去20年裡世界范圍內的技術進步和各國社會經濟變革的綜合反映。
首先,新技術革命的成果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物質基礎。高新技術的產業化使許多原本並不存在的市場迅速浮現,同時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特別是80年代以來現代通信業的革命(互聯網路的迅速商業化運用),大大降低了國際間的通訊費用和交易成本,成為推動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與市場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制度障礙。80年代初,整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更加註重市場作用的非管制化時代,各國在取消貿易和資本流動管制方面邁出了相當顯著的步子。1970-1997年,取消經常項目匯總管制的國家由35個猛增至137個,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以後完成的。另據統計,1991-1997年,在世界各地,對管制外國直接投資的條例進行了570次自由化的修改。毫無疑問,無論是各國內部的市場化改革,還是貿易和投資領域管制的解除或放鬆,都意味著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一個更有利的制度環境。
再次,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化與創新,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條件。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不僅交易的制度環境日益寬松,且各種新型的金融工具與交易技術不斷涌現。這些創新,加上電子計算機遠程終端的廣泛運用,加快了交易速度,從而為資金在國際間的快速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來,發達國家投資基金的大規模海外擴張,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並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個主要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用於國際投資的資產比重已從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後,以關貿總協定(後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代表的國際經濟組織和協調機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始於80年代中期的烏拉圭回合,與過去歷次談判主要限於商品關稅減讓和非關稅壁壘拆除等議題不同,將談判議題擴大到了包括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市場准入、反傾銷規則和建立多邊貿易機構等在內的許多新領域。經過近8年的艱苦談判,各國終於在上述方面基本達成一致,從而為更加廣泛的貿易自由化確立了基本框架。作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導和推動者,80年代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國家已經實現了經常賬戶項下的可兌換。同時,所有發達國家已完全取消資本交易的匯兌限制,許多發展中國家對於資本賬戶的開放也開始越來越積極。近兩年來,對於經濟全球化具有重要意義的兩項多邊協定的談判業已取得明顯進展。其一是《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定》。該協定已從1999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並有首批52個國家宣布加入。其二是世界多邊投資協定。這一主要由經合組織成員國參與、被認為是旨在制定「單一的全球經濟規則」的協定,目前正在談判之中,估計不久也將面世。
(二)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3、中國面對全球化的舉措是什麼?
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已成為顯著的歷史趨勢與發展潮流。經濟全球化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貿易自由化,即各國間貿易障礙的減少,包括關稅的不斷降低和非關稅壁壘取消;二是金融國際化,即各類國際性金融市場的形成和各種國際性金融機構的迅速發展;三是生產跨國化,即跨國公司全球投資發展導致生產國際分工的深化,跨國化生產成為當代世界生產的主要形式。經濟全球化的意義在於,融入這一過程的國家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條件,比如市場更大、生產要素來源更加廣泛,跨國公司也會帶來更多的技術和資源。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擴大市場的機遇,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擴展的機遇,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機遇。因為發展中國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外來投資和更大的國際市場,實現發展的跨越。當然這種機遇只屬於實行開放型發展戰略的國家。
經濟全球化也對中國提出了嚴峻挑戰。這種挑戰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全球范圍資源與市場競爭的挑戰。全球化使國際生產要素的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走上了開放型發展道路,努力吸引外資與先進技術,中國如果不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就不可能在吸引國際資本等生產要素方面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已成為WTP的成員,各國相互開放市場,按照WTO規則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如果中國不能獲得平等的待遇,就必然會在這種市場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其次,全球范圍體制競爭的挑戰。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開放型發展戰略,按照國際市場競爭規則參與國際競爭;處於經濟轉型期的國家普遍採用市場經濟體制,縮小了與世界經濟的體制差異;即使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也通過市場的自由化改革不斷提高經濟體系的效率。因此,當代的國際競爭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已成為國家整體的競爭,說到底是體制競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有了很大發展,體制競爭力大大提高。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仍很不規范,在按市場經濟原則競爭的全球經濟中仍然顯得很弱。我國迫切需要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以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WTO是按照發達市場經濟的體制規則建立起來的,加入WTO實質上就是採用一套規范發達的市場經濟規則來推進我國的改革,這將大大加速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從而加快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體制競爭。
第三,趕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經濟全球化加深了國際分工,特別是基於知識經濟的國際分工。知識經濟不只是導致幾個新興產業的出現,而是經濟結構的一場革命。中國必須加快發展知識經濟,才能避免在這場革命中落伍。加入WTO,開放通訊市場,加速經濟信息化,廣泛開放服務業,等等,目的都在於加速中國產業結構的進步,從而爭取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處於有利地位。否則,中國將長期停留在一般製造業甚至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正如當年工業革命導致世界工業國與農業國的分工,並使後者長期以來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樣,信息革命正在形成世界"新經濟"與"舊經濟"的分工,這必將導致後者處於落後地位並難以翻身。
▊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WTO的形成與發展集中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國加入WTO實質上就是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WTO的形成與發展證明了它是經濟全球化的標志與載體。
WTO及其前身CATT(關貿總協定)是20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國際合作與人類進步的標志。二戰以後,人類從戰爭的破壞中覺醒,認識到貿易保護主義對誰都不利,爭奪市場的戰爭只能導致世界的災難。CATT以"實現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擴大貨物的生產和交換為目的",在47年的發展中促進了大部分國際商品貿易的自由化,促使各國關稅大幅度下降,在消除非關稅壁壘和反傾銷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WTO大擴展了貿易自由化的領域,完善了國際貿易及與其相關的各種規則,把覆蓋范圍從貨物貿易擴大到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大大完善了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形成了一個法制化的國際經濟貿易體制。WTO成員必須以一攬子方式接受協議,這一點有利於成員方在參與全球化進程中的利益平衡,因為在一些領域相對不利,但在另一些領域中相對有利,這就使得成員方能夠全面考慮參與的得失,從而大大減少全球化體制建設中的困難。
WTO是一個具有成長性的國際組織。不僅其成員不斷擴大,作為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更有代表性,而且它還通過組織成員方的談判使其自身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在多哈啟動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就說明了這一點。已經提出的各個議題都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如農產品與服務貿易協議完善問題、區域經濟集團、貿易與環境、貿易與投資、競爭政策、政府采購透明度、貿易便利化、葯品知識產權,等等。這些議題出自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國際協議的達成將使全球化更加穩定合理地向前發展。
中國加入WTO,一方面表明中國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符合了經濟全球化對一個競爭參與者的資格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開始了通向全球化競爭的新的發展道路。從發展進程看,我國的對外開放先後有四個大的階段:一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興辦經濟特區為開端的"探索試驗性階段";二是從90年代起以浦東開發開放為標志的"區域推進型階段";三是現在以加入WTO為標志的"全面和雙向開放階段";四是若干年後以人民幣完全可兌換、資本市場全方位開放為標志的"高度開放階段"。
目前開始的全面和雙向開放階段有三個基本特點:第一,外貿政策從主要激勵出口向同時放開進口轉變;第二,外資政策從吸引外資流入為主向同時注重對外投資轉變;第三,國家產業政策從出口導向戰略向同時實行產業國際化轉變,企業經營從國內生產、國外銷售向生產經營國際化轉變。總起來也可以說,我國的發展戰略從立足於國內實行對外開放向立足於整個世界、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轉變。
▊利用WTO體制條件趨利避害
WTO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發展起來的,也創造了各國參與全球化的規則與條件。中國是在開放中發展起來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需要進一步利用全球化的條件發展自己,其中既包括利用國際資金與世界市場,也包括利用國際的體制條件。加入WTO有利於中國更好地利用國際性的體制條件在經濟全球化中趨利避害,從而贏得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WTO的宗旨在於促進經濟發展,這完全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WTO協定指出,這一組織的目的在於"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穩定增長以及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通過互惠互利安排,實質性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的歧視待遇,從而為實現這些目標作出貢獻"。這表明,中國加入WTO後可以獲得更有利的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外部環境。我們不僅要堅持履行我們在協議中所作的各項承諾,而且要充分利用WTO所創造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服務。
WTO建立的是一個可監督的自由化競爭體系,它提供了成員方既能通過自由化獲益,又能在必要時採取行動的風險防範機制。成員方可以針對貿易夥伴的傾銷行為啟動反傾銷程序,針對貿易夥伴的補貼行為實行反補貼稅,為保障國內產業而暫時採取某些限制進口的緊急措施等。中國也完全可能充分利用這種風險防範機制,在贏得經濟全球化利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的沖擊與風險。
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是WTO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機制確保了國際貿易摩擦可能得到及時和公平的解決,是經濟全球化走向法制化的表現。WTO確定了國際貿易爭端的解決程序、每一程序的時限和當事方的權利義務等各個方面,並且確保了這一機制的效率和權威性,這是一個公平而公正的競爭體制。加入WTO不能僅僅理解為市場開放、履行義務,同時也包括作為成員應該享受自己相應的權利。中國應當加快熟悉這一體制,以更有效地維護自己在這一組織中的合法權益。中國需要掌握國際市場競爭規則。20多年來,中國較好地利用了全球市場,出口迅速增長,在一大批製成品上成為世界有力的競爭者。但是一些國家以單方面的反傾銷行為實施保護主義,以致中國出口越是擴大,與國際市場的矛盾就越大。為了在各種矛盾中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利,我國需要利用WTO的規則,以使貿易摩擦得到公正、合理、及時的解決。
WTO的透明度原則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形成了巨大的挑戰。這一原則一方面要求成員政府經常性地向其他成員通知各自的具體措施、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規定由WTO對各成員的貿易政策進行定期審議。這種貿易政策審議機制通過經常性的監督來增強各國貿易政策及做法的透明度,鼓勵各成員更嚴格地遵守WTO的規則並履行其承諾。這種審議機制的作用在於,一成員方制訂的政策和出現的情況,可使其他成員方更加理解,而其本身又能及時得到其他成員對其貿易體製表現的反饋。這種透明度原則創造了全球化經濟運行中的可預見性。中國既要按照這種透明度原則來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法制與行政管理體制,加快經濟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又要充分注意藉助這種透明性和可預見性去關注其他成員方,把握世界市場,制訂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政府的發展戰略,不斷擴大出口市場。
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是一個以自由競爭為本質特徵的世界經濟體系,對弱者的不利性是無疑的。但是WTO的積極作用在於,它既維護了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規則從而強化了其競爭性,又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優惠安排以減少其相對不利性。WTO協議中包含了對發展中國家較為有利的特殊安排,如可以進行與發達國家的非互惠安排;可以獲得其他成員的特殊的差別待遇;各成員要通過擴大市場准入增加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機會;在採取國內或國際措施時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展中國家實施各項協議有更長的寬限期;還可以得到各種履行義務培訓性質的技術援助。中國加入WTO的協議不同程度地有發展中國家的特點,這對於中國減少全球化的沖擊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特殊安排加快提高我國的競爭力,同時還要深入研究WTO的各種例外條款,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WTO規則,減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4、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分別是什麼?
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1、區域主義的興起會促進貿易和投資壁壘削減以及邊境內新規則確立,從而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為我國提供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
2、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我國推進與世界更多國家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建立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區提供了良好環境,有利於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促進亞太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升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其他自由貿易區,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改善我國對外經貿環境。
3、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由於自身產業競爭力低、經濟金融監管制度存在缺陷、經濟調試能力弱,對美歐主導的國際經濟規則追求高標準的經濟自由化難以普遍認同。而我國堅持以包容、漸進、公正、互惠的理念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和完善,受到普遍歡迎。
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1、TPP、TTIP等高標準的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將我國排除在外,會形成新形式的非關稅壁壘,造成貿易轉移和投資轉移效應,制約我國對相關自由貿易區內國家(地區)的出口和投資。
2、美國試圖以其主導的TPP強化重返亞太戰略的經濟基礎,瓦解我國與亞太國家的緊密經貿關系,制衡我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3、國有企業競爭中立原則、外匯自由轉移原則等高標准邊境內貿易投資自由化規則與我國現行制度、體制存在沖突,超出我國現有承受能力。
(4)經濟全球化議題擴展資料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
第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
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第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第三、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
5、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趨勢是什麼
科技
6、為什麼說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議題
全球化是指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超越民族國家的復雜變化過程。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商品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後的進一步深化,是人類經濟發展 內在規律在全球空間范圍的體現,也可以說是人類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過去的「國際經濟」逐步演變為「全球經濟」。20年前,世界經濟可以認為是國際經濟,是以國家間商品、勞務等。
7、1至17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迄今已舉行了十六次.以下是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辦地、主要議題和成果: 第一次:1993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舉行.議題是21世紀亞太地區經濟展望、促進亞太經合組織內部和區域間合作以及有關機制和手段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經濟展望聲明》. 第二次: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議題是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帶談投資自由化,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表問題,通過了《茂物宣言》. 第三次: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舉行.議題是關於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間實現貿易與投資自由化、開展經濟技術合作,通過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動議程》. 第四次:1996年11月在菲律賓蘇比克舉行.議題是落實根據亞太經合組織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時間表所制定的單邊行動計劃和集體行動計劃,討論加強成員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問題,通過了《馬尼拉行動計劃》和《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從憧憬到行動》,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技術合作原則框架宣言》. 第五次: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議題是貿易投資自由化、經濟技術合作以及東南亞發生的金融危機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將亞太經合組織大家庭聯合起來》. 第六次:1998年11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議題是克服亞洲金融危機、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加強經濟和科技合作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加強增長的基礎》,通過了《走向21世紀的亞太經合組織科技產業合作議程》和《吉隆坡技能開發行動計劃》等文件. 第七次:1999年9月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議題是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進程的執行情況、推進亞太地區經濟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未來走向等,會議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奧克蘭挑戰》,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加強競爭和法規改革的原則》和《婦女融入亞太經合組織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2000年蠢仿碰11月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舉行.議題是經濟全球化、新經濟、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次區域合作、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現狀及其前景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造福社會》和《新經濟行動議程》. 第九次: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舉行.議題是全球及地區宏觀經濟形勢、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和APEC未來發展方向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上海共識》和《數字亞太經合組織戰略》等文件,並發表了《反恐聲明》. 第十次:2002年10月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舉行.議題是反恐、支持多哈回合談判、促進經濟增長、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以及經濟技術合作等議題,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等文件. 第十一次:2003年10月在泰國曼谷舉行.議題是國際和地區形勢、推動多哈回合談判、促進貿易投資、推動亞太經濟增長、反恐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領導人宣言》. 第十二次:2004年11月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 議題是多邊貿易體制、地區貿易安排、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可持續發展、人類安全、反恐和反腐敗等,通過了《聖地亞哥宣言》. 第十三次:2005年11月在韓國釜山舉行.議題是支持多哈回合談判、區域內貿易協定及自由貿易協定、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反恐合作、防控禽流感、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釜山宣言》等文件. 第十四次:2006年11月在越南河內舉行.議題是支持多哈回合談判、實現茂物目標、區域貿易安排、經濟技術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河內行動計劃》.與會領導人還簽署了《河內宣言》. 第十五次: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議題是氣候變化和清潔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支持多哈回合談判、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關於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清潔發展的宣言》. 第十六次:2008年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議題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地區經濟一體化、推動多哈回合談判、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等,發表了《利馬宣言》和關於全球經濟的聲明. 第十七次: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4日在新加坡舉行.本次會議的議題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大雀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亞太經合組織未來發展等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