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影響 高一歷史 調理要清晰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這一概念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不過早在19世紀末就曾出現貿易與投資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場,但這一進程被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了。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國際商業貿易高速增長,國際投資日趨活躍,金融國際化加速發展,國際互聯網迅速擴張。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場規模的擴張。這一要求推動著生產從國內區域間分工向國際分工發展,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跨國公司在追逐規模效益與分工效益過程中,通過跨國投資活動,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資源,跨國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了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例如在全球處於壟斷地位的波音公司,製造的B-747巨型噴氣客機的450萬個零部件,分別由美、英等6個國11000家大企業和15000家中小企業合作生產。著名的ABB公司總部設在瑞士,工作語言是英語,財務報表以美元為單位,生產銷售遍及全世界。其總裁曾說:「ABB公司四海為家,是許多個國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協作的聯盟。」
跨國性投資、生產與貿易活動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以保障這種跨國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例如:全球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額從1989年的6200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萬多億美元。外匯市場每天24小時處於全天候運行狀態,各國金融外匯市場瞬間溝通,資金在全球快速流動。遠洋運輸技術、航空貨運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運輸和通訊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例如:據世界貿易組織估算,從1980—1990年空運成本從每噸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運輸成本僅占其價值的2%;1930-l996年從紐約到倫敦的3分鍾電話,話費從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計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快速、經濟地在全球范圍內傳遞大量信息數據成為可能,這樣跨國公司的經理們,才可以把生產的各個階段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過信息傳遞,把這些生產統一組織起來而不至於形成管理的失控,從而使管理科學來了一次飛躍。它還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間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場情況,並進行必要的計算,針對各地市場最有效地配置資源,獲取贏利機會。
其二,戰後國際經濟的變化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條件。二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整個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成為國際經濟與合作的戰略目標。同時,發達國家憑借其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國際雙邊和多邊經濟關系設制中,不遺餘力地推行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前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後相繼獨立,在探索自己發民族經濟的道路上大多數屢遭挫折,但一些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它們的示範作用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實行了貿易、投資與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技術擴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對比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輸出初級產品,逐漸成為世界市場上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給者,有的甚至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中國家也對進一步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走上了經濟轉型道路。為盡快擺脫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全球范圍謀求發展機遇,也紛紛選擇開放政策。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動選擇。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自由化經濟政策,為商品、服務與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是,由於世界各國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經濟自由化進程不可能同步推進。因此,一些地緣相鄰、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與地區相互提供貿易與投資便利,促進經濟一體化,形成了一些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如歐共體、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與多邊貿易關系的宗旨並行不悖。只要不出現排他性趨勢,區域集團化也會從另一方面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家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向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家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只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產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家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線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家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向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沖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沖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准。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盡管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沖破民族國家間的界線,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著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採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范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家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注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路,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制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所決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盡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沖突或至少降低沖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制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家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沖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絕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制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眾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決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著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家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游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不時沖擊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范、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制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沖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來制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某些產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該產業的時候制定的,如信息技術產業協議以及勞工標准等。發展中國家一旦發展這些產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制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盡管發達國家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家有意制定的貿易標准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著生產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向機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發展中國家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絕,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家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家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制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家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僱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家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系統不健全,必然產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家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家佔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產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沖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2、什麼事經濟全球化,試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原因及其內容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國際經濟關系體制,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的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它包括生產、市場、資金、科技開發與應用、信息的全球化。
特點和內容:
第一點,就是經濟全球化在21世紀是以金融為核心的。我們已經看到金融一體化和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互動中發展,其發展趨勢是一致的。
世界金融一體化的特色可以歸納成五個方面。
一是貨幣的虛擬化程度增加。貨幣自脫離了金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以後,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虛擬化了。金本位是1820年從英國開始,並逐漸在各國實行的,就是將貨幣和黃金掛鉤。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金本位制已難以為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變成了金匯兌本位制,也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儲備美元就相當於儲備黃金。美國當時承諾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這樣就確定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1971年石油危機以後,美國無法保證這個承諾,於是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鉤。在這以後,貨幣就成為以政府信用為支撐的「法幣」,而且只能用它的購買力作為衡量標准。因此,各國之間匯率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一種政策工具,成為國家之間進行經濟博弈的工具。
二是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會因其購買力的變化而產生較大波動。但匯率的變動隻影響貨幣的國際購買力,對其國內購買力影響並不大。
三是資本跨國流動的規模迅速增大,流動速度越來越快。進入21世紀後,盡管有9•11事件的沖擊,世界資本流動依舊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2004年增速達到27%。
四是金融工具(虛擬資本)交易的規模急劇擴張,虛擬經濟不斷膨脹。前幾天我在金融衍生品大會上講過,根據國際清算銀行2005年的數據,近年來世界金融衍生品發展很快,到2005年年底在外流通的名義金額總量(Notional amount outstanding)達到了343萬億美元,是同期GDP的七倍多。
五是世界金融市場的集成程度不斷提高,達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步。
經濟全球化以知識為基礎
造成財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知識差距。由於我國現在自主創新不夠,擁有的知識產權還較少,技術對外依存度達50%。知識包括專利和專有技術,也包括標准、品牌等,這些東西的價值是實物所難以比擬的。例如說標准,誰擁有了標准,誰就可以說是佔領了技術的制高點。我國的手機,包括第一代的模擬式手機,第二代的GSM手機,2.5代的CDMA手機都是採用國外的標准,這就意味著我國花在買標准上的錢很多。現在第三代移動通訊(3G)時代即將來臨,我們要爭取有自己的標准,這就是TD-SCDMA。現在它正在和WCDMA和CDMA2000競爭。品牌對於產品的附加價值影響很大。世界的領帶之都是浙江嵊州。嵊州生產的領帶在國內外佔有相當大的份額,其中貼國產品牌的領帶高級產品售價是288~588元,而貼國外一般品牌的每條就要售588~888元,貼頂級名牌品牌的,每條要賣到888~1288元。這樣巨大的價格差距,是長期形成的品牌商譽造成的。
所以,我國的企業在21世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創新,特別要注意掌握標准、品牌和技術,沒有這些,就不可能取得競爭優勢。弗里德曼書中講到,美國把很多工作外包給印度,包括接客戶服務電話等低端的職位,在印度也是很搶手的。我認為世界上有兩類國家,一類是頭腦國家,一類是軀干國家。頭腦國家生產知識,輸出知識;軀干國家是接受知識,應用知識。
另一方面,就是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跨國公司,實施 「走出去」的戰略。
當然,「走出去」並不容易,到國外去投資,對當地的法律、文化、歷史都要熟悉,還要在當地建立關系網,這需要長期、大量的工作。現在我國的企業往往在國外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設立銷售辦事處,第三步才是在那裡設廠生產,但是真正實現跨國經營的公司還是很少。所謂實現跨國經營的跨國公司就是從全球的角度制定戰略,能夠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這樣的中國企業現在還是很少的,還沒有一個像GE這樣大的跨國公司。
由此可見,培養中國的跨國公司非常重要。現在我國有些上市公司有了錢後,熱衷於並購國外的企業,這當然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一種模式,但是並購的時候應該特別重視市場和文化的差異。最近有一些失敗的例子,例如:明基和西門子分手了;TCL並購了法國企業的彩電業務,並購條件看上去很優惠,是零並購,但是接過來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經營不好就會虧損,現在TCL已宣布退出歐洲彩電業務。這個問題是我們值得注意的。
3、19世紀世界經濟
本課作為《經濟常識》的最後一課,主要講述在世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以及相關內容,特別強調了我國的對外貿易。一方面它是經濟四個環節中交換環節的補充和延伸,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容前後呼應,並與經濟的其他三個環節共同構成了經濟常識各課之間相互聯系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本課的學習要求突出體現了學習經濟常識應具有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辯證地、歷史地觀察、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以及政治課學習中的遷移能力。
本課考點為:1、當代世界市場 2、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3、經濟全球化 4、世界性貿易與金融組織 5、世界市場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6、外匯與匯率
二、重點難點
1.世界市場與國內市場的主要區別和聯系
區別:
1)產生的時間不同:國內市場產生於原始社會第一個社會大分工時期,隨著商品交換的出現而出現;國際市場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形成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形成和發展。各國國內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和勞務交換關系突破國界擴大到世界范圍。
2)活動的范圍不同:國內市場主要在國內進行;國際市場則不同,主要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世界市場是國內市場在范圍上的延伸,但並不是各國國內市場的簡單相加。因為各國的商品和勞務交換相當大的部分仍然在國內市場進行,而不進入世界市場。
3)市場的主體不同:由於世界市場的活動范圍超越了一國國界,市場活動的主體是不同國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包括各個國家主權政府,它們往往以各種方式干預國際競爭格局,由於各國經濟實力的差異,在世界市場上就會出現不等價交換的壟斷價格。
聯系:
首先,世界市場是國內市場在范圍上的延伸。其次,可以說國內市場的形成是國際市場形成的前提。再次,也可以說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因為各國國內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突破國界建立世界市場,這是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和國際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
2.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首先,從國際市場的形成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世界市場的萌芽階段。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於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東西方新航路開辟,以及資本的原始積累,商品交換超出了一國的范圍,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商品交換,出現了世界市場的萌芽。
第二階段為世界市場的形成階段。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與美國先後發生的產業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這些國家的統治地位,使資本主義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巨大生產力所帶來的大量產品,需要日益擴大的銷售市場;所消費的大量原料與糧食,需要日益擴大的供給來源,從而促進了國際分工的發展,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使世界市場得以最終形成。
第三階段為國際市場迅速發展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國際分工進一步擴大,使當代世界市場迅速發展,並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其次,從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同三次科技革命有著密切聯系。
3、當代世界市場的特點
商品結構的復雜化、區域集團化趨勢的加強,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方式的多樣化,市場競爭的激烈化。
4、對貨幣貶值的具體分析
1) 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首先對出口收入有影響:一國貨幣貶值通過降低本國商品相對外國商品的價值,使國外人們增加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本國居民減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有利於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外國貨幣購買力相應提高,貶值國商品、勞務、交通、住宿等費用相對便宜,有利於吸引外國遊客,擴大旅遊業發展;其次對國際資本流動也有影響,如果貶值趨勢不斷發展,那麼人們將會把資金從本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引起資金外流。
2) 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貶值後,一國的貿易收入往往會得到改善。整個經濟體系中外貿部門所佔比重會擴大,從而提高本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可以有更多的產品同國外產品競爭,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貶值對物價也有影響:一是出口擴大,引起需求拉動物價上升;二是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升,貨幣貶值對物價的影響會逐漸擴大到所有商品,引起全社會供求不平衡,甚至導致通貨膨脹。
3)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貿易戰和匯率戰。在國際貿易和借貸活動中,收進貶值貨幣的一方會遭受損失,而要付出貶值貨幣的一方將從中獲利。主要工業國的匯率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還會給國家儲備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影響。
三、典型練習分析
例1(單選題)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了統治地位
B. 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
C. 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發展
D. 產業革命的勝利和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世界市場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發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與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對世界市場的形成起決定作用的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世界市場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了統治地位後才最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就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來說,則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發展。因為社會生產力提高,生產出了大量商品,才有可能建立世界市場,而國際分工的發展又有必要建立世界市場。所以,該題答案中題肢C才是正確答案,題肢ABD講的不是根本原因,因而不選。所謂「根本原因」是指事物發展的來源或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
例2(單選題)1999年1月13日,巴西總統卡多佐突然宣布:巴西中央銀行行長已經換人,緊接著,新任央行行長洛佩斯宣布: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8.5%。在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化、蔓延,新一輪金融危機再次拉開序幕,世界經濟處於十字路口的形勢下,而中國卻緊守營盤,嚴正承諾:人民幣絕不貶值。我國政府承諾的根據,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為這一承諾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B. 這一承諾對我國經濟發展更為有利
C. 出口貿易在我國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小
D. 人民幣貶值會減少外資流入,制約我國經濟增長速度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有:我國對外經濟關系、外匯與匯率、人民幣與通貨膨脹等。我國人民幣不貶值,首先,是我們的「硬體」過關:幾年來,我國一直保持著低通脹高增長的好局面,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這為人民幣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人民幣並非可自由兌換貨幣,沒有來自國際金融市場的拋售壓力。最後,目前人民幣貶值對中國危害更大,因為貶值會減緩外資流入,加劇外匯流出,這將制約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還直接影響國際收支平衡,有可能造成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再度通貨膨脹的惡性循環,使政局不穩定。可見,我國政府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並不以出口貿易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為根據,B。
4、如何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
(4)第二課經濟全球化課件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5、高中政治考點百度文庫那個。 誰有的發給我。
高中政治合集百度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政治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6、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教案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