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國政府提出了什麼的口號希望更好擁抱全球化?
全球化英國。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2016年首次概述了對「全球化英國」的期待。她指出,「脫歐」不應只是讓英國思考與歐盟的新關系,還應思考英國在更廣泛世界中的角色。
「脫歐」後,英國需要更好地思考如何在國際上推銷「全球化英國」,賦予「全球化英國」更加明確的定義。
(1)英國政府提出了期望更好擁抱全球化擴展資料:
所謂「現代」是指英國致力於引領國際貿易規則改革。英國政府相信,除雙邊貿易安排外,世貿組織仍是解決當前貿易問題的最好平台,因此對推動世貿組織機制「現代化」有著濃厚興趣。
英國一直以引領國際規則制定的身份為傲,英國政府相信有能力推動世貿組織各項機制更加符合當今世界格局變遷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及中國機遇與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刻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邏輯和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背後的必然性,掌握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第一,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西方國家憑借敲詐勒索、強權佔領、殖民擴張,在一戰前基本完成了世界的劃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都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了具有僱傭關系的工廠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的資本家和冒險家渴望獲得歐洲以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他們還希望將歐洲商品銷往中國、印度和其他東方國家。經過迪亞斯、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探索,開辟了通往東方和世界各地的新航線。新航路的開通徹底宣告了世界范圍內隔絕狀態的結束,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征服和掠奪殖民地的過程。美國大片土地的開發,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和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出到非洲,卻換來了近億奴隸;美國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用船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765年,英國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開始。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使用於紡織領域,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隨後,蒸汽動力被使用於交通部門,火車和汽船相繼發明,生產效率迅速提高。資本主義國明虧前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了。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壟斷組織開始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9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車並由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車並由美國控制,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使世界經濟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第二,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階段。生產力在推動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也將資本主義推向自我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在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與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相對應的是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這種全新的生產方式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全世界都顯示了它的生命力。因此,一個新的世界市場出現了。二戰結束後,隨著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獨立,世界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形成,這個新的世界市場成為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並行的存在。這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並不是完全相互封閉的,而是在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空航天、微電子和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既相互激烈競爭,又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對內,深化各自系統內的合作,推動各種形式的融合發展;對外,資本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新一輪擴張,推動經濟全球化走向系統化和制度化。總的來說,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深,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利。
在新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向前動力和向後阻力」有了新的發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為先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奏響了世界互聯互通的新樂章,各種新技術新體系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深化了全球利益和責任的共享。另一方面,反全球化思潮風起雲涌,美國提出「美國第一」口號,在國際事務中推行單邊主義,經濟全球化發展遭遇巨大阻力。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必將繼續發展。
經濟全球化會遇到如此大的阻力,與舊的生產激清關系雖然阻止不了新生產力的發展,但在退出歷史舞台之前,會竭盡全力阻礙新生產力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范圍內和國家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舊的財富和權力分配格局並沒有被打破。舊格局、舊體制通過留存的力量阻礙了與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相適應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構成巨大挑戰。
其次,經濟全球化會放大經濟危機,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第二次自我否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相互依存度逐漸增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當代經濟全球化主要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主導,這使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擴展到全球。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空橡發展到一定程度,世界經濟危機就會爆發。此外,經濟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在全球擴張的同時,也將其自發性和盲目性延伸到全球,從而加劇了世界經濟的無序性和風險性,誘發了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可見,經濟全球化不僅可以實現商品、資本、技術、勞動力等資源的全球流動,還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會將單個國家的經濟風險分散到其他國家。如果經濟全球化按照現有模式進一步發展,全球危機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對經濟全球化的批評會越來越強烈。
最後,經濟全球化會放大社會動盪,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第三次自我否定。第一,經濟全球化使財富分配更加全球化,導致財富分配的不公平。一個國家的社會階級矛盾擴大到了全世界。可以說,隨著當前和過去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階級矛盾會加深,捲入的人會越來越多,影響的區域會越來越廣,如果出現社會動盪,規模會更大。這使得經濟全球化很可能遭到希望緩和階級矛盾的人的反對。第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
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聯系與互動增強,國際問題誘發國內動盪、國內問題引發國際動盪的機率增大。原本只會在局部或一定國家內發生的動盪,很可能會通過要素的流動擴大到全世界。那些被牽連而引發動盪的國家很可能將自身損失歸罪於經濟全球化。
盡管如此,我們要看到,經濟全球化是與新的生產力發展聯系在一起的。當前,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以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和使用,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使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例如,不斷涌現的在線直播、短視頻、移動游戲、在線教育、雲計算等新型信息服務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費的特徵。實體經濟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物質產品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藉助信息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為實物產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術支持。信息溝通突破地域限制,從量變走向質變。僅就信息而言,人類甚至將從「地球村」躍進到「一家人」的程度,信息技術為人類交往、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
進入新世紀,生命科學的新發現、生物技術的新突破、生物技術產業的新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及社會發展的進程。例如,日益成熟的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以及正在加速發展的基因組學技術和蛋白質組學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生物晶元技術、幹細胞組織工程等關鍵技術,推動了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的醫療衛生、農業、人口和食品狀況。這不僅將給予人類個體更長的生命,擴大全球交往的機會和意願;還將帶來觀念的改變,最大限度地從個體的角度降低沖突的發生、財富的損失,使世界更加和平與穩定,使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更加安全。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製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製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正在加速發展的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將引發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的新疆域。這也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空間正在不斷地拓展。另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意味著,經濟全球化是物質力量作用的結果,必然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中國的發展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勢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長江、尼羅河、亞馬孫河、多瑙河晝夜不息、奔騰向前,盡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盡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因此,中國的發展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邏輯、大趨勢,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性機遇。
第一,攜手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站上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新起點。疫情防控期間,中國主動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保質保量向國際社會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資,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力證明了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優化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機制是捍衛公共衛生安全最好的方法。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應強化世界衛生組織等多邊機製作用,將抗疫國際合作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切實轉化為立根本、管長遠的制度體系,築牢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銅牆鐵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第二,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建設一個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為此,需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優化全球產業鏈布局,保障全球供應鏈安全,建立健全貿易摩擦解決機制,加快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磋商;倡導多邊自由貿易機制,擴大自由貿易「朋友圈」,主動分享發展經驗,增進民生福祉。
第三,適應世界大變局,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進入新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當下,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不是推倒重來,不應採用冷戰、零和博弈的舊思維,而要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前提下,積極補充、改革、完善現有國際秩序,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的改革,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儲備更強大的體制機制紅利。
第四,促進文明對話和綠色發展,蓄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動能。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推動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加快全球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同呵護好地球家園,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文明對話和綠色發展,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和機遇,促進經濟全球化基礎更牢、程度更深、更可持續。
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勢還應深刻認識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因素。第一,要統籌好開放與安全。既要打開窗戶,擴大開放,也要裝好紗窗,更好維護經濟安全。在新發展階段,必須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謀劃國內發展,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全面擴大開放促進市場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以更強的產業競爭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來保障經濟安全,以更加安全的經濟體制參與更高水平的經濟全球化。要順應大國經濟發展規律,切實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好開放與改革發展,找到開放與安全的黃金結合點。
第二,要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守住底線和紅線,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穩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把風險防範落到實處。要把握好擴大開放的力度、進度和深度,積極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更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第三,要提升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能力。要提升規則制定能力,多邊、區域與雙邊並舉,積極參與新一輪全球規則制定,反對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運用國際通行規則,健全產業安全機制,完善經濟安全風險預警,健全外資安全審查、產業損害預警、貿易救濟等機制,維護我國發展利益。要提升人才保障能力,積極培育經濟、法律、管理、談判等方面的國際化人才,增加我國在國際組織的代表性。
經濟全球化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無論人們如何批判,無論其發展過程會出現什麼樣的曲折,都是不可能否定得掉的。因此,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深刻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必然性,以「勇敢者」的態度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趨利避害,掌握發展主動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問答:經濟全球化的表現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3、 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在自然經濟時代,人們就地而食,有山吃山,有海靠海,人們的生產非常簡單,生活非常簡陋。只有到了商品經濟時代,才有了物物交換,人們的關系開始復雜起來,彼此開始產生依賴。市場經濟的來臨,更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顯得高效,區域內的技術進步、生產發展的有限,以及資本追逐利益的本性,使得這種依賴性的交往范圍擴大,並在不自覺中超出了國界。跨國的經營卻又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需要、實際上也已經付出了代價。
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本質,我國學術界基本上存在三種不同的看法(人民日報,2000)。一種意見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歸根結底在於社會生產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另一種意見把經濟全球化的成因歸結為三個方面:市場的作用范圍在全球擴大;以西方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為基礎的跨國公司加速擴張;信息技術的進步促使全球經濟循環中的交易成本下降。第三種意見則強調,追求「世界性」、「全球化」的趨勢是資本的固有本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提出和論述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認為這三種觀點綜合起來都很好地說明了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在此,我們想就兩點作一些重點的闡述。
一、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是經濟全球化的本質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過程。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經濟主體對經濟利益的追求。
二戰後,歐洲的經濟已經脆弱到了沒有美國的援助便難以復甦的境地。1947年,《馬歇爾援助計劃》獲得通過,但馬歇爾計劃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國的經濟援助必須面對整個歐洲,而不能只對某一個國家。為了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負責制定歐洲經濟恢復計劃和醞釀成立歐洲自由貿易區。為便於貿易,這一組織很快就發展成為歐洲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其成員幾乎遍布世界。從二戰結束到1949年僅僅數年,歐美各國或者在經濟上,或者在軍事上結成同盟,而當時的蘇聯集團亦在形成之中,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兩大利益集團,冷戰時代隨之而來。從地域上看,冷戰分界正好在原東、西德之間,當時的西德還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但經濟的恢復卻十分迅速。把西德納入西歐聯盟,有利於西歐的安全與繁榮。1951年,在法國外長舒曼的倡議下,比利時、法國、西德、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六國簽訂了《巴黎協議》,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對煤炭和鋼鐵實行統一管理,比如價格和產量等。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控制了煤炭和鋼鐵這兩大戰略物質,任何人都無法發動戰爭。英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沒有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照樣成功運行,使西歐六國大喜過望,以至在後來的數年裡,反而幾次拒絕英國要求加入的申請。195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在義大利首都簽訂了《羅馬協議》,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旨在使歐洲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參與國際事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歐洲人的才智和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建立縱覽歐洲事務的共同市場,以制訂統一的經濟政策,共同開發歐洲的資源,全面提高歐洲人的生活質量。1965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三大組織合並為歐洲共同體。整個20世紀60年代,歐洲大陸經濟繁榮,歐共體的作用日益顯現,與英國於1973年達成協議,給予英國7年的過渡期,之後成為完全的成員國,英國一旦進入歐共體,其作用便顯現出來,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英國政府積極推動歐洲單一市場方案的實施。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東歐形勢巨變,整個歐洲經濟蕭條,產業結構重組,失業率居高不下。80年代中,《歐洲單一法案》應運而生,該法案把建立單一市場的時間表定在1992年。單一市場的目標是實現成本、勞務、服務與商品自由化。單一法案還包括環境、衛生、勞保、技術開發、經濟、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規。1993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發展至今,形成了十分獨特的組織性質,即大大超出了傳統政府間合作組織而又遠未形成獨立的國家實體;從一體化的角度而言,歐洲一體化採取的是經濟上的新職能主義與政治上的聯邦主義相混合的模式。歐洲聯盟三大支柱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經濟貨幣聯盟,就是從超國家集權性質很強的經濟共同體演變而來的,而另外兩個支柱——外交防務政策與內務司法合作,則仍停留在較為鬆散的政府間合作的框架之內。
面對歐共體統一市場和歐洲經濟圈形成後的巨大壓力,歐洲以外的國家,無論是美日等發達國家,還是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兩種戰略選擇:一種是盡一切可能打入統一市場分享其經濟利益,另一種是組建自身的區域性組織以獲得一體化的效益。正是後一種戰略抉擇推動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范圍的區域集團化熱潮,世界經濟格局逐步形成了歐洲、美洲、亞洲三大經濟圈,集團角逐正在補充或替代大國爭斗而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歐共體統一市場建設的順利進展,使美國決心加快組建自身的區域性集團,作為抗衡歐共體統一市場的重要手段。1986年美國同加拿大開始談判組建自由貿易區,至1987年10月即達成協議,1988年1月正式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區協議。此後,美國又將墨西哥納入,三國於1992年12月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使拉美國家面臨嚴峻的挑戰,於是紛紛發展區域性集團以加速一體化進程,如安第斯集團決定在原來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實行共同對外關稅,組建關稅同盟;南錐體共同市場也就共同關稅達成協議等。同時,拉美國家也提出了參加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要求,而這也正好符合美國的目標。目前,美洲國家已經確定了在2005年建立整個西半球自由貿易區的計劃。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三國貿易障礙的取消,美國對加、墨兩國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7%和9%,2000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達到700億美元,為國內市場增加20萬個就業機會。
為適應歐共體一體化的發展,歐共體與美國於1990年簽署了《歐共體與美國關系宣言》,形成了以歐共體代表其全體成員國整體利益的對美新關系。然而,隨著冷戰結束以後歐美對來自蘇聯的共同威脅的消失,歐盟日益謀求與美國建立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1995年,歐美把建立新的跨大西洋聯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並於12月簽署了《跨大西洋新綱要》,制定了《歐美共同行動計劃》,這是旨在修補歐美關系、在新國際格局下加強跨大西洋聯合的重要步驟。《跨大西洋新綱要》的簽署使美歐之間擺脫了冷戰以安全防務為主的傳統關系,開始進入一種面向全球的政治、安全、經濟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強調雙邊經濟貿易領域的合作。涉及150多項議題的《歐美共同行動計劃》的宗旨是將歐美合作從協商轉向聯合行動。
美國廣泛捲入亞太多邊合作進程,積極推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也有著類似的戰略考慮與目標。自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召開第一次部長級會議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18個亞太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這個組織雖然是一種鬆散、開放、非機制性的經濟論壇,但是卻受到美國的異常重視。原因之一就是過去20多年亞洲(主要是東亞)經濟迅速崛起,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方。1993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訪問日本和韓國時提出「太平洋共同體」的構想。當年11月他積極撮合亞太領導人在美國西雅圖舉行首腦會議。會上柯林頓提出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建議,目的是把亞太經合組織由協商性質的論壇發展成為地區多邊貿易談判的機構,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1994年11月又在印尼茂物舉行了第二次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簽署了2020年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協議,各成員國承擔義務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通過該組織更多地參與亞太事務,影響並支配亞太地區,加強其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中的發言權,以謀取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美國的用意不僅是把歐洲排除在外,而且希望利用這一區域組織在世界貿易談判中同歐盟抗衡。歐洲正式提出希望通過亞歐首腦會議這一機制尋求同亞洲加強合作與對話,來對亞太經合組織一體化的發展及美國對這一進程的影響作出反應。
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
第一,貿易自由化已成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綜觀世界經濟史,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是並行發展,此消彼長的。二戰以後,整個世界被分為兩大陣營,形成了「冷戰」局面,「冷戰」主導國各自又形成了自己的支持國家,也就是那些受這兩大陣營主導國保護的國家,兩大陣營之間幾乎互不往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結束,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國紛紛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世界經濟市場化越來越明顯,全球性質的合作與交流便開始了。這種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後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各國實行的非關稅壁壘將予以關稅化,而關稅水平將不斷降低。1997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3.8%,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12.5%(南方日報,1999)。我國平均關稅到2005年將降到10%以下(陸燕,2001),從商品的類別看,農產品、汽車等重要機械產品、化學品的關稅降幅很大,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到2005年將降為零。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我國一樣,必須逐步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否則,被獨立在世界經濟貿易秩序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將很難得到全球資源配置的好處,當然,也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因此,貿易自由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世界市場更加統一,全球經濟逐漸融合。
第二,技術進步與區位優勢下的國際分工,使得行業內部國際貿易佔領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國際分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同世界技術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和國際勞動分工;第三次技術革命則產生了大量的新產品、新材料、新原料,涌現出了大量的新興工業部門,並推動了原有的工業部門的發展。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另一方面,大大推動了生產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把一種產品的各個部件交給分布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進行生產和裝配,擴大了國際間的生產專業化;同時,跨國公司以世界市場為其投資產品銷售的目標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投資和銷售,使國際分工有了嶄新的內容。首先,先進國家的許多新產品處於相近的競爭水平上,更多的產業內部分工得到發展;其次,科技革命使同一產品的零部件生產乃至工藝上要求合作,各國之間的競爭,已不只是產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產業的某個環節上取得區位比較優勢,從而得到國際貿易的利益。因此,行業內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由此使得國際貿易的內容更加深化,國際資本流動更加活躍,經濟全球化的范圍更廣。
第三,信息革命促進了世界貿易的信息化,為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貿易信息系統已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建成,它是指電子商務、EDI(電子數據交換)國際貿易方式及網路貿易的建成、實施和推廣。電子商務是實現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前提條件,而EDI則開創了世界范圍內實現商業文件標准化、電子自動處理和交換的新型貿易方式,使國際貿易能夠按照國際統一的貿易程序交往及商務處理。網路貿易突破了服務業的時空限制,使服務業中長期以來難以或完全不能從事貿易的行業獲得了解放,獲得了「可貿易」的物質條件。1999年美國國民經濟凈值為5000億美元,而網路零售一項就佔了160億美元;很多著名的網路公司競相提供各種商業信息,如在全球享有盛譽Yahoo網路公司早就開始以13種語言在25個國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雷涯鄰,2003)。這種信息化的貿易系統使得全球貿易信息幾乎沒有阻隔,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
4、英國兩黨政治的影響
1997年5月英國工黨上台執政以來,對內對外強力推行執政主張,取得了執政以來經濟穩定且持續增長等顯著政績,並於2005年5月5日舉行的全國大選中,第三次擊敗了保守黨,實現三連任。英國現任執政黨工黨以相互競爭等執政方式,對英國政黨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和把握後工業社會西方主流政黨執政的一些客觀規律,從而為我黨進一步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處理黨際關系:相互競爭
英國工黨的執政地位不是歷史形成的,也不是法定不變而永掌政權的,而是要通過五年一次的全國大選進行競爭而獲得執政地位。大選是首先檢驗包括工黨在內的執政黨處理同在野黨如保守黨之間黨際關系的重要關口和時機。處理得當,可以增加選民支持,多得選票;處理失當,失去其他政黨的支持,可能喪失大選獲勝的機會。英國雖然是典型的以慣例來規范政黨參與選舉的國家,但政黨的活動包括五年一屆的全國大選競爭,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滲透到政治運作的諸多環節。特別是大選年,政黨間的競爭在民主、平等、合法和合理的過程中進行和平地、符合程序地競爭。然而,既然是競爭,肯定有勝利者,有失敗者。因而大選驚心動魄,充滿懸念。例如,2005年5月的英國大選,從1月份開始,在英國各地街頭以及全國的一些城市,都可以看到工黨、保守黨相互攻擊的各種創意的廣告牌,還有各黨派在社區、大學舉行的規模不等的宣傳會議。在2005年4月競選活動序幕拉開的第一周,英國的三大政黨——保守黨、工黨和自由民主黨更是迫不及待地發力較勁,陸續公布了他們的競選綱領。工黨為了鼓勵更多的選民到投票站投上自己慎重的一票,選舉委員會煞費苦心,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豎起了兩塊三米多高的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5月5日投票」幾個大字,非常醒目。其目的是提醒、鼓勵選民投工黨的票。工黨一旦取得執政地位,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在處理同保守黨、自民黨和其他小黨黨際關系方面主要採用以下手法:一是為排擠競爭對手,抓住對手弱點竭力醜化和孤立對方。二是拉攏、分化、瓦解對手。三是與對手討價還價。一旦發現對手的主張、見解對自己有利,則拋卻政見分歧加以吸收。
(二)處理黨政關系:黨政合一
處理黨政關系的執政方式,是一個執政黨執掌政權、主導公共權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個執政黨執政方式科學與否的重要標志。從英國慣例來看,無論哪一個政黨取得執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接管政治權力,掌握中央行政大權,承擔起內政外交的領導職責。這樣面臨的問題是必須一黨單獨組閣,迅速組建政府並和政府打交道。執政黨黨團與黨的領袖及首相三位一體,黨政兼職,既有立法權又有行政權,還擁有黨內實權。[1](P595) 英國工黨自1997年執政以來,也按照上述慣例組建政府,控制內閣。就控制內閣而言,英國工黨政府實行內閣制。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由議會的多數黨領袖組成,是英國國家政策的制定機關,是整個國家政權的樞紐。工黨要順利執政,首先要控制內閣,內閣成員的人選全部來自工黨。在英國君主立憲制下,政府由全體大臣,國務大臣、各部政務次官、執政黨的督導員和王室官員等組成,所有這些都稱國務員。而內閣只是國務員中的一部分,除首相外,一般由外交大臣、國防大臣、財政大臣、大法官、樞密大臣等組成。內閣成員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又是議會立法的成員。首相既是黨的領袖,也是內閣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英國政府體制中執政黨、立法和行政相結合的體現者。這樣,執政的工黨既控制議會,又支配著內閣政府。再加上首相作為工黨的領袖控制著本黨以及督導員控制著兩院本黨議員,一般情況下能保證立法權與行政權的一致性。另外,由於大法官、最高上訴法院法官等重要司法官員也是由首相向女王推薦並任命的,因而事實上首相也控制著司法權。這樣,執政的工黨就憑借擁有影響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權力的優勢,制定並執行反映本黨政治價值取向的對內對外重大政策。[2](P77) 實際上由一黨統攬了立法、行政大權。[3](P56) 可見,工黨採用的是黨政合一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其主要表現形式可概括為: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張,控制內閣、組織選舉,參與社區活動,聯系公眾和社會組織,爭取選民、取得政權並鞏固執政地位等。
(三)處理黨與民眾關系:朝選民「一邊倒」
民眾的支持是一切政黨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選民的支持構成了政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無論是什麼性質的政黨概莫能外。英國工黨在執政的過程中,從首相到各位大臣、從每位工黨國會議員到每位工黨地方議會議員,非常重視與選民的互動和溝通,及時傳遞親民信號,千方百計處理好黨民關系,極力樹立民本形象,竭力減少執政阻力,優化執政環境,「選民才是真正的上帝」、「選民就是執政的希望」的觀念十分明顯。例如,對社會問題、特別是大眾福利問題給予極大關注,對關繫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教育及醫療衛生制度進行強力改革,使其更有利於中下層選民。此外,在控制公共開支、削減財政赤字、還權於民等方面,工黨政府也做了很大努力。例如2000年在倫敦市進行了英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由選民直接選舉市長、下放蘇格蘭議會和威爾士議會的權力等,這些共識和做法都是建立在傾聽民意的基礎上而實現的。總之,工黨政府刻意塑造一個與民休戚與共的形象,並且取得了經濟連續穩定增長等政績。而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績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親民形式實現的。一是通過設立網站樹立親民形象。工黨總部網站欄目齊全,選舉意願強烈,開放性強。如可以在線注冊加入工黨、在線注冊做常年選舉志願者、在線為工黨大選捐款。網站面向社會開通首相和大臣電子郵箱,民眾可以就自己關心的任何問題,包括對工黨的重大決策,直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提出意見、建議甚至批評和抨擊。發給首相的郵件,回答結果會在網站上公布。工黨還專門開通了工黨學校管理者網站,目的在於加強工黨與各地學校的溝通,提高教育質量。另外,許多工黨議員除在各自代表的選區卓有成效地搞好每個「周五服務日」外,也在各自代表的選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網站,對外公布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傳真電話等,全天候為選民服務。二是通過多媒體互動樹立親民形象。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現代西方社會制度下,政治與選民間的疏離感卻越來越強烈,普通大眾參與政治的熱情越來越低,這一點在英國也不例外。為克服這一政治現象,進一步密切政府與選民的聯系,工黨政府非常重視現代化傳媒對加強工黨與黨內外溝通所產生的「喉舌」、「橋梁」作用以及對推行政府決策的輔助作用。一些大臣和工黨議員經常主動邀請媒體和積極接受媒體的邀請、親自上網互動聊天;基層活躍分子廣泛發動小組會、支部會,鼓動市民通過電子郵件、電視、廣播訪談、網上留言、手機簡訊等形式就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向工黨的決策機構「全國政策論壇」建言獻策。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英國社會民主制度下政治與民眾之間的疏離感,密切了政府與選民的聯系。三是首相和大臣以身作則樹立親民形象。例如,前任首相布萊爾(於1997年登上首相寶座,時年43歲),年輕活躍,很擅長與民眾和媒體溝通,頗具親和力,一度被英國民眾廣泛認同,甚至被認為是歐洲新一代政治家的典範。特別是布萊爾咧嘴露齒的笑容、生龍活虎的精力、平易近人的形象使得黨內黨外、老老少少對他都頗有好感。尤其是布萊爾利用工作視察、電視采訪、給報刊寫親筆信、網上做客等形式,加強與英國平民大眾交流,在英國民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處理黨與媒體關系:自由與干預適度結合
英國現代化造就了高度發達的信息業,媒體對政治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大,大眾傳媒有「第四種權力」之稱,因而處理好同新聞媒體的關系已成為工黨執政的重要課題。[4](P24) 工黨執政之初,正是英國媒體處於急劇擴張的時期。到目前,英國的電視台已發展到擁有400多個頻道的傳媒帝國。其新聞產品和英文節目跨越和占據了世界傳媒版圖上的大部分角落,並享有不可撼動的地位。BBC的全球電視新聞服務——BBC世界(BBC World)節目被傳輸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在英國無線電廣播中,BBC迄今保持著統治力量,收聽率達到了人口的56%,其節目產出占所有廣播節目的30%。另外,BBC不但通過「世界服務」製作電視節目,而且也製作廣播節目,目前BBC已經擁有全球1.2億的聽眾。在期刊方面,如《私家偵探》(Private Eye)和《經濟學人》(Economist)都是非常成功的出版物。目前全英有3000多種期刊雜志在發行,現在仍然不斷出現新雜志,期刊雜志正在一個相對健康的環境下快速發展。如今,英國傳媒在資本和有序的市場運作下,其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傳媒領域的電視、報紙、期刊等不同的新聞產品,在細分的市場、合理的定位、穩固的消費群和完善的組織形式下更是描繪出了一幅英國的傳媒地圖。總的來說,新聞產業在英國如同在其他一些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一樣,成為一個強勁的經濟產業部分。在英國。有80%的成人至少讀一種全國性的報紙,而星期日報的閱讀率是75%。在英國的某項調查中顯示,作為信息獲取的來源,電視和報紙排在了朋友、家庭、政治家和其他信息資源之前的位置;在現代工業化的國家中,2/3的公眾是通過電視獲得國內和國際新聞的。電視在所有媒體中,是對最大人群產生最大影響力的媒介。[5] 因此,布萊爾當上工黨領袖後,更加重視媒體對工黨政府的正負面影響,重視媒體進行的各種各樣的社會調查結果,認為輿論監督是密切執政黨與外部聯系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政府與公眾之間相互信任,促進政府的信息透明化,有效制約政府職權的重要「法寶」,「以更為專業化的方式使黨與媒體有機地結合,以媒體為坐標設計黨的競選戰略」,[6](P39) 同時非常注意政策的包裝,以此樹立工黨的形象。工黨明確規定由首相新聞發言人協調內閣大臣和政府各部對外表態,並宣布禁止工黨議員在媒體上攻擊黨的政策,違者給予嚴厲追究。執政的工黨對於媒體持一種審慎的態度,新聞媒體享有比較充分的報道自由,政府很少直接進行檢查和干預,除非在危害國家利益或政府形象時控制媒體。[7](P33) 縱觀布萊爾及其工黨執政的幾年,處理「黨媒關系」的執政方式主要有:直接佔有或間接控制新聞媒體;重視對媒體的公關,化解媒體對執政黨的消極報道,積極引導輿論導向;重視更新宣傳觀念和宣傳方法,改進宣傳機制,樹立良好的政黨形象。當然,當輿論監督在事關政府形象或國家利益的時候,工黨政府毫不手軟。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盡管政府信息已經相當透明,盡管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但在媒體對政府的輿論監督里仍含有很多政治運作的成分,而且政府也會向媒體施加相當的壓力。各個領域的媒體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某種特定形式的控制或限制。可見,英國輿論監督自由是受到政府權力制衡的,而這種制衡的手法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控制。[8](P13) 正如詹姆士·柯蘭和科林·雷斯所說:「現在已到了同時解釋媒體和英國政治的時候……一切證明,英國國家執政黨正在嬗變過程中,它正在把具有北美風格的機制有步驟地納入原本傾向左翼的英國工黨組織內部,想方設法架構出一種聯盟式的政治力量,全球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由默多克媒體帝國的迅速崛起彰顯若揭,同時伴隨著英國國家政治的迅速變化,伴隨著國家政治人物比如布萊爾等對於全球化之下文化的嬗變和經濟壓力猛增的調適。媒體與政治互依互存的關系已經變得史無前例地更加密切,因而在單獨一個國家的層面上已經無法進行判斷和分析,然而對這種關系的分析無論對媒體還是政治,都是理解的基礎。」
5、英國的文官制度是如何改革然後慢慢形成的?
中國古代要是想做官的話,那就要通過科舉考試,而這樣的科舉取士的選拔和如今的高考十分的相似,可以說科舉取士影響著現代高考制度,而在遙遠的西方,也誕生了一種受到中國科舉取士制度影響的官員選拔制度,那就是文官制度,文官制度和中國的科舉考試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但是也有著不同的地方,那麼西方的文官制度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要想探求西方的文官制度,那麼有一個國家不能夠被忽略,那就是英國,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的發源地就是在英國,可以說,文官制度在英國紮下了根,而也在英國獲得了蓬勃的生長,尤其是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國的文官制度經歷了多次的改革,但是這些改革並不是胡改瞎改,是有一個大綱在的,這個大綱便是《諾斯科特——屈威廉報告》。
可以說,這個在1853年就面世的報告決定了英國文官制度的大致方向,而英國政府卻也沒有故步自封,這個報告是確定了改革的大致方向沒錯,但是英國卻也是在這個標准之上做出了自己的新改革,與實際相符,與時俱進,那麼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有這些什麼變化呢?其最大的變化有三個,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列舉。
1、 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指導思想的變化
英國的文官制度改革指導思想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尤其是二戰後,為了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英國文官制度自然不能再去堅持傳統的思想,那樣就太過於落後了,於是一方面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政府社會職能保障更好的服務。
英國政府將其指導思想設定為了新公共管理理論,堅持政府要小,但是社會要大的思想,同時也堅持著這個管理模式,從而使得政府的冗官現象得到很好地解決,一方面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為公眾服務,一方面也能夠夠追求現代化的高質量服務,至少在現在看來這理論還是十分先進且能讓利益呈現最大化的狀態。
2、 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策略的變化
英國的改革相比較其他的一些改革來說,進程是十分快速的,甚至可以用“光速”來形容,當然這個“光速”是相較於其他的改革來說的,英國文官制度改革本身也是經歷了很多年才形成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這個政治體系的。從最開始考試到從高校直接錄取再到各方面人才吸收,這種策略的變化是良性的,是隨著社會發展趨勢而變化的。
但是即使它有變化,這樣的變化也不是“改頭換面式”的,而也是有限制的,比如說像宗教、傳統等等,這些東西已經深深植入英國的文化之中,是沒有辦法割捨的,改革必須為這些東西讓步,這是維持社會和諧的最大一個前提,連社會和諧都無法保障,何談改革,更不要說改革策略了,但即使這樣,英國的文官制度改革還是在已有的局限之中找出來自己的出路,這是很難得的。
3、 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結果
雖然說,英國的文官制度已然十分的先進,但是真正來看現在英國的文官制度還沒有達到最優狀態,還是有很多紕漏的地方是需要進行改進的,但是這種改革確實是使英國的政治達到了目前為止的最優狀態,這是別的政策所無法達到的,而這是十分符合英國國情的一種改革方式,至於剩下來的一些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還是要看一看英國的未來發展趨勢,不能夠盲目改。現在有很多西方國家都在學習英國文官制度,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國家的具體國情有差別,是不能夠全盤照搬的,全盤照搬可能能改好,但是也有很大的可能是越改越差。
縱觀英國的文官改革,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的大幅度改革,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富爾頓改革、撒切爾夫人改革以及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系列改革,之所以把二十世紀晚期以來的改革列為一個改革體系,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個時期的改革和之前每一次的改革都有著不一樣的地方。
富爾頓改革想要的是打破原先傳統的封閉文官構成,使得其政府人才能夠真正的是“人才”,但是其結果並沒有如其所料。相反,文官選拔依舊被上層文官所壟斷,根本收納不到自己想要的“真正的人才”,這樣看來,這次的改革並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換句話講,這次的改革是很失敗的。
而相比較十分失敗的富爾頓改革來說,撒切爾夫人的改革可以說是比較成功。首先,它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明確的目標,無疑是把這個開頭給開好了。
其次,撒切爾夫人本身是很強勢的,這樣強勢的性格也使得以她為首的政府很是鐵血,對政策的執行力也很強,這樣強大的執行力自然使得政策的推行十分的迅速,絲毫不拖泥帶水,也減少了意外的產生。
不過雖說撒切爾夫人政府的政策的執行力很強,但是撒切爾夫人政府的改革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這樣在另一個層面而言其實也是增加了民眾的接受程度,使得其政策能夠獲得更高的支持,這種強勢但也溫柔的方式使得撒切爾夫人政府的呼聲越發的高。
說了這么多優點,其實撒切爾夫人政府的改革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首先,文官之間的氣氛勢必會十分緊張,這樣的話政府官員之間的競爭肯定會很大,而這樣的競爭又多為惡性競爭,這並不利於政府的正常運營。其次,在短期內大量縮減政府開支也容易使得文官集團產生叛逆心理,這也和不利於政府的正常運營,而政府內部都有著分歧無法正常運營,更不要說為公眾服務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在二十世紀晚期的改革則是體現了英國的政府公共服務理念和精神的一次重大改革,在之前,英國的文官改革更多的是注重於文官內部組成成員的改革,而在這段時間的改革中,卻是在改革政府的職能。把英國的政府職能變為了真正的為人民服務,可以說這段時間的英國政府改革是十分有成效的,將其政府真正打造成為了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型政府,而非居高臨下。
但是能否因為這次改革的成果優異而否定之前的改革呢?這也是不能夠的,正是由於之前的各種改革為其奠定了一個基礎,這才使得英國在二十世紀晚期的政府改革十分的容易,並且能夠在最大范圍內獲得群眾的支持。所以說,任何一個改革無論多麼的成功,也不能夠忽略之前改革的成效為其奠定的基礎。
6、全球化進程中最棘手的難題是什麼?
1、美國念孝金融危機: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主要源於美國住房泡沫破裂、金融機構投資失控以及政府幹預和監管不力等原因。這場灶昌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卻幾乎無法找到一個突破口,美國就是最明顯的受害者。
2、歐洲債務危機: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很快波及歐洲各國,歐洲債務危機也再次出現。隨著全球金融形勢的動盪,歐洲一些發展滯後的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雖然各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但仍沒能有效阻止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而且深化了相關危機的後果。
3、英國脫歐:2016年,舉世矚目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來了,絕大多數英國民眾(其中多為英國中產階級)表達了立場,要求脫離歐盟,即英國脫歐,這場政治陰謀使得腥風血雨的政治場景一度失控,歐盟未來發展也備受影響。雖然最後經過英國政府多邊談判和折衷,有了英國脫歐的路線,但團結一心對決勝政治對手,仍然是作聰明陰謀者隱高扒無法破解的棘手難題。
7、英國脫歐,是全球化的倒退么?
英國脫歐,只是選擇了全球化的另一種路徑,並不是反對全球化。
對於什麼歐盟,很多人都並不了解,歐盟搞的一體化只是封閉的區域一體化而已,從關稅同盟到區域自由貿易,再到歐洲統一市場,其實都是封閉的區域一體化而已。歐盟具有很強的排他性與對外歧視性,其自由化措施大多僅限於成員內部,對域外非成員採取歧視性待遇。這種區域主義,實質上是反全球化的。
這幾年關於歐盟與中國的新聞,就可以看出歐盟的封閉性,例如對於中國出口的商品各種反傾銷,明顯是貿易壁壘,歐盟的保護主義直接傷害了其他國家。這次英國脫歐,其實就是對歐盟失望了。簡單說就是,歐盟不適合全球化了,英國人要走自己的路。
脫歐是一種再國家化,鞏固自己的治理能力。這也可以看做是西方發達國家在面臨全球競爭時的一種反應吧。畢竟科技上,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上升的越來越快,經濟市場越來越成熟,製造業上的優勢在新興國家身上體現的更明顯,而經濟危機加大了那些依靠金融服務業的西方國家的相對衰退。他們的制度優勢也越來越不明顯。
如今,英國選擇了以民族國家為主體,如果英國堅持自由開放政策,那我認為就不能判斷它是逆全球化的。只是路徑不同而已。
英國政府來說,現在要極力避免民意分裂,如今反脫歐的力量有所反彈,呼籲搞二次公投。但是只要第一次公投本身是合法的,就應該尊重結果。否則就亂套了。
卡梅倫在辭職演說中也提到,應避免英國出現社會分裂。現在是讓支持脫歐的情緒釋放出去,但是最後脫歐能不能成為現實還要看未來好幾年的變化。
8、boxing day是什麼節日
節禮日。
節禮日是英國與大多英聯邦國家在12月26日(聖誕節翌日)慶祝的公眾假期。
Boxing Day是英國特有的一個聖誕期間節日,就在聖誕節的第二天——12月26日。這一天,幾乎舉國上下的商店和網店都在打折,是每年想省錢的大好時機,也是搶貨血拚不能錯過的日子!英國政府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特定12月26日為英國的法定官方假磨拍日。Boxing day中文名字是節禮日,是西方部分國家慶祝的的節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禮物。起源於跡游並中世紀時候,當時聖誕節前教堂門口放置捐款箱,聖誕節過後工作人員打開箱子,將募得款項捐給窮人因此稱為節禮日。隨著全球化不姿跡斷加深,現在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接受並認可Boxing day 。並逐漸演變為僅次於黑色星期五的購物節。
9、全球化對英國的好處和壞處
全球化對英國帶來了一些好處和壞處,具體如下:
好處:
擴大市場:全球化使英國能夠更容易地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增加了貿易和投資機會。
提高經濟增長:全球化可以帶來更碼亂多的商業機會,提高英國的經濟增長率。
創造就業機會:隨著跨國公司在英國的進一步擴張,他們為英國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促進技術進步:全球化可以促進技術的流動和交流,從而提高英國的技術水平。
壞處:
貿易赤字:全球化使英國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可能導致貿易赤字的增加。
就業機會減少:某些行業可能會由於外國競爭而遭受打擊,導致英國就業機會的減少。
環境污染:全球化可能導致更多的污染和環境破壞,從而影響英國的生態系統。
社冊耐會不平等:全球化可能會導致財富和資源不平等的加劇,從而影響英國的社會穩定性。州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