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有員工告訴記者,裁員已有幾撥,這個曾經的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或正在經歷挑戰。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1「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無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麼」逐漸成為哲學難題的當下,「買菜難」、「買菜貴」等問題又困擾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2014年社區團購興起,2017年巨變叢生,後借著互聯網東風,生鮮電商成了被資本追捧的「寵兒」,特別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頭火拚帶火了社區生鮮之後。
疫情為國內生鮮電商創造了事業第二春,資本扎堆入場推動此賽道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級市場,達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台,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紅火的社區團購玩家再度迎來衰敗的日子!
這不前不久,曾經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一起傳出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網,再次被曝出裁員和總部搬家的消息。
生鮮電商資本已經退潮,3年沒融資的美菜還怎麼「美」下去呢?
裁員潮刮到了生鮮電商行業?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3日,御纖叮咚買菜因「大裁員」登上熱搜。但對於此次裁員,叮咚買菜方面及其員工卻各執一詞。
據華夏時報消息,多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買菜已開啟大裁員,采購、演算法、運營、招聘部門將裁員20%到50%。
叮咚買菜則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無獨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被傳大蘆睜規模裁員,甚至連總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鮮電商平台美菜網又傳出了裁員消息。
據鳳凰網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繼上次50%比例裁員後,美菜北京總部再裁員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總監級的員工還好,有些基礎的業務人員強制解除合同,當天走當天談。」
美菜網方面暫未對上述情況作出回應。
相比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菜網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繼上次9月份暴雷後,美菜網已成生鮮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網北京總部被爆裁員50%,部分城市服務關停。
據界面此前報道稱,來自一份內部郵件顯示,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並。
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
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後,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要知道,生鮮賽道是一條比較長的賽道,而這場漫長戰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這條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後誰剩下來,就是所謂的「剩者為王」!
不再執著於謀求規模化擴張的「流血」,融資、上市於是就成了生鮮電商玩家們「止血」的重要手段,因為融資跟不上燒錢的速度最後只會是死路一條。
在爆出裁員消息之前,美菜網上市的傳聞就一直不斷。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計劃於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已選定投行籌備上市詳情;
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其實,美菜網傳出IPO上市的「風聲」已有時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傳聞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緊張,但這一消息後來被美菜網CEO劉傳軍否認。
2020年7月,復星集團前CFO王燦加鎮嘩仿入美菜網,擔任CFO,這被外界視作美菜網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網隨後否認了這一消息,稱王燦的加入與上市無關。不過,王燦入職美菜網僅半年時間,便傳出了離職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網再被爆出擬赴美IPO,計劃籌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稱,美菜網正在與財務顧問就潛在的IPO事項進行合作。
美菜網對此不予置評,不過明顯可以看出美菜網著急了!
因為,在近3年來未獲得融資的情況下,這家B2B生鮮電商平台已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2C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多輪大幅度裁員,以及數次轉型並不樂觀等多次陣痛。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於2014年成立,為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平台,提供餐飲食材采購服務予中國近1000萬家蔬菜店鋪及餐廳,前年開始為個人家庭用戶提供配送服務。
自成立以來,美菜網一直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
短短四年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真格基金、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其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2018年10月,當時美菜網獲老虎環球與高瓴資本6億美元投資,估值超過70億美元。
然而從那以後,美菜網未再出現新的公開融資事項。如今,美菜網傳出IPO計劃,是否與近期資金鏈緊張有關?
美菜網早期憑借資本迅速打開互聯網賣菜大門,曾經試圖搶占「生鮮第一股」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3.0時代,年輕人們不再走進菜市場,傳統餐飲供應鏈地位岌岌可危。資本的目光逐漸投向美菜網這類的新興餐飲供應鏈服務商。
新型餐飲供應鏈行業方興未艾,迅速由無人問津蛻變成為藍海。
2020年,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先後有多達14家平台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136.5億元。
如無意外,2021年的生鮮電商市場將延續2020年被資本追逐的現象。然而,生鮮電商賽道上不斷洗牌淘汰,燒錢難題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鮮電商平台為了搶占市場,開始了最粗暴有效的「價格戰」手段;
只要價格足夠便宜,就不怕消費者不買賬,這就是盛行的社區團購平台模式下的營銷邏輯和融資手段。
也是,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於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
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特別是生鮮賽道,幾乎十死無生!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00家左右盈虧平衡,虧損佔到95%,其中有7%是巨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
若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開始,裁員、關城、拖欠貨款等成為了社區團購老玩家們的關鍵詞。
隨著平台的接連倒下,社區團購的大坑最終完全凸顯。
因為各大社區團購平台上的貨品質量太差,特別是一些蔬菜水果,讓用戶沒有忠誠度,流失嚴重。靠低價和促銷聚集的流量,難以轉化為粘性的用戶,這成為眾多的社區團購玩家的潛在頑疾。
正如阿里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所言,「從價值本身來講,社區團購並沒有倡導價值,僅僅是靠大量的營銷調研推動。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作為營銷手段真的很好,但是並沒有創造價值。」
頑疾越來越嚴重,並沒有巨大價值,敗北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從這點來看,社區團購的洗牌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會有下一個。
就像如今陷入兩難境地的美菜網,還能繼續「美」下去嗎?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2因為兩個傳聞,美菜日前受到格外關注。
一個是裁員傳聞。1月17日,有美菜技術崗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裁員已有幾撥,「公司技術體系人員從最多近1000人裁到200左右。」新京報記者就此向美菜網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未有回應。去年9月,美菜方面曾稱「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
另一個是IPO傳聞。美菜此前多次回應「不予置評」。有觀點認為裁員或是為了上市鋪路。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可能性不大,在任何市場上市,都會關注其業務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從估值70億元到3年未獲融資、裁員消息不斷,這個曾經的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或正在經歷挑戰。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庄帥看來,美菜的客群是餐飲企業,但中國餐飲市場較為分散,連鎖化程度不高,各地生鮮采購差異化明顯,美菜對標的美國餐飲供應鏈巨頭Sysco模式很難行得通,加上外部競爭激烈,美菜面臨挑戰重重,「直接模仿Sysco商業模式的時代或許結束了,下一步需要找到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盈利道路。」
員工稱「當天被通知就得走」
「今天通知你,今天就得走人。」今年1月,收到裁員通知的美菜技術人員李峰(化名)很是不悅,「1月的社保,公司就不給交了,沒有休完的年假也不能換算成補助單發,說是都含在『N+1賠償』里了。」
李峰說,「據我了解裁員有幾撥,公司技術體系人員從最多近1000人裁到現在200人左右,也有主動離職的。公司把企業辦公的組織架構信息關閉了,我們看不到別的團隊人員的具體情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一些職場類社交平台,不少自稱是美菜的員工也發布裁員的信息。其中,有人去年9月在個人社交平台賬號中提到「美菜北京裁員,試用期全裁,只給四分之一月的賠償」。有自稱是美菜員工的網友在下方評論說「我也是」。
對於上述裁員、賠償等相關情況,1月19日,新京報記者采訪美菜方面,截至發稿未有回復。
根據公開報道,美菜於2021年2月起就開始關閉一些不盈利的地區,同時數百個縣域出現撤倉、關門的情況。2021年9月,美菜被傳出大規模裁員,業務收縮的消息也不斷傳出。彼時,美菜方面回應稱,「美菜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不斷提高組織效能和專業能力。同時,美菜所有的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
從估值70億美元到3年未獲融資
伴隨裁員傳聞,美菜北京公司還搬家了。企查查顯示,1月13日,美菜關聯公司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住所變更,從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88號1幢4至6層,變更至北京市東城區北京站東街8號C座3層303室。
在李峰看來,「裁員、節流,包括辦公地址遷移等,可能都是為了上市,這些操作之後財報估計會更可觀、更利於上市。」
其實,美菜在2021年多次被傳出IPO消息,上市地也從最初赴美變成赴港。2021年11月,有消息顯示美菜赴港IPO選定中金公司、花旗集團和野村控股負責相關事宜,擬募資3億-5億美元,具體細節正在審議中,上市時間和籌款規模都可能發生變化。而美菜方面則回應「不予置評」。
今年1月初,又有傳聞稱美菜計劃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新京報記者采訪美菜方面,截至發稿也未有回應。
美菜官網顯示,該平台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提供全品類一站式餐飲食材采購服務,成立於2014年。截至2018年9月,公司估值近70億美元。據企查查顯示,美菜自成立後有8輪融資記錄,從已披露的具體金額看,融資金額至少90億元。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其最近的一次融資記錄是發生在2018年10月的「E輪及以上」融資,金額約6億美元,融資方涉及Tiger Global Management、高瓴資本。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已有3年未有新融資。
3年未獲融資,上市消息一傳再傳。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從美菜實際運營的效果來看,其可能逐漸失去了新的投資者關注。生鮮電商比一般電商對物流的要求更高,又比傳統零售渠道銷售價格更低,這是根本性的矛盾。所以這樣的模式雖然存在消費需求,但不存在商業可行性,也就是難上市。
對於美菜裁員是為更利於上市的說法,沈萌表示不太可能:「在任何市場上市,都會關注其業務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並不會因為壓縮管理成本後業績數字好看就能讓投資者對細節視而不見。」
簡單模仿Sysco模式的時代或結束
美菜曾被認為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經歷多輪洗牌後,如今的美菜雖有一定市場,但已不可與幾年前同日而語。業內人士分析,大型餐飲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采購供應鏈條。在美菜的客群中,小餐飲企業居多,具有采購不固定性、經常更換的特點,與當地經銷商相比沒有價格優勢,難以爭取更多客源,且這兩年因為疫情原因,一些小餐飲關張,讓美菜面臨諸多拓展市場的挑戰。
美菜副總裁王玉雄在2020年第三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上曾提到,美菜對標美國Sysco(西斯科)。Sysco是靠餐飲企業的規模量,給餐廳爭取到最低的成本,同時也能讓這些專業公司從規模中拿取它的利潤,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但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庄帥看來,不同國家的餐飲市場不同,中國餐飲公司較為分散,連鎖經營品牌相對不多,各地菜品采購也存在較大差異化,菜品規模化采購和配送還不完善,導致集中規模采購的優勢不明顯,加之許多餐飲企業采購多採取線下,有固定的或熟悉的`采購渠道,這也意味著Sysco模式在國內很難走得通,平台模式發展也存在壓力。
此外,生鮮賽道競爭也很激烈,除了美團快驢、宋小菜等生鮮B2B平台,還有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社區團購平台搶食C端賽道。
其實,美菜也在不斷摸索新發展模式。根據報道,2020年2月,美菜旗下的美菜商城開啟C端模式,增加以個人家庭戶為對象的C端配送服務。2021年6月,美菜副總裁周峰介紹,美菜上線了平台業務,為商戶和合作夥伴搭建線上交易平台,吸引更多合作社等中小賣家入駐。
新京報記者在美菜官網看到,美菜城市代理商在招募中。根據介紹,代理商使用美菜品牌和IT系統,在代理城市開設美菜站點,面向區域內餐飲商戶和社區用戶提供食材配送服務。有城市代理商認為,「由於城市體量不大,供應鏈就沒有優勢,量起不來,就會出現單位成本高,加上美菜平台還有扣點,公司支持力度也不夠,整體做下來就很難盈利了。」
庄帥告訴新京報記者,美菜自營模式成本較高,通過開放平台業務、推城市代理商等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資金的投入,但對技術、運營、履約、售後等要求仍然很高,對平台的要求更高,未來發展還需要時間檢驗。總體來說,生鮮供給平台化、數字化勢在必行,隨著互聯網及5G技術的不斷應用,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都需要企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能力,「直接模仿Sysco模式的時代結束了,下一步企業需要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方式。」
未來美菜還會繼續對標Sysco嗎?美菜方面也暫時沒有給出答案。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3曾經有網友列出馬雲的「六宗罪」,其中一條就是電商的興起沖擊了傳統的實體店面。擠佔了實體店的生存空間,難道這就表示電商的發展就是一帆風順的嗎?那可未必。
這家基礎牢靠,看似發展穩定的生鮮電商就大規模裁員了。這家電商名為「美菜網」,是一家生鮮移動電商平台。要知道,「美菜網」曾經風靡一時。只不過,如今也面臨遇冷危險。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家背後有「金主」的電商平台也面臨裁員呢?如今電商的發展形勢是怎樣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美菜網大規模裁員
網上曝光了一則消息,一名疑似美菜網內部員工的網友,在網路上發文稱美菜網如今在大規模裁員。除此之外,還有人發現,美菜網總部還從北京王府井銀泰商場搬到了北京站附近。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美菜網遇到了什麼危機?
其實在2021年時,美菜網就傳出了總部裁員的消息。那麼就有人會問了,公司內部裁員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美菜網總部裁員這么值得注意呢?要知道,美菜網這一裁就裁掉了公司總部的50%,搬到北京站後,再次裁掉了40%。這可不是個小數字。
市場嗅覺靈敏的網友一定猜到了,這樣的大規模裁員,一定是因為美菜網公司出現了問題。不過,這時候又有另一波網友站出來說美菜網根本就沒事,甚至還在計劃著2022年在香港上市的事情。
即便不管是不是在裁員,美菜網也不曾在任何互聯網相關領域放慢腳步。例如近些年就不斷擴展商業版圖,把技術、資金擴展到各個領域。
而此前傳言被大資本站台的潮多多app,也有網友懷疑背後站台的正是美菜網。那些廣受一二線青年追捧的AJ、綠水鬼等原本幾千上萬的舶來品,在潮多多上被超過500萬年輕人以不足200的底價瘋搶,其質量連國際鑒定師都愛不釋手,這一幕被網友戲稱為「韭菜反抗鐮刀」的奇景。很難不讓人相信沒有某些大資本的背後運作,來提升自身在某些領域的龍頭地位。
二、美菜網「背景」
那麼,一邊傳出即將倒閉的新聞,一邊又計劃籌資上市,美菜網的現狀究竟如何?很多人都認為裁員就意味著美菜網的公司內部出現了問題,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但說到底,即便是這樣,美菜網依舊可以上市,只要滿足上市的條件即可。有時候上市並不是加大了企業的危機,恰恰相反還有可能幫助企業恢復生機。
除此之外,美菜網並不是一般的生鮮電商平台,為什麼這么說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美菜網背後的「金主」了。顧名思義,美菜網就是一家主要銷售水果蔬菜和農產品的平台,成立於2014年,正是電商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當時有許多投資者都十分看好這家平台。
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逐漸開始接受線上生鮮超市。這種方式對比原來的賣菜渠道有很大的優勢。例如可以送貨到家,參加團購時價格更加便宜,也更加透明。人們也能通過線上的購物評論來辨別菜品的好壞。這也是為何眾多投資者都選擇投資美菜網的原因,他們認為這家電商有極好的發展前景。
但美菜網也不僅僅只發展線上店鋪,隨著美菜網市場估值的上升,該公司也開始涉及線下門店。拓展線下門店的過程十分順利。2021年年初,美菜網線下門店就已經覆蓋了全國200個城市,員工數量也達到了3.5萬人。可以說是發展得十分順利。
三、美菜網沒有較好的盈利模式
那麼為什麼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美菜網,如今卻面臨遇冷的問題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美菜網沒有較好的盈利方式。這也是現在許多生鮮電商平台都存在的問題。
美菜網使用的運營模式是F2B模式,這種模式就是通過高效的冷鏈物流網路作為中間基礎。其一端聯系著農民,一端聯系著商戶和消費者。這樣的運營模式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問題,甚至還將商戶和農民聯系了起來。可實際上這樣的方式在生鮮電商行業並不吃香。
原因就是這樣的運營模式並不能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人們選擇在生鮮超市買菜看重的是其高效、便捷的優點。而滿足「最後一公里」其實是生鮮超市的競爭核心。例如,同樣創立於2014年的「每日優鮮」,該公司採用的就是「城市分選中心和社區微倉」公用的二級分布倉儲存體系。
這樣的體系,最大的優勢就是配送時效30分鍾,可以實現低損耗度,高滿意度。這兩點恰恰就是消費者們注重的,畢竟大家買菜肯定是希望在較快的時間能夠送上餐桌,而不是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雖然曾經的美菜網最高估值達到了490億,可早在2019年時,美菜網就陷入了資金鏈短缺的問題。融資空窗期也持續了許久,所以說,2019年是美菜網最後的輝煌。
四、生鮮電商面臨的形勢
實際上,美菜網並不是唯一一個面臨遇冷危機的生鮮電商平台。現如今生鮮電商行業整體遇冷,行業內部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倒閉情況。就連原來發展得較好的生鮮電商品牌都黯然退場。美菜網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其較好的發展基礎。
可即便是這樣還是掩蓋不了遇冷的事實。如今的各個生鮮電商平台都在著力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因此,也演變出了社區團購行業,人們可以通過相關生鮮電商平台的小程序進行下單。這樣的方式或許能緩和如今的危機。
其實從一開始生鮮電商平台就不好發展。該行業不僅獲得客戶的成本高、產品運輸難,甚至還有過程損耗大、供應鏈難以搭建等問題。這對於生鮮電商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看到如今的情況,那些曾經投資生鮮電商行業的資本家也不敢再盲目地進行該行業的投資了。
所以說,如今的生鮮電商行業又面臨了一個融資難的問題。不過不論怎樣,生鮮電商企業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維持自己的公司運營以及業績提高。只不過,這條路並沒有想像的好走,至於該行業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2、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利弊
3、關於上世紀末日本經濟危機
上世紀末日本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 甘修康 現在,有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導演的「廣場飯店協議」是導致日本在上世紀末陷入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對美提出的「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格外警惕,以為是美將遏制日本的故伎在中國身上歲肆重施一遍,以此陰謀結束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因此國內甚而國外呼籲政府對美說不的聲音極高。應該說,對其的建議保持足夠的警惕性是應該的,不過以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經濟大滑坡為由來拒絕則顯得極為勉強,因為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經濟衰退的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不成立。把錯誤的認識當作教訓來參考必定危害自身的改革,因此,在當前搞清引發日本在上世紀末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有著特殊的意義。 當年,美國為了擺脫自身經濟危機,施加壓力,強力要求日本等國主動升值,在美國高壓下,日本等國也不得不升值,結果升值幅度超過預期,在短時期內使日本出口受到嚴重打擊,經濟陷入蕭條。不過人們也應該注意到,在隨後1987年2月的「盧浮宮協議」已經對此做了校正,美主動抬高利率,而日等國相應降低利率,「廣場飯店協議」實際上停止執行。因此其真正發生不良影響的時間不足兩年,所以將日本以後發生的泡沫經濟及泡沫破裂後導致陷入長期衰退的主因歸到它的頭上是不公的;再者,當時執行「廣場飯店協議」的並非日本一家,還有西歐眾國,為何這些國家沒有發生大規模經濟衰退呢?如果日元比價過高,必然表現的是日本出口萎縮,實際上日本在整個九十年代都有大量的貿易出超,可見,日元比價過高值得懷疑;日本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匯率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本幣過高,其政府還可通過暗地介入將其降低,九十年代,日元比率數度跌落,但並不能挽救日本經濟出水火就說明了匯率自身對經濟影響的局限性,不是決定一國經濟起落的唯一因素,更不是決定因素。 實際上,導致經濟在八十年代中期陷入泡沫狀態並最終引發長達十餘年的衰退,芹碼主要原因在於客觀上產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外在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日本也沒能及時適應;主觀上日本自身對策嚴重失誤;以及政治經濟金融乃至教育等體制的弊端使其不能適應新時代(由工業社會轉為知識社會)的要求,妨礙了日本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一 客觀環境的變化 應該說,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在戰後呈高速發展,除了主觀上自身努乎首轎力,重視教育、重視科研外,外在環境無疑為其經濟起飛提供了較好的條件。美國為了圍堵遏制社會主義而對日本經濟提供的大力支持,包括資金技術乃至提供消納商品的市場,提供軍事保護節省了其軍費而一心致力於經濟;作為有深厚經濟基礎的日本無疑是亞洲最先飛起來的國家,經濟上就有了先發的優勢,因為在這個時候,亞洲其它國家工業還不發達,競爭對手的缺乏使其成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工業品的主要提供者;亞非拉許多國家的獨立使得資源的開采進入了高潮,供應充足使得日本等率先進入發達陣營的國家得到了廉價的資源,通過產成品與原材料間價格的剪刀差,日本獲得了暴利;美蘇爭霸使得許多地區陷入動盪之中,而日本政局相對穩定,這也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 但是隨著時光推到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到讓人眩目的高度,其外在環境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兩極對立的格局使得美國與蘇聯陷入長期爭霸之中,爭奪霸權把蘇聯拖得搖搖欲墜,但同時美國自己也是元氣大傷,相對實力不如以前,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台,走向緩和的腳步邁出,對美的威脅也大大減少,而在美國保護下的日本則扶搖直上,在石油化工電子汽車鋼鐵重工合成材料等產業獲得大發展,氣勢逼人,嚴重威脅了美國自身經濟,美經濟競爭力的下降使得日本對美貿易長期處於巨額出超,因此日本反而成了美國最現實的威脅,美日經濟磨擦因此而頻繁發生,遏制日本經濟的擴張在美呼聲很高,使得美政府不僅力壓日元升值,強迫日開放市場,還採取措施限制日對美出口,限制美對日高技術轉移。受貿易逆差之苦的歐共體也採取了同樣的立場。美歐從有意扶持轉為遏制,無疑使日不受任何約束的高增長止住了步伐重大原因。 台灣韓國等近鄰在六七十年代經濟也逐漸崛起,台灣電子化工、韓國重工造船汽車等的奮起直追使得日本一枝獨秀的情景不再,競爭的結果無情的減少了日企的市場份額,壓縮了產品的利潤。 日本經濟高增長也使日勞動力土地等價格暴漲,為提高競爭力,日許多傳統產業紛紛外移,向東南亞、中國大陸等地進軍,資本全球化的結果日本本土產業陷入空心化,經濟增長自然乏力,而海外資產則空前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在95年日海外資產巨增到一萬億美元,而到去年,突破三萬億美元,就日本本土而言,平均增長率為1%,等於衰退了近十二年,但如果考慮在海外資產的增長,則日本經濟幾乎在這段時間里實現了倍增,如此大的經濟規模在這么短短的時間內還能實現倍增,等於是又創造出了一個隱形的日本,確實也是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但本土經濟隨著資本外移陷入衰退就難免了。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蘇聯集團解體,冷戰的謝幕卸下長期壓在美國身上的財政包袱,使得美國得以將精力放到支持經濟發展上,柯林頓上台後,美軍事開支大幅度壓縮,財政赤字減少,到98年還出現巨額贏余,在美政府的支持下,多項高科技領域取得突破,重新奪回了制高點,經濟結構調整出現成效,失業率通脹率降至最低,經濟強力增長時間之長創下戰後新紀錄。美國經濟強勢增長,無疑是在泡沫經濟破裂之後飽受衰退之苦的日本再度受到打擊的重大原因。相對美元資產的升值,在高科技競爭中落於下風的日元系資產的貶值就是大勢所趨了。而在美元資產升值的背景下,實行聯系匯率的東南亞國家遭受沉重打擊,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在這些國家有大量投資的日本自然也要跟著受損失,日對其出口也要受影響。 日本之所以在高科技上趕不上美國,除了內在體制外,美國作為霸主而獲得霸權利益使得其居有一些日本無法相比的優勢也是一大因素,比如,通過發揮霸主的特權而在許多國家掠奪了重要資源從而得到了通過正常的途徑無法得到的財富,通過發行美元得到巨額的版稅,冷戰時期建立的大量軍工業即可發展民用產品,同時軍火出口也使美國獲得了巨額利潤等等,這些都是日本難以做到的。日本軍工企業的製造技術在許多方面實際上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由於戰敗國這頂帽子仍沒去掉,仍受制約,也就不能像歐美俄羅斯那樣通過大量出售軍火賺取超額利潤了。 中國經濟在九十年代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日本陷入衰退的原因。中國與日本在九十年代前幾乎是徹底的互補關系,中國經濟的發展使日本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及外資在華的擴大,中國也開始向國外出口大量物美價廉的輕工產品,中國的低成本商品湧入日本使得日本物價長期萎靡不振,中低檔產業進一步受到打擊,不得不加緊遷向它國。 無法突破美國在高科技產業的阻擊,而傳統產業又受到台灣南韓中國等的強力沖擊,無疑是日本經濟在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陷入困境的外在因素。 實際上,冷戰結束,全球化的縱深推進,不僅使日本,其它經濟發達國家均出現低速增長之勢。為了應付危機,歐美發達國家都採取了走經濟一體化的策略,使自己經濟的迴旋餘地得以擴大,如歐共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的出現可以說是應對具體形式,對此,日本人應該見微知著,順應時局的變化,做好自己的准備,最應該做的是無疑是及時調整外交戰略,從冷戰模式中走出,與亞洲鄰國實現和解並將與各方關系往縱深推進,以此將自己相對他們的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獲得充分收益的基礎上,再與歐美打拚,可想而知,處境要好的多,可惜的是,日本人的思維仍陷在舊的冷戰意識之中不能自拔,不是適應時代的要求,走經濟一體化之路,擺脫島國經濟的局限,而是將實現政治大國作為外交戰略目標的重心,民族主義抬頭,否認侵略歷史的勢力越來越大,對外表達的是要大聲的對世界說不,逆潮流的結果是惡化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使得日本經濟在遭遇危機後失卻了迴旋的餘地,島國經濟的局限性被充分的暴露出來,經濟復甦無力。 二 政策出現嚴重失誤 1 為了克服《廣場飯店協議》導致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蕭條,日本曾數次降低利率,在87年2月盧浮宮協議簽訂後,開始實行2.5%的超低利率,低利率無疑有益於刺激經濟發展,當年經濟增長達4.3%,進入88年後更超過6%,從當時宏觀經濟形勢來看,本應及時適當調高利率,但日本政府滿足於高速增長之態,繼續施行超低利率,到次年5月才將官定利率提為3.25%,仍是超低水平。超低利率造成信用過度膨脹,土地房產股票等資產價格暴漲,引發投機風潮,經濟過熱出現。由於日元升值使得日本人有了大量剩餘資金,一些人乘著日本狂抄房地產的熱勁也將目光投向了美國,在美國高價位大量吃進房地產、娛樂公司等,當時的氣勢之大仿費是要試圖買下整個美國,但後來的價格暴跌使他們損失慘重。土地等價格輪番暴漲使得社會資金流向也發生了變化,用於金融投機資金反而超過用於製造業的資金。 為了對付經濟過熱造成的泡沫化,日本政府毅然決定實行經濟「硬著陸」,貨幣政治由擴張轉為緊縮,為此大幅提升利率,控制銀行放貨,從89年至90年8月,短短的時間內,五次提升至6%,利率急劇提高導致股票價格下跌,為了抑制土地價格上漲,同時又採取嚴格控制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貸款的「總量限制」政策,也使得用於抄房產地皮的投機資金大幅減少,結果房產土地等價格出現暴跌,投資者損失巨大,據統計到92年為止,至少300萬億日元股票資產100萬億日元土地資產蒸發,大批企業破產倒閉,銀行巨額貸款變成壞賬死賬,許多有名氣的大銀行自身也被逼到死角,泡沫經濟崩潰使日本經濟由高增長陷入了衰退之中,其情形同我國89年經濟急剎車類同。 為避免經濟衰退而過渡實行超低利率是經濟過熱的原因,而為治理經濟過熱採取的急剎車又是將泡沫捅破,使日本經濟陷入疲軟的原因。可見,宏觀上把握不當是日本上世紀末陷入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中國人豈能將日本發生經濟衰退的主要責任推到美國人身上呢?想想看,如果日本人在當時要是像德國一樣及時的調整利率,經濟就不可能呈現過熱之態,而對於經濟過熱的治理,要是像我們中國在九十年代中期採取軟著陸的辦法,那麼給經濟造成的殺傷力也就沒有急剎車那樣大。 2 經濟學界以為經濟的發展必導致產業同構,從而出現投資過剩,是引發經濟危機的重大原因之一。在資本主義歷史上,數次暴發經濟危機,原因都在於此,隨著戰後黃金增長季節的結束,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除日本外均進入困難時期,當時日本之所以能獨善其身,除了其在石油危機中大力開發推廣應用節能技術外成功的走出了節約型經濟之外,與八十年代中國及東南亞國家興起從而擴大了對其產品的需求有關,而沒有這方面地理優勢的歐美則長期陷入困境。擺脫經濟危機的出路就在於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的產業。在資本主義世界裡,誰最先取得技術上的突破,誰就能率先突出困境。美國正是由於為突破日本等國的圍困而決心發展信息等高新技術,結果率先結束困難局面,為九十年代迎來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日本仍迷醉於自己的成功,對促使自己取得成功的技術深信不疑,而忽略了其它人由於羨慕自己的成功在努力的學習著自己,試圖克隆自己,日本人以此為驕傲而不是感覺到其中的危險,當日本將精力集中在土地房產股票等投機以取得短期效益而忽略再創新從而調整經濟結構保持自己與新興國家的差距,使得自己仍然處於相對優勢的時候,隨著模仿者一步步的邁向成功,一步步的接近日本,日本的厄運就開始來臨了。九十年代以來,設備過剩及由此而產生的投資過剩人員過剩資金過剩就成了困擾日本經濟的問題所在就不難理解。 3 為了挽救經濟,日本政府仿效三十年代的羅斯福,擴大財政赤字,大力投資公用事業,以圖刺激經濟發展。但是凱恩斯的辦法對開發國家的無效性使得這一招非但沒能將日本經濟拉出水火。反而使日本國民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91年制定的「公共事業長期計劃」預計投資630萬億日元,由於經濟衰退使得稅收逐年減少,日本政府為籌集資金走上了發行國債的道路,結果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長期債務余額在進入新世紀初即超過600萬億日元,財政危機大大加深。 之所以投資數萬億美元而不能取得應有效果反而加深經濟危機,就在於公共事業的建設本身不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使新生產業發展壯大,而如前所述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結構調整的成功,在於新生產業形成氣候,如果不在這方面努力,在公用事業上投資再多也是白扯;像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在利用率高的城市投資改造,因為設施已經滿足需求,所以再改造一遍只能使工程承包者得利,而工程本身並不能得到與投資規模相應的效益,比如將一條可以繼續使用的馬路毀了重修一遍,新馬路與舊馬路發揮的效益差別,不能取得質的提高的結果就等於說是投資沒有效益,實際上等於是浪費資金;而在哪些使用率低的鄉村或山區投資,大手筆投資後並不能改變其使用率低的狀況,無法取得同投資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果一樣是形成資金浪費。 將幾百萬億日元的資金扔進了大海里的後果是嚴重的,日本政府一舉成為發達國家中財政最壞的國家,長期債務余額在九十年代未超過了GDP產值,為日本經濟發展蒙上了重重的陰影。 4 80年代後期推動的金融自由化,商業大額存款利率提高,高於企業發行cp利率,使非金融企業投機金融資產成了可能,企業只要將籌到的錢存入銀行即可獲利,結果引發許多企業進行金融投機,金融投機的資金遠高於對實物的投資,是造成了金融資產泡沫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拖延不良債權的處理,使得一些金融機構靠自身無力克服危機,結果使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破產,加劇了經濟衰退;90年代後期過低估計了泡沫經濟的遺禍,過高估計日本經濟恢復能力,採取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使好不容易出現的景氣又夭折。 三 體制之弊 泡沫經濟的發生,經濟陷入衰退後遲遲不能恢復,政府政策多次失誤也表明戰後形成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多方面的體制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對此,一些專家們作了深入的分析。 政治體制的主要弊端:一黨長期執政造成了嚴重的政治腐敗,官商勾結,後者向前者行賂,前者在政策上,資金分配上為後者提供服務,結果大大影響了公平競爭,使得資金資源不能實現最優的分配,無法得到最大的效益;奉行金錢政治,有理無錢莫進政治大門,結果許多議員官員或是子承父業,世代顯紳高官,或是巨賈富商做靠山,真正的有作為的精英分子反而被拒之門外,這無疑不利於政府實現最佳政治效益,決策失誤頻頻在所難免;長期執政使得部分官僚反而掌握了實際權力,而對人民負責的政治官員成了擺設,傀儡,官僚控制官員的結果是對人民負責、人民「信任」的官員不能履行實際權力去做人民需要做的事,而不對人民負責卻控制權力的官僚一邊為維護即是利益阻撓改革,一邊進行私下的錢權交易,為不法分子提供不法利益;一黨獨大,反對黨勢力不足也使得政治競爭力不足,議員們爭爭吵吵,執行者的官員們卻是積極性不高,活力不足;中央集權致使地方權力過小,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等等。 金融體制的主要弊端:與我國現在的國有銀行一樣,實行行政管理(大藏省對財政金融實行一體化護衛艦隊式管理),不論國營民營、經營好壞都受其保護,結果市場機制無法發揮出來,各銀行間缺乏應有的競爭,一些銀行不良貸款項目嚴重,死賬呆賬巨大;嚴格行政管理導致官商勾結,一些民間金融機構向管理人員行賂,打通關節、躲避金融檢查,獲取特殊利益;阻礙金融市場國際化,結果使得日本金融業與歐美國家的金融業差距拉大;銀行參股企業,擁有大量企業股票,結果不得不根據企業的要求擴大貸款,在企業倒閉時,損失巨大;如此等等。` 企業經營體制的主要弊端:戰後日本實行的是對外擴大出口而對內進行市場保護的策略,這使得日本長期以來享有巨額外貿順差,為日經濟高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對內實行保護的結果不免就使得國內許多企業弱質化,競爭力嚴重不足;企業內部搞鐵飯碗,鐵交椅,實行終身僱用,企業不能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職工人數和專業結構,考核激勵機制是年功序列制,嚴重妨礙了職工個人間的競爭,影響了優秀人才的成長,企業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在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企業盛行大而全,小企業也要寄靠在大企業的旗下,結果喪失了自主性,大企業觸礁,小工廠也跟著翻船;同我國現在的股份企業一樣,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企業透明度底,決策效率低,經常發生大股東欺詐小股東的事,企業信用在系列丑聞暴光後大大降低,籌資變得困難;企業間互持股票,搞關聯交易,這減少了交易費用,但也弱化了市場的競爭機制,不利於資源的優化分配,不利於激發企業的創新精神。創新不足使得日本結構調整緩慢,在高科技競爭中大大落後於歐美,在某些方面甚而還不如韓國、台灣,於是日本傳統產業生產出的產品嚴重過剩,而美國的高科技產業一片紅火,在99年上升為第一大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兩相對照,我們不難發現,日本傳統的經濟體制對日本經濟發展的嚴重束縛,日本經濟要取得突破,必須對其進行冼心革面的大改革。 此外同中國一樣的搞滿堂灌製造標准化人才而短於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體制、僵化的醫療保障體制,不公平不體現多勞多得的稅制、缺乏有效監督、使用效益不佳的財政投資融資體制乃至司法體制、人口政策等等多個方面均被認為有嚴重弊端,此外,保護過渡導致國際化程度不夠,國外優秀人才,資金難以進入,也被認為是不利於日本經濟發展的因素。這些都被納入了改革的范疇之中。 由上述可見,日本之所以在上世紀末發生嚴重經濟衰退即在於客觀環境的變化,又有傳統體制的不適應,更主要的在於日本人自己的主觀失誤,如果追究責任,主要責任當然在於自己,怨不了別人,因此我們中國人以後不要再替日本人將一切過錯都記到老美的《廣場飯店協議》頭上,往老美身上潑臟水。 否則,引以為戒將其當作了實際行動的反面參照物,那麼結果很可能的將中國的貨幣改革誤導入另一個錯誤的道路上,而這無疑是一個本不應該發生的悲劇。參考資料:http://hi.baidu.com/mjxkj/blog/item/58114555ece4ddc7b645ae45.html
你讓寫原因這個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找了份比較好的材料給你希望能幫到你把!
成因:日本國內外的投資者(包括日本的銀行和各種對沖基金)利用外匯套利交易在東南亞國家大進大出,成為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誘因。
日元套利交易的本質是:以非常低的利息借入日元,投資於美元或者泰銖,以獲得較日元更高的利息。如果日元對美元貶值,那麼就能獲得雙重收益:利差收益和匯兌收益。
為防止出現通貨緊縮,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央行奉行低利率政策。這對於那些想參與外匯套利交易的人而言無異於天賜良機。1995年到1998年間,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和日本銀行目標利率間的利差大約為5%,而當時流向東南亞地區的日元海外貸款粗略估算有2600億美元。這意味著,日元外匯套利交易的平均利差收益約為每年130億美元,三年就是390億美元。而同期,日元相對美元貶值了近一半,這樣2600億美元的海外貸款的平均匯兌收益為1300億美元。保守估計,三年中日元套利交易的投資者獲得了1690億美元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這些巨大的數字告訴我們,短期套利投資者能夠從日本抽出資本,投向新興市場,最終獲得豐厚利潤。可以說,資本從日本向其東南亞鄰國的流動,以及這些新興市場本身的吸引力,共同造就了1997年以前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泡沫。
由於日元資本大量流入東南亞國家,新興市場存在「雙重錯配」(double mismatch)的致命隱患。其一是東南亞市場「短期借入,長期投資」錯配,其二是「貸外匯(美元或者日元),投資本國貨幣」的錯配。也就是說,有一個壞的貸款人,也有一個壞的借款人,雙邊都有錯。亞洲金融危機的內在原因在於東南亞國家沒有好的國家風險管理,而日本的銀行基於自身的原因,從這個地區撤貸導致東南亞地區大部分資本外流,卻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日本銀行業由於國內巨額不良貸款碰到了大麻煩。問題在1995年3月開始顯現。當時,東京的兩個信用合作社暴露了超過10億美元的壞賬,其中大部分是對房地產公司的貸款。而這些非常脆弱的地區性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又通過「主銀行制度」同大的「主銀行」聯系起來。小銀行破產時,大銀行也開始遭殃。日本經濟和日元匯率在1996年到1997年的下跌,對整個銀行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由於日本銀行業50%的資本是二級資本,主要包括股票投資組合的未實現價值,因此他們要承受兩種相反的壓力。一方面,由於經濟放緩、外國投資者由於日元走弱而撤資,股價在1996到1997年間下跌;另一方面,弱勢日元將美元貸款的日元價值提高了。這兩方面因素都減弱了日本的銀行達到8%資本充足率的能力。
要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當時惟一的辦法就是減少海外貸款。野村綜合研究所估計,如果日元兌美元維持在140比1的水平、股市維持在15000點,那麼日本的銀行需要減少5.6萬億日元的貸款。這相當於日本GDP的11%。如果不削減國內貸款,只有大量削減在國外的貸款。
1997年11月,北海道Takushoshu銀行倒閉。這是日本第一宗嚴重的銀行破產事件。這家銀行的破產並不是源於對東南亞的貸款,但此後日本銀行業便加快了從東南亞回收的速度。日本的銀行與泰國的銀行差不多同時破產,並非巧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1996年到1999年間,日本銀行在五個發生危機的國家減少了474億美元貸款,1995年到1999年間,在東南亞地區總共減少1925億美元貸款(大部分在新加坡和香港)。正是日本銀行的撤貸,製造了東南亞的急劇信用緊縮,成為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要導火索之一。
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極為深刻。日本鼓勵資本外流,以防止國內發生進一步的通貨緊縮,也防止對日元過度高估。而對沖基金和其它短期套利投資者樂於利用日元進行外匯套利交易。最重要的是,發生危機的國家在之前樂於從外國直接投資、組合投資、政府貸款中接受資本流入,根本沒有意識到其中潛藏的巨大風險。
甚至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是將東南亞按照國家進行分析,而沒有看到東南亞國家與日本的內在經濟關系。新興市場承擔了一次危機的代價,才開始懂得國家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要從整個國家的高度來看待風險,而不只是僅僅站在一個部門或者行業的層面進行分析。
事實上,華盛頓當時的觀點是,危機應當歸咎於發生危機國家自身的失敗,而不是地區性的銀行撤貸。這一觀點看不準問題的實質,下的葯就必然無效。
文章至此,日本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源頭之一已非常清楚:作為亞洲最大經濟體,日本試圖擺脫通貨緊縮的努力導致了東亞經濟泡沫的產生,其對銀行海外貸款的撤回則使亞洲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日本經濟自身的禍根,則在1985年「廣場協議」強制日元升值時已經種下。日本在自身經濟失衡、尚未做好升值准備的時候,倉促地使日元升值,造成了隨後15年的經濟衰退。日本高效的貿易部門(製造業)可以在日元升值後仍舊保持經常項目順差,但是受政府保護而效率低下的非貿易部門(金融、服務、房地產部門)則無法應對流動性過剩帶來的經濟泡沫。
4、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到世界金融危機的過程?
自2007年初以來,至少有100家抵押貸款公司停止運營、關閉或者被賣掉。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和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世界著名投行高盛公司於2008年3月2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測算,由於次貸危機持續蔓延,全球次貸相關損失預計將高達1.2萬億美元,華爾街的損失占接近四成。該報告同時預計,美國銀行、券商、對沖基金和政府支持企業等將減記信貸資產4600億美元,是已經曝光的4倍。在這些損失中,住房貸款壞賬損失約佔50%,不良商業抵押貸款約佔15%~20%,信用卡、汽車貸款、商業貸款以及非金融性公司債券也導致了一部分損失。
隨著各大投行的次貸損失紛紛浮出水面,由於股價縮水、股東不滿,不少投行CEO紛紛收到董事會下達的「逐客令」。2007年6月,貝爾斯登旗下兩只投資於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的對沖基金因為次貸問題出現嚴重虧損。200多億美元的基金最終「不值一文」,被迫清盤。這兩只基金的清算使投資人損失逾15億美元。事後負責該基金運作的公司聯合總裁及聯合首席執行官沃倫•斯佩克特正式宣布辭職,成為該投資銀行信貸風險危機的犧牲品。這兩只基金也是次貸危機中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2008年1月8日,貝爾斯登公司宣布免除詹姆斯•凱恩首席執行官職務,理由是在次級抵押貸款投資方面管理不善,未能有效地制止損失造成的傷害。接著,美林銀行以投資損失79億美元為由,解僱了CEO奧尼爾,使其成為又一位因為次級債而「下課」的高管。花旗集團的普林斯不幸也成為了其中一員,背負65億美元虧損被迫向董事會提請辭職,交易主管托馬斯•馬哈拉斯也出局。其他目前還留在位置上的高管們也是如坐針氈。有分析人士稱,CEO請辭或許會在華爾街蔚然成風,這將會成為一周一度的「周期性事件」。
2008年以來,包括雷曼兄弟、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銀行,都在減少固定收益的交易、證券化、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部門的人手,一些行政和技術部門的員工也被遣散。高盛集團在2008年1月份表示,他們可能裁員1500人來清除業績不佳的雇員。截至2008年4月,花旗集團裁員5.7%,雷曼兄弟裁員達18%,摩根士丹利裁員6.2%,美林證券裁員4.5%。根據美國紐約獨立預算辦公室一份研究報告,2008年華爾街高薪金融行業將裁員1.26萬人,2009年將裁員7600人。而根據美國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的統計,自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華爾街金融行業已經裁員3.4萬人。龐大的裁員規模直追本世紀初的科技股泡沫破滅危機,這一數字對於金融螞早行業來講,是從未有過的打擊,然而更嚴重的是:金融行業裁員還將波及其他行業,就連那些每天接送銀行家和交易員上下班的轎車公司,都感受到了生意的縮減,這些公司不得不裁掉一些司機。根據測算,金融行業每減少1個崗位,將導致法律、娛樂等其他行業損失2~3個工作機會。據此推算,其他行業的裁員人數將更讓人擔憂。
美國樓市泡沫形同瘟疫,並已經橫越大西洋,席捲著歐洲甚至全球。英國、愛爾蘭、西班牙、波羅的海各國,以及亞洲的印度北部和中國南部等地,房價經歷過去近10年飆漲後,近來出現了同步下挫。由於美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所處的地位,如果美國發差物攔生經濟衰退,全球的經濟形勢也會發生變化,這是人們最為關注的。
2、次貸危機引起連鎖反應
次貸危機首先體現在房地產上,房地產價格下跌,就有可能成為負資產,影響整個房地產的資產價值,並進而壓縮消費,由此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在這場美國房價由盛及衰的經濟運行中,還有比新世紀金融公司、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貝爾斯登公司更加悲慘的一個群體,那就是220萬的美國房奴。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大肆影響著美國的經濟,並且將自己不斷地推向深淵。
次貸危機引起了連鎖反應,使得美虛胡元貶值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外國所持有的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高達5萬億美元,美元貶值使各國的損失很大。各國會看淡美國的各類債券,甚至避而遠之。而且為了減少損失,投資主體還會拋售美元資產,這會對美國的金融系統造成沖擊。根據美國財政部的統計,2007年8月,27個主要海外經濟體中有15個凈減持了美國國債。其中,日本凈減持比例達到4%,為7年來最大減幅。當月,海外官方和個人對美國股票、債券及其他票據的總投資是凈流出,流出總額為693億美元,是1998年以來的首次投資凈流出。
次貸危機發生以後,美聯儲多次降息,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由於擔心通貨膨脹壓力,降息速度跟不上美國,使得美國和歐洲、日本的利差繼續縮小,投資者更傾向於拋售美元,更加劇了對美元匯率的打壓。如果美元持續走弱,美元的強勢地位將受到不斷走強貨幣的挑戰,美元在國際經濟中的霸主地位將受到削弱。
隨著美元不斷貶值,進口產品的價格將上升,進而有可能推高美國的整體價格水平。而且,全球能源價格和初級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已經給美國經濟帶來了通貨膨脹壓力,萬一這些能源和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進一步傳導到製造品價格,對於美國這樣的進口大國來說,通貨膨脹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由於美元持續貶值,投資者紛紛把資金從金融市場轉向商品市場以尋求避險保值,從而使石油和貴金屬價格均不斷被推高。因為石油及糧食價格飆漲,消費者用在油料及食品上的支出大增,其他方面支出益趨緊縮,對景氣的沖擊會愈來愈大。
那麼,美國會在沖擊波中倒下嗎?一種是傾向樂觀的觀點。認為不會對美國宏觀經濟造成太大影響。雖然次貸危機使大批企業面臨破產的風險,但是仍有許多人對美國充滿信心。因為每次危機時都有很多人認為「這次危機會把美國社會、美國經濟沖倒」,可是每次都平穩而過。所以,人們寧願相信只要不出現全面的緊縮,美國的經濟不會陷入全面的衰退。另一種是傾向悲觀的觀點。認為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次貸危機發生後,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次級抵押貸款違約率不斷上升,風險暴露出來後,包括一些新的金融產品在內的產品價格都在急劇下跌。另外,市場信心低迷,信貸緊縮和流動性緊縮反過來使金融機構的處境惡化,情況並不樂觀。消費減少,就業疲弱,新屋開工量大幅下降,消費者信心不振;花旗、美林等金融機構爆出因次貸業務導致巨額虧損,加劇了人們的悲觀情緒。美國最新民意調查表明,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減少支出的美國人遠超過半數,擔心失去工作的人數也大大增加。各項經濟指標的不斷惡化加重了人們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心。
三、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受次貸危機及經濟發展規律的支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滑坡,將結束自2002年開始的經濟上行周期。歐盟、英國和日本都購入了美國的次級債相關證券,許多銀行遭受了直接損失,如瑞士銀行、英國匯豐控股、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日本瑞穗集團等。同時,美國房價下跌也使這些國家的房屋價格面臨下行風險。歐、英、日以及中國都與美國有頻繁的國際貿易,美國需求的下降和美元的持續貶值給這些國家的出口帶來了負面影響。
1、日本經濟遭受打擊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牽連,日本金融機構2007年損失達1.9萬億日元。其中,日本野村控股公司損失達到1456億日元(約合10億美元);瑞穗金融集團的損失預計達1700億日元(約合15.3億美元)。受此影響,原計劃的旗下瑞穗證券與新光證券的合並事宜也宣告延期。日本股市損失更為慘重。
日本央行統計表明,消費信心指數自2007年初開始一路下沉,物價指數則持續攀升,2008年前兩個月物價指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揚3.0%和3.4%。勞動力就業前景也值得憂慮。企業員工加班時間是對經濟周期敏感性較高的一個指標,而1月份日本國內企業員工加班時間呈現2002年經濟復甦以來的首次下降,這暗示著日本經濟衰退似乎已經逼近。
根據日本央行統計,2008年2月份破產的企業共有1194家,涉及負債金額為36萬億日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了8.3%和26.2%,2008年1月份工業生產總值低於預期,環比下降了2%。同時原料成本上漲、內需疲軟、美元的加速貶值以及美國經濟形勢不明朗都給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以沉重打擊。
2、歐洲各大銀行損失慘重
在歐洲,隨著全球各大銀行2007年業績紛紛出爐,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也逐步顯現。
瑞士銀行首當其沖。在2007年因次貸危機資產損失數額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的是瑞士銀行,美國次貸危機給其造成的損失高達206億美元。
英國匯豐銀行以140億美元位居第二。諾森羅克銀行(又稱北岩銀行)曾是英國第5大銀行,2007年由於次貸危機發生擠兌,儲戶共提取存款122億英鎊(153.23億歐元),是2006年儲戶提款總額25億英鎊(31.38億歐元)的5倍,稅前虧損額為1.676億英鎊(2.105億歐元)。危機發生後,英國政府提供了550億英鎊(730億歐元)信貸,並於2008年2月17日決定對該行實施國有化。該行將在2010年前向英國政府償還240億英鎊(301.47億歐元)信貸,6000員工減員1/3,達2000人。該銀行的首席執行官亞當•阿普爾加思因此被要求辭職,成了繼美國的美林證券CEO奧尼爾、花旗銀行CEO普林斯之後,另一位因次貸危機而丟掉飯碗的金融業首席執行官。
法國的大銀行幾乎無一倖免。在2007年因次貸危機資產損失數額排行榜上,前1l家銀行中有4家法國銀行——農業信貸銀行(第三)、興業銀行(第六)、外貿銀行(第十)和巴黎銀行(第十一)。這4家法國銀行的損失總計高達160億美元。其中,農業信貸銀行資產減記達63億美元,興業銀行為47億美元,外貿銀行為27億美元,巴黎銀行為21億美元。
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家庭財務狀況堪優。以英國為例,平均每4分鍾將有一人陷入破產或者其他無力償債的狀況。英國政府破產事務部門的數據顯示,英國2008年1月至3月發生25264例無力償債事件,15651人申請破產,9614人申請「個人自願安排」(1VA)。不過,《每日郵報》援引專家的分析說,這只是「風暴前的寧靜」,無力償債者人數會劇增,這一趨勢甚至會持續至2009年。
5、2022年世界經濟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盡管疫情仍未結束,但是我們不得不無奈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在一時難以找到有效應對新冠病毒措施的情況下,2022年,我們很可能又將會在疫情常態化下度過。受此輪突發疫情的沖擊,自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就陷入了通貨膨脹所導致的大蕭條之中,至今仍難以得到有效恢復。
那麼,展望2022年,世界經濟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一、疫情
毋庸置疑,明年疫情仍將是左右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回顧2021年,正當世界各國通過接種疫苗使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又接踵而至,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之快,超出了之前病毒學家們的預測,令全球經濟再次遭受沉重打擊。
從全球疫苗接種數據看,截止2021年10月底,已有48.7%的世界人口接種過至少一劑新冠病毒疫苗。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高, 可以預測,2022年疫情對全球范圍內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會下降,預計有更多國家重啟經濟、開放邊境、選擇與疫情共存的模式。
目前,這一發展趨勢就已經顯現出來了,今年10-11月,全球疫苗接種進度領先的多個國家已宣布實行新的重新開放計劃。前不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中國日報》的采訪中說,如果2022年初疫情接種率超過85%,中國將考慮開放邊境。
由此可見,2022年盡管疫情仍然會影響世界經濟,新冠毒株變異的不確定性還會給逐漸復甦的經濟帶來麻煩。但是總體上歷舉看,全球經濟將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尤其是疫苗接種率較高的發達國家會率先啟動經濟復甦。
二、世界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
疫情爆發以來。歐美國家都採取大放水,超發貨幣來刺激經濟發展。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實際利率都已經降到了5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目前,美國實際利率為-5.3%,英國和德國分別為-3%和-4.6%。
世界各國為了恢復本國經濟增長都緊隨美國和歐盟的腳步,實施了一系列貨幣寬松政策,用以緩沖疫情對本國經濟的影響。然而,貨幣的長期超發必將會導致高通脹和嚴重的兩極分化。
而各國央行所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緊縮銀根,這就很導致流動性不足,全球金融市場估值調整的風險就會加大。2021年以來,全球已有27個國家先後加息71次,2022年或將有更多國家加入此行列。實際上,目前全球已經進入到通貨膨脹的浪潮之中。
展望2022年,由於受疫情常態化的制約,全球結構性通脹的驅動因素可能長期存在。 2021年全球已有80多個國家的通脹率創下了近5年的新高,基於各國防疫措施與刺激消費政策不同,使得供給能力與結構的變化不同,由此可能進一步推動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近日,野村控股宣稱, 2022年全球經濟將肢殲碧面臨停滯風險,而非停滯型通貨膨脹。 到2022年底,因為成本驅動的價格壓力會損害仍屬疲軟的國內需求,而更緊縮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拖累經濟。
野村的經濟學們認為,對大多數國家來說,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惡性通貨膨脹會擠壓利潤率,侵蝕實際家庭收入。而美國經濟仍將獨樹一幟,因為該國已恢復到「充分需求」,因此有更大的緩沖來吸收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如果美國的通貨膨脹在2022年上半年失控,美聯儲可能會祭出激進的升息手段。一旦這一預測成為現實,那麼2022年底世界經濟面臨的更大風險是長期停滯,而不是停滯型通貨膨脹。歐洲明年不會加息,因為該央行認為通貨膨脹最終會回到目標以下。
中國經濟明年將是變動、過渡之年,體現在貨幣政策由寬松到緊縮的過渡、通脹開始揚起的過渡、經濟增長由高向低的過渡。2021年我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有所控制,說明宏觀調控政策的韌性很大,存在著較大的彈性與空間,這是保證我國經濟 健康 運行的體制機制條件。
三、全球供應鏈緊張趨勢有望得到緩解
目前,全球供應鏈緊張問題不僅關繫到後續通脹的走勢,也關繫到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供應鏈供應緊張產生的原因,是疫情因素和人為因素所共同促成的。
在即時經濟運行的低庫存背景下,美國的加改吵大補貼政策增加了商品需求,一方面因受疫情影響,全球生產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全球海運及內陸運輸不暢也是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張的重要原因。
供應鏈的即時性提高了其對運轉效率低要求。而突發疫情則促使這一問題暴露出來。疫情從供給、需求及運轉這3個環節給全球供應鏈造成了緊張。
1、從供給方面看, 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和世界工廠,因受疫情影響,產出下降,緊接著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如越南、印度等國家也因疫情出現了生產停頓的情況,出口產品數量大幅下降。而最終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緩解了供給緊張,也使得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佔比重持續提升。
2、需求方面 ,在美國政府實施的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的推動下,商品消費十分旺盛。而受疫情影響情美國國內生產恢復較慢,自身供給不足,因此加劇了供需矛盾,導致了庫存的快速消耗。
3、由於美國國內供應不足,導致其需要依靠全球運輸網路來解決供應問題 。然而,在疫情狀態下,由於航運中船員在相對密集空間作業,容易感染,而且國際航運的跨國運輸的過程中,頻繁地進出港很容易造成病毒感染和傳播,因此導致港口的運轉效率下降。
此外, 全球范圍內的供需矛盾疊加貨幣超發,進一步擴大了需求和供給的背離,由此加劇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2022年,全球供應鏈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但不排除其仍會受到疫情的不確定性的影響) ,一是當前美國存在較大補庫存需求空間, 當前零售商、批發商和製造商的庫存水平分別位於41%、78%和65%。未來這三方面的補庫存空間分別為60%、20%和35%左右,整體補庫存空間較大。
二是聖誕節將至,短期節日需求旺盛 。從中長期趨勢看,隨著疫情消退、補貼到期後額外收入的下降,美國的商品消費將回歸正常,供需矛盾有望在2022年逐步得到緩解。
三是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供應鏈問題解決的力度, 中國倡議舉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論壇。美國政府召開供應鏈企業會議,對滯運貨物集裝箱處以罰款並延遲運營時間,以此來緩解美國主要港口的擁堵狀況。同時,運輸周轉率隨著疫情的緩解將會得到提升。
結語
總體上看,2022年全球將進入與疫情共存的新階段,在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經濟受到疫情制約的因素將不斷下降,預計將有更多國家重啟經濟、開放邊境,選擇與疫情共存的模式。在此基礎上,全球經濟將會步入復甦進程之中。
6、哪種全球化論刻畫了野村公司
民族中心論很好地刻畫了野村公司的全球觀。
民族中心論是一種狹隘的觀點,認為最佳的工作方法和行為是母國(公司總部所在的國家)的做法。支持民族中心論的管理者認為外國備首人沒有必備的技能、專門技術、知識或經驗,無肆滾凳法像母國人那樣作出好的商業決策。他們不相信外國員I擁有關鍵決策或裂旅技術。
7、2020#08 《大衰退年代》辜朝明
Richard Koo 辜朝明,日裔美國學者,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經向幾任日本首相提出政策建議。本書也許是最近幾年經濟學著作之一。
世界經濟,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一個企業的命運和家庭財富,受微觀運營的影響,可能還比不上全球經濟周期的動盪。這也是本書的重要價值所在。
主要觀點:
資產負債表衰退:2008年以來,發達國家經濟體普遍面臨以下問題:經濟停滯生產力能力緩慢成長,商界無法發現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製造業外流到低成本國家。央行不得不採取量化寬松零利率,可是這樣依然效果甚微。其核心因素是,盡管利率非常低,借款人很少,這就是說私營企業核心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還債修復資產負債表。You simply cannot find enough borrowers and noboby wants your money even if its so cheap.
Leverage and Bubble: 為何要修復資產負債表?所有問題皆緣於希望快速致富,人們在資產價格泡沫中加杠桿。一個人的錢輕易翻兩倍或者三倍的期望導致眾人在泡沫時期通過借款投資。家庭買房炒股票,上市公司發定增並購製造商譽,地方政府發債上基建。一旦泡沫破裂資產價格崩潰,這些人擁有的是巨額債務。大家都開始了痛苦的還錢,這就是repair balance sheet。社會總需求開始螺旋式下降。這時,作者認為有合理ROI回報的公共項目應當成為抵抗社會總需求下降的核心手段(部分因為貨幣政策已經失效)。如果任由經濟陷入緊縮,收入與資產價格都會進一步下降。日本1990年泡沫破滅以後,全國商業地產價格最高下跌87%。
量化寬松:2008實施量化寬松後,美元和英鎊對日元分別下跌了30%和40%。國內沒有出現信用和貨幣的明顯加速。原因有二:一是國內沒有吸引力回報的項目(聯想一下未來國內PEVC股權項目),二是資本被流到利率高的國家去了(歐洲人用低息日本按揭貸款買房)。直升機撒錢不會解決經濟增長問題。最怕市場參與者對貨幣寬松政策成癮。
匯率:國家之間匯率趨勢如何決定?是利率平價還是購買力平價?首先是Trade,貿易與經常項目順差是重要的,因為這代表一個國家收入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另外,外匯市場更加被資本流動所主宰。低收益國家地區資本會向高好輪薯利息收益國家流入。有趣的是資本流會扭曲貿易流。全球貿易不平衡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年9月美聯儲實施利率正常化,日本歐洲任然處於擴大量化寬松和降低利率階段。結果大量資金離開流向美國。美元進一步升值,導致美國出口企業更加困難。Free trade and free flow of capital,一共是兩股洪流。
劉易斯拐點:工業革命之初,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大量的投資機會。回顧國內八九十年代,投資機會多資本供給少。劉易斯拐點前,農村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工人工資被壓制。企業家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然後劉易斯拐點到來(中國2012年)企業盈餘和工人工資一起穩定上漲,中產階級形成帶來攀比性消費市桐基場增長。電冰箱洗衣機進入家庭,勞動生產率提高。比較而言,美國戰後五六十年代,一個沒有太多高友者等教育的汽車工人也會買得起大房子和汽車。1970年前的美國是一個黃金年代!劉易斯拐點後的成熟階段就是一國最幸福的時期。
全球化:全球化始於1945年後美國主導的自由貿易體制GATT。這帶來了日本德國的繁榮,以及亞洲工業化的「雁陣模式」。僅僅40年,中國就由超過10億人口的農業社會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現在,中國正在經歷工資水平顯著上升階段(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說劉易斯拐點後的成熟階段。全球化和貿易使中國受益,而現在表現出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挑戰。(不能投資勞動密集型行業)。想要消費者回到隔一年買一輛新車的過去也許不太可能。
不同階段經濟體面臨問題:發達國家痛苦和反對全球化的一個原因是這些國家正在經歷劉易斯拐點後的被追趕階段,這是歷史上第一次。被追趕經濟體的出路只有創新,及為國民提供高等教育。好生活不再唾手可得,必須通過高等教育創業及創新。未來全球的年輕人都會同時競爭。新興經濟體不應當認為快速增長會永久持續。一個時代註定要到來。應當盡早導入自由人文教育體系,推動創新。
8、著名企業家的名言
著名企業家的名言
1、不管什麼時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棄。田部文一郎
2、用人不在於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棚歲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彼得杜拉克
3、總經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只不過是能把命令系統清楚地轉換成符號。本田宗一郎
4、聰明的投資者,要學會在擔心和恐慌中買進,而在貪婪和歇斯底里狀態中賣出。──吉姆羅傑斯
5、我自是行動主義者,相信跟我有同樣構想的人必定為數不少,只是我能付諸行動,而他們什麼也沒做。諾蘭恩布希奈爾
6、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柳傳志
7、一個公司要發展迅速得力於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聰明的人才。比爾蓋茨
8、最初的計劃如果只訂出低目標,達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標之下。威廉弗斯特
9、一開始設定高目標,日後才能構思出嶄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費佛
10、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詹姆斯柯林斯
11、雖然我喜歡冒險是不爭的事實,但冒險之前的學習,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
12、討厭的工作即使勉強去做,最後也不會成功的本田宗一郎
1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用人之長。彼得杜拉克
14、組織架構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後在市場上也只能居於老二的位置。韋恩戈接威
15、全世界沒一個質量差、光靠價格便宜的產品能夠長久地存活下來。徐世明
16、尚未成熟才有成長的空間,一旦成熟,接下來只會走向衰退。雷卡洛克
17、光靠一個人,是不可能展現出這種能力。伊藤雅俊
18、領導階層與其用言語指示,不如用態度和行動宣示。哈洛德吉尼恩
19、天才從來都不是在現行的游戲規則下翻些花樣,而是重新發明一種新的游戲規則。──艾爾文雅各布布
20、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傑克韋爾奇
21、因為以前是靠日積月累的經驗做出來的,所以一直沿擊,但是之後想如法炮製,卻怎麼樣也做不出來。井深大
22、贏得所有業務往來關系人的信賴,是非常有價值的資產。安海斯布希
23、看書是從頭開始看,但經營企業卻恰好相反,先從結局開始,為達成結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
24、要讓目前市面上已經開發出來的商品,一件也賣不出去。井植歲男
25、千方百計請一個高招的專家醫生,還不如請一個隨叫隨到且價格便宜的江湖郎中。詹姆斯柯林斯
26、我並不特別,若一定要說有什麼地方比一般人強,就只是比較努力罷了。安德魯卡奈基
28、對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靈活。伊藤忠兵衛
精選閱讀
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 句句經典且富鏈梁睜含哲理
很多人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功,羨慕那些公司的老總,卻不知道別人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下面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 句句經典且富含哲理,一起來看下吧!
抓反復、反復抓,抓重點、抓提高。
有時候,打敗你的不是技術,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在歲前,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歲至歲之前,事業已有些小基渣慎礎,那年的成功,%靠運氣好,%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李嘉誠
世界上沒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剝奪別人的利益,明天也可以繼續剝奪,但後天你將得到一顆苦瓜。
創業永遠沒有終點,咱們永遠在路上。
辦企業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磚,而忘記打牢基礎,總有一天塔會倒塌。一味地增加員工擴充門面,而不改善編制,好景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遭逢最惡劣的狀況時,無論再怎樣愁眉苦臉也無濟於事,正因已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再倒回到從前。
想要具備突破力,務必在專精的領域深入紮根才行。
任正非:咱們可能活不成了。信息產業總的來說是困難的,主要問題是商品過剩。以前用技術門檻來封鎖對手進入市場,此刻技術門檻也沒有了,只能靠市場推廣,產品低價也賣不出去。這種惡劣的狀況會維持年。咱們此刻生意很難做,如果咱們是開餐館的就好了,毛利會更高。
產品的好壞,就是人格的好壞。
大型企業看文化,中型企業看行業,小型企業看老闆。
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
最好的CEO是構建他們的團隊來達成夢想,即便是邁克爾喬丹也需要隊友來一齊打比賽。
領導階層與其用言語指示,不如用態度和行動宣示。
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後必須會身敗名裂。
大原則不能輕易改變
當咱們做事業的時候,要明白什麼是方法,而在制定方法的時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誰是你的客戶。二你會為他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三如何實現並傳遞該價值。
創新在於成為你自我。
最就應分析的,就是時刻
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 句句經典且富含哲理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推薦 創業永遠沒有終點
很多人都很羨慕那些創業成功的人,卻不知道別人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下面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推薦 創業永遠沒有終點,一起來看下吧!
1、創業永遠沒有終點,咱們永遠在路上。
2、拿出勇氣!即使被稱為膽小鬼也沒關聯!松尾靜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長)
3、外因總是透過內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4、有反對聲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正因這是真正有實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咱們嘗試。蓋瑞托克(摩托羅拉公司前董事長)
5、巨大的成功不是來自力量,而是來自韌性。
6、產品的好壞,就是人格的好壞。
7、大型企業看文化,中型企業看行業,小型企業看老闆。
8、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慶(台塑集團董事長)
9、最好的CEO是構建他們的團隊來達成夢想,即便是邁克爾喬丹也需要隊友來一齊打比賽。
10、領導階層與其用言語指示,不如用態度和行動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國際電話電信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11、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後必須會身敗名裂。上原昭二(大正制葯公司董事長)
12、大原則不能輕易改變。史考特麥可尼利(升陽公司董事長兼執行力)
13、當咱們做事業的時候,要明白什麼是方法,而在制定方法的時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誰是你的客戶。二你會為他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三如何實現並傳遞該價值。
14、創新在於成為你自我。
15、最就應分析的,就是時刻。凱莉菲奧利納(惠普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16、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17、不管應對什麼事,我都不會說絕對不行。理查貝斯勒(柏林頓北方鐵路公司前董事長)
18、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積累。
19、相加除二的企劃,是最差的企劃。加賀見俊夫(東方土地公司總經理)
20、創業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當做愉悅,去欣賞去體會,你才會成功。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著名企業家語錄推薦 創業永遠沒有終點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家名言
1.21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2.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雲亦雲絕非我的行事風格)施振榮(宏碁集團董事長)
3.辦企業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磚,而忘記打牢基礎,總有一天塔會倒塌。一味地增加員工、擴充門面,而不改善編制,好景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4.不管多麼偉大的企業,都必須仰賴員工各自貢獻才能和力量,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成果。華特克萊斯勒(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創辦人)
5.不管面對多麼嚴重的消息,領導階層應該具備說服眾人相信最後一定會有好結果的能力。羅伯何頓(英石化學美國公司前董事長)
6.不管面對什麼事,我都不會說絕對不行。理查貝斯勒(柏林頓北方鐵路公司前董事長)
7.不管什麼時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棄。田部文一郎(三棱商事前董事長)
8.不了解自己公司的產品,如何向客戶推銷?史帝夫賈伯斯(蘋果電腦公司執行長)
9.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連士兵都做不好的也不會成為好的將軍。
10.不需要只有表面上的和諧氣氛。從一開始就很合作的人,反而不會有大成就。河合光二(三寶樂啤酒公司前總經理)
11.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12.不要成為法律、組織及機構的奴隸。山光佐三(出光興產公司創辦人)
13.不只獎勵成功,而且獎勵失敗。
14.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慶(台塑集團董事長)
15.產品試銷快不得,全國推銷慢不得。
16.成功會蘊育出保守主義,一旦安於現狀,腦筋就無法接受外界的變化。法蘭克波波夫(陶氏化學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17.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積累。
18.成為好企業沒有特效葯,如果有的話,每家公司應該都會成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漢姆(寶馬汽車公司前董事長)
19.出錢出力,為國家做事。辜濂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
20.除了賺錢以外沒有其他價值的事業,是空洞的事業。亨利福特(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
21.創新在於成為你自己。
22.創業永遠沒有終點,我們永遠在路上。
23.創業者多去看看失敗人的經歷,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那麼幾個。
24.創業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當做快樂,去欣賞去體會,你才會成功。
25.大型企業看文化,中型企業看行業,小型企業看老闆。
26.大原則不能輕易改變。史考特麥可尼利(升陽公司董事長兼執行力)
27.當我們做事業的時候,要明白什麼是戰略,而在制定戰略的時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誰是你的客戶。二你會為他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三如何實現並傳遞該價值。
28.點子不可太花俏,越具有鄉土氣息,越可能成功。松本和那(松本清公司總經理)
29.對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靈活。伊藤忠兵衛(伊藤忠商事公司創辦人)
30.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馬雲
31.高鐵計劃不只是一條鐵路的建設而己。殷琪(大陸工程公司總經理、台灣高級公司董事長)
32.管理不是獨裁,一個家公司的最高管理階層必須有能力領導和管理員工。
33.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
34.光靠一個人,是不可能展現出這種能力。伊藤雅俊(伊藤羊華堂公司榮譽董事)
35.過去是邁向未來的踏腳石,若不知道踏腳石在何處,必定會被絆倒。羅柏特高茲耶達(可口可樂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36.壞消息必須盡早公諸於世。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辦人)
37.回頭看我的創業歷程,是不斷尋找、不斷糾正的過程。吳錫桑
38.棘手的事千萬不可放任不管。吉越浩一郎(黛安芬公司總經理)
39.將良品率預定為85%,那麼便表示容許15%的錯誤存在。
40.交人交心,澆樹澆根。高清願(統一集團總裁)
41.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而後天會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42.盡管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能力,但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擁有何種優秀的能力。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創辦人)
43.經常把競爭對手想成比自己聰明。渥魯達拉達諾(奇異電子德國公司前董事長)
44.經常想著如何往前進一步,一旦停止了這種想法,就代表開始退步。野村德七(野村證券公司創辦人)
45.經營的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九十八來自誤會,資源的九十八靠整合。
46.經營企業時的判斷不可能全然正確,准確率才是重點所在。宮內義彥(歐力士公司總經理)
47.經營企業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許文龍(奇美集團董事長)
48.巨大的成功不是來自力量,而是來自韌性。
49.決不能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作出重大決策。
50.決定放棄或是忍耐,將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華歌爾公司前董事長)
51.看書是從頭開始看,但經營企業卻恰好相反,先從結局開始,為達成結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國際電話電信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52.力和安樂,精悍迅捷。曹興誠(聯華電子公司董事長)
53.力有未逮之時,擔憂毫無意義。吉爾艾邁利歐(蘋果電腦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54.領導階層與其用言語指示,不如用態度和行動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國際電話電信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55.沒有必要做超越正常限度、卑躬屈膝的努力。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創辦人)
56.沒有雄心壯志或是老想湊合過日的人,不可能改變現狀。裘根崔瑞普(戴姆勒賓士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57.沒有一擊奏效這種事,凡事都是靠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彼得柯恩(協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長)
58.每次災難發生時,我都不斷努力把它轉變成絕佳的契機。約翰洛克斐勒(標准石油集團創辦人)
59.每個人一定要學會走出自己的生活和思維邏輯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走更遠。
60.拿出勇氣!即使被稱為膽小鬼也沒關系!松尾靜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長)
61.能夠完全了解所有優缺點,並能指出發展性的所在,惟有當事者自己能辦到,而所有的資料也全在他身上。卡拉斯格森(日產汽車公司營運長)
62.碰到壞消息,應該努力傳達讓高層了解。安迪葛洛夫(英特爾公司董事長)
63.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
64.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
65.人世間雖然有相當大的部份是可以用錢買通的,但當然也有錢行不通的時候。鈴木慶(SOFMAp公司總經理)
66.人一旦成功,就會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喬治所索斯(量子基金創辦人)
67.任何公司不管擁有多麼優秀的產品,都不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喬瑟夫威爾森(全錄公司前總經理)
68.如果不繼續成長,就會開始走向死亡。華特迪士尼(華特迪士尼娛樂公司創辦人)
69.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乾脆忘掉命運這回事,全力以赴地工作吧!稻盛和夫(京都陶磁公司名譽董事)
70.若不能從根本著手,奢談企業管理是沒有用的。管理沒有秘訣,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應是追根究底,止於至善。
71.若缺乏工作的願景,不可能看見成效。賀來龍三郎(佳能公司榮譽董事)
72.上當,不是因為對方太聰明,而是因為自己太貪。
73.尚未成熟才有成長的空間,一旦成熟,接下來只會走向衰退。雷卡洛克(麥當勞公司創辦人)
74.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可以為上將軍。
75.雖然我喜歡冒險是不爭的事實,但冒險之前的學習,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維京集團董事長)
76.所謂生活產業,就是能滿足人類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的產業,也就是永遠的主流產業。孫道存(台灣大哥大公司董事長)
77.台灣應該摒棄老二主義,建立世界級的企業。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製造成公司董事長)
78.討厭的工作即使勉強去做,最後也不會成功的。。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創辦人)
79.推出迎合市場動向和消費者喜好的產品,是失敗者的作法。帕崔茲歐貝泰利(普拉達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80.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81.為公司注入新血,將可增加機會和發展性。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總經理)
82.未來經濟將朝數位化發展,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辦人)
83.我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策略,對我們公司來說,策略並不重要。路易斯葛斯特納(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84.我並不特別,若一定要說有什麼地方比一般人強,就只是比較努力罷了。安德魯卡奈基(卡奈基鋼鐵公司創辦人)
85.我的宗旨一向是逐步穩健發展,既不要靠聳人聽聞的利潤,也不要在市場不景氣時,突然有資金周轉不靈的威脅。
86.我工作並不是為了使蘋果電腦的業務蒸蒸日上,而是想要創造出一家最棒的電腦公司。史帝夫賈伯斯(蘋果電腦公司執行長)
87.我們受到全球的標准化的影響,已經完全失了理性。約翰奈斯比(奈斯比集團董事長)
88.我現在知道一個企業都是從小長到大的,別著急,而且創業大概有一年半到兩年是瓶頸期,特別難,然後突破瓶頸組織成長,組織膨脹、業務膨脹,然後陷入經濟危機,這時迅速調整,調整過來就好了,調整不過來就死掉。所以我清楚,頭兩年要克服瓶頸,之後要控制組織,有了這樣一套東西以後,我們心平氣和了,知道一個企業要做大要有很多年時間。馮侖
89.我自是行動主義者,相信跟我有同樣構想的人必定為數不少,只是我能付諸行動,而他們什麼也沒做。諾蘭恩布希奈爾(雅達利電腦公司創辦人)
90.我最信奉的是員工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他們犯了錯誤,應該讓他們明白這並不會導致惡果。真正能夠導致惡果的,是犯了錯誤卻竭力加以掩蓋。但是如果員工不願意犯錯誤,那麼他們永遠不可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另一方面,如果他們總是犯錯誤,你就應該讓他們去為你的競爭對手工作。
91.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敗,最後都由我自己來負責。魯伯特梅鐸(新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92.無聊是最大的罪行。泰德透納(有線電視新聞網董事長)
93.相加除二的企劃,是最差的企劃。加賀見俊夫(東方土地公司總經理)
94.想要成為無可取代的人,就必須經常標新立異。CoCo香奈兒(香奈兒公司創辦人)
95.想要自己開發、發展出一條路,就不應該具有跟別人一樣的想法和行為。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創辦人)
96.心中無敵,無敵於天下。
97.要學會向競爭者學習。
98.一定要記住,永遠是企業最好的時候去融資,去改革。
99.一個團隊,戰略不正確,靠戰術調整是很困難的。
100.一開始設定高目標,日後才能構思出嶄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費佛(康柏電腦公司前總經理兼執行長)
101.贏得所有業務往來關系人的信賴,是非常有價值的資產。安海斯布希(安海斯布希公司創辦人)
102.應該當機立斷,卻延遲一天才做決定,可能讓企業置身險境。飯田亮(西科姆公司創辦人)
103.有反對聲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因為這是真正有實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我們嘗試。蓋瑞托克(摩托羅拉公司前董事長)
104.與其把石頭從山下一顆一顆堆積到山頂,不如把石頭從山頂上滾下來比較快。江崎利一(江崎Glico公司創辦人)
105.再高級的美食也會吃膩,激不起人們的食慾。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總經理)
106.在艱難時期,企業要想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一種始終面向外界的姿態。若想長期生存,僅有的途徑就是要使人人竭盡全力,千方百計讓下一代產品進入用戶家中。
107.在經歷各式各樣的失敗之後,多少應該會有一些暢銷的商品出現。浦上浩(棱備公司總經理)
108.在取利過程中如果你是依法掙錢,依法納稅,這個取利的過程就是取義,只有取義才能取大利。比如說社會發展方向,股東分紅、員工要工資、政府要納稅,這就是義,而且,往往只有你先接受義之後才能掙大錢。馮侖
109.在所有組織中,90%左右的問題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這10%需要適應這個組織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語言。
110.在有限中追求無限的可能。吳清友(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11.這是早晚都必須有人出面做的事,所以乾脆由我們來做。左治敬三(三得利公司前董事長)
112.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
113.只有家族服務於企業,企業與家族才能同時生存發展;假如企業的運營是以服務於家族為原則,則企業與家族必兩敗俱傷。
114.製造讓人模仿的商品。早川德次(夏普公司創辦人)
115.追求營業額固然快樂,但同時也失去了革新的機會。鈴木敏文(伊藤羊華堂總經理,7-11Japan 公司董事長)
116.自認從事有意義工作的員工,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必定是高品質的產品。pG吉勒漢莫(富豪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117.總經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只不過是能把命令系統清楚地轉換成符號。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創辦人)
118.組織架構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後在市場上也只能居於老二的位置。韋恩戈接威(百事可樂公司前總經理兼執行長)
119.最初的計劃如果只訂出低目標,達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標之下。威廉弗斯特(層雲電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120.最大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不是因為你要做最大就會成為最大,而是我要做最好最後自然發展為最大。馮侖
121.最好的CEO是構建他們的團隊來達成夢想,即便是邁克爾喬丹也需要隊友來一起打比賽。
122.最應該分析的,就是時間。凱莉菲奧利納(惠普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著名成功企業家勵志格言
著名成功企業家勵志格言
1、人活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雖然同樣享受著陽光雨露,美麗著環境,但是永遠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卻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感到痛苦,因為人們本身沒有看到你。另一種是像樹一樣成長,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進泥土裡,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就是在遙遠的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們一片綠蔭,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也依然是棟梁之才。
2、聽不到批評是一種危險,聽不到奉承是一種幸運。
3、有一個夢想不容易,堅持夢想更不容易。
4、大型企業看文化,中型企業看行業,小型企業看老闆。
5、產品試銷快不得,全國推銷慢不得。
6、每個人一定要學會走出自己的生活和思維邏輯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走更遠。
7、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8、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連士兵都做不好的也不會成為好的將軍。
9、產品的好壞,就是人格的好壞。
10、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11、經營的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九十八來自誤會,資源的九十八靠整合。
12、創業永遠沒有終點,我們永遠在路上。
13、心中無敵,無敵於天下。(勵志名言)
14、一定要記住,永遠是企業最好的時候去融資,去改革。
15、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積累。
16、創業者多去看看失敗人的經歷,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那麼幾個。
17、一個團隊,戰略不正確,靠戰術調整是很困難的。
18、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
19、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
20、巨大的成功不是來自力量,而是來自韌性。
21、要學會向競爭者學習。
22、上當,不是因為對方太聰明,而是因為自己太貪。
23、創業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當做快樂,去欣賞去體會,你才會成功。
24、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而後天會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25、創新在於成為你自己。
26、當我們做事業的時候,要明白什麼是戰略,而在制定戰略的時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誰是你的客戶。二你會為他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三如何實現並傳遞該價值。
27、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可以為上將軍。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著名企業家的名言》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古詩著名絕句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