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的四個參照點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的四個參照點

發布時間: 2023-03-23 16:31:24

1、福特的全球化戰略是怎樣的?

全球化公司的中國雄心:福特開展多品牌戰略
日期:2007-2-4 12:15:09 點擊: 作者:王超 有效營銷
長安福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施濱德是一位熱衷於懷舊的老人。不久前,長安福特車隊在上海亮相,福克斯 .0成為全國汽車場地賽 000CC組別的參賽車型。這支由施濱德親自參與組建的車隊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盡管他已經在福特工作了 0多年,但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年輕時擔當賽車手的日子。

施濱德玩賽車的經歷可以追溯到 年,當然那個時候參加的是檔次較低的F 。這位從來沒有踏上過F 賽場的老人,並不介意向記者談論他那略顯遜色的車技。當他意識到自己參加F 可能會嚇跑贊助商的時候,主修生產工程專業的他毅然放棄了賽車生涯,成為福特的一名技術專員。後來他發現,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賽車,顧客得勝』與『周日賽車,周一銷售』曾是福特事業的生動寫照,福特如日中天的時候,也是賽車運動大行其道的時候。」施濱德告訴記者,他在福特期間積極推動F 運動的發展,這比當一個賽車手更有成就感,而做賽車手時強調的團隊精神、雷厲風行的作風,以及在關鍵時刻把握機會的處事態度,更幫助他提升了領導才能。

這不過是一個沒有天賦的賽車手轉行成功的老套故事,當施濱德把自己的「家底」悉數抖落出來之後,他也意識到自己在記者面前有些「個人英雄主義」,這對一貫強調團隊合作的福特來說顯然是個「忌諱」。於是他把話題轉向福特在中國的業績,以及參與賽車運動對推廣福特品牌的積極意義。

施濱德自信地認為,賽車運動能更好地詮釋福特「活得精彩」的品牌內涵。之所以將這一營銷做法移植到中國,源於福特是一個全球化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施濱德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就是「全球化」。事實上,這一戰略也曾一度遭到人們的質疑。

從 00 年 月長安福特成立開始,福特一直堅定不移地貫徹自己的全球化戰略,但市場表現卻不溫不火。以前,「福特是遲到者」幾乎成為施濱德的口頭禪,他對大眾在中國的霸主地位無可奈何,對通用提前福特四年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也耿耿於懷。當記者讓施濱德評價日韓企業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時,他同樣認為福特比他們晚了一步。

事實上,如果以建立合資公司的時間為參照,長安福特的成立應該比北京現代和一汽豐田還要早一年。施濱德所謂的「晚了一步」,也許是指福特在網路鋪建及本土化磨合方面過於遲鈍,這從嘉年華錯失 00 年市場井噴良機,以及蒙迪歐推出後叫好不叫座就可以看出。施濱德承認,「全球化」如果沒有「本土化」的支持,有可能功虧一簣。

如今,隨著嘉年華運動款及0 款車型的推出,這款車又重放光彩,進入市場 一陣營為期不遠;蒙迪歐已成為同級別車市銷量冠軍,佔到中級車市場份額的 . %,今年又增加了排量 . 升的兩款新車型;而上市不久的福克斯也以每個月 00輛左右的銷售量,成為市場上的大熱門。去年長安福特銷售汽車 0 輛,同比增長 %,這是個讓施濱德頗為滿意的成績。

施濱德表示,長安福特已有 0多家經銷商,目前正在以每星期一家的速度擴增;加上重慶工廠 萬輛產能擴建項目的完成,以及南京整車生產基地的完工,福特的本土化工作已經圓滿完成,成效有目共睹。

施濱德羅列的這些數據成為福特未來全球化戰略的最好注腳,有了本土化基礎,福特的步伐自然可以邁得更快一些。施濱德十分肯定地說,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增長是非常迅速的,而長安福特將會是這個市場上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這個一向為「遲到」尋找借口的老人,這時顯得並不那麼謙虛。在他心目中,日韓車大行其道也只是暫時的。其理由是,中國市場一向比較傾向於歐系車,福特在全球各個地方都有它的分支機構,有能力吸收各地的資源進行市場運作。「眾所周知,歐洲車的造型、動力及操控性在世界上是頂端的,福特擁有那種DNA。此外,中國的產業政策及消費者的喜好,決定了小型車和中型車將佔主導地位,而這也是福特的強項。建在德國科隆的福特歐洲研發中心將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新車型。」

施濱德以目前的三款產品為例,小型車是嘉年華,中型車是福克斯,中高級車是蒙迪歐,這三款車形成了一個市場體系。至於微型車領域,施濱德認為福特的合作夥伴長安已經做得很好了,所以沒有計劃進入。

施濱德的話似乎暗示了福特對日系車及豪華車沒有太大的興趣,實際上,他還留了一個後手。更確切地說,身為長安福特總裁的他,由於職能所限,並不願意談及福特旗下的其他品牌。

正如施濱德所說,福特是一個全球化公司,它不僅掌握著歐系車的資源,更有經營日系車的經驗;它不僅在中小型車上獨樹一幟,更具備豪華車的生產能力。如果加上馬自達和即將國產的沃爾沃,福特在中國幾乎佔全了所有車系,而福特也給了旗下品牌很大的自主權。新馬自達 尾標上標注的「長安馬自達」,以及沃爾沃即將建立的全新銷售渠道,無不體現出福特倡導各品牌分而治之的戰略原則,而這同樣是照搬了福特在全球的做法。

以多品牌、全系列車型包圍中國市場,實現大小通吃,這就是福特的預謀,在除美國本土以外的其他國家,也是沒有先例的。福特在中國的全球化顯得更徹底,也更具雄心。

本報記者 王超

2、全球化條件,詳細點

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

目錄
[隱藏]
1 全球化定義
2 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及動力[1]
3 全球化帶來什麼
4 全球化影響
5 質疑中的全球化
6 全球化真實再發生
7 參考文獻

[編輯]

全球化定義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同時,全球化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
[編輯]

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及動力[1]
(一)全球化的時代背景
工業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到來的一個前提,現代文明的危機中已經孕育著一個新的時代。因為各種各樣的危機把人們從現代工業文明的幻夢中驚醒,促使人們反思現有的文化模式,思考人類的未來。
以自然資源為基本要素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幾乎把人類逼到了生存的絕境,人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必然尋求全球范圍內的合作,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是不分國界的,發達國家盡可以把垃圾、化學廢物等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大氣圈、水圈、自然風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人類的命運真可謂「風雨同舟」,人類只有聯合起來共同解決面臨的危機,才有可能渡過難關。以擴張為特徵的現代文明導致了極權主義,致使整個世界處於風險狀態,導致了貧富分化,第三世界各國正在越來越深地陷入到貧困、疾病、戰爭和獨裁暴政的泥潭之中。這本身就構成了對和平生活的威脅,人們不得不擔心:沖突,在今天比以往更加可能了。
人們推測可能會爆發兩種形式的災難:一種是環境災難和生態大事故造成的全球性問題;另一種是國際沖突和地區性戰爭的後果,在這種災難當中富裕國家也不可能不受沖擊。以上兩種可能不僅是發展中國家將面臨的困境,也是發達國家不能迴避的現實,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既然世界各地的人們認識到面臨著共同的災難,那麼他們就應該聯合起來去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這樣看來,烏·貝克的話不無道理,「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年後的今天,應當發表一篇世界公民宣言:全世界的世界公民,聯合起來!」環境問題所引發的文化危機,泰勒認為只有通過全人類的聯合才能拯救。雖然人類怎樣聯合的途徑還有待尋找,聯合起來的人類怎樣去克服危機也還需要時間,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面臨的文化危機必須通過全人類才能解決。泰勒提出:「一旦圍繞環境威脅形成了一個共同理解的氛圍,情況就會發生變化。當然,局部群體和全體大眾之間的戰斗仍會持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垃圾存放處,但沒有人想將其置於自己後院。不過,某些局部戰斗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它們被置於不同的框架中。例如,對某些原始區域的保護、保護環境免受破壞性攻擊,業已被視為新的共同目標的一部分。事實上,只有當人們分開和分裂時,那些具有不可逃避性的機制才會起作用。當一個共同意識出現之時,困境就有了轉變。」
總之,人類要規避各種風險現實化,要規避全球性災難的發生,要阻止文明世界的全面崩潰,全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的人們必須訂立契約、共同行動,積極地尋求解決措施,自覺地形成一種全世界的文化差異和平相處、彼此尊重的全球依存狀態。
(二)全球化產生的動力
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西方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促使全球化到來的各種力量中。這些力量主要是指技術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和人道主義全球化。就技術全球化來講,它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往來和互相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習俗逐漸消解,新的觀念、新的生存方式陸續出現,繼而文化全球化開始生成。這里我們要注意,技術不能僅被當作一種工具來看,它在執行工具這一職能時,實際上參與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雅斯貝爾斯認識到,「技術使前所未有的交往和通訊變為可能,它造成了全球的統一。人類整體的共同的歷史開始了。統一的命運控制著人類整體。全球四面八方的人都能互相理解。由於比起以前東亞對於中華帝國,或者地中海世界對於羅馬來說,現在通訊聯系技術更容易到達世界各地,因此全球的政治統一隻是一個時間問題。」由於技術的發展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變成了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里共同生存的整體,這種相互依賴、風險共擔、共同生活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產生的最大動力,顯示了交通技術和通訊技術與全球歷史、全球意識的關系,就是說,在自然土地上的共同生活和在時間里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人類的統一。
歐文·拉茲洛則著重分析了通訊技術與人的交往之間的關系,指出了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形成的多種多樣的文化,現在正通過技術的中介而發生了十分廣泛的密切聯系。在這種聯系中,多樣性的文化得到體現,普遍性的文化得以形成,而全球文化正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兩種趨勢相互作用的過程。他說:「實現一定程度的統一性的方法不是通過文化統治來消滅文化多樣性,而是在現有文化之間創造更密切和更永久的交流和接觸。這樣做的工具是現成的:現代通訊技術不只能聯系給定國家和文化內的人民,它們也能聯系不同文化……以理解為基礎並由通訊產生的合作與參與可能把當代世界提高到超越共存階段而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相互依存階段。相互依存不僅意味著並肩生活和成長,而且意味著彼此合作,互相通過對方得以生存。」由此可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從電話到電子計算機再到網際網路的發展,消除了人們之間的空間界限,加強了各地人們之間的聯系,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人造衛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融合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全球化的進程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著社會的結構和組織。
就全球化來講,不能否認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像今天這樣需要有世界范圍的規則,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在經濟上,隨著大型跨國企業的建立以及伴隨他們一起發展起來的金融市場興起,產生了一種新的生產力,它帶給很多人以富裕,然而也呼喚要求與新的經濟市場活動范圍相適應的游戲規則。」可以看出,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交往是全球化時代的動力,也是促成人們形成全球意識的一個因素。現在,加入到共同貿易協定中的國家越來越多,貿易商品的范圍越來越廣,世界金融市場在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種事實。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競爭,結果是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惡化、金融風險等全球性問題,這些都說明了競爭的極限性,也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整體性,在這個整體的世界中,發生在遙遠地區的事件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反過來,我們作為個人所作出的決定,其後果也可能是全球性的。於是人們意識到了同在一個地球的意義,開始了彼此之間的合作,認識到了相互依賴的重要性。正如湯姆林森所說:「資本主義在其生產、流通及商品消費的各個時期的原動力,對我們日漸增長的相互聯系來說都是意味深長的。」
如果說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是全球化客觀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人道主義因素就構成了全球化動力的主觀部分,它們的存在對於全球化同樣是不可缺少的。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人們創設了多種國際機構,包括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如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紅十字會、野生動物基金會等等。盡管這些機構的能力十分有限,期望它們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前景也很渺茫,但它們的初衷畢竟是針對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而建立的,如生態保護、南北關系、人權問題等等,它們發出了維護正義的聲音,提供了人類為之努力的方向。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樣的組織越來越多,所起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它們的存在和作用,能加快全球化時代到來,是促進全球化文化產生的重要力量。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將國內問題與全球治理相聯系就不再是烏托邦了,因為二者已經在實踐中緊密地聯系了起來。在市場的波動和技術創新的動力之下,在全球層面上運作的合作性機構在數量上已經有了很大增長。例如,在20世紀初,有二十個以上的國際性政府間機構,以及一百八十個跨國的非政府機構。而到了今天,前者的數目已經達到三百個,後者的數目將近五千個。全球性治理已經出現。」
綜上所述,可以說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現代化的成就中,現代文化成就則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對促成全球化時代到來的各種因素作一個綜合考察,阿爾布勞的概括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全球性至少在五個方面使我們超越了現代性的種種假設。這五個方面是:由全部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的環境後果;由具有全球破壞性的武器導致的安全感的喪失;通訊系統的全球性;全球性經濟現象的涌現,以及全球主義的反省性——在有這種反省性的地方,人們和各種團體都以全球作為自己確定信仰的參照系。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就對那種認為『現代性會不斷擴張』的觀點,並因而也對民族國家構成了極大的挑戰。」所以說,全球化的出現既是各種客觀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們積極參與、共同創造的一個主觀進程。
關於全球化產生的背景及其動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時代是繼現代工業文明文化模式之後的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既不像有些人主張的那樣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認為它已有5000年的歷史。因為那時雖然不同的文化有所交流,但文化傳播的規模、速度及范圍都相當有限,與今天的全球化不可能相提並論。同時,全球化也不像世界體系理論所認為的那樣起源於16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固然不能否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揭開了全球交往的序幕,但是它只是開辟了全球各國家、地區之間相互往來、相互作用的時代,卻沒有顯示出人類相互依存、共擔風險的特徵。確切地說,全球化是近幾十年出現的新現象、新事物。具體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全球作為一個整體獲得了十足的重要性,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暴露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局限性,全球通訊系統的建立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相互聯系、共同生存的全球化時代,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人們已經達成了共識: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太空船」上,並且只擁有一個「共同的未來」。
[編輯]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
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
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
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
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編輯]

全球化影響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編輯]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編輯]

全球化真實再發生
但是,事實上,邊界的存在越來越模糊,例如WTO的關稅協定,關稅壁壘已成為歷史,雖然國家的邊界還是存在,但之間真實的隔閡卻慢慢消失,全球化並不只於某方面,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國於國的相互依存度,已經幾乎打破國界的隔閡,我想全球化是真實發生的不容質疑的。

3、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知識點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知識點: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表現。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有利影響: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經濟全球化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3、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並存。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正確的態度應是: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4、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論文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張春祥

一、經濟全球化的由來及其內涵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市場化。世界經濟出現這種新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潮流。特別是80年代以來,其特徵日益顯著。「經濟全球化」一詞就是當時那些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和國際社會的一些權威人士針對世界經濟的特徵提出來的。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規模性地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一過程是從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的。此後,西方各國都紛紛實行自由匯率制度和拆除關稅壁壘,放鬆資本進出口管制,從而為國際間的交流掃清了障礙。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正在快速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世貿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二是投資外向化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2430億美元,1996年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的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也在穩定增長。三是加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現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產網路化體系。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生產。五是加速了金融國際化。時間、地域和國界對資本流動已構不成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年交易量500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安排在1萬億美元以上。

全球經濟化的日趨發展,生產(資本)、金融、貿易等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而管理、資金控制和金融服務等活動日益集中在少數當今國際中心城市。這一經濟趨勢促使一些國際性大城市發展成所謂全球性城市,當今少數5~6個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圍80%的貿易額。這些全球性城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全球性城市;第二個層次為區域性城市。這些城市在全球和區域范圍的經濟中佔有支配地位並產生輻射作用時,它的中央商務區(cbd )就成為實現經濟功能一體化的驅動中樞,以跨國公司、財政、金融(貨幣、銀行、市場、證券)等機構高聚集為主要特徵。

經濟全球化趨勢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強化了國際間的經濟聯系;二是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資金跨國交易的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四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就我國沿海的部分城市來講,據報載,美國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資;新加坡由政府牽線,在蘇州設立「新加坡工業園區」;廣東惠州市「八五」期間共簽外資項目5175宗,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引進東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國公司的資金與技術;近年引進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達、諾基亞、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國公司投資,有效地推動了新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由此可見,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動,在功能上逐漸融合為一個全球層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體化經濟體系,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或全球經濟化、世界型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之初,人們強調的多是積極的、有利的一方面,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配,有利於生產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經濟的普遍發展。因而全球化是具進步意義的歷史大趨勢,如果全球經濟是平等、合理的則可使各國都從中受益。然而當今全球化有其兩重性,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既可能從中獲利也有可能受損。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利弊的基礎上,各國都紛紛採取相應對策,以減少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得更快了,世貿組織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顯著加快,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同時也是各國為獲得超額利潤、發展本國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而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科技創新。國際科學技術的創新,能直接帶動全球生產力的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要素必然進一步突破民族國家疆界的限制,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從而使各國的企業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勞動力在他們希望的任何地方進行生產,然後把產品銷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用最有利的條件進行生產和市場銷售,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國策,20年來的實踐已證明,越是開放較早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就越快,國內很多企業正是在合資中成長壯大的。利用外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沖擊,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競爭中的發展。我們要拓寬開放領域,特別是對外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會增加新的外商投資熱點,扭轉當前外資下降趨勢,並有利於提高引資質量和水平。

從以上正面影響來看,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某一國家經濟運行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到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展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利,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現現代化和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間,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率就高出發達國家一倍。這種趨勢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柯林頓在訪華前的講話中說:「據預測,在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可見,宣傳經濟全球化弊大於利,不但不符合事實,還會傳播有害信息。而且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

1.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國際金融無體系狀態下,金融市場動盪,丑聞不斷,投機猖獗,風暴四起,發展中國家在擴大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督,一旦國內經濟出問題,發達國家的投資資本便乘虛而入,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這幾年,國際市場的金融狀況、商品流動狀況所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都會波及到我國。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最後蔓延到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實際上對我國也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整個外貿出口、利用外資都受到很大影響,1999年尚有一定好轉。

2.對我國經濟主權的負面影響。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為獲得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好處,有時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某些讓步,其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3.對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接受發達國家擴散的低層次產業,就會形成與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因產業結構的單一性、純屬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會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對市場佔有的負面影響。伴隨著跨國公司的「侵入」,市場更多地被外資所佔有,國外市場已被發達國家所瓜分,發展與發達國家憑目前的經濟實力分割國外市場,這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危害。

據聯合國《1997年投資報告》統計,全世界已有跨國公司4.4 萬個,其設在境外的分支機構28萬個。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產,掌握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與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我國部分國內市場已被跨國公司控制,輕工行業如洗滌用品、飲料等,外商投資企業在生產量、銷售上佔了35~50%;移動通訊設備僅美國摩托羅拉天津獨資企業一家已佔國內市場的90%;德國西門子在華39個合資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北京國際交換機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32%,全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外商佔70%的市場。

5.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把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工業品的生產基地。發展中國家經濟和高新技術落後,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參與國際競爭,爭取「後發效應」。在全球化背景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體現在爭奪資源上,實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結果強化了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6.對經濟制度的負面影響。有的人認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在經濟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則無法推進改革、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制度始終有可能被發達國家的市場體制所「兼並」。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實現各國資源最優配置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沖擊和風險。其表現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弱化了各國的國家主權,使國內經濟波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對國內產業和市場將造成一定的沖擊,並可誘發國內金融風險等。但是只要對策有方,其沖擊和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三、對歐美日經濟發展的透析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對全球包括我國在內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一)歐共體經濟。歐盟經濟比較穩定,但歐洲的狀況出乎意料。就是歐元啟動時間不長,已貶值11%。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實施空中打擊,使歐洲的資金紛紛外流,對歐洲的影響很大。此情況對美有利,因為資金持有者認為美國比較安全,使資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國,並支持了美國的股票市場。但歐洲的經濟還是比較穩定的。歐元啟動對歐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間的交易變成了內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對歐元以後的變化趨勢,歐中央銀行認為,目前歐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從長遠看,歐元在國際上仍然是穩定的。歐盟對中國的關注,有兩方面原因:人民幣不貶值是好事,對他們有利;我國的外匯儲備在幣種上是否增加對歐元的儲備。我們增加對歐元的儲備,對歐元幣值能起穩定作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80%是美元。今後要考慮擴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幣種的儲備,但必須注重外匯儲備的安全問題。

(二)美國經濟。美國經濟連續八年增長,究其原因,除國內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礎,而製造業的進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第一,從80年代中期起由汽車業帶頭,學習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後,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了全面改造;第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和再造工程,以及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結果使製造業打了一個翻身仗。從製造業的復興方面看,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1.鋼鐵。在日本的競爭下,美國連年虧損。1993年仍虧損3.5 億美元。80年代一個工人生產一噸鋼10小時,90年代只要5小時。到1995 年美國為4.42小時,日、法、德、英依次是4.49、4.61、4.69、4.71小時。1994年,美國獲利10億美元。

2.汽車。在競爭中,80年代日本產量超過美國,佔美國市場份額的25%以上。本田車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款式。80年代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進行了技術和管理改革,扭轉了頹勢。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產一輛小車直接成本福特為5481美元,克萊斯勒為4841美元;日本豐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產是6782美元,馬自達6618美元。1994年,產量與收入都超過日本。

3.微電子。80年代美國從自己所創新的領域敗下陣來,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份額,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製造業前10名,美佔前7家,日佔後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場份額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國企業的奮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轉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美日分別為43%、40%。日本佔領的低檔記憶晶元,始終未打入尖端的微處理器市場。而頂尖公司是美國的應用原料公司。

美國製造業復興與美國持續穩定增長的關系,使人們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不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其次,要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優先發展,但不能忘記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性。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不能在發展高新技術時放棄傳統製造業。美國早期用低價勞力把製造業搬到國外也不可取,應用高新技術武裝製造業才是正確的。

從以上情況看,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景氣狀態,看來在今後幾年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隱患也存在,膨脹的股票市場支持了美國國內消費。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60%,這些家庭的消費都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股票上揚,其消費慾望就增長;一旦股市萎縮,整個消費就下來。美國自己也承認,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國股票市場市值為1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約8萬億美元, 我國股市市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為1.5倍。 當然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的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三)日本經濟。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日本是第二經濟大國。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估計5萬億美元。 其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日本經濟仍未走出困境,處於蕭條狀態。從日本官方統計,1999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影響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銀行包袱沉重。泡沫破滅後, 銀行的不良資產超過約1萬億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費需求不足比我國嚴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費是住房問題,現在房地產業處於低迷狀態,對國家影響較大;三是日本的設備投資仍未增長。日本的這種狀況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出口和利用外資都會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今後這種基本格局不會發展大的變化,如果利用得好,對我國是有利的。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更多地利用外資、資源和技術。改革開放20年,我國利用外資總規模為4000億美金,按現在匯率計算約3萬多億元人民幣。這對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短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資最大。與此同時,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先進裝備真正達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這些先進裝備主要靠引進,自己開發的比重不足。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可按人口平均並不多,下世紀初,部分礦產資源嚴重短缺,原油就是個問題。在當前國際條件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我國資金、技術和某些資源不足問題,對我們是有利的,應抓住這個機遇。

近年來,雖然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因素有所增長,但和平發展是世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只要不出現大規模戰爭,目前的世界格局對我們是有利的。

四、我國應採取的相應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是客觀的歷史趨勢,它仍將不斷加強。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將獲得新進展。我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安全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根據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如何正確選擇中國的經濟安全戰略,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顯得尤為緊迫。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

黨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強科技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主題中有兩個基本點:人類在追求生存與發展權利時,要保持其與自然相和諧的關系;當代人在創造和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時,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後代人平等。這就需要極大地提高人的素質。「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見《行動綱領》),人的發展是人類最終目標,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比,應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絕對優先地位,人是發展的主體和動力,而發展又取決於人的素質。今後人類的生存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土地種植和挖掘地球資源來維持,必須挖掘和利用人類自身的智慧資源。

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既不造成環境破壞,又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不僅當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發展,而且子孫後代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它以節約資源,特別是要科學發現各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使社會生產得以延續;保護環境,防止本國和跨越國界的環境惡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經濟增長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國的綜合國力方可得到不斷的加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質量,保持和創造美好的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人類世代發展。

(二)加強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和適用的科學技術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國家發展水平高低及其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主要取決於其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國力的較量,就是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較量。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步,才能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改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增強防禦經濟全球化給經濟安全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的能力。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國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體制要協調發展,這是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唯一正確策略。

(三)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使我國盡快參與世界經濟的進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只要更加積極地走向世界,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資源,我們才能充分發揮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優勢,提高綜合國力,增大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安全系數。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發展平等互惠的經貿關系,開辟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要有原則地、有作為地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區域性的金融和貿易組織。當然,事關國計民生和重大經濟利益的領域,我們要始終堅持中方必須掌握主導權和控制權,像電信業的控股問題,寸步不讓;農業方面,我們堅持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產品的專營權,確保國家有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避免損害億萬中國農民的利益。

(四)強化企業體制改革,組建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

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壟斷日益加強的趨勢,我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必須走聯合的道路,組成大型企業集團,並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積極開展國際經營,以世界為市場來安排投資、開發、生產、銷售,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以美國為例,本世紀初,美國有汽車製造企業200多家,現在只有3家企業。從國際上看,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世界各國的企業,跨國並購導彩紛呈,兼並與收購表現為強強聯合,優優相並。1995年,日本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合並,成立東京三菱銀行,總資產達到7014億美元;1996年,美國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兩大飛機製造巨頭合並,使其獲得65%的世界市場份額;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虜伯兩大鋼鐵公司合並,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以其110 億馬克的營業額和1500萬噸原鋼產量而居歐洲扁鋼領域第一、世界第三。並購范圍空前,涉及各行各業。汽車工業領域,賓士與克萊靳勒兩大汽車公司合並,福特兼並馬自達公司,大眾並購羅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國著名的計算機製造商康柏公司以96億美元收購在大型計算機製造中頗具實力的數字設備公司;1999年初,美國電話設備製造商朗訊公司以203 億美元並購美國第四大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商艾森德通訊公司,從而把計算機、通訊等高科技行業大兼並不斷推向高潮。

從以上情況看,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國家的經濟安全體系最終也要靠強大的企業力量來支撐。因此,企業必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承擔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要引導企業把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的出發和落腳點,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全國以至國際水平。全國所在大型企業都應建立健全技術中心,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也要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創新活動。把國企改革和技術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提高國企的競爭力。

(五)加強利用外資管理,克服引進外資中的問題

資金不足是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資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但利用不當也會形成國內市場流失和金融危機等不利於經濟安全的問題。我國今後一段時間的引進外資工作,要統一認識,實施「以市場換技術」的利用外資戰略;同時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資的規模、結構和流向,以外資的技術含量作為引進外資的質量評判標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資,絕不接受任何出讓主權的條件。

(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復興我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是支柱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據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經驗對我國的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一方面,要引進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製造業,使其恢復競爭優勢;當然,這些都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再造工程、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提高製造業勞動生產率,使我國的製造業打一個翻身仗,奠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在經濟加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一切領域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居於領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應該實行優勢互補,以臻共同繁榮,即雙方或多方互惠互利,這也已經成為一種同競爭並存的歷史趨勢,以達到「以最有利的條件生產、在最有利的市場銷售」的世界經濟最優狀態。

5、資本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的區別 求舉例詳解

資本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的區別;

1、形態不同:資本全球化只需要投資者在計算機上操作,大量資金就可以短時間內從全球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貿易全球化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各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通過國際交換使規模、程度得到增強。

2、著重點不同:資本全球化注重資金的走向。貿易全球化的前提是技術的全球擴散。

3、影響不同: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貿易全球化、投資便利化會給所有投資者、所有接受投資的國家地區和當地居民帶來好處。

(5)全球化的四個參照點擴展資料:

全球化發展趨勢:

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

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

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對經濟發展的干預作用日益增強。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第一: 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 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第三: 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第四: 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參考資料:

人民網-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全球化

網路-經濟全球化

網路-貿易全球化

6、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1,樹立開放意識和全球觀念。
2,能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本領,為將來參與經濟全球化作準備。
3,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經濟全球化。
4,提高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