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在評述經濟全球化時說:「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達安全的港口
A
2、(24分)近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發展的一種歷史潮流和趨勢。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理由:葡、兩西國最早支持開辟新航路。(2分)
條件: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確立(或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制度確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4分,每個點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變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新型交通工具出現;新型娛樂傳媒出現;世界由分散、隔絕、孤立日益走向為統一的整體;世界市場形成。(8分,每個點2分,答對4個即可得滿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例文要點: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實質是資本在全球的新一輪擴張;發達國家處於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處於劣勢;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發展中國家應積極應對、趨利避害,爭取使全球化沿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10分,注意:這是屬於有指向的開放題,必須包含粗體字眼所體現的內容,每個要點2分,共4個要點,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歷史問題 經濟全球化
柯林頓 支持 因為美國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起主導作用,經濟全球化對美國開拓國際市場有著促進作用
卡斯特羅 反對 古巴作為美洲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受發達國家支配,在國際貿易中易被傾銷,可能會因此被發達國家從經濟上控制
第三問這個在經濟全球化的課文中有原文
4、新航路的開辟,開啟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
(1)影響:美洲開始淪為歐洲殖民地;促進了世界物產(或文明)的交流和傳播;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出現,人類走向整體世界,促進了人類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2)表現:商品、資本、人員和貨幣在世界范圍的流動。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武力威逼
(3)認識:柯林頓主張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卡斯特羅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看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我們要順應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規避其中的風險,趨利避害
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國傳統文化屬於農業文明,環顧世界,在所有的農業文明中,惟有中國文化發展得最
(1)生活方式:「男耕女織」。基本特點: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的產業結構;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經亂塌營方式;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
(2)工業生產方式。源旁社會化大生產,並形成規模化。弊端:使人類成為機器的附庸;大量消耗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資源,造成資源枯竭,並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先進國家對落後地區的殖雹陪橡民掠奪等。
(3)認識:柯林頓主張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卡斯特羅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
看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我們要順應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規避其中的風險,趨利避害。
6、概括柯林頓和卡斯特羅的觀點差異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針禪巧對經濟全球化問題,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說:「如果由搏伍於害怕全球化的破壞而希望擋回全球化的力量,基襲或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則認為「由於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經濟全球化並沒有使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國愈富,窮國愈窮」。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中國曾保持令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技術水平,
(1)①政治:國家統一、政治穩定。②經濟:生產力發展。專③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持續與屬加強。④教育和科舉的發展。⑤明清以前,中國歷代統治者大都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榮,大量吸收外來先進文化。⑥中華民族勤勞、刻苦鑽研、富於智慧和創新精神。
(2)①電氣產品:電動機、電報、電話、電影放映機、電車等;②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等;③化工產品:塑料、化肥、炸葯等。
(3)認識:柯林頓主張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卡斯特羅認為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看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我們要順應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規避其中的風險,趨利避害。
(4)科技:「神舟」五號飛船;「銀河——Ⅰ號」或「銀河——Ⅱ號」計算機的成功研製。影響:①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經濟、科技、文化和旅遊業的發展;②宣傳中國在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③振奮國民精神,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8、全球化是客觀事實。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3分)(1)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從150
(1)新航路開辟;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任意兩點)(3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資本全球流通;拉大貧富差距;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4分)
(3)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增強世界經濟活力。(4分)
(4)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必然;要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趨利避害等。(任意兩點2分)
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開始,那麼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開創了現代
(1)理由:葡、西最早支持開辟了新航路。政治: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確立;經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2)城市化進程加快;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現;新型娛樂傳媒的出現;世界市場形成。
(3)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一種潮流,是資本在全球的新一輪擴張,在這一過程中發達國家處於主導地位,占據優勢,發展中國家處於劣勢,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對策應該是積極應對,趨利避害,爭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