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有關的詞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有關的詞

發布時間: 2023-03-23 10:34:40

1、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

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內涵,需要從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形式,及其特徵方面入手,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展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一、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經濟全球化一詞自20世紀80年代見諸西方報刊以來,一直成為媒體和學術界的熱門話題。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化」一詞究竟何時產生,已無從稽考。但是,關於「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從19世紀的60年代已經開始。有從政治角度認識的,比如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價值觀在世界更多國家的普及與實踐,國際干預的不斷擴大,大國對小國的政治體制的影響,等等,都被認為是一種「全球化」的過程;更多的學者和專家則從經濟的角度認識「全球化」問題,如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使得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如同在一個國家內部進行,沒有了關稅,沒有了配額;還有更多的國際關系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如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北美成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與太平洋國家成立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組織,等等,這些國際組織的成立與發展,使得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規模更大、手續更簡單、各種摩擦與交易費用大為減少。鑒於這些現象,鄭通漢(1999)將「全球化」的特徵總結為三個方面,即: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政治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通過生產、貿易、金融和資本等的跨國網路,以空前的廣度、強度和流動速度使得彼此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經濟過程,它又不可能不在社會文化的層面上產生強烈的滲透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吸收和交融,另一方面世界各種文明之間、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傳統性與現代性之間發生沖撞和沖突,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心理和價值選擇。再次,各主權國家要求平等參與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改變既有的游戲規則,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呼聲日益強烈。將這些特點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部分所闡述的五個方面。

二、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徵

根據以上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各國經濟交融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系狀態、相互依存關系基礎上的國家政治經濟邊界的弱化、經濟規則的全球化以及經濟運行機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趨同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之所以發生,首先在於世界各地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了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客觀需要。隨著人類的進步,這種相互交流日益迫切,交流的對象日益廣泛,交流的手段日益增多。而交流的過程就是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就是增大共識和共性的過程,也就是走向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嚴格地說,從有了商品交換就開始了(鄭通漢,1999),遠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以英國為先驅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來臨時,當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開始時,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就開始了。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還供世界各地消費。但直到進入發達的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經濟之前,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機器大工業的建立,使這個過程開始加速,到二戰以後,由於新科技革命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全球化過程空前加速了。特別是信息與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手段,縮短了時空距離,全球成為一個「地球村」。

既然是一個過程,就有個進程問題。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交流客體范圍的廣度,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主體范圍的廣度。一定程度的「經濟區域化」應該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進程,是全球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區域集團化與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一種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其目的都是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活動的主體是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如果一定要進行某種程度的劃分的話,那麼,經濟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種企業行為,它使商品、勞務、資本、技術跨越國家堡壘而增強經濟的相互依存,促進了生產要素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形成了資本的雙向流動和對外貿易的大力發展,以經濟為紐帶營造了世界市場網路。區域集團化則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行為,為了本地區成員國的利益而消除地區內經濟活動的障礙,實現規模經濟,合理配置資源和勞動分工,推動貿易和投資的增長。

世界需要區域性貿易安排,如關稅聯盟和自由貿易區,這是通向全球性自由貿易的墊腳石。如果世界取消區域性安排,那麼,全球性進一步自由化的前景將逐漸淡化。歐洲聯盟在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洲的中流砥柱。它的存在促進了和平與穩定,有力地阻擋了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和貨幣的動盪。歐元在進一步推動地區化的同時,也會導致地區間的合作,有關大西洋兩岸(即歐洲與美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一再提出,兩次歐亞會議的先後召開,非洲和南美某些國家醞釀統一貨幣,已經預示著區域集團化的浪潮正在向著地區間聯合的更高層次發展,其中亞歐之間的合作由於經濟互補性最大而前景最為看好。

其次,「經濟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它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另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影響的緊密程度,同時,也形容各國之間由於利益的相互依存而產生的關系。1999年,全球商品和勞務貿易規模已經達7.1萬億美元。1998年全球有跨國公司6萬多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40%,貿易佔全世界的60%,對外直接投資佔世界的90%,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戴相龍,2000)。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1999年全球跨國投資8000多億美元,是1990年的4倍多。我國20多年來,進出口貿易在GDP形成中的作用大大增強,並以平均每年高於GDP年均增長速度5個百分點的步伐發展,對外貿易的迅猛增長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據我國的海關統計,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607億美元,擴大了17.5倍,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8.0倍和13.2倍,年均增長率15.3%和13.8%,我國在世界貿易排序中由改革開放前的第32位快速躋身於十大貿易國(地區)行列。與此同時,我國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不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約400億美元(陸燕,2001),從1993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領域也逐步拓寬。我國向外商投資開放的領域已由初期的一般加工業擴展到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貿易的眾多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對外開放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了人們觀念的更新,加快了新舊經濟體制的轉換進程,為我國經濟面向新世紀的持續而穩定的增長,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和精神力量。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同樣表明這樣的趨勢。表1-1是有關國家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就反映了這樣的趨勢。

表1-1 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據施曉蘇,2001)

第三,經濟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必須認可、遵守東道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須服從東道國的經濟運行規律,資本、技術不再被保留在一個國家邊界的內部,隨著第三世界東道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發達國家的投資不僅僅是利用東道國的勞動力廉價優勢,其先進的技術必須轉移;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企業組織、業務活動不再固定在一個圍牆之內,企業沒有了組織形式的邊界,技術不再存在嚴密的隔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網路給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娛樂消費品。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

第四,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世界經濟運行規則的全球化。國際組織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大量建立和發展,為貿易自由化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世界經濟運行的規則網路基本形成。無論是政治多極化,還是經濟一體化,總是有制度、規則在其中規范著參與各方的行為,如最終約束歐共體各成員國行為的《阿姆斯特丹協議》對歐盟區內的自由、安全、公正問題,公民的權益,對外政策以及運行機制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並以完善的權力機構、監督機構、咨詢機構、投訴、金融機構等來制定和執行區內各項政策。這些規則支撐並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並對經濟全球化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五,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很多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包括中國、俄羅斯、東歐等原來的一些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運行機制。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可以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優化配置。各國、各地區的利益主體則按照市場化的規則追逐跨國界的經濟利益。

2、什麼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
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
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
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

3、描寫全球化的詞語

1.翻譯個關於全球化的句判察子

翻譯;Globalization is one of core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tains various nations in the political, cultural, scientific, military, security, ideology, life style, values and so on many levels, interrelated fields, influence, restrict the concept of diversity. " Globalization" can generaliz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politics, law, management, anization, culture, ideology, interpersonal 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en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2.網購全球化猜成語

一網打盡

yī wǎng dǎ jìn

【解釋】比喻一個不漏宴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出處】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四:「聊為相公一網打盡。」

【結構】偏正式。

【用法】多用於人;有時也用於魚。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打;不能讀作「dá」;盡;不能讀作「jǐn」。

【辨形】盡;不能寫作「勁」。

【近義詞】斬草除根、全軍覆沒

【反義詞】一介不取

【例句】在群眾的協助下;公安人員把一個流氓集團;~;逮捕法辦。

3.【寫一篇關於全球化的論文】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4.【環境描寫的詞語】

崇山峻嶺 山巒起伏 水平如鏡 波光粼粼 泛起微波 碧波盪漾 波濤洶涌 波浪滔天 狂濤怒吼 驚濤駭浪含苞欲放 百花盛開 爭奇斗艷 群芳吐艷 奼紫嫣晌沖祥紅 婀娜多姿 五彩繽紛 萬紫千紅 繁花似錦 芳香撲鼻 沁人心脾 纖塵不染 高雅素潔 一縷幽香 草木茂盛 奇花異草 綠草如茵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 花紅柳綠 大雨傾盆、狂風暴雨、風和日麗、風雨交加、晴空萬里、春暖花開、春雨如油、滴水成冰、雷電交加、數九寒天、大雨滂沱、春雨綿綿、春光明媚、天寒地凍、秋高氣爽、暴風驟雨 天寒地凍,十冬臘月,天寒地凍,雪窖冰天,虹銷雨霽 風雨交加,山崩地裂,山窮水盡,天昏地暗,窮山惡水,昏天黑地 凄風苦雨 風雨如晦 暴風驟雨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天寒地凍 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荒蕪人煙 四面楚歌 飢寒交迫 窮鄉僻壤,荒蕪凋敝描寫室外環境的詞語 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 花紅柳綠 描寫室內環境的詞語 清新、溫馨、典雅、華麗、莊重、富麗堂皇 描寫環境優美的詞語 山明水秀 鳥語花香 春光明媚 山光水色 柳暗花名 綠樹成陰 湖光山色 江山如畫 明月清風 萬紫千紅 天昏地暗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風平浪靜 風吹雨打 風雨交加 風和日麗 氣象萬千 鳥語花香 花團錦簇 花紅柳綠 花枝招展 蒼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洶涌澎湃 彤雲密布 窮鄉僻壤。

4、經濟全球化,經濟安全,關系辨析這三個詞分別怎麼翻譯?用英文~

經濟全球化: Economic Globalization
經濟安全:Economic Safety
關系辨析:Relationship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e

5、什麼是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

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6、高中政治 請舉例經濟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的例子。各2個,謝謝!

生產全球化:汽車生產,手機生產,零件來自不同國家
經濟全球化:金融風暴,跨國貸款,跨國證券
貿易全球化:跨國貨物貿易,跨國技術貿易,國際貿易自由化

7、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s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


(7)經濟全球化有關的詞擴展資料:

全球化的表現

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其社會使用功能正處於逐漸弱化或消失的危險境地。

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危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於文化上趨於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8、經濟全球化名詞解釋

經濟全球化名詞解釋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技術轉移、資本流動、提供服務、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最早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簡介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