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特徵與跨文化交際學科有什麼關系
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特徵與跨文化交際學科的關系: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促進了跨文化交慶猜際學科的產生。
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個國家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無論哪種類型的交往,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大家必須溝通,這就是外交舞台特別精彩的原因。
這些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際,因為盡管科技拉近了人們之間的時空距離,但並未拉近人們的心理距離。不同的國家民族,由於不同的歷史,不同的社會習俗,形成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文化背景又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這些因素給跨文化交際帶來了潛在的障礙以及可能導致的文化沖突,都給人類帶來滾差稿了不必要的交往。
跨文化交際學科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這個領域的研究無疑是為了適應這樣一個日益發達的跨文化國際交往和人際交往的需要應運而生的。
任何交際都是文化的交流或碰撞
「交際即文化,文化即交際」,兩者是相通的。將兩者的關系概括為:文化是凍結了的交際,交際是流動著的文化。沒有交際就難以形成文化,而文化就是在交際中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事實表明,只有同一文化的人們在行為規范方面具有共性,或交際雙方大孝共享某一文化規范,才能有效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不同主流文化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當然要求雙方互相理解或遵循對方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交際達到預期目標。
2、如何認識全球化戰略中的跨文化現象
一、知識共同體不以專家式的知識交流為自己的目標,它要處理的是專家式交流所遮蔽的文化差異乃至文化沖突問題,並進而以反省各自知識處境和共有彼此的困境為目標;
二、知識共同體的對話以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和實踐知識分子之間的對話為前提,而不是以了解和研究對方文化的某一個領域為前提。因此,參加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對於本國文化和社會基本問題的危機感和介入能力,以及對現有知識狀況的反省精神;
三、知識共同體反對實體化和制度化,也反對以民族或文化的代言人自居;因此,我們主張以個人的身份加入對話和討論,保持流動性的交流過程,力求以有限的時間和交流揭示盡可能多的問題,尋找超越國別框架的思考基點。
在上述原則下,我們邀請了中國和日本不同學科和不同行業的知識分子,從1997年開始每年一次舉行研討會,並且除掉少數幾人作為持續性的參加者以創造對話的某種連續性之外,盡可能每次更換參加者以求保持對話的開放性。到現在為止,這一活動已經進行了四次,它帶來的收獲是多樣的和意味深長的。而且,一切收獲都來自沖突和誤解本身。可以說,知識共同體的運動過程,提供了一個相對豐富的考察全球化與文化差異相關性的有效視角。命名的困難:自由的個人如何可能?
"知識共同體"是一個非常易於被誤解的稱謂。首先,共同體這個語詞顯然與我們的初衷相反,具有很強的實體性語感。更何況,在歷史語境中,共同體總是帶有某種封閉性和排他性;但是,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共同體這個語詞已經被悄悄地改頭換面注入了新的國際政治經濟內容。各種名目的經濟政治"共同體"以凌駕於民族國家之上的形態出現在當今世界舞台上。不言而喻,國際政治經濟"共同體"包含著不平等的霸權關系,它的發展所帶來的,是新的和更隱蔽的權利關系格局。因此,使用這個語詞為我們所進行的嘗試命名,實在有瓜田李下之嫌。
其實,在命名的當初,我們並沒有更多的考慮。一個潛在的願望僅僅是,當世界充滿形形色色的"共同體"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有一個知識人的共同體?我們能否擁有一個超越民族國家框架的共通性知識立場?我們能否在新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語詞?
然而,當命名一旦成立,就引來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恰恰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在事後才意識到,這個充滿了歧義的稱謂其實最准確地勾勒了我們的知識處境。
在最初的一次會議上,我們在知識共同體前面加了"中日・日中"的字樣。於是,每個參加者的"代表權"受到了我們自己的質疑。我們是否能夠代表自己的國家/文化?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但是問題再深入一步,就不容易回答了:既然如此,我們是否是自由的個人?自由的個人如何才是可能的?
這就是第一次會議上出現的主要分歧之一。中國的學者為這次會議設定的討論是清理各自的知識處境,交流各自知識界的基本狀況,來自日本的學者覺得這是一個無法討論的問題,所以他們建議把話題具體化為"市民社會"、"公共領域"、"本土傳統與現代性"等等通常被專業化討論關注的內容。但是,這樣的討論並沒有妨礙最初的設計,因為當討論深入之後,立刻出現了各自知識處境的分歧點。日本學者強烈地對於中國學者們毫無抵觸地自稱"知識分子"表示了抵觸,他們相當敏銳地感覺到中國學者們具有潛在的精英意識和對於"民眾"居高臨下的心理;為此,他們坦誠地表示自己不是相對於民眾的知識分子;而中國學者則認為日本學者拒絕使用知識分子與民眾這樣的分類不證明他們與民眾認同,哪怕在日本已經不存在所謂"民眾",也不妨礙日本的學院精英保持清高。在這樣的分歧點上,日本學者表現出來的對於所有問題的知識性態度與中國學者表達的對於知識背後的社會現實的憂患意識也發生了沖突。當有的日本學者試圖把這種差異歸納為時間差異,即日本已經經過了中國現在的這個階段,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的時候,引起了中國學者強烈不滿。可以說,第一次討論在沒有找到接觸點的情況下不歡而散,而各自就知識分子定位問題所思考的歷史脈絡沒有得到真正呈現。
3、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把傳統文化與時代潮流相結合?
讓傳統文化融入時代潮流,需要我們站在時代高度,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注重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展現出中華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時代文明的更迭、生活方式的革新,傳統文化受到來自自身與外界雙向的生存壓力。一直以來被奉為優秀傳統文化精粹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模範,亟須新的表達方式和發展模式,更近距離地貼近當今觀眾,捕捉新的目光。
(3)全球化浪潮下的機遇與跨文化思維擴展資料: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只有緊緊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為傳統文化尋找到轉化發展的表達方式,才能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注入強大力量和不竭動能。
4、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這對彌補我國資金短缺,技術相對落後等缺陷,迅速實現產業優化,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資金短缺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國也不例外.在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達國家正把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含一部分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資本的全球化為我們提供了吸引外資的機遇.同時,經濟全球化加快了新技術的交流與合作,而引進先進技術對我國加快發展至關重要.只要我們積極參加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合作,大量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就能盡快提高我國產業的技術水平,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第二,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中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國內經濟主體帶來了壓力,迫使它們不得不進行改革,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第三,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連成一個整體,經濟上的相互關聯與合作使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進一步增強,逐漸形成一個了相互間的衰榮共同體.由此,各國增強了全球意識,為相互妥協,相互協調,共同合作創造了條件,減少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和斗爭.從而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創造了相對緩和的外部環境.因此,中國經濟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從我國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只有把本國經濟融入到全球經濟中去,才能加快經濟發展速度,縮短走向現代化的時間,大大提高中國經濟的整體素質,從而在世界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全球化在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又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挑戰.細致說來,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和挑戰:首先,經濟全球化增加了中國金融產業的風險.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更加無序,為國際資本投機提供了興風作浪的機會,增加了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難度.另外,中國現行的金融運行體制方面存在的諸多弊病,容易造成中國金融機構在與國際金融大公司競爭時成為犧牲品.其次,經濟全球化對民族工業沖擊巨大.目前,中國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與國際大集團相比,無論是技術人才,管理,設備等方面,還是在品牌的知名度,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處於劣勢.尤其是新興信息高科技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再次,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的體制改革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性和同步性加強,中國的改革特別是體制改革,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受到強烈的擠迫.中國今後的改革政策選收稿日期:2003—11—02作者簡介:王琳(1967一),女,天津市人,講師,研究方向為: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王琳:淺談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13?擇將更加困難,尤其是對漸進改革與激進改革,平等主義與自由市場主義,國內保護與市場開放,短期後果與長期效應等一系列問題,處理起來都相當困難.最後,經濟全球化會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受到某種程度的削弱.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資本全球化的配置權掌握在跨國公司相對集中的經濟大國手中.它們把生產活動和就業帶給發展中國家的同時,也使這些國家在自己的宏觀經濟管理上處於被動地位.這是構成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總是處於相對虛弱地位的根本原因.同時,千百萬的投資者為了獲取收益的最大化,猛烈沖擊著主權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課稅,補貼,借貸,調整等等主權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我國的主權.總之,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利劍,它在為我國經濟大發展提供有利影響的同時,也對我國經濟發展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二,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對策面對全球化時代提出的種種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冷靜思考,沉著應付,積極尋找應對策略和措施,並獲取利益最大化.第一,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健全我國的法制環境為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必須加速我國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市場化規則,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我國只有加速社會主義市場化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此進程中,應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同時還應當高度重視與市場化的進程相適應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適當調整對傳統國家主權觀念的認識,盡量化解與經濟全球化的矛盾.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時代,國家主權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只要民族國家猶存,國家主權就不會消失,國家主權就仍然是國際關系變革與發展的基石.我們應堅持國家主權原則,同時也應充分注意防止將主權擴大化和絕對化,不能僵化地看待國家主權,更不能因噎廢食而拒全球化於國門之外.第三,處理好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的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建立在從本國實際出發的基礎上,始終立足於主要依靠本國人民的力量搞建設,求發展.我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雖然可以藉助外國
5、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摘要:經濟全球化,就其原因和動力來說,既是資本主義工業發達國家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佔有這種生產力的資本及其人格化代表的資產階級全球擴張的結果;就其性質來說,既是現代生產力社會性的進一步發展,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就其結果和影響來說,既使資本獲得了超額利潤也在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既造成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又為新的未來的社會形態的誕生創造著歷史條件。當然,這種矛盾性、兩重性都是具體的、歷史的。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機遇 挑戰 競爭
前言: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迅猛,其背後的動力是什麼?本世紀最後10年,全球化過程大大加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從根本上改變了流通格局,加上運輸技術的進步,實物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不僅使商品貿易加快,同時使企業跨國組織生產成為可能。更為突出的是,資本流通已成為瞬間的事。技術加速進步使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促使技術逐漸獨立出來,表現為獨立的商品形態,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30年來世界技術的轉移周期曲線顯示:第一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從平均10年降低為4年;第二產業的硬技術轉移周期已從平均5年降低為2年;第三產業的硬技術和軟技術已從平均2年降低為0.5年;而信息軟體更從過去的平均1年降低為2個月。牛文元據此強調,這種轉移周期的顯著下降,給予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以有力的支撐。
正文: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對當今世界整體上的未來發展、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發展、對各國各地區各企業乃至個人的發展都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人們之間的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勞動分工和經濟交往在全球范圍內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歸根到底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歷史表現,因此無論是其形成原因、發展動力、社會性質還是其現實影響和歷史作用,都具有矛盾性、兩重性。因此,我們在分析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時候,必須從今天的實際出發。因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但出現了新的特點;資本主義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必然趨勢和工人階級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沒有改變,但面臨著新形勢、新局面、新任務。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來說,經濟全球化則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
就機遇而言,有下列方面:(1)利用國外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過程是工業發達國家輸出資本的過程,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是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突出特點,而資金短缺則是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大難題。這樣,只要發展中國家實行開放的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就可以吸引外資,就可以利用外資彌補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利用外資新建企業形成高質量的資產,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和兼並可以提高原有資產存量。進口和吸引外資都可以得到國外先進實用的技術、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還可以開發人力資源,積累人力資本。通過外貿,利用世界市場,可以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出口,擴大總需求,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外商投資經濟對1990-1994年間中國GDP總量增長率的貢獻率為8.6%,近年來這一貢獻率已超過10%,預計今後這一貢獻作用還會愈來愈大。(2)通過發展和對外開放,解決就業問題。發展中國家一是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二是由於人口多,因而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人們不能就業,就沒有生活來源,就無法生活。就業問題突出,社會就不穩定。因此,發展在謀求GDP增長的同時還應該努力創造就業崗位。利用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企業,開放服務業,組織勞務輸出,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3)有利於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存在市場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建立或不完善的問題,原因一是由於經濟市場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處於前市場經濟階段,即自然經濟的階段;二是由於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經濟體制,人為地將計劃和市場對立起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第一個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原來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先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由於傳統的、現實的各種原因,改革過程並不一帆風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擴張的過程。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國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對體制環境的要求,成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動力。
就挑戰而言,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既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的積累和加劇的過程,無論市場經濟中的競爭還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發性和負面影響都會對發展中國家構成某種挑戰。(1)宏觀經濟上的波動與不穩定。經濟全球化在當代信息通訊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下,意味著信息、資本、人力、物資等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流動,流向最能獲利的地方。當一個國家成為最能獲利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來,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得到迅速發展;當這個國家成為不能獲利或獲利較少的時候,各種資源就會流走,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打擊和沖擊。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拉丁美洲金融危機都說明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動盪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2)發展上的差距、貧富上的差距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並不是在條件平等下進行的,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明顯地處於優勢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劣勢地位。競爭的過程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是贏家而發展中國家則是輸家。這種競爭結果的不斷積累就使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發展和貧富上的差距愈來愈大。全球市場上的競爭,使得那些能夠跨國流動的資本所有者、熟練勞動力和高技能專業人員與那些不能跨國流動的非熟練工人群體相比,在就業機會、收入水平和工作穩定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對發展中國家各行業、各地區、各群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這也造成著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和群體之間在發展與貧富上的差距。(3)制度、規范及主權上受到的沖擊。經濟全球化把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聯系在一起,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機制使得整個世界市場採取統一的技術規則、統一的交易規則、統一的行為規則,作到市場規則的單一化、標准化和慣例化,以達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然而,這就造成了市場的統一要求和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企業和個人所擁有的不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之間的矛盾、沖突。大家知道,直到現在為止,世界市場上的游戲規則是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制定的,也是有利於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因而它們不僅利用這套游戲規則在市場上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不平等、不公正的競爭,而且還經常以維護這套游戲規則為幌子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體系強加給發展中國家,干涉其內政和主權。(4)環境和資源上的壓力。這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為了在世界市場競爭中不被擠掉,就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但由於資金不足和技術水平上的問題,這種發展往往是資源利用率低和環境污染嚴重,結果是既破壞了環境又導至了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往往利用直接投資的機會將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加劇了它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機遇也好,挑戰也好,都是主體的一種價值評價。因此經濟全球化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就會呈現不同的機遇和挑戰,而且機遇和挑戰也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只看到機遇而看不到挑戰、只看到挑戰而看不到機遇、把機遇和挑戰機械地絕對地對立起來,這些都是片面的、因而也都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的觀點。
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充分說明在改革開放中實行追趕戰略的正確性。⑤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東亞經濟、亞洲經濟、全球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也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⑥總之中國過去20多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表明,對於經濟全球化,只要對它作出科學的正確的分析,及時抓住和充分利用它所提供的機遇,沉著應對和巧妙處理它所提出的挑戰,努力變挑戰為機遇、變不利為有利、變壓力為動力,形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那麼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船就可以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乘風破浪地前進,就能夠在未來達到理想的彼岸。
6、淺析全球化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1)感知
感知與文化有很密切的關系。一方面,人們對外部刺激的反應,對外部環境的傾向性、接受的優先次序,是由文化決定的;另一方面,當感知形成後(指感知過程的結果——知覺),它又會對文化的發展以及跨文化的溝通產生影響。
在跨文化溝通過程中,研究感知或知覺對溝通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們在溝通過程中存在的種種障礙和差異,主要是由感知方式的差異所造成的。要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必須了解來自異文化環境中人們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
(2)成見
當我們突然進入一種有著很少我們所熟悉的符號和行為的情境的時候,我們就會經歷一種其勢很強的令人煩惱不安的情境——文化沖擊。我們會因此而感到焦慮不安,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成見常常就油然而生了。成見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常比懸而未決或模稜兩可的狀態容易接受得多。由於我們大多數人都很怠惰,不願意發展了解不同境遇中其他人的必要的能力,我們就心安理得地根據錯誤的信息來減少懸念狀態帶來的不安和痛苦。然而,問題是:成見作為我們頭腦中的圖象,常常是僵化的,難以改變的,以其作為防衛的機制則是不妥當的,而且常常是極為不利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凡此種種的成見,對於成功地進行跨文化的溝通是全然無益的。
(3)種族中心主義
種族中心主義是人們作為某一特定文化中成員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感。它是一種以自身的文化價值和標准去解釋和判斷其他文化環境中的群體——他們的環境,他們的溝通的一種趨向。
所有的人都經歷了促使民族中心主義心態發展的社會過程。人們通過受教育知道了「如何行事」的准則,通過觀察知道了周圍人的行為方式,對某一特定的制度和體系也越來越熟悉。從一種文化的角度看,假定另一種文化能選擇「最好的方式」去行事似乎是不合理的。因而,我們對文化差異很大的人們之間的溝通,在早期是抱著否定態度的。
(4)缺乏共感
缺乏共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經常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不是他人的立場上理解、認識和評價事物的。缺乏共感也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首先.在正常情況下,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立場上設身處地地想像他人的境地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文化的因素加入之後,這個過程就更加復雜了。其次,顯示優越感的溝通態度.也阻礙了共感的產生。如果一個人總是強調自己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固執己見,那麼我們就很難與之產生共感。第三,缺乏先前對於某個群體、階級或個人的了解也會阻礙共感的發展。如果從來沒有在國外的企業工作過或從事過管理,也就沒有機會了解他人的文化,我們就很容易誤解他人的行為。這種知識的缺乏,可能致使我們從某些不完全跟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相聯系的行為中得出結論。最後,我們頭腦中所具有的跟人種和文化相關的成見也是達到共感的潛在的抑制因素。
7、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以你的親身經歷,談談你對跨文化交際的看法
就以我們學生的經歷來看,面對著來自於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我們覺得中國有過的落後到追趕到現在的引領,在一些科技和文化的前言,在探索和創造。
這種情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就會吸引很多國家和外國誘人的關注,有很多留學生來到中國留學,這在十幾年前是很少出現的,現在這幾年,由於一類一路政策的實施和發展,使得很多國家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和深造,他們不僅學習了中國的先進的科技和知識,也把中國的文化帶回了他們的祖國,同時,它們在中國學習的期間,結果他們國家的文化,介紹給了我們,使得我們這些國家不僅在經濟上,在一帶一路上,甚至在文化上也都鏟了交融
8、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全球化首先意味著一方面它會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第二:通過開放經濟,各個國家可以加入到更廣泛的國際競爭中去,刺激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第三: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進程還可能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得到經濟發展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經濟全球化的這種巨大機遇和潛力,使得經濟全球化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浪潮,席捲各個國家的經濟。
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國際貿易,引進資本的開放經濟會取得更高的經濟增長率,更高的資本回報,比較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都參與到國際分工體系中,在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積極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
然而,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挑戰和風險。
在許多情況下,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甚至要求參與到國際經濟體系的國家讓渡和分享一部分國家主權。所以,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要求每一個國家在對外開放,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必須慎重考慮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會給本國宏觀經濟調節所帶來的影響,必須考慮在多大程度上讓渡其主權與其他國家共享。當作出這種讓步時,它所帶來的好處是否值得這種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