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企業全球化戰略有哪些,彼此相互關系怎樣
全球化戰略,是指跨國公司從全球觀點出發,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位比較優勢,把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和職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綜合一體化經營,努力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以期獲得長期、穩定的全球競爭優勢,實現最大化的全球效率。
跨國公司利用全球化戰略從全球角度出發,合理安排有限資源,抓住全球性機遇,進行全球性選擇和部署,確定全球性戰略目標。決策者不受民族、國家的限制,考慮在全球范圍內實行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取得最佳的長期總體效益:換言之,它是跨國公司在變動的國際經營環境中,為求得長期生存和發展而做出的總體的長遠的謀略。而不是孤立地考慮一個國家的市場和資源。全球戰略要求在多國基礎上取得最大經濟收益,而不是斤斤計較於國際業務活動中一時一地的損失。從歷史角度看,全球戰略是跨國公司大發展階段的產物。
跨國公司全球化的原因主要在於:(1)自由貿易的推動。日益降低的關稅和區域貿易集團的建立,加速了全球化進程。(2)金融一體化和資本市場的開放。全球金融服務及資本市場便利了許多企業在全球整合其經營活動。(3)通訊技術進步。技術的進步使通訊變得簡單、便宜,使用大規模技術大大增強了公司進行國際化經營能力。(4)普遍的顧客需求。顧客需求日益呈現出國際化的傾向,如體育運動的流行使得籃球和橄欖球比賽在日本和歐洲掀起熱潮,增加了不同公眾對相同體育用品的興趣。
(一)全球化戰略的優缺點
1、全球戰略的優點在於能集中力量建立公司統一的競爭優勢:
(1)能將其生產經營設施安排在最有利的國家內,或集中或分散,並對他們的戰略
行動統一協調。
(2)能將位於不同國家的活動連接起來,及時轉移在技術開發、管理創新上的成果,
更充分地利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還可選擇在何處挑戰競爭對手最為有利,這些都便於公司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
2、全球戰略的缺點:是難於適應各東道國的特點,適應各國不同的情況。
3、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存在著競爭與合作的雙重性。全球經濟是開放型
的,所有企業都是經濟鏈上的一個環節。因此企業要參與到整體產業的經濟鏈構建之上,善於發現對方的優勢,能夠充分利用對方的資源,共同合作謀求發展,從而達到雙贏或者多贏。
(2)要做到幾個國際化。①觀念國際化,只有參與全球競爭,才能為企業發展贏得空間,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與競爭能力;②生產國際化,在世界范圍內尋求生產基地,降低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使產品更適合當地市場需求以及繞過壁壘更好地進入海外市場;③研發國際化,現在許多企業都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使得自己的產品能夠領先對手。④資本國際化,能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後盾支持,提供了全球資金運作機制保障。⑤人才國際化,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對於人才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人才國際化」的體現在人才構成的國際化以及人才活動空間的國際化。
(3)融合當地資源文化,實現企業本土化策略。要實現企業的國際化,就必須依靠企
業的本土化進程的同時推進,通過在當地「融人」、「融資」和「融文化」,逐步使得企業的品牌成為本土化的品牌。在企業自身整體品牌的理念下,使得品牌也融合了本土化特色,更加贏得本地消費者的青睞。
2、經濟全球化的四種觀點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四種觀點
目前,國際上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四種基本觀點是: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所以,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化、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化,是美國模式資本主義在全球取得最後勝利的標志,這是所謂「自由派」觀點;
第二種觀點也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化、美國化,因此本質上就是經濟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堅決批判與反對,這是所謂「新馬克思主義」觀點或「左」派觀點;
第三種是懷疑派觀點,歷史並沒有顯現所謂全球化的事實,充其量不過是出現了高水平的國際化,也就是國家之間經濟互動而已,經濟全球化是某些理論家的神話;
第四種觀點認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推動社會經濟、政治快速變革的中心力量,這些變革正在重新塑造著現在世界,但未來如何尚看進一步變革,即著名的「變革論」。
3、簡述跨國公司進行全球化經營和全球化競爭的四種基本戰略選擇並對每種戰略做出?
減速跨國公司進行全球化經營和全球化競爭的四種基本戰略選擇,並跨國公司競爭應該有很好的策略,很好的規定,很好的政策。
4、經濟全球化起源於什麼時候,論證觀點
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5、美國上世紀90年代怎麼對待日本的經濟
一、日美貿易摩擦戰的回顧
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規律表明內部因素是推動變化的決定性力量,外因只能通過內因發揮作用。日本在這場貿易摩擦博弈中鎩羽而歸,內因是缺少大局觀,沒有從戰略角度處理當時的問題,堅持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和封閉的市場模式,「擠占」他國發展空間,嚴重違背了國際社會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外因是美國利用其在國際舞台上的主導地位,對日採取了強硬措施,有人說這是「陰謀」,卻沒有依據,算是一種推測,但是確實是導致日本經濟持續10年衰退與低迷的極其重要因素。美國似乎扮演了一個不負責任的角色,美國卻是在維護本國利益。
1.美國難容日本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20世紀80年代,日本長期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不僅規模大,而且增長快,一片繁榮景象。由於這種繁榮是以對美歐乃至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貿易順差為代價,這雖不能說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客觀上卻也抑制他國經濟發展,「擠壓」了他國發展空間,嚴重違背了和諧共生的國際社會准則。相比之下當時美國經濟長期受到貿易、財政和消費三大赤字困擾,經濟滯脹近10年而難以擺脫。1987年,美國經濟經歷「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經濟衰退,危機四伏。隨著洛克菲勒總部大樓落入日本人手中,多數媒體評論認為美利堅合眾國正面臨著與大不列顛相同的命運。日本方面也有評論家稱「21世紀將是日本的世紀」。美國政治家布熱津斯基也嘆息「冷戰結束了,輸的是蘇聯,贏得卻不是美國,而是日本」。20世紀80年代末在美掀起的日本「威脅論」得到了各界廣泛認同。
2.美國反復、強烈地要求日本開放封閉市場都無效,最後才採取外部封堵措施,痛下殺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日貿易發生摩擦,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雙方開展紡織品貿易談判開始,直至90年代前半期兩國政府之間商談結構性協議,就兩國之間經濟關系幾乎所有領域的議題進行全面磋商。美方前後提出:要求日本調控進出口增長速度,減少順差;要求日本廢除《大店法》,允許美國商業企業進入日本市場;要求日本改革固定的、具有排他性的企業合作關系等等。由於日本對美國式西方經濟理念非常熟悉,辯稱按照市場經濟理念和關貿總協定等國際規則衡量,日本市場非常開放,無可指責。然而事實是當外國產品和投資進入日本市場時會遇到各種障礙。這些障礙有些是隱藏在政策實施細則里,直至遇到實際問題,精明的企業才可能意識到「這里存在障礙」,多數外資企業難以覺察;有些障礙是日本行會、商會的一些不成文規定在起作用;更加令人難以應對的障礙是在島國意識主導下,日本國民價值觀非常講究團結。民族團結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就是排斥外來競爭,就是不喜歡購買外國產品。面對這些五花八門富有東方文化色彩的障礙美國非常惱火,既不能在關貿總協定訴訟日本,又不可能讓日本國民洗腦,感到束手無策。有時美國甚至對日提出一些無理要求,強迫日本政府讓步。如要求日本汽車出口實行自主限制;要求日本半導體出口設定目標等。1992年美國時任總統老布希甚至親自出馬,訪問日本,坐鎮指揮對日磋商。每逢這種情況,日本總能巧妙地想出對策,以一些表面讓步與美國達成協議。事後美國政府很快就會發現日本的讓步不過是一種象徵性意義,對扭轉全局不過是「杯水車薪」。總之,美國對日磋商,盡管軟硬兼施,反復施壓,可結果收效甚微。美國在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中已經無法收手,恰巧正值冷戰結束,美國有能力、也具備條件,可以對日採取強硬政策。
二、日美貿易摩擦戰日本失利的外部因素
1.廣場協議限制了日本政府調控經濟能力。針對日本貿易從20世紀70年代起持續擴大的順差和美國貿易嚴重失衡,逆差佔到GDP的6%以上。1985年美國主導西方五國簽字「廣場協議」。五國同意聯手干預外匯市場,讓高估的美元實現軟著陸,以及各國利用財政、金融政策維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此後我們看到日元對美元連續10年升值,從1:240升至l:79,升值幅度67%。期間日本政府一直堅守廣場協議,維護美元地位,明知美元資產在貶值,「黑色星期一」時也不得不指導日本企業大量購買美元資產;1988年明知經濟有些過熱,卻不能收緊銀根,結果刺激日本經濟過度擴張。同時由於日元升值、外匯儲備增加及升值預期,使得國際資本大量流入日本,內外資金大舉進攻日本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價格開始瘋漲,產生了大量泡沫。顯然遵守廣場協議,捆住了日本政府手腳,導致經濟有所失控。
2.廣場協議堵住了日本經濟復甦出路。廣場協議賦予美國政府主導各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走勢的權力,而美元相對日元的貶值不僅一直在削弱日本出口產品競爭力,而且還可以隱含有為某種特殊目的服務,達到特殊目的的作用。前面所述,美國對日談判解決貿易摩擦問題持續多年沒有結果已經無法收手,最終以逼日元升值為手段,在外部堵住日本出口。人們仔細分析日元匯率走勢會發現,1993和1995年分別是日元急劇升值的兩個高峰期,而此時日本經濟正值戰後第12次循環上升周期(1993年10月—1997年5月),經歷從谷底爬出、逐步上升、進入繁榮的階段。1993年日本出口正在帶動經濟從谷底爬升,已經出現明顯拐點,但是爬升速度僅持續半年就因日元急劇升值,外需轉為負值,拉低了經濟增長水平而放慢了步伐,所以1993年、1994年日本經濟僅增長0.5%和0.7%,在超低空飛行,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沒有復甦感覺的復甦。1995年、1996年日本經濟增長水平分別達到2.5%和3.4%,從數字上似乎反映出復甦步伐有所加快。然而這是日本政府於1994年、1995年實施大型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滯後半年發揮出的效果而已。1994年、1995年日本政府公布分別追加投入了15.3萬億日元和14.2萬億日元財政資金,用於建設公共事業,並測算出將對經濟增長拉高3.0%和4.4%。換句話說當時日本經濟如果沒有政策支持,民間部門經濟增長實際不過是在零上下而已,顯然這兩年經濟復甦並不是民間部門經濟自發性復甦,而是政府人為拉高的結果。而導致1995年、1996年日本經濟民間部門增長停滯的原因就是日元急劇升值,外需負增長擴大,抵消了民間部門增長效果。在這連續多年出口環境惡劣影響下,日本企業不得不減少投資和壓縮開支,所以1997年5月日本經濟第12次循環出現下行拐點,進入衰退階段,1997年、1998年經濟再次出現負增長,直至1999年1月。顯然20世紀90年代日元急劇升值的兩個高峰期打擊了日本出口與日本經濟兩次復甦勢頭放慢、停滯和夭折,兩者之間高度相關,如此結局令人不得不懷疑其中的陰謀。
3.廣場協議讓日本忍受損失卻不能自主避免。美國金融機構掌握有大量國際流動資本,響應美國政府政策干預信息,美各大金融機構帶頭大量賣出美元,買入日元或其他貨幣實現美元貶值。這意味著美國機構在不斷地賣出貶值資產,買入升值資產,實現新增資產和既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為了維護美元國際地位,日本政府必須按照協議指導日本金融機構適當進行反向操作,即放棄購買升值的日元資產,去購買正在貶值的美國國債、股票、房地產等等,眼睜睜地看著新增和既有海外資產不斷貶值。
三、日美貿易摩擦戰日本失利的內部因素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起飛,發展獲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其創造了外向型經濟模式。但這種模式也是導致日本失利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對日本經濟模式進行深入分析。
(一)日本經濟模式產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復興時期國際競爭力十分弱小,由於資源極度貧乏,發展經濟所需資源幾乎百分之百依靠進口,對進口資源的大量需求客觀上要求日本必須有大量出口才能實現外匯收支平衡,可以說發展出口,實現外匯收支平衡成為日本經濟能否實現發展的最大障礙。為此,日本政府從國家角度研究和逐步摸索,總結、制定了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和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終演變成為一種制度化、長效化機制,這就是戰後著名的「日本經濟發展模式」。
(二)日本經濟模式的機制特徵
1.建立有強大的組織機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復甦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擴大出口,在國家經濟政策決策的最高級別——內閣設置了「出口會議制度」。由首相親自主持會議,定期召集有關省廳大臣出席會議,商討解決擴大出口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以擴大出口為核心配置資源,從各方面給以政策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最早出台的《外匯外貿管理法》中就有對發展出口所需外匯給予優先支持的規定,金融部門對出口企業所需信貸給予優惠的政策,對出口企業海外出差、海外設置分支機構用匯給予優先照顧的政策,甚至還有對出口業績好的企業給予特別嘉獎,對出口企業給予進口緊俏商品配額的政策等。
3.以發展出口產業為核心,高度重視發展製造業。如對出口企業引進技術所需外匯給予優先安排,對出口企業所需資源進口給予優先分配,對出口企業設備折舊可以採用加速方法等等。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政府對出口產業提高技術水平的政策支持最為重要。具體有:一是對引進技術的控制只允許全國引進一次;二是國家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提高的研發給予費用支持;三是在產權制度上主張適度推廣的政策等,這對日本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4.建立強大的出口促進體制。對出口企業需要了解國際市場信息,國家財政出資,成立專門機構在世界范圍廣泛收集、整理、分析國際市場信息,為廣大的中小企業無償提供信息服務,以及對出口企業出國參展實行鼓勵政策等。
5.形成出口帶動經濟周期性復甦的機制。在日本經濟周期性循環的原理告訴我們,當庫存增加超過一定限度經濟就會陷入衰退。而日本經濟周期性復甦往往從出口開始,當出口增加時企業庫存就會減少,出口產業就會逐漸復甦。於是出口產業會增加設備投資,對日本裝備製造業提出訂貨,於是復甦層面進一步擴大至全體製造業。當全體製造業復甦之後,相應地對服務業也會提出「增加訂貨」的需求,進而復甦擴展至第三產業,最終實現經濟全面復甦。所以,出口經常是日本經濟保持增長和實現周期性復甦的第一動力,投資往往扮演第二和從屬性動力,消費者需求則成為經濟復甦的最末角色。
(三)日本經濟模式存在的缺陷
世界上任何事物發展如果走向極端,就會發生物極必反的變化。日本發展成功是仰仗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可對美貿易摩擦戰失利歸根結底就是日本對外出口擴張過度,造成國際關系嚴重失調,遭到美國、歐盟等世界上多數國家強行「調整」。日本經濟失利自身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如下方面。
1.過多地依賴國際市場。在日本舉國上下共同努力下,20世紀50年代日本出口以輕紡品為主,為經濟復興立下功勞;60年代日本出口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出口大量增加,貿易收支由逆差轉為順差,帶動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70年代藉助兩次石油危機,日本出口產品節能特點突出,深受國際市場歡迎,貿易收支順差持續擴大,日本經濟甚至比擁有資源的美國還率先走出危機,實現復甦;80年代,日本出口呈現咄咄逼人之勢,一批具有代表性產品出口達到世界第一或位居前列,如鋼鐵、造船、機械、化工、電器、汽車等等。出口不僅成為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追趕美歐的「功臣」,更是日本國家的「光榮與驕傲」。然而,事物發展存在物極必反的規律,任何一套發展戰略不管如何正確都是依據當時的環境、背景制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時空約束。日本政府不管環境如何改變,也不考慮本國早已克服了「進口剛性擴張」等問題,繼續追求出口利益,在世界上「一花獨放」,將自己置於孤立的地位,違背了世界和諧發展第一要義:和諧共生原則,以至於出口從日本經濟發展成功的最大功臣變成貿易摩擦戰失利的「罪魁禍首」。
2.日本堅持發展製造業、完整的產業鏈和過分擴張產能,形成過剩產能和扭曲的結構。從20世紀80年代起,日本產品出口開始呈現咄咄逼人之勢,日本鋼鐵、造船、機械、化工、電器、精密儀器、汽車等產品出口,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對手。日元急劇升值以後,日本出口產業主動調整,將「重、厚、長、大」產品進行改造、升級,大力發展「輕、薄、短、小」產品。於是日本電器、自動化辦公設備、精密儀器、機器人、半導體晶元、汽車、高端鋼鐵等產品迅速成為新一代出口主力,向世界市場發起新一輪進攻。產品競爭力之高令美歐國家企業幾乎無法抵禦,市場分額大量淪喪。強大的競爭力進一步刺激日本製造業加大投資,擴張產能,反過來過剩生產能有必須依賴出口,形成了扭曲的經濟結構,失調的部門比例。當日本出口擴張的出路被堵,日本經濟就找不到增長點,經濟停滯的問題立刻成為各方矛盾突出的焦點,以至於從90年中期,日本企業不得不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處理產能過剩、過剩就業、開工率不足等問題,被迫進行長期艱苦的結構改革。
3.日本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後。與發達的製造業比,日本金融、信息、創新和知識產業發展嚴重滯後。特別是金融業競爭力弱,理財產品少,直接金融更加不成比例,而且在這個領域缺少國際知名的一流企業。例如20世紀80年代美國華爾街經紀人開發出了復雜的電腦交易系統和數學工具,以便操作各種復雜、新穎的金融產品,但以野村證券為首的日本證券公司卻沒有進取,交易技術停滯不前。實踐證明當日本「弱勢兵力」對陣美國強大的金融機構時,日本的弱點暴露無遺。1990年美國摩根斯坦利已經警覺到日本股市存在的問題,指出已經達到危險的程度,應該賣出。於是國際流動資本率先離去,引起日本股市最初的暴跌,但日本著名的四大證券公司幾乎沒有反應。日本政府甚至以道義的概念指責外國投資者離場有悖信義。等到日本股市一路下跌直至1995年日本金融機構才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再想採取措施已事過境遷,接著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已經無力回天。
4.日本高儲蓄,重投資、重生產、輕消費的政策,導致內需不足。作為日本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配套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一直鼓勵國民節儉消費,增加儲蓄,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本,用以發展經濟。日本政府還鼓勵企業以投資帶動投資、以生產帶動生產,在金融領域鼓勵以信用創造信用的方式發展製造業。這也是日本經濟在20世紀50年代實現起飛,短時間內發展出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鏈條、產業配套及產業內循環體系的重要經驗。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視消費為經濟消耗,置於次要位置,制定政策總是優先考慮企業利益。長期以往造成消費規模過小,形成內需不足,生產過強、過剩,經濟增長不得不依賴外部需求生存和發展。比較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不難發現日本製造業比重偏高和個人消費比重過低的事實。所以,鼓勵儲蓄,節儉消費已經成為日本發展內需主導型經濟最大的障礙之一。這個問題仍然困擾著日本經濟未來的發展前途。
5.日本市場封閉的類型。日本市場屬於表面開放、潛規則封閉的類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競爭力十分弱小,外匯極度貧乏。政府在設置經濟體制時,還曾考慮到本土文化特色,與市場經濟自由的競爭保持較大的距離,反而非常強調合作和避開鋒芒等。其封閉型具體表現:一是為了實現各行各業實行適度競爭,以減少自由競爭過度發展造成經濟損失,政府有意在各個領域扶植少數大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實行「寡頭壟斷」,由寡頭企業建立和維護市場適度競爭的市場秩序。二是鼓勵在日本大企業周圍聚集大批中小企業為之配套,形成產業群或日產業鏈,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日本稱其為「系列關系」。其系列關系之牢固不僅排斥外來競爭,而且對不同派系企業同樣有強烈排斥作用。三是日本大企業在占據的銷售或服務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的前提下,可以實現價格「默切」和市場地域劃分。四是政府扶植中小企業的政策,落實為讓大企業留下零散市場空間給中小企業生存,「實行人人都有飯吃」的市場規則。五是日本島國意識以團結為第一價值觀,愛國影響了消費行為,在市場上表現為偏愛國貨。在日本從企業到行業協會、經濟團體再到政府、政黨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這種規則。這種規則實行的結果造成外國企業和產品進入日本市場重重困難,我們常常說世界500強企業競爭力如何強大,但在日本市場鎩羽而歸不在少數。美國就是對這種市場規則束手無策,最後只有壓日元升值,從外部「封堵」日本出口,痛下殺手。
四、日美貿易摩擦戰
(一)內外不一
日本政府在廣場協議簽字,擺出對美協調政策的姿態,卻沒有從根本上處理好對外經濟失衡問題,向內需主導型模式轉變。中曾根內閣時代,曾以大規模擴大公共事業投資刺激經濟復甦,誤認為擴大公共投資就是擴大內需,等同於內需主導型經濟。可結果在經濟陷入衰退時日本還是依賴外需帶動復甦。當出口帶動經濟復甦失敗後,政府屢屢動用財政手段,持續擴大公共投資。但是日本國土狹小,該修的公共設施都已齊備,在不需要的地方建設公共設施,投資乘數效果已經江河日下,經濟不僅沒有復甦,還無謂地增加財政負擔,造成日本財政危機。
(二)國際利益高於經濟規則
在處理國際關繫上,日本沒有認識到冷戰結束,東西方格局打破後,原來的東西方陣營、敵友關系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正在尋找新的潛在敵手。而日本出口過度擴張早已超出了自由貿易范圍,威脅到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從國際政治學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社會體系包括國際秩序、國際結構和國際價值觀三大部分。世界上各國綜合實力對比決定了各國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份額」,建立在空間份額基礎上形成各國實力對比的結構關系和一種平衡、穩定的格局稱之為國際結構。在共同價值觀主導下制定的游戲規則稱之為國際秩序。日本出口過度擴張一是擠壓他國生存和發展空間,特別是擠壓了美、歐等發達國家的發展空間;二是在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環境里形成一國獨贏、一花獨放的局面,違反了國際社會和諧共生的准則;三是在經濟上沖擊美國,動搖美國主導地位等於沖擊了現行的國際體系;四是日本為國際社會做出的貢獻不足以彌補大家遭受到的「損失」,因而日本的發展對國際結構和國際秩序提出的「調整」沒有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基於以上,當時的日本已經由冷戰時期美國的盟友變為美國的威脅,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世界上的強大地位,有理由對具備挑戰者資格的國家採取措施,包括採取強硬的打壓措施。
(三)對流動性管理失當
日本政府忽略了流動性過剩,造成經濟泡沫化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任由國內國際流動資本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地產。日本央行官員曾對筆者透露當時日本甚至沒有對大量國際資本的流入進行監控。進而當經濟泡沫破滅時,日本政府又沒能及時指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指出問題的嚴重性,提出妥善處理不良資產的對策,一再錯過時機,以至於問題越來越嚴重,發展到局面不可收拾的地步。
(四)結構扭曲、「單兵冒進」
日本政府過度重視發展出口和出口產業,認為出口大量增加是經濟競爭力高的表現,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增加是國民財富的增加,對日本經濟有利無害。這種分析問題的觀點顯然是站在國內立場,失之偏頗。日本製造業出口產品競爭力強,成為日本的驕傲,卻刺激日本製造業過度發展,資源過於向製造業傾斜,結構發生扭曲。當出口出路被堵,製造業生產能力就會立刻發生過剩,經濟增長就會陷入停頓,出口產業反成為日本經濟衰退的始作俑者。
(五)政局動盪,政策過於搖擺,迷失了方向
20世紀90年代,面對泡沫經濟破滅這樣史無前例的艱難問題,客觀上要求日本政府應該制定出一套成熟的政策,並且始終貫徹如一。但是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前後更迭9次總理,改組內閣十幾次,頻繁的政策搖擺早已經令日本政治家和經濟智囊迷失了方向。最具典型事例就是針對日本大型都市銀行普遍擁有大量不良債權,瀕臨倒閉,政府是按市場經濟規則聽任其倒閉,還是採取實行保護政策。對此執政黨、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經濟界著名人士廣泛參與了討論,各執一詞,莫衷一是,這對日本政府的決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6、野村證券
野村證券,英文名NOMURA SECURITIES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2002年10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接納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為其特別會員,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從而成為首家獲准成為深交所特別會員的境外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2002年11月,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接納者灶談為首家境外特別會員。[1]發展歷程1925年12月25日從大阪首碰株式會社野村銀行中分離出來,成立了野村證券。1926年1月正式營業。1946年總公司移至東京。1949年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正式會員。1961年公司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1964年電子計算機部分離出來,成立株式會社野村電子計算機中心。1985年野村商務服務株式會社成立。1993年野村信託銀行株式會社成立。1999年11月野村企業信息子公司成立。 業務范圍1、證券經紀業務,主要從事和組織股票、債券的買賣。2、投資金融,認購政府債券及日元外債,發行公司債、股票。3、投資信託,經營股票、債券及外國投資信託業務。4、離岸金融業務,進行銀團貸款、項目貸款、中長期外匯貸款及短期資金拆借。;5、金融服務,開展廣泛的投資調查服務,為國際投資者擔任資產的保管及外匯運用工作。發展戰略:繼辯虛續保持全球有競爭力的日本金融機構的地位,事業徹底全球化,多樣化,確立穩定的盈利來源,充分利用股民的資金。7、投資屬於什麼全球化
投資全球化即經濟全球化。 其參與者主要為跨國公司,主要說一下跨國公司的投資經濟全球化。 自從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的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跨國公司為了適應更為激烈的全球化競爭,改變過去僅將活動集中在母國或者少數專業市場的做法,開始加大海外投資的力度。根據不同東道國在人才、科技實力以及科研基礎設施上的比較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有組織地安排科研機構,以從事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從而促使跨國公司的活動日益朝著國際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國際化的戰略已日益成為跨國公司獲取高額利潤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由於跨國公司的投資往往伴隨著先進技術的技術轉移和創新經驗的國際擴散,對跨國公司母國和東道國的技術創新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