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英國政府提出了口號期待更好擁抱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英國政府提出了口號期待更好擁抱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50:23

1、(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歐洲人的發現不僅導致新的全球性視野,也導致了美洲——歐亞大陸之間疾

(1)影響: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體(全球化開始);促進西歐資本原始積累;促進醫療技術進步;給美洲人民及生存環境帶來災難。(每條1分,共4分)
(2)原因:英國工業革命或工業化進程中環境被污染。(2分)
措施:英國政府通過立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2分)
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參與和斗爭促進了環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3)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國家干預的加強;福利制度建立與發展;全球化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環保意識增強;知識經濟促進人與自然協調,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
(答出5點即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2、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發展演變的主要特徵

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發展演變的主要特徵:

1、由教會負責實施到政府組織實施;

2、通對立法保障民眾的福利待遇;

3、重視兒童、低收入者和老人的保護;

4、涉及范圍廣泛,涉及教育、生產條件、失業、養老、生活等領域;受益人口大量增加等。

(2)英國政府提出了口號期待更好擁抱全球化擴展資料: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也是典型高福利國家之一二次大戰後,英國頒布了一系列社會保障法案,形成了福利國家的基本框架。

1834年,英國政府頒布《新濟貧法》,承認社會救濟是公民享有的合法權利,實施救濟、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責任。《新濟貧法把社會救濟第一次以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使社會救濟成為一項社會制度。在該法的影響下歐洲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建立起本國的社會救濟制度。

挪威於1845年頒布《濟貧法》法國則發布了一些濟貧法令,社會救濟制度在西方國家逐漸形成,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3、英國政府提出了什麼的口號希望更好擁抱全球化?

全球化英國。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2016年首次概述了對「全球化英國」的期待。她指出,「脫歐」不應只是讓英國思考與歐盟的新關系,還應思考英國在更廣泛世界中的角色。

「脫歐」後,英國需要更好地思考如何在國際上推銷「全球化英國」,賦予「全球化英國」更加明確的定義。

(3)英國政府提出了口號期待更好擁抱全球化擴展資料:

所謂「現代」是指英國致力於引領國際貿易規則改革。英國政府相信,除雙邊貿易安排外,世貿組織仍是解決當前貿易問題的最好平台,因此對推動世貿組織機制「現代化」有著濃厚興趣。

英國一直以引領國際規則制定的身份為傲,英國政府相信有能力推動世貿組織各項機制更加符合當今世界格局變遷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4、英國保守黨的象徵是什麼

英國保守黨是英國的老牌大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另一個是英國工黨。保守黨在20世紀的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出過邱吉爾和撒切爾夫人等著名首相,並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創下4次連續執政(1979年—1997年)的業績,但此後又創下該黨下野時間最長的記錄。在6年在野期間,保守黨內訌不斷,連換三任黨魁,政治實力嚴重被削弱。現任黨魁是大衛卡梅隆。 保守黨以往以「自由火炬」為黨的標志,但現今已改為使用一棵綠色的橡樹作新標志。另在2005年12月6日,保守黨又採用了新的口號,該口號為「以改變迎接勝利──不列顛的勝利」(ChangetoWin–WinforBritain)。傳統上,保守黨的官方顏色為紅色、白色和藍色,但藍色則最為常用,以區別於工黨的紅色(在坎布里亞部份選區,保守黨卻會選用黃色,以象徵當地朗斯代爾伯爵的家族紋章)。

5、英國教育發展現狀及設想是什麼?

(一)國際教育政策 2004年英國教育部發布了題為《置世界於世界一流教育之中》(Putting the World into World Class Ecation)的國際教育發展戰略報告。英國政府期望,通過國際教育的發展使英國教育和培訓事業能夠為英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這份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三大發展目標及其相應的具體目標和政策。 第一大戰略目標是:「為生活在全球社會中並在全球經濟中工作,而培養我們的(英國本國的)兒童、青年和成人」。其基本理由是,如今,許多人到海外旅行和工作,在每個城市的大街上都能夠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我們的經濟更加全球化,我們每四份工作中就有一份與國際貿易相關。這些都使我們感到強烈的、直接或者間接的國際競爭。這種全球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將是深遠的。為此,英國政府強調,「有責任為兒童、青年和成人做好國際生活的准備」。 第二大戰略目標是:加強與國際夥伴的合作,使各國的目標都實現。英國政府認為,各國應該「相互學習、分享經驗、相互協作,共同提升教育、技能和服務水準」。 第三大戰略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為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服務。英國政府要求英國的教育和培訓機構以及大學的研究部門最大限度地為海外貿易和國內投資作出貢獻。教育與技能發展在全球知識經濟中具有中樞性的作用。教育和訓練不僅釋放出個人的潛能,而且擴張著現代經濟的競爭力。 (二)三級管理架構 英國國家一級的教育管理行政機構是教育與技術部(DFES)。教育與技術部的行政長官是教育與技術國務大臣,下面有三個部長對其直接負責:學校標准國務部長,兒童國務部長,終身學習、繼續教育與高等教育國務部長。「創造機會、激發潛能、達成卓越」是教育與技術部的領導理念。教育與技術部的職能與幾個專門機構,如課程與資格局(QCA)、教育標准辦公室(OFSTED)等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們不是教育與技術部的下屬機構。 地方教育管理行政部門主要為市郡地方教育當局(LEA),直接受教育與技術部領導。經過十幾年教育改革,目前基本形成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治相結合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 1988年教育改革法在加強中央教育行政集權的同時,對地方教育行政進行了分權,並授權學校自主管理。任何注冊學生不少於300人的郡辦或民辦學校經過規定程序,均有獲得直接撥款公立學校資格的權力。英國中小學的管理體制是學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具體來說,中小學校的教育方針、課程計劃、學校標准、教師標准及部分學校的辦學經費,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掌握和控制;而學校的具體培養目標、服務方向、基本規模、部分課程、校長任免及部分小學的辦學經費則由地方教育當局控制。學校內部的管理結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即高級管理層、中間管理層和基礎操作層。高級管理層主要由校董事會、校長組成;中間管理層主要是高級管理委員會;基礎操作層主要是由教研組、年級組構成。 (三)基層學校狀況 1.學生管理很嚴格 學校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十分嚴格。學生平時一律穿校服、佩胸卡到校。學生如果有事離校,應由校長簽名批准,同時家長必須到校門口接走,並說明離校的理由和如何彌補落下的功課等問題。學生在校期間嚴禁使用手機、MP3等,回家沒有父母的同意不允許上網。學生如有吸煙等行為必須回家反省24小時;如果動手打架,打架雙方都要先回家反省72小時,然後再接受學校處理。考試非常嚴格,大型考試都在體育館進行,單人單桌,每張桌子前後左右間隔一米開外,考場內有5名教師不停巡查監考。 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從全英國看,通常只有50%的中學畢業生能考上大學(Palmer』s中學、Hassenbrook中學的大學錄取率均在90%以上)。學生座談會上透露,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生的成績,所有學生完成每天家庭作業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家長不輕易給孩子零花錢,確有需要,要孩子提出申請,過後家長要查賬核實,一定要弄清買了些什麼,還剩多少錢等。 2.教師工作很敬業 教師每天到校後都要參加例會,明確當天的工作安排並討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他們每周平均課時達到20節以上。在備課方面,根據教育部門的教學計劃,依據教材,盡可能拓展可用的教學資源,自行組織教學內容,尤其是地理、歷史、物理等科目都有詳細的教學設計。學生的作業每天必改,作業問題較多的學生放學後要單獨補習。平時教師之間隨時都在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3.成功校長很辛苦 校長盡管沒有繁重的課務,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大到政府的評估、教師的招聘、資金的募集,小到學生離校的出門證明,都必須身體力行,所以,校長們每天都很忙碌。友好學校的格萊斯貝校長說要當成功的校長,除了必須有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團結的隊伍外,還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因為生源數量與辦學資金是密切掛鉤的。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只有高質量才有高評估,有高評估才能吸引充足的生源。 Palmer』s中學已有300多年的辦學歷史,校長Peter Fenwick先生認為,他當今最感困惑的是兩件事:一是全體教師、職工對辦學目標是否認同;二是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教師。可能因為成功校長很辛苦,英國競聘正職校長的人選很少,英國政府不得不把正職校長的工作年限延長至65周歲。 4.英國教育很「節儉」 英國是一個發達國家,英國的教育聞名世界,但英國學校的外觀都很不顯眼,有的甚至給人一種破舊的感覺。從辦學有800多年歷史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簡朴的學院校門,到校內800多年沒有改變的頒發畢業證書的拱形禮堂、多功能簡易桌椅乃至自製的實驗儀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英國學校的這一特色──節儉。校長、教師的辦公室都很小,並且布置極為簡單,有些辦公設施據說還是教師們親手製作的。 英國學校的經費撥款要經過議會通過,但該花的時候絕對是大手筆。比如,雖然一室多用,但每個學校都有許多固定的單獨輔導室或實驗室。Hassenbrook學校有一個全英唯一的創新思維實驗室,造價不菲,實驗室從設計到內部設施都是一流的,英國教育大臣專門為實驗室啟用揭幕。也許只有在這時我們才能體會英國教育「節儉」的真正含義。在友好學校參加的那次校長辦公會議,主題是350萬英鎊如何用到最關鍵的地方。最後為激勵優秀學生,學校決定給他們提供免費早餐。 5.對中國教育很關注 英國政府和學校都對中國的教育現狀和課程改革高度關注。此次訪問中,英方還專門舉辦了主題為「今日中國」的中英校長論壇。英國有一百多位校長出席(對英國來說,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會議)。論壇上,英國學生以演講的方式展示了他們中國普通話的水平。英國保守黨副主席Stephen Castle在致辭中指出:「今天能夠參與這次會議,已經表達了對兒童和年輕人的重視;一種對他們未來將通過交流的機會而成為世界公民的關注,而僅僅在幾年前,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十年前,我們只是夢想兩國學生能交互訪問,如今,學生互訪已經對學校間的校際交流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十年前,大部分學校對在學校中進行普通話的教授有著熱切的渴望,但仍被視作一個十分長期的項目。為進一步增進兩國年輕人的友誼和了解,英國政府的學校正致力於把中國普通話課程引進更多的學校,我們相信這些將對21世紀世界的穩定和繁榮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雖然英國學生對中國仍然了解不多,但提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們都知道。談到中國學生都學英語,大多數能進行簡單的會話,他們異常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