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對中國公共管理的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對中國公共管理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3-19 20:37:54

1、社會環境對公共管理的影響

影響著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評估,同時也體現在執行者調動、處置相關事務和社會資源的能力上。社會環歲晌滲境對公共管理的影響是影謹做響著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評估,同時也體現在執行者調動、處置相關事務和社會資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業管理者的乎脊權力一旦形成,其權力的管理范圍和強度也就相應發展。

2、如何利用西方理論與中國本地資源建構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論

作為一種正在成長著的公共管理新理論範式以及實踐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改革的必然產物。新公共管理倡導以顧客、結果和競爭為導向的行政理念,對傳統的公共行政體制和方式進行了深刻地揚棄。新公共管理有其新穎、合理之處,它反映了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實踐的發展趨勢,體現了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運用新公共管理理論構建中國特色公共穗沒管理模式,值得探討。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內涵

新公共管理運動起源於英國、美國等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並逐步擴展到包括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乃至全世界。在當代,新公共管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響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個非常鬆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又指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還指在當代公共行政領域持續進行的改革運動。其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讓管理者進行管理;衡量業績;產出控制;顧客至上;公共服務機構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競爭機制;採用私人部門的管理方式;改變管理者與政治家、公眾的關系。這八個要點既是當代西方猜棗納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徵。
新公共管理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公共性」作為新公共管理的一種基礎性內涵,決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體或對象是公共事務,即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統治階級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務的具體內容也必然滿足統治階級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圖將政府市場化,冒著讓社會步入危險的風險讓市場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也產生了如何與公共職能有機結合的問題。一味注重實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於過分強調對「績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導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二、新公共管理理論應用於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構想

(一)加強政府的治理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歷史變革。在經濟轉軌時期,各級政府普遍面臨一方面政府要放權於企業、放權於市場、放權於社會,另一方面政府還要承擔起培育市場主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任務。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社會自主化管理,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現階段我們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參與市場活動、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不夠規范,對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仍然很多、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仍未形成,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未能很好發揮的問題。有鑒於此,當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進一步調整組織結構,加強和統一宏觀調控部門,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流通管理體制和金融監管體制,強化市場監管力度的改革上。通過這樣的措施,可以進一步重新構建政府新的職能體系,明晰政府與市場各自的責任關系。使政府得以充分發揮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領導和治理作用。

(二)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識淡薄,龐大的財政支出不僅影響了政府形象,也妨礙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過改進管理方式,推進電子政務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對政府管理的影響表現為具有生產力性質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創新,政府通過現代管理手段,轉變傳統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
要依法規范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和許可權。岩叢屬於中央職能范圍的事務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屬於地方政府職能范圍的事務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處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必須按照既有利於國家政權的統一,又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原則,依法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管理許可權。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及相互關系應當由憲法加以規定。(四)大力推進以事業單位為代表的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我國今後機構改革的重點。我國政府改革的重點是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加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培育公共服務體系,遵循著「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的歷史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在未來進一步的體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是一個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個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滿足公共服務需要、科學合理、精簡高效的現代事業組織體系。

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如何進一步發揮政府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公共行政管理的現代化,是擺在國人面前的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正在帶來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飛速變化,帶來社會各個群體行為和要求的變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方式必須發生變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轉變觀念實質上是轉變對政府作用的定位認識。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應對社會要求、順應市場化浪潮的時代產物。新公共管理重視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強調政府組織與其公共組織相統一,重在政府組織上;主張社會問題管理與資源管理相統一,重在問題解決上;關注結果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統一,重在結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與效率相統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組織的外部管理與內部管理相統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內涵的本質是公共性。這種公共性是社會性的升華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體、價值觀、手段、對象和目標都體現了公共性,從而與私營部門的管理區別開了。公共管理從權力中心向社會中心轉變,從管理中心向服務中心轉變,管理原則從對上負責到對下負責轉變,等等,也都體現了公共性對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確定位服務對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選擇等理論為基礎,認為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繫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服務應以顧客或市場為導向,主張建立一個「企業式政府」。一個政府官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家或企業管理人員」,從而改變了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社會公眾則是因向政府納稅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公民對政府的制約主要通過行使政治權利來實現,顧客對企業的控制主要通過購買其商品和服務來實現。企業家式的政府應是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並提供較高服務效率的政府。為此,政府應該以服務對象為顧客,以顧客為上帝,政府服務應該以顧客需求或市場為導向。新公共管理將市場模式引入公共領域後,試圖運用顧客驅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效率和質量。我國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財力應當集中到滿足公共需求,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上。「十一五」規劃綱要體現了這個要求,首次劃定了政府公共服務領域范圍,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基本公共服務明顯加強」,將更多的財力投向公共服務領域。

(三)合理區分政府職能。
新公共管理強調合理劃分政府的決策職能和管理職能,主張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應該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執行政策,政府應該把管理和具體操作分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目標是:市場化、民主化、規范化、高效化、服務化。全球化、信息化對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許多挑戰。要求政府具有高度靈敏的應變能力和一流的決策水平。要在全球政策環境中有效發揮作用,政府和政策制定體制的結構就有必要進行調整。對社會公共事務大包大攬使政府很容易陷入千頭萬緒、紛縈復雜的社會公共事務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國內國際重大問題作出及時、果斷、正確的決策。因此,政府應當主動實現職能轉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轉變政府職能的基本理念是:「小政府,大服務,大市場。」

3、全球化對我國公共管理的發展有何影響

無可否認,全球化首先是一種經濟現象。自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性貿易往來、資金流動和技術革命,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整體。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從物質和觀念兩大方面對包括個人、組織、民族和國家在內的整個社會的各種關系產生著重大影響,進而重新塑造著現代世界和世界秩序,[1]也迫使所有政府和社會為了適應這股席捲地球每個角落的變革浪潮而進行自我調整。
在這股來勢洶涌的浪潮面前,有人提出,在全球成為一個大市場的前景下,民族國家將不復存在,全球將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世界」[2]但這種觀點忽視了國家政府依然強大的現實。的確,全球化給民族國家的存在提出了疑問,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系列規則至少使各成員方的貿易規則和政策趨同,但民族國家並不僅僅以經濟為存在的基礎,國家成員對疆土邊界、共同的生活方式、共享的文化的認同是民族國家存在的更重要的基礎。在全球化過程中,國家的行為雖然受到大量國際規則和因素的制約,但國家的作用也並不會因此而式微,實現國際間各領域合作的基本單位仍然是國家。當然,國家發揮作用的方式和途徑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毋寧說,民族國家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過程,各國政府正在通過改革相關的觀念、制度、結構和政策而以新的職能定位在全球化時代展現出新的面目。在這個變革過程中,各國政府首要面對的就是公共管理的變革。

一、全球化為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戰:
(一)全球化首先是經濟的全球化,在世界大市場上,為了獲得最大收益並為本國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每個國家都希望其它國家對自己的貿易壁壘越少越好,但在各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之上並不存在一個全球政府,而武力不僅不能促進貿易,相反,只能阻礙貿易。所以,各國之間就必須做出努力,通過談判達成某些一體遵行的規則,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WTO的一系列規則。因此,平等的談判、協商和遵行是全球化過程中的基本游戲規則。不管是民主國家還是威權國家,只要是受規則約束的成員方,那麼,就必須遵守基本游戲規則。而對基本游戲規則的遵守必然反映在該國的內部制度和管理上。也就是說,由各國共同制定並同意的旨在促進貿易的規則實際上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約束,使各政府在本國進行管理的時候,不能不受這些國際規則的制約和平等精神的影響。這實際上是對各國的管理理念基礎和管理結構提出了重大挑戰。
(二)全球化實際上造成權力和權威中心的非唯一性,從而使國際治理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公民個人有充分的技術資源來獲得政府不可能控制也不可能審查的大量豐富的信息,從而使公民個人在信息的擁有上與政府相比至少不處於劣勢。實際上,大量的似乎無窮盡的信息和新鮮事物的出現就已經使政府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招架、無法應對,更遑論對公民個人的信息獲得來源與數量、種類進行控制和審查了。由於全球化以科技和知識信息為主要依託,政府運用科技對知識信息的掌握程度就成為政府管理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面對紛繁無窮的知識信息,政府在國內的治理中需要尋找合作者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管理,而合作者正式公民社會當中的各種組織和個人。實際上,從知識和信息角度看,國家的公共管理已經不可能維持以往那種政府單一中心的格局和權威,毋寧說,政府只是多個管理中心中的一個相對的核心,與不具有國家強制力的其他管理中心並存。因此,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國家內部的公共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將隨之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
(三)全球化過程一旦啟動,就具備了不可逆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跨國的流動和聯系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緊密。並且,世界市場對資本、人才的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將越來越不受國家、政府的約束,而更多地依賴於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形成、正在形成和將要形成的各種民間組織。這在一定程度上無疑也是對國家的控制力的一個重大挑戰。如果對此無動於衷,或者仍然採取壓制或限制措施,則容易造成國家與由公民個人構成的社會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所以,改革管理模式以適應和運用跨國流動和聯系,也成為國家在管理層面面臨的現實挑戰。
全球化帶來的還不僅僅是這三方面的挑戰,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還將會出現各種我們目前難以預料的挑戰。而與全球化相關的絕大多數挑戰都首先要求國家層面的有效回應,特別是國家在公共管理層面的有效回應。

二、我國公共管理現狀分析
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公共管理從理念到體制結構和具體的管理行為實際上形成了官僚體制為中心的輕視公民的總體特點,造成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缺位,這一方面繼續造就政府在管理中的全能主義慣性,並增加政府管理的成本;同時,公民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對政府管理的依賴性也絲毫不減,缺乏公民意識。所以,我們的政府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負擔仍然在加重,難以對來自國際和國內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從而做出有效的決定來應對紛繁復雜的環境變化和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又造成公民參與管理無門,在參與熱情與參與冷漠之間游離。同時,更深地涉入全球化過程又意味著透明度等國際規則對我們國內公共管理的制約和極大推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公共管理應該如何應對呢?

4、結合現狀,論述公共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

公共管理是一門經濟、管理、社會科學三者有機結合的科學,注重培養學生對公共事物的分析、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對數學的要求沒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那麼,但是需要針對不同專業加試不同的科目。行政管理需要有政治學基礎,醫療管理一般只接受本科是醫學的學生,教育經濟與管理要求學生本科階段須修滿一定學分的經濟、管理課程,土地資源管理要求考察土地測量、土地資源利用的有關知識,社會要考察社會學的基礎知識。

從事社會和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多選擇考公務員或者在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也有的在外資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社會和行政管理類似,主要服務於政府機構,也需要公務員考試,也有許多人在人力資源公司、獵頭公司尋找機會。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主要服務於大型醫院,此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比較穩定,不過近幾年也有飽和的趨勢。土地資源管理看似是為政府培養土地管理人才,其實更多人進入了房地產公司從事土地購買、土地管理、房產管理等工作,如果再具有測量、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將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一般情況下,政治學、國際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報考行政管理,醫學報考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報考教育經濟管理,土地資源、測繪科學、房地產管理等專業報考土地資源管理。

5、再沒人告訴我 我就完了

2004屆碩研畢業生求職就業情況調查報告

劉太剛* 呂昌偉** 李艷花***

2004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共有107名在校碩士研究生畢業,去除委託培養的定向生和留學生15名,有92名同學都有過畢業前的求職經歷。其中包括2001年入學的三年制碩士研究生36名和2002年入學的二年制碩士研究生56名。從2004年6月起,我們對這92名同學的求職就業情況進行一次無記名問卷調查。本項調查的目的,主要在於鍛煉我們做實證研究的能力,同時為行政管理系改進研究生教學及畢業生擇業指導提供實證數據。

本項調查所設計的問題,主要涉及就業基本情況、影響就業的因素及畢業生對學校的要求三部分內容,其中以影響就業的因素為本項調查的重點。

本項調查共回收51份問卷,回收率為55.43%。根據這些問卷,我們做出如下統計分析:

一、2004屆碩研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在此方面,問卷設計了四道問題,以分別了解畢業生開始找工作的時間、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所簽單位的性質和所簽單位的待遇(月薪)。

1、畢業生開始找工作的時間

調查結果統計:對於開始找工作的時間,選擇「倒數第三學期之前」的,佔1.96%;選擇「倒數第三學期」的,佔5.88%;選擇「倒數第二學期」的,佔74.51%;選擇「最後一學期」的,佔19.61%。從中可以看出,近四分之三的同學是在倒掘空數第二學期,也就是畢業班的第一學期開始找工作;其次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學是在最後一學期開始找工作;只有不足8%的同學(共4人)在「倒數第三學期」或更早的時間即開始找工作。而這4名很早就開始找工作的畢業生中,有2名 「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選擇「湊合」,另2名選擇「比較滿意」,他們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尚未達到本項調查的平均水平(即「湊合」佔27.45%,「比較滿意」佔54.90%)。

基本結論:在倒數第二學期開始找工作並不算遲。工作找得早,不一定就好。

2、畢業生對現仔散族在工作的滿意度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根本不滿意」的,佔1.96%;選擇「湊合」的,佔27.45%;選擇「比較滿意」的,佔54.90%;選擇「很滿意」的,佔13.73%。從中可以看出,多一半的畢業生對所找到的工作比較滿意,其次有近三分之一的畢業生認為還湊合,再次有近七分之一的畢業感覺非常滿意,而只有不足2%的同學對工作根本不滿意。

基本結論:總體而言,行政學系2004屆碩研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相當令人滿意。

3、畢業生就業單位的性質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行政單位」的,佔39.22%;選擇「事業單位」的,佔33.33%;選擇「國有企業」的,佔11.76%;選擇「私人企業」的,佔5.88%;選擇「其他」的,佔1.96%;選擇「尚未落實單位的」佔7.84%。從中可以看出,有超過70%的畢業生就業於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其次有超過10%的畢業生就業於國有企業。考慮到還有近8%的畢業生當時(2004年6月下旬)尚沒有落實單位,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的情況應當說相當不錯。

基本結論: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等公共管理類的單位是行政管理系碩研畢業生的主要去向。畢業生在就業單位基本能用其所學。

4、畢業生就業薪酬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二千元/月以下」的,佔17.95%;選擇「二千到三千元/月」的,佔33.33%;選擇「三千到四千元/月」的,佔19.61%;選擇「四千到五千元/月」的,佔9.8%;選擇「五千到六千元/月」的,佔11.76%;選擇「更多」的,佔1.96%。從中可以看出,有超過一半的畢業生一畢業就能享受每月二千到四千元的待遇,而每月在二千元以下的不足五分之一。

基本結論:畢業生就業薪酬總體令人滿意。

二、影響2004屆碩研畢念弊業生就業的相關因素

在此方面,問卷共考察了8項因素的影響,即:預期待遇、本科就讀學校與專業、在校時間安排、書本知識的掌握、科研成果、社團活動、兼職、關系。此外,問卷還比較了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及不同求職方式的有效程度。

1、本科就讀學校及專業的影響

調查結果統計:就本科就讀學校的影響而言,選擇「根本不影響」的,佔9.8%;選擇「有點影響」 的,佔54.9%;選擇「影響較大」的,佔21.57%;選擇「影響很大」的,佔9.8%。就本科就讀專業的影響而言,選擇「根本不影響」的,佔3.92%;選擇「有點影響」的,佔58.82%;選擇「影響較大」的,佔27.45%;選擇「影響很大」的,佔5.88%。從中可以看出,九成以上的畢業生認為本科就讀學校與專業對求職成功有影響,三成以上的畢業生認為這種影響相當大。而且本科專業對求職的影響略微超出本科學校的影響。

基本結論:即使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其出身(本科就讀學校及專業)不同,身價亦受影響。

2、時間安排與就業滿意度之間的關系

當被問及「與其他同學相比,您用於讀書學習和參加其他活動的時間安排比例」 時,有29.41%的同學選擇了「讀書學習的時間多」,11.76%的同學選擇了「參加其他活動的時間多」,41.18%的同學選擇了「大體相當」,還有13.73%的同學選擇了「沒比較過」。

在「讀書學習的時間多」的同學中,「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選擇「湊合」的,佔26.67%; 「比較滿意」的,佔60%; 「很滿意」的,佔13. 33%。 在「參加其他活動的時間多」的同學中,「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選擇「湊合」的,為0; 「比較滿意」的,佔83.33%; 「很滿意」的,佔16. 67%。在時間分配「大體相當」的同學中,「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選擇「湊合」的,佔23. 81%; 「比較滿意」的,佔57.14%; 「很滿意」的,佔19. 05%。從中可以看出,時間分配「大體相當」的同學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參加其他活動的時間多」的同學,再次是「讀書學習的時間多」的同學,而在時間分配上 「沒比較過」的同學對工作的滿意度則最低,尤其是其 「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為「湊合」的比例,至少其他三類同學高出40個百分點。

基本結論:缺乏清楚的時間觀念和理性的時間安排,是求職的大忌。

3、科研成果對求職的影響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有很明顯的積極作用」的,佔37.25%;選擇「有積極作用但不明顯」 的,佔47.06%;選擇「沒什麼作用」的,佔9.8%。從中可以看出,有近九成的同學認為科研成果(包括課題、論文、著作等)對求職有幫助,其中近四成的同學認為這種幫助相當大。

基本結論:學生在校期間做科研,是磨刀不誤砍柴功,有助於求職。

4、參加學生社團對求職的影響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幫助很大」的,佔23.53%;選擇「有點幫助但不是很明顯」 的,佔52.94%;選擇 「基本上沒什麼幫助」的,佔21.57%。從中可以看出,對於參加學生社團對求職的影響,各有二成多的同學觀點截然相反,而五成以上的同學則認為「有點幫助但不是很明顯」。

基本結論:對求職而言,與其參加學生社團,還不如老老實實讀書做科研。

5、兼職對求職的影響

調查結果統計:就盈利性兼職對求職的影響而言,選擇 「影響很大」的,佔11.76%;選擇「有影響但不大」的,佔52.94%;選擇「基本沒積極作用但影響學業」的,佔5.88%;選擇「沒做過不清楚」的,佔21.57%。就非盈利性兼職對求職的影響而言,選擇「影響很大」的,佔9.8%;選擇「有影響但不大」的,佔56.86%;選擇「基本沒積極作用但影響學業」的佔9.8%;選擇「沒做過不清楚」的,佔19.61%。從中可以看出,八成左右的同學有過兼職經歷,僅有一成左右的同學認為兼職經歷對求職很大。同時,從對求職的影響來看,社會兼職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差別幾乎不存在。

基本結論:無論盈利性兼職還是非盈利性兼職,對於求職的直接影響都不大。

6、兼職經歷被單位認可的程度

調查結果統計:對於兼職經歷被單位認可的程度,選擇「作為工作經歷很認可」的,佔47.06%;選擇「不認可這種工作經歷」的,佔11.76%;選擇「單位不考慮這個問題」的,佔37.25%。從中可以看出,超過五成的同學認為兼職經歷不被單位認可,近五成的同學則持相反的看法。

基本結論:不同單位對於兼職經歷的認可程度差異很大。

7、最有助於求職的實踐活動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實習」的,佔52.94%;選擇「社團活動」的,佔27.45%;選擇「盈利性兼職」的,佔11.76%;選擇「非盈利性兼職」的,佔7.84%。從中可以看出,在上述四種實踐活動中,半數以上的同學認為實習最有助於求職。

基本結論:實習對於求職非常重要。

8、關系對求職的影響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很大」的,佔62.75%;選擇「一般」的,佔29.41%;選擇「不大」的,佔5.88%;選擇「沒用」的為0。從中可以看出,六成以上的同學認為關系對於求職影響很大,且沒有一人認為關系對求職沒用。

基本結論:關系對求職的影響盡人皆知。

9、五種常見求職方式的有效性比較

為了比較網上投簡歷、校外招聘會、校內招聘會、熟人介紹和上門自我推銷這五種最常見的求職方式的求職效果,本項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對上述五種方式的有效性依次排序。我們在統計的時候按照每種求職方式所處的序位給予不同的權重值,即排序第一的給一分,排序第二的給二分,依次類推。這樣,每種求職方式的求職效果與其最終得分成反比,即最無效的方式得分最高,最有效的方式得分最低。各種求職方式的分值區間是51---255分。

調查結果統計:熟人介紹100分,校內招聘會121分,網上投簡歷151分,校外招聘會160分,上門自我推銷203分。從中可以看出,熟人介紹最為有效,而上門自我推銷的效果最差。

基本結論:上門自我推銷的求職方式可以放棄。

10、八個因素的綜合比較

為了比較科研能力、外貌、英語能力、實踐經驗、求職心態、機遇、社會關系和得體的言行舉止這八種因素對求職的影響,本項調查要求被調查者按照上述各因素對求職的影響大小進行排序。我們在統計的時候按照每種因素所處的序位給予不同的權重值,即排序第一的給一分,排序第二的給二分,依次類推。這樣,每種因素對求職的影響與其最終得分成反比,即影響最弱的因素得分最高,影響最大的因素得分最低。各種因素的分值區間是51---255分。

調查結果統計:科研能力133分,英語能力146分,機遇150分,實踐經驗151分,社會關系168分,得體的言行舉止183分,求職心態203分,外貌205分。從中可以看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科研能力、英語能力、機遇和實踐經驗,而前面統計結果顯示比較重要的社會關系只排在了第五位。

基本結論:關系誠可貴,機遇價更高,若為能力故,二者皆可拋。

三、畢業生求職對院系工作的要求

為了了解畢業生對學校及導師的要求,本項調查設計了四個問題,以分別考察哪些課程有利於求職、應增設的課程、對嚴格論文寫作要求的看法、選擇導師的標准。

1、本系哪些課程有利於求職?

本項調查設問:您覺得本系設置的課程中的哪些課程有利於您的求職?(請依次列出三門課)

調查結果顯示,排在前面八位的課程依次是:人力資源管理,獲選率為64.71%;行政學,獲選率為39.22%;公共政策,獲選率為35.29%;行政法,獲選率為29.41%;組織理論與管理,獲選率為29.41%;管理學,獲選率為27.45%;公共經濟學,獲選率為13.73%;公文寫作,獲選率為11.76%。從中可以看出,六成以上的同學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有利於求職,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學認為行政學、公共政策有利於求職,而近三成的同學認為行政法、組織理論與管理、管理學有利於求職。

基本結論:對不同的同學、不同的單位,各門課程對於求職的價值也有所不同。

2、本系應增設哪門課程

在問及本系應增設哪門課程時,51名被調查者中有18名未給答案,其餘33名被調查者共開出19門課程。其中排名靠前的課程依次為:公文寫作(8人),西方經濟學(5人),公共關系學(3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3人),其餘15門課程的推薦人則不超過2人。

基本結論:在本系應增設哪門課程的問題上,可謂眾口難調。

3、經過求職經歷後對學校及導師的嚴格要求的看法變化

本項調查設問:經過一段找工作的經歷之後,你對學校及導師在學習及寫畢業論文寫作方面的嚴格要求持何種看法?

調查結果統計:選擇「更能理解」的,佔47.06%的同學;選擇「看法沒變,還是認為嚴格一點好」的,33.33%;選擇了「看法沒變,還是認為沒必要那麼嚴格」的,佔13.73%;選擇了「更不能理解」的,佔3.92%。從中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同學認為學校及導師在學習及寫畢業論文寫作方面應對學生嚴格要求。

基本結論:學校及導師在學習及寫畢業論文寫作方面對學生嚴格要求,通常不會影響學生求職。

4、選擇導師的標准

本項調查設問:如果可以自由選擇導師,你最看重導師的哪些方面?

調查結果統計: 「人品好責任心強」的獲選率為60.78%;「學業上的指導」的獲選率為39.2%; 「找工作方面的幫助」的獲選率為17.65%; 「人際資源的可用性」的獲選率為15.69%,「名氣」 的獲選率為5.88%,「經濟上的扶助」 的獲選率為0,「其他」的獲選率為1.96%。從中可以看出,導師的人品責任心被六成以上的同學所看重,導師在學業上的指導被近四成的學生所看重,而導師的名氣以及導師在找工作方面的幫助、導師人際資源的可用性則一般不被學生所看重。

基本結論:「人品好責任心強」+「學業上的指導」+「找工作方面的幫助」+「人際資源的可用性」+「名氣」=理想導師。其中,「人品好責任心強」+「學業上的指導」=90分。

四、在校讀研期間最大教訓

本項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寫出其本人在校讀研期間的最大教訓。51名被調查者中有26名未給答案。在其餘25名被調查者總結的教訓中,有18人的教訓與學習有關,4人的教訓與方法有關,2人的教訓與社會實踐有關,另有1名可能與考慮問題的眼光有關。

1、學習有關的教訓

「應該多花時間學習,對人生定位應准確」;「認真看書,時間寶貴」;「對職業生涯未做較好的規劃,未能針對性的學習」;「沒多看書」;「看書少,需要加強」;「科研成果較少」;「學習更多的知識,鍛煉好身體」;「認真讀書、積極思考」;「要好好讀書」;「技術性知識掌握不夠」;「多花些時間用於學習和研究」;「多學習」;「科研能力待加強」;「讀書時間少」;「要提高寫作能力,多寫點文章,外語計算機要加強」;「應該更用功點」;「應盡可能早著手找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太懶散」。

2、與方法有關的教訓

「死盯一點」;「不要一棵樹上弔死,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自己找准自己的路子」。

3、與社會實踐有關的教訓

「社會實踐不多」;「缺乏實習經歷,工作經驗」。

4、可能與考慮問題的眼光有關的教訓

「風物長宜放眼量」。

基本結論:學業方面不夠用功是大多數畢業生的最大教訓。

五、對師弟師妹的求職贈言

本項調查設問:」對以後師弟師妹的求職,你最想說的話是:」

調查結果顯示,51名被調查者中有9人沒有贈言,其餘42名被調查者的贈言可粗略分成四種類型:心態型(13人),方法型(11人),學業型(10人),勵志型(7人),自嘲型(1人)。

1、心態型贈言

「微笑著面對生活」;「沉住氣,肯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急不躁,充實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態」;「放好心態,做好定位,多頭出擊」;「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心態」;「積極樂觀,自信豁達」;「自信」;「自信、謙虛」;「調整心態,務實找工作」;「時刻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有一個好的心態,不怨天尤人,抓住每一個機會」。

2、方法型

「做好職業規劃,早著手准備,不要耗費在校的時間,多學多練」;「積極主動,堅持到底,調動一切可能的資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平時珍惜時間,充實時間,多做嘗試」;「准確定位,把握一切機會」;「珍惜求職之前的時間,重視求職之中的機會」;「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早做准備、未雨綢繆、守時高效,主次兼顧」;「多向師兄請教」;「不要死盯一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早點把畢業論文做完,這樣在找工作的時候比較主動」。

3、學業型贈言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以致用」;「多看書,全方面發展」;「多學習,多看書,多發表文章,勤練外語」;「好好讀書,莫虛度年華」;「勢利一點,英語、證書、職位」;「學習,學習,再學習」;「多讀一點書吧」;「厚積而薄發」。

4、勵志型贈言

「多多努力」;「不要虛度時光」;「天道酬勤」;「勤奮專注,人際關系」;「百折不撓」;「過程很痛苦,堅持住,結果是美麗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並努力追求成功!不要降低自己的要求做一般人,因為如果這樣連一般人都做不到」。

5、自嘲型贈言

「親愛的你們,別學我。」

基本結論:心態+方法+學業+意志=求職成功。求職-心態-方法-學業-意志=「親愛的你們,別學我。」

僅供參考

6、公共治理為什麼必須發生新的轉型

摘要:中國正在發生從舊到新的治理轉型,治理轉型實際上是一場全球性變革運動。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性公共治理轉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全球治理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理論和實踐模式,為中國探索和建立更為有效的公共事務「治理」模式,實現公共治理向「良好治理」方向的轉型提供了某些啟示。
關鍵詞:治理;轉型;全球變革
改革開放30年來,快速推進的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僅引起了中國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也使政府的管理從理念、制度到結構和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出現了中國治理從舊到新的轉型。走向新的治理是當代各國公共治理轉型的必然結果,治理轉型作為公共治理領域發生的一種系統化的、大規模的和帶有根本性的轉變過程,是一場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全球性運動。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公共管理領域圍繞著加強政府能力和滿足公民意願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全球性改革運動,其結果是公共管理發生了從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轉型。探索更為有效的公共事務的「治理」模式,也成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管理學研究的核心論域。這種探索將為中國的公共管理研究和正在發生的公共治理轉型提供某種可資借鑒的經驗和理論。
一、背景:全球公共管理改革與治理轉型
在14世紀末就開始使用的「治理」,是與統治( government) 、管理(management)等政府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用於與國家的公共事務相關的政治活動和管理活動。而今天,越來越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開始認同關於「治理」概念的新解釋:治理是包括政府和各種非政府組織乃至私人機構在內的多個主體,協同處理公共事務,以滿足公眾需求,實現最大化公共利益的過程。這一定義主要是在「公共治理」的意義上使用的。它意味著: ( 1 )治理或者說公共治理與政府管理不同,主體並不是惟一的,而是包括政府在內的各種公共和私人的機構; ( 2 )治理權威的運用並不像政府管理那樣,採用單一的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行政命令,而是上下互動、相互協商、彼此合作的方式; ( 3 )治理是對公共事務的網路狀的合作管理,是「多中心」的,目標也是多元的,但最終的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滿足公眾需求,實現最大化公共利益。
傳統治理受到人類社會發展的挑戰,從而向現代「新」治理轉型,在西方國家是很早就發生的事。但治理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還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且有其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的興起。當代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發端於西方國家,肇始於20世紀80年代。進入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之所以首先掀起公共管理改革,源於兩個基本原因:越來越大的財政壓力和公民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普遍不滿。而改革的目的就在於「在公共支出中形成節余(經濟) ,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使政府的運作更有效率,增加使選用和實施的政策變得有效的機會」。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 1)社會、市場管理與政府職能的優化; ( 2)社會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 ( 3 )政府內部的管理體制改革。
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改革過程中,西方各國形成了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按照澳大利亞學者歐文·休斯的說法, 20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公共部門的管理方式已發生了變化,以官僚制為基礎的傳統行政管理模式正在轉變為一種以市場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盡管這種模式有各種各樣的名稱,如「新公共管理」、「管理主義」、「企業化政府」、「後官僚體制模式」等,但它們都表示同一種現象,即傳統的官僚制已被一種以市場為基礎的模式所取代。
盡管對當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公共管理」模式還很難作出恰當的界定和全面的評價,但它意味著當代西方公共管理特別是政府管理的深刻變化,意味著公共治理的轉型,意味著傳統公共治理模式至少在西方國家的終結。而現代公共治理的發展,正如萊恩所言: 20世紀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變化使傳統的國家治理方式成為過時的東西,「新公共管理(NPM)是有關公共部門治理方式最新的理論範式變化」 。事實上,新公共管理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公共管理理論範式的變化,也是實踐模式的革命。按照萊恩的說法,傳統的公共治理強調政治,強調公共管理與私人部門管理之間的區別,而在現代的公共治理中,公共部門的目標實現原則上與私人部門的目標實現沒有任何差異,都是通過契約制度,而契約中的提供者既可能是公共組織, 也可能是私人組織。
公共管理改革是全球性的,它在英國(開始於1979年撒切爾夫人登上首相寶座) 、美國(開始於1980年裡根當選總統) 、澳大利亞(開始於1983年) 、加拿大(開始於1984年馬爾羅尼總理執政) 、紐西蘭(開始於1984年)等一些西方國家首先發生後, 迅即席捲全球。無論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原蘇聯東歐國家,還是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處在現代化較低發展階段的非洲、拉丁美洲的一大批發展中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改革運動。雖然各國進行公共管理改革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經濟危機或預算赤字如英國、美國、紐西蘭等,有的是由於經濟危機伴隨政治領導變革如日本、韓國、烏干達等,有的是期望達到歐盟要求的標准如匈牙利、希臘等,有的是期望達到國家開發組織要求的標准如馬爾地夫、肯亞、烏克蘭等,有的是因為民主轉型如喬治亞、尚比亞、南非、俄羅斯等,有的是期望效率更高如瑞士等, 所擁有的傳統公共管理模式的具體特徵也很不相同,有如彼得斯所說的盎格魯—薩克遜模式、拿破崙模式、日耳曼模式、斯堪的納維亞模式、伊斯蘭模式、儒家模式、發展中國家的行政模式等七大模式, 但改革的總方向和主要措施是趨於一致的,正如卡馬克對世界123 個國家的調查所顯示的:「各國的改革努力有非常相像之處」,換言之,「各國的改革運動存在全球仿效的特徵」。不能否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出現也是全球性的。如果說20世紀初開始,世界各國政府普遍按照馬克斯·韋伯的官僚體制原則建立其公共治理模式,那麼20世紀末發生的全球公共管理改革,就意味著各國在爭相超越20世紀的官僚制模式,走向21世紀公共治理新境界。
二、社會轉型與治理轉型
當代公共治理的轉型表面上看是公共管理改革的產物,本質上則是經濟與社會轉型的結果。傳統的治理模式是一種與工業社會、工業經濟時代的公共管理相適應的實踐模式,當人類社會由工業化社會向信息社會或後工業社會轉型的時候,傳統的公共治理模式必然會顯得越來越不適應,人類必須尋求一種與新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相適應的公共治理模式。
轉型是事物從一種運動型式向另一種運動型式轉變的過渡過程。社會從一種類型向另一種類型轉變的過渡過程, 就稱為社會轉型。社會轉型是社會的「整體性發展,也是一種特殊的結構性變動」, 其主體是社會結構, 其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各個方面,因而它也是許多學科關注的論域。社會學非常重視對社會結構轉型的研究,經濟學學科群中甚至產生了一門被普遍認可的有明確含義的稱為「轉軌經濟學」的學科,專門研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和規律。轉軌經濟學一般都關注影響轉軌進程的經濟因素,而沒有對轉軌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素即「政府的轉軌」給予足夠重視。 政府轉軌、治理轉型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伴生物或者說是其必要的組成部分,應當是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予以足夠關注的學術領域。
所謂治理轉型是公共治理領域發生的一種系統化的、大規模的和帶有根本性的轉變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治理轉型並不是什麼新事物。19世紀,西方國家工業化民主體制追求的是政府目標極少的「小政府模式」,而到19 世紀末,原有的那種中央權威極弱的「小政府模式」被徹底打破,因為這種政府已經無法應對工業化民主體制中出現的許多現實問題: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城市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整個新興產業正在孕育。這些新的現象引發了許多新的需求:大型運輸系統、鐵路和橋梁,大型的城市排水和供水系統以及普及教育的體制。
在原有政府模式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的時候,創造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替代舊的小政府模式,也就成為必然。簡言之, 20世紀初韋伯式官僚制模式在西方國家的確立,是公共治理的一次重大轉型。
官僚制是適應工業社會的公共管理模式,20世紀初,西方國家政府部門對官僚制的引入使公平行政和效率行政得以實現,並使組織結構優化,層級節制的組織結構使得官員和機構都必須接受嚴格的監督,這客觀上加強了對腐敗行為的控制。在專業化方面,曾經一度由專業人員完整從事的工作被分割成了若干細小的部分,更趨近一個無縫隙的政府。而官僚組織的指揮系統大多採用統一命令的方式,信息上下雙向傳輸快捷,有利於實現政府組織的充分整合。它與早期的治理模式相比是一種進步。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官僚制的優點開始逐漸蛻變成了缺點:本位行政、低效行政和組織整合失靈, 官僚制開始受到懷疑,被宣布為一種過了時的治理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
人類社會發展具有了怎樣新的特點? 公共治理為什麼必須發生新的轉型?
首先,就西方社會來說,後工業社會(或者說知識社會、信息社會)已經來臨。這一新類型社會的基本特徵是: ( 1)服務性經濟取代了製造業經濟,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或製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如貿易、金融、運輸、保健、娛樂、研究、教育和管理; (2)專業與技術人員階層處於主導地位; ( 3)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它是社會革新與制定政策的源泉; ( 4)對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控制,技術鑒定是可能的; (5)資訊理論、控制論、決策論、博弈論、效用論、線性規劃、計算機技術等新的「智能技術」成為制定決策的工具。其次,公共管理自身出現了危機。對政府和官僚的不信任在像美國這樣具有個人主義傳統的國家,可以說由來已久。美國人對他們的政府有兩種看法,認為他們有引以自豪的民主制度,但政客是腐敗的,政府的計劃是處理不當的。今天的美國公眾越來越普遍的看法是政府製造的問題比所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政府的政策與計劃不僅沒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益處,反而還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愈益顯得無能的政府導致了公共管理領域的危機。 作為傳統治理基礎的官僚製成為一種過時、僵化和無效率的公共管理體制模式,有如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一書中所說:工業時代發展起來的官僚體制,專注於各種規章制度及其層疊的指揮系統,已不能有效運轉;它變得機構臃腫、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它在變化迅速、信息豐富、知識密集的90 年代已不能有效地運轉了。在政府越來越無能、低效的時候,私人部門卻顯得很有效率,各種稱為「第三部門」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在蓬勃興起、不斷壯大,並對社會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承擔著許多在其他國家由政府機構來發揮的功能。危機的出現預示著「作為一種可以接受的治理模式,傳統的治理已經死亡」, 新的比傳統治理更具現實性和生命力的治理模式即將來臨。
三、走向良好治理: 21世紀的公共治理
「市場失敗」和「政府失敗」是治理得以復興的重要原因,而治理也可能失效。在當代社會,公共事務治理的成效愈來愈依靠政府與公民、社會、企業之間相互影響和良性互動, 即「良好的治理」(或稱「善治」) 。良治或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有效。
新的治理並沒有統一的模式,走向「良好治理」是治理轉型的惟一選擇,是21世紀公共治理所應追求的目標。21 世紀的公共治理會呈現怎樣的新景象? 當代美國公共管理學界一位多產的學者唐納德·凱特預言, 21世紀的公共治理必須有效解決公共治理中的諸多關鍵性問題和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源源不斷的新問題,主要是: ( 1)向公眾提供更多的非傳統、非政府的服務。(2)更多的公共治理的權力分散到政府機構的較低層次,權力下放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內容。( 3)服務協調的負擔增加。過去以代理為基礎的改革的一個主要副作用是政府提供的服務支離破碎、不成體系。21世紀的公共治理要求加強政府組織的能力,特別是與各種非政府組織的合作能力,從而使得政府和它提供的服務對市民來說更完美、更透明。(4)加強公共治理中的國際合作。成長中的全球化對21世紀的公共治理發生著更為重大的影響,它使公共治理確立這樣的原則:國家政府擁有自己的主權,但在重大國際問題上需要與國際組織和其他主權國家協商,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歐洲聯盟等國際組織必須小心地定義自身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的新角色,並為更有效地扮演這樣的角色提升能力。(5)國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扮演新角色,並需要有新能力。權力下放和國際合作使公共治理中更多的政策性問題被移交給地方政府和國際性組織去解決了,在21世紀的公共治理中,政府仍將扮演重要角色,它需要重點解決至少五個核心問題:一般防務和引領對外政策等作為國家主權識別性的基本職能、重新分配收入(這是低層次的政府不可能充分運作的) 、收集數據和推動信息流通、建立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與市民社會之間新的密切聯系合作的橋梁以確保公共服務的高效率、進行公眾需要的應付各種公共問題的戰略思考。
歐文·E·休斯預言,與20 世紀相比, 21世紀的公共治理可能會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1)由於更為注意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的界限及改進二者之間的關系,公共服務將具有更多的市場導向性; ( 2)未來的行政將更有彈性; (3)政治性可能會增強,公共治理是政治過程的一部分; (4)行政也可能有更多的參與性;(5)公務員現在比以往能力更強,這種情況還將繼續下去。
四、當代中國:轉軌國家的治理轉型
治理轉型並不是西方國家的專利。20 世紀的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運動波及到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從而也使當代中國的公共管理發生了從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轉型。當代中國公共管理改革的發生及其引起的治理轉型不能簡單地被認為是西方治理轉型向全球擴散和示範的結果,它有自身獨特的背景和動力。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使中國處於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快速轉型時期,進入「轉軌國家」的行列。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公共管理的主要特點和弊端是: ( 1 )全能政府。政府在整個社會中扮演著一個高度集中化的資源配置者角色,壟斷了社會的所有資源,無所不包,無所不攬,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被排斥在外。(2)管制型、人治型、封閉式行政。全能政府在體制上的政府本位和官本位,使其在運行方式上主要通過內部會議、內部文件等進行封閉式管理,「紅頭文件」、領導批示而不是法律法規成為主要甚至惟一的行政管理依據。其突出弊端是政府權力很少受到自下而上的監督和制約,也沒有明確的責任機制,各部門間職能交叉重疊。
1978年開始的改革,促進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同時帶來了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引起了公共治理的轉型。這種轉型主要表現在: ( 1)政府的職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政府的主要職能已不再集中在過去的政治統治或政治領導上面,而且放鬆了對經濟領域的過度干預和嚴格控制,並逐步轉向社會的公共管理; (2)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呈現一種新型關系。民間組織的數量越來越多,在提供各類公共商品以及從事公益事業和公共服務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並且承擔了一部分原來由政府承擔的職能; ( 3)政府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法律在各個領域開始發揮作用,依法行政成為政府運作的基本要求;(4)政府的權力開始逐步下放,作為政府補充物的「單位」在基層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也大為弱化,而社區的作用、社會的作用增大,福利單位化也被逐步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所替代; (5)職業化的公務員制度開始建立並得到逐步發展,專家和公眾在公共決策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專家咨詢制度、公民參與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開始建立。
人類社會每前進一步,都會向治理提出新的要求,都會推動治理除舊布新。治理轉型的動力,是推動治理更新形態、與社會發展進程相協調的方向變化的各種力量的合力。這種合力來自於治理本身和治理所處環境兩方面的變化,即治理轉型的動力由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兩部分構成。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唐納德·凱特在解釋何以有眾多國家在幾乎相同的時間里捲入全球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積極尋求相同的改革目標這一事實發生的原因時,指出有四種不同的政治經濟力量在其中發揮著作用:政治的力量、社會的力量、經濟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卡馬克認為,全球公共管理改革的動力在於全球經濟競爭、民主化、信息革命和政府自身的績效赤字。 這都包括了對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的分析。
治理轉型的外部動力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人口和文化等多種動力。當代中國治理轉型的動力最重要的來自經濟體制的變化。我國在實現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經濟領域的許多變化最終都反映到公共治理的結構和方式上。社會發展同樣是推動治理轉型的重要力量。已經發生的中國治理轉型的歷程,表明了社會發展和社會結構轉型對治理轉型的推動作用。中國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如社會治安問題、就業問題、污染問題、社會不公問題等等,不僅沒有減輕,有些還有加劇的趨勢。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呼喚著政府治理職能的繼續調整,治理機制的進一步變革。政治發展對治理轉型的推動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它常常是較為直接和巨大的。經濟體制的變化帶來的社會利益結構變化導致了政治參與的擴大,造成政府決策出現了許多困境,也使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有所發展。這都要求我國在政府治理中提高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程度,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效率。
中國治理轉型也有其內在動力。中國治理轉型的內在動力來自政府作用和能力不相適應導致低效無能的治理困境,來自政府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帶來的政府與社會關系的重構,以及體制轉型時期政府治理行為失范而帶來的形象受損。
總之,當代中國治理轉型的動力是多方面的,這些動力目前仍然存在,有些動力甚至在加大,特別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以及以民主政治為目標的政治建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使中國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進入需要在實踐中尋求新突破的深層次攻堅階段,意味著中國治理轉型的腳步不僅不能停止,相反,必須加快。正在發生的中國公共治理轉型應該走怎樣的道路,至今「塵埃未定」,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更需要我們從理論上去尋求突破。研究肇始於西方國家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的全球公共治理轉型規律,可以使我們從中得到某些領悟。

7、論述新公共管理運動所倡導的四種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徵以及對中國政府改革的啟示

首先,經濟和政治因素在改革中起了決定性作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西方國家普遍出現了經濟衰退,導致各國高額的財政赤字,福利國家不堪重負,面臨一系列新的政治與社會問題蠢鉛襲,這是引發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一書中說道解決財政赤字問題有三種方法:一是限制開支和公共任務的終結;二是增加收入尤其是稅收;三是用較少的開支實現公共任務,即少花錢多辦事。而只有第三條途徑才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可選擇出路,新公共管理改革正是走的這條道路。
其次,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激團是改革的推動力。全球化趨勢加強了各個西方國家對本國經濟競爭力的高度重視;政府能力是一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一中主導因素,政府如何引導和調控國民經濟,參與國際經濟競爭,促進經濟發展,成為政府面對的棘手問題。同時,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全方位要求,即處理國際問題已不是傳統涉外部門的專門職責,政府其他部門的參與越來越多,權責的重新劃分,能力及效率的要求也是推動現有公共部門改革的重要因素。
再次,新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種催化劑。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建立起靈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創造了可能性。信息時代的來臨打破了長期以來政府對公共信息的壟斷,新通訊技術以及接觸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及社會團體更多的更便利地接觸到公共事務並表達自己的訴求。這也要求政府對其運作過程及公民的反饋做出回應。
最後,傳統的官僚體制即科層制的失效以及經濟學向政治研究領域的擴展也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帶兄運動興起的動因。傳統的科層制已不能有效地適應公共事務越來越龐雜的現代社會,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使得科層制的體制僵化、效率低下、人浮於事等缺點暴露出來,這些缺點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及阻礙,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此外,經濟學理論對政治問題的解釋研究是新管理運動興起的另一個客觀原因。經濟學的精準有效為行政管理改革帶來示範效應,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合理配置資源、執行激勵措施等經濟學手段被用來指導行政管理改革。

8、國家制定與公共管理類專業相關的產業調整和發展政策是怎樣的

更加強調公共行政和臘州公共政策的學科基礎地猜畢位,補齊社會實踐發展催生的公共管理新學科方向。
當前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需要優化現存的學科結構並釐清與其他一級學科之間的關系,重視全球化對中國穗局芹公共管理學科的影響,凸顯中國特色、比較視角與全球視野,進而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結構的完善,使之符合當前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