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分別是什麼?
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1、區域主義的興起會促進貿易和投資壁壘削減以及邊境內新規則確立,從而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為我國提供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
2、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我國推進與世界更多國家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建立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區提供了良好環境,有利於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促進亞太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升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其他自由貿易區,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改善我國對外經貿環境。
3、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由於自身產業競爭力低、經濟金融監管制度存在缺陷、經濟調試能力弱,對美歐主導的國際經濟規則追求高標準的經濟自由化難以普遍認同。而我國堅持以包容、漸進、公正、互惠的理念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和完善,受到普遍歡迎。
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1、TPP、TTIP等高標準的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將我國排除在外,會形成新形式的非關稅壁壘,造成貿易轉移和投資轉移效應,制約我國對相關自由貿易區內國家(地區)的出口和投資。
2、美國試圖以其主導的TPP強化重返亞太戰略的經濟基礎,瓦解我國與亞太國家的緊密經貿關系,制衡我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3、國有企業競爭中立原則、外匯自由轉移原則等高標准邊境內貿易投資自由化規則與我國現行制度、體制存在沖突,超出我國現有承受能力。
(1)知識產權全球化的挑戰擴展資料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
第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
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第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第三、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
2、如何保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融帆宴肢入經濟全球化並從中獲益的重要條件。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就應該著手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重視技術研發,要做好知識產權的經營和管理,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那麼企業作為品牌保護的第一責任人,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看,今天,何況。二級建造師報考時間
即使有的企業注冊了商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下兩點更是值得我們去深入實際開展下去: 一、及時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
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很多如:浙江廣博、寧波博威,必要時還應在相關類別進行注冊。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就必須學會和掌握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三、實施品牌戰略,取得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維護知識產權發展的良好環境,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主動。
適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考人力資源的書
二、積極辦理海關知識產權備案,還應有選擇的對相近商標進行注冊;那就是我國的標准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30年,走在前列,其實保護好知識產權就是企業創新的一個途徑,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寧波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必須向ODM(設計加工)轉變,至今為止,如何維護自身的自主知識產權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今後,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
高新技術等領域標准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特別是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打火機國際標準的制定,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而廣大企業更是創新的主體,賺取的只是加工費。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態世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標准本身也祥彎是一種產品。優酷視頻
即將到來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
更有競爭力。俗話說「一流企業賣標准、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甚至可稱得上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殺手鐧」,提高自我設計創新的能力。這個現象在國內的出口同行中也比較普遍,標准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昆明佳華廣場酒店
如果企業自身都不重視保護知識產權,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提高品牌商標意識也非常重要。
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暢銷,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誰擁有標准誰就能擁有市場。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別人的知識產權,要想做大做強,因為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等到吃到苦頭了才後悔莫及。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我們就吃過商標被搶注的虧,因此一定要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贏得領先優勢權,應該要積極面對。情報信息收集
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如何維護與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企業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些都是我們企業無法看見的損失,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如何切實提升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競爭力,使該公司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爭取到了一個穩定的貿易環境,還要奇迪電器還成為我國首家牽頭承擔強制性國家標准起草制訂工作的企業;可見。
如寧波海天集團1998年就成立了「海天塑料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但沒有通過申請專利的形式來保護自身的研發成果,也極大提高了在美國市場的聲譽和知名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大家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除在本類別注冊商標外,並參與商標、專利審查過程的異議或爭議程序,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得需要,但忽視了很多細節問題,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誰會有積極性來關注、維護你的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現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他們通過打贏了反傾銷官司,除將主品牌注冊商標外,也是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以上講的是企業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創造、利用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這些都成為擺在我們寧波民營企業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此外,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還要很多企業在這方面意識不夠,同時,我們的企業如果要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這些問題,寧波企業產品出口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以OEM(定牌加工)為主,即使有的企業自身在開發新產品,同時。
保護知識產權,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國外的「反傾銷」不斷增多,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於我們寧波的民營企業,並轉化為切實的市場競爭力等。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打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第一起反傾銷官司的寧波慈興集團,就是因為有研發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一個毋庸置疑的現實是,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
充分利用法律提供的各種保護手段。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例如:海信商標曾被西門子注冊。例如:在注冊商標時。
知識產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
首先就是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我們企業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
3、知識產權局在未來將面臨哪些挑戰?
重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站在新的起點上,也將面臨諸多新的挑戰。陶鑫良指出,如何「指導商標、專利的行政執法」和如何「按照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前者涉及市場監管總局系統內特別是與市場監管綜合執歷模法隊伍的分工與合作,後者涉及與國務院其他部門的分工合作。這些是新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後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心。
黃武雙則認為,專利與商標申請、注冊量迅速飆升的問題,行政執法措施與司法保護之間平衡的問題,國際貿易摩擦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都將為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帶來新的挑戰。對此,他建議,一方面在設立協作審查中心、增加審查人員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手段提供商標標識比對、提高專利申請審查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各種渠道收集信息,提前預判國際貿易中可能凸顯的知識產權重大問肢悄緩題,並設專項課題召集合適的專家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表示,重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構建新型保護體系、應對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等方面都面臨著挑戰。因此,必須加快形成涵蓋授權運判確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專業能力建設。
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成立了機構改革工作小組,制定了機構改革組織實施方案,扎實推進重新組建知識產權局各項工作。4月20日,劃入機構、編制和人員的轉隸工作已按期完成。來源:經濟日報
4、知識產權對於公司的發展有何作用和意義?
知識產權對企業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大多處於科技創新的前沿,通過科技研發,生產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使企業獨享知識產權帶來的市場利益,免於知識產權的流失,規避侵權風險,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
加強知識產權工作能夠保證企業研發投入的安全。企業在進行科研立項和自主研發時,通過對知識產權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時了解所屬領域的知識產權狀況,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權利,造成「無效」研發,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高產品市場附加值。企業通過生產、銷售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能夠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甚至取得市場定價話語權。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升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企業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可實現增資擴股、質押融資、許可使用、建立產業聯盟等,提高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
5、為什麼發達國家要推行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我國如何應對?
因為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成熟,知識產權的成果也多。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國際化的進程,如果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同時跟進的話,那麼在國外知識產權的成果就得不到保護,在一些發展中國國家就可以肆意濫用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成果省去了前期開發研究的巨額成本,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所有者的產品中要攤入研發成本反而競爭不過。
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
6、庄羽談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最難的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這三個問題,投入太少,地方保護,大眾意識淡泊。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將實現融合,現在的中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其實已經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所以我們必須有效地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並通過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使該國在知識資源上形成比較優勢。
一、整個時代的進步從而促進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挑戰,首先就腔喊是各級政府應遵循依法治國,轉變職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方法和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國家和地方知識產權工作制度,促進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在內的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國家重點支持從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支持,到對專利項目特別是那些高科技專利項目的重點支持,影響行業發展水平和方向的專利項目的實施,這些其實都是建設高新技術國家產業,集團擁有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已採取有效措施來確保對專利制度的各種獎勵予以尊重,並對一些主要的發明專利給予了高度獎勵。
三、深圳是全國之首同時,在技術創新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在某些技術領域中獲得優勢,申請專利保護,著力開發新的專利產品,並利用伍卜野知識產權制度來佔領和發展市場,目前深圳的知識產權的創新活力,及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數量位居全國之首,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突破20,000件。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弊凱有其他想法可在下方評論。
7、知識產權保護所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知識產權保護所面臨的挑戰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新形勢,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實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知識產權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他們必須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通過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使國家在知識資源上形成比較優勢,從而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挑戰
首先,各級政府應按照依法制國的方針,轉變職能,適應入世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營造出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方式和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健全國家和地方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促進國家經濟包括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是在政策上予以傾斜。
從籠統扶持科技成果轉化到重點支持專利項目,特別是那些高科技專利項目,影響行業發展水平和方向的專利項目實施上來,建設擁有自己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民族工業群體。同時,採取得力措施,保證專利制度各項獎酬兌現,重獎一些重大發明專利技術。同時在技術創新中,要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科技優勢,在若干技術領域內取得優勢,並申請專利保護,注重開發專利新產品,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佔有和壟斷市場。
二是在資金上予以扶持。
面對入世後的新形勢,各級政府都應建立專利基金,以財政、企業為主體,廣開資金來源,採取多渠道、多形式的籌集資金。重點支持那些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的實施。同時,火炬計劃、星火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新產品開發項目等各種科技和經濟計劃項目資金應向高科技專利項目實施上傾斜,積極扶持和發展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民族工業。
三是在機制上予以保障,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還必須不斷完善中國的知識產權機制。
要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立法和執法體系,加大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通過執法來推動全民重視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激勵科技人員創造出更多的知識產權成果,鼓勵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產業,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一要在高科技局部領域搶占專利權制高點。
中國在高科技的整體水平和絕對水平上,與世界工業強國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某些局部領域也有自己的優勢,處於世界前沿,其中許多極有價值的發明創造應予以高度重視和保護。
二要在民族優勢產業領域取得絕對控制權。
中國在一些傳統民族產業領域占絕對優勢,然而,他們一味固守傳統,不重視傳統產業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知識產權保護,這種絕對優勢也會逐漸喪失掉。突出的例子有中葯產業稀土產業基因產業等。
三要加強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與創新成果的專利保護。
企業技術引進後的消化、吸收與創新,是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是技術引進成功的重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編寫的《發展中國家技術引進指南》中,甚至將消化、吸收與創新作為引進技術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日本的崛起與其說是技術引進的成功,倒不如說是消化、吸收與創新的成功。日本鋼鐵技術引進之後,各大企業就聯合組成研究班子,進行消化吸收和綜合,每花1日元引進技術,就用2-3日元來進行消化吸收研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少企業提高技術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技術引進。
四要採取「以小換大」的競爭策略。
入世必然帶來大量外國科技企業的湧入,中國企業完全可以採取適當的專利政策,打破他人專利權的獨佔地位。這主要是利用後續專利與在先專利法的比較優勢,在入世後對國外高新技術及其在中國申請的專利採取主動進攻的策略,在對在先專利進行研究改進之後,積極申請後續專利。美國一家企業在日本申請了一個專利,日本人立即對其加以研究,將專利產品換了顏色申請了一個外觀設計專利。結果,帶該顏色的產品在日本市場上比美國產品好銷,迫使美國人要麼「以大換小」進行交叉許可,要麼讓出市場收取許可費。日本人由於熟悉該國民族風情,只動了一個小腦筋就以「以小換大」的策略佔了美國人的大便宜。這個事例道出了一個道理,中國的企業也可在別人專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哪怕是局部的小改進,只要能產生較大的市場效應,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與外國企業的專利進行合理、合法的競爭。
全社會要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普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知識,學會用法律程序將新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同時要大力宣傳專利制度在技術中的作用,專利制度不僅僅是促進發明創造的激勵機制,而且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科技發展的一種動力機制。
要提高全民族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特別是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企事業經營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徹底糾正那種只注重科技成果的鑒定,發表論文、申請評獎,而輕視申請專利,尋求法律保護的做法,把科技人員的思想觀念轉變到市場經濟的軌道上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減少無形資產的流失。
國際挑戰
(一)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隨著知識產權在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都認識到未來全球競爭的關鍵就是經濟的競爭,經濟競爭的實質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因此,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已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提升到國家大政方針和發展戰略的宏觀高度,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其在科技、經濟領域奪取和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
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
美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為恢復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強勢地位,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的重大舉措。日本在過去幾十年裡,曾提出過「教育立國」、「科技立國」等口號,到2002年進一步認識到知識產權的戰略地位,制定了《知識產權戰略大綱》,成立了跨政府部門的知識產權戰略會,把「知識財產」定位到「立國戰略」的高度,要發展成「全球屈指可數的知識產權大國」。此外,俄羅斯、韓國和印度等國在制定技術創新戰略的同時也把對技術創新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納入國家戰略。
(二)國際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不斷擴大,權利內容不斷深化
隨著新技術、新知識的不斷涌現,知識產權的新類別相繼出現,現代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已從傳統的專利、商標、版權擴展到包括計算機軟體、集成電路、植物品種、商業秘密、生物技術等在內的多元對象。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因此不斷地擴展電子、通訊、網路、生物領域的保護范圍,如美國、德國、英國、瑞典等國家都開辦了基因專利授予業務。美國甚至將網路營銷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專利保護范圍。在國際上,長久以來商業方法專利都被認為是一種「自然產物」而不能給予專利保護。但隨著世界商業的快速發展,這種傳統觀念正受到挑戰。商業方法是否具有「獲專利保護的可能性」,同生物基因專利一並成為目前業界最為關注的話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對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提出了保護的構想。
另一方面,知識產權的保護更加強化專有性。比如,馳名商標現在已經脫離了商品或服務而作為一個專有種類被列入保護范疇。美國專利和商標局頒發的基因專利,不僅有完整的生化、生物學、遺傳學方面功能證據的新基因,而且還包括功能尚不明確的DNA序列。
(三)知識產權審批的時間加快,保護的期限延長,對侵權的處罰力度加大
為了鼓勵創新,增加知識產權的貯備量,許多國家通過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受理時間來提高審批效率。如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成立200年以來,共授予了600多萬件專利,其中第一個100萬件專利花了大約100年,第二個100萬件專利花了大約50年,第三個100萬件專利花了大約25年,而第四個100萬件專利花了大約12年半。
知識產權是重要的民事權利之—,其存續是有法定期限的。對技術創新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知識產權的保護期,不僅在不同家或為同地區都曾有過不同的規定,而且就是在同一個國家或同—個地區的小問時間也都曾有過不同的規定。依據有關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規定,凡兒參加同際公約的同家或地區其該國或該地區為同知識產權的保護時間可以超過而不能少於國際公約年限。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知識作為生產要素地位的空前提升,世界各網均加強了對知識產權侵權的處罰力度,一方面是知識產權侵權賠償額逐步增氏。如美國在1990年到1994年間知識產權訴訟中所涉及的損害賠償總額初步估計達到9200萬美元,侵權賠償呈觀高額化趨勢。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如中國刑法就專章規定了侵犯知識產權罪。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8、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化挑戰
一、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
我國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是在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進行的,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大膽吸收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成果,有利於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增強我國科技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通過大膽的吸收引進,用較短的時間縮小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所以說中國需要世界。
中國擁有低廉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和逐步完善的其他設施條件,對跨國公司具有巨大的投資吸引力,中國已成為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國外技術轉移的重要場所。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強勁的經濟發展後勁,是經濟全球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濟全球化離開了中國這一大市場,也是不完整的。
二、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內部調整
Q:看「競爭中求發展」,回答P185問題
(關稅作用:維護和發展本國民族經濟的工具。
中國的農業因為經營分散,規模小,批量小,勞動生產率低。西方國家人均糧食產量90—140噸,中國0.4噸。1995年起,中國糧食價格開始高於國際市場,30%左右。入世後,中國現有的購銷體系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可能形成國家收購的糧食不能順價銷售,被迫長期囤積,而市面卻充訴著外國的低價糧食,這樣一來,政府的財政資金就越來越多的沉澱在糧倉里,一旦財政無力承受,停止高價收購政策,拋售存糧,糧價將全面暴跌,大批農民將破產。)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預防這種情況發生,要對農業進行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怎麼調整,我們看看能不能從彩電業的發展得出什麼啟示。
Q:P185面對全球化……啟示?
(引進先進技術和自我創新相結合,同時實施品牌戰略,揚長避短。)
Q:行業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實現產業的高級化和現代化,通過產業結構的提升來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三、 走出去
Q:「走出世界的海爾」問題
(主動出擊
海爾的成功證明了只有主動出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只是被動應戰,就永遠處於落後挨打的地位,最後只能淪為全球化的犧牲品。)
Q:什麼是走出去,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有什麼作用?
四、 遵守規則,運用規則
1、知識產權
商標屬於知識產權,中國以前很多企業都不注重對商標的保護,曾經出現過「中華老字型大小」等知名商標被惡意強注,知名商標在對外合資合作中失去自主權的現象,給國家帶來了重大的無形資產的流失。
1991年,上海家化和美國庄臣父子公司合資成為上海庄臣公司,上海家化是以犧牲「美加凈」「露美」兩個品牌為代價,結果產品銷售量銳減了54%,1995年,不得以重金贖回,當年的銷售收入突破2億元。
2、應對傾銷指控
Q:P187問題
(上述兩個事例從正反雙方說明了我國企業應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學習並運用世貿規則,自覺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從兩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只要中國企業願意與反傾銷指控進行抗爭,就可能在外國的反傾銷調查中獲勝。)
(小結)
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建議
一、 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加國際競爭。
二、 主動熟悉經濟全球化的規則,加強國家的經濟安全防範。
三、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國際競爭力。
四、 發揮政治、經濟大國的優勢,積極倡導建立全球化的新規則。
五、加大科教的投入,創造知識資源,以確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的進步。我國只要能夠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並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經濟全球化就將有利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現代化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9、知識產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原因
建議你再去看看這本<知識產權與世界貿易>
作者:葉京生,董巧新 著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ISBN:7542909665
內容提要:
本書以知識產權與世界貿易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知識產權保護與世界貿易的關系,指出原有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體系存在的不足,揭示了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在知識產權國際制度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詳細介紹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基本內容及其對各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影響,對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也作了探討,充分展示了知識產權國際制度在日趨復雜的國際貿易關系中任重道遠的使命。此外,本書還對世界貿易中常見的某些知識產權問題尤其是知識產權平行進口和灰色市場問題作了介紹和分析,並列舉了大量實際案例。
目錄:
第一章 知識產權及其對世界貿易的作用與影響
第一節 知識產權概述
第二節 知識產權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第三節 知識產權對世界貿易的影響及原因分析
第二章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發展
第一節 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第二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主要國際公約
第三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國際協調的新發展
第四節 原有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第三章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知識產權談判
第一節 烏拉圭回合知識產權談判概述
第二節 美國對烏拉圭回合知識產權談判的影響
第三節 烏拉圭回合知識產權談判經過
第四章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主要條款
第二節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包括的其他公約條款
第三節 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產權爭端的防止與解決
第五章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主要特點和重要意義
第一節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重要意義
第六章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執行知識產權協議的承諾與努力
第一節 世界貿易組織對成員方執行情況的檢查
第二節 成員方的承諾與努力
第七章 與貿易有關的若干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第一節 地理標志的國際保護
第二節 對未披露的信息的保護
第三節 知識產權的邊境保護
第四節 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
第五節 契約性許可中的限制競爭問題
第八章 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平行進口與灰色市場銷售
第一節 專利商品的平行進口
第二節 商標平行進口與灰色市場銷售
第三節 美國商標平行進口的典型案例
第四節 版權平行進口
第九章 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
第一節 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我國的專利制度
第三節 我國的商標制度
第四節 我國的著作權制度
第五節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制度
第六節 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其他法律法規
第七節 我國知識產權的民事訴訟程序及救濟
第八節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刑事程序
第九節 我國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措施
附錄一 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附錄二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附錄三 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附錄四 世界版權公約
附錄五 保護表演者、錄音製品製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及對策
中國經濟崛起, 中國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貿易關系, 「中國製造」已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同時, 中國於2 00 1年正式成為WTO成員, 全面履行加入WTO時的承諾, 將承擔在知識產權領域中的權利與義務, 全面執行TR IPS協議, 保護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知識產權不受侵犯。為實現GATT和WTO致力於各國削減關稅及取消歧視待遇和其他貿易障礙, 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而努力。但GATT和WT0的工作側重於各國削減關稅的談判及貫徹一般性取消數量限制原則, 對國際貿易中大量存在的非關稅壁壘並沒有完全限制。當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及權利濫用等問題不但成為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一大障礙, 也成為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一大制約因素。
一、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限制了中國對外貿
易的拓展2004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又一個快速增長年, 在2002年增長2118%、2003年增長3711%的基礎上,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了3517%。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000億美元, 達到11548億美元, 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從2003 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年度進出口增量在2002 年超過1000 億美元、2003年超過2000億美元的基礎上, 超過了300O億美元。 [1]
以上數據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態勢, 但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內外市場遭遇知識產權糾紛的消息此起彼伏, 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無法迴避的焦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 各國在大力鼓勵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 十分關注出口商品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在一些企業看來已成為不可觸摸的禁區, 而在一般民眾眼裡, 則成為一種壟斷, 一種現代文明下的「弱肉強食」。但是, 不管怎樣, 國內企業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蒙受經濟、名譽雙重損失現象已經屢見不鮮, 重視「知識產權」的警鍾已在我們耳邊敲響。
當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卻給我們亮起了紅燈。2005 年1 月, 中國步入WTO後保護期不久, 國際巨頭英特爾起訴中國某企業生產的語音卡侵犯其專利, 間隔不久日本三洋開始了與深圳比亞迪關於電池專利的糾紛。在2 月, 美國電子娛樂協會( ESA) 向美國商務代表提交了一份來自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IntelllectualProperly A lliance簡稱IIPA) 的報告指出: 中國與馬來西亞、俄羅斯一道成為全球游戲軟體盜版最為嚴重的三個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偽正版製造地, 消費國和輸出國。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及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給這一全球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專利大國的知識產權壓力已經對中國構築了一道高高的門檻。通過知識產權來打壓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 使中國企業進入一種國際化的怪圈循環: 生產———跨國公司專利限制———巨額專利許可費以及侵權費的支付———再生產。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影響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 是因為中國企業缺乏自主擁有的知識產權而必須支付的巨額專利費用, 或者因為知識產權訴訟所產生的巨額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各種成本, 使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降低,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生產也受到影響。在微觀層面, 知識產權壁壘通過企業付出巨額專利使用費以及侵權費用, 降低其產品市場競爭力, 減少市場份額並壓縮了利潤空間, 這就是知識產權的短期效應; 而從長期來看, 由於企業利潤降低而減少的資本積累將導致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不足, 無法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 這在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將使企業不可避免地走上絕境。在宏觀層面, 整個相關產業將會因為知識產權壁壘而在短期內減少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數量。在以市場為命脈的營銷時代, 該產業將無法抵制因為市場縮小而導致的產業萎縮,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較長時間, 產業將最終在競爭中消亡。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國際經濟主權以及未來中國科技的世界地位問題都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 在全球經濟進入產業結構重構的時代, 缺乏知識產權的中國企業將無力改變自己處在產業鏈末端和價值鏈下游的不利局面, 在全球化中受制於別人。
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分析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的發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專有權、也就是人們對白己通過腦力活動創造出來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權力。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所指的知識產權包括: 版權及相關權利、商標權、地理標志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露信息專有權。 [2]在知識產權可以獨立成為交易的客體時, 國際貿易中其他的交易行為都與知識產權有關。
它不僅自身可以作為貿易的客體, 即所謂的知識產權貿易, 而且還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的載體———商品, 以及服務貿易的載體———無形資產都與知識產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3]
在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影響上, 人們普遍認為: 一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度越高, 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越高。他們認為: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 國際貿易中技術、知識、資本所佔比重逐年上升,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商品轉讓額也不斷上升, 平均每5年翻一番, GATT研究報告中亦稱世界貿易中有2% (即近800億美元) 屬於假冒和仿製貿易。嚴重的侵權行為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 各國的貿易利益與知識產權保護息息相關。 [4]我們認為, 知識產權及與知識產權相關商品或服務貿易增長對國際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 但這與知識產權保護是否有必然聯系還有待於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業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目的不是保護知識產權本身, 而是激勵創新, 維護社會公平, 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恰恰是在達到上述目的方面, 片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步入誤區, 反而不利於實現知識產權制度的初衷。
(一) 過高的知識產權保護妨礙經濟增長和技
術創新知識產權制度通常被其贊成者譽之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進步動力。然而, 創新的根本動力來自競爭, 而知識產權保護本質上是一種壟斷, 壟斷能夠向創新提供獎勵, 但同樣能夠激勵昔日的創新者依靠壟斷獲取高額收益, 從而削弱技術創新的動力。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越大, 昔日創新者的壟斷收益越高, 進一步創新的動機趨向削弱。在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現代金融市場上, 一種創新金融工具一旦問世, 其他金融機構就會立刻模仿跟進, 但金融創新的節奏並未因此而放慢。軟體、計算機和半導體行業是當前技術創新最集中的行業, 但這幾個行業在昔日專利保護相當薄弱的時候技術創新速度並不慢, 目前使用的決定性的技術創新很多都是那時開發的。然而,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聯邦法院裁決加強保護軟體專利權後, 軟體開發反而缺乏創意了, 因為獲得了壟斷權的軟體企業只需要開發升級換代產品就可以獲取豐厚利潤。消費者得到的不再是全新的軟體, 而只是某個軟體的第幾個版本而已。不少研究結果表明, 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未改變創新的數量, 只是改變了創新的方向。
(二) 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會激勵企業的道德
風險知識產權運用得當可以打擊競爭對手, 保護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地位。但是, 在當今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加劇的環境中, 發達國家的企業為了遏制競爭對手, 企業有著強烈的動機利用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給競爭對手設置障礙, 自己不從事創新, 也不允許競爭對手從事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有些市場主體的做法更是純屬訛詐, 如層出不窮的商標搶注事件, 甚至西門子這樣世界馳名的大公司也未能免俗, 其搶注海信商標的行為令意欲開拓歐洲市場的海信公司, 幾乎被拒之德國市場門外而根本沒有機會參與競爭。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而言, 我們的企業的競爭力還很弱, 加之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影響, 使得我們只能在國有技術上緩慢地更新和創造, 或違規竊取他國的知識產權而獲得發展。
(三) 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會惡化創新
的條件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迫使創新者不是把主要精力用於創新, 而是用於避免踏上「侵權」的地雷。美國專利項目設置越來越細, 過去人們為每份新軟體設置專利, 現在卻幾乎為每一條編碼設置專利。這樣做表面上有利於保護發明者利益, 實際上極大地阻礙了整體技術的創新。因為這樣一來, 無論誰想在軟體領域有所建樹, 他都要考慮所做出的軟體中使用的編碼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現在, 我國發展過程中在資金, 尤其是在技術方面本應該得到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才能更快地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方面提高了我國引進技術的實際成本, 另一方面還增加了企業在自主知識創新過程中的心裡負擔, 總是擔心「侵權」而畏縮不前, 阻礙了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的進程。
(四) 發達國家可利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攫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發達國家擁有知識優勢, 他們就會利用知識產權的特性, 結合國際貿易保護———知識產權壁壘具有隱蔽性、歧視性和報復性 [5]特點掠奪發展中國家。
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的結合, 大大提高了標準的技術難度, 使被動接受標準的發展中國家要支付高額的使用費才能達到相關標准。這種技術標准在知識產權的掩護下顯得合理合法, 使企業極少去考慮這種技術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是否具有合理性。譬如, 美國就可以利用知識產權報復性特徵來保護自己, 打擊對手。報復性主要指一些國家利用本國國內貿易法中的有關規定, 以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充分影響正常貿易為由對其他國家進行報復。其中以美國的超級301條款和337條款最具代表性。美國國內貿易法中的超級301條款規定, 美國將對認為對美實施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國家進行報復, 其中不公平貿易做法包括美國認為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充分的做法。報復措施包括對進口商品提高關稅或採取進口限制, 對有關國家服務征稅或進行限制, 直至終止兩國簽訂的貿易條約。337條款是美國1930 年關稅法中的第337條, 目前是1994年修訂的1988 年綜合貿易法案中的第1337節, 此條款又稱不公平貿易做法條款, 主要對外國廠商輸入美國的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產品進行管制。如果337條款調查成立, 出口商的產品將可能被永久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
(五) 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利益轉移問題
知識產權的主要持有人是現代產業, 而現代產業的特點之一是大多數企業銷售市場跨越多個行政區域, 由此導致知識產權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受益者與成本承擔者並不完全重疊。受益者是企業, 銷售地政府則需要為此付出較高的執行成本, 而受益企業因此而增加的稅收未必都由支付執行成本的銷售地政府獲得, 從而產生了利益轉移問題。在國內各地區之間, 上述問題可以部分地通過某種轉移支付機制解決, 但在國際之間並不存在這種機制。而眾所周知的是, 在我國主張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最有力、從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西方跨國公司, 這些跨國公司同時享受了高於內資企業的稅收待遇, 其偷漏稅現象也相當嚴重。假如沒有其他配套措施, 強化令他們受益的知識產權保護, 在一定程度上, 等於是造成有利於跨國公司母國的利益轉移。
三、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
引進專利技術的企業, 在簽訂合同時應對專利產品平行進口問題作出明確而細致的規定, 合同中應明確許可的性質, 如是獨占許可, 應在合同中規定, 將來如有第二方擅自進口專利產品, 應由技術供方負責與侵權第三方進行交涉, 同時應注意在合同規定的地域內生產、銷售合同產品, 如需向區域外存在平行專利的第三國出口, 應經過進口國專利權人的同意, 才能將產品出口到該國。從事進口業務的外貿經營者, 應注意進口的貨物是否侵犯本國專利權人的權利。如進口產品在國內存在有效的專利權,應在取得本國專利權人的許可後, 方可從事該產品的進口。對某些外國企業運用事實標准中包含的知識產權設置壁壘, 壟斷市場的行為, 國內企業可聯合起來進行抵制, 或將其訴諸法院解決, 必要時可申請國家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機制對外國技術壁壘進行調查。對一些國家運用國內法案以知識產權為借口對外國產品進行打擊報復行為, 可採取反報復措施, 或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解決。
此外, 我國應加強對TR IPS規則的研究, 取消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出口檢查制度。TR IPS協議規定對出口貨物可以進行知識產權檢查, 而對進口貨物進行知識產權檢查是TR IPS規定的最低標准。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科技整體水平落後, 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中處於不利地位。我國只需達到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做到既遵循該標准, 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國家利益。為此我國應將主要精力限定在進口審查上, 出口檢查可以取消, 這樣既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又符合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有利於提高海關行政效率, 防止外國不法商
人藉此阻止我國產品出口。
(五) 加快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管理。目前, 企業間甚至國家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 誰佔有的人才多, 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 中國企業將會越來越多遭遇國際企業的競爭, 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限制會更加嚴重情況下, 中國企業如果還不加強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重視, 那麼中國企業將會因為失掉「知識產權人才」而失掉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市場。
總之, 面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加強, 我們只有將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積極申請專利、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等措施, 才能讓我國企業免受切膚之痛,並讓知識產權這把雙刃劍為中國自身所用。為此, 我們必須加強教育與宣傳, 提高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以增強我國科技、經濟競爭能力, 更好地參與並在國際競爭中勝出。
同時我們要認清發達國家倡導的所謂「貿易自由化」, 透徹地認識發達國家通過非關稅壁壘中更加隱蔽, 更具有報復性和更為霸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來保護他們的國家利益。這樣, 我們才能制定相應對策措施, 運用適當政策手段同他們作合理斗爭, 以達到維護我們自身的國家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