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同質思維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同質思維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3-03-16 06:39:55

1、同質化和趨同化的區別

同質化所謂「同質化」是指同一大類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在商品同質化基礎上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 在產品同質化基礎上形成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一、出版同質化競爭的表現信禪是出版產品的內容層次,典型特點是同一類型的出版產品品種重復,且內容替代性強 即差別不易分清辯笑,差異小.在管理上是指產品、服務趨同,盡管形式上有差別,但內容、品質、技術含量,使用價值一樣.同質化不利於消費者識別,無特色、無差異,如是知名品牌,尚有競爭力,但仍需進行品牌建設及產品、服務的提升.\x0d如是一般品牌,免不了要進行殘酷的價格戰,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異質化構成一個惡性腫瘤組織的多種不同基因表型的瘤細胞亞群,在生化特點、增生速度、浸潤和轉移能力、核型、對激素的反應性、對放療和化療滑灶塵的敏感性等諸方面存在的差異.異質性社會:在實際中並不常見.它在鋪天蓋地的「同質化」產生的同時就產生了,是它的對立面.「當你三折就能拿到機票的時候,當你300塊錢就能買到手機的時候,當你買一袋奶就能獲贈一袋的時候,當你面對著眾多的紅酒不知如何取捨的時候,當你免費就能得到幾次IT或英語培訓的時候,你已經置身於同質化的時代.經濟全球化應該是同質化的源頭之一.現代化的機械大生產,導致了各種OEM廠商的出現.對短期利益的追逐,是同質化的源頭之二.什麼東西一好賣,大家紛紛效仿.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最開始出現同質化.皮革製造企業,食品加工企業……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技術被幾個大企業掌握.同一個,或類似的標准所生產,也自然避免不了同質化.比如PC產業……1995年之後,軟體產業日漸興旺,同質化問題也便開始困擾此行業.」 這就是「同質化」.既然「同質化」的概念已經講明了,行業的異質性也就不難理解了吧.簡單來說就是:服裝行業企業應該採取與眾不同的戰略,力爭引領潮流或市場,也只有奔跑在最前端,才可能不被同質化的浪潮淹沒.那麼需要具備什麼?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高層管理超前的意識等等.遺傳學:heteroplasmy:the presence of more than one type of mRNA in the mitochondria of a single indivial.(heteroplasmy:存在一種以上的mRNA線粒體的個體.) 生態學:空間異質性(spatial

2、「同質化」,「異質化」「同質性」「異質性」幫我形象地解釋和區分一下謝謝。

同質化所謂「同質化」是指同一大類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在商品同質化基礎上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 在產品同質化基礎上形成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一、出版同質化競爭的表現是出版產品的內容層次,典型特點是同一類型的出版產品品種重復,且內容替代性強 即差別不易分清,差異小。在管理上是指產品、服務趨同,盡管形式上有差別,但內容、品質、技術含量,使用價值一樣。 同質化不利於消費者識別,無特色、無差異,如是知名品牌,尚有競爭力,但仍需進行品牌建設及產品、服務的提升。如是一般品牌,免不了要進行殘酷的價格戰,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異質化構成一個惡性腫瘤組織的多種不同基因表型的瘤細胞亞群,在生化特點、增生速度、浸潤和轉移能力、核型、對激素的反應性、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性等諸方面存在的差異。 異質性社會:在實際中並不常見。它在鋪天蓋地的「同質化」產生的同時就產生了,是它的對立面。 「當你三折就能拿到機票的時候,當你300塊錢就能買到手機的時候,當你買一袋奶就能獲贈一袋的時候,當你面對著眾多的紅酒不知如何取捨的時候,當你免費就能得到幾次IT或英語培訓的時候,你已經置身於同質化的時代。經濟全球化應該是同質化的源頭之一。現代化的機械大生產,導致了各種OEM廠商的出現。對短期利益的追逐,是同質化的源頭之二。什麼東西一好賣,大家紛紛效仿。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最開始出現同質化。皮革製造企業,食品加工企業……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技術被幾個大企業掌握。同一個,或類似的標准所生產,也自然避免不了同質化。比如PC產業……1995年之後,軟體產業日漸興旺,同質化問題也便開始困擾此行業。」 這就是「同質化」。 既然「同質化」的概念已經講明了,行業的異質性也就不難理解了吧。簡單來說就是:服裝行業企業應該採取與眾不同的戰略,力爭引領潮流或市場,也只有奔跑在最前端,才可能不被同質化的浪潮淹沒。那麼需要具備什麼?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高層管理超前的意識等等。 遺傳學:heteroplasmy: the presence of more than one type of mRNA in the mitochondria of a single indivial.(heteroplasmy:存在一種以上的mRNA線粒體的個體。) 生態學: 空間異質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態學過程和格局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勻性及其復雜性。這一名詞在生態學領域應用廣泛,其含義和用法亦有多種。具體地講,空間異質性一般可以理解為是空間綴塊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總和。而綴塊性則主要強調綴塊的種類組成特徵及其空間分布與配置的關系,比異質性在概念上更加具體。因此,空間格局,異質性和綴塊性在概念上和實際應用中都是相互聯系,但又略有區別的一組概念。最主要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強調非均質性以及對尺度的依賴。 癌細胞的異質性:這是指在那一團癌細胞里,每個單個細胞的基因組都是不一樣的。這個細胞中可能是基因abcd突變,那個細胞中可能是bdfg突變,它們有共同突變的序列,也有不同的突變,而這種不同的突變,也會造成每個細胞會具有些許不同的性質,比如某些細胞會更具侵略性,比起同處於這一團的其他腫瘤細胞更容易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這種不均一性是因為在腫瘤細胞中,修復突變,維護基因組穩定的很多蛋白失活,並且在正常情況下誘導細胞自殺,從而防止細胞突變成無可挽救地威害物的機制——細胞凋亡(apoptosis)也在不同程度上失活,所以每個腫瘤細胞在每一輪復制時,都會產生新的不同的突變,所以就形成了異質性的腫瘤。 這一點其實跟病毒很相似。病毒在體內也是異質性的,即每個病顆粒的基因組其實並不完全一樣,它們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病毒的低保真的復制酶。這在進化上來說對病毒是有利的。 也正是這種異質性,使得治療癌症的葯物可能只能選擇性地殺傷一部分腫瘤細胞,而存活下來的腫瘤細胞逐漸從原來在群體中的小部分變成了主體,這也就是對葯物的耐受性的產生。

3、全球化同質化與異質化的區別

全球化同質化與異質化的區別是同質化的意思是指同一品類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甚至逐漸趨同的現象。異質化的意思是指同一品類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等方面的特徵是比較接近還是相差很大的現象。

4、在全球化影響下的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

http://www.cqvip.com/QK/83736A/2005007/20192136.html維普網上的論文

「全球化」和「文化」都是內涵復雜定義紛呈的概念。總的來說,全球化的研究具有了跨學科、整體性和包容性的特點,其中經濟全球化概念基本上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和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密切交往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們對一些共同規則的訴求,都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化全球化的研究。從世界范圍來看,當前,文化全球化問題研究的路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過去只關注經濟因素轉變到經濟文化因素同時關注,例如世界體系論代表人物、美國學者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對自己理論的修正;另一種是直接用文明和文化來解釋全球化進程,例如哥本哈根大學的弗里德曼就認為全球化體系的變化過程是不同文化的替代過程。[1]綜觀各種不同的理論和觀點,主要有如下問題:全球化與文化的關系、全球文化的構建以及文化全球化問題。
一全球化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全球化研究的前提是對全球化與文化關系的把握。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理論在方法論上的重大變革就是把文化的概念引進了研究領域,擴大了全球化理論的包容力,提高了理論的解釋效力。[2]英國學者約翰·湯姆林森在《全球化與文化》一書中明確提出:「全球化處於現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實踐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3]在他看來,全球化與文化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湯姆林森認為把全球化問題的研究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傳播學領域引向文化領域,旨在揭示全球化的文化實踐內涵。關於全球化,他提出要從日常生活體驗角度去思考,要分析其中的親近感、獨特性。關於文化,他認為必須要從文化與政治、經濟之間錯綜復雜的實踐關系去闡明文化目的性,即什麼樣的感受使得生活充滿了意義。他更為關注的是文化廣為人們接受的特徵,他借用威廉斯的名言「文化是普普通通的」這一理念來為自己的文化做註解。事實上,湯姆林森是從雜交化、傳媒親近感、世界主義等方面探討全球化與文化的聯結,提出全球化不僅是資本、勞動力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動,它還帶來了我們文化體驗的轉型。這種文化體驗,既是世俗的、普遍的,更是深刻的。他集中探討了「非領土擴張化」概念,認為非領土擴張化是我們目前全球化的文化狀況,它存在於日常體驗之中,把握住了全球化文化的諸多方面。「非領土擴張化」概念所要表達是,全球化從根本上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它使我們的文化實踐、文化體驗和文化認同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轉型,它削弱或消解了日常充滿活力的文化與領土定位之間的聯系;這對於民族文化而言,機遇與危險並存。所以,他呼籲全世界團結一致。
美國文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對全球化與文化的關系也有自己的思考。關於全球化,他認為這是一個傳播性概念,它交替地掩蓋與傳遞文化或經濟含義。但他又認為單將傳播作為全球化概念的焦點在本質上是不完整的。在他看來,當代傳播的發展再也不具有「啟蒙」的寓意,而是具有新科技的內涵。這一傳播性概念既具有了一個完整的文化層面,即被賦予了一個更為恰當的文化層面的所指或意義,對於傳播網路擴展的假設已被暗中改換成某種關於一種新的世界文化的消息。同時,又被暗中改換為一種對於世界市場與其新建立的相互依存關系的看法。一場特大范圍內的全球性勞動分工,以及充斥著商貿與金融內涵的新的電子商務路徑,即它的經濟方向。所以,詹姆遜認為作為與傳播性概念的全球化密切相關卻並不相稱的兩面,產生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觀點:如果只強調這種新傳播形式的文化內涵,那它將會逐漸表現出對差異與分化的一種後現代的頌揚,瞬間會感到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處於彼此相容的關系中,形成了一種廣瀚的文化多元主義,讓人很難抗拒;但如果傾向於對全球化經濟方面問題的思考,那麼它又會受到那些經濟准則和意義的影響,人們會發現這一概念變得愈來愈暗淡晦澀。他認為,這里占據顯著地位的是不斷加強的同一性,而不是差異性。[4]可以看出,詹姆遜是以經濟文化的互動交織來定位傳播性的全球化概念,對全球化與文化的關系做出了「經濟文化式」分析。誠如他的發問:「在我們這個時代,文化和經濟的關系是否有根本的改變?」[5]
二現實與想像的文化全球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經濟與文化的密切滲透,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由此,文化全球化問題日益提上日程。關於「文化全球化」的內涵,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界定,學者們更多是從全球化研究的范圍及影響談到文化的全球化現象與可能。戴維·赫爾德等在其所著的《全球大變革》中指出,在關於文化全球化的性質和影響的當代爭論中,主要有極端主義者、懷疑論者和變革論者三種。在美國大眾文化或西方消費主義的支持下,各種超全球化論者描述或預測的世界是同質性的。但超全球化論者也受到懷疑論者的挑戰。懷疑論者認為,與民族文化相比較,全球文化具有空洞性和暫時性,而且,由於世界主要文明的地理政治隔閡,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具有持續的重要性。持變革論的人認為,文化與人口的相互融合與交流將產生混合文化和新的全球文化網路。關於文化全球化的產生和發展,赫爾德等人認為,跨區域、跨文明以及跨洲際的文化交流與文化制度的存在——文化全球化——有著深深的歷史根源。3000年前社會之間的文化互動已經非常復雜,但是形象與符號的劇烈運動以及思維模式與交流模式的廣泛傳播則是20世紀晚期和新千禧年的獨有特徵。由於當代電信、廣播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圍覆蓋的區域以及文化交流量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6]他具體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的不同歷史形態。他們的這種分類基本上概括了當前對待文化全球化的不同態度。極端主義者和懷疑論者有一點是一致的,即思維的單線性,這顯然不符合復雜的多元化現實。其實,不論何種態度都表明文化全球化正在進行中。文化全球化既是現實的,又是想像的。
文化全球化是現實的。首先,隨著文化消費的全球化,文化在全球迅速普及。消費文化以其通俗性與普及性極大地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以消費為主要特徵的現代社會,文化得到包裝並藉助商品而傳播, 這是非常有效的傳播方式。其次,信息時代的到來,藉助網路這個工具,資訊傳播更加方便迅捷,整個世界猶如一個小村莊, 一個消息、一條信息瞬時間就能傳遍整個村落。 「地球村」表明了文化全球化的現實性。另外,文化不是空穴來風,它的存在與發展依賴於個人、組織、民族等實體,隨著這些實體在經濟全球化交往的不斷深入和廣泛進行, 文化負載著經濟,經濟傳播著文化,出現了全球范圍內的文化傳播,文化全球化得以實現。
文化全球化又是想像的。從消費文化的層次上看,初看起來似乎是同質化過程,但實際上呈現出的是混合化特徵,沒有任何文化會存在於不受時空限制的文化真空之中。從文化的接受者和消費者角度來看,文化的生產和傳播環境最終總會遇見一種已經存在的參照框架的影響與制約。後者涉及一個更復雜的過程,簡單的同質化概念並不能正確地記錄這些問題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性質以及他們產生出來的文化創造性。所以,文化多元與文化多樣是必然的。但有一個前提同樣重要,那就是文化多元與文化多樣的前提——文化主體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多元與多樣。從文化全球化的實現路徑來看,國內學者王寧認為文化上的全球化進程有兩個方向:一是隨著資本由中心地帶向邊緣地帶擴展,(殖民的)文化價值觀念和風尚會滲透到這些地區;二是( 被殖民的)邊緣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抗爭和互動, 這樣便出現了邊緣文化滲入到主流文化之主體並消解主流文化霸權的現象。[7]可以看出,王寧是以資本輸出的路徑來分析文化全球化的路徑的。全球化意味著文化的輸入與輸出,它預示著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與滲透,但根本上這是一個經濟的做法。經濟的逐漸演變成文化的,同時文化的也逐漸演變成經濟的。文化是重要的經濟產品,離開這一點,經濟體系無法發展和擴張。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文化擔負著諸如公民權這樣的理念和運作,可充當民主政治的試驗場,顯然這是在設置文化與政治層面的「融合」。
三「全球文化」的構建
隨著不同民族文化漸漸走向世界,民族文化交流與滲透日益廣泛、深入,這也漸漸向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全球文化的構建。對此,也有不同觀點。
第一,一元為主的「全球文化」。湯姆林森在《文化帝國主義》一書中公開質疑文化帝國主義的概念,指出文化帝國主義本沒有原初形式可言,有的只是對它的不同解讀;只有剖析其在不同話語中的內涵,才能得出其實質。他認為一些學者過於維護文化的差異性,否定其同質性,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對主義。文化發展的前提是多樣性與統一性之間的平衡,而某種程度的同一性則有利於世界各民族之間的對話與溝通以及人類的和睦與進步。現代文化的全球化是我們的文化宿命。基於其自身的文化經驗背景,他否定同一文化有「文化支配」以及相應的「文化霸權」和「文化殖民」的說法。
事實上,在全球有無一元文化的分析中始終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即如何看待美國文化。在當今世界上,美國文化並不是唯一能夠在全球擴張的文化,但同時也必須肯定美國在全球文化的許多方面仍然領世界風氣之先這一事實。這不僅因為美國擁有製造並在全球傳播自己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無與倫比的手段,而且還因為美國具有一整套能夠使其成為全球文化傳播者的文化與歷史特質。這種狀況雖然並不意味著世界打上了文化同質性的烙印,但也確實表明,在越來越多的地方,人們不得不把美國文化與本土文化當成共存的現象看待。 美國流行文化具有約瑟夫·奈所謂的「軟權力」——勸說或合作的權力。實際上,湯姆林森的文化帝國主義正是想在世界范圍內肯定和推廣美國文化。對於文化帝國主義的實質,明眼人一眼便能揭穿。詹姆遜認為,主張同一的文化全球化實際上就是肯定了美國文化。他提醒人們談到文化全球化時民族主義問題或民族自豪和民族尊嚴不是唯一面臨危險的東西,人們更應該警惕其中蘊含的另一種傾向。他提出文化和民族(或種族-民族)與流行或傳統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而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國的大眾文化模式(電視演出、服裝、音樂、電影等等)逐出並取而代之。對許多人而言(特別是在文學和文化領域工作的人),美國文化已漸漸成為他們界定全球化文化的真正核心。他說:「美國的電視,音樂,電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東西。」[8]對此,依附理論學派埃及學者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美國今天仍處於稱霸的階段,但是這一霸權地位卻因歐洲和日本的趕超而不斷被削弱,而且用新自由主義構架來管理長期受危機打擊的體系,已經進入它的崩潰階段。近年來,後殖民主義和新的民族主義的興起也與此直接相關,美籍印度學者薩義德(Edward W.Said)就是這方面的著名代表。
第二,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在「全球文化」的構建中,大多數學者傾向於文化的多元共存。英國學者M.費舍斯通(Featherstone)在給一專題雜志寫的導言中提出了全球文化出現的可能性問題。他認為全球文化的相互聯系狀態的擴展也是全球化進程,它可以被理解為導致全球共同體即「文化持續互動和交流的地區」的出現。這種全球文化應該是文化的多元化。因此,在他看來,全球化包含了特殊主義的普遍化,而不只是普遍主義的特殊化。日趨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中的異質性和多樣性實際上已成為全球化理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美國學者羅蘭·羅伯森(Roland Robertson)認為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作用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現象的出現,即全球化不可能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擋住全球化的浪潮。這二者之間始終存在著某種可伸縮和談判的張力,有時全球化佔主導地位,有時本土化佔主導的地位。這種情況在文化領域中最為明顯。因此,他認為文化上出現的全球化現象並非只是單一的趨同性,它也可以帶來多元的發展。因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著自己的特性,若想掩蓋或者抹去這種特性,就只能導致世界文化的倒退。所以,他將全球化描繪為「普遍的特殊化和特殊的普遍化的雙重過程」。另外,世界體系論代表人物沃勒斯坦也同樣認為單一世界文化的概念面臨強烈抵制,它必然會受到政治沙文主義和多種反主流文化的反對。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與其說是朝向文化同質化,毋寧說是走向文化分化與復雜化。全球文明論者玻爾馬特(H.V.Perlmutter)也指出,目前的全球化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文明的前導,全球化就是為了要創造一個世界文明,在這個世界文明中有一種全球「融合」的動態形式。他把這種動態「融合」看做一種不同的甚至是對立方面的相互協調的過程。〔9〕
第三,文化的沖突與對話。談到「全球文化」的構建,必然要談及文明的沖突與對話。美國學者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用文明替代了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並設計出一幅未來多種文明沖突的景象,聲稱西方文明的最大對手是儒家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他實際上是把現實政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系統化和抽象化了。雖然在以後的著作中有所調整,但不難看出他在文明關繫上的競爭論立場。同樣,不能忽視的是福山(Francis Fuknyama)的歷史終結論。他認為,自由民主作為一種人類的理念已經很完美、無可匹敵,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取得了主宰世界的正統性,因此,歷史終結了,即歷史上的許多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已經形成了合理的制度與行為模式。可以看出,這種觀點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趨同論,即世界統一於自由民主。其實,福山與亨廷頓的觀點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兩者都在為西方的文明地位考慮——福山認為西方的文明已經取勝,體現出一種優越感;而亨廷頓卻在為西方文明的主體地位憂慮和擔心。杜維明在為聯合國2001年《文明對話宣言》所寫的「全球化與多樣性」中談到,在21世紀,對國際安全的最大威脅不是經濟的或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就此而論,文明沖突理論比福山提出的歷史終結論更具說服力,因為它承認文化的重要地位並希望妥善處理宗教差異。不過,杜維明明確反對文明之間的沖突,他的立足點是堅持跨文明對話,實現文化的多樣化,超越普遍主義和民族主義,以達於各文明間的真正和解,用來標志這種和解的概念被稱做「全球共同體」或另外「地球村共同體」。〔10〕
另外,德國學者哈德爾拉·米勒也表現了一種不同於亨廷頓的立場,並在《文明的共存》中對亨廷頓的文明沖突理論進行了批判。米勒認為,文化不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對歷史的發展真正起重要影響的還是經濟與政治力量。在他看來,文化之間沖突與融合,主要不是取決於文化自身以及各個民族的文化態度,而是取決於經濟與政治的發展。他認為經濟與政治的發展既可能導致文化的沖突,也可能導致文化的融合。他呼籲人們要加強文化對話,促進文化融合。不過,對於文化對話與融合,他將更多希望寄託在西方人特別是美國身上。他說:「在21世紀,人類將走向何方,文化的差異是成為劃分界限的原因,還是會演化為促進合作的原動力,這一切取決於我們西方國家對待文化的態度。美國作為西方的領頭羊,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11〕
結語
當今洶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一方面加速了文化之間的交流,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圍,強化了文化精神中的人類整體意識;另一方面也伴隨著文化、經濟與政治的互動引起傳統文化的危機和失落,使真正的文化精神難以升華。可以看出,實際上全球化文化研究必須要遵循文化自律和他律兩條邏輯,其內涵和影響是復雜而深刻的。但不管如何,我們必須看到這樣兩個事實:一是全球化文化的發展不單單是一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經濟、政治與文化之間的交織過程;二是美國文化在全球化文化發展中有著重要影響力,它的擴張造成了文化世界性與民族性之間的緊張關系。因此,在全球化文化的研究與發展過程中,民族狹隘主義與普世主義都有明顯的局限,文化的交流要通過平等對話來實現,而真正的平等不僅僅是文化身份的平等,更是一種經濟與政治地位上的平等。

5、什麼叫文化同質化

文化的同質化現象是近年來爭論很激烈的一個話題,有人認為文化同質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經濟日趨一體化,INTERNET的迅速發展,使地球宛如一個村落。

西方模式和價值觀的到處傳播,尤其是90年代後美國文化對我國的大量滲入,文化的同質化現象日趨明顯。對此我們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關繫上來考察這種現象。

(5)同質思維全球化擴展資料:

經濟關系:

文化全球化同經濟全球化一樣,是一種世界發展的趨勢,因為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間的交流因而產生,為了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需要人們認同自己的文化,就像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一樣。

當人們認可了美國的快餐文化之後,人們才會接受美國的快餐食品、 所以有些老年人不喜歡國外的快餐,而更喜歡中國的傳統飲食。

文化為經濟打頭陣,經濟為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擴張的必然,只有認同一種文化,才會消費這種文化下面的產品,才會為這個文化下的人製造利潤。

文化又是一個特定地區一種價值觀世界觀的表現,為了減少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誤會,誤解,增加信息的流動,人們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體下的文化交流,這樣一種趨勢造成了全球文化的傳播,我們可能只知道某個國家的一個品牌一種習慣。

6、全球化是導致世界文化同質化的關鍵嗎?

對於經濟全球化會不會導致文化全球化問題的回答,首先取決於選擇哪一種文化概念。

如果取狹義的文化概念,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意識形態和制度層次的文化。
因為人們的密切交往會促進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注,如環境、災難、戰爭、和平等問題,而形成一些共同的基本價值觀念,如平等、自由、公正、和諧等。
這些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念,將引導這一層次文化的發展方向。
因此,全球化會促進人類在基本價值觀念上的趨同。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承認經濟全球化一定會導致文化全球化,起碼不意味著一定會產生文化的完全同質化。
從宏觀來看,人類即使有了共識,也不會出現一致的意識形態和制度性文化,因為如何實現一種理想仍有不同的選擇。

如同價值與價格的關系會出現背離一樣,理想共識與政治選擇也並非總是一致的。
例如,現在就不是要不要民主、福利的問題,而是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的選擇。
西歐民主社會主義道路是他們的選擇。
新自由主義道路是美國的選擇。
這些道路並不是孤立固定地存在,全球化會促進它們之間的比較、競爭和再選擇,而實踐和時間是檢驗的標准。

總的來說,能夠流行乃至長期存在的文化現象,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滿足了人們的某種需求。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內涵「包羅萬象」的概念,如果就事論事,以基本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大眾行為等層次加以限定,可能更容易將問題解析清楚。

但不管怎麼說,人類是在彼此的相互聯系和影響中成長的,不論是經濟領域的交往,還是文化領域的交往,都有助於人類的成長和文明多樣性的發展。

7、全球化條件,詳細點

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

目錄
[隱藏]
1 全球化定義
2 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及動力[1]
3 全球化帶來什麼
4 全球化影響
5 質疑中的全球化
6 全球化真實再發生
7 參考文獻

[編輯]

全球化定義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同時,全球化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
[編輯]

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及動力[1]
(一)全球化的時代背景
工業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到來的一個前提,現代文明的危機中已經孕育著一個新的時代。因為各種各樣的危機把人們從現代工業文明的幻夢中驚醒,促使人們反思現有的文化模式,思考人類的未來。
以自然資源為基本要素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幾乎把人類逼到了生存的絕境,人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必然尋求全球范圍內的合作,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是不分國界的,發達國家盡可以把垃圾、化學廢物等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大氣圈、水圈、自然風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人類的命運真可謂「風雨同舟」,人類只有聯合起來共同解決面臨的危機,才有可能渡過難關。以擴張為特徵的現代文明導致了極權主義,致使整個世界處於風險狀態,導致了貧富分化,第三世界各國正在越來越深地陷入到貧困、疾病、戰爭和獨裁暴政的泥潭之中。這本身就構成了對和平生活的威脅,人們不得不擔心:沖突,在今天比以往更加可能了。
人們推測可能會爆發兩種形式的災難:一種是環境災難和生態大事故造成的全球性問題;另一種是國際沖突和地區性戰爭的後果,在這種災難當中富裕國家也不可能不受沖擊。以上兩種可能不僅是發展中國家將面臨的困境,也是發達國家不能迴避的現實,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既然世界各地的人們認識到面臨著共同的災難,那麼他們就應該聯合起來去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這樣看來,烏·貝克的話不無道理,「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年後的今天,應當發表一篇世界公民宣言:全世界的世界公民,聯合起來!」環境問題所引發的文化危機,泰勒認為只有通過全人類的聯合才能拯救。雖然人類怎樣聯合的途徑還有待尋找,聯合起來的人類怎樣去克服危機也還需要時間,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面臨的文化危機必須通過全人類才能解決。泰勒提出:「一旦圍繞環境威脅形成了一個共同理解的氛圍,情況就會發生變化。當然,局部群體和全體大眾之間的戰斗仍會持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垃圾存放處,但沒有人想將其置於自己後院。不過,某些局部戰斗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它們被置於不同的框架中。例如,對某些原始區域的保護、保護環境免受破壞性攻擊,業已被視為新的共同目標的一部分。事實上,只有當人們分開和分裂時,那些具有不可逃避性的機制才會起作用。當一個共同意識出現之時,困境就有了轉變。」
總之,人類要規避各種風險現實化,要規避全球性災難的發生,要阻止文明世界的全面崩潰,全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的人們必須訂立契約、共同行動,積極地尋求解決措施,自覺地形成一種全世界的文化差異和平相處、彼此尊重的全球依存狀態。
(二)全球化產生的動力
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西方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促使全球化到來的各種力量中。這些力量主要是指技術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和人道主義全球化。就技術全球化來講,它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往來和互相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習俗逐漸消解,新的觀念、新的生存方式陸續出現,繼而文化全球化開始生成。這里我們要注意,技術不能僅被當作一種工具來看,它在執行工具這一職能時,實際上參與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雅斯貝爾斯認識到,「技術使前所未有的交往和通訊變為可能,它造成了全球的統一。人類整體的共同的歷史開始了。統一的命運控制著人類整體。全球四面八方的人都能互相理解。由於比起以前東亞對於中華帝國,或者地中海世界對於羅馬來說,現在通訊聯系技術更容易到達世界各地,因此全球的政治統一隻是一個時間問題。」由於技術的發展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變成了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里共同生存的整體,這種相互依賴、風險共擔、共同生活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產生的最大動力,顯示了交通技術和通訊技術與全球歷史、全球意識的關系,就是說,在自然土地上的共同生活和在時間里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人類的統一。
歐文·拉茲洛則著重分析了通訊技術與人的交往之間的關系,指出了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形成的多種多樣的文化,現在正通過技術的中介而發生了十分廣泛的密切聯系。在這種聯系中,多樣性的文化得到體現,普遍性的文化得以形成,而全球文化正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兩種趨勢相互作用的過程。他說:「實現一定程度的統一性的方法不是通過文化統治來消滅文化多樣性,而是在現有文化之間創造更密切和更永久的交流和接觸。這樣做的工具是現成的:現代通訊技術不只能聯系給定國家和文化內的人民,它們也能聯系不同文化……以理解為基礎並由通訊產生的合作與參與可能把當代世界提高到超越共存階段而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相互依存階段。相互依存不僅意味著並肩生活和成長,而且意味著彼此合作,互相通過對方得以生存。」由此可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從電話到電子計算機再到網際網路的發展,消除了人們之間的空間界限,加強了各地人們之間的聯系,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人造衛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融合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全球化的進程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著社會的結構和組織。
就全球化來講,不能否認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像今天這樣需要有世界范圍的規則,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在經濟上,隨著大型跨國企業的建立以及伴隨他們一起發展起來的金融市場興起,產生了一種新的生產力,它帶給很多人以富裕,然而也呼喚要求與新的經濟市場活動范圍相適應的游戲規則。」可以看出,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交往是全球化時代的動力,也是促成人們形成全球意識的一個因素。現在,加入到共同貿易協定中的國家越來越多,貿易商品的范圍越來越廣,世界金融市場在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種事實。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競爭,結果是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惡化、金融風險等全球性問題,這些都說明了競爭的極限性,也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整體性,在這個整體的世界中,發生在遙遠地區的事件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反過來,我們作為個人所作出的決定,其後果也可能是全球性的。於是人們意識到了同在一個地球的意義,開始了彼此之間的合作,認識到了相互依賴的重要性。正如湯姆林森所說:「資本主義在其生產、流通及商品消費的各個時期的原動力,對我們日漸增長的相互聯系來說都是意味深長的。」
如果說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是全球化客觀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人道主義因素就構成了全球化動力的主觀部分,它們的存在對於全球化同樣是不可缺少的。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人們創設了多種國際機構,包括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如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紅十字會、野生動物基金會等等。盡管這些機構的能力十分有限,期望它們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前景也很渺茫,但它們的初衷畢竟是針對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而建立的,如生態保護、南北關系、人權問題等等,它們發出了維護正義的聲音,提供了人類為之努力的方向。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樣的組織越來越多,所起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它們的存在和作用,能加快全球化時代到來,是促進全球化文化產生的重要力量。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將國內問題與全球治理相聯系就不再是烏托邦了,因為二者已經在實踐中緊密地聯系了起來。在市場的波動和技術創新的動力之下,在全球層面上運作的合作性機構在數量上已經有了很大增長。例如,在20世紀初,有二十個以上的國際性政府間機構,以及一百八十個跨國的非政府機構。而到了今天,前者的數目已經達到三百個,後者的數目將近五千個。全球性治理已經出現。」
綜上所述,可以說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現代化的成就中,現代文化成就則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對促成全球化時代到來的各種因素作一個綜合考察,阿爾布勞的概括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全球性至少在五個方面使我們超越了現代性的種種假設。這五個方面是:由全部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的環境後果;由具有全球破壞性的武器導致的安全感的喪失;通訊系統的全球性;全球性經濟現象的涌現,以及全球主義的反省性——在有這種反省性的地方,人們和各種團體都以全球作為自己確定信仰的參照系。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就對那種認為『現代性會不斷擴張』的觀點,並因而也對民族國家構成了極大的挑戰。」所以說,全球化的出現既是各種客觀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們積極參與、共同創造的一個主觀進程。
關於全球化產生的背景及其動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時代是繼現代工業文明文化模式之後的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既不像有些人主張的那樣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認為它已有5000年的歷史。因為那時雖然不同的文化有所交流,但文化傳播的規模、速度及范圍都相當有限,與今天的全球化不可能相提並論。同時,全球化也不像世界體系理論所認為的那樣起源於16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固然不能否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揭開了全球交往的序幕,但是它只是開辟了全球各國家、地區之間相互往來、相互作用的時代,卻沒有顯示出人類相互依存、共擔風險的特徵。確切地說,全球化是近幾十年出現的新現象、新事物。具體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全球作為一個整體獲得了十足的重要性,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暴露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局限性,全球通訊系統的建立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相互聯系、共同生存的全球化時代,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人們已經達成了共識: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太空船」上,並且只擁有一個「共同的未來」。
[編輯]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
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
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
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
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編輯]

全球化影響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編輯]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編輯]

全球化真實再發生
但是,事實上,邊界的存在越來越模糊,例如WTO的關稅協定,關稅壁壘已成為歷史,雖然國家的邊界還是存在,但之間真實的隔閡卻慢慢消失,全球化並不只於某方面,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國於國的相互依存度,已經幾乎打破國界的隔閡,我想全球化是真實發生的不容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