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講一講關於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歷史進程,是在戰後特別是80年代後才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其實人們用來衡量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程度的許多核心指標,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比如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是到了90年代才略高於1914年前的水平。其他指標,比如對外投資在可比總量中占的比重等,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西方有的學者提出,就上述這些指標而言,目前這場全球化的浪潮帶有某些恢復性的特徵,把由於兩次大戰而中斷了的一體化過程恢復起來。
當然除了這些主要數量指標以外,當前的全球化趨勢與19世紀在金本位制下所達到的經濟一體化(全球化)也有質的區別。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捲入這場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地區更多,更廣泛,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它所涉及的領域更多,更深入,層次更高。尤其重要的是,企業的全球化過程,跨國公司的發展所達到的程度是空前的。我習慣於用公司一體化的概念來概括這一過程(corporate integration)。 根據相互聯系的緊密程度可以把公司一體化分成若干層次,我們這里不去仔細分析它們的區別。但概括地講,全球范圍內公司一體化網路的建立,使得從R&D到生產再到銷售的整個價值增值鏈的各個環節,被按照最有利的區域布局安排在世界各地,使全球范圍的國際分工越來越多地轉化為企業內部的分工,再加上相關企業的戰略聯盟,又大大擴大了企業(公司)一體化的外延。企業的國際化、一體化的這種趨勢,已經使世界市場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真正象微觀經濟學中所描繪的那種純凈的市場機制所涵蓋的交易的范圍越來越小。世界市場已經由跨國公司這一隻只「看得見的手」給組織起來了,變成了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於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的產品出現了。這種產品,由於它的價值增值鏈占據了世界各地最有利的區位,所以在它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全球的集合優勢,而不單純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區位優勢。
這個事實所產生的影響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對理論的影響。這種情況對傳統的國際分工理論,特別是以要素稟賦論為核心的經典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這樣一種全球化商品在國際間的流動,很難用反映一國區位優勢的要素稟賦論來解釋。如果做實證分析的話,你會發現這種理論對當今國際貿易的發生機制和商品流向的解釋力一定要大打折扣。最終商品的出口國或許只具有加工組裝方面的優勢。
第二、對企業的經營實踐的影響。全球化商品的出現,使那些沒有進行跨國經營的企業被推到絕對被動的境地。只局限在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進行發展,它的產品充其量只能具備這個國家的區位優勢(具有國家特徵的優勢)所賦予的競爭力。如何與集全球優勢於一身的那種全球化商品相競爭,是可想而知的。過去人們所關心的是企業具備了哪些優勢才能開展跨國經營,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跨國經營本身就是企業優勢的一個重要來源。那麼這些企業如何生存?出路何在?一個辦法是求助於政府,在對外封閉、與世隔絕的狀態下尋求發展,這條路顯然不合潮流。
另一條出路恐怕只有在開放條件下去尋找。既然國際生產已經形成越來越密集的全球一體化的網路,那麼如何在這樣的網路中的某些環節找到自己的位置,變成國際生產一體化網路中的一部分,找到這樣的位置再謀求發展,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舉例來說,我們說中國的汽車行業在短期內難以在整車的出口上有所作為,但是可以選擇發展零部件生產。但是這顯然有個前提,就是要先將自己納入世界汽車行業國際一體化的網路中去,否則你自己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是為誰配套的呢?你知道人家的規格和性能上的要求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發展合資合作乃至於與跨國企業的戰略聯盟,不只是你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更是生存競爭的需要。 為了得到政府給合資企業的優惠政策而去尋求合資合作,與上述這個主流不合拍。
第三、關於民族經濟和民族國家政府的作用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民族經濟的概念也要進行必要的重新思考。首先,我們上面提到的真正實現了全球化的跨國公司,它們的國籍的觀念已經淡化,盡管我們還不能說它已經完全消失。正象湖北大學柳劍平教授在他的論文中指出的那樣: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社會中經濟聯系和交往活動的「完全行為能力」主體,其個體利益與國家的整體利益並非完全一致,它實現「個體利益」的市場規則並不完全服從於國家實現「整體利益」的博弈規則。西方早有一種說法,判斷一個企業的歸屬問題不僅要看它的 share holder (stock holder),而且要看它的 stake holder。也就是說,企業的所有者是重要的,但從更廣的意義上,所有與企業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們的歸屬問題也是重要的。美國的跨國公司來中國經營,你不把它看成是中國的,是可以的;但它在什麼意義上、在多大程度上還是美國的?這也是個問題。當然跨國公司與其母國的關系問題是個很復雜的問題,我們在這里不做詳細分析。
另外一方面,我們來看看政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與國的政府之間的競爭關系也將成為全球化的。這種競爭關系的核心內容是,每個主權政府在它所管轄的領土范圍內通過提供一整套制度性服務來創造一種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環境。這種服務的提供是通過「准市場化」的機制來實現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包括本民族的和外族的),在「國民待遇」的原則下,以稅收作為代價來購買這種制度性服務,以獲得在這個領土范圍內發展的機會。創造一種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機會,不是給予某些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所能比擬的。這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間競爭的一個特點。
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直接的目標:一是稅收收入最大化;二是國民福利最大化。至於財富的創造過程具體是由什麼人在組織的,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只要財富為這個領土范圍內的公民所享有,就是可取的。
當然根據這兩個目標,政府也可以有意扶持某些產業。但是需要注意,政府鼓勵的是某個產業的發展,那麼為此而制定的優惠政策應該惠及所有有意投資於這個產業的投資者,而不僅僅是外商或者內資。既然要扶持的是一個產業,而不是哪一類的投資者,那麼所有投資於這個行業的投資者,無論是外商還是內資,也不論是國內的國有經濟成分還是非國有經濟成分,都應該享受同樣的待遇。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創造真正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二是可以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加快重點產業的發展。這里有一個基本點需要重申,政府要扶持的某個新興產業,而不是哪一類人,哪一類投資者。
對政府職能的這種理想化的簡化,還不是近期內所能實現的事。這種看法也未必馬上能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如果我們回憶和對比一下,60年代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跨國公司的敵視態度,是如何轉變成現在這種爭先恐後地吸引外資的情形,那麼我們就有理由預期,上述過程的到來不會是太久遠的事情——假設全球化的趨勢不發生逆轉的話。實際上,GDP取代GNP成為衡量一國經濟規模的主要指標,雖然有其技術上的理由,但它同時也已經說明國土的概念比國民的概念變得越來越重要。
關於國內企業如何增強實力的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企業改革的任務就在於此。我這里只提一點,就是國內市場的統一問題。國內市場不統一,是企業實現一體化從而實現內部化優勢的一個嚴重障礙。我們大概沒有多少人關心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哪個州的,可口可樂公司是哪個州的,熟悉這些公司情況的人可以說出這些公司的總部所在地,但僅此而已。中國的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人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有天津夏利、南京依維柯、廣州標致等,光是個名字問題倒也無所謂,問題是這背後有著濃郁的地方主義的色彩。連「全國化」的眼光都沒有,就更不要談什麼全球化了。有人說美國的企業能夠率先開展跨國經營,與其國內市場的特點有一定的關系。美國國內市場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統一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企業,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如何在一個廣闊的市場空間內安排它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問題。這使得美國企業在自己的國內就可獲得某些歐洲的企業只有跨國經營以後才能獲得的經驗。幾年前我對歐洲企業一體化問題的研究發現, 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也推動了歐洲范圍內的企業一體化。
2、國內廂式貨車鼻祖,為何不再輝煌?83年就進入中國的依維柯發展史
講到我國輕型商用車的發展過程,依維柯這個品牌是絕對離不開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依維柯不但見證了我國輕型商用車的發展,而且還是我國輕型商用車的引領者。
依維柯的起起落落
○ 圖丨喬瓦尼·阿涅利一世
1899年7月11日,出生貴族的喬瓦尼·阿涅利帶領著當時的一眾好友,在義大利都靈創立了菲亞特汽車公司。1900年,菲亞特製造了第一輛汽車,直至年底只生產出來8輛汽車。但就這8輛汽車很快就銷售出去。
這也讓喬瓦尼·阿涅利內心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靠汽車振興都靈。因為當時義大利的首都已經從都靈遷移至羅馬了。
隨後,喬瓦尼·阿涅利不失時機的提出了生產系列汽車以振興都靈的計劃,得到了一眾董事會與好友的支持和響應。隨後喬瓦尼·阿涅利因出色的經營表現,被董事會一致推舉為總經理,成為了菲亞特的代表人物。
但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亂了菲亞特的發展步伐,也因戰爭的打響,菲亞特公司遭受了史無前例的重創。而創始人喬瓦尼·阿涅利也因故去世了,使得這期間的菲亞特公司一蹶不振。
○ 圖丨喬瓦尼·阿涅利三世
直到小喬瓦尼·阿涅利的出現,讓菲亞特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軌。菲亞特為了拓展其乘用車和貨車業務,在1966年收購了法國卡車製造商尤尼克(UNIC)。3年後,菲亞特收購了汽車、卡車、客車和軍用車輛製造商藍旗亞汽車公司(Lancia)。
1974年,菲亞特繼續擴張,收購了德國客車、卡車和消防設備製造商馬基路斯·道依茨(Magirus Deutz),成為了大股東。第二年,就把所有品牌合並,成立了如今大家所熟悉的依維柯。
○ 圖丨依維柯Daily第一代
成立後的依維柯在1978年,製造了第一台輕型商用車Daily,並在兩年後推出了用於重型載貨車的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此後,依維柯開始向商用車發展。
依維柯進入中國
70年代,當時國內仍處於「缺重少輕」的局面,我國考察人員不斷尋找適合我國的卡車技術,在經歷了漫長的考察後,確定了引進奧地利斯太爾。
在這樣的背景下,1983年,為了加速提升國內的車輛保有量,中方領導前往義大利進行考察訪問,同年宣布依維柯進入中國。
○ 圖丨南京汽車廠與依維柯簽約儀式
1985年,國家物資總局完成了國內商用車的第一個引進技術項目,引進當時最新的依維柯DAILY汽車,當年依維柯項目總投資達到了14.5億元,這是有史以來中意技術經濟合作計劃中最大的項目。
這個項目的引進滿足了當時國內醫療、電力、工程等各行業對專用車的需求,間接促進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Daily採用了與卡車一樣的大梁底盤,所以daily是可以選擇裝備封閉貨箱或者欄板貨箱的,但南京汽車製造廠為了不與自己生產的躍進系列產品產生沖突,前期只開發了輕客和封閉貨箱兩種車型。
1991年8月中國製造的第一台依維柯輕型客車下線,一下子掀起了國內廂式、輕客車的風潮,也意味著國內商用車行業里增加了輕客、廂式貨車,堪稱國內廂式貨車鼻祖。
○ 圖丨我國引進的第一代依維柯Daily
第一代依維柯daily,中文名得意,搭載了四沖程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72馬力,最大扭矩為147牛米,搭載依維柯自己生產的5擋變速箱。這樣的配置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已經足夠應對當時的工況需求了。
作為國內輕客的開創者,依維柯在國內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將短頭輕客引進中國、第一個推出柴油輕客、第一個推出國三排放標準的輕客、第一個推動我國輕卡正面碰撞法規的出台,等多個第一,正是因為有了這么多個第一,也成就了依維柯在國內輕客行業的牢固地位。
○ 圖丨南京依維柯成立
依維柯在國內的發展迅速,獲得成功後,依維柯加速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1996年,3月1日依維柯汽車公司與南京汽車集團達成協議,共同投資25.27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因此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圖丨第二代依維柯Daily
南京依維柯成立後並沒有絲毫猶豫,迅速引進了如今大家所熟悉的第二代daily。依維柯不僅僅只是在商用車上做出貢獻。
而第二代daily的中文名則叫都靈,是大家最常見的一款車型,搭載索菲姆2.8升共軌增壓柴油發動機排放達到歐Ⅲ標准,最大功率是92kW/3600rpm,最大扭矩是285Nm/1800rpm。是當時國內最熱門的一款車型。
○ 圖丨第二代依維柯Daily
依維柯間接的推動力國內汽車行業的許許多多,不僅如此,依維柯還在默默地扮演者隱形英雄的角色。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南京依維柯作為駐港部隊用車,隨駐港部隊跨越羅湖橋。
1999年澳門回歸,同樣作為駐澳門部隊用車,見證了歷史。
還出現在98年抗洪搶險的第一線、作為醫療救護專用車出現在抗擊非典的前沿、與抗擊雪災的電力工程專家們並肩作戰。依維柯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這也讓依維柯進入了老百姓們的眼裡。
南京依維柯不僅僅只有有民用版,還有大家少見的軍用版本。2000年後研製成功的nj2046/2045兩款車型更是把解放軍的載具進一步提升到了一個水平。
助力中國物流也起步
千禧年,我國進入汽車高速發展時期,我國的城市快遞物流還處於起步階段,國內還沒對物流配送車輛進行嚴格的規范定義,因此,人貨混裝的現象非常嚴重。
作為國內廂式貨車祖師爺的,依維柯並沒有坐視不理,南京依維柯參照歐洲物流配送車的使用特點,結合國內的道路情況,推出了前後艙分離的物流運輸車,很好的解決了人員和貨運的運輸安全問題。
隨後南京依維柯將目光鎖定在快遞物流行業,率先推出了歐洲標準的物流配送車,專門為物流行業設計的車型加上功能齊全的配置,一體式廂式貨車迅速成為了國內大型物流企業相互認可的車型。依維柯也藉此率先佔領了運輸行業的用車市場。
再次奠定行業 卻不再輝煌
2017年4月南京依維柯推出全新一代依維柯·歐勝。其全新的外觀設計將輕型商用車的產品研發帶入了「內外兼修」的發展模式,刷新了輕型商用車行業新高度。
○ 圖丨第三代依維柯Daily
時隔不到一年,在2018年11月依維柯又升級了全新一代依維柯·歐勝8AT版,奠定了我國輕型商用車的行業標桿。
作為最新一代的車型,這款依維柯歐勝,搭載了與瑪莎拉蒂同款純進口八擋全自動變速箱,南京依維柯F1CE34818發動機,最大馬力146馬力,是如今性價比最高的車型之一。
但隨著公路客運漸漸飽和與不斷出現的競爭對手,曾經站在高樓之巔的依維柯早已沒有了往日隻手遮天的地位了。競爭對手們的雄起,使得依維柯的市場份額正在被競爭對手們不停的佔領。
對於一個輕型商用車鼻祖來說,依靠在國內不受眾的房車等專用市場來勉強生存,這不應該是它的命運。
寫在最後
在進入中國的這30多年裡,依維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做好產品與服務,不僅開創了國內輕客史上的多個第一,還成為了國內輕客的代名詞,推動力國內輕型商用車技術的進步,為我國汽車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現狀,依維柯只能做出改變,或許才能續寫它的未來,家哥期待一個全新的依維柯可以早日出現在我們面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南汽擁有躍進、依維柯、MG名爵等整車品牌系列,年綜合生產能力40萬輛。除整車生產公司外,南汽還擁有寧波前橋、杭州依維柯、南汽專用車、汽車工程研究院(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汽車質量監督檢驗鑒定試驗所。南汽擁有外事審批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與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聯合組建的汽車工程研究院,具有較完善的科研和生產經營體系。
南汽的歷史始於1947年。1958年3月10日,南汽成功地製造出我國第一輛輕型載貨汽車,國家命名為躍進牌汽車,同時批准成立南京汽車製造廠。1995年6月21日,原國家經貿委同意南京汽車製造廠更名為躍進汽車集團公司。2003年8月28日,資產重組後的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南汽正式移交江蘇省管理。躍進、依維柯等產品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多次榮獲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及江蘇省重點名牌產品稱號;南汽連續多年獲得江蘇省、南京市文明單位稱號。
2005年7月22日,南汽成功收購了英國MG羅孚公司和動力總成公司的資產,為南汽再創輝煌尋求到了新的機遇。通過購買海外優質資產、並購海外企業,擁有並控制國際品牌、先進技術等優勢資源,高起點、低成本、快速度地實現自主創新和國際化戰略目標的發展模式,南汽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全新道路。
2007年12月26日,上南合作成功簽約。 資產整合後的新南汽成為上海汽車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是目前國內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和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上南雙方推進「五個統一」(統一規劃、統一研發、統一采購、統一製造、統一營銷),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南汽將依託上汽的優勢,著眼於未來更長遠、更深入、全方位的發展,建設成上汽全球整車業務中的重要汽車製造基地,使上汽集團藉助南汽集團製造基地成為中國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
1995年6月21日,國家經貿委批准南京汽車製造廠更名為躍進汽車集團公司,並以躍進汽車集團公司為核心組建躍進汽車集團。2003年8月28日,由躍進汽車集團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出資重組的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特大型汽車骨幹生產企業。南汽現有資產總額120億元,佔地面積340餘萬平方米,1.46餘萬名職工,擁有25家控股子公司(其中7家中外合資),7家參股公司(其中2家中外合資),400餘家關聯企業。南汽擁有四個整車生產公司,即南汽躍進、南京菲亞特、南京依維柯、南汽新雅途,生產躍進、依維柯、菲亞特、新雅途四大品牌系列400多個品種汽車,年綜合生產能力20萬輛,至2004年底已累計生產汽車近140萬輛。除整車生產公司外,南汽還擁有鑄、鍛、裝備和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有7個專業研究所以及技術中心和國家級汽車質量監督檢驗鑒定試驗所。南汽擁有外貿進出口權,中德合辦的職業教育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與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無錫輕工大學聯合組建的躍進汽車工程研究院,具有較完善的科研和生產經營體系。
多年來,南汽始終貫徹國家關於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形成了比較規范的母子公司管理體系,通過引進外資、資產重組、剝離輔助等途徑和措施,實現了較大發展。1992年南汽在中國工業技術開發百強企業統計中進入十強,1996年6月被國家經貿委和中國人民銀行列入300家重點國有企業,1997年被國務院列入120家企業試點集團,1999年國家經貿委批復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試點方案。
「九五」期間,南汽保持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稱號。南汽榮獲全國機械工業文明單位、勞動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躍進、依維柯產品榮獲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及江蘇省重點名牌產品稱號。南汽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榮獲江蘇省技術改造集體、文明單位標兵、先進集體、「九五」技術改造先進單位、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稱號。南汽連續保持江蘇省、南京市文明單位稱號。
很多年來,南汽一貫奉行「質量第一,用戶第一,服務第一」的宗旨,發揚「創業、創新、創優、創名牌」的企業精神,不斷超越,不斷追求,為建成具有更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而不懈努力。
伴隨著南汽的發展,公司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征程,無論是在物資緊缺的計劃經濟年代,還是在市場經濟時代,公司都能在保證集團內生產用料的基礎上,兼顧外部市場,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采購、供應、服務體系,與國內外的幾大主要鋼材、油漆、石油、化工供應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在資源保障、新材料試制開發、材料供應價格方面享有明顯的優勢。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化建設,從資源采購到銷售、加工、運輸等全過程都能實行網路化控制,從而對采購、供應、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實行嚴格的管理監控。現正在打造電子商務平台,努力為原輔材料客戶和廠商提供信息交換的電子平台。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供應公司人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將發揚南汽「創業、創新、創優、創名牌」的企業精神,與時俱進,不斷超越,不斷追求,把供應公司做強、做大。公司將進一步維護、發展上下游企業的戰略夥伴關系,形成緊密牢靠的戰略聯盟;鞏固和服務集團公司內部市場,開拓外部市場,實施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業務流程再造,以定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物流、資金流的運動,實現與客戶零距離,材料零庫存,朝著江蘇地區最大規模和影響力的原輔料專業貿易商和代理商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