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大戰後各國帝國主義特徵
(1)第一次世界大戰 ①爆發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具體原因是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帝國主義國家三對矛盾的進一步發展;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②美國參戰的原因:戰爭接近尾聲,為撈取戰利品,害怕其他參戰國像俄國一樣發生革命。美國以德國的「無限制潛水艇戰」為借口參加一戰。 (2)第二次世界大戰 ①爆發的原因:帝國主義固有的矛盾,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亞歐兩個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及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英法執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 ②二戰爆發: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英法宣戰後並未對德軍發起進攻,導致波蘭滅亡。蘇聯從自身安全利益考慮,建立「東方戰線」。 ③二戰發展:1940年春夏之交,德軍在西線大舉進攻北歐、西歐諸國,佔領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敦刻爾克成功撤退。意軍參戰。法國投降。 ④二戰擴大:1941年6月,德軍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美軍參戰。 ⑤美國逐步參戰:參戰原因是法西斯侵略威脅美國利益,美國逐步改變「中立」姿態,援助英國;1941年美國參加大西洋會晤,共同發表《大西洋憲章》;美英援助蘇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直接參戰。 ⑥二戰轉折的四次戰役: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推動整個戰爭轉折;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日本由進攻轉為防禦;1942年秋阿拉曼戰役,1943年北非德軍投降;1944年6月諾曼底戰役,德國受到東西夾擊。 ⑦四大國際會議:1943年11月召開開羅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領土;1943年12月召開德黑蘭會議,提出英美蘇要協同作戰;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1945年7月召開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⑧二戰的勝利: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其殘余勢力頑抗到1945年。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⑨二戰的影響:戰爭給世界人民造成空前的苦難;戰爭摧毀了法西斯主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戰後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客觀上推動了科技進步。 2.政治 聯系兩次世界大戰及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它對人類留下哪些啟迪?怎樣才能維護當今世界和平?中國對世界和平問題的原則和立場是什麼?當今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是什麼?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世界和平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3.地理 交戰雙方各是哪些國家?明確其地理位置及相關國家的概況。中立國有哪些? (三十)美國對外政策 1.歷史 美國的對外政策以對外擴張、謀求霸權為主要特徵。 (1)美國的擴張政策:美國的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揚言,美國的領土是「預先註定」要擴展到整個北美的。1823年美國總統提出「門羅主義」,公開表明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的意向,反映了美國要統治整個美洲的野心。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叫嚷必須以武力為外交後盾,即推行「大棒政策」。為在中國獲得與其他列強相同的權益,提出要求中國「門戶開放」的政策。1889年美國提出「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欺騙性口號,並倡導建立泛美聯盟,推行「泛美主義」,實質上把美洲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美國總統塔夫脫提出「金元外交」,它以資本輸出作為對外侵略、擴張的重要手段。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征服的企圖」,即「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向全球擴張的宣言書,意味著美國公開聲稱要干涉世界各國內政。 (2)美國的中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推行「中立政策」,同交戰各國做生意,大發戰爭財。大戰接近尾聲時,為奪取世界霸權,撈取戰利品,就放棄「中立」,對德宣戰。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中立法》,規定美國在世界及其他地區發生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戰雙方輸送軍火和戰略物資,防止美國捲入戰爭。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裝干涉西班牙,美國繼續推行中立政策,這就混淆了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實質上也是一種綏靖。二戰期間,修改《中立法》,加強了對英國、蘇聯、中國的援助。 (3)美國參加和發動的戰爭:1898年掀起美西戰爭。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對華戰爭。1917年4月,對德宣戰,參加一戰。1941年12月美國對日本宣戰,參加二戰。1950年-1953年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20世紀60年代到1973年發動侵略越南的戰爭。1991年發動針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 2.政治 (1)運用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原理分析認識「門羅主義」「門戶開放」「泛美主義」「金元外交」。「大棒政策」「杜魯門主義」是美國推行全球霸權的重要政策,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表現。 (2)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認識美國歷史上的中立政策。 (3)美國對外推行的擴張、霸權政策是由美國資本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是為其國家利益服務的,體現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職能。 (4)當今世界,美國推行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美國妄圖建立由它「領導」的單極世界,受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一切愛好和平和主持正義的人民的反對和抵制。 (三十一)近現代國際關系的演變 1.國際矛盾沖突焦點的演變 (1)16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的總體特徵是西歐國家爭奪殖民霸權,從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①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 ②1652年-1674年,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荷蘭喪失歐洲強國地位。 ③18世紀英法七年戰爭,英國打敗法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的總體特徵是列強爭奪海上霸權和歐洲霸權,從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 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進攻法國。1815年拿破崙帝國覆亡,法國喪失歐洲霸主地位。 ②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喪失歐洲霸權。 (3)19世紀晚期到1918年的總體特徵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從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 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隨著向帝國主義的過渡而加劇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的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新的矛盾。實力與所佔殖民地成倒掛情況。根源於普法戰爭的法德矛盾一時成為歐洲大陸的主要矛盾。為爭奪巴爾干半島,俄奧矛盾不斷加劇。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經濟發展超過英國,且將「大陸政策」改為「世界政策」,德國成為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間的主要矛盾,到20世紀初,最終形成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和以英國為核心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擴軍備戰,終於導致一戰的爆發。 (4)1919年-1945年的總體特徵先是從戰後初期的激烈動盪轉為和平發展,繼而30年代的大危機使世界走向戰爭,從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國家的矛盾。 一戰後英美圍繞國聯、制海權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美國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英美矛盾成為戰後帝國主義的主要矛盾。在30年代大危機影響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隨著法西斯在亞、非、歐的侵略擴張,各國人民與法西斯勢力之間的矛盾逐漸成為世界的主要矛盾。 (5)二戰後的總體特徵是從兩個陣營到三個世界,由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的趨勢發展,從美蘇矛盾到南北矛盾。 戰後美國推行霸權政策,美蘇冷戰,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抗。1991年蘇聯解體後,世界格局呈現出多極化趨勢,世界經濟發展面臨激烈競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銳。 2.近代現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線索與階段特徵 (1)第一時期:16世紀至一戰 世界近代史上,歐洲是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而歐洲大國之間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的激烈角逐和斗爭,又是近代各時期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徵。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特徵為:西歐國家爭奪殖民霸權。為奪取世界殖民霸權,英國先後同西班牙、荷蘭、法國多次交戰,最終確立了歐洲霸權和殖民霸權。 ②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期,國際關系圍繞著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歐洲霸權展開。英俄普奧四國先後進行了多次戰爭,歐洲大陸的霸權幾易其主。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進行,使法國建立起絕對的歐洲大陸的霸權。反法同盟打敗拿破崙帝國後,俄國逐漸成為「歐洲憲兵」,一度成為霸主。隨著俄國勢力的不斷擴張,英法與俄國的矛盾日益加劇,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法國重新奪回歐洲大陸的霸權。為了維護其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法國竭力阻撓德、意統一,但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打敗,實力嚴重受損,只能將霸主地位讓給完成統一大業的德國。 ③19世紀晚期至一戰,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是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主要特徵。隨著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帝國主義之間圍繞著重新瓜分世界,進行了愈演愈烈的斗爭,終於導致了一戰的爆發。歐洲資本主義最發達,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在歐洲。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展開激烈的角逐和斗爭,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2)第二時期:一戰後至二戰期間 美國勢力大大增強,歐洲勢力削弱,十月革命與蘇聯的誕生從根本上動搖了舊的國際秩序,國際關系中心從歐洲向兩側轉移。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徵表現為戰後初期的激烈動盪轉為20年代的相對和平發展,繼而30年代的大危機又打破了這一相對和平,使世界重新走向戰爭。 ①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繼續爭霸,英美之間的爭奪成為全球主要矛盾,在歐洲,法國同英美相互對立,在遠東,日美英三國斗爭,日美爭奪激烈但這一時期斗爭方式由戰場較量轉到和會的談判桌上。 ②帝國主義與蘇聯的關系,先是兩種制度軍事沖突,後轉到和平共處。 (3)第三時期:二戰後至今,經歷了兩極對峙向多極化演變的趨勢 ①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 ②60年代到70年代,兩大陣營開始解體,美蘇爭霸與三個世界形成。 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全面崩潰,世界政治格局進入兩極化向多極化轉換的過渡時期。 3.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三次演變 所謂國際關系格局,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體系。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0世紀20年代到二戰前) ①形成背景:一戰後列強各國實力對比變化,戰勝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調整其在歐洲、亞洲的秩序。 ②形成標志: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 ③主要內容:凡爾賽和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等。 ④維護工具:國際聯盟。 ⑤評價: a.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客觀上維護世界形勢的相對穩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開創了國際合作新形式。 b.是戰勝國分贓妥協的產物。導致了許多新的矛盾出現,使此國際新秩序潛伏著深刻的危機,不會長久,必將崩潰。 (2)雅爾塔體系 (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戰後西歐各國普遍衰落,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②形成標志:雅爾塔會議。 ③主要內容:處置戰敗國,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重新確立戰後歐亞的政治地圖,重劃法西斯戰敗國及其被佔領地區的疆界;建立聯合國。 ④維護工具:聯合國。 ⑤評價: a.雅爾塔體系原則上倡導自由、民主,對戰後世界各國的和平運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起了推動作用,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如主張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共處與合作有利於東歐各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有利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等)。 b.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如對朝鮮的北緯38度分界線,對德國的分區佔領,美國單獨佔領日本等)。 c.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志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3)多極化趨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後) ①形成背景:蘇聯解體,美國霸主地位動搖,西歐、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國家崛起。 ②形成標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③主要內容:總趨勢走向緩和,但天下並不太平,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存的局面。政治上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經濟上呈現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 ④評價: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但霸權主義依然存在,經濟全球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新一輪資本擴張,第三世界面臨機遇與挑戰。
2、世界殖民體系是怎樣瓦解的
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歷史使命的完成及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歷史的結束。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
納米比亞在15-18世紀,荷蘭、葡萄牙、英國等殖民者先後入侵。1890年被德國佔領。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成立,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6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決定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
1990年3月21日實現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
(2)帝國全球化與亞洲大角逐擴展資料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
1、在亞洲,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在亞洲激烈地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使亞洲各國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9世紀末列強把亞洲分割完畢,中國沒有逃脫這場噩運。
2、在非洲,15—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相繼侵入非洲,此後幾百年間給非洲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從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晚期,歐洲冒險家到非洲內地探險達到200次。
這些探險為帝國主義最後瓜分非洲鋪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國主義召開分贓會議,簽署柏林會議《總議定書》,標志著瓜分非洲高潮的到來,到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幾乎使整個非洲被瓜分完畢。
3、在拉丁美洲獨立後,英、美、法、德等資本主義列強紛紛採取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對拉美各國進行滲透。並展開爭奪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為激烈。
1823年美國提出「門羅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國聯盟」;1898年美西戰爭揭開美國向拉美全面擴張的序幕。隨後,美國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緊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區。
3、世界近代史的三個發展階段是什麼?
世界近代史的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手工業時代(16世紀——19世紀初)
資本主義經濟:資本主義形態在16世紀成為一股顯見的潮流,這個世紀出現的宗教改革,德國的農民戰爭,新航路的開辟、尼德蘭革命、英圈地運動的擴大、文藝復興運動的擴展、重商主義的興起等現象,無一不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影響和後果。
在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還處在童年時期,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還沒有明顯分開,基本上商業資本控制工業,兩種類型的手工工場,即分散的手工工場和集中的手工工場都是由商人開辦的(分散的手工工場是多數,集中的為數甚少)。商人作為早期的資產者,不僅控制著工業,而且其上層即大富翁還逐漸成為金融家,這就是金融資產階級,也被稱為大資產階級(金融資產階級主要是通過包稅和放國債發跡並形成為一個階層的)。他們是整個資產階級當中的最富有、經濟實力最雄厚的階層。商業資本控制工業,金融資產階級在資產階級中雄踞首位,並不意味著工商業發展平平,少有起色;當時工商業的發展水平已相當可觀,進出口貿易也相當發達,17、18世紀的商人們,尤其是組成海外貿易的商人們,奔波於世界各地擴張殖民,謀求霸佔市場和原料場地。三次英荷戰爭,英法十年戰爭等國際戰爭,本質都是商業戰爭,爭奪市場,達到如此激烈的地步,反過來也可證明工商業的發展已達到了前所沒有的高度,國內市場的容量已難以滿足其需要了。
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封建自然經濟走向瓦解是當時經濟領域的大趨勢,以圈地運動為例,說明英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瓦解過程。
土地所有制的變化:封建土地所有制被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所取代。
經營方式的改變: 建立資產階級農場和牧場,僱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產。
階級結構的變化: 新貴族的形成,在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中起了領導作用。
勞動力條件: 造就了大批的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自由勞動力。
政治: 那時的資本主義力量也同樣處在童年時期,已建立起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才四個,其餘國家和地區都還處在封建主義或封建主義之前的發展階段,從力量對比來看,資本主義所佔的分量實在是微乎其微,不過,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新生事物,它的生命力是強勁的,它終將取代前資本主義制度的大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轉變,基本上不外乎革命與改革兩種方式,英、法等國是通過革命的方式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但是多數國家走的是改革的道路,革命常常能顯示出將封建統治一舉擊潰的威力,這是改革的方式難以比擬的,因為改革基本上是由具有明智頭腦和長遠眼光的原封建統治者進行的,由於不發生政權易手的斗爭,就使得改革的方式有著演進、溫和的特色,而且其措施都是首先從經濟方面著手進行,一時間極少涉及政治方面。因此以改革方式向資本主義過渡,必定是個較長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還會留下較濃厚的封建殘余,但改革很少引發大的動盪,有利於保護生產力,這一階段還沒有通過改革完成向資本主義過渡的事例。
民族解放運動:當時的殖民主義者實行的統治政策並不完全相同,一種是偏重於把殖民地當作自己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場地;一種是以搶劫掠奪財富為主。前者是資本主義經濟較發達的殖民者,如英、荷;後者是封建國家,以西、葡為代表,兩者都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財富,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只是目的、手段有所不同.由於這種不同,就使殖民經濟的後果有了區別.在英荷的殖民地出現了某些資本主義性質的工商企業,而在西葡的殖民地,這種情況極為罕見。這就使得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獨立運動的結局顯而不同,在美國建立了資本主義合眾國,而拉美各國建立的是獨裁性質的有濃厚特點的專制政權(考迪羅制)。盡管如此,推翻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仍然是進步現象,是民族運動的勝利。
意識形態:這一時期的主潮流同樣體現了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資本主義興盛的客觀規律,17世紀時啟蒙運動從英荷興起。18世紀更是被稱為「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一大批法國的偉大思想家將啟蒙運動推向頂峰。
國際關系:這一階段之中,發生了一場震撼全歐洲的國際戰爭——拿破崙戰爭。不管對拿破崙及其政權作出什麼樣的評價,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拿破崙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勢力,他的對手反映的是各國封建王朝的意願,至於英國,只要是將法國視為競爭對手。拿破崙的失敗表明:即使是在資本主義力量最為強勁的歐洲,也還是封建勢力更強大些,更不用說世界其他地區了。從資本主義本身的情況來看,工場手工業階段的生產力水平還無力將封建制度徹底消除,資產階級要成為主宰世界的力量,只有到工業革命後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才能夠實現。
第二階段:蒸汽機時代(19世紀初——19世紀70年代)
19世紀的歷史實際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開始的,這兩大事件的影響,從經濟和政治上極大的加強了資本主義力量。尤其是工業革命,使有關國家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對世界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力量的加強,推動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和革命,自由主義運動日趨強大;工業革命造成的新階級——無產階級從誕生後不久便開始了爭取自身利益的斗爭,工人運動使商品輸出成為資本主義的生命線。資產階級掀起了殖民擴張的狂潮,引發了民族運動的高漲。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成為19世紀三股交錯存在的歷史潮流。其中自由主義潮流是主流。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以及工業革命前老式資本主義體制的矛盾。
自由主義:即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在還處於封建統治下的國家裡,其根本任務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在已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裡,主要是工業資產階級勢力與工業革命前的舊體製作斗爭;從國際范圍看,則是推翻1815年維也納會議炮製的反動秩序。
史實:19世紀20年代的西班牙革命,義大利革命和希臘獨立革命,30年代法國的七月革命和七月革命影響下的比利時革命。
1848年歐洲革命,英國則進行了一系列適應工業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如1832年第一次國會改革,1846年廢除「穀物法」,40年代開始的自由貿易政策以及1867年第二次國會改革。
19世紀60——70年代俄國廢好,德、意統一,法蘭西第二帝國推行的新型經濟政策,(這是工業革命得以完成的重要原因),1867年奧匈二元制帝國建立,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這一切都是蒸汽時代資本主義取得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即資本主義在全世界范圍內最終得以確立。資本主義確立,既包括上述一系列國家進入資本主義時代,還包括世界上的大片領土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不少政治上獨立、卻在經濟上被資本主義列強所左右的國家(如拉美),這樣,19世紀60、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社會主義:工人運動是工業革命的直接後果,真正的工人運動是從三大工人運動開始的。
史實:三大工人運動即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義,1864年第一國際的成立及其活動,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這一階段的工人運動大體有如下的特點:
(1)自發性;(2)暴力多;(3)政治斗爭為主。
出現這樣一些特點,是當時的社會條件造成的.在19世紀70年代之前,除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之外,其餘開展工業革命並出現了工人運動的國家。在政治上並未進行大的順應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變革,依然保持著以往傳統的統治方式,有的國家(如德國)還是封建性質的.這些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社會立法,處理社會反抗運動時,以高壓政策為主,即使是新型的工業資產階級,也受到壓制。資產階級當然更不被當權者放在眼裡,政治上沒有權利,公民的選舉權也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包括財產資格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廣大工人很自然的認定,自己的悲慘遭遇是由於沒有社會地位、缺乏政治權利造成的,一旦起來斗爭,便將爭取政治權利和選舉權利的口號喊了出來,甚至要求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或者直接去爭取政權.所以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多半是政治斗爭。
同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資產階級仍然保留著以榨取絕對剩餘價值為主的剝削方式,如延長工時、壓低工資、增加勞動強度,僱傭童工、女工等手段,這也是勞動生產率相對不高的反映。這種非人的待遇,使工人胸中充滿憤怒,一旦起來斗爭,滿腔怒火便爆發出來。這是工人運動多採取暴力斗爭的原因。(巴黎公社革命典型的體現了上述特點)。
民族起義:最為突出的地區是在亞洲,即亞洲革命風暴。
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尋求和擴大海外市場成了資本主義的當務之急,列強的殖民擴張基本上是將商品輸出放在首位。在西方列強使被侵略國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中,都把開辟通商口岸放在首位,正表明了這一時期殖民主義的特點。
亞洲革命風暴有其時代局限性所造成的特點。這些特點往往就是造成其失敗結局的原因。總的來說,這些斗爭都是傳統的中世紀反抗斗爭的繼續,缺乏近代的內容。
①有些運動仍帶著改朝換代的封建性傳統;
②一些起義打著宗教的旗號;
③所有的運動都沒有提出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綱領;
④運動的領導者都是農民領袖或王公貴族。
指出這些特點,決不是貶低亞洲革命風暴的意義,那些反抗者及其領袖們,仍是名垂史冊的英雄.這些特點是時代的局限性造成的,其根源是那時亞洲各國除日本之外還沒有自己的民族資本主義,這說明民族運動有一個從舊類型向新類型演變的過程,並不因為發生在近代史時期便都是一個模式。
意識形態:第一階段的啟蒙運動將「天賦人權」當作主題,幾乎完全是針對封建專制與特權的,突出反封建的主題。進入蒸汽時代以後,機器生產將商品輸出提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由競爭的學說隨之興盛起來。同時要求進行政治上的改革,以適應工業資本主義發展也提上了歷史日程.反映到意識形態上,自由主義思潮也就增添了新內容,即不僅要反對特權和封建傳統,而且要將自由主義當作管理經濟和治理國家的導向性理論。
還有一股是社會主義思潮,工人運動興起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此外還有空想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各類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等.科學共產主義誕生後,也只是眾多社會主義流派中的一個,並未能取得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指導地位,只有一些先進分子接受了馬克思學說,如威廉,李卜克內西,倍倍爾等,他們建立了第一個工人階級政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但是在對資本主義制度生命力的估計上有誤差,未能預計到大工業的發展,生命力的迅猛提高,使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節能力大為增強。所以在半個世紀以後,恩格斯非常實事求是地宣告,原來的估計是不對的,「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歷史用經濟革命證明了這一點。「巴黎公社的失敗證明了這一點。巴黎公社的失敗早已註定。即便不犯任何錯誤,也必然要失敗,其根本原因在於:法國當時處在兩次工業革命之間,小生產還占絕對優勢,法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還處在向上發展時期,遠沒有進入成熟階段,無產階級奪權的時機並不成熟,這次革命並不是由於生產關系阻擊了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阻擊了經濟基礎的演變而爆發的。而是由於第二帝國晚期的腐敗和普法戰爭的失敗,以及「國防政府」的無能,激發了巴黎人民的義憤而引起的。
國際關系: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列強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甚至爆發了一些局部性的國際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就是典型代表。
第三階段:電氣化時代(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已演變到了帝國主義階段。經濟上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以壟斷組織作為組織經營的手段,政治上以民主代議制為主要政治體制,實行政黨政治,公民參與,自由競選,可以說現代意義的資本主義基本定型.資本主義的對外侵略擴張變本加厲,將整個世界瓜分完畢。隨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也最終確立。
社會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在特點上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是有組織的斗爭增多了,其次是合法性斗爭成為主要形式,暴力性武裝斗爭幾乎不現,最後是經濟斗爭已多過政治斗爭。(八小時工作制,提高工資,勞動保護,工傷賠償等)這主要是西歐、北美的情況.東歐的俄國另當別論,那裡盛行專制主義,既沒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的自由,也不允許隨意罷工,更不用說抗議和反對政府了,因而那裡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只能以秘密的地下斗爭方式開展,走武裝起義道路。西歐、北美工人運動出現這些特點,是社會環境與條件的變化造成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經濟大大發展,工人的生活狀況也大為改善,工資提高的速度明顯超過了物價上漲的速度。根據人之常情,人們生活上能夠維持溫飽,必需的方面還差強人意,那麼誰還肯甘冒死亡、坐牢的危險去進行斗爭呢?歷史上的武裝起義、暴動,都是「逼上樑山」的結果.政治上,各國的政治改革使男公民基本上獲得了普選權,集會結社和出版報刊的權利也已獲得.第二國際曾在法、德、英、瑞士等國開過多次代表大會,從未受到官方的禁止和侵擾,既然當年奮力爭取的政治權利已基本獲得,且以成為工人運動正在運用的工具和手段,那麼斗爭目標自然就更多地集中到了經濟要求方面。
民族主義:這一階段民族解放運動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過去的舊式民族運動演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與革命。同時19世紀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使得民族資本主義和無產階級在殖民地、半殖民地誕生,通常是無產階級誕生在資產階級之前,因為先行設廠的外資企業所僱傭的工人都是當地人。
民族資本主義是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及落後國家中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新生事物。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民族運動的旗手,提出了資本主義性質的奮斗綱領和口號,這就改變了民族運動的性質,其突出事件是亞洲的覺醒和古巴、墨西哥的資產階級革命。
體現新型特點的民族運動,常常有個從改良到革命的發展過程,印度國大黨溫和派19世紀末領導的運動,以及20世紀初國大黨激進派以提拉克為首進行的斗爭,就體現了這種發展趨勢。中國近代史上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維新變法運動和20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是由改良轉變為革命的典型表現。
意識形態:同樣,由於環境與條件的改變,社會主義思潮也有了一些變化,主張以漸進的、和平的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的學說興起並流傳開來,這就是修正主義學說。另外還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誕生(哲學領域中的民眾的權力意志哲學和超人哲學,體現帝國主義爭霸的背景)。
國際關系: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形成了三對基本矛盾,矛盾沖突愈演愈烈,導致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終於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4、為什麼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