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巴西文化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巴西文化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3-02-23 19:59:51

1、《遠逝的天堂一個巴西小社區的全球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遠逝的天堂》((美) 康拉德.科塔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e8qx  

書名:遠逝的天堂

作者:(美) 康拉德.科塔克

譯者:張經緯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3

頁數:261

內容簡介:

本書來自對阿倫貝皮 (巴西巴伊亞州)的數次考察:1962年,1964年,1965年,1973年,1980年,從1982年到1987年每年,1990年代早期,以及2003年和2004年。本書的結構基於20世紀60年代村莊和當代社區的比較。第三章到第五章介紹了從1965年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阿倫貝皮在受外界文化影響之前的基本信息。改變的主要動力是漁業、旅遊業、嬉皮士文化入侵、工業污染,以及通過與州府薩爾瓦多之間道路修築實現的都市化。

在我離開阿倫貝皮八年之後重返該地(見第六章),也就是從1973年開始,上述這些趨勢以及經濟發展都大大改變了當地生活。我在1973年的田野工作描繪了阿倫貝皮的變遷景象。接下去的第六章描述了1973年的阿倫貝皮,這一章提供了一個過渡,將第四部分(第七章到第十五章)聯系起來,在這部分描述了當代社區的巨大轉變。阿倫貝皮的改變甚至可以與薩爾瓦多——巴西第三大城市,擁有超過三百萬人口——相比較,她正是通過這種變化進入了現代世界體系。本書講述的就是變遷的故事——阿倫貝皮的全球化。

作者簡介: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196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學位;196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系密歇根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系主任,1968年任教於該校。1991年因其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受大學及密歇根州政府表彰。1992年榮獲密歇根大學文學、科學與藝術學院傑出教學獎。1999年美國人類學會(AAA)授予科塔克教授AAA/梅菲爾德獎,以表彰其在人類學研究生教學方面的卓越貢獻。

科塔克教授曾在巴西(自1962年)、馬達加斯加(自1966年)和美國進行民族志田野調查。他主要研究地方文化與更大體系的整合——與抗拒整合——過程。這一方向將他早期對非洲和馬達加斯生態與國家形成方面的研究,與新近關於全球化變遷、國家與跨國文化及大眾媒體的研究聯系在一起。

2、什麼叫做全球化??什麼叫做一體化???

關於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可以分為一般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後者比前者反映了更緊密的地區經濟依賴和協作。目前大量的和重要的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都是經濟一體化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大大推動了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所以,在了解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概念

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但國內外對經濟一體化尚無統一定義。"經濟一體化"這個詞語的使用是近年出現的。據專家考證,在1942年以前一次也沒有被使用過。到1950年,經濟學家開始將其定義為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狀態或過程。也有人將一體化描述為一種多國經濟區域的形成,在這個多國經濟區域內,貿易壁壘被削弱或消除,生產要素趨於自由流動。所謂"區域"是指一個能夠進行多邊經濟合作的地理范圍,這一范圍往往大於一個主權國家的地理范圍。根據經濟地理的觀點,世界可以分為許多地帶,並由各個具有不同經濟特色的地區組成。但這些經濟地區同國家地區並非總是同一區域。為了調和兩種地區之間的關系,主張同一地區同其他地區不同的特殊條件,消除國境造成的經濟交往中的障礙,就出現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設想。經濟的一體化是一體化組織的基礎,一體化組織則是在契約上和組織上把一體化的成就固定下來。
經濟一體化具有許多經濟方面的優點,重要的有:
1.根據比較優勢的原理通過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
2.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達到規模經濟提高生產水平;
3.國際談判實力增強有利於得到更好的貿易條件;
4.增強的競爭帶來增強的經濟效率;
5.技術的提高帶來生產數量和質量的提高;
6.生產要素跨越國境;
7. 貨幣金融政策的合作;
8.就業、高經濟增長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為共同的目標。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各國經濟的一體化。國際商品和勞務貿易增長速度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加強了,跨國流動的人數越來越多,對外直接投資迅速擴大,跨國公司的活動日益頻繁。各國政府政策上的變化,特別是放開以前對外國公司封閉的產業,更強更廣泛的區域貿易集團化運動,資金流動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關稅壁壘的長期影響,認同並強化了一體化的潮流。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

經濟一體化的形式根據不同標准可分為不同類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巴拉薩把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分為四個階段:(1)貿易一體化,即取消對商品流動的限制;(2)要素一體化,即實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3)政策一體化,即在集團內達到國家經濟政策的協調一致;(4)完全一體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統一。與這四個階段相對應,經濟一體化組織可以根據市場融合的程度,分為以下六類:
1.優惠貿易安排。即在成員國間,通過協定或其他形式,對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給予特別的關稅優惠,這是經濟一體化中最低級和最鬆散的一種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國與一些大英帝國以前的殖民地國家之間實行的英聯邦特惠制。
2.自由貿易區。即由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一個貿易區,在區內各成員國之間廢除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實現區內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動,但每個成員國仍保留對非成員國的原有壁壘。
3.關稅同盟。即成員國之間完全取消關稅或其他壁壘,同時協調其相互之間的貿易政策,建立對外的統一關稅。這在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開始帶有超國家的性質,典型的有歐洲經濟共同體。
4.共同市場。即成員國在關稅同盟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使成員國之間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典型的如歐洲統一市場。
5.經濟同盟。即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成員國之間不但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起對外的共同關稅,而且制定和執行某些共同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逐步廢除政策方面的差異,形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典型的如目前的歐洲聯盟。
6.完全經濟一體化。這是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成員國在經濟、金融、財政等政策上完全統一,在國家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區域內商品、資本、人員等完全自由流動,使用共同貨幣。
經濟一體化是關於成員間貿易壁壘的撤除和各種合作互助關系的建立。貿易壁壘的撤除被稱為一體化中"消極"的一面,合作關系的建立則被稱為"積極的"一面,因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參加者改變現有的制度或機構,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機構以使一體化地區的市場能適當而有效率地運轉。在一體化的各種形式中,較初級的形式,如自由貿易區等主要是消極的一面,而較高級的形式,如經濟同盟等則更充分地體現了積極的一面。消極的形式比較易於達到,因為消除關稅和數量限制易於做到,特別是在經過長期的多邊貿易談判後許多國家的關稅水平本來就已經很低。積極的形式不易做到,因為它要求採取某種形式的共同行動,而且要求在關稅以外的領域合作,而金融、貨幣和僱傭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國家主權的協調等更深一層次的問題。但對一體化的形式的劃分只能是大體上的,實際上每個組織都不可能是標準的某種形式。
除以上分類外,近年還有學者根據成員國構成的不同,把經濟一體化組織分為三類:
(1)發達國家型,即由發達國家組建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典型的如歐洲聯盟;
(2)發展中國家型,即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東南亞國家聯盟;
(3)南北型,即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建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三類組織雖然形式上有相似之處,但目標、運行機制、發展歷程等都有明顯不同。

當前主要的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
世界三大地區經濟圈的經濟組織

歐洲經濟圈

歐洲主宰這個世界長達兩千年之久,但如今困難重重。70年代後,這一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政治上動盪不定。以歐洲聯盟為核心的歐洲經濟圈的逐漸建立給這一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希望。除歐洲聯盟以外,歐洲主要有以下一些區域性經濟組織:
一、經合組織
1948年4月16日,戰後歐洲十幾個國家為接受美國的歐洲經濟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61年9月30日,在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基礎上經過改組而正式成立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為經合組織)總部設在巴黎。根據《經合組織公約》第1條,經合組織的宗旨是:實現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經濟盡可能的高速合理增長,擴大就業,提高生活水平,維持金融穩定,實現世界經濟增長,在多邊和非歧視的基礎上擴大世界貿易。開始時經合組織的成員國和以前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是一樣的,但以後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陸續加入,使經合組織的成員國增加到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比利時等以歐洲國家為主,包括其他地區的發達國家的24國,此外,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和前南斯拉夫也以特殊地位參加組織的工作。經合組織的主要機構是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等,活動主要是協調各國經濟政策,提供必要的咨詢。
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這是1960年作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抗衡力量而成立的。最初有7個國家,即英國、奧地利、瑞士、瑞典、丹麥、挪威、葡萄牙。這些國家由於各種原因不希望加入歐共體。如對小國來說,主要是政治考慮,不希望引起前蘇聯對其中立國地位的懷疑甚至作出更加不利的舉動。根據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有關協定,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聯盟,冰島等國隨後也加入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有關協定還規定,成員國給出通知1年後可退出。在聯盟剛開始運作1年後,它的最大的成員國英國即決定申請加入歐共體。丹麥和挪威接著作出了相同的決定。雖然加入或退出國際組織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聯盟仍然成功地促使英國1961年6月發表了《倫敦宣言》,表明在作出滿足聯盟所有成員國的一定合法利益的安排前它不會加入歐共體。由於丹麥和英國1972年12月31日退出了聯盟,葡萄牙、奧地利、瑞典也相繼退出,聯盟現在只有4個成員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機構有理事會、委員會和秘書處。每個國家在理事會有一個投票權。理事會監督聯盟協定的執行,考慮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實施協定的目標,建立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密切聯系等問題。理事會的決議和建議需要全體一致通過。特殊情況下簡單多數也可以。理事會在部長級上每年開一次會,一般是商業部或外交部部長。常駐代表每兩周開一次會。主席每6個月輪換一次。理事會下設有一系列委員會:1960年設立的貿易專家委員會處理協定與貿易有關的規定的執行,1960年設立的預算委員會對理事會就財政問題提出建議並幫助它建立年預算和確定成員國的應繳份額,1963年設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處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政策問題,1964年設立的經濟委員會對每個成員國的經濟狀況進行定期評估,1973年設立的農業和漁業委員會幫助理事會解決農業和漁業問題,1974年建立的產地和海關專家委員會、1977年建立的聯盟國家議會成員委員會等都各施其責。另外還有很多因事設立的委員會或工作組。秘書處設在日內瓦。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主要目標是貿易自由化和在成員國間建立貿易的公平競爭。它是因為歐共體的不利影響而建立的,但由於它的規模遠小於歐共體,其單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也遠小於歐共體的單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因此實際上它建立之初就致力於與歐共體達成一個令人滿意的相互理解。經過多年的努力,這種關系正在形成。
三、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
這是歐洲曾經存在的另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組織。二戰後,前蘇聯拒絕參加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而決心成立一個共產黨國家自己的組織。1949年1月,經濟互助委員會在莫斯科成立。成立之初,經互會並無一個完備的憲章,而只有一個公報發表,在近十年間,這個公報是闡明經互會目標的唯一文件。直到1959年,經互會憲章才通過,該憲章1960年4月13日生效。1962年和1974年對憲章進行了兩次修改。經互會成立的公報指出該組織的目的是建立蘇聯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之間廣泛的經濟合作,但實際上建立之初該組織主要是一個政治組織。該組織的宗旨是促進成員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逐漸平均富裕程度,加速經濟和技術的進步,穩步提高勞動生產力,促進工業化,加強經濟合作,提高社會主義經濟的聯合。l971年,經互會制定了《經濟一體化綱要》,1979年又制定了《長期合作綱要》,通過"經濟一體化"、"生產專業化"等計劃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成員國最初有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蘇聯。1949年阿爾巴尼亞、1950年民主德國、1972年古巴、1978年越南、蒙古等也陸續加入了經互會。中國曾被接納為觀察員。由於東歐和蘇聯局勢的巨變,1991年6月28日,經互會在布達佩斯舉行了最後一次成員國大會,會議宣布經互會正式解散。
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關系從來都是十分密切的。"歐洲經濟圈"形成了以歐洲聯盟為中心,吸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並把東歐作為外援的基本態勢。東歐諸國已成為歐洲聯盟的聯系國。歐洲聯盟還在設法同北非和中東國家,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國家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經濟聯系,意圖建立一個環地中海的自由貿易區。歐洲一體化無論是在地區范圍還是程度方面都是在世界前列。

亞太經濟圈

亞太地區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以日本的崛起為開端,最近二十多年來,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迅速、持續增長的地區。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經過短暫的恢復後重新崛起,在不到25年的時間里,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到1970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計算,已與美國不相上下。除日本外,亞洲的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進入經濟繁榮時期。在小農經濟或以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基礎上,它們大約花了10-15年的時間,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現代化,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亞洲的東盟國家也是經濟迅速發展的地區。l97O-1980年,東盟五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7.4%,不僅高於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3.8%,也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的5.3%。中國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亞洲太平洋地區雖然在兩次石油危機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滯脹"的沖擊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始終維持了比其他任何地區都高的增長率。進入90年代以來,亞太地區經濟貿易持續蓬勃發展,特別是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的勢頭,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實際經濟增長率1990年為6.4%,1991年為6.7%,1992年為7.4%,1993年為7.5%。這一增長率不僅遠超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也大大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美國前總統里根曾把21世紀稱作"太平洋世紀"。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為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但並未阻止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目前,亞太地區已出現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除亞太經合組織以外,主要有:
一、澳新自由貿易協定
澳新自由貿易協定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1965年達成1983年改為澳新緊密聯盟。澳、新兩國是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其合作對這一地區影響很大。
二、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1年8月1日,為加強東南亞國家間的合作,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在曼谷宣布成立了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簽訂協議,宣布建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取代以前的東南亞聯盟,成為一個更廣泛的區域性政治經濟組織,簡稱"東盟"(ASEAN)。在成立宣言《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中確定的宗旨是:"通過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促進東南亞和平與安定"。東盟建立之初經濟合作局限於在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中提出一些交流合作措施,生產、貿易、金融等方面的合作非常有限。進入70年代後,合作步驟加快,區域內建立了特惠貿易制度和財政、金融合作機制。1984年1月1日汶萊成為東盟的第6個成員國。1975年11月東盟國家決定逐漸降低相互間的貿易限制,努力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1991年1月,東盟六國達成協議,決定在2008年以前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1994年9月,在第二十六屆東盟經濟部長年會上,與會國又一致同意把實現自由貿易區的計劃提前至2003年,並提出在本世紀末建立"東盟10國"的設想。東盟樹立了一個南南合作的成功範例。
三、南亞的經濟合作組織
南亞的區域合作也有新的發展。1985年,南亞的7個國家建立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1993年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第七次會議簽署了南亞優惠貿易安排等協議,突破了長期未將貿易、工業、互補、進入等關鍵領域納入合作的狀況。1996年底,南亞七國外長又集會尼泊爾首都,共同商討關稅減讓問題,希望在2005年建立南亞自由貿易區。
四、南太平洋論壇
南太平洋地區擁有千萬個島嶼和2600萬平方公里水域,有二十來個形形色色的對立國家和自治領地,它們的人口和國土面積相差懸殊,居住的有歐洲人、美拉米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等,各國的政治體制各不相同,有共和國和君主國,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同。這一地區是最後淪為殖民地和最後被承認獨立的地區。由於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形成了這一地區的殖民地型經濟,經濟畸形發展,產品種類單一,多數國家以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最近一二十年,許多太平洋島國走上獨立道路,政治經濟模式發生變化,南太平洋正在走向國際化。1971年8月,斐濟、湯加、西薩摩亞、庫克群島、諾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7國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舉行會議,正式成立了"南太平洋論壇",其常設機構是南太平洋經濟合作局,其目標是為會員國之間在地區貿易、經濟發展以及能源、通訊、運輸、旅遊等領域提供合作與咨詢。現成員已增加到15個。
五、其他形式的區域合作
除了建立以上區域經濟組織外,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還採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形式,主要有半官方的經濟合作圈和成長三角。
經濟合作圈是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對這一地區經濟合作形式的一種構想,如日本政府1988年提出的東亞經濟圈、東北亞經濟圈、日本海經濟圈,1988年初由韓國提出的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在內的黃海經濟圈、華南經濟圈,以及部分中國學者提出的大中國經濟圈等。
(一)東北亞經濟合作圈。東北亞指亞洲東部和北部地區,包括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中國東三省以及山東半島。東北亞地區經濟具有互補性,經濟發展較快,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想由來已久。1987年日本西川教授即提出過建立"東北亞經濟協作會議"的設想,由中國、日本、韓鮮、韓國、蘇聯代表組成協作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協商本地區經濟合作的重大事項。
(二)東亞經濟圈。它是日本為推進"環太平洋合作構想"而提出的新步驟。"環太平洋合作構想"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70年代末提出的。這個構想的原則是:面向世界的開放性地區主義;對內堅持以實現自由的開放性相互依賴關系為目標;同這一地區已經存在的雙邊或多邊合作關系不矛盾。為實現這一構想,日本國民經濟研究協會、外務省、通產省和經濟企劃廳等參與設計了以日本為首的,包括亞洲"四小龍"和東盟各國的"東亞經濟圈"的設想,試圖通過貿易、投資和金融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以日本為首的新國際分工體系。東亞經濟圈呈"雁行"體系,日本是"雁頭",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聯盟"是雁的兩翼,這只"大雁"飛起來後,把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大陸帶動起來並在後面緊跟,以建立新的"亞洲市場"。
(三)大中國經濟圈。這是海外華人學者首先提出,由我國內地、台灣和香港三方組成的一種經濟合作構想。台灣和香港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歷史文化上有同一性,在產業結構、生產要素等方面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如果建立經濟圈,不僅有利於三方各自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繁榮和穩定。目前,"大中國經濟圈"還只停留在理論構想階段。
(四)"成長三角"是亞太地區另一種新的合作形式,目前已進入實質運轉,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有中、俄、朝三國交界的圖們江成長三角,東盟內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印尼的廖內群島的"南三角",以及擬議中的環黃渤海成長三角、環日本海成長三角、湄公河成長三角等。這些"成長三角"基本上是憑借地理上的優勢自然發展起來的,中央政府再因勢利導提供政策上的優惠和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獨特方式,目前已有近十個,成效較大的有:
1."南三角"。1989年12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第一次提出了"經濟成長三角區"合作模式,即在新加坡、印尼廖內群島最北端的巴坦島和馬來西亞的柔佛州組成"成長三角"經濟合作開發區,利用各方自然資源、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新加坡位於巴坦島和柔佛之間,後二者的土地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對新加坡解決因地價和工資不斷上漲引起的經濟發展勢頭減緩的局面有所幫助,而新加坡的資金、科技和先進的通訊網路是後二者開發和發展所必需的。目前增長三角已經取得明顯進展,成為東盟國家間眾多區域性合作計劃中較為成功的一個。
2.印、馬、泰北部成長三角(英文縮寫為IMT-GT)。這是由馬來西亞的檳城、吉打、玻璃市、霹靂四州和泰國南部的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蘇門達臘組成的一個成長三角。關於這個成長三角的構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舉行的東盟首腦會議上提出來的,1993年7月,印、馬、泰三國召開了首次部長會議,決定成立兩個委員會負責制定開發計劃,並於1994年向亞洲開發銀行提出報告。1994年7月,三國負責經濟事務的高級官員和專家在馬尼拉聚會,審議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劃,會議就亞洲開發銀行提出的包括交通、電訊、貿易、投資、勞動力流動、農業、漁業、工業、能源、旅遊等方面內容的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劃達成共識。北部成長三角的三個地區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聯系密切,經濟往來歷史悠久,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為三個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經濟合作又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成長三角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的出現,豐富和改善了原有的經濟合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種新的模式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而且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局部合作,不影響國家的總體經濟政策,"三角區"與"三角區"之間相互掛鉤,可能自然逐步形成全面的經濟合作。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范圍里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數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數,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
對眾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眾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里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

3、全球化有什麼事例

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

1、貿易全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國際貿易增長率高於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率;第二,國際貿易規模龐大,世界貿易依賴度高。

2、投資全球化: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表現在: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率高於國際貿易增長率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活動跨越國界日益與國際間的金融活動融合在一起,即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3)巴西文化全球化擴展資料:

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

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也帶來了「世界大戰」。

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

4、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影響 高一歷史 調理要清晰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這一概念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不過早在19世紀末就曾出現貿易與投資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場,但這一進程被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了。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國際商業貿易高速增長,國際投資日趨活躍,金融國際化加速發展,國際互聯網迅速擴張。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場規模的擴張。這一要求推動著生產從國內區域間分工向國際分工發展,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跨國公司在追逐規模效益與分工效益過程中,通過跨國投資活動,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資源,跨國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了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例如在全球處於壟斷地位的波音公司,製造的B-747巨型噴氣客機的450萬個零部件,分別由美、英等6個國11000家大企業和15000家中小企業合作生產。著名的ABB公司總部設在瑞士,工作語言是英語,財務報表以美元為單位,生產銷售遍及全世界。其總裁曾說:「ABB公司四海為家,是許多個國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協作的聯盟。」
跨國性投資、生產與貿易活動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以保障這種跨國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例如:全球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額從1989年的6200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萬多億美元。外匯市場每天24小時處於全天候運行狀態,各國金融外匯市場瞬間溝通,資金在全球快速流動。遠洋運輸技術、航空貨運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運輸和通訊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例如:據世界貿易組織估算,從1980—1990年空運成本從每噸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運輸成本僅占其價值的2%;1930-l996年從紐約到倫敦的3分鍾電話,話費從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計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快速、經濟地在全球范圍內傳遞大量信息數據成為可能,這樣跨國公司的經理們,才可以把生產的各個階段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過信息傳遞,把這些生產統一組織起來而不至於形成管理的失控,從而使管理科學來了一次飛躍。它還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間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場情況,並進行必要的計算,針對各地市場最有效地配置資源,獲取贏利機會。
其二,戰後國際經濟的變化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條件。二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整個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成為國際經濟與合作的戰略目標。同時,發達國家憑借其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國際雙邊和多邊經濟關系設制中,不遺餘力地推行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前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後相繼獨立,在探索自己發民族經濟的道路上大多數屢遭挫折,但一些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它們的示範作用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實行了貿易、投資與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技術擴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對比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輸出初級產品,逐漸成為世界市場上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給者,有的甚至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中國家也對進一步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走上了經濟轉型道路。為盡快擺脫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全球范圍謀求發展機遇,也紛紛選擇開放政策。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動選擇。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自由化經濟政策,為商品、服務與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是,由於世界各國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經濟自由化進程不可能同步推進。因此,一些地緣相鄰、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與地區相互提供貿易與投資便利,促進經濟一體化,形成了一些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如歐共體、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與多邊貿易關系的宗旨並行不悖。只要不出現排他性趨勢,區域集團化也會從另一方面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家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向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家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只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產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家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線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家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向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沖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沖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准。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盡管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沖破民族國家間的界線,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著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採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范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家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注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路,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制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所決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盡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沖突或至少降低沖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制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家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沖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絕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制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眾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決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著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家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游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不時沖擊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范、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制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沖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來制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某些產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該產業的時候制定的,如信息技術產業協議以及勞工標准等。發展中國家一旦發展這些產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制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盡管發達國家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家有意制定的貿易標准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著生產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向機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發展中國家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絕,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家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家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制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家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僱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家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系統不健全,必然產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家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家佔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產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沖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5、地球上人種如何劃分?為何美國和巴西成為人種最復雜國家?

地球上,不同的人種有不同的特徵,比如常見的體型、膚色、發色、面部特徵等。早在古埃及時期就有人種的分類,3000多年前古埃及將人種根據不同的膚色進行區分,分別是赤色皮膚的埃及人、黃色皮膚的亞洲人,黑色皮膚的尼格羅人和白色皮膚的西方北方人。


18世紀的時候,瑞典科學家將全世界的人種劃分為野蠻人種、理智人種等,其中理智人種又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紅種人等組成。

近現代的科學家根據膚色、發色、眼球顏色等特徵將人類劃分為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紅色人種、棕色人種,也有科學家依據人種起源分為不同區域的人種,如亞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等等。


公元前500年前,那時的人類受視野范圍和科技水平的影響,以為地球是個平面,各地區的人種幾乎不流通,人種相對比較純正。

之後雖有科學家提出地球是球體的設想,但礙於交通工具的限制,世界各地的人口並沒有遠距離流動和婚配,各地人種依然比較純正。


15世紀左右,人類開始進入探索時代,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的船隊漂洋過海出現在了世界的各大陸地板塊上,各大洲開始產生了混血人種。

如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人類思想意識越來越開放,各大人種之間的融合越來越頻繁,人種也變得越來越多樣。

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都不再是單一的人種組成,尤其是一些移民大國,對外來移民的包容和性的開放,其人種復雜程度遠超其他保守國家。這其中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口大國:美國和巴西。


包容的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移民國家。

美國人均收入水平高,商業、地產、金融等行業遙遙領先於世界水平,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機構和醫療資源,其教育水平世界一流。

所以美國曾經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士移民定居,人種相對復雜,既有本地土著,也有歐洲的白色人種、亞洲的黃色人種、非洲的黑色人種和拉丁美洲來的混血人種。


除了本土的印第安人,最早踏上美國領土的是歐洲殖民者和一些逃亡到美國的歐洲人、被流放到美國的歐洲罪犯,尤其是後面兩類人組成了19世紀到20世紀美國的下層白色人種居民。

第二批到美國的是早期作為白人附屬的黑人奴隸。這一人種在美國紮根後,鑒於他們強大的生殖能力,很快在美國土地上發展壯大起來。

第三批就是戰後的經濟移民、一些被販賣到美國或者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的亞洲黃種人,以及由於經濟原因移民到美國的拉丁美洲混血人種的後代。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人員進入美國,一、二戰後美國的發展壯大,也有很多精英人士遷入美國定居。

美國在移民這塊確實充分展現了其包容的一面,但這些移民想獲得美國的永久居住權卻並不容易。近幾年美國由於種族問題引發的社會動盪更是讓其統治階級頭疼不已。


開放的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最早的原住民也是印第安人。16世紀葡萄牙的航海家抵達巴西,巴西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9世紀初又被法國統治,直到19世紀中葉左右才擺脫殖民統治建立獨立國家。


作為世界上第五大人口大國,巴西的人口組成相對比較復雜:近54%是白種人,約6%是黑種人,約38%是黑白混血人種,另外還有部分黃種人、原著的印第安人和一些其他人種混血兒。巴西歷史上最早的混血兒是殖民者在巴西留下的死囚與當地印第安人的結合,形成了巴西最早的混血人種。後來隨著殖民統治的加深,與美國相似,白種人將黑種人奴隸帶入巴西。


拿破崙攻入葡萄牙時,葡王室遷往巴西的歷史事件,越來越多的歐洲白色人種進入巴西,巴西國內的多民族文化不斷融合,其混血人種越來越多。

近幾年,巴西國內的混血人種比例還在不斷上升,目前巴西國內的人種包括: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印第安人、黑白人種混血、白黃人種混血、白人印第安人混血、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白黑印第安人三種混血等等。


巴西的混血人種眾多除了是被殖民統治時間較長,及大量白人及其攜帶的黑奴湧入巴西外,與巴西開放的觀念也有關系,巴西法律規定:年滿18歲女性可掛牌營業,也為混血人種的普遍性提供了孕育的溫床。


混血人種遍地的巴西,其美女數量和質量在世界上也遙遙領先,在各種選美大會上,我們總能看到巴西美女的身影。


比如大家熟悉的名模吉賽爾·邦辰、阿德里亞娜·利馬、艾莉絲·布拉加等,這些女性不是入選全球最性感女性排行榜就是維密最有價值的模特,甚至連足球運動員都很美。

6、麻煩高手幫我翻譯這篇企業跨文化管理的文章

Forg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cross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bstract: the main co-exist in a variety of cultural circumstanc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questions facing. Modern enterprises should study and cultiva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bility.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free communication

With Beijing's successful Olympic bid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lobalization" such as the use of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frequency of rapidly ris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recognize that globalization is the futur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evitable trend.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resulted in business is no longer a single localization, but the main multi-cultural co-exist, therefor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one. However,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c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n, as business executives how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A very important point is to actively foste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personnel have the most basic quality is the ability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rst,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s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the rise of an emerging disciplines, in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came into being, the main study and compa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to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management at the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to enh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ts purpose lies in how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e in the atmosphere,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ximiz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the potential of enterprises and value.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82% of the failur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r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failures resulting. There are about 1 / 3 of the well-know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because of mismanagement pluralistic corporate culture is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tension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refers to managers at different culture, can effectively an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people'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Many of the world famous enterprise managers will be thi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s they are the key to success. Recently, Nokia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peaking at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hould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capacity that a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 the competency of staff. In the We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new cross-cutting disciplines, but also in today's world-clas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ourses.

Second, huma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exist
Culture goes back to ancient times, all-embracing, omnipresent,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 unified definition. According to world-renowned cross-cultural and management experts galt • Ted霍弗斯definition, culture is a member of the crowd from which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crowd of common way of thinking, culture includes value systems, valu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e. Countries differences in values and norms, resulting in the countries of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and different code of conc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se differences can easily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both sides. American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lar David. Hendrix, put many large compan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 because of its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lead to failures in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istakes" book one of these failures and the lessons are mostly because senior management does not understand other country's culture and specific circumstances caused. Serious obstacles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re will be a "cultural shock." "Culture shock" refers to when people to work abroad, study or settle in to an unfamiliar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live, often experience varying degrees of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Culture shock" upon their arrival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working a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
At the same cultur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signal encoding, decod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speech signals and non-verbal signals, such as acts of non-verbal signals (gestures), objects, which form in the body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Some of the same body language and objects, in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he largest such as cross-cultural error than Nixon at first visit to Brazil mistakes. If Nixon's people know him are aware favorites gestures, but also on behalf of his gestures, hands above their heads is ok to do like, at this gesture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culture and friendly win, however, in Brazil on otherwise, and culture in Brazil This is the most obscene gesture, equivalent to American culture up the middle finger gesture. Nixon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self-eviden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point is open heterogeneous culture hidden layer, to transcend cultural barriers, so that all exchanges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nation well.

7、巴西為什麼那麼窮,他們的政治有什麼問題?還是其他因素有什麼問題?

巴西是貧富差別最大的國家之一,巴西的基尼系數超過了警界線。窮人很窮,富人很富。少數人佔有許多的資源和財產。

8、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

傳統性與現代性
「世界變化太快,今日的現代文化,轉眼就會變成明日的傳統文化。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對立起來是不可取的。否則,今日的佳餚就將是明日的雞肋」
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前提,是讓多種文化獲取平等發展的權利。可事實上,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民族文化不僅面臨著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問題,在追趕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也是一個難把握的命題。
貝南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奧拉比伊·喬瑟夫·亞的發言代表了非洲人的思考。在非洲的現代化過程中,他們也在反思如何打破舊有體制束縛和舊有文化觀念的束縛。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他強調說:「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對立起來,只肯定現代文化、否定傳統文化是不可取的。世界變化太快,今日的現代文化,轉眼就會變成明日的傳統文化。如果持上述偏頗的觀點,今日的佳餚就將是明日的雞肋。」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明對此表達了深深的共鳴:「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是不可割裂的」。人類文明越向前發展,就越能挖掘出彼此間的歷史、文化聯系。他舉例道,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長三角」,其一體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甚至早在千百年前就被撒播了具有共同「基因」的「文化種子」:比如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再比如遍布江蘇、上海、浙江地區的許多佛塔,他們都是吳越國時錢?H所建。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都穿著清一色的西裝,可是有三位代表特別穿上了獨具特色的本民族服裝。傳統文化總有其長處,它是特定的國家、民族存在的歷史標志,也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礎。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炯在發言中,對全盤否定儒家文化提出了反思。他認為這種做法是幼稚的。這會形成一兩代甚至數代人之間的文化裂層,讓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走彎路。
當然,「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好」,這種盲目復古主義同樣是錯誤的。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我們應對傳統文化批判地繼承,同時虛心學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並自主創新,這樣才能在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格局中發出自己的光輝。
講究傳承,批判吸收固然沒錯。可是,這種操作的尺度在哪裡?厄瓜多前總統傑米爾·馬華德的發言就頗能表現人們的一種困惑。「照我看來,巴西熱帶雨林里的一些部落文化的現代化就意味著部落原始文化的消失。如果要保護他們,就是隔絕他們。只要他們接觸到電視,這個原生態文化就不存在了,或者變成一種旅遊景點了。那麼,我們怎樣來定義這個現代化呢?從文化的意義來講,他們需要怎樣的現代化?」
馬華德發言結束了。一時間,人們靜默無語。這個答案也許只能依靠每個人群自己的實踐來尋求。

9、阿根廷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

「拉美文化和中國文化:交流、理解、合作」國際研討會綜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郭存海 2006-9-5) 2006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拉美所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巴西中心協辦的「拉美文化和中國文化:交流、理解、合作」國際研討會在拉美所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拉美所、世界歷史所、新聞與傳播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文化部、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學者,以及巴西、墨西哥、厄瓜多、智利、秘魯等拉美國家駐華使館官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拉美所所長鄭秉文研究員在研討會上致開幕詞。鄭秉文所長在開幕詞中提出了三點看法:第一,在對外交往中,中拉文化交流很重要;第二,在國際問題研究中,文化研究很重要;第三,在拉美所,文化研究很重要。 在研討會上,墨西哥駐華使館文化專員Edgardo Bermejo和巴西駐華使館負責文化事務的二秘Celso De Arruda Franca各自就本國的文化政策做了介紹。他們都認為,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墨西哥和巴西都不可能拒絕全球化的浪潮,其關鍵問題是兩國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發展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Edgardo Bermejo強調指出,中國和拉丁美洲雖然在政治和經貿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發展迅速,但這一良好的情勢並沒有反映到文化方面。有鑒於此,他建議,中拉應擴大文化交流的內容和層次,建立中拉學術界關於文化交流的常規對話機制。巴西文化官員Celso De Arruda Franca除了指出中巴在保持文化多樣性方面進行的合作和交流之外,還特別介紹了巴西國內當前的種族歧視問題以及盧拉政府對此採取的反歧視措施。 中拉文化交流是本次會議討論的一個重點。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從中拉文化的特點和相互影響來觀察中拉文化的歷史性聯系。他認為中拉文化既有各自特性,亦有相似之處。比如中國文化具有文化傳統的延續性、文化的多元起源和多區域不平衡發展,以及鮮明的本土化之特點;而拉美文化則由於歐洲殖民者的入侵而顯現斷裂,形成以移植的歐洲文化成為主體、以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為次要成分的混合文化或「雜交」文化。另外,拉美文化還兼具開放性和獨創性,它善於引進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大的親和力。徐世澄研究員還特別指出海上「絲綢之路」對於中拉文化交流的促進作用;同時契約華工、華工、華僑和華人對促進中拉文化聯系也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在中拉文化交流中,巴西很早就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拉美所研究員張寶宇就此問題指出,這一論點並不是由中國學者、而是由巴西學者吉爾貝托?弗萊雷提出來的——他甚至提出了「巴西是美洲的中國」這一命題 。隨後,張寶宇以中國傳入巴西的實證物件為例,比如農作物的移植(茶和大豆等)、器物的傳遞(水磨、瓷器、紡織品、服飾、藝術品、建築等)、習俗和生活方式等,論證了中國文化對巴西的影響。他進一步指出,中國文化之所以能遠隔萬里傳入巴西,首要途徑是依靠澳門的中介作用,其次是通過中國移民和土生葡人的傳播。同時,中國文化在傳入巴西的方式和內容上也具有一些顯著的特徵,比如中國文化傳入巴西以有形文化為主,巴西對中國文化的接受和認同是一個與世界發展密切聯系的歷史進程。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教授呂龍根主張,在開展同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時應大力宣傳中國的「和合」價值觀。他認為和合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和之基礎是「和而不同」,即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之途徑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共識求團結,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和諧發展。呂教授進而指出,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諸多優秀成分,已經得到國際認同並用於處理國際關系。中國以和合思想展開對外交流可以尋求更多的國際認同和尊重,更好地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 針對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及其文化問題,拉美所研究員劉承軍在發言中指出,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問題的歷史與殖民主義的歷史同樣古老,印第安人的抵抗運動自始至終沒有止息過。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大力推進使印第安人的利益尤其是土地受到更大的侵犯。近二十多年來,印第安人爭取權益斗爭的規模和組織程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並逐漸成為民眾運動的主體,但是與以往的左翼運動不盡相同,印第安人的政治運動帶有深刻的印第安文化的底蘊。 文化產業問題是本次研討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拉美所特約研究員吳志華和拉美所助理研究員林華各自就巴西和阿根廷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和措施進行了闡述。吳志華研究員指出,巴西是一個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的電影、電視、民間音樂和娛樂市場發展很快。巴西文化產業在全國社會和經濟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愈發重要,在創造就業和創造財富方面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巴西歷屆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制定和頒布《音像法》與《贊助法》來鼓勵投資人向文化產業投資,從法律上鼓勵和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第二,各級政府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政府部門的投入主要用於文化資源的保護;第三,政府加強了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尤其注意將一些民俗文化提升到文化產業的水平,以為文化產業開辟新財路和新市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狂歡節這一民俗文化向文化產業的演變。不過,吳志華研究員也指出巴西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諸如文化產品出口薄弱、文化產業援助項目不平衡等問題。與巴西相比,阿根廷的文化產業發展則具有更加鮮明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第一,保持對宏觀經濟形勢的依賴,即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經濟增長和下降的周期是一致的,即穩定發展(1990-1998年)、衰退(1999-2002年)、恢復和增長(2003年起);第二,高度集中和跨國公司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第三,地域差異比較突出——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 林華助理研究員認為,盡管阿根廷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但政府還是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比如健全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注重讓行業協會推動本行業的發展;推動圖書和電影行業的立法和公共部門的資金投入、加大反盜版行動,以擴大文化產品的出口戰略等。 針對巴西文化產業中的電影產業,北京大學副教授胡旭東圍繞巴西新電影的復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電影復興」是9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電影產業領域里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電影的復興把巴西民族電影產業成功地帶出了90年代初的廢墟。這一情勢不僅提升了巴西民族電影的藝術品質和國際聲望,而且為民族電影挽回了市場佔有率,引起了全球的關注。胡旭東認為,巴西之所以能夠出現「電影復興」的局面,國家的政策性扶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關中拉文化貿易問題,江漢大學城市研究所研究員程洪主張,應該從更高的層面,即戰略高度看待中拉的文化貿易。這是因為:1.大力發展中拉文化貿易可以使更多的拉美國家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更能夠理解中國,減少兩地區在某些敏感問題上的分歧;2.中拉友好關系歷史悠久,文化互補性強,這更為中國文化在拉美的傳播創造了條件;3.從整體上看,拉美國家現代化水平相對較高,人民生活較為富裕,對文化產品的需求較大。因此,把拉美地區作為未來對外文化貿易的重點是完全有針對性的。回答時間:2011-10-23 1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