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疫情之下全球化變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疫情之下全球化變局

發布時間: 2023-02-22 18:34:59

1、疫情之下世界變局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800字作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的我們措手不及,各個行業,各產業,都面版臨著很大的挑戰權!

時至今日,在全球范圍內,疫情除國內外,海外並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抑制!

各個行業都已經陸續復工,但是一時半會也很難回到疫情之前的巔峰期,會面臨大面積的企業破產,工人下崗,這是現實!

所以,未來會出現很多機會,這波機會很可能是未來10年之內最好的,甚至說會誕生很多的傳奇,在未來,站在歷史的角度看現在,你會發現我們所有人處的這個時間點是剛好!

但是在任何時候,機遇與挑戰永遠是相對的,存在挑戰,就會有機遇!

在類似於像餐飲,旅遊,交通,影視這些行業大面積的倒閉關門的同時,也不乏會出現很多的機會,這是不可否認的!

首先我覺得,在同時,也會有很多產業崛起,會有很多副業慢慢代替主業,開始爆發!

最具代表性的幾個行業,直播,短視頻,線上教育,遠程辦公,無人化,物流,5g,宅經濟開始崛起!

一會給大家縷縷這波疫情過後會崛起的幾個行業,或者是產業!

2020年是新世紀的開始,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來源網路

2、既是壓力又是機遇,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是怎樣的呢?

近期,歐美國家不斷傳出第二波疫情的訊息,搞得全球上下甚為緊張。其實緊張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怕被感染,二個是怕影響經濟。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全球經濟大變局已經初現,我們該如何去把握。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主要從普通人角度談一些個人認識。美國經濟數據很難看,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也在下調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美國商務部9月30日公布的第三次估算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年化萎縮31.4%。在此期間,22個行業中有20個下滑。藝術、娛樂、休閑、住宿和餐飲服務業年化大跌91.5%,給GDP構成了大約6.6個百分點的拖累。與此同時,報道也指出:新冠疫情以及為了限制病毒傳播而採取的措施使得美國經濟陷入了至少是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嚴重萎縮。部分行業自那以來有所反彈,其中包括零售銷售和房產市場,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有可能使第三季度經濟增幅創出紀錄最強。9月30日,9月MNI芝加哥商業指標跳漲至2018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凸顯了製造業的反彈。訂單和產出的增幅都快於上一個。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數據如何,牽動著全世界的神經。就在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月份的-3%再次大幅下調至-4.9%。數據只是一個度量手段,本身是冷漠無情的。但一旦出爐,就會讓無數人動情,悲觀之情有之,感嘆聲音很多,各種葯方紛紛面世。然而,作為普通人,我們最想要的還是看清形勢,謀劃自己的下一步。以前,記得看經濟學的理論書籍,大談特談比較優勢,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產業鏈、供應鏈都是可以跨區域甚至跨境跨國的,價值鏈體系也在這一過程得以形成。正是由於產業鏈、供應鏈的日益全球化,我們才能享受到各種優質產品,也能享受各種高品質的服務。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疫情的沖擊下,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可能出現大的變化,主要是鏈條變短了。如果鏈條變短成為一種趨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就會逐步顯現。

首先,產業龍頭企業,會考慮整合上下游產業,這要做的目的是讓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得自主可控。這種情況下,為大企業服務的一些小企業,可能就會面臨不小壓力。其次,產業龍頭企業,也會考慮將有關配套產業,聚集到自己所在的區域,這樣的話會對區域經濟布局造成不小影響。最後,盡管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化,會帶來一些陣痛。但長期看,各種產業將會經歷一個整合過程,機遇也就隨之產生,本土化和區域化的新價值鏈會逐漸形成,原來的產業從業者從中受益可能性很大。

3、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概念提出來後,在國內、國際都引起了巨大反響。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我們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今天怎麼來看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要從大歷史觀的角度來看。百年在本質上是一個大歷史的概念,是指一個相對較長,且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時期。這個大變局之「大」、之「變」,具體來說,世界經濟重心在發生變化:原來經濟中心在大西洋兩岸,現在經濟中心向太平洋兩岸開始轉移。

世界政治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傳統的G7統領世界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G20發揮的影響更大,更為廣泛,更為深遠。全球化的進程也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一些國家退群、脫歐,逆全球化的現象開始頻頻出現。

大變局重點在「大」,在「變」。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現也催生了很多新產業,這個變化也是很長時期以來沒有過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引發了世界之變,現在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經十分深遠,並且很有可能影響全球化進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

4、當今世界大變局,帶來了哪些新機遇、新挑戰?

在這種大變局中,企業想要突破現狀,首先就要著眼於自己所處的行業,同時還要放眼於外部環境,去洞察商業發展的未來,我們認為有五大商業機遇將是每個企業都可能觸碰到的。

機遇1:需求重新理解

「功能+應用+情感」三重價值內涵

如今的社會已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隨著新生代的崛起,主流消費群體也在發生著改變。來自於克勞銳的一項關於年輕人內容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在內容消費態度上,00後更加追求感官上的滿足,95後注重的是自己的外表,85/90後追求生活和精神層面的雙重收獲。可見,隨著85/90/00後逐漸變成新消費主流人群,他們會更加註重精神層面的滿足和自我彰顯的展示。

因此,顧客變了,企業也要對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行重新理解,隨之而來的是產品的不斷調整。原有隻注重於功能應用的產品,顯然已無法滿足今天的顧客需求。他們對產品的需求已不僅是某種技術實現的某種功能,更重要的是產品應用的效果以及所附載的人文情感價值。所以,面對今天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消費群體,企業一定要基於他們對自我價值主張、自我人設彰顯的需求去重新理解和認知。

今年2月舉辦的北京冬奧會上,不僅是體育健兒競技的賽場,也成為了中國企業中國品牌集中亮相的舞台,兼具美觀、舒適、保暖和防水性能的安踏「冠軍龍服」、以國寶熊貓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冰墩墩」、受各國運動員追捧的零食品牌盼盼食品、為奧運健兒提供高品質營養保障的伊利、供應健身器材的舒華體育、助力實現無障礙溝通的科大訊飛……從場館設施到運動裝備,從周邊產品到輔助設備,無處不在的中國品牌,成為北京冬奧會上的一道亮麗「風景」。而這些國潮產品大放光芒的背後,體現出了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僅僅是一種功能價值,更是應用和人文的價值的承載,它代表了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自信、對國貨的認可,以及對國家強大的自豪感。

真正的好產品,一定是來源於對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這種洞察就要從「功能+應用+情感」三重價值說起。基於這三大維度,我們發現,其實今天每個行業都存在大量的客戶需求尚未被滿足的情況,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新的商業機遇,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你所處的行業內,基於對客戶需求的三維度洞察,如何來重新定義你的產品?機遇2:產品重新定義

「科技+」和「互聯網+」

產品的重新定義,主要是從「科技+」和「互聯網+」來思考。

「科技+」,通俗理解是,今天的企業無論做工業品還是做消費品,都可以把科技含量注入進去。例如,一件看似普通的衣服,增加了科技元素後,就變成了電加熱服,它由普通服裝、移動電源、發熱元件、控溫裝置、安全保護裝置等構成,相互之間通過導線連接,在寒冷的冬日穿著這樣一件衣服出門會非常暖和。這就是在傳統服裝領域應用了新材料,是「科技+服裝」的一種體現。

「互聯網+」,簡單地說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具備的優勢特點,對傳統行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使傳統行業能夠適應當下的環境,進而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這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

比如在傳統製造業A企業,是做大型注塑機裝備的,他在為所有企業客戶提供大型注塑機裝備的同時,還為每個設備裝上感測器,這樣就能進行遠程的維護、監測運行效果,他還利用互聯網技術把不同的設備進行聯機,做成一個工業互聯網,就可以讓當地政府看到開機率以及整個生產效率,這樣為整個行業構建出了與同行和客戶之間聯系的紐帶,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現代化發展。

因此,「科技+」和「互聯網+」也是任何一個傳統產業都可以觸摸的新機遇,只是如何基於你所在的行業,利用科技和互聯網的優勢,再創造出一個新的生態,是值得每個企業思考的。機遇3:促進行業進化

行業痼疾破除往往是價值新紅利的地帶

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行業也在進步,那麼如何找到行業中的新紅利點呢?那就是去解決行業里的弊病。通常來說,一個行業里消費者都特別想要,但作為從業者都在迴避的地方,這恰恰也是一個行業中的薄弱環節,而這里隱藏著的就是最大的機遇。

為什麼大家會忌憚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這是因為解決如此的行業痼疾需要更大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需要企業具備行業領導者這樣的格局與胸懷,才能真正站在行業、顧客以及未來的發展上去解決難題。

家用電器行業,眾所周知,所有的電器都有保修期和非保修期一說,在保修期內廠家實行三包,一旦過了保修期,電器損壞後,消費者就要自掏腰包進行維修。而且大家慢慢會發現,很多電器還真的是保修期內不壞,一過保修期各種大小問題都來了。而從生產企業角度來看,他們很多是為了控製成本,想方設法將電器控制在保修期內不壞,從業者也大多都在這樣做,但消費者卻很不喜歡。

小狗電器就發現了這樣的行業弊病,於是他在行業第一個提出電器終身免費售後和更換服務。乍一看,這樣的規則似乎會給小狗電器帶來很大的成本問題,但事實恰恰相反,小狗電器卻因為這樣的承諾,倒逼內部進行改革,讓他們更加註重自身的產品質量、供應鏈體系、售後維護體系,而且這些慢慢地讓小狗電器變得極具競爭力,並推動了行業發展進步,今天的小狗電器已經成為了淘寶中家用吸塵器第一品牌。

其實,類似於這樣的機遇在每個行業中都存在,只是作為企業家和經營者,你是否已經洞察到了這樣的價值新紅利地帶,並有決心和信心站在利他的角度去做創新和改變。

機遇4:解決社會問題

立足社會問題,用商業化手段解決

今天,往往最大的商業機會隱藏在社會問題的解決當中。比如健康問題、環境問題、空氣質量問題等。過去這些問題都是依賴於政府去解決,但隨著社會問題的不斷增多,單靠政府的力量和行政手段顯然是不夠的,此時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尤其是工商業和資本的融入,能更快、更有效地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

當工商資本融入到社會問題商業化解決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商業生態。比如我們可以把原來政府做的事情,拿過來讓企業去做,當形成產品或服務後,再由政府進行采購,最終讓需求者去實現購買。甚至在有些領域,政府還會對企業進行財政補貼。這是一種新的商業思路。

而能夠去立足社會問題,用商業化手段去解決的企業家,一定擁有作為企業家的最的最高境界,我們把他們稱之為社會企業家,把他們的企業稱作社會企業。因為他們做經營的商業是為人類而服務的,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最終目標,是協同政府一起去承擔社會責任。

如同今天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是人類共同的難題,而當前的科技發展還無法消滅它們,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商業機遇。如此類似的還有很多,對企業而言,你是否能夠站在這樣的高度和格局,有意願去致力於解決社會難題,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機遇5:擁抱中國崛起

從應用集成端到原創供給端,原創式創新

當過去的模仿式創新難以為繼時,如何緊跟時代步伐,讓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快速突破,加速中國的發展進程呢?必然要從應用集成端解決原創供給端,真正開創原創式創新。這也是中國崛起之路上一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誠然,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靠的絕不僅僅是航空航天這些高精尖領域,而是社會每一個行業和分支的突破,這必然離不開廣大的中小企業。只有遍布在社會大系統中的職能主體都能夠從終端的細小區域和點滴微小出發去不斷做出創新,最終才能匯集成大海,真正強大中國的原創式創新,從而解決我們被卡脖子的問題。所以,「專精特新」就變成了中國的國策,同時,也是廣大中小企業能夠突圍的最佳途徑。

5、如何形容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一)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將會有一些重大變化

新冠疫情給予全球格局以前所未有的沖擊,既催人警醒,也催人奮進,因此,疫情過後全球格局必然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

其一,新冠疫情給予全球經濟以沉重打擊,短期內將會使全球經濟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各國需要作好全球經濟衰退的預警和防備。

其二,新冠疫情給予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以重要考驗,迫使各自進行反思和調整,及時補齊短板與弱項,從而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其三,新冠疫情將世界公共衛生安全迫切地提上議事日程,疫情防控將成為新常態,面對人類將與病毒共舞,人與自然的關系將得到重大調整。

其四,新冠疫情將改變全球化時代大國崛起的傳統方式,新興崛起的國家已經不能像傳統社會中那樣,可以不管其他國家怎樣,自己千里走單騎絕塵而去,而必須在全球普遍聯系的背景下,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實現。

(二)後新冠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的基本面將保持不變

鑒於疫情給予合全球格局的重大影響,疫情過後,人們普遍存在一些擔心,人類社會已經回不到前疫情時代。其中最為擔心的是四個問題:一是中美關系會不會變壞?二是全球化是不是會中止?三是世界會不會走入新冷戰?四是全球經濟會不會進入危機時代?

要回答這些問題,有必要檢視現代化和全球化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 目前,由於現代化和全球化已經進入深度發展階段,加之新冠疫情是突發事件,遲早總會過去,因此,整個世界不可能重新回到傳統社會中去。在傳統社會(自然經濟社會)里,重大疫情發生後的確會給人類社會造成毀滅性災難,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人的死亡,有的甚至將整個國家、整個種族、某種文明都給毀掉了,那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世界聯系不緊密,人類缺乏應對重大疫情的制度、體制以及物質和技術手段。而在當下現代化和全球化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應對疫情的時空間隔,盡管因利益、條件、理念、制度等不同會有摩擦,但最終還是會呈現出全球共同合作抗擊疫情的嶄新局面。因此,盡管新冠疫情雖然給予人類社會和全球格局以重大影響,但其全球格局的基本面不會有根本 的改變,一些人過度擔心的狀況應該不會出現。

其一,中美關系不會脫鉤。疫情過後,一個世界,兩個市場、兩個體制的局面不會改變。

中國與美國作為世界上兩個最重要的大國,中美兩個市場之間不會也不可能完全脫鉤,而且還會適應新的發展有更加深度的交往。在交往中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已成事實,短期內中美貿易依存度會有所下降,但長遠來看,由於中國政府和民間,無論從眼前需要和長遠利益上都不想與美國交惡,美國一些政客雖然視中國為「眼中釘」,將中國視為防礙美國再次強大的障礙,但時勢的發展已經不是以某些政客的意志為轉移的了。中美合作,世界有望。中美脫鉤,全球堪憂。中美關系繼續維持下去,是中國也是美國最好也是理性的選擇。

其二,全球化不會停擺。進入21世紀以來,鑒於全球格局的變動,老牌市場經濟國家受到新興市場沖突,難以保持他們獨佔全球化紅利的地位,有的開始從某些全球化領域抽身出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面對全球市場的不景氣,一些國家試圖從全球收回更多經濟主權。據此,有人認為疫情過後,全球化方向會發生變化,有人稱之為「有限的全球化」,更有人認為全球化步伐或許會停滯下來。不過,全球化是世界日益緊密聯系的必然產物,也是世界分工的內在要求,人類既然已經走上了全球化之路,是不可能再退回到前全球化時代的。可以預期,疫情過後全球化仍然會沿著其固有的方向不斷深化。

其三,戰國時代不會重復。鑒於疫情困難階段美國和歐洲政客的不斷甩鍋以及中國「戰狼」的不斷發聲,一些人士發出了世界將進入大國爭霸或多國競爭的「戰國時代」。由於疫情中的不同表現,中西方國家之間在制度和價值觀層面會有一些沖突,西方世界也可能暫時放棄內部的一些局部的利益沖突,團結起來,在意識形態上跟中國進行某種程度的抗衡,形成所謂的「新冷戰」。但是,敵對思維和戰狼文化已經不適合時宜,和平共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未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走向。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政治和經濟力量,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不同國家實際上都已從中國發展中獲得巨大收益。因此,從長遠看,世界不可能回到「戰國時代」,中西對抗的所謂「新冷戰」也不會長期持續。

其四,人類社會發展不會停步。毫無疑問,新冠疫情給予人類社會正常發展注入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不同程度地會因疫情影響而有所衰退,世界格局也會因疫情的有所改變,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不是一次疫情變可能改變的。疫情雖然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種種困難,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和新的方向。疫情過後,生命科學、健康生活、衛生管理、技術創新等行業會有新的突破性發展。適應防疫常態化要求,人員密集型產業會有所萎縮,但一些適應防疫常態化的新興產業,諸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生鮮電商、網上醫療、在線視頻等已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尤其是經過新冠疫情的洗禮,人們會重視審視國家間關系,在面臨人類生死存亡的共同性問題時,人類必須捐棄前嫌,打破制度和意識形態壁壘,通過真誠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度過難關。環球同此涼熱,在疫情過後將會成為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的基本信條。

二、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演變的三個趨向

其於以上粗淺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對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的發展趨向作出基本的判斷。與悲觀主義判斷不太一樣,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在充分注意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總體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我把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概括為三個基本判斷(即三個趨向。第一個是中美關系發展趨向;第二個是全球格局總體趨向;第三個是世界發展前景判斷。我分別用三句詩詞來描述。

其一,後疫情時代中美關系趨向:「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

這次疫情給予中美關系的沖擊的確是深遠的。二戰以來,美國人有一種思維慣性或者說堅持一種「政治正確」——「美國要領導世界也能夠領導世界」。特朗普上台的口號就是「使美國再次偉大」;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最近明確表示,「我若當選總統,將讓美國重新領導世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奮斗目標,並且有三步走的具體目標願景。這很自然地使中美兩國在未來發展的許多問題上產生分歧。可以說,無論是貿易關系、技術競爭、網路安全、台灣、香港、涉藏、涉疆等等問題上,中國與美國的分歧都很大,個個都是難關,每走一步都會遇到重重阻力。但這些重重難關與重重阻力不可能會使中美關系回到1972年以前的狀況。由於幾十年來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中美兩國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合作關系。正如約瑟夫,奈所說的「盡管有意識形態等分歧,但自尼克松總統以來,中美還是進行了很多的合作。」因此,無論出於什麼角度考慮,也無論存在多少分歧,中合作美關系還是需要繼續維持的。總的趨向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

其二,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總體趨向:「兩個黃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疫情過後,盡管全球格局會存在許多變數,但從總體上看,前疫情時代已經形成的總體格局不會變。這個總體格局用杜甫的兩句詩來形容就是「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只黃鸝就是中美兩國,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制度體系和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各自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如同兩只黃鸝;同時,全球並不是只有中國和美國,還有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它們也在謀求自身的發展,猶如排成行的白鷺各自沖向蔚藍的天空。這種格局可能要維持相當長時間,因為中美兩國在短期內誰也不可能完勝對方。從全球發展的角度,同時有兩種處於引導地位的不同制度和思想體系並存發展(一球兩制),不僅有利於兩種制度相互比較相互鏡鑒,比如《華爾街日報》4月26日的一篇文章就指出,疫情把美國帶回到「大政府」時代,而中國通過總結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也會對發展科學技術的意義有更深切的認識。而且世界上有兩種制度體系和思想體系比較,也有利於實現全球格局的平衡,對於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更有意義。

其三,後疫情時代世界發展前景:「青山今猶在,幾度夕陽紅」。

最後,如果要對後疫情時代世界發展前景進行展望,我想到了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兩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疫情期間,由於疫情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人們很自然地對世界發展前景產生擔憂。但是,疫情過後,當我們冷靜下來,理性於看待疫情的影響,就會看到,人類雖然經受了病毒的磨難,各國雖然遭到疫情的折騰,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根本的東西不會一下子改變,當年的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隨著人類對於新冠病毒流行規律的揭示,人類在防控重大疫情方面的能力將會有極大的提升,人類對於合作應對重大疫情也會有更多經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國與國和平共處、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局面將會得到全面提升。

6、疫情對全球的影響

目前尚難准確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但出於對全球供應鏈極端脆弱性的擔憂和系統性風險上升的恐懼,經濟全球化亦遭遇感染,或將成為這場疫情最主要的長期受害者。
一種觀點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沖擊了各國經濟穩定。全球供應鏈是支撐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連接全球各地無數製造企業和服務企業的龐大而復雜的供應鏈網路,促使世界經濟交織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有機整體,但同時也加大了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在一個高度依存的全球經濟體系中,任何一個經濟體特別是作為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的經濟體發生暫時的生產停擺或貿易限制,都會給其他經濟體帶來不容小覷的外部沖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全球的健康危機,同樣地,它也傷害了通過供應鏈建立起來的全球經濟肌體。疫情暴發後,從汽車到智能手機,從購物到旅遊,從航空服務、金融服務到技術服務……全球無數商品和服務的國際生產被迫放慢甚至暫停,這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極端脆弱性,也加劇了恐慌情緒的上升,以及滋生了對經濟全球化的新指責。在美國,甚至有人將N95型醫用口罩荒的出現歸咎於全球化,矛頭直指美國經濟自身的去工業化以及產能向東南亞國家的遷移。無論最終釀成的經濟損失有多大,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混亂都暴露了在相互連通的全球經濟中,一國將承受的不確定代價。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顯示了全球化促進流行疾病在世界范圍的迅速傳播,並成為系統性風險。正如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茨指出的,一隻在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引發一場龍卷風。隨著全球貿易、金融、網路和其他領域的互聯互通的擴大與增加,經濟全球化帶動了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流動,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復雜化,也日趨不穩定,存在著明顯的「蝴蝶效應」。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演繹了一國的金融不穩定如何迅速蔓延到全球市場,CIH病毒則提醒我們互聯網如何造成了網路病毒在全球的迅速傳播……可見,使得世界緊密聯結的載體,比如全球的交通網路、信息網路、資金網路,不只是傳播「好東西」,也會搭載「壞東西」。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表明不同國家之間頻繁的貨物和人員流動也會加速流行疾病的傳播。在2020年3月9日的發布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病毒已在許多國家出現感染,全球性大流行病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如此之多的人和國家,如此之快地受到影響,這無疑是令人不安的。這種令人不安的狀況導致更多人開始爭論全球化的對與錯,認為全球化使每個人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下,而又缺乏有效防範應對風險的國際機構與資源。
因系統性風險上升而引發對全球化的不滿,在人類歷史上這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每一次全球系統性風險的上升,都會引發部分人士關於究竟是該「合夥」(支持國際合作)還是「散夥」(閉關鎖國)的爭論。對一些人來說,避免感染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傳播者關上大門,在國內實現食品和葯品的自給自足,提防國際旅行者和移民,各國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國瓦上霜。這就是帕迪斯·薩貝提和拉臘·薩拉希在關於埃博拉危機的著作中所提到的「疫情文化」。因疫情滋生的「分裂」文化,將侵蝕合作的意願與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