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義文學思潮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義文學思潮

發布時間: 2023-02-22 15:29:13

1、新民族主義的中國新民族主義思潮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由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佔有壓倒一切的地位,而民族主義作為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是以社會主義強國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其內涵有愛國主義這一概念來表徵。20世紀最後20年,由於國內、國際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轉折,一股新民族主義思潮經過80年代的醞釀,在90年代終於在中國爆發出來。
我們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民族主義思潮劃分為學理性民族主義思潮和大眾性民族主義思潮(房寧稱之為精英民族主義和平民民族主義),並把前者作為分析的重點。所謂學理性民族主義,指的是具有概括、表達能力、提倡民族主義的知識分子對民族主義所做的理論探討和建構;所謂大眾性民族主義,指的是普通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表達。90年代後,大眾民族主義情緒更多地在互聯網上發泄,所以有人稱之為「網路民族主義」。
20世紀90年代初,學理性民族主義代表人物何新掀起了當代中國新民族主義思潮的第一波。1990年6月,在國內學術界嶄露頭角、以學術觀點特立獨行而引人注目的年輕學者何新,對北京大學學生發表了「我向你們的良知呼喚」的激情演講。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又發表了何新的長文《世界經濟形勢和中國的經濟問題——何新與日本經濟學教授S的談話錄》。人們在何新的演講和長文中看不到民族主義的字眼,卻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民族主義意味。何新在文中用了相當篇幅揭露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陰謀和中國現代化面臨的險惡環境,努力講述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的價值,試圖探索和形成一套以中國國家利益為本位、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以愛國主義為旨歸的新政治意識形態。何新倡導的用全球化視野審視當代中華民族利益的新理念,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新民族主義思潮發展方向。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知識分子當中出現了一股強大的反西化思潮,人們一般把它看做是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的第二波。1993年,亨廷頓接連在《外交事務》發表《文明的沖突》等兩篇文章,傳到國內,引發了一場關於文明與文化的熱烈爭論。《二十一世紀》、《戰略與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季刊》、《讀書》等雜志均用相當篇幅發表了有關討論文章。在對亨廷頓「文明沖突」的批判中,知識界出現了較強的民族主義情緒,張頤武、陳曉明的後殖民文化批評、甘陽、崔之元的制度創新說和盛洪的文明比較論是其代表。1993年底,《戰略與管理》雜志社在北京召開了「重估中國現代化」的研討會,被稱為「民族主義旗手」的學者王小東明確提出當代中國需要「明智的民族主義」[1]。1994年4月,《戰略與管理》雜志社又發起了「變動中的世界格局與民族主義」研討會,1995年11月12日在深圳召開了「世紀之交的民族主義」研討會。之後,民族主義的話語在知識界頗為流行。學者伊保雲公開呼籲「復興民族主義,把民眾的忠誠集中到國家的水平上」[2]。
中國民族主義的真正高潮則以《中國可以說不》的出版為標志。1996年,一本由普通年輕人寫的、銷量達300萬冊、被認為是「反映了中國民族感情」的書掀起了一陣「說不」旋風。《說不》在社會上所引起的強烈呼應也昭示著: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繼五四時期民族主義運動之後的真正重新興起了。同年,一本由留學美國的新聞專業博士生和已經進入美國著名學府任教的學者撰寫的《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也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在1999年末,由房寧、王小東、宋強等著的《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出版,這部自稱是「呼喚中國民族意識」、「探索中國突圍之路」的書,被認為「與前兩者構成民族主義在知識界表達的三部曲」[3]。
與學理性民族主義相呼應,大眾性民族主義思潮和運動也在九十年代後也開始強化。1993年出現的「銀河號」事件,刺激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結。到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使中國青年和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達到一個頂峰。緊接著,在2001年又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另外,美國對台灣、對西藏的干涉也嚴重影響著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感。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由於互聯網發展迅猛,藉助網路工具,公眾的民族情緒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網路」與「民族主義」結合構成的「網路民族主義」新術語與新現象的突顯,成為近年來媒體關注的新議題。人們把2003年稱為中國「網路民族主義」年。在這一年裡,中國「網路民族主義」除了繼續在論壇上發表尖銳的、痛快淋漓的議論外,還走出聊天室,投入到了具體的政治活動中:2003年6月,一些倡導民族主義的網站組織了登釣魚島的保釣活動;7月29日,幾個網站發起了「反對京滬高鐵採用日本新干線」的活動,徵集了10萬網路簽名;8月當發生日本侵華期間遺留的毒氣彈傷人事件後,這些網站發起了徵集百萬簽名要求日本賠償受害者的活動;8月份,一家網站為抗議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釣魚島,在日本駐華大使館外焚燒日本國旗。2004年以來,由於連續發生教科書事件、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事件、東海油田事件,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嚴,互聯網上連續又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日浪潮。
到目前為止,新民族主義還不是一種統一的意識形態,它的內容與成份相當蕪雜,具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官方與民間的認知也存在著一定差異。官方的民族主義對外宣稱叫做「愛國主義」,其主旨是要求人民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民間似乎不太在意稱呼什麼,叫愛國主義也罷,叫民族主義也罷,反正是呼喚中國強大,反對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宰世界。近年來,知識界有部分人認為民族主義有排外之嫌,也主張以愛國主義代之。在諸多的民族主義分支中,表現得最為激進的一支是為「說不派」,他們在《中國可以說不》一書中大聲疾呼:我們的青年應擁有這種自豪感:「我們要准備打仗。」「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早打。」[14]王小東更提出,在新的極權主義統治這個世界後,李白詩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的那種俠客精神,「乃是未來人類的唯一拯救」。[15]明眼人不難看出,他們的極端主張與本.拉登和塔利班的「聖戰」理念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意識形態的失敗與重建合法性的需要。對於在中國大陸執政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意識形態對於維護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直以來,中*共的意識形態主要是由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簡稱「共社集愛」)四個部分組成的。共產主義是其核心,社會主義是階段性的理論綱領,集體主義是組織依據與倫理基礎,愛國主義是凝聚人心的口號與旗幟。這種意識形態在1949年之後的一段時期內論證與維護了中*共「一黨專政」的合法性,使廣大民眾包括絕大多數知識分子真心地認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但是有人認為 中*共執政的歷史以及中國社會的變遷已經宣告了這種意識形態是失敗的。首先,根據《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的宗旨是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消滅資本主義。但是,中*共今天正在大力發展私有制,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已經棄如敝履。其次,官方欽定的社會主義三大基本特徵: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濟;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民營經濟與私有企業異軍突起,生產資料私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已佔有相當比重;計劃經濟已為市場經濟所取代;按勞分配則由按要素分配或按資本分配所取代。從世界范圍來看,蘇聯和華約組織的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消亡和二十世紀全球性的社會主義大試驗遭受失敗。再次,集體主義在人們價值觀念嬗變與崇尚個人主義的時代也不再被大多數人所奉行。意識形態失敗的直接後果是導致信仰與信任危機和政權合法性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執政黨如果放棄舊的意識形態,就可能完全喪失合法性,並且面對統治基礎崩解的風險。因此,他們通常會選擇局部改良的方式,對意識形態進行修修補補,以重建合法性。而在「共社集」都已失效的現實面前,只有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還具有很大的號召力,所以,啟動愛國主義成為執政黨修補意識形態的最佳選擇。「為了社會的和政治的動員,意識形態都是煸情的。煸情需要有烏托邦的支持。不管『民族』烏托邦如何虛幻,但卻可以有效地喚起民眾,並可造成入魔狀態。」
也有人認為中國目前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且計劃經濟並不是社會主義的特徵。中國實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另外,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因此,中國共產黨並不是「一黨專政」。所以,意識形態的失敗與重建合法性的需要是不成立的。
同時,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安德生教授(Anderson)提出了「官方民族主義」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國家掌權者因為害怕地方分離主義可能會瓦解民族國家,將某種人為製造出來的民族主義加於整個國家,作為維持民族國家整合的意識形態。在中國,同樣存在「官方民族主義」,即得到官方支持和提倡的民族主義,在官方話語中稱之為愛國主義。其意義主要是指在執政黨的威權統治下,抵禦來自各種外部勢力的挑戰,捍衛執政黨與國家政權的合法性。因此,中*共在各種場合反復強調「愛國必須愛黨」,突顯出中國式的「官方民族主義」的性質,並著力以此來重塑其意識形態與合法性。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內涵。在當代中國,哎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 長期傳媒壟斷與輿論誤導。執政黨長期以來一直把大眾傳媒劃在意識形態領域,並通過其黨務宣傳部門加以高度壟斷;由此導致輿論高度一致。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幾乎全部掌控在黨的手中,即使是互聯網也受到嚴密管制。某些媒體稍稍開放一點,就會受到嚴厲懲戒,2001年以來已有《南方周末》、《書屋》、《南方都市報》、《信息時報》、《北京青年報》、《國際金融報》、《廣州日報》等一大批媒體受到整肅。[18]這種狀況導致被《憲法》稱為國家主人的人民卻無法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權。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信息操縱與輿論導向可以產生一種社會控制力量,使人們的思想和情緒發生偏移。「六*四」之後,對內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對外防止資本主義和平演變,把愛國主義教育列為「五熱愛」之首,成為10幾年來的主導意識形態。而當局確定的自由化與和平演變的主要外部根源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美國10幾年來堅持人權外交政策,「六*四」後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又持續惡化。這使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對立極為尖銳,執政黨把美國視為主要的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的敵人。盡管出於對美國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考慮,中國政府在現實外交上,不敢真正與美國翻臉,但是在國內的輿論造勢上,它卻依靠壟斷言論權力,進行輿論宣傳。
(三)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與國力的增強。自1980年以來,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持續高速增長。2000年中國GDP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七位;對外貿易總額達到4743.1億美元,同樣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01年10月中旬,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2000億美元,僅少於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會議上,中國獲准加入WTO;在體育方面,中國還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並入圍2002年足球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這些指標與事件,意味著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大大刺激了中國民眾及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強化了國人的「大中國」情結。
在中國漸趨強大的背景下,中國精英層提出了「大中國」構想,這一構想包括「政治中國」、「經濟中國」和「文化中國」。政治中國是指擁有國家主權的、有領土界定的中國;經濟中國指分布在世界各國的華人,他們以經濟、商業為紐帶所連接的共同體;文化中國指有儒家文化傳統影響的地區。「大中國」的構想強調,二十一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在環太平洋國家中,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1]中國新民族主義不再滿足於扮演自給自足、偏安一隅的角色,他要在更廣泛的國際事務中發出不同凡響的聲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爭取更多的權力和權益。
在中國國內,也有人對新民族主義的崛起持懷疑態度,並直斥為偽民族主義。朱智勇即指出:真正的民族主義應該具有價值層面的信仰與絕對的忠誠。而這種意義上的民族主義在中國是十分稀缺的,至少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民族中是比較少有的。中國人歷來是非常個人主義、注重私利與講求現實的,從古到今為了某種價值而忠誠信守者都不多。在於己無害的情況下,人人都可以表達或宣洩一下民族情緒;一旦出現某種風險的時候,許多人會立即逃之夭夭或噤若寒蟬;而當有某種好處來臨之時,如出國留學、國外定居、外企任職,則趨之若鶩,去無反顧。因此,這種所謂的民族主義是很不可靠的和多變的,並沒有多少真實的力量;與其說是新民族主義,不如說是偽民族主義。
1990年代以來中國民間的「托派」(指參加托福考試)人數呈直線上升之勢,許多在校學生在聲討完美國霸權之後,立即投入托福考試,千方百計爭取到美國留學。申請到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定居的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據網上披露,1998年6月29日柯林頓到北大發表講演時,當面抨擊美國內政外交的幾位「學生代表」如今多數都在美國生活,其中詞鋒最利的一位女生據說已嫁到美國,成為身體力行的國際主義者。

2、全球化是否意味著世界大同?能否消解民族主義?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當代發展狀況及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你看看這樣行不行

不能消除民族主義的原因:

一、經濟
全球化進程以西方國家為主導,體現西方價值觀,而民族主義往往與西方價值理念相背離。在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優勢的人類社會發展階段,全球化的發展必然較多地融入西方的價值理念,主要體現西方國家的經濟利益。而民族主義在民族及民族國家的整合中,作為維護民族利益的思想武器,不可避免地強調本民族的價值理念。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碰撞,其結果是一方面在碰撞中實現某種程度的融合,另一方面則更頑強地體現出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
二、文化
全球化強調利益的共同性和融合性,而民族主義凸顯利益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全球化強調共同利益和超國家利益。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或主動或被動地都在尋求相互間的共同利益,發展合作關系,體現一種共存意識、全球意識。而民族主義體現對本民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強調民族意識、民族特徵和民族利益。在現實社會中不同民族生長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道路各異,面臨的實際問題有很大差別,各自的利益需求有很大不同。因此,如果說全球化尋求的是利益的共同性和融合性,那麼,民族主義呈現的則是差異性和多樣性。
三、政治
全球化對各民族國傢具有兼容性、滲透性和吸納性,它使國際社會更加開放、聯系更加廣泛,從理論上講全球化的發展將趨向世界的一體化;而民族主義則表現較強的排他性、分離性,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狹隘性。

當代發展
當代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第一,民族分裂主義,其次,民族主義與宗教、恐怖主義相互交錯形成的宗教民族主義。宗教成為民族主義擴張的招牌。恐怖主義則越來越在民族問題中顯現出來。第三,種族排外和部族仇殺,第四,民族主義越來越成為發達國家用於干預和操縱發展中國家的工具。以上四種表現形式也都是當代民族主義的消極作用的體現,這樣的民族主義對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國際關系、國際合作的發展都是有害的。但當代民族主義也存在積極作用。民族主義有利於促進民主,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參政意識,鼓勵民族自決,做到主權在民,充分享用民主政治權利;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本民族經濟的發展,促進現代化;有助於保存文化多樣性;有利於阻攔帝國主義,民族主義是弱小國家抵抗殖民統治和大國軍事干涉的有力武器等等。然而,客觀上來講當代民族主義消極的作用比積極作用更加明顯,所以不難理解當代的人們一提到民族主義總是會帶有貶義色彩,而且譴責民族主義是過時的和危險的,在這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代世界,民族主義難免要被遏制。雖然20世紀以後的民族主義力量增強了,而且更廣泛,更加來勢洶涌,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全球化趨勢,超民族國家的國際組織的興起及其功能的復雜化,這些跡象都表明21世紀的民族主義的功能正在慢慢被削弱,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政治移民、經濟移民、文化移民的出現,所有這些都顯示和實踐了超民族認同和地區性、世界性統合的可能性,21世紀將不再是民族主義的世紀,而是一個全球化和世界性統合發展的世紀在當代,全球一體化、國家間相互依存的趨勢在不斷加強,人類主義、全球主義或是國際主義思潮興起,對世界和平構成一定威脅的民族主義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跡象。

3、新民族主義的我國新民族主義從復興到走向激進化

新民族主義是世界上最強烈、最富有情感力量的思想意識,它如同家庭對於家庭成員的天然親和力一樣,對人們產生最直接、最自願、訴於親緣本能的感召力。只要世界上存在著民族,國家,以及外部世界對這一民族利益的挑戰、壓力或威脅,民族主義就會激發起人們為維護民族利益的熱情,責任與使命感。對於統治者來說,新民族主義本身就是一種可資運用的天然的政治資源,尤其是改革以前的意識形態對民眾的感召力逐漸淡出以後,民族主義作為政治凝聚力資源對當政者來說也就更為可貴。
但新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它是一種夾雜著強烈非理性的情感色彩的情感力量,是一種情緒大於理性的、能把非理性沖動甚至自私的動機掩飾在崇高理由之下的一種煽情力,是一種崇高與人性的幽暗面交熾在一起的,甚至使被動員者自己也無法理解的復雜激情。在激進的民族主義成為話語霸權的情況下,一旦務實的政府出於民族的長遠利益而主張溫和、讓步、理性妥協,新民族主義就會挾道德主義的話語優勢,居高臨下地挑戰政府的權威,斥責政府的「賣國投降」。尤其在群體性聚結的環境中,新民族主義的氣氛會形成一種廣場效應的心理暗示,讓不相識的人們,突然地產生同仇敵愾的、法不責眾的破壞性行動傾向。其後果遠非任何當政者所願意看到。 為維護本民族的生存、發展,追求平等,反對壓迫、侵害的正義行為就是新民族主義。新民族主義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為了本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二是同危害公平正義的罪惡勢力作堅決的斗爭。
新民族主義不僅僅作用於外部,即用於抵制外部敵對勢力的侵襲、壓迫、掠奪,同時也要和本民族內部的罪惡勢力作斗爭。新民族主義雖然過去沒有系統的理論闡述,但歷史已經為新民族主義作了行動上的演示。
在中華的土地上有產生新民族主義的歷史文化基礎。我華夏哲學思想文化的主流就是講平衡的哲學,不講平衡怎麼能平等呢!如《周易》里這種思想就非常豐富,《論語》和《孟子》里講和諧、正義也非常豐富。中華文化精神主流與西方大不一樣,西方哲學講「以我為中心」,即一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這種思想在人文主義中表現非常突出。
國家行為的本質就是民族行為。但由於文化的差異,世界各地的國家理念並不一致。有的博大正義,有的狹隘自私。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要堅持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樹立先進、優秀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為世界和平、文明發展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都需要先進和優秀的新民族主義。從人類文明進程的水平看,可以認為人類還處於野蠻和文明交錯的時期。野蠻和文明處於長期搏鬥之中。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野蠻力量大於文明力量。在國際,野蠻價值觀的強力推行是造成國際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在國內,非公平非正義管理行為是導致社會兩極分化、貧富懸殊的根源。
從國際形勢看,正義力量相對弱小,罪惡力量相對強大。美國是西方發達國家罪惡勢力的代表。美國說世界上某些國家是邪惡國家,其實他自己身上也有許多邪惡的東西。美國言必稱維護國家的利益,站在民族的角度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缺乏匡扶正義、張揚道義大旗的風范。更有甚者,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採取戰爭的手段侵佔他國、他民族的利益。例如近代史上對中國的侵略,上個世紀對朝鮮和越南的侵略,當代對伊拉克的侵略。100多年來,美國是製造世界血雨腥風的源頭之一,帶有濃厚的法西斯主義。
戰勝國內腐敗群體(階層)需要新民族主義。
國家建立在民族的基礎上,因此,沒有民族主義就沒有愛國主義。
中華新民族主義要具有博大的胸懷。 首先,從民族心理角度來說,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危機形成了一種深層的「受害意識」。中國是一個百年中受列強侵凌的民族,一個在歷史上享有無上榮耀的民族,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自古以來的傳統超級大國,在遭受挫折與凌辱之後,這種受傷者的敏感,有強烈的發抒宣洩的沖動,國家實力增強而產生的自信心為這種心理宣洩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國內獲得的由政府發布的相關信息的高度同質性,特別容易形成對事件過程的單方面的理解,於是會激發起百年中國人的悲情意識,形成強大的民族主義浪潮。其次,中國的民族主義往往與中國政治文化中特有的泛道德主義相結合,形成激進化趨勢。基於受害的歷史記憶而產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一旦被激活,泛道德主義會進一步把任何現實的溫和冷靜的態度與言論,解讀為「對外軟弱」,解讀為委曲求全的「綏靖主義」。激進民族主義者會形成對當政者的道德壓力,他們以為訴諸百年受辱的歷史記憶,就似乎從此具有了壓倒一切的語話優勢。這種優勢話語一旦在民眾與知識分子和官員中成為主流,結果就可能使務實的主政者也會被逼得要「順應」從極端民族主義的潘多拉盒子釋放出來的「民意」,被迫以「剛性對抗」作為解決復雜國際關系的基本選擇。似乎只有如此,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才會認同主政者的權威合法性。
泛道德主義與左的政治文化心理積淀有關。中國人三十年來與世界其他民族共同分享著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為什麼「憤青」們仍然會以偏執、好鬥的方式來處理國際問題?這是因為,激進的極左的政治文化,曾經如此深深地滲透著我們這個民族的骨髓與精神生活之中,「左」的思維方式對人們的支配影響作用的式微,要遠比經濟變遷緩慢得多。我們的教育制度中存留的左的陳舊的內容,我們成年人的立身行事的方式,都會在無意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我們民族只有在長期自覺地自我批判與自我反省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成熟起來,並走向真正的文明。 雖然中國民族主義有潛在的激進化的傾向,但從長遠的趨勢來看,在正常情況下,激進民族主義將會退潮,溫和理性的民族主義將會成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崛起,他們的觀念更為穩健性,心態更為平和理性,這使他們的民族主義更趨向於理性與溫和化。第二,政府已經意識到民族主義的兩面刃特點,以及激進高調的民族主義話語霸權可能挑戰自己的權威,開始對民族主義情緒進行有意識的控制與引導。在中國,這種政府引導還是比較有效的。第三,開放環境使中國人對外部世界更加了解。改變了原來封閉環境中形成的固有觀念。近些年來,中國加入WTO後,中外經濟合作與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西方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獲益匪淺,國際關繫上西方表現出更為合作的態度,由於刺激源的減弱,這反過來也淡化了作為反應方的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不信任與對立情緒。第四,中國人的自信心更強了。一般而言,內心充滿自卑感與壓抑感的人,在受到刺激之後,更容易表現得亢奮、悲情與反應過度;相反,經濟發展與國力強大培育出來的民族自信心態,與中產階級理性相結合,更容易養成寬容坦然的處世態度,由於中國國力的強大,中國人對外部的反應也就越來越平和了。反應也就更為適度。
從近年中美關系、中日關系、台灣問題逐漸走向緩和來看,以上這四種因素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總體上,中國民族主義進入一個脫激進化的時期。 中國民族主義自近代由於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而產生以來,其基本訴求始終圍繞著「強國富民」,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但是,當代新民族主義思潮畢竟產生在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產生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它的基本訴求在具體表現上又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
1.對全球化的冷靜反思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國內出現了一股鼓吹全球化的思潮。在這種思潮看來,全球化是最高標准,可以拿來裁決一切,經濟、政治、文化一切都要「與國際接軌」。全球化的主導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手中,資本向全球擴張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維持其經濟並從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需要。「所謂經濟全球化僅僅意味著資本運動的全球化,而決非經濟福音的全球化」,「全球化帶來的不是全世界范圍內的民主而是專制」,全球化不會帶來「全人類的利益」、「地球村主義」或「世界主義」,而只是西方利益的思想工具。中國人必須避免從一種教條蹈入另一種教條,富裕之邦並非真理之地,20世紀形成的國際格局帶來的後殖民主義的危險,必須以我們的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作為邏輯起點加以認真應對。」對全球化的反思只是提醒國人在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著自己的命運,「惟有政治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全球化才是有利的。」
2.對中國現代化新模式的不懈探求
實現現代化對中國來說仍然是一個夢寐以求的目標。在全球化時代,現代化是否意味著西方化,或者說西方的現代化模式是不是發展中國家所能選擇的惟一模式,這個問題關繫到中國要走一條什麼樣的現代化道路:是西方模式還是中國特色。盡管中國的民族主義者並沒有提出令人滿意的現代化新方案,但是他們提出的問題卻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3.對民權和民主的熱切期望
由於在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話語體系中,缺乏系統的關於內政建設方面的建言,所以有人批評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內容空洞,僅僅是一個「巨大而空洞的符號」。學者任丙強就民族主義的這一缺陷作了詳細闡述:「民族主義的情緒化特徵使得其從根本上無法提供關於國家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問題解決辦法。過分強調民族國家的權力,忽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也與現代政治發展趨勢相背」。客觀公正地講,民族主義者對於如何建設一個民主的、正義的社會,確實沒有提出成熟的方案。民族主義者對內要求大眾民主,遏制精英主義,強調廣大平民的社會經濟文化權利和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對外要求在國際體系內的主權和平等,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4.對民族虛無主義的嚴厲批判
20世紀80年代,中國知識界掀起了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希望藉此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但矯枉過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並沒有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反而產生了奇特的、反常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這種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曾在80年代籠罩了整個中國的思想界、學術界、文藝界和新聞界,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民族主義者提醒人們:全球化是西方的經濟、政治、文化向全球滲透、蔓延的整體過程。全球化有不同的層面: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我們不僅要對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有清醒的認識,有正確的對策,更要警惕西方的文化全球化,對西方的文化霸權、話語霸權進行全面的清理和抵制。一個面對即將來臨的後殖民時代的外圍民族,必須進行認真的文化反思,才能在民族意識上保存民族生存的空間,保持民族生存的權利。 雖然總體上說,民族主義已經進入一個去激進化的時期,但也不能對這一過程過分樂觀。第一,正如筆者前面說,中國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反應型的民族主義,經濟危機、西方的消極影響,都有使反應型的民族主義再次激進化的可能。第二,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特別容易產生高調民族主義,發展中的大國特別容易產生「虛幻的大國感」,長期受屈辱後的民族,被壓抑的自尊心有一種強烈的發抒的心理沖動。從分裂完成統一或國力正在上升時,這種民族心理就會借勢宣洩,任何由統一或國力上升的徵象,都會使不少人產生「中國已經強大了」、「每個中國人吐一口水就可以把你淹死」的底氣。1928年北伐勝利以後的中國人對日本的態度中就有這種高調民族主義的典型表現。國力不足而又異乎尋常的大國感的自信,這種矛盾會把一個國家引向災難的陷阱。此外,受長期以來潛移默化的「左」的政治文化的深層影響,極左主義的話語優勢仍然會影響我們對問題的處理與判斷。

4、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雲南社科院研究員 鄭曉雲

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存繁衍與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物質與精神產物。由於不同民族創造並發展、擁有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也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組成部份,甚至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文化權是一個民族擁有自己民族文化得到保持、保護與發展的權力,對於衡量民族平等及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民族之間的互相尊重與團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人權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保持和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權力。今天在中國境內的各民族人民充分地享有憲法所規定的民族文化權力,各民族都有權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保持自己的民族節日、生活方式等。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民族文化往往處於一個全球開放的空間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是任何一個開放的國家都難以避免的,由此也帶來?關於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很多新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行使憲法所規定的民族文化權力,仍然有較多的問題值得探討,因此認識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文化權問題,將有助於推進人權理論的發展。

一、民族文化與文化權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保護與發展,是一個民族擁有的文化權是否得到尊重與體現的重要表現。那麼在當代除了憲法及相關法律所規定的民族文化權力之外,民族文化在當代有何價值,這也是學術界長期爭議的一個問題。要理解文化權的意義,首先應理解民族文化在當代發展中的價值。

民族文化包括了一個民族的生產、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宗教、語言、文字,藝術、文學等等物質與精神方面的文化因子。這些文化因子不僅僅是一個民族所熟悉並長期維持的生活內容,更是一個民族創造與智慧的表現,也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在當代社會中,時代發生了變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在當代,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以下價值:1,具有增強與維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認同的民族一體化與民族精神的象徵;2,是各民族熟悉的生活基礎,為每一個民族提供了自己所熟悉的社會環境、生活技能與精神滿足感等等;3,有促進一個民族對外交流與發展,今天民族文化資源甚至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源,節日、歌舞、工藝等都是這方面的明顯價值;4,文化是一個民族形象。由於不同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一種文化往往代表了一個民族,因此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具有形象價值,有利於外部認識並關注一個民族,形象價值的提升有利於增強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豪感:5, 民族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在人類社會中無數的文化因子已使人類共同受益,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將是對文明進程的貢獻,這一點已在人類社會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同。(1)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當代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仍然有著巨大的價值。如果喪失了民族文化,那麼不僅一個民族的發展有可能淪入茫然,失去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支撐,而將會使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徵消失,最終也將不利於一個民族的發展。這方面已有諸多研究加以證實。(2)

由於民族文化對於一個民族發展所具有的這種重要關系,保護民族文化就不僅是一個民族的責任,同時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實質上就是對民族文化權的尊重。我認為民族文化權應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民族人民都擁有憲法及相關法律所規定的保持民族文化的各項權力。如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過自己的節日.穿自己的民族服裝、宗教與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等等。這是涉及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人權內容。

第二、民族不論大小、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先進與落後都有文化獲得平等發展的機會,只有平等發展,才能體現對民族文化權的尊重。因此在民族工作中不能因為一些民族人口少或經濟不發達而給予其平等發展民族文化的機會,在今天對於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及其發展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而不能只關注大民族的文化發展。各民族都有爭取民族文化的平等發展機會的權力。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發展上的不平等,是民族文化權發展的重要內容。

第三、民族文化不僅需要保護,更需要發展,發展是文化權的重要內容。大多數民族文化都是起源於農牧業社會中,並不都能與當代社會發展相適應。在今天要獲得新生必須得到發展而不是原封不動地保存下去。只有發展才能使民族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相適應,才能與民族的發展融為一體。因此民族文化是否獲得發展,也是民族文化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一點與中國政府關於發展權是基本人權的人權觀是一致的。

第四、文化權應當體現在各民族互相尊重上,同時文化權不僅體現在各民族的整體性上,由於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是國家認定的單一民族,因此都有自己的文化權。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文化不尊重、甚至歧視,也是對其民族文化權的侵犯。因此民族團結、平等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權得到保護與發展。

二、全球化與民族文化權

在當今世界上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不僅僅是商品與資本的流動,同時也帶動了技術、信息、人的流動,推動了交通、通信的發展,全球社會更快地加速融合,人與人在空間上的溝通時間大大縮短,地球正變得像一個村落。尤其是英特網路發展更縮短了這種距離。這一切還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這種全球化的趨勢,也必然地要改變著地球上不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們。各民族的文化都將進入一個開放與交融的新的發展時代。(3)隨著社會的開放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在過去一個民族也許並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價值,但是在文化的比較中卻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也知道自己的文化與其它文化有什麼不同,為了保護自己的文化,人們將會爭取自己的文化權。因此認清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對於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權是十分重要的。

全球化對民族文化來說是一種推動其變遷的動力,在這種動力的推動下,使不同的民族進入一個由此帶來的過程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將會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產生以下影響:

第一,全球化導致各民族社會轉型。全球化作為一種社會開放的過程,它加大了不同地區之間社會、經濟、文化等等方面雙向交融,必然觸動各民族社會的轉型。

第二、全球化過程對於民族文化來說是一種文化的整合過程。一方面全球化過程所帶來的技術、社會、教育等等方面的進步必然地有利於各民族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將出現傳統和現代相互融合的問題。全球化作為一種來源於傳統社會外部的推動社會變遷的動力,必然地對傳統社會產生沖擊,促使傳統社會文化的結構進行新的調整,在傳統的文化中融合進新的文化,並且由此而帶來更為復雜的正反兩個方面的後果。

第三,全球化將引起不同民族的文化價值沖突。在全球化過程中對民族文化來說最直接出現的問題就是文化價值沖突問題,因為外來文化與本民族的文化在文化價值上往往是對立的,這尤其是在宗教意識、社會價值、人生觀等等方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基點,由於文化的不同而引起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價值沖突。(4)

由上可見,全球化對於民族文化來說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一個過程。全球化給民族文化帶來的復雜性,使民族文化權的發展問題在這個過程將更加顯現出來。在這種背景之下,民族文化權的實踐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必須把發展作為民族文化權實踐的根本任務,沒有發展,一切文化都將落後於時代,將沒有抵制外來文化沖擊的能力。由於全球化而推動了民族文化的變遷,這將使各民族的文化面臨著新的發展問題,其結果也許能獲得發展,也許不能獲得發展,甚至更加落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是最基本的民族政策,能否獲得平等發展的機會就將成為民族文化權是否得到尊重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發展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權。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政府有責任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發展,也需要各族人民強化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自覺地保護與發展民族文化,運用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權。

其二,文化權是一個民族爭取文化獨立性與文化尊重的一項重要權力。各民族都有權應用自己的文化權在積極吸收人類有益文化的同時,抵制不良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危害,防範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喪失。各民族都有權保持有利於本民族發展的文化價值,在全球化過程中,民族文化在全球層面上相互接觸,一些民族的文化往往會較大地影響、甚至改變另一些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化。這樣,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就要爭取自己的文化權,以文化權作為武器去對抗不良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沖擊。民族不論大小其文化都應當獲得平等的對待,體現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也就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與自己的文化立場,這往往導致不同民族在看待與處理事務上具有民族文化上的差異。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對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與尊重顯得十分重要,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尺度去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否則就會導致文化之間的沖突。這也是文化權的一個重要內容。

其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由於民族眾多、各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權的實踐有不平衡之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不同民族文化的發展之間的差距甚至還會有拉大的可能,因此一方面這種差距是一個合理的過程,並不能證明是民族文化權的實踐得不到尊重。另一方面,也應當採取切實的措施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發展,消除不同民族在發展中的差距。

三、保護與發展民族文化權的途徑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民族文化權的實質是一個民族獲得平等待遇與發展的權力。這種權力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說體現了各民族都有平等地位與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並獲得發展的權力:而從一個民族的角度而言,擁有這種權力,則可以爭取相應獲得文化尊重與發展的機會,爭取本民族在保持與發展民族文化牛的權力。因此不論從國家的層面上還是一個民族的角度上來講,民族文化權本質上都是獲得存在與發展的權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憲法和相關法律已經規定了各民族都具有保持本民族文化並相互尊重的權力,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說,已經從制度上解決了民族文化權的根本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五十餘年來,各民族的文化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應當看到,今天盡管憲法及相關法律已規定了和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文化權,但是如何落實這此權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保護與發展民族文化,仍然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我認為在新時期民族文化發展中應注重以下幾點:

1,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首先要喚起各民族人民對於自己民族文化的珍重與保護意識,有了這種自覺意識才能有效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護。目前在很多民族中,人們對於自己的文化的價值還沒有充分的認識,甚至認為民族文化是落後的東西,並不主動參與。事實上政府所做的工作並不能取代民族文化發展在一個民族中的民眾角色,只有各民族人民的廣泛參與,才能真正體現各民族的文化權,有效推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2,民族文化保護工作必須立法.應用法律來保障文化權。通過立法切實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護與發展,這一點在目前民族文化消失較快的全球化過程中顯得十分迫切,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應是強制性的。有了法律,對民族文化如何保護與發展就有了依據。雲南省2001年制訂頒布了《民族文化資源保護條例》就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3,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應選擇在一個民族中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方面加以重點保護與發展,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並且也不是每一種民族文化因子都有保護與發展的必要。這一點在雲南已有一些成功的經驗,雲南省實施了「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戰略」,重點選擇並發展了一批典型的民族文化項目,並帶動了其它文化因子的傳承與保護。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哈尼族的梯田農耕文化等,都已成為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中的經典

5、討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問題

首先頂禮,先生如此厚重和非凡意義的大課題!
也是我一直思考和力踐的大問題,隨能力有限,但是個人拙見,有些問題沒有結果,只有過程;沒有能於不能,只有責任;沒有以後,只有當下。
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工具發展的歷史,從石頭到青銅,再到鐵器,再到蒸汽機,再到計算機,也許未來是仿生終極智能體系。在這個進程當中,人類實現著從體力到腦力的過度和轉變,無異於社會學的人類幾次大的社會分工,也許下一次的社會分工已經拉開帷幕,用腦力的社會階層和用體力的社會階層,人類認知能力整體的提升,必將上演【我是傳奇】的社會現實。
我想道家思想的從無到有,印證了物理宇宙的誕生,那麼是否存在一個從有到無的終結。這樣推斷,宇宙不應該是一個時間或者空間概念,而是一個抽象的思想概念,他就像人的思想一樣,必定無限發展擴張,即便有暫時的終結,但一定有循環。
上述也許感覺有些例題,但是這就是這一問題最廣義的背景。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類思想似乎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形體,全球化正是越過中間峰值,朝另一點進發的前奏。
人類從自然屬性,神性,到理性,再到因為偽理性的狂妄而遭受痛擊,是我們之前看到的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過程。那麼是否可以預見,人類會再一次的謙卑,因為確實,人類不是宇宙和自然的全部,當人們認識到這一點是否神性和自然屬性再一次凝聚在人類社會。那麼人類所面對的也許是其他空間的生物或者人類開發的終極智能群體。
到這時,少數民族是什麼概念?
我的拙見是人類社會發展中階段性的自娛自樂的連連看游戲。
但是,無可否認,這個問題的現實意義。
在最終的的作為代表人類的思想文化的主體當中,有多少屬於某個族群的先民所遺傳的DNA。這讓我想起太空中尋訪外星生物的某某人造儀器,記得是放著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毫無疑問,這就是代表人類的文化里中華民族文化DNA的現實舉證。
我相信一種優勝劣汰自然法則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中的存在。
未來代表人類的,一定是人類中最強大生命力,和最優秀的思想,文化的集合。那麼,你所歸屬的族群將佔有多少份額?
我理解這就是這一問題的最終目的。
關於方法:
我覺得來源於清晰的認識,包括背景,目的,和已有歷史的分析,思考,和對於未來的邏輯推理,預判,甚至引導。在我看來,人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人有這樣的能力,歷史上有這樣創造所謂奇跡的人。其實奇跡本在,人眼無視而已。但是因為這一點能力而妄斷可以主宰自然和宇宙,也是人類最愚痴和可悲之處。
優缺點無異於通體雙生。我想這個認識可以將我們從民族主義的狂妄中拯救,很喜歡一句話:「地球村」。因為那是趨勢,漢學傳統上似乎叫「道」。
這樣一思考:我們發展保護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無異於我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健康的機體,讓他補充各種營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生存,繁衍。
所以如果你的眼界和胸懷能達到這個境界!這是你與生俱來的責任,為人的責任。只可惜,很多家長更成沉迷於對營養品牌的爭執!
人類社會發展就像一個電視劇,主人公輪番上鏡,高差迭起!其實,羅馬也好!拜占庭也好!匈奴!蒙古!無所謂文明野蠻,在我看來,人類是思想相反是從原始文明到野蠻,未來必將引來理性文明。而人類的歷史現實在行為上似乎才是我們曾受教的從野蠻到文明。誰是導演?誰都不是!道法自然!
大廣而浩然!應該是歷史的歸宿。就像自然界江河會與海洋。就像現實的學子,對於哈佛,劍橋的渴求!是大道之求。這和高考時社會心裡,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以上是我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保護的必要性的思考!是立論之根本!無本必亡!
至於緊緊迫性!
談一點拙見!文化是個什麼東西?用哲學的語言似乎也無法涵蓋!哲學家定義文化,也許就像大千居士畫心中的廬山,但是頂禮周易里的一句話 「天下以人文化之」。
目前以本人的認知能力,最感佩此言。
但是,遺憾的是!我理解的我們總在實踐環節落後理論數步。
在不經意間,我們的社會制度,社會環境,文化,經濟都變了,也就近兩百年,我們基本把背了,或者頂禮了幾千年的傳統被摒棄了。因為,似乎有人發現了更好的東東,絢麗奪目,完美誘惑,再看看自己,怎麼看都不對勁!社會的變革是必然的,惋惜清朝的皇帝,有史以來最勤勉的,文化的王者!但是,不是你們不行,因為人類大戲中此時,你不是主角,主角已有了神器。
當我們剪了辮子,脫了馬褂,喊著THANK,過著Christmas,你應該,感受到文化了吧!他的強大,他的無私,他的公正,他的法則!無疑人類創造了文化的主體,但是,人類受文化主宰,當你不符合他的規則,效率,你就必定被淘汰!哭死你也沒用!他是無情的!
同樣,當你看著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看著韓劇憧憬有個賢孝的媳婦時,當你給陪你的寵物時間比父母多時?你因該感受到文化了吧?上述產品都是在自己的文化生產線上出產的。賢孝媳婦此處停產!
我們身處怎樣的冰冷!你想要陽光的恩澤嗎?這就是缺少民族文化的悲哀和渴望的緊迫!
文化升華形成文明,沉澱形成風俗習慣,猶如建在山上的布達拉宮,猶如平實大地上的紫荊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心靈歸屬,只有枝繁葉茂,中華民族之樹才會毅力常青。
沒有了靈魂您所依何處?
再論:方法:
剪短點:個人拙見:
三個層面:個人,家庭,社會
個人:1:認祖歸宗,了解歷史,不至於太丟人,至少憑借先人的智慧,明理辨是非!
2:認清自己,你可以思想,質疑,但是否定和狂妄的理性,想想站的住腳嗎?總體人還是要依天道和自然法則,總結已有經驗,思考摸索前進!跳躍式發展只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滋味早已飽嘗!
3:掌握母語,最好文字。歷史的記憶何以存在?文化思想何以寄託!
如果一個民族掌握母語和文字的人越來越少,一定會導致最徹底的消失!什麼都留不下,甚至記憶!你敢確定,未來人類還會口傳心記。如果記憶模式不支持傳承模式呢?
家庭:1:讓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是家庭的能力所及之處。
2:不忘母語,傳承習俗,飲水思源。
3:認識歷史趨勢,避免滋生狹隘的民族情緒!人類最終一定只是個村級單位。這個過程就是人類文明融合的歷史。
社會:
我覺得這是要教育目的的問題:是要明事,還是明理!亦或明永恆之真理!(我理解的真理在任何空間,時間,不受任何因素影響,都是很定成立的,沒有對錯,好壞,高低,薄厚)

看到先生這一有趣的問題,三個小時一口氣寫完,人稱,語氣,結構,上定有偏頗,見諒,純屬個人愚見,見笑了。頂禮!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是值得尊敬的人。沒時間修改,隨心抒懷!失禮!

6、經濟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存在著兩個方面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義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具有較強的發展勢頭,而且,全球化也越來越深入。從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關系來看,全球化與民族主義之間同樣存在著兩個方面的表現形式,其一是一致性,其二是差異性。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矛盾的特徵決定了二者存在著矛盾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全球化對民族主義產生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民族主義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兩面性。

7、全球文化與現代化背景下的文化思考

近日,由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首都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就全球化帶來的文明沖突與融合、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對世界文化格局的影響、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 化的發展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首都師范大學楊生平教授論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問題的幾個層次,認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問題首先是一個作為經濟、政治與觀念統一的制度文化,當前全球化發展不單是經濟與科技問題,而且是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的擴張,而全球化發展的真正希望所在應該是在全球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因而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文化建設問題上應該巧妙地利用當前國際形勢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調整策略,聯合眾多發展中國家將世界引向多極化和平發展道路,為自身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與空間。同時應該考慮到民族文化的特質及其作用。民族文化有其深厚的社會基礎,其核心價值有很強的穩定性與獨立性,在復雜的國際環境面前,應該打好民族文化這張牌,要利用民族文化處理好不同民族國家關系、增強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民族凝聚力,反對各種形式的文化霸權主義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北京大學豐子義教授認為,面對全球化,文化最根本也是最深層的問題就是確立文化自我,文化自我除了有維護和實現自己利益功能之外,還有在全球范圍內展示和實現自己的文化價值和內在價值,確立自己形象和地位的作用。文化自我不光是一種精神產品和精神觀念,也是作為積淀下來的人的行為規范、行為模式和生存方式。突出自我意識,並不是排斥全球意識,文化自我與全球意識二者之間是相互生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要區分後殖民主義和文化孤立主義的界限。他認為在正確確立文化自我的問題上,應該處理好文化的整合和交流、文化的創新與調試以及文化的生產和消費等幾個重要問題。

中央編譯局楊金海研究員在對當前中華文化復興與西方文藝復興比較後指出,今天我們所說的文化復興是在全球化的前提下推動中華文化復興,而西方的文藝復興是在當時世界發展還比較局部的情況下實現的部分世界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復興的首要問題是全民族應當有文化復興的自覺,文化復興要面向現代化,不能簡單地套用西方文化,要創造一種包括全新的話語體系、全新的戰略觀念,全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等的文化。他認為迎合全球化的發展需要實現兩種思維方式轉變:一是從革命斗爭的思維方式轉向和諧建設的思維方式,二是從封閉文化建設的思維方式轉向開放文化建設的思維方式。

清華大學肖鷹教授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核心詞,它充斥著中國學術文獻、商業廣告甚至娛樂生活。這種全球定位意識固然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進入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但也造成了難以避免的學術文化盲點,使我們的學術活動從選題到立項,從研究到評估都著眼於大題目、大角度、大工程,從而喪失了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和對具體社會現實問題的切入能力。他認為應當倡導依存於逆勢思維的學術創新意識和批判意識,培養切入微觀問題的分析能力。

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認為,對全球化應該有這樣清醒的認識:其一,全球化為人類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條件;其二,全球化為當代人類的發展和交流創造了條件;其三,全球化加劇了不同文化形態之間的沖突;其四,全球化的影響導致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在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上,要在確立中華文化身份的同時克服兩極對立思維,文化身份是一個走向世界的普遍性問題,因此,在我們在和世界文化對接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要在文化平等原則基礎上不斷建構全球共同文化。

首都師范大學葉險明教授認為,文化認同包括自我認同和世界認同兩個方面。在當前條件下談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必須區分全球社會與國際社會兩個概念。全球社會是包含著民族國家以及越來越超越民族國家范圍的各種共同體,它有如下特點:其一,全球社會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其構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其二,全球社會的主體是多元的;其三,全球社會是一個不以任何國家和民族以及共同體的意志為轉移的自我生長過程;其四,全球社會的結構是易變的、多元的、理想化的。與全球社會相對應的國際社會有如下特點:其一,國際社會的主體是單一的,即民族國家;其二,國際社會的生存與基礎是自我保存、自我發展與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其三,國際社會是自我生長與強制發展雙重過程;其四,國際社會的結構相對單一。考察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必須在全球社會與國際社會雙重結構中進行。從國際社會角度來看,中國文化的世界發展困難重重;而從全球社會結構來看,中國文化的發展卻有著較大的空間。他認為,從全球社會結構著眼,應該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加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能力;二是要將文化發展導向解決全球非傳統安全領域;三是要把追求世界共同安全、共同繁榮和包容精神的發展和構建當成全球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全球化與文化發展」問題研究具有國際學術前沿性和現實前瞻性,也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當前國際學術研究動向來看,像亨廷頓、哈貝馬斯、吉登斯、詹明信、貝克、沃勒斯坦、羅爾斯、費徹斯通等相當多國際著名學者都把理論研究的重點轉向全球化與文化問題上。事實上,全球化也從某種意義上改變著人文科學研究範式,如正在西方興起的後哲學文化、全球史對世界歷史的重構、新世界百科全書的重建等。從實踐方面看,許多國家都在關注全球化與文化發展問題,紛紛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並以此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問題,為政府建構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軟實力等提供政策咨詢。就中國而言,全球化與文化發展研究有著民族精神重建與文化發展方面的意義。全球化帶來的世界秩序變化給中國政府提出了如何正面建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與文化秩序、如何營造合理的國際輿論和良好的國際發展氛圍、如何構建有世界影響的民族精神、如何利用世界歷史規律引領當代中國的發展、如何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建立並發展先進文化等若干問題。本次論壇對全球化與文化發展理論作出了積極思考與探索,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