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王陽明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王陽明

發布時間: 2023-02-21 20:11:27

1、王船山與王陽明誰厲害

不斷有人問我:王船山、王陽明有什麼區別?看來這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問題。王陽明,生活於明朝中期。王船山,主觀上生活於明朝晚期,客觀上生活於明朝晚期、清朝初年。王船山不承認清朝,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踏清朝的地,出門打傘、穿木屐,「懸續」於明朝。我思考了很多年,今日姑且創造一個新概念,曰「懸續」。續,是延續過去的事實。懸,是甲事實在乙事實之中,既表示中止乙事實,也表示乙事實包容甲事實之匯入。據此,你想當唐朝人,馬上進入唐朝。你想生活於宋朝,當下來到宋朝。博物館裡面一件唐朝的文物或古董,是「懸續」的。王陽明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明朝社會失序,人性異化,權力、金錢(市場)不受制約。王船山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明朝滅亡、清朝興起,一切都崩潰了,在當時謂之「夷狄滅中國」「亡文化」「亡天下」。這是顛覆基本價值底線的問題,絕對不可接受,必須尊王攘夷,重建中華文化正統。王陽明批判的主要對象,是程朱理學的異化、世俗偏見、楊墨、佛老等。在當時,程朱理學,是官方哲學,科舉考試的指導思想。王船山批判的主要對象,是滿清夷狄、世俗偏見,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的異化,還有佛老、楊墨等。有一點,必須承認,王陽明心學是王船山的批判對象。以今日的眼光看來,是明朝各個方面都出了問題,讓一種「思想」完全對此負責,有失偏頗。理性不足,生產力低下,一切都不平等,自然產生自私自利的分配方式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制度,又難以制衡權力、金錢,整個社會處於一個不均衡狀態,當然會出大問題。生產力不發達,利益分配偏向不平等,強勢者多得,弱勢者少得。如果平均分配,大夥一起過苦日子。不仁道的分配方式,占據了大多數領域。譬如說,古代的工匠學徒制,拜師求學,在三年之內,相當於奴隸。資源有限,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一般而言,徒弟學成,要遠離師傅的地盤(領地),避免利益沖突。在古代,大量的體力勞動者通過辛苦的勞作來養活少數人。少數人,也包括文人騷客。這些大量體力勞動者,既處於社會的底層,又受到了壓制和歧視,可謂普遍遭遇不人道的對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有多少人為此主持正義呢?又有多少人為此懺悔過呢?當然,理性不足,知識分工不精細,各界處於相對蒙昧狀態,也無法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優良辦法。幾千年來,雖然在實踐之中自發萌生「天下為公」的追求,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但是尚未上升到理性。譬如孟子主張以道抗勢,有制衡權力、金錢的追求,但是沒有硬的制度設計,道德太軟了,無法證成天道正義。應當說,內在價值,需要用硬的外在制度來獲得保障。古人也曉得,道德必須依靠寶劍來證實,因此,孔子、屈原、王船山均佩有寶劍。也顯然,在古代,不仁道的分配,也是通過制度、道德、習俗、價值觀念等多種東西來提供保障。因此,古代的有些「道德」,現在看來並不符合現代的道德了。傅山《聖人為惡篇》講到一個問題:不平等的東西,有各種理論依據,並且貼上了「善」的標簽;平等的東西,既找不到理論依據,也被視為「惡」。怎麼辦?靠創造發明,靠聖人為「惡」。浙江宋恕是王船山的粉絲,「著書專為世界苦人立言」,可謂站立在公道上為「苦人」創造意義、理論依據。依發生學而言,各種利益體主張自己的訴求,通過實力博弈確立了利益分配樣式,並立下法則,成為共識、傳統。但是,社會變化日新,需要不斷修改分配樣式。既得利益群體要繼續維持現狀,實力增強的或新生的群體要重新立法,修改既成分配樣式,於是發生沖突,當然,最後雙方達成妥協。在明朝中期,理性不足,生產力低下,一切不平等,世人走向了爾虞我詐的博弈,充滿怨尤、仇恨、鄙視,相互排斥、隔離,大多數人充滿「失意感」、「煩悶感」。王陽明《答顧東橋書》雲:「蓋至於今,功利之毒淪浹於人之心髓,而習以成性也,幾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聲譽。」為此,王陽明繼承了程顥的「萬物一體之仁」,像墨子一樣用「兼愛」來化解矛盾,謂之「拔本塞源」。其實,宋朝的張載提出的「民胞物與」,也是這個意思。對此,王船山則提出「人類一體」、「人、物一體」、「人、物相協」、「同類相救」、「強弱互保」等主張。人,首先應當是一個理性的人,自己的主人,一個公民;其次應當承擔天道正義的責任,與他人、萬物和諧相處,共同進步,最後證實「各正性命」。譚嗣同受此啟發,提出了「以心挽劫」說,要拯救東方、西方一切生命,被梁啟超稱贊為「世界主義」。仁愛,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俗話說,結婚,先要談情說愛。一對夫妻,相互不愛了,充滿怨恨,自然會分離。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莫不如此。究其原因,仁愛是建立一個共同體的基礎。儒家講仁愛,分兩種,一是普世性的仁愛,對任何一個人持有相同的愛意,平等對待,曰公愛;一是對私人領域內的仁愛,有情分的厚薄,等差對待,曰分愛。國家,對於任何一個人持平等的仁愛,曰一視同仁,曰普同一等。因此,政府公務員之德為仁,仁、義、中、正、公,不能淪為分愛,只愛熟人。儒家發仁愛之心,佛教發菩提心,都是建構信仰的前提。仁愛之心如山若石,不動搖,堅貞不貳,主體對外宣散擴充,「王者無外,無遠近,大小若一」,所以孔子說「仁者樂山」。不管遭遇什麼,此心不動。然而在現實之中,人沒有發仁愛之心和修持工夫,因受到過多的傷害,會怨天尤人,內心充滿仇恨,報復他人,傷害無辜。其實,古人也認識到了,一方面,不傷害他人,尊重他人;另一方面,受到傷害,仁愛之心不動搖,寬恕他人。可見,作為現代公民倫理的基礎,不傷害他人、尊重他人和寬容他人,並非什麼新鮮的理論。王船山還提出了「成均」理論。他認為,天地之數五十五,陰數三十,陽數二十五,陰陽之數不均,怎麼辦?制器成均。制器,可解釋為創造器物、制度、意義等。成均,相互制衡,成就平等。一個東西處於制衡狀態,才是穩定、和諧的。夏天酷熱,少穿衣服;冬天寒冷,多穿衣服。權力制衡權力,金錢制衡金錢,公民社會制衡權力、金錢(市場),這是啟蒙運動以來的常識了。但是,王船山早在啟蒙運動之前已提出來了。對於一般人而言,信用與資本成正比。借錢,要有抵押物提供擔保。即使借債人將來破產或逃跑了,也不必擔心。古代訂婚、結婚,要先送彩禮(訂金),也是有道理的。用訂金錶示誠信,讓人遵守契約,是古人發明的一種制衡辦法。對於人類社會而言,不平等是永恆的。不平等,有理性不平等、機會不平等、資源不平等、能力不平等,等等。不平等,會產生沖突,必須採取「尊王進夷」的辦法,扶助弱勢,促進平等。沒有理性的人,往往是一味採取尊王攘夷的辦法,排斥、隔離弱勢,甚至於欺壓、鄙視弱勢。自然,弱勢會報仇,摧毀強勢。不平等的狀態,會引發相互仇恨、鄙視,彼此摧毀。王陽明《答顧東橋書》所講的明朝現實,就是這樣一個狀態。怎麼辦?設計優良制度,成均。譬如說,王船山作為中華法系的重要法學家,提出了虛君共和、依憲治國、寬下嚴上的主張,這些思想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所以,譚嗣同說:「惟船山先生純是興民權之微旨。」現代新儒學開山祖師熊十力說:「儒者尚法治,獨推王船山。案其言預定奕世之規,置天子子有無之外,以虛靜統天下。遠西虛君共和之治。此先發之矣。」王船山還有許多「成均」的主張,不一一不贅述。觀照幾千年的歷史,人類必須承認自身不足,有種種缺陷。因此,要設計制度,防範缺陷帶來的災難。王陽明尚未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王船山則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優良辦法。在心學方面,王陽明、王船山都講「心外無理」,但是又有分別。王陽明講「心外無理」,是心即理,是「以心造理」。王船山講「心外無理」,是心具理,理生心,心生理,「以理造心」、「以心造理」兼備。從哲學來說,先要認識世界,再依據所知內化於心,之後依據心作出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先認識事物,產生事實判斷,即「以理造心」、「心具理」,再作出價值判斷,即「以心造理」。價值判斷內化於心,即良知。良知是存量,應當不斷擴充知識,繼續儲存。良知發用,呈現出來,是作出價值判斷,即「以心造理」。朱熹主張認識外在的「天理」,但是如果內心動力不足,則要安裝王陽明的「良知」,才能持久行動。如果僅只安裝「良知」,沒有新知識,在面對新事物的情況下,「良知」雖有作出價值判斷的追求,但是不能作出有實效的價值判斷,完全無效。譬如,一個不懂開飛機的人去開飛機,雖有「良知」,但是「良知」無法產生效果。為此,王船山主張「研幾」,此幾,為內幾、外幾。幾,是理性、德性,也即道、德,又表現為未來趨勢。合內外之幾,「良知」才能有效。幾,既是永動機,也是校正機。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討論問題,是基於當時的知識、技術的,或者說,基於事實判斷上升為價值判斷的。在王陽明時代,沒有知識大爆炸,已有「良知」夠用,可以忽視知識、技術,或者說,當時的知識、技術是自明的,不需要隨時提起。而今,對世界的認識日新月異,科技也水漲船高,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的事實判斷尚未達成,遑論新的價值判斷?如轉基因、人工智慧等問題,至今爭論不休,沒有一個定論。縱使有「良知」,也無法在轉基因領域內呈現效用。因此,王船山提出「知能」日新,求知是無止境的,不能在已有「良知」之處停下腳步。「以理造心」,是追求知識,在低級階段。「以心造理」,是追求價值,在高級階段。王陽明的「致良知」立基於已有知識,偏重於高級階段。這個也沒錯,受眾不同。但是,受眾「理性不平等」,可能誤解王陽明,忽視「以理造心」,產生流弊。也許這正是陽明後學的不足之處。王船山講「心外無理」,是看到王陽明心學的漏洞,因此提出了「以理造心」、「以心造理」兼備,辯證看待,不可顧此失彼。港台新儒家牟宗三以陸王為正統,程朱別子為宗,也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並不完全同意。依據我的私見,陸王心學講的偏向高級階段的事情,程朱理學講的偏向低級階段的事情。對於全球的學問而言,西方文化為中國文化提供低級階段的學問,中國文化可多講高級階段的學問。問題是,沒有低級階段的學問,高級階段的學問也不好講。二者是一個整體,相互作用,不可割裂。王陽明心學講「致良知」,是給人安裝「永動機」和「校正機」,讓人無所畏懼,自信自在,充滿無窮無盡的能量,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和創造力,也時刻作出價值判斷而保證正確。對於一個人而言,「致良知」是安心、安命,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會充滿「失意感」、「煩悶感」,保障個人正確。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老闆、員工「致良知」,心心相通,團體組織效率最大化,保障企業正確。當然,這是基於既有知識而言的,面對新知識爆炸的處境,「致良知」無效,要請王船山來搞科研。王船山看到了這兩種情況的不同,安心、定心的法門也就有所不同。王船山看到了「不均而不測」,即未來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要「知能」日新,擴充知識;另一方面,要自信、守氣,「不動如山,決機如水」。自信,尤其是顛覆一切、自主創造的自信,是一切創造的前提。全球研究自然科學史的專家無不十分敬佩中國古人所取得科技成果,認為每一個發明創造都是原創性的。為什麼現代中國人喪失了這種創造力了呢?我傾向於認為,在眾多原因之中,失去了自信,是一個首要原因。沒自信心,缺乏勇氣,談何創造呢?在古代,中國人有一種特別的自信,相信「中國人」居住在天下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古人講,「中土難生」,意思是說,降生在中國,是十分難得的事情。王陽明、王船山都有「聖人精神」,主張人人可以成為聖人。王陽明的聖人精神,偏向於高級階段的價值判斷,忽視了低級階段的事實判斷。王船山的聖人精神,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兼顧,是科學精神、仁義精神的統一,德性領導理性。為此,王船山依據《周易》提出了「三聖」說,先聖發明創造器物,相當於科學家;中聖發明創造制度,相當於政治家、企業家;後聖發明創造、傳授各種知識、技藝,相當於學者、教師等。王船山認為,中國古代有一個「聖人傳統」,聖人不斷創造發明,使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幾千年不滅,並且在古代長達1000多年內為世界第一大國,各個方面保持全球領先,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三種聖人,是「永動機」,乾乾不息,「從大段辛苦來」,可謂之堅苦。持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有冒險的膽識,接受不確定性,無所畏懼,永遠向前,勇猛精進,這是聖人的大雄大力。聖人承擔著天道正義,對天下負責,因此,天下有罪,是聖人之罪。自明朝以來,中國文化停滯不前,不斷被歐美超越,從世界第一大國淪落為屢遭歐美侵略、奴役,是聖人之罪。人,一旦啟動了莊子所謂的「機心」,會進入競爭狀態,追求效率最大化。實現效率最大化,一是靠理性,或者說知識、科技;二是靠團體組織;三是靠內心動力。現代新儒學開山祖師梁漱溟認識到了中國文化在現代化面前的不足之處,因此將鄉村建設運動的主旨定為八個字:「團體組織,科學技術」。其實,王船山在闡述「聖人傳統」時早已言之。科學技術,是先聖的事情。團體組織,是中聖的事情。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團體組織、科學技術是基礎,文化精神是靈魂,此即三聖之事。目前王陽明心學對於企業管理的貢獻,僅限於內心動力,而對團體組織、科學技術的而言,必須依靠王船山了。或者說,在擁有團體組織、科學技術優勢之後,可以暢談王陽明心學。熊十力對王船山偏重於「知能」日新、不講「致良知」有所不滿,他晚年在家裡設立三方牌位,一是孔子,一是王船山,一是王陽明,每日祭祀。我覺得,熊十力對王船山有所誤解。王船山對於「知能」日新、「致良知」兼備,上、下方以智,前、後圓而神,只是因為當時「致良知」流弊太大,怕誤導人,表述的形式有所不同,明的講得少一些,暗的講得很多。從邏輯上講,讀王船山的書,可彌補王陽明的不足。王陽明心學具有顛覆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向度,在世人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點燃了進步的希望,因此十分流行,門徒遍布天下,造成了劇烈的社會影響,而其流弊也大,到了明末清初成為一個被批判的對象。尤其是明朝滅亡後,一些士大夫有負罪感,紛紛懺悔,隱居起來,批判王陽明心學。從此,王陽明心學退出了歷史舞台,對中國近現代史沒什麼影響。而在17世紀初,王陽明心學東傳日本,後來對日本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是對明治維新有催化作用,二是與陸九淵心學一起成為建構日本商道思想的原料。日本充滿傳奇色彩的稻盛和夫,是王陽明的粉絲。王船山在明末清初沒什麼影響,躲藏於深山老林,預言死後200年著作「始顯」、500年「吾道」「大昌」,重建中華文化正統。也果真如此,1839年開始,王船山的著作開始大量出版,其思想既是一代又一代湖南人崛起的指南針,也成為辛亥革命的理論武器,有無數著名歷史人物追隨,譬如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張謇、章太炎、孫中山、黃興、蔡鍔、宋教仁、秋瑾、蔡元培、陳天華、於右任、宋恕、梁啟超、胡適等,在海內外產生深遠影響,被追尊為中國近現代精神領袖。1906年,《東方雜志》認為,王船山與亞當·斯密並駕齊驅,是中國最大經濟學家。值得一提的是,范旭東、龍璋、聶雲台等湘商對王船山推崇有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洪門至少在清朝末年推崇王船山為五大始祖之一。據朱琳於1940年寫成《洪門志》,1947年正式出版,被司徒美堂稱作「洪門圭臬」。該書《香堂總令》中說:「始祖只留五個人,一個一個說分清。一名本是殷洪盛,傅青主是第二名,三名本是顧炎武,黃梨洲是第四名。五名本是王夫之,反清復明大舉義。」醫葯說明書,既指出有效性,又指出缺陷,這值得我們學習。我主張客觀分析,指出一個人的長處,也指出一個人的短處,研究其背後的「為什麼」,討論這些東西對現在、未來有何參考價值,並且考察有效性的變遷。知識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帶有抽象性,也具有偏差性,隨時被推翻(證偽),而在實踐中,已有知識在新條件下可能有效,也可能失效。有兩位企業家似乎有點不自信,說他們理解的王陽明,未必「正確」。我說,不要太在意「錯誤」「正確」,而在歷史上,「錯誤」的東西有效,屢見不鮮。在實踐的過程之中,也不要太在意對書本「理解」的「錯誤」「正確」,只要行之有效,不必管「錯誤」「正確」。朱熹、王陽明、王船山,都是大儒。從朱熹到王陽明,再到王船山,是一個辯證邏輯鏈。雖然學術史評價朱熹、王船山並駕齊驅,為兩座哲學最高峰,甚至於說王船山與康德、黑格爾媲美,說王船山、黑格爾是東西哲學的兩座最高峰,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陸九淵、王陽明。陸九淵、楊簡、王陽明,是心學的最高峰,但著作相對於朱熹、王船山而言太少了。楊簡的成就比老師陸九淵要大,可是古人礙於名分,不太提及他。評價一個思想家的偉大成就,一個方面看著作內容,另外一個方面還是要看心智、境界。論著作內容,朱熹、王船山的學問十分博大,陸九淵、王陽明沒法比,有點單薄。但是,論心智、境界,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王船山是可以平等的,都是一流哲學家,可以啟發世人,並產生效用,只是有「時」罷了。當然,今人要善於吃火鍋,兼容並蓄,集百家之長,不可盲從、狹隘、偏執,墮落為邯鄲學步。

2、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詳細資料,越詳細越好

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文學思想的發源——泛文學時代(春秋戰國)

1、代表人物:孔子(儒)、老子(道)、墨子(墨)、韓非子(法)

2、主要特點:多元性、原創性、綜合性,哲學與文學並重。

二、從廣義向狹義文學的過渡——經學時代(兩漢)

獨尚儒家,罷拙其它,以儒家經典為唯一範本,只對經典進行闡釋,皇帝掌握闡釋權,不作發展,為統治者服務。董仲舒倡議,漢武帝施行。

三、中國文學思想的獨立和成型——文學的審美自覺時代(魏晉南北朝)

1、代表人物:曹丕、陸機、劉勰、鍾嶸等。

2、主要特點:玄學創立。去經學之繁瑣,重抽象之思辯。

四、中國文學思想的繁盛——文化和文學的高峰(隋唐宋)

1、代表人物:韓愈、柳宗元、杜甫、蘇軾、程顥、程頤、朱熹等。

2、主要特點:詩詞散文的鼎盛,宋理學創立。

五、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轉折——文體大變革(元、明、清前中期)

1、代表人物:關漢卿、袁宏道、金聖嘆、王陽明、曹雪芹等。

2、主要特點:轉折點,文體大變,敘事、戲劇、白話的興起,從上層文學到大眾文學。明心學創立。四大名著誕生。

六、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新潮——思想轉型(晚清至五四)

1、代表人物:梁啟超、王國維、魯訊、胡適等。

2、主要特點:新文化的啟蒙。

七、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端——新文化運動(五四至1949)

1、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

2、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結合,現代文化的開端。

八、中國現代文學的的一統——毛澤東思想(1949-1978)

1、代表人物:毛澤東。

2、主要特點: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馬列主義思想的批判性繼承中,創造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不但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也指導建國初期的國家建設。

九、中國現代文學的復興——自由、實用文學時代(1978- )

1、代表人物:鄧小平

2、主要特點:中國文化在經濟大發展的基礎上開始復興。指導思想是:小平同志繼承並發展了毛澤東思想,使之更符中國現在的國情,發展才是硬道理。
4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發表重要演講,介紹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權,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國的一句千年傳世格言。中華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歷經挫折而不屈,屢遭坎坷而不餒,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發憤圖強、堅忍不拔、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在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毅力,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為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嚮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今天,中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物質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中國人民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為自己至高無上的使命。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行為,都會得到中國人民真誠的歡迎和擁護。一切有損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舉動,都會遭到中國人民強烈的反對和抗爭。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人在對外關系中始終秉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主張「協和萬邦」。中國人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今天,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真誠願意同各國廣泛開展合作,真誠願意兼收並蓄、博採各種文明之長,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

3、贛南客家的人文風俗?

客家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特點 飲食文化與經濟、政治、歷史、語言、文字、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漢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在其光輝燦爛客家文化中,飲食文化尤其鮮艷奪目。我國有關飲食、養生、烹調、菜品等論著不少,但對客家飲食文化一直沒有得到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宣傳和弘揚,以至於客家菜系在很長時期里沒有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未取得其應有的社會地位。在人們心目中,客家菜沒有自己的獨立體系。過去, 客家菜只能是附屬於所在省區菜系中的子菜系,如廣東客家菜是粵菜中的「東江菜」,福建西部地區客家菜叫閩菜中的「閩西菜」,江西南部的客家菜謂之贛菜中的「贛南菜」。盡管各省區客家人特定的歷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差別使各地客家菜有一定的不同,但由於客家民系的起源及其文化本質的同一性,使得客家飲食文化總體上是一致的,與其他菜系相比較,客家菜及客家飲食文化又有自己的獨持性。客家飲食文化,是客家先人經歷幾次大遷徙之後,在承傳中原飲食文化的基礎上,與當地畲、瑤等民族、部落的食文化相影響、相融合而形成的獨具風格的客家文化。可以說,客家菜餚大都還保留了中原菜餚的習俗,只是在漫長的歷史傳承中經過客家人的不斷改造、不斷創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飲食不僅是人們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需要,而且還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文在概述了客家飲食文化形成原因基礎上,著重對客家飲食文化的顯性和隱性特點進行分析,進而對研究客家飲食文化的意義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 、客家飲食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

客家飲食文化是隨著客家文化或者說隨著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的。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支,它是因戰亂或王朝更替等原因約在公元前200年以來陸續從中原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的中華民族一支重要的漢族民系。現在主要分布在贛、閩、粵、桂、川、湘、鄂、台等省區。在海外,東南亞、澳、美、加,也都有很多客家人。現在,海內外客家人約有1億2千萬左右,其中在海外約500萬人。

首先,中原飲食文化的傳承是客家飲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飲食文化是人類不斷開拓食源和製造食品、食器的過程和從飲食實踐中展開的各種社會生活,以及反映這兩者的多種意識形態的總和。⑴ 在客家民系形成以前,以中原為中心的華夏民族即創造了數千年的人類文明,當時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就聞名遐邇,舉世無雙, 是我國文明歷史篇章中引人注目的燦爛一頁。 據現有考古資料證明,人類的烹飪是在距今約7.8萬年前由北京猿人創造的。中華飲食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彩陶的出現,在中華母文化孕育下的飲食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中華飲食的文化內涵,是指由飲食物質文化、技術文化、意識文化等反映的,根植於中華文化的飲食思想和觀念。建立在中華文化基礎上的飲食文化,其意識核心與傳統儒、道家一脈相承,表現為求和、養生、變化,並 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的本質屬性。因此養生成為中華飲食文化內涵的重要構成,是人類飲食之終極目標。⑵ 客家先民自中原來到南方紮根後,他們秉承中原遺風,以耕讀傳家,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知識為榮。客家人的南遷,使中原文化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維系和發揚,其中的中原飲食文化也得到傳承。如在中國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漢代,由於其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地域交流、民族交流,以及當時國土資源的開發和生態環境的發展,使得其飲食文化比先秦有了很大的發展:食品種類更加豐富;食品加工方法更為精細;儲藏和保鮮辦法更加科學;對外飲食文化交流更加活躍;食品的作用有所增加。今天盛行的「擂茶」、「魚生」和「酒娘」是最能體現中原遺風,堪稱食品中的「出土文物」。博白客家人現在吃的「梭餌」(也叫「浮水拐」),在先秦時也就叫「餌」,以米粉蒸制而成。東漢末年劉熙的《釋名·釋飲食》曰:餌,而也,相粘而也 。該書還講到撈水飯,在漢代前就已存在了,現在客家人如博白陸川客家人都天天在吃這種爽口的撈飯。

其次,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客家飲食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據考證,受地理環境影響,在人類活動早期的新石器時期,我國南北區域南稻北粟的主食差異就開始出現;夏商周時期除南北主食差異傳統繼續加強外,南北飲食文化的區域特徵更加清晰,這在人們的食物種類、食物結構、烹飪方法、烹飪器具、飲食風味上都有明顯的表現。客家人從北方平原遷徙到南方山區,自然地理環境變化很大,導致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變化,無疑,其飲食文化也就發生變化。從食源開拓看,糧食作物從過去主要種植小麥轉變為主要種植稻米、番薯、木薯、芋頭等;相應地,食品、食器的製造、飲食觀念也隨著發生變化,盡管這種變化是在傳承中原飲食文化基礎之上的變化。

再次,遷入地區的飲食文化影響是客家飲食文化形成的因素。從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看,不同民族或民系間文化的影響和融合是雙向互動的。來自北方的客家先民們,一方面把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入這一地區,使這一地區得到較快的開發,迅速改變著以前那種「人煙稀少,林菁深蜜,野獸橫行,瘴癘肆虐」的局面。另一方面,漢民們與畲瑤等民族交錯雜居在一起,勢必以自己的優勢文化對他們發生方方面面的影響,同時,土著居民也勢必以自己的固有文化去對應這種外來文化,雙方便在這種不斷撞擊中激盪和交融,最終孕育出客家飲食文化。根據民族學研究成果認為,贛閔粵三角地的土著居民即是古越族的後裔或畲瑤等少數民族。⑶ 因此,客家飲食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古越族或畲瑤等民族文化的強烈影響。如客家人有吃蛇的習俗,然這一習俗是受古越族食文化影響形成的。《淮南子·精神訓》里有越人得蛇以為上餚之說。可見,早在漢代,越人就把蛇當作美味佳餚了。而漢人一般是不吃蛇的。漢·應劭《風俗通義·九·鬼怪》記載:杜宣飲酒時見杯中有蛇影,酒後就覺胸腹作痛,多方醫治不愈,後來知道是牆上赤弩照在杯里,影子有些象蛇,他的病就好了。這則「杯弓蛇影」的故事,反映了漢人對吃蛇的恐懼心理,故吃蛇習俗與中原飲食文化無關。⑷

二、 客家飲食文化的主要特點

客家人飲食習慣獨特,既保留有中原飲食傳統,又融合了當地山區飲食保有對原生材料原汁原味的加工習慣,最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客家飲食文化。從飲食文化的幾個層面看,客家飲食文化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五點。
首先,食材使用廣泛而多樣。客家食品原料以稻米、畜禽、河鮮、山珍、果蔬為主。客家地區主要是南方山區,以生產稻米為主,旱作主要有玉米、紅薯、芋頭、木薯、黃豆、黃粟,畜禽為豬牛羊雞鵝鴨,水產有河鮮、塘鮮,還有種類繁多的山中飛禽走獸蛇蟲瓜果菌藻,根莖花葉實。由此,客家名菜如贛南小炒魚、釀豆腐,閩南八大幹、閩西涮九品,香菇燜豬肉,東江鹽局雞,酸菜扣肉,九龍姜絲鵝、博白白斬鴨,博白蕹菜,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所創作的佳品。客家人在漫長的歷史性貧苦生活中造就了頑強的求生慾望和可歌可泣的探索精神,客家人開發的食材之多,是中國各民族民系中罕見的。⑸

其次,食品味型以肥咸香辣見長,清淡味重兼具。這一點,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尤其突出。菜餚口味明快自然,同中有異味是中國菜的靈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中國菜餚最大的特色,也是中國成為烹飪王國的根本原因之一。「味」之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飲食的最高追求。「味道好壞」、「好吃不好吃」是中國人評價食品好壞的第一標准。客家人在山區勞動強度大,需要油多的飲食;流汗多,也要多補充更多的鹽;客家菜起源於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與湘菜、川菜一樣都重辣味。但是客家菜的辣與川菜、湘菜的辣有所不同,川菜的麻辣與其善用辣椒、花椒有關,湘菜的酸辣與其善用辣椒、醋、腌製品有關,而客家菜醇厚的咸鮮辣,則是客家人會用辣椒、姜、蒜、糯米酒和醬油的結果。⑹ 不過,這是就客家菜形成地域的整體而言 ,俗話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居住區位的地理環境差別,會導致飲食口味上的有所不同,從贛南、粵北、閩西、粵東、桂南的客家來看,其辣的程度依次遞減的。

再次,烹飪技藝復雜而精妙。以中原飲食文化為代表的8000多年中國飲食文化史表明,早在漢代,烹飪技術就出現了兩大分工:爐、案分工,紅案、白案分工。烹飪技術出現了雜燴、涮。唐代發明了冰制、冷淘,南北朝時期增加了消、糟、囊、醬等,尤其是南北朝發明的炒,引起了烹制技術的大飛躍。客家人烹制菜餚既繼承了中原傳統的烹飪技術,又吸取了南方古老的技法精華並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創新,除了運用其他菜系常用的水烹、油烹、汔烹、火烹外,還精於古老的石烹、竹烹,並首創了鹽烹(鹽煨雞即是)。據統計,烹制客家菜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有50種以上,而且方法獨到,象耍雜技變魔術一樣精彩。⑺
第四,社會功能十分突出。飲食除了其自然屬性外,還有著更為廣泛的社會屬性。飲食被賦予並反映了人的意識、人的思維、和人的心理狀態。它結合而且融入了歷史的、地理的、文學的、藝術的、教育的等精神財富。飲食對於人們來說,已不再是簡單地滿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它已經成為人們享受生活樂趣的一個重要方面。⑻ 在這方面,客家飲食文化尤其突出。中國各大傳統菜系的審美評判標准可概括為色、香、味、形、器、名六個字,在飲食活動中,要求良辰、美景、可人、韻事、美食,即「五美俱」,講究飲食活動中的時間美、環境美、親情美、言行美和食品美的和諧統一。客家菜的審美評判標准自然兼具上述要素,且尤其講究菜餚的人文內涵,講求物質與精神的有機聯系與和諧之美,這突出表現在客家菜譜中的大部分菜都有其淵源和特殊的人文內涵。釀豆腐蘊涵著客家人的思祖情節;贛南小炒魚反映了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對客家菜的喜好和客家人的創新理念;炒東坡寓意為人處世要有度、恰到好處;狀元菜則寄語世人要勤奮好學,敢拼才會贏;文山雞丁教育年輕人要尊老、敬老;「四星望月」這款客家美食是毛澤東取名的。⑼ 元宵節吃湯圓,中秋嘗月餅,除夕年夜飯等習俗蘊含著合家團圓、人事和諧的良好祝願,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家庭和睦團結的文化特點;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則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和濃重的鄉土 感情結合起來,千百年來傳承不衰,文化意義非常深遠。

第五,思想底蘊深厚。客家飲食文化傳承了中華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社會觀,其意識核心與傳統儒、道家的主張一脈相承,,表現為「求和」、「養生」、「變化」,並構成了中國飲食的本質文化屬性。它概括了飲食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規范了飲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由這一本質所決定的,在漫長的飲食文化成長過程中不斷凝練的「醫食同源的辯證觀」「奇正互變的創造性思維」「五味調和的境界說」「孔子食道」成為中國四大理論體系,是中國飲食能夠成為獨立的文化體系的理論基石。中國飲食文化的「和」、「養」「變」源於中華民族創立的古典哲學中陰陽、五行學說以及儒家中庸學說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儒家的「仁」、「和」的哲學思想及對飲食的積極、肯定的基本態度, 道家為實現長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這一切都造就了中國飲食文化。 以追求「食與人之和」「食與自然之和」,「食與社會之和」為最高境界。「求和」賦予了中國飲食生存的准則,「和」衍生出「民以食為天」、「治大國若烹小鮮」、「調和鼎鼐」、「嗟來之食」等以食論國、以食論道、以食論人的中華文化特有的經典治國修身理念。就養生方面來講,客家菜講究食材的天然、綠色,原汁原味。如博白白斬雞、白斬西洋鴨、清蒸魚、寧化全香姑等等;養生方面客家菜還有食補功效強的特點。在菜品上如蓮子鴨湯、葯膳長壽雞、百合蓮子蒸乳鴿、月婆姜酒雞、博白生燜狗肉、紅棗補血盤龍鱔,等等;在食材上講究原生、鮮嫩、家養、粗種;在烹飪上講究煮、煲、燉、炒、焯,調配料主要用油、鹽、醬油、姜、蔥、蒜等,以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既可口又有利於消化吸收。這些,都體現了客家飲食文化深厚的「養生」思想底蘊。

三、研究客家飲食文化的重要意義

客家飲食文化有自己的獨立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在客家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對客家飲食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意義,而且對當前特別是今後餐飲事業、旅遊事業乃至經濟發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首先,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有利於進一步了解和揭示客家飲食文化的起源、發展的規律及其原因。我國學術界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總體來說重視不夠,研究不夠系統和深入。筆者在這方面也是初步涉足。在撰寫此文時,瀏覽了大量的有關文獻,盡管有研究者得出了一些成果,但仍局限於表層的初步的探索。客家飲食文化的很多深層次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比如,客家飲食文化與中原飲食文化的淵源關系;客家飲食文化與其他民族或民系飲食文化的關系;客家飲食文化與各菜系飲食文化的關系;客家飲食文化的本質特徵;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變化趨勢;客家飲食文化的弘揚與推廣;客家飲食文化的海外拓展;客家飲食文化的經濟學思考;等等。

其次,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可以加深認識和了解客家的歷史文化成就及其對締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在中華飲食文化中,客家飲食文化是一朵奇葩。即使在世界飲食文化中,客家飲食文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必須越出客家飲食文化本身,要從更廣闊的視野更多的角度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研究,特別要與博大精深的傳統中國飲食文化結合起來研究。兩千年來,客家飲食文化一直維持著它那源自於中原的傳統模式,客家人不斷地、富有創造性地給飲食注入新的文化因素,是客家人創造精神的結晶。它豐富和發展了燦爛的中華飲食文化的寶庫,而且對於周邊其他民族的發展也有深遠的意義。

第三,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我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認識和了解。事實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交往區域的擴大和流動速度的加快,各種文化、思想的的交流和影響也在迅速擴大。從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來看,也是與各民族民系的交流和影響史。客家飲食文化是客家人長期奮斗的結晶,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成果。客家飲食文化是客家人的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客家飲食文化的形成靠各個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國的振興更依賴於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努力。

第四,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創新。客家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塊瑰寶,更是客家文化的寶中之寶。通過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應用其優秀成果,使客家飲食文化轉化為經濟資源,推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創新。在我國台灣,客家小炒、粉條、擂茶等客家美食早已成為跨族群共同經營的產業,客家菜在那裡已成為一個獨立的菜系,客家飲食文化成功地創新了台灣經濟。⑽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菜的代表作,它既充滿了客家人深深的中原情結,又閃爍著出客家先民們的智慧光芒。客家釀豆腐的豆腐,是用自製的石磨把土生土長的黃豆磨出豆漿,加入鹵水或石膏點化降解沉澱而成。其石磨的的精湛製作工藝,培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著名石匠,如五華石匠的石雕工藝品,散布於客家地區的石門(坎)、石桌、石凳、,乃至在著名風景區,如陰那山、神光山隨時可見石獅、石虎、石象、石雕龍柱等,不斷豐富著客家鄉土文化和旅遊文化的內容。⑾ 博白東南部客家鄉村也有很多石牛、石橋。擂茶起源於三國時的中原地區。但元末明初以後,擂茶在中原地區逐漸消失了,僅被客家和個別少數民族保留下來。現在,擂茶這一「活化石」在改革開放中已逐漸被發揚光大,當地人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加入草葯,更是口味獨到,香味特別,它不僅具有客家獨特風味和保健作用,而且已成為一種展示客家禮儀和聯絡感情的交際工具,更是當今旅遊者傾慕的飲料。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滾滾而來,西方的飲食品牌麥當勞、肯德雞已全面進攻中國餐飲市場,難道歷經數千年磨練的中華餐飲之箭就不能射到美國去嗎?客家人孫中山曾經說過:「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總之,通過對客家飲食文化的研究,並將其成果作為一種資源進行開發,能使文化資源轉變為現實經濟資源,實現文化資源的商品化產業化,創新一個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經濟,同時也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4、西方勢力對中國文化滲透的新特點是什麼?

冷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把其戰略目標轉移到了中國,在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的同時,美國固守其「冷戰思維」,抓緊時間利用其各種手段來進行顛覆滲透中國的活動。其中,文化滲透作為一種又古老又新潮的手段,愈來愈成為西方國家的新寵兒。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化的不斷加快,世界已由分散世界進入到整體世界。互聯網的發展更是使信息流通更為快捷,也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科技是把雙刃劍,在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更應該意識到仍有不少西方勢力妄圖通過網路手段來干擾我國的社會穩定和傳統文化。2011年以來在北非、阿拉伯世界發生的顏色革命充分表明西方通過網路進行文化、政治滲透的能量是巨大的,對我國的社會穩定造成了重大挑戰。
我國已經進入改革的深水區,與此同時,一些尖銳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目前,我國的社會分層進一步顯著,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社會流動存在固化現象。社會規范和道德的缺失使得我國社會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理想信念的缺失,對西方宣傳的所謂「美好生活」的嚮往等等,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成為西方進行文化滲透提供了土壤,而通過網路這種新的傳播形式,西方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的手段和樣式也層出不窮,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 目標人群青年化
中國的新生代人群大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信息時代發展而誕生的。第一,新生代人群對於新鮮事物的接觸能力強,興趣度高。加之大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這一代人群很容易從父輩那裡獲得到更多的資源,由於對資源的佔有度和支配能力的增強,使得其對獲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就增強。第二,當代新生代人群大都沒有經歷過艱苦的歲月和大的社會變革,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的盛行是新生代青年的一大特點之一。第三,追求個性和自我的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叛逆、樂意嘗試和發現新事物也是青年階段的特點之一。對新鮮事物的高接受能力、資源獲得速度的加快,享樂和拜金思想的蔓延,追求自我個性等特性,恰恰符合西方所推崇的價值觀念,也給網路的傳播提供了土壤,因此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西方重點攻堅的目標。
以往文化滲透的對象主要是我國的黨政人員、公眾人物以及其他有聲望的社會人士,但由於其接觸壁壘較高,作用較小,影響較弱,不易攻破等特點,使得西方勢力由針對社會上層人士轉為針對社會基層人士,而青年是基層群體中最易攻破的。
西方勢力通過文化對中國青年進行網路滲透的手段目前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網路使得電影、音樂的傳播更加便利。把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通過電影、電視劇的手段來進行文化滲透是西方國家的慣用手段之一。根據《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觀眾觀影行為分析報告》中所調研的數據指出,18歲-30歲之間的人群已經佔到了人群總和的70.46%,18歲-25歲之間的觀眾佔到了35.77%,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絕對主力,這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國的電影消費人群主要在青年。也意味著通過電影來對青年進行文化滲透是一條捷徑。在國產片與進口片傾向對比中,進口片的傾向對比佔到了58.54%。數據已經表明青年群體對進口電影的傾向是很大的,如果再使用互聯網手段,那麼其效果會大大加強。而目前來說出現的一個新的特點是,我國的一些國產電影、電視劇的內容也逐漸向西方價值觀看齊、並攏,某些國產電影在其內容上毫不保留的把西方崇尚的消費主義、拜金主義展現出來,並且還美名「自我奮斗」、「自我實現」所得到的,具有極大欺騙性。通過華麗的服飾和裝扮,出入高檔消費場所,駕駛豪華汽車,語言對白之間無不透露著對享受、戀物的崇拜等等符號性的手段來凸顯其價值理念,這些電影的目標人群恰恰是青年人。即便是這些電影所體現的價值觀念已經在社會上產生重大爭論時,國家媒體進行大范圍的批駁時,但是不少青年人群對此仍然樂此不疲,對其宣傳的理念仍津津有味,並且不斷吸引著更多人前來觀看,在網路上更是具有極大的號召力。這種具有「西方價值的自我內化」傾向的電影、電視劇比西方直接進行文化輸入顯得更為可怕和危險,因為這表明,中國的一些文化產品製造商和從業人員已經把西方的價值觀念作為其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網路則成為其利益最大化的最大推手。為了實現其經濟利益而逐漸喪失了立場。也更顯示了西方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已經產生了其想要達到的效果。
此外,一些針對青年的網路文化產品,打著「勵志」、「青春」的幌子來吸引青年群體,但是在其內容上卻自覺不自覺地,通過暗示性的方法和物體呈現將西方的倫理和價值滲透到這些文化產品上,最明顯的就是在部分影視作品中加入西方宗教成分,例如舉辦西方宗教式婚禮,不同影視場合出現神職人員,飲食、言談舉止無不透露著對西方價值觀念的崇拜和嚮往,這種具有傾向性的文化影視作品對尚不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青年群體來說無疑是正中西方勢力下懷。而網路流通速度的快捷使得這些文化影視產品以最快的速度展現在青年面前,對於管理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西方勢力還通過大量色情、庸俗的文化產品來對我國青年群體進行滲透,青年的模仿能力和叛逆,青春期的躁動和對自我的思考都成為西方勢力重點進攻的目標之一,西方勢力利用中國在性教育上的空白,通過在網路上散播色情、庸俗文化產品,使得青年喪失意志,頹靡和分化青年群體,進而削弱青年群體的整體凝聚力。 青年群體,特別是高校中的青年群體已經成為西方勢力爭奪的重點對象。西方勢力通過各種網路渠道,通過微信、微博等新的社交工具,不斷在互聯網上發布文章、利用新聞事件製造社會熱點吸引眼球,從而在新聞事件中植入西方的價值理念,對涉世未深、政治敏感度不高的高校青年來說誘惑力極大,在缺乏有效的明辨是非的機制引導下,青年群體很容易被西方勢力所利用,對我國的整體文化安全造成影響。
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對未來我國各項事業建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網路已經越來越成為青年群體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何把握和指導青年群體正確面對西方的網路宣傳和文化滲透,如何把一些政治目的險惡、良莠不齊的糟粕文化給消除掉也是各級部門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之一。傳統「堵」的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形勢環境,如何利用巧妙的辦法引導青年群體明辨是非也是各級部門要研究和加以重視的。
二、宗教傳播網路社交化
宗教滲透是政治活動而非宗教活動,政治惡意性是其核心的特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領域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利用宗教對抗和削弱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以此實現向社會主義國家的滲透是他們的慣用伎倆 。
西方勢力目前採用的「宗教+互聯網」來進行文化滲透是西方勢力屢試不爽的手段之一,互聯網傳播有低成本、難監控、匿名性、受眾廣的特點,為境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宗教宣傳和滲透提供了絕佳的前提條件。他們設立宗教網站和網頁,進行視頻傳教,電子教義傳教,建立網路宗教活動平台及互動機制,包括網上教堂、網上彌撒、網上論壇、網上遠程進香等; 設立宗教網路學校,招收網路學生和信徒,建立宗教電子教務;設立宗教電子商務,進行宗教書刊和宗教用品銷售;還通過大量群發電子郵件進行傳教等。 然而傳統的互聯網手段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現在的「宗教+互聯網」已經達到了一種新的階段,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得這種手段的傳播方式更加便利,更加便捷和有效。特別是西方國家採用的臉書、推特等新興社交傳媒方式,在2011年前後北非、中東發生的「顏色革命」中已經被證明其強大的擴散和整合功能。2011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華盛頓喬治大學發表演講。希拉里表示不僅要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發送「推特」消息,而且還要用中文及俄文發布「推特」消息。事實已經證明,「推特」在進行文化滲透和顏色革命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極大地改變了地區局勢的轉變。
據《宗教與世界》雜志提供的材料顯示: 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中文網站大約就有 1040 個,天主教的有 160 個,70%設在香港、台灣地區; 基督教的有 380個,一半以上設在港台,105 個設在北美、歐洲和東南亞。其中一些網站、網頁已經成為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的重要渠道之一。
部分西方勢力也利用中國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建立有關宗教的公眾號和微博賬號,或者採用一些其他的名稱,隱蔽的進行傳教、宣傳活動,通過社交媒體網羅社會群體,利用其所謂的「傳播福音」來吸引群眾,組織有關活動,從而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中國的各個社會群體,使各個「聽眾」和「信眾」自覺不自覺地踐行其宗教意識形態。
社交媒體的零距離互動,極大地縮小了傳播者和受眾者之間的距離,使雙方可以獲得更加貼心的接觸,這也為其擴大受眾人群打破了重要的接觸壁壘,從而更好地使受眾者從內心深處接受其宗教傳播理念,明代儒學大師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攻心中賊難。」的確,在新的互聯網背景下,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已經為宗教傳播破除了「心牆」,部分社會成員對社會的不滿和個人的困擾也可以藉助這種方式進行有效的發泄,同時也可為西方勢力拉攏我國群眾奠定了技術和心理條件,也為我國的社會管理帶了更大的困難。原有的「宗教+互聯網」已經轉變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宗教+社交媒體」模式。
面對波譎雲詭的全球局勢,正確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社會管理,也成為了政府和社會值得注意和思考的問題之一。在網路社交媒體中掌握主動權,防止西方勢力利用「宗教+社交媒體」進行文化滲透是擺在政府和社會的一大課題,值得研究和思考。
三、爭奪網路話語權隱秘化
在互聯網的匿名性、開放性、隨意性的特性下,我們很難分辨出哪些「網路聲音」是真正的為國家、為社會擔憂的愛國者,哪些是不懷好意、另有企圖的「特洛伊木馬」。網路時代中,對話語權的爭奪愈發激烈,語言愈發極端,而其背後的身份我們卻不得而知,這就造成了整個網路空間中,我們無法詳盡的得知這些發聲者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因素的干擾,成為了新形勢下的西方對我國進行網路文化滲透的新特點之一。
話語控制是文化滲透的關鍵環節。話語佔領也就是權力佔領。福柯在論述知識、話語和權力的關系時,提出了「話語就是一種權力」的觀點,這種觀點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文化現實。
網路的大眾化和普及已經成為了新形勢下的傳播環境的主流。網路正以其強大的力量逐步取代電視、報紙、電台在傳播信息的地位。輿論場是話語權爭奪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文化滲透的絕佳機會之一。網路話語權的爭奪對大眾輿論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傳統的網路話語權往往是依靠行動者主動發布文章,發布新聞等消息來吸引群體,從而爭奪輿論場。而現在的一大新特點在於,西方進行文化滲透往往採用新聞評論的方式來進行,他們不會主動發布文章或製造新聞,而是依靠現有的新聞熱點和社會事件進行評論和分析,在既有的新聞事實基礎上來主導輿論,形成「意見領袖」。換句話說,社會熱點和社會事件的產生對西方勢力來說是一個主動出擊的好機會,他們可以以旁觀者、評論者的角度對事件進行傾向性的評價,利用隱諱的文字和語言來評論社會熱點,從而在內容上發布損害中國社會利益的言論,並宣揚其西方社會的優越性。
由於互聯網的匿名性、開放性和隨意性等特點,使得西方勢力很容易地介入到社會熱點和事件當中去,依靠大數據的整合和社交媒體的傳播,他們很容易地對一個社會熱點和事件可以迅速的形成全面、直觀的分析和判斷,並找到其要害和紕漏,一旦加入其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那麼對輿論就有著不可估量的引導性作用。如果一旦發現輿論風向發生了轉變或者對其不利,他們又會很容易地退出或消失。但對於缺少完整的信息來源、對社會熱點和事件缺乏理性分析的部分網民來說,這極易掉進西方勢力所設下的輿論陷阱。 此外,評論話語形式的多樣性也極大幹擾了輿論的正常導向。進行文化滲透可以有多重方式,可以對社會熱點進行「流氓式」地、「口無遮攔」地炮轟,也可以是含沙射影的諷刺和嘲弄,也可以是對比性的評論,加之「網路水軍」的機制,使得部分評論得以迅速擴散和放大,以至於對整體社會輿論的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
輿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網路的傳播為輿論的發生和演變提供了絕佳的場所,每一個網民、每一位互聯網的使用者都會成為參與輿論的因素。針對於網路話語權的隱秘化特點,各級部門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幫助網民和群眾明辨是非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增強網民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網民的理性思維能力是社會和網路管理者要重點注意的。
四、語言西化和暴力化
我國的網路文化環境中的語言環境西化和暴力化的趨勢明顯,主要是通過網路游戲的發展衍生而來。西方電影、電視劇的傳播也進一步增強了這種態勢。主要表現為自日常的網路對話中大量使用拉丁字母,使用污穢語言文字,用影視作品對白相互交流等形式。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網路語言也已滲透到日常的交往中。
語言的西化和暴力化是上述三個特點所派生出來的。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6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0.3%。新增加的網民群體中,低齡(19歲以下)、學生群體佔比分別為46.1%和46.4%。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比例高達75.1%。其中20-29歲的網民佔比最高,達29.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青年群體仍然是網路的主要使用者。而網路游戲的目標市場又主要以青年群體為主。因此青年在網路游戲或其他社交活動中都會使用網路語言。拉丁文字和其他西方語言文化在網路游戲中得以滋生和發展,對我國傳統語言文字的文化生態是具有挑戰性的。當青年群體沉溺於網路世界中時,其游戲中所使用的文化符號便潛移默化地植入到其行為和思想當中,並在離開虛擬世界後繼續發生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用「游戲語言」來交流,久而久之其「游戲語言」中所體現的西方價值觀便會映刻到其行為上。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青年群體大量使用拉丁文字和西式語言,正是西方勢力所要達到的效果。從語言上來進行文化滲透,是西方勢力的慣用手段。藉助網路游戲,更加快其傳播速度和影響廣度。目前諸多網路游戲中,暴力化的場面層出不窮,暴力化的語言更是伴隨著網路游戲的發展而進一步蔓延,因此語言的西化和暴力化,與網路游戲的普及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於網路話語權的隱秘性,我國的網民很難分辨出敵我實力,因此如果西方勢力在輿論場或其他社交場合使用暴力化的語言,那麼對我國的很多網民來說,其煽動性就會增強,社會的對立性就會增強,極大惡化了我國的整體網路文化生態。
五、結語
總體來說,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與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爭奪的熱點場所。全球化背景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不能阻擋信息的傳播,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要敢於面對新形勢下的世界格局,主動出擊,在互聯網上占據主動權。牢牢把握住青年群體的思想動向是防範西方進行文化滲透的大前提。對於話語權的爭奪,我們更要敢於「亮劍」,敢於說話。文化是具有潛移默化性質的,我們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網路陣地上,樹立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大旗,不斷豐富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們需要依靠互聯網,進一步挖掘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我們也要依靠青年群體和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文化形式來傳播和弘揚我國的傳統和現代文化,使「軟實力」真正「硬」起來。通過對上述特點進行分析,我國各級部門要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互聯網文化戰略體系,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一個良好的網路文化氛圍。
注釋:
匡長福.淺談西方對華文化滲透的新路徑.形勢與政策.2011(5).50.
莫岳雲、李娜.境外宗教滲透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幾個問題.湖湘論壇.2014(2).106.
龔學增.關於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滲透的幾個問題.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3集).2008.
金民卿.西方文化滲透的程式與路徑.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8).105.

5、熱心的兄弟姐妹們幫忙找一下十六大報告中有關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論述

在上個世紀末,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識經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文化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理論認識上,還是在具體實踐中,都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文化產業更是受到空前重視。2001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十五」計劃綱要都明確提出「要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這是「文化產業」首次寫入中央文件。2002年3月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了「進一步解決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應該「大力發展旅遊業和文化產業」。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兩個概念提出來,這在文化產業的理論認識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以上這些都反映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一種國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這為我國的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必定是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時期。

在此背景下,各級政府或出於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滿足於經濟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爭向文化大省的定位邁進,也都積極行動起來,集中專家和社會各界力量集思廣益,結合本地的文化資源形勢和發展趨勢,制定了各個地區和區域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從各地已經出台的區域文化產業規劃情況來看,它們為各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勾畫了美好的藍圖,也將會帶動當地其它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綜合這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情況,認真研究這些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內容,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多樣性的思考,而這些思考無疑是有益的。



在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認識上,觀念的問題依然是人們要討論的問題。目前在國內,對觀念和理論認識的進步,與實踐的體驗和發展是同步的。認識不一、觀念眾多、實踐多元,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觀念等理論問題的認識無疑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啟迪人們的認識,也可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還可以為具體的實踐提供智慧。

浙江省的學術界、政府部門和其他社會團體,就曾為將該省建設成為文化大省的問題舉行過專題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最大特點,就是探討了當前發展文化產業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研討會從文化的定義問題,到建設文化大省與發展文化產業的關系問題,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觀念革命。在報道所列的研討會所討論的十四個問題中,有純粹理論的探討,有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探討,有對傳統文化與文化現代化設計關系的探討,有對文化發展與法制關系的探討。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是,研討會也認識到了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何重塑「浙江精神」的問題,這應該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最高境界和最終歸宿。類似的問題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鑒。文化精神問題與文化經濟是互動的關系,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髦的概念。

可貴的是,學者們注意並肯定了從口號「建設文化大省,發展文化產業」到「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大省」的轉變。這一認識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克服了在發展文化產業中的本末倒置的極端功利主義的傾向,也克服了人們潛意識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錯誤認識,而這一傾向顯然是從過去一段時期內「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而來的,帶有舊時的痕跡。



一個普遍認識到的問題是體制改革問題。體制是關鍵。有了好的體制,沒有人才可以有效地培養和吸引人才,沒有資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有效地進行融資和吸引投資,更會走向良性的循環之路。

隨著上個世紀最後十年文化產業的實踐和理論認識的發展,要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解決的、而且應該盡快解決的是體制問題,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就體制問題而言,又是以「人」為核心。如今年年初湖北省委有關領導在一次與著名藝術家座談時提到:文化體制改革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現在不但要靠感情留人,還要靠體制留人。這顯然是根據歷來工作經驗的總結,並使之提高到了體制的層面,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

文化體制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系統。首先要與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相配套、相適應。其次是文化體制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環境。因此在改革過程中,應始終不可忘記世界趨勢、全國形勢、本地實際,以及與各地差異,甚至包括本地不同文化行業個體之間的差異。可見,有一系列問題,深入進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變「養人」為「養事」、變「辦文化」為「管文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別對待和協調發展等,都是目前已經認識到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問題。總之,只要體制為人們的發展創造了空間,很多的方法人們都在嘗試。如文化產業商會,就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出現的新事物。2003年8月13日武漢市工商聯(總商會)文化產業商會成立。該商會成立後,即以此為龍頭,帶動社會上的大企業投資文化產業,好的項目將到沿海地區招商。商會還籌劃了文化一條街項目,並與北京收藏界老字型大小榮寶齋開展合作。效果如何不好妄下評論,但這種努力卻是很有意義的,反映的是體制的進步帶來的變化。

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很多省市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較大成功。如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市,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總體方案」,對體制改革中的「若干問題」還進行了很多的理論探討,並且能夠把當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置於WTO的背景下去思考,而其工作又是結合具體的文化企業實際的。



另一個應被重視的是區域文化產業的特色問題。特色不僅是形象,有時更是生命。目前有關的區域文化規劃中,大打特色牌,是一種值得關注、研究和贊賞的做法。強調特色、營造特色、突出特色,顯然是對以往在自發狀態下的發展成功的總結。現在在有關決策部門的規劃下,必然為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特色,提供了廣闊前景。

在強調特色發展方面,雲南等地做得比較好,其成功經驗值得人們借鑒。雲南將發展文化產業定位在「民族文化」,這是根據其當地實際而確立的准確定位。眾所周知,雲南的少數民族種類之多在全國是少見的,其奇山異水也多為他處所不及,因此該省的文化產業都是以此優勢和資源而展開的。無論是具體項目還是品牌,都大打民族文化的牌,強調其獨一無二性,「人無我有」,甚至可以將其帶有這一特色的項目和品牌展延到其他地區。政府將其當作貫徹當地政府意圖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來抓,措施得力。克服了雲南平均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資金有限、交通不便等等弊端,其實踐說明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產業不僅可以獲得長足發展,甚至可以成為當地發展經濟的最亮點。

對於這一系統工程,雲南當地也是分頭落實、逐步推進的。近年來,為了推動民族文化工程向前發展,他們在全省開展了「三個一」活動,即在全省25個少數民族中,要創作生產出代表本民族藝術水準的一歌、一舞、一曲。並且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僅以麗江為例,就先後推出納西古樂、歌舞劇《麗水金沙》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種多樣性的嘗試,還體現在楊麗萍的《雲南映象》中,這種原生態歌舞劇經過市場化的包裝運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給人以很多啟示。這些雖是在政府規劃之外所取得的成功,但無疑打的也是特色牌。

類似的強調特色,浙江省在認識上就強調大打文化名人牌。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曾先後養育過漢代王充、宋代沈括、陳亮、葉適,更有過王陽明、劉宗周、王士禎、黃宗羲、全祖望、章學誠、龔自珍、章太炎、魯迅、秋瑾、蔡元培等等,這些人所代表的學派、思想和文化成就,不僅是留給現代浙江人的一種現實遺產和資源,更是一種精神財富。而對這樣的背景,凡是可以發揚的他們會繼續發揚,凡是相對落後的地方也可以給他們以激奮的力量。浙東的一些地區如紹興,在此方面就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觀文化的基礎建設,起到的是示範效應,營造的是一種文化的社會氛圍,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實際上,就各地的文化特色而言,大多都是可以追尋的。筆者認為,特色資源即是優勢資源,而優勢資源也同樣可以變為特色資源。只要注意發現和培育,打特色牌並不難。關鍵的是要善於發現,若把不是特色的當作特色來宣揚,只能落得自己鼓吹、自己欣賞的結局。



看來與觀念變化同時要注意的觀念變化本身所出現的問題。在認識到文化產業的認識發展有上述可喜的進展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所出現的與之相關的有些新問題。這些新問題大多是伴隨文化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而有的則是與我們歷史上一貫的思維相聯系。我們這里主要結合目前一些省份的文化(產業)發展綱要,看看其中出現的若干傾向性的問題。

1、面面俱到,有千篇一律之虞。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從綱要的格式到語言,從口號到目標要求,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的方面認識較為深刻,而這方面是大家的共識;有的方面認識片面狹隘,顯然又是與當前的發展趨勢相違背的。舉一個例子,在這些規劃制定者的眼中,納入其視野的只是一些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單位,而沒有考慮到市場經濟情況的急劇、多樣化的變化情況,並且沒有為將來未知的發展預留下足夠的空間。

此外,文化產業的發展本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有些問題通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有些則不行,還必須以國際和全國的情況為前提。這也是要預留足夠發展空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這個系統工程還涉及到投融資、文化中介、文化市場方方面面,而在一些文化(產業)的發展綱要中,我們看到的主要是政府所能夠顧及到的方面,而政府顧及不到的方面顯然存在著很大漏洞。

2.貪大求全。這也是一些論證報告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的通病。文化產業具體要落實到文化企業的努力,而對一個地區、一個文化企業或一個文化企業群來說,最根本的是產業特色。美國洛杉磯地區的文化產業最著名的是電影業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證。求大求全,多頭出擊,不僅僅是軍事戰略上的大忌,同樣也是文化經濟發展戰略上的大忌。必須要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性,才能做好區域文化產業。現代國際上的文化產業集團,很多都是超級「航空母艦」,要參予和它們的競爭,必須盡最大可能地集中優勢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擊,必遭「十面埋伏」。以省為單位制定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建立「文化大省」,以市為單位制定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建立「文化大市」,當然也不乏要建立「文化大縣」呼聲,一時間「文化」被吵得漫天價響。所有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們一些學者和部門的浮躁傾向。

一些地方在總結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之一是,甚至將本地的文化產業發展門類不全也當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項就要對某一項進行「大力扶持」,非要將其「做大做強」不可。孰不知這樣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對中小規模的縣市來說,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導下,產業規模小、產業鏈不長、產品檔次低、產品沒特色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再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市縣,在制定規劃時也強調要發展本地的現代廣電傳媒產業,並且決心似乎很大。這種觀點使人聽起來彷彿有隔世之感。孰不知廣電傳媒業講求的是規模效應,而當地的廣電業還屬於單純的事業單位性質,幾乎是在沒有競爭的狀態下生存的。

過於強調人無我有,人有我全,完全忽視了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這些在報告中好看的口號和豪言壯語,在實際工作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規劃落空的問題,還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可見規劃對於實際發展的重要性。

3.缺乏廣泛論證。一些發展規劃是在少數學者研究和論證中產生的,沒有經過廣泛的討論和論證,而少數學者的論證本身就有偏頗,是很不完善的,所以雖經政府部門發布,但其權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會上和業界的影響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實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些學者在論證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優勢,雖然在全國范圍內這些所謂的優勢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當地的小環境下看就極容易被放大,而問題是文化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對象是全國性的乃至世界性的。

就以對本地文化資源的分析為例。對本地文化資源的分析無疑是對的,但在我們所看到的有關研究報告和文化產業規劃中所看到的都是過份強調本地的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這實際上仍是傳統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思維和修方誌中的強湊地方「八景」的做法。孰不知「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同樣是這種文化資源和條件,由於觀念和體制沒有轉變,多年來捧著金飯碗沒飯吃的情況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相互聯系的,很多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只要我們注意把握,就會在相互的學習和促進中共同進步,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作者系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6、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

古代文化不可逐漸消失於現代化進程中。那麼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

現代化大潮的沖擊,讓人們越來越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重要性。於是極力保護和弘揚它們。在物質文化方面當被問及為中國的什麼感到自豪是許多人的回答是 ,長城、四大發明等。可是我們弘揚它們的目的不在於標榜中國在歷史上多麼強大與輝煌 ,因為這是一段逝去的榮耀。而在於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開創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礎,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義:一切可以增進人類幸福的行為

在精神文化方面,古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對內的交流與對外交往提供了一種理念,一種解決矛盾的途徑。

對內增強民族凝聚力,對外樹立一種形象。全球化的滾滾浪潮,對一個民族的文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全球化價值趨同的背景下,古代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認同感、歸宿感的最後一道壁壘。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成為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日本人的唯一標志。燦爛悠久的古代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古代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古代文化這個重要資源,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夠適應全球化,又能夠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才能夠存在和繼續發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過來說,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

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持一個民族古代文化的獨立性,確認古代文化的民族身份就顯得日益重要。對於我們來說,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後的發展方向;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脈,才能澤惠中華民族的子孫萬代;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實把握中華民族的命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舉個例子說近幾年的孔子學府就是弘揚中國古代文化的表現,避免某些國家竊取他人文化,但這不能盲目,我覺得孔子學府的成立帶有著一種性質,所以現在關於這方面的消息就很少了。古代文化對化解人類面臨的矛盾沖突及人生面臨的種種困惑能夠提供有益有價值的幫助在現代社會,人類面臨著五大沖突,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由這五大沖突,造成了生態、社會、道德、精神以及價值的五大危機。五大沖突和五大危機時時刻刻在困擾著我們的社會,困擾者我們每一個人。

解決這些矛盾沖突和危機,我們很難從西方文化中尋找到答案,而中國古代文化恰恰可以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借鑒和幫助。古代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群體、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心靈世界的和諧關系,和諧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境界。可以說,古代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學、是人際和諧之學、是身心平衡之學;中國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種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問題、個人的德行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學、是道德踐履之學、是理想人格之學、是內聖外王之學、是安身立命之學、是人生智慧之學。如關於對待物質利益的態度,儒家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認為富與貴,都是人們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對待物質利益,不可放縱慾念,沒有節制,而要做到“欲而不貪”,要掌握中和適度的原則,不能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見利忘義,損人利己。

古代文化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大思想大智慧,它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暫的,生死、富貴並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道德學問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華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古代哲學把立德、立功、立言作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為人生值得憂慮的大事。主張道德自律、修身養性、慎獨,它要在紛繁多變的世界中尋找一處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要在功名利祿、醉生夢死的世界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孔顏樂處”。在古代文化看來,只有尋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實現賓士天下的宏偉目標,因此,我們說,古代文化不在於一種有限的、狹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種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對於慰藉人的心靈,變化人的氣質,涵養人的德性,純潔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開闊人的視野,都有極大的幫助。

中國古代文化的當代價值,最主要的是對我們自己的價值。中國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古代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在歷史上,我們有過漢唐盛世,但也有近百年的屈辱史。這不能歸罪於中國的文化,而是由於經濟的落後和政治的腐敗造成的。現在的中國情況與歷史上的中國迥然不同。從來沒有一個歷史時代如此有條件認同並發揚改造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化是個復合體,不是儒家一家。講哲學當推道家,講邏輯當推墨家,講戰爭當推兵家,講種田當推農家,講法治當推法家,當然,講倫理道德首推儒家。在黨的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作為重點,並提出弘揚祖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問題。

文化一詞是什麼意思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此語出於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謂文,就是指一切現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現象,也就是由陰陽、剛柔、正負、雌雄等兩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錯綜復雜、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謂人文,就是指自然現象經過人的認識、點化、改造、重組的活動就稱為人文活動。

人文活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認識的層次,第二個是運用的層次。

對一切已存在的自然現象加以觀察、認識、了解,使之凝定為確定的知識,便是初級的人文活動,也就是前引易經文中的"文明以止"的意思(使天文被照明而且貞定為知識)。這一級的人文活動,其目的與意義是為進級的人文活動作基礎作準備。

進級的人文活動便是運用由初級人文活動中所凝定的種種知識來為人生服務。這種服務也可以分為兩層,一層是單純為增加生活的方便而作的,如先民耕田以食、織布以衣、架木以居、斵輪以行,以至 當今所有的工業產品,都是人利用知識而將自然物的存在結構加以改造、重組而運用出來的。這可以說是一種以實用為重點的服務。

至於在實用之上的另一層服務,我們可以稱為以彰顯意義為重的服務。那就是利用這些自然物或人為加工物為代表與象徵,以呈現出一套套人所獨具的生活方式。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謂禮儀,包括種種法規制度、風俗習慣。

例如飲食,除了果腹的實用目的之外,我們還可以同時藉以表顯精神上的意義。如當與人共食時,藉讓食、勸食等以聯誼互敬;當一人獨食時,藉潔其粢盛、謹其舉措來對越在天;或者,藉種種自定義的戒規以自律(如佛徒之茹素),藉特殊食物以懷古(如端午節粽子)。乃至單純地藉食物精美製作,進食的優美儀態以表顯人文的豐盛。凡此都足以顯示人的生活,實能超越一已的封限而具有無限擴展延申的意義。這種能指向無限的特質便是人文活動真正的價值所在。所以稱為進級的人文活動。  這種能賦予一切自然物或人為加工物以意義的活動是一種有有創造性的活動(此有異於上帝的創造而別稱為道德創造)。這種形態的創造便稱為"點化"。他一方面點化了人的生命,使人即於衣食住行的自然活動中,擴展拓深而頓時具有豐富充實的精神內涵;另一方面也點化了一切被人所用的物,使它在自然效用之餘,同時也因參與了人的創造活動而成為亦具無限意義的禮物。於是人的自然行為化為禮行,自然秩序化為道德秩序。此世界不但因人初級的的人文活動(認知)而自黑暗進至彰明;且因人進級的人文活動(點化)而自無心進至有情,當進至有情,但是不但因人我因遂其相通而合一,人物亦因同於此渾融的情意中而合一。人不但能敬人愛人,也能敬物愛物,人物都不在我之外,此即王陽明所謂"心外無物",亦即孔子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世界到此合一無外的境界才是一個圓成的世界,而此圓成則是有待於人文活動的點化而後成功的。因此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約稱之為"人文化成",或更約稱之為"文化"。

於此,我們乃可約述"文化"一辭的主要涵義,即:它是特指一種進級的人文活動其目的在點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以使之具有無限的道德意義。

以上是"文化"一辭最核心的涵義引自君友會王愛君文集。若放寬一些,則一切人文活動,包括初級進級,都可稱為文化。若在由此延申,更可不克指這種人文活動本身,而直以一切人文活動的結果,即種種自然現象經人認識、改造、重組後的狀態,所謂人文者,稱為文化。此時所謂文化,即不再具有活動的創造義,而只具有靜態的客觀存在義。 [3]

按:文化一辭,近世以來亦用以翻譯英文之Culture,二者內涵亦略可相通。Culture源於拉丁文Colere,原意乃指人之能力的培養及訓練,使之超乎單純的自然狀態之上。至十七、八世紀,此一概念之內涵已有相當的擴展,而重再指稱一切經人為力量加諸自然物之上的成果。即:文化是指一切文化產品之總和。此相當於前文所述之最後一層引申義。總言之,西方觀念中之文化較偏於指人文之靜態的客觀存在,而較不重於指活動的創造義,由缺乏中國傳統中最為鄭重的道德化、精神提撕一重意涵。

7、用辯證否定觀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不但不能離開中國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條件,而且也離不開世界文明發展的環境和營養。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偉大事業,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都必須採取批判繼承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推進我國民族的、科學的和大眾的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形式是多樣的,但核心系統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為主,通過融匯吸收各家思想和外來思想文化,而形成體現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思想體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國,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超越。這就是說,要把中國置於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視野寬闊了,就不會囿於傳統而固步自封,也不會因世界變化無窮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靜辯證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和歷史局限,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的文化選擇。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有一基本出發點,中國傳統文化是與中國典型的封建制相適應的,其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守舊的傳統觀念形成了尖銳的對照,這就決定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辯證分析,這是基本出發點。中國傳統文化要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生機,應該站在世界的高度對待傳統,對中國傳統文化,既不能徹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復興,只能是對優秀傳統實現弘揚超越。所謂弘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繼承性,弘揚就是不割斷歷史,而是尊重歷史、尊重民族文化傳統,它充分體現出民族的歷史繼承關系。二是選擇性,弘揚不是全面復興,一定要有所選擇,不能讓封建腐朽的東西在社會上流行,也不能讓優秀的文化傳統丟掉。三是時代性,弘揚不是原封不動地復古,而是將傳統中的優秀成果為新的時代所用,解決好古為今用的問題。所謂超越,是指在弘揚的基礎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創新性,不能局限於傳統的東西,一定要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既包含著優秀的成果,又包括傳統的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不僅作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也在現代社會中產生影響,只有對傳統的負面效應進行系統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實現時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進步性取決於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來,把傳統、現在與未來連接起來,在超越傳統的基礎上,面向世界與未來。對於關繫到人類未來的世界性課題,從文化價值觀的視角進行解釋和闡發,是前瞻性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可以煥發這種前瞻性的意識。總之,弘揚超越作為一種整體性思維,是講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國,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辯證分析的基礎上弘揚,在弘揚的基礎上超越。

第二,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進步文化的借鑒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鑒、相互補償中得到發展和提高的,這是文化發展的規律。實現對外來進步文化的借鑒融合,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外來的東西做出符合中國特點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一個文化禮儀之邦:有著近四千歷史的優美的漢字,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學,燦若星辰的文學之秀,浩如煙海的古籍圖書,眾彩紛呈的哲學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傳統,絢麗輝煌的藝術成就,豐富的農林牧漁水利經驗,卓越領先的科技理論及發明創造,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豐富精湛的醫葯衛生知識及技能,珍愛生命的養生之道及體育傳統,出奇制勝的軍事權謀,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這些文化科技哲學基礎上的強國興邦愛國愛民的治世經驗、仁愛禮義的人倫道德規范、崇德齊賢高風亮節的情操修養……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博大,內涵豐富,底蘊深厚,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承傳優秀的文化傳統,弘揚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繼承發揚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毛澤東同志曾對美國記者斯諾說:「我讀《論語》,一讀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別叮囑全黨:「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發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以預言,中華智慧必將而且正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極大的影響力。儒家文化的核心——倫理道德精神、社會倫常、天道自然觀、人性修養,被東方諸國所尊崇。《論語》被稱為東方人的「聖經」,被尊為日本工商界的「聖經」,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所著《論語加算盤》一書,提倡道德經濟合一論,成為企業家們的必讀書。王陽明(宋明理學集大成者)的心學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日本、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中都被作為精神的源泉和動力,影響著一代代東方各國政治家、企業家的思想,連《菜根譚》這種普及讀物也被日本借鑒為商業經典。不僅如此,中國傳統的醫學、軍事權謀學等等也極大地影響著世界,中醫中葯已成為世界醫葯學的重要部分,日本、韓國的中葯已佔領了世界市場的主要份額。世界許多國家的軍校都要開設孫子兵法課。至於「四大發明」,古代的許多科技發明,早已被外國人接過去發揚光大。……外國人尚且如此崇尚中國傳統文化,熱衷於「中為洋用」,我們華夏子孫,不好好地承傳這寶貴的遺產,多麼可惜!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我們反對那種一概否定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說得一團漆黑,斥之為腐朽陳舊的過激行為。但是也不主張一古腦兒因襲照搬。正確的態度是批判地繼承。畢竟,由於豐厚而沉甸甸的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奴隸制、封建制社會中積淀下來的,自然會烙印上一些統治階級的意識,會滲入一些剝削階級的觀念,所以,我們在了解、吸納承傳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原則。比如說,儒家學派所提倡的忠孝節義、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等,在今天,就要實行「拿來,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挑選,佔有」的原則。

(一)解讀中國傳統文化

1、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它包括儒、墨、道、法、佛等,以儒家文化居主導地位。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代表。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仁愛、入世、忠君。

基本准則:「仁」,「仁」的核心是「愛人」,主張忠恕、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基本規范:忠、孝、禮、義。「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基本手段:以德服人、以德治國

墨、道家:核心是「無我」,主張避世、重道輕器,小國寡民,回歸自然。

法家:以荀子為代表。主張法治。

佛家:主張出世,修心養性,以世無爭。

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朝朱熹:「存天理,滅人慾」,建立了以儒家
為核心的中國封建倫理思想體系。

2、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封建關系及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以倫理政治為核心的文化系統,
重德治輕法治,重社會輕個人,重內在超越輕外在形式、重人倫輕自然、重道輕器、崇古
重老、重教輕法等特質。

3、中國傳統道德在人生修養中的精華所在:

(1)「以修身為本」。《大學》開篇明義:「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
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
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
為本。」

(2)反身內省。《論語》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而不習乎?

(3)主敬,慎獨。主敬:敬畏也,內心存德,不敢放縱;慎獨:獨自一人情況下,亦能按
道德准則辦事。

(4)存心修性,清心寡慾。保存與擴充人性中本有的善端,不致被物慾引誘所掉失。

4、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

封建的愚忠、愚孝,有利維持封建統治。

片面強調人的社會性,扼殺了人性和人的個性。

5、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1) 它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礎。

(2) 它是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乃至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強大動力。

(3) 它對於扭轉社會風氣、保證社會的有序運作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4) 它是大學生進行人生修養的重要課題。

(二)對西文化的借鑒及批判

1、 西方文化主要流派及觀點

(1)宗教文化:

基督教是西方影響最大的宗教文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是贖罪論。把「愛、信、望」作為
人生的基本原則。主張仁愛、信仰上帝、把希望寄託在來世。

(2)合理利己主義:

代表:愛爾維修。基本理論是「人性論」。

主要觀點:1)「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本質是利己的;2)人和社會是不可分離
的,所以個人的自愛利己亦應符合社會利益,為了滿足個人的自愛本性,必須把個人利益
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約束自己的私心。

(3)功利主義:

代表:邊沁、葛德文。以感官的苦樂作為判斷道德的准則。

主要觀點:1)給人帶來快樂、幸福度越高的行為,其道德價值就越高;2)人是利己的,
利他是達到利己目的在手段。

2、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較,西方文化具有重個人輕社會、重人的自然屬性輕人倫關系、重
法器輕德教、重利輕義等特質。

1)可借鑒之處:強調人的個性發展,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以利為核心,有利於刺激經
濟的發展;強調人性,有利於尊重人和對人的人文關懷。重視法、器的精神,有利於建立
法制社會和科技的發展。

2)要批判之處:極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和縱情惡欲的人生觀;冷漠的人倫關系;弱肉強
食的霸權主義。

8、儒道互補的儒道互補的現實意義

人生難得,不知多少機緣的湊合才會產生一個生命;而這個生命又需要家庭的撫養,社會的培育才能成才,所以人生不可虛度。如何認識人生,如何度過人生,這是一門大學問,無邊無涯,深不見底,同時又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各有不同的見解和選擇。儒道互補的人生觀應當是一種較佳的選擇,因為它是一種大智慧,其妙處在於指導人們在現實與超越、前進與迂迴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從而保持自我,使生命有後續力。
按照儒家的「盡性之說,一個人應當把自己本來就具有的潛能,包括德性、才智和情意,充分發揮出來,並且盡可能去幫助他人發揮其潛能,還要推動萬物各盡其用。這便是《中庸》所說的「盡己之性而後盡人之性,盡人之性而後盡物之性」。性之所有,大小側重各有不同,不能要求一律,但要盡最大努力去做。儒家主張「盡人事而後聽天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事情的結果有相當一部分因素為人力所不能支配,所以不能強求。「天命」是指人生所可能達到的最大限度,故人事未盡不可以言天命。按照儒家的人生哲學,人們應當積極地對待人生,利用一切條件去學習、深造、修養,使自己在「仁、智、勇」諸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並以此為出發點,主動參與社會改革和建設事業,關心他人,關心群體,為大眾做有益的事情,這就是「成己成物」。
不過人生又是一個艱難跋涉的旅途,不僅道路迂迴曲折、千難萬險,而且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如果急於求成,或者事事求好,或者固執強行,必然到處碰壁,一身煩惱,弄不好會走向悲觀主義,放棄生活。所以人的性情一方面要主動求進、剛強不屈,另一方面又要舒緩從容,柔韌難折,這就需要道家的智慧。道家智慧至少可以給我們三點啟示。其一是有所為必有所不為,不僅要學會爭取,還要學會放棄。《淮南子》說:「辭所不能而受所能」,有所放棄才有所收獲,這與老子「欲取固予」的智慧也是相通的。其二是順應自然,因時制宜。事情經過努力仍未成功是由於機緣未至,不妨退一步等待,直到水到渠成,而不強行妄為。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這句話應牢牢記住。其三是保持超脫瀟灑的心態,對於世事看得開放得下。同那些日常的是是非非保持距離,在做生活的主人的同時也不妨做個旁觀者,站高一步,對事物採取「以道觀之」的姿態。身不為形體所役,心不為外物所使,自得常樂,這樣就會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道家的生活態度使人的生命富有伸縮性,幫助人去承受各種打擊而不喪失生活的樂趣。
儒道兼修,互補為用,實在是一種較理想的人生。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有些事情積極,有些事情消極;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同時又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精神空間。中國優秀的知識分子往往以儒道互補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而不必去信奉一種宗教。儒道互補仍將為今和未來的人們提供一種積極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學,人們將從其中獲得教益。 政治是集團利益的集中體現,是現實性最強和斗爭最尖銳的領域。當政治手段不能解決問題時,往往發展成為軍事沖突,造成人間的許多悲劇。儒道互補可以提供一種不同於斗爭哲學的政治理念,它主張用高度理性化的智慧去處理復雜的現實問題,以造福於人類社會。
儒道互補的政治理念,首先在社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提倡分工協作,各得其所,使政治管理迴旋於有為和無為之間。政治管理必須有所施為,現代社會管理尤其需要管理者日理萬機,全身心地投入。按照儒家的理念,管理者要「為政以德」(《為政》),關心民眾疾苦,實行仁政,使民眾富裕起來並受到良好教育。是否管理越多越好呢?並非如此。按照道家的理念,政治管理又必須「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也就是說管理者不專斷不包辦,其職責是為民眾創造發揮才能的良好環境和社會保障,這樣民眾自然就會各在其位,各謀其職,各盡其才,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參政的局面。
其次,在國家、民族、集團之間,提倡通和之學。儒道兩家都反對侵略戰爭和以強凌弱,主張和平友好。儒家提倡「和而不同」(《子路》)、「和為貴」(《學而》)。儒家認為人類是一個大家庭,休戚與共,痛癢相關,因此人們應當有一體之愛。王陽明說:「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大學問》),人們不僅應該愛同類,還應該愛自然萬物。人們之所以彼此隔膜和敵對,是由於得了病,才「麻木不仁」。道家提倡慈德,堅決反對戰爭。老子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三十章),「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三十一章)。又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道家認為「道通為一」,世界上的事物本來是一個整體,互相聯系,彼此依存,不應人為加以割裂。
儒家的「和」,既反對「斗」,也反對「同」,它主張多樣性的和諧。為了和,必須溝通。中國近代思想家譚嗣同提出「仁以通為第一義」(《仁學》),用道家的「通」解釋儒家的「仁」,所謂「通」,是指開放、交流、溝通。仁愛通和之學最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今人類由於經濟全球化趨勢和信息、交通的發達,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地球村,國家、民族、集團之間的共同利益開始大於它們之間的分歧和對立,所以在處理國際和族群間的爭端時,必須用仁愛通和之學來取代斗爭哲學,開展對話,促進溝通,淡化宿怨,實現和解,此外人類沒有別的出路(參看牟鍾鑒:《宗教在民族問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人類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包括具有價值體系和審美功能的哲學、宗教、藝術,也包括十分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現代科技文化在提高人類素質和生活的同時,又使人類外向化和工具化。現代人可以擁有汽車、樓房、電腦,但難以擁有真情、純厚和青山綠水,這是令人悲哀的。這里需要兩個平衡:一個是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平衡;一個是人文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平衡。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萬能的,可以解決人類面臨的一切問題。事實上科學屬於工具理性,它是造福人類的手段,卻不能解決意義世界的信仰失落和道德滑坡,科學的成果被用於不正當的目的,還可以給人類帶來嚴重危害。儒家重人文重教育重親情的文化精神,可以糾正科學主義帶來的人情淡薄、人心冷化的弊端,恢復理想、信仰、道德的尊嚴與熱情。人文主義當然是好的,它可以促進文化的繁榮。但是過多的人為,過度的人情,過重的教育和過繁的法律法令又會造成人與自然的疏離,人與純朴真情的疏離。道家重自然重質樸重回歸的文化精神,又可以彌補偏面的人文主義帶來的人情拖累和生態惡化的弊端,恢復人性的純朴和優美的環境。儒道互補可以在這個重理輕文、重物輕人、重現實輕理想的現代社會,為人類文化的未來發展找到一個健康的方向。人類必須重視儒家的「仁義」理念,和道家的「自然」理念,努力建設一種新型的生態文明,這種文明包括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人文生態要求人性內部的德性、才智、情感的平衡,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自然生態要求人與自然之間形成和諧互動的良性關系,自然界自身形成生態鏈條之間的良性循環。下個世紀的人類應當借鑒儒道互補的文化理念,走出一條新路來。

9、中國在經濟體系轉型方面取得了哪些進步?

據報道,前不久開始,世界各國媒體紛紛以醒目的標題和突出的位置發表相關報道,稱中國在經濟體系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點贊共 產 黨帶領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報道稱,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近年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經濟體系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

還有報道稱,讓發展中國家深感鼓舞的是,中國承諾到2020年徹底消除貧困,過去5年,中國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反腐敗、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等工作都取得了成效,其力度在中共歷史上前所未有,成績深得民心。

中國在過去5年裡,通過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不斷取得的顯著成就,無疑讓人們對中共思想體系的興趣越來越大!

10、歷史老師應該讀的書籍

歷史教師必讀書目
1.彭明《五四運動史》
2.壽彝《中國通史》
3.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4.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
5.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6.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7.呂一民《法國通史》
8.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格致出版社,2009年
9.仲偉民:《茶葉與鴉片:十九世紀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三聯書店,2010年
10.馮天瑜:《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雷頤:《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楊奎松:《革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3.張鳴 著《辛亥:搖晃的中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4.錢乘旦等:《英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15.呂一民:《法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版。
16.丁建弘:《德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版。
17.馮瑋:《日本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
18.張蔭麟:《中國史綱》新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版
19.樊樹志:《國史十六講》,中華書局2006年版
20.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21.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華書局,2008年版
22.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上海文藝出版社
23.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立群:《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5.張鳴《搖晃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