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什麼叫做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公民社會這一概念的起源和發展,要從兩千五百年前的希臘開始談起。
兩千年前的古希臘和如今不同,它是眾多城市的一個集合體。每一個城市自行管理各自的事務。不過,希臘首都雅典當時是群中之首。早在兩千多年前,雅典就有了所謂「人民統治」的民主觀念。但是擁有選舉權的僅僅限於男子,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成人男子可以投票選舉自己城市,也就是雅典的領導人。
歐吉斐博士是公民社會問題的專家,他解釋了古代雅典民主的特點:「在雅典民主中已經包含了公民社會以及公民秩序的理念。不過和當代民主相比,它的最大區別是,古希臘時代,人們還沒有獨立權和獨立自治的觀念。他們認為,每一個人的權利都是由城市賦予其市民的。」 這些權利不包括婦女、窮人、奴隸以及駐在雅典的外國人。不過,古希臘提出的公民權的概念卻是十分重要的。它意味著,權利,不僅僅把持在帝王將相的手中,就像其它許多古代文明社會那樣。當然,公民社會的理念在另一個古代文化中也得到發展,那就是羅馬。
理念的形成
公元前七世紀的羅馬,還是位於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小村落,不過,在幾百年後,羅馬成為鼎立於世界的洋洋帝國。到了公元一世紀的時候,羅馬軍隊已經統治了歐洲西南部、北非和中東的大部分地區。而羅馬人的許多靈感都是從鄰國希臘人的政治和文化中獲得的。其中之一就是公民社會的理念。羅馬人也像雅典一樣,只把公民權授予一少部份人,那在當時看來是極大的特權和榮耀。開始,先是羅馬的居民,然後才逐漸擴大到整個羅馬帝國的范圍。
羅馬公民不能選舉他們的領導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卻享有某些基本權利和自由。實際上,英語中的許多政治和社會方面的詞語都是從拉丁文而來。比如,CIVIL公民這個詞,就是從拉丁文中的CIVIS公民而來。英語社會一詞,也是從拉丁文的SOCIETAS借用過來的,連拼寫都所差無己。意思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一個群體。那就是社會。
歐吉斐博士解釋說,羅馬和希臘人有很多共同的理念:「希臘的成就是巨大的,而羅馬的成就更為輝煌。不過在公民理念上,這兩個文化都承認,它是人的本性中都有與社會交往的需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公民社會以及公民秩序的需要。他們都認可人的社會和政治屬相。不過,他們所定義的公民權利是要由政治統治者所賦予。」
上述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歐洲人的政治與社會理念,是個人自由及權利觀念的基礎。羅馬帝國在公元五世紀衰落下去,以分裂的小國取而代之。從那後,又過了一千多年,才又出現社會理念的新突破。
劇烈變革
十五世紀之後的義大利,人們又重新喚起了對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興趣,這就是文藝復興的開始,其中,也包括了對公民社會理念的重新認識。文藝復興運動之後的幾百年裡,歐洲出現了巨大的科學進步,同時也出現了戰爭與沖突。哲學家們用心良苦地構思勾畫出一套有關基本人權和自由的理論。以十八世紀末期的法國大革命為例,皇權被推翻,並由人民選舉了民主政府。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軍隊就是唱著這首歌跨越歐洲大片地區,傳播自由與民主思想的。雖然,法國民主革命失敗,但是,主張由人民主宰自己事務的理念卻將持續下去。
史學家路易斯博士說,在當今劇烈變革的形式下,「公民社會」的理念再度時髦起來,這就足以反應人們擔心動盪的心裡:「人們開始在想,我們如何才能把社會力量聚集在一起呢?於是,公民社會的概念就應運而生。從那時開始,人們有了更多的獨立性,並開始意識到,他們可以向傳統提出挑戰。」
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隨著重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新發現,人民對傳統的挑戰日趨明顯。在英國人們開始向政府提出各種疑問。其中之一就是販賣奴隸的問題。
反奴役運動
壓力團體<國際反奴役運動>的奧爾德解釋說,他們是在經過了長期的斗爭之後才取得成功的:「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國際反奴役運動,經過了五十年的努力之後才見到成效,英國通過了第一個反奴役法律,禁止英國軍艦被用作販賣奴隸的工具。」
英國反奴役運動的成功為其它國家樹立了一個樣板,使人們看到,普通老百姓可以團結起來向政府施加壓力。人們在推進反奴役運動過程中首次藉助議會制度。他們的想法是,如果要爭取建立反奴役立法,那麼就應該首先說服每個議員。所以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他們便開始了游說活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克拉克森了。他是反奴役運動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他騎著馬從一個社區走到另一個社區。據說,一年下來,他平均要跋涉四萬多公里。...漸漸地,形成了游說活動的傳統。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反奴役運動也趨於高漲。一首家喻戶曉的黑人歌曲,在美國南部的非洲裔黑人中極為流行它表現了受奴役的人們對自由的渴望。
美國反奴役運動所採取的方式同英國類似:會議、書籍、傳單、報紙廣告游說演講以及向政府施加壓力等等。不過,在是否廢除奴隸制的問題上,出現了意見分歧,進而導致了美國的南北戰爭。
從1861到1865年,經過了四年的長期斗爭,北方獲勝,一八六五年,美國在法律上正式廢除奴役制。不過,種族歧視和不平等現象仍然司空見慣。而且,直至今日,人們仍然能看到許多公民社團在為實現社會平等的目標,棄而不舍地持續奮斗。
理念的擴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民社會」的理念不斷擴展,同時也得到進一步升華,以至天賦人權的理念逐漸成為人們公認的人權標准。也就是說。不論膚色、種族、和宗教信仰多麼不同,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在廢除了奴役制之後,又出現了更多的社會形態和制度,比如: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在集權社會里,在統治者所強調的集體主義的招牌下,個人的權利被忽視,甚至被剝奪。在二十世紀里,「公民社會」團體又再次展開了同集權主義的斗爭。
人們需要一個空間,他們首先需要有一塊地方,使他們能集思廣益和提出反對意見。「公民社會」就成為他們賴以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因為在集權政治里,老百姓沒有集會的地方,所以,「公民社會」就提供了這樣的可能。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至今,「公民社會」的理念已經演變了兩千多年。從西方到東方,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為推進「公民社會」的理想而做著不懈的努力。
2、什麼是全球化(全球主義的曲解應對全球化)/貝克文集
編輯導讀內容簡介本書試圖將全球化的多重價值、多種含義及其不同領域引入到上世紀末那場舉步維艱的全球化討論中,並進行闡述和評論;它將揭示各種思想陷阱並建議如何盡可能規避這些陷阱,但最主要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拓展政治上應對全球化的視野。作者在本書中重點要解決的是兩個簡要且棘手的問題:什麼是全球化?如何從政治上構建全球化?盡管自本書德文原版面世已十年有餘,但全球化轟轟烈烈的發展恰恰印證並實踐了作者的觀點和建議。作者簡介本書目錄前言第一部分 導論一、潛在的納稅人二、在世界經濟和個體化之間民族國家喪失了主權嗎?三、全球化恐慌:一場遲來的討論第二部分 什麼是全球化?領域、分歧及其界定四、開拓世界視野:全球化的社會學(一)社會學作為理性的秩序力量:社會集裝箱理論(二)跨國社會領域(三)全球化的邏輯、領域及後果五、跨國公民社會:世界主義視角是怎樣形成的?(一)小結:「方法論的國家主義」及其反駁(二)象徵性策劃的集體抵制:世界公民的主動性和全球亞政治(三)多地婚配:個人生活領域中全球化的突破口(四)如何實現文化間批評?六、世界社會的雛形:不同的視角(一)第三類文化還是全球公民社會?(二)世界主義民主(三)資本主義世界社會(四)世界風險社會:現代樊籠正在開啟(五)作為非民主合法政治的世界社會(六)前景:跨國國家第三部分 全球主義的曲解(一)世界市場?形而上學(二)所謂的自由世界貿易(三)經濟上面臨的問題是國際化而非全球化(四)風險戲劇(五)作為革命的無政治(六)單向思維神話(七)對災難思想的批判(八)黑色保護主義(九)綠色保護主義(十)紅色保護主義第四部分應對全球化(一)國際合作(二)跨國國家或「相容主權」(三)按資分配(四)教育政策的新導向(五)跨國企業家是非民主的,還是反民主的?(六)公民勞動聯盟(七)繼大眾汽車出口國之後將出現什麼?新的文化、政治、經濟目標定位(八)經驗文化、短缺市場和社會自我更新(九)開放的企業家與自主的勞動者(十)反排斥社會契約?七、歐洲作為應對全球化的方案八、前景:歐洲的巴西化精彩書摘
3、市民社會與公民社會有區別嗎?
有,前者總體素質水平高於後者.
4、《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徐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8yvIX1xZ1AK69dmEuE9eMw 密碼:bfra
書名: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
作者:徐賁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3
頁數:429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在意你周圍的公共文化嗎?怎樣的公共文化才能讓人生活得更有尊嚴?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公民們應該如何在民族國家內的公共生活中維護人類的共同尊嚴?
本書以公共文化為文化批評的具體對象,通過全球化和民族認同的一些議題,來關注公共文化的核心問題——社會生活的公共性。不僅涉及直接可見的生活現象,更觸及背後的制度分析和批判。
20世紀人類經驗承載了太多的蔑視和無尊嚴。
我們看到,隱藏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兇殘和野蠻可以多麼輕易地把人的無尊嚴確立為一種當然的生活方式。階級的、民族的、政治差異的互相敵視和酷烈斗爭、暴力殘害和制度性壓迫、以消除某種人為目的的意識形態法則,這些都在蔑視和嘲笑人類的完整存在。在人種的、民族的、階級的或政治集團的強者眼裡,自然和歷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須滅亡。他們的結論是,人類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來判斷是非和美醜,人類必須以虛無和絕望來接受道德地獄的未來。
全球正義拒絕這樣的結論。即使在地獄之門打開之後, 全球正義也還是要堅持重申人類的整體性和人類的共同尊嚴。
目錄
前言
緒論:從公共生活看全球正義和公民群體認同
第一部分全球化和全球正義
第一章全球化、現代性和民族國家
第二章從三種公民觀看兩種全球化
第三章全球化中的市場和民主
第四章全球化中的國家合法性和公民權利
第二部分社會正義和國族認同
第一章正義和社會之善
第二章分配正義和群體認同
第三章 從懲罰到權利的法律正義
第四章正義、非正義戰爭和群體認同分歧
第三部分全球化中的公眾和公共生活
第一章傳媒公眾和公共事件參與
第二章公民新聞、公眾和公共政治
第三章承諾、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四章保護弱者、道德習俗和公共生活
第五章正派社會和學習認同
第四部分全球化中的群體生活和公民社會
第一章博物館和民族國家
第二章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三章文物收藏和懷舊的大眾文化
第四章公民社會和新全球倫理秩序
第五章全球化、公民國家和全球治理
作者簡介:
徐賁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另著有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5、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主權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整體性的社會歷史變遷過程,其基本特徵就是,各國各地區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一種內在的、不可分離的和日益加強的相互聯系。全球化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內在地充滿矛盾的過程,它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包含有一體化的趨勢,同時又含有分裂化的傾向;既有單一化,又有多樣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國際化,又是本土化。經濟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對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內的全部社會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全球化對政治價值、政治行為、政治結構、政治權力和政治過程的深刻影響,集中地體現為它對基於國家主權之上的民族國家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一、形形色色的國家主權觀應運而生
完整的近代意義的國家主權概念是在17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產生而形成的。此後,民族國家便一直是人類政治生活的核心。民族國家建立在眾所周知的三要素之上:領土、主權和人民。直到現在,這樣的民族國家仍然是現實政治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是人們政治想像的基本依託所在。然而,不可阻擋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已經對領土、主權和人民三要素構成了重大的挑戰。
國家理論與政治現實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全球化挑戰主權國家的現實,必然地導致了人們對傳統的主權國家觀念的重新思考,傳統的國家理論因而也受到了嚴峻挑戰。在民族國家遭受全球化的嚴重挑戰後,許多新的國家觀和國家主權觀便應運而生。到目前為止,在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的關系問題上,至少出現了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新國家主權觀。
1)「民族國家終結論」。 鑒於經濟全球化對民族國家的領土、主權和公民認同所構成的挑戰,一些學者直接就把全球化的過程定義為「非民族國家化」的過程,認為全球化正在消除經濟空間和政治空間的一致性。
2)「國家主權過時論」。 一些學者斷定,傳統的國家主權已經開始徹底崩潰,國家主權已經成為一個過時的概念,國際政治的「後威斯特伐利亞」時代已經來臨。
3)「國家主權弱化論」。許多學者指出,國家主權遭到了全球化的強烈沖擊,國家主權已經被嚴重地削弱了,它不再具有先前的那種絕對性和至高無上性,但國家主權依然存在,遠沒有消失,也沒有過時,在國內政治生活和國際事務中依然處於核心和基礎的地位。
4)「國家主權多元論」。一些學者認為,在全球化時代,國家主權盡管依然存在,但它不再具有傳統的那種絕對性,它變得可以讓渡和可以分割。國家主權開始在現實生活中變得真正的多元化,它同時向兩個方向轉移和讓渡,一方面對內向國內的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轉移,另一方面對外向國際組織和全球公民社會組織轉移。
5)「國家主權強化論」。 與當代各種流行的全球化理論和國家理論截然不同,一些學者認為,「民族國家的終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話,全球化不僅沒有削弱民族國家的地位,沒有使國家主權消失,沒有改變國家主權的性質,甚至也沒有使其弱化;相反,國家主權的屬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
6)「世界政府論」。一些學者相信,全球化為世界政府奠定了深厚的現實基礎,也使「世界政府」和「世界社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必要,也更加具有現實條件。
7)「新帝國主義論」。新帝國主義是傳統帝國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最新發展,是全球化時代的帝國主義。所謂新帝國主義,實質上指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完全無視國家主權的客觀存在,在通過全球化過程進行經濟擴張和金融壟斷的同時,想方設法將其文化價值、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推向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新帝國主義的重要特徵,就是以「主權過時」、「反對恐怖」、「國家失效」等為名公開謀求國際霸權。
8)「全球治理理論」。在當代西方的各種新國家主權理論中,最有影響的是全球治理理論。基於全球化進程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國家主權這一認識,許多學者主張,一種與全球化進程相適應的全球秩序已經出現,傳統的國家間合作或國際合作應當向全球治理轉變。全球治理的要素主要有以下5個:全球治理的價值、全球治理的規制、全球治理的主體或基本單元、全球治理的對象或客體,以及全球治理的結果。
二、國家主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縱觀形形色色的國家主權理論,我們不難看到,雖然它們之間的觀點各不相同,有些甚至相互對立,但絕大多數理論的背後,都存在著這樣一種共識: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影響世界歷史的客觀進程,已經對民族國家及國家主權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國家主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我們的研究,從總體上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愈演愈烈的全球化進程至少正在從以下8個方面改變著民族國家的主權。
1)超國家組織對國內政治生活的影響日益增大。 一些重要組織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等開始深度超越各主權國家的傳統邊界,對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經濟進程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特別是聯合國及其所屬的各機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有了突破性的拓展。國際組織權力的加強與國家主權的削弱,是同一進程的兩個不同側面。
2)跨國公司不僅操縱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也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全球市場和跨國組織在本質上與傳統的國家主權觀念是相沖突的,資本的全球流動和跨國公司的全球活動客觀上都要求沖破領土和主權的束縛。當國家的領土疆界和主權性質與資本的全球要求相矛盾時,跨國公司和其他跨國組織就會想方設法使國家的主權要求從屬於資本擴張的要求。
3)國家權力開始分層化和中空化,國家在權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動搖。在世界范圍內,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相伴隨的政治發展趨勢之一,便是政治上的分權化。這種分權化從兩個方向對通常集中於中央政府的傳統國家權力進行分流。其一是縱向的權力分流,即傳統的國家權力開始明顯地在全球層面、地區層面、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分化。其二是橫向的權力分流,即國家權力的多元化。
4)國家的傳統職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和削弱。作為經濟全球化基礎之一的世界市場的形成,使得國家原來對市場的調節和管理職能在很大程度上讓位於跨國組織,在世界市場面前民族國家往往變得無能為力。諸如跨國公司的設置和投資策略、全球金融市場的規制、在全球勞動分工和資本缺乏控制的背景下單個國家的稅基等問題,都難以完全由民族國家單方面決定。
5)國際因素已經成為制約國內政治發展的基本變數。 全球化幾乎將世界上的所有國家納入到國際政治經濟緊密聯系的進程和全球的互動網路之中,那些自我封閉的國家幾乎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進程在很大程度上開始受到外部因素的直接影響。對內的改革與對外的開放,成為民族國家政治發展同一過程的兩個不同方面。任何國家,即使是十分強大的國家,在就重大國內事務進行決策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到國際環境對這些決策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這些決策對國際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
6)全球問題的增加使得國家權力的邊限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變得模糊。 全球化使得一些原來的國內問題成為國際問題,反之,一些原來的國際問題成為國內問題。所謂的全球問題涉及到生態保護、動物保護、疾病控制、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控制,等等。所有這些全球問題同時也是個別的民族國家所面臨的國內問題。作為國內問題,任何國家有權按照自己的選擇進行管理和處置,它不受外部力量的干預;但作為全球問題,每個民族國家在處理它們時又必然受到國際社會和其他國家的制約,必須與國際社會共同擔負起全球治理的職責。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權力的傳統邊限就顯得有些模糊不清。
7)民族國家的認同遭到了危機。民族國家認同是人類社會中具有核心意義的政治認同,它是公民政治支持、政治服從、政治忠誠和政治歸屬的基礎。一方面,全球化進程對民族國家根深蒂固的制度、傳統、文化、價值產生了強烈沖擊,有時甚至直接影響到國民的身份和利益,從而使得許多國民產生出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另一方面,全球化進程使得更多先進的價值、文化和制度具有超越民族國家的普遍性,日益獲得各國人民的認可和接受,開始出現一種所謂的全球認同。
8)全球化正在重塑國家的自主性。 全球性與自主性是全球化進程所產生的相互對立但相互依存的屬性,全球化在產生全球性的同時,也製造著自主性。全球性表現了同質性,自主性表現了異質性。自主性是在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對全球性的一種抗體。全球化並沒有消除國家的自主性,相反它凸顯了國家的自主性。然而,全球化正在賦予國家的自主性以新的意義,社會的自主性逐漸開始取代國家的自主性。
三、國家主權仍是民族國家的基礎和最為重要的政治權利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國家及其主權確實受到了全球化的深刻影響。但與此同時我們應當同樣清醒地看到,民族國家及國家主權在國內和國際政治生活中仍處於核心的地位並且起著核心的作用,國家及其主權的基本功能並未消失。在我們看來,民族國家在可見的將來不僅不可能消失,而且仍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國家主權仍將是民族國家的基礎和最為重要的政治權力。
概括地說,民族國家在全球化時代依然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國家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權力主體。 國家的政治權力在全球化時代急速地對內對外同時分流,越來越多的非國家組織開始分享原來屬於國家所有的政治權力,所以權力主體比以前明顯地增多了。然而,在所有權力主體中,國家無疑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均不足以與國家相提並論。
第二,領土仍然是劃分國家的基本標識。 全球化確實催生了大量新的政治社群,並且使各種政治社群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但是民族國家仍然是人類迄今最重要的政治社群,它與其他所有政治社群之間的界限相對說來依然最為明晰。特別是,在區分民族國家的所有標識中,領土仍然是最重要的標識,捍衛國土安全仍然是國家最重要的政治職能。
第三,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認同。 即使撇開領土這一民族國家特有的標識不論,在區分政治社群的其他標識中,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也仍然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是最重要的政治認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於人類的絕大多數人而言,當民族國家的認同與其他政治認同發生沖突時,國家認同仍然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國家仍然是人類根本性的政治歸屬,也仍然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效忠對象。
第四,國家的公民權仍然是最重要的成員資格權。 隨著政治社群的迅速增加,人類個體各種各樣的成員資格權確實在相當程度上沖淡了其作為民族國家成員的資格權,但是這種民族國家的成員資格權即公民權或國民權仍然是人類個體迄今最重要的政治權利。
第五,國家利益仍然是根本的政治利益。 全球化的過程確實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利益調整和利益分化過程,但這一調整過程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國家利益至上」這一民族國家的普遍原則。從國家內部來看,其他利益服從國家利益仍然是所有國家的基本准則。從國際社會來看,國家利益至上仍然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第六,國家仍然是正式規則的主要制定者。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國際組織和國內的非政府組織開始分享更多的權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民族國家仍然是最重要的國內規則和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在國內層面,國家仍然壟斷著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從而依然是法定規則和制度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在國際層面,民族國家是其中絕大部分重要國際規則的主要參與者,而且只有當民族國家參與這些國際規則的制定並實質性地支持這些規則在本國的實施時,這些國際規則才具有現實的意義。
第七,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最重要的行為主體。 在全球化條件下,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全球公民社會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使得國際政治生活中「無國家的治理」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現實。但是,這些非國家組織或全球公民社會組織的作用其實是對國家間組織的一種補充,它們不能完全替代國家間組織的作用,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國家間組織在國際政治生活中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國際社會的眾多行為主體中,民族國家仍然處於獨占鰲頭的地位。
第八,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國家的作用甚至有所加強。 就其一般趨勢而言,民族國家的作用在全球化時代確實明顯弱化,但國家的作用在全球化時代是不平衡的,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民族國家的作用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強。
四、發展起一套應對國家主權挑戰的戰略策略
正是因為一方面全球化確實對民族國家及其主權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條件下民族國家及其主權仍然具有核心的價值,所以,如何應對全球化對民族國家及其主權的挑戰便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要在參與全球化進程中,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主權,增進國家利益,並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發展起一套應對國家主權挑戰的戰略策略。
在我們看來,這套策略應當遵循以下思路。
第一,深化對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和國家自主相互關系的研究,根據我國的特點和國家利益,形成中國自己的全球化戰略和全球治理戰略。要正確看待全球化及其對國家主權的挑戰。一方面,要看到全球化及其對國家主權的挑戰具有客觀的必然性,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對外開放的國家,其國家主權的性質和要素,以及實現主權的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任何國家都必須順應這種變化,而不能躲避這種挑戰。另一方面,同樣要看到,西方發達國家是全球化進程的操縱者和全球化規則的主要制訂者,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則處於被動的地位,其國家主權特別容易受到發達國家的傷害。因勢利導地積極迎接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挑戰,而不是消極地對抗和躲避這種挑戰,是維護發展中國家主權的唯一正確方向。
第二,深入分析當代西方學者關於全球化和國家主權的各種觀點,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中國特色的全球化理論和國家主權理論。這樣一種新的理論,必須充分體現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時充分吸取各種合理的理論觀點,具有很強的理論說服力。西方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和主導者,全球化的性質、特徵和利弊在西方國家展現得更加充分。身臨其境的西方學者對全球化的經歷更長,感受更豐富,對全球化的利弊也有更清楚的認識,所以,他們對全球化的各種觀點對我們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但是,西方學者與發展中國家的學者畢竟處於完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即使他們懷著最虔誠的「價值中立」動機,做出最客觀的分析,也難免某種潛意識的片面性和偏見性,如不少學者不自覺地體現出來的那種西方中心主義的價值觀。所以,一種全球化理論和國家主權理論,若沒有充分吸取發展中國家學者的觀點,它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此外,一些西方學者的全球化理論和主權理論直接或間接地是為其政府的對外政策服務的,一些國家也正是利用了某種全球化理論、全球治理理論或主權理論來推行其霸權主義政策的,對此,我們必須有高度的警惕和針鋒相對的措施。
第三,想方設法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強國之本,也是維護國家主權的根本途徑。綜合國力的競爭,是全球化時代國家間競爭的根本所在。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國家的經濟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鞏固國防力量,是增加綜合國力的基本途徑。但是,在全球化時代,綜合國力的其他要素也變得日益重要,例如,國民的文化、教育、心理和身體素質,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國家的人才資源和戰略人才儲備情況,政府的合法性與凝聚力,社會的團結和穩定程度,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等等。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在全球化時代,要有效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僅有經濟的和軍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政治的、文化的和道義的力量。
第四,繼續加大對外開放,主動參與國際合作,積極發揮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國家主權的結構和功能在全球化挑戰下的變遷過程,實際上是國內政治權力和國際政治權力的重構過程。正像全球化過程一樣,國家主權的重構過程對於民族國家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應對失策,國家主權就將受到損害,而應對得當,國家主權就會更加鞏固。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與國際社會合作,參與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構,特別是參與國際規則的制訂,在全球治理中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作用,是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確選擇。全球治理已經是國際社會的一種實際需要,是目前唯一可抗衡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新帝國主義的現實選擇。倡導一種民主的、公正的、透明的和平等的全球治理,是國際社會的道義力量所在。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應當在全球治理中主動肩負更多的道義責任。
第五,改進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強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公民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是公民效忠國家的基礎,也是愛國主義的基礎。傳統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正在遭受全球化的強烈沖擊,應當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及時調整對公民進行政治教育的方式,改善政治社會化途徑,培育和強化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培育與全球化要求相適應的政治認同,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充分吸收普遍的人類價值,將它融入傳統的政治價值之中,成為我國政治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次,要將愛國主義與狹隘的民族主義區分開來。愛國主義的基礎是國家利益至上,但是,國家利益與公民的個體利益及人類的普遍利益並不是絕對對立的,從根本上說,它們應當是統一的。所以,熱愛國家並不必然排斥追求正當的個人利益和超越國家的人類利益。最後,要引導公民將其國家認同的重點,首先放在民族國家的政治價值、法律體制、傳統文化和根本利益上來。
第六,建立整體的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全球化時代也是信息時代和網路時代,國家安全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國家的安全戰略應當做相應的調整。領土安全已經遠不是國家安全的全部內容,經濟安全、生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人才安全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此,我們應當有一種新的整體國家安全觀,除了維護領土完整、民族尊嚴和國防安全以外,也把降低金融風險和經濟依賴、保障戰略資源儲備、保護戰略人才、弘揚民族文化、維護生態平衡、保證物種安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等,提高到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自主的高度,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信息、資源、人才、生態等多個方面增強國家抵禦全球風險的能力,保證我國在全球化時代的獨立自主。
總而言之,全球化確實已經對民族國家及其主權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國際政治的權力格局正在處於重構之中,國家主權的內容和形式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維護國家主權的策略也必須做相應的調整。繼續將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民族的凝聚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治理,樹立新的整體國家安全意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鞏固國家主權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根本之路。
6、全球化對我國公共管理的發展有何影響
無可否認,全球化首先是一種經濟現象。自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性貿易往來、資金流動和技術革命,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整體。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從物質和觀念兩大方面對包括個人、組織、民族和國家在內的整個社會的各種關系產生著重大影響,進而重新塑造著現代世界和世界秩序,[1]也迫使所有政府和社會為了適應這股席捲地球每個角落的變革浪潮而進行自我調整。
在這股來勢洶涌的浪潮面前,有人提出,在全球成為一個大市場的前景下,民族國家將不復存在,全球將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世界」[2]但這種觀點忽視了國家政府依然強大的現實。的確,全球化給民族國家的存在提出了疑問,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系列規則至少使各成員方的貿易規則和政策趨同,但民族國家並不僅僅以經濟為存在的基礎,國家成員對疆土邊界、共同的生活方式、共享的文化的認同是民族國家存在的更重要的基礎。在全球化過程中,國家的行為雖然受到大量國際規則和因素的制約,但國家的作用也並不會因此而式微,實現國際間各領域合作的基本單位仍然是國家。當然,國家發揮作用的方式和途徑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毋寧說,民族國家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過程,各國政府正在通過改革相關的觀念、制度、結構和政策而以新的職能定位在全球化時代展現出新的面目。在這個變革過程中,各國政府首要面對的就是公共管理的變革。
一、全球化為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戰:
(一)全球化首先是經濟的全球化,在世界大市場上,為了獲得最大收益並為本國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每個國家都希望其它國家對自己的貿易壁壘越少越好,但在各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之上並不存在一個全球政府,而武力不僅不能促進貿易,相反,只能阻礙貿易。所以,各國之間就必須做出努力,通過談判達成某些一體遵行的規則,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WTO的一系列規則。因此,平等的談判、協商和遵行是全球化過程中的基本游戲規則。不管是民主國家還是威權國家,只要是受規則約束的成員方,那麼,就必須遵守基本游戲規則。而對基本游戲規則的遵守必然反映在該國的內部制度和管理上。也就是說,由各國共同制定並同意的旨在促進貿易的規則實際上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約束,使各政府在本國進行管理的時候,不能不受這些國際規則的制約和平等精神的影響。這實際上是對各國的管理理念基礎和管理結構提出了重大挑戰。
(二)全球化實際上造成權力和權威中心的非唯一性,從而使國際治理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公民個人有充分的技術資源來獲得政府不可能控制也不可能審查的大量豐富的信息,從而使公民個人在信息的擁有上與政府相比至少不處於劣勢。實際上,大量的似乎無窮盡的信息和新鮮事物的出現就已經使政府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招架、無法應對,更遑論對公民個人的信息獲得來源與數量、種類進行控制和審查了。由於全球化以科技和知識信息為主要依託,政府運用科技對知識信息的掌握程度就成為政府管理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面對紛繁無窮的知識信息,政府在國內的治理中需要尋找合作者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管理,而合作者正式公民社會當中的各種組織和個人。實際上,從知識和信息角度看,國家的公共管理已經不可能維持以往那種政府單一中心的格局和權威,毋寧說,政府只是多個管理中心中的一個相對的核心,與不具有國家強制力的其他管理中心並存。因此,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國家內部的公共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將隨之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
(三)全球化過程一旦啟動,就具備了不可逆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跨國的流動和聯系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緊密。並且,世界市場對資本、人才的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將越來越不受國家、政府的約束,而更多地依賴於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形成、正在形成和將要形成的各種民間組織。這在一定程度上無疑也是對國家的控制力的一個重大挑戰。如果對此無動於衷,或者仍然採取壓制或限制措施,則容易造成國家與由公民個人構成的社會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所以,改革管理模式以適應和運用跨國流動和聯系,也成為國家在管理層面面臨的現實挑戰。
全球化帶來的還不僅僅是這三方面的挑戰,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還將會出現各種我們目前難以預料的挑戰。而與全球化相關的絕大多數挑戰都首先要求國家層面的有效回應,特別是國家在公共管理層面的有效回應。
二、我國公共管理現狀分析
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公共管理從理念到體制結構和具體的管理行為實際上形成了官僚體制為中心的輕視公民的總體特點,造成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缺位,這一方面繼續造就政府在管理中的全能主義慣性,並增加政府管理的成本;同時,公民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對政府管理的依賴性也絲毫不減,缺乏公民意識。所以,我們的政府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負擔仍然在加重,難以對來自國際和國內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從而做出有效的決定來應對紛繁復雜的環境變化和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又造成公民參與管理無門,在參與熱情與參與冷漠之間游離。同時,更深地涉入全球化過程又意味著透明度等國際規則對我們國內公共管理的制約和極大推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公共管理應該如何應對呢?
7、全球化對環境有什麼不利影響嗎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全球化對生態環境(以下簡稱環境)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全球化在為中國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為減少全球化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我國必須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萊維特(Levitt)於1985年在《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詞來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那以後,全球化成為人們概括資本、技術、資源、信息、勞動力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重組、配置而導致全球經濟和社會日益融合化、一體化現象最常用的詞彙。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有很多具體的表現形式,包括以資源、投資、勞動力、技術、貿易、消費的國際流動為特徵的經濟全球化,以知識交流、觀念互動、信息共享、技術流動為特徵的知識全球化,以國際協議和機構為平台開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現形式的全球化對改進人類總體福利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產生了很多挑戰,在環境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對環境的影響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而且二者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消極影響
1 擴大了環境危害的范圍。自由貿易拓展了人類攫取資源的范圍,擴大了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如,木材的國際貿易對熱帶雨林的損害;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的非法國際貿易對生物物種生存的威脅;貿易范圍的擴大使異地物種侵入他鄉,導致當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喪失;國際貿易的發展還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質、危險化學品的交易而引發跨國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2 加劇了全球資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圍內環境和生態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進了經濟增長,但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代價的,對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影響尤其突出。如,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源開采和產品運輸的大量增長,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迅猛增加,大量佔用有限的農業用地和植被佔地;導致對化石燃料的消費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水平之下,資源的大量消耗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環境破壞。
3 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全球化通過三種方式導致污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的環境影響。一是通過全球化的投資和生產,發達國家的重化工業等高污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美國39%的高污染產業已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也已轉移到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二是通過國際貿易使廢棄物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傢具備勞動力優勢,廢棄物處理費用較低,同時環境標准較低。廢棄物國際貿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廢棄物轉移,如果處理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嚴,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環境污染。而隨著廢棄物轉移數量和需求總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廢棄物或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進口也屢禁不止,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消耗型產品。由於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通常過低及環境污染沒有真正計入企業成本,就相當於用其資源和環境作為代價去補貼國外消費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國內。
(二)全球化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1 有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能促進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由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針對出口市場,其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促使企業應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資源和能源新技術,能在投資國起到一定的環保示範作用。有些跨國企業大量開展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活動,其「溢出效應」對改善投資國的環境保護有很大貢獻。其次,通過貨物和技術的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可直接引進發達國家更清潔高效的生產和環保技術設備。這兩種方式一方面從源頭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動環境污染末端治理,從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環境保護意識。技術、觀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遇到了環境和生態問題,較早反思自己的教訓,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已度過了學習曲線的緩慢進展階段,不斷形成並發展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和科學理念。而一些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有自古傳承的優秀的自然與環境理念。知識和觀念的全球化傳播和相互學習,促進了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同時,在全球環境組織網路的帶動下,在全球公民社會環境運動的促進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為環境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條件。全球化使環境信息收集、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刺激了創新技術的傳播和對舊技術的替代,促進了清潔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的傳播。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採納更清潔更環保的生產方法的動力和渠道,促進人們使用新的環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動了各類環境保護組織大量涌現,促進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第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環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圍都有很大發展,形成了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環境組織、跨國公司之間國際和區域全面環境合作網路,並建立了以全球峰會、多邊環境談判、國際公約協定、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監測和評估系統、環境管理標准(IS0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二、全球化對我國環境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全球化為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2600多億美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20%。同時,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全球化在環保意識、環保技術和全球治王單等方面為中國的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通過中外思想觀念交流,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學習到了先進的環保理念和技術;外商投資、國際貿易等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全球化推動中國積極參與環境全球治理,使中國在提高本國環境保護能力的同時,更有能力為改善全球環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目前,中國就環境可持續性而言,2005年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環境績效而言,2008年在149個國家中排名第105名。廢棄物進口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作為資源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每年從美國、西歐各發達國家進口數千萬噸的廢棄物。其中廢舊塑料進口超過1000萬噸;全世界每年產生的約 5000萬噸以上的電器和電子廢品中有70%以上被運到中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對資源的需求,但卻帶來了環境污染。有關專家對廢棄物貿易的研究發現,許多進口廢物在中國經過再生處理後的產品往往又運回發達國家,沒有起到補充國內資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環境代價只換來微薄的利潤。另外,重化工產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國內環境污染。以焦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國出口焦炭共計8586萬噸,在目前焦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下,生產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達30萬噸以上。此外,還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鋼鐵為例。鋼鐵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產業。 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鋼鐵1.6875億噸,按照中國目前鋼鐵產業平均技術水平,生產每噸鋼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萬噸。再以成品油為例。成品油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烴類、氮氧化物、煙塵。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7783萬噸成品油。按照每噸成品油生產排放 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測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為7萬噸。此外,還有大量有機物和廢水排放。以鋁為例。鋁的生產企業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達國家已很少再建電解鋁廠。2002~2007年中國共出口鋁產品1238萬噸。按照目前每噸鋁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計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約11萬噸(以上出口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官方網站)。僅上述四種產品的出口在中國就排放了108萬多噸二氧化硫,佔中國年排放總量的近0.72%。還有數量巨大的廢水、煙塵粉塵等。
三、應對全球化對我國環境影響的對策
為減少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不利影響,並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中國要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一)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必須及時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探索和實踐一種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十一五」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確定為重要任務,使之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從企業到工業園區、從縣市到省展開了大規模的試點,使循環經濟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到2007年,通過循環經濟模式,中國鋼鐵行業約相當於鋼產量 40%、數以億噸計的固體廢棄物幾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數以億噸計的電廠粉煤灰被用作製造水泥;一些發電廠(如西柏坡火力電廠)、鋼鐵廠(如上海寶鋼)甚至整個工業開發區(如天津泰達)等通過廢水回收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中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模式已初見雛形。如果這一模式取得成功,將在總體上縮短工業化道路,還將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一種成功範例,幫助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當然,中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無條件的,它要求相應的體制創新,即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
1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以減少污染排放,涉及企業外部性問題,在增加社會福利的同時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通過法律和政策創新改變企業生產的邊界條件,使企業排放污染物具有較高的成本,而循環利用廢棄物、減少排放能降低企業成本。制定並認真執行污染物有償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從污染免費排放到污染高價排放,在社會經濟系統內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會使經濟「總成本」提高,使得價格總水平上升。所以,必須動員全社會理解和承受這一後果,並通過社會保障政策來減輕低收入群體因環境成本的加大而帶來的生活壓力。
2 重新構建國民經濟的成本——價格體系。價格是生產和消費行為的指揮棒。各種經濟政策如果不通過成本——價格機制發生作用,就不會產生長期效果。成本——價格機制是在一定製度和政策框架內形成並運行的。因此,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可重新構建有利於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新的成本——價格體系。如,通過增加能源資源稅和消費稅的制度創新,提高循環利用資源和廢棄物的比較利益,使循環利用廢棄物成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
3 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代表著產業的規模經濟性,而技術結構決定了一個企業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況下,產業的組織結構直接決定了行業的整體技術結構。在政策和技術標准上推進產業組織結構優化,實現產業發展的集聚和規模效應,加速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工業園區模式推進工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全球協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環境問題還需要通過積極的國際合作和全球的環境治理來解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國際環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環境機制建設和國際環境規則制定,彌補自身在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不足,節約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樣既能保證本國的利益,也能更加積極和現實地履行國際環境規則。另外,中國還要爭取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與合作。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事實上為發達國家承擔了部分污染。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向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資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環境保護技術,而不是將之僅僅作為貿易的對象。
8、應當鼓勵和推動什麼樣的政府創新
政府創新是公共權力機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進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創造性改革。政府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地對政府公共部門進行改革和完善的過程。政府創新一般不涉及國家基本政治制度框架的改革,而是一種國家治理機制的改革。在任何一種政治體制下,政府都希望自己的執政能夠具有很高的行政效率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從而使公民能夠更加滿意,得到公眾的更多支持。因此,政府創新是一種全球性現象和世界性趨勢。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整體性的社會進步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一直強調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但中國的政治改革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框架的改革,而主要是國家治理體制的改革,集中體現為政府體制的改革創新。
從2000年開始,中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中共中央黨校世界政黨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聯合發起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評選活動,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共有1500多個省級以下的地方政府創新項目申報該獎項,經過課題組初選和全國專家委員會復選,共有114個項目獲得入圍獎。這些入圍的政府創新項目,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部門、課題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典型地反映了過去十年來中國各級地方政府改革創新的重點,也體現了專家學者和社會輿論對政治改革的價值導向。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對入圍獎項進行簡單的分類,並按照各類項目入圍數量的多少來分析和論述,我們應當鼓勵和推動什麼樣的政府創新。
一、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務體制,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建設服務型政府(公共服務類入圍項目數量最多,共計12項,占總數的10. 5%多) 。
政府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兼有政治統治和公共管理的職能,前者主要體現為強調性管制,後者則為公共服務。從某種意義上,政治現代化和民主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從管制政府不斷走向服務政府的過程。服務政府的基本意義在於,增進和維護公民的公共利益成為政府管理的主要職能,政府主要通過對公民的服務而不是管制來維護自己的執政地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政府的管制性職能將逐漸減少,服務職能將日益增加。進入21世紀後,中共中央及時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政府改革目標,這既反映了執政黨執政為民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也體現了政府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在服務型政府建設方面,各級政府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公共服務的制度供給相當缺乏,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程度偏低,官僚主義作風在一些部門依然比較嚴重(公共服務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中共石泉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建設」; 2. 山東省萊西市人民政府「為民服務代理制」; 3.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改進基層政府公共服務」; 4. 上海市南匯區惠南鎮人大「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 5. 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委會「服務承諾制」; 6. 廣西南寧市「社會應急聯動系統」; 7. 河南省焦作市構建「三級服務型政府」; 8. 北京市「社區公共服務平台」; 9. 上海市徐匯區康健街道工委、辦事處「康樂工程」; 10. 浙江省衢州市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農技110」; 11. 中共南京市下關區委、區人民政府「政務超市」; 12. 山東省棗庄市市中區財政局「財政支農方式創新」) 。
二、簡化審批,減少管制,提高效益,方便群眾(行政審批類入圍項目11項,占總數的9. 6% ) 。
管制政府強化行政審批,增大政府尋租的機會,而市場經濟和服務型政府則必然要求減少行政審批的環節與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公民。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政府,應當是一個高效的政府。一方面,政府應當有很高的行政效率,包括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學,管理活動講求時效等,效益政府與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拖拉、效率低下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政府應當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政府不是企業,不應當有獲利的動機,但政府應當像企業那樣有低成本、高效益的行為准則。政府為社會提供的公共品和為公民提供的服務,必須本著節約的原則,以最少的成本來取得最大的效益。在過去的十年中,從中央到地方,有將近一半的行政審批程序得以減少,由此明顯地提高了行政效益。在這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政府的行政成本畸高,相當一些領域中行政管制過多,但在某些領域則出現了行政管理的真空地帶,在行政管制中,政出多門的現象尤其嚴重
(行政審批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中共海口市委「實行行政審批的『三制』」; 2. 深圳市人民政府「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3. 四川省平昌縣人民政府「對個體工商戶實行公開評稅」; 4.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5. 天津市南開區「超時默許」新機制; 6.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政府「效能革命」; 7. 廣東省深圳市監察局「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8. 中共咸寧市咸安區委「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9.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一窗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0. 雲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化」; 11. 新疆兵團農七師「天北新區管理體制改革」) 。
三、實施扶貧政策,建立社會救助制度,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弱勢群體權益類入圍項目11項,占總數的9. 6% )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引入,極大地提高了當代中國社會生產力,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市場經濟不僅不會自發地消除困難群體和貧困人口,反而會催生新的弱勢群眾。實施扶貧和救助政策,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是各級政府的基本責任。在這方面,各級政府充分利用了現行政治體制的優勢和傳統的政治資源,在扶貧和救助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方面我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建立長久的、持續的扶貧機制,實現從以輸血型扶貧為主,轉向以造血型扶貧為主;在政府救助之外,盡快建立民間的社會救助體制;除了繼續注重對困難群體的物質性救助之外,更加註重教育、司法、環境等方面的制度性救助,除了繼續注重對貧困人口的幫助外,更加註重對婦女、兒童、民工、殘疾人員和少數民族的幫助,從而全面地維護弱勢群體和少數民族的權益(維護弱勢群體權益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四川省總工會、成都市總工會「省際工會聯動維護農民工權益」; 2. 廣東省揭陽市總工「民間社團建工會」; 3. 浙江省義烏市總工會「工會社會化維權模式」; 4. 福建省泉州市總工會「構建外來工維權新模式」; 5. 北京市延慶縣「制止和預防家庭暴力」; 6. 河北省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 7. 河北省遷西縣「婦女維權」;8. 北京大興區「巾幗維權崗」; 9.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外來工之家」; 10. 中共鶴峰縣委「扶貧項目民營
企業業主負責制」; 11. 中共金平縣委「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 。
四、擴大社會保障的范圍,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保障類入圍項目10項,占總數的8. 8% ) 。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首要價值,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應當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在。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勢必導致收入差距的擴大,進而造成教育、衛生、安全、參與、養老甚至司法的不公平。對於市場經濟的不足,只有通過政府的積極干預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家的發展戰略逐漸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變為「更加註重公平正義」,並且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社會保障作為建設和諧社會與促進公平正義的一項基本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相繼推出了許多重大舉措。但從總的情況看,中國大陸的社會保障程度還相當低,城鄉差別和東西部差別在社會保障方面也呈現出繼續擴大的態勢,覆蓋全民的福利國家體制亟待建立(社會保障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福建省廈門市人民政府「市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 2. 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政府「農村宅基地換養老」; 3. 重慶市中共黔江區委、區人民政府「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創新」; 4. 中共青縣「農村合作養老制度建設」; 5.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政府「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呼圖壁縣人民政府「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7. 浙江省長興縣教育局「教育券制度」; 8.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愛心超市」; 9. 河北省遷安市人民政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10.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五保村」建設) 。
五、廣泛推行村民自治,改善鄉村治理機制,促進農村城鎮化轉型(鄉村治理類入圍項目10項,占總數的8. 8% ) 。
中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改革開放之初,農村與城鎮的人口比例為8 ∶2,在急速城鎮化的三十年後,變為4. 5 ∶5. 5。因此,中國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所謂的「三農」問題。不解決農民問題,中國的社會現代化轉型就無法實現。無論是大規模的經濟改革,如家庭聯產承包制,還是大規模的政治改革,如競爭性的選舉,首先都是從農村開始的,這反映了黨和國家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和戰略眼光。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遵循中央的改革思路,在村民自治和農村治理機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突破性改革。但是,現行的農村治理機制已經難以適應整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需要,曾經對眾多農民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家庭承包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正面臨著嚴重困難,對農村治理進行結構性改造,建立新型的農村土地、房屋、行政、自治和公共服務制度,已經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緊迫任務(鄉村治理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湖北省秭歸縣「撤組建社」; 2. 中共青縣縣委「青縣村治模式; 3. 中共廣水市委組織部容「兩票制」選拔村黨支部書記; 4. 吉林省梨樹縣「海選」; 5. 中共武義縣委、縣人民政府「村務監督委員會」; 6.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農村合作協會」; 7.江西省民政廳「村落社區建設」; 8. 寧夏鹽池縣外援項目辦公室「推動農村社區公眾參與」; 9. 中共湄潭縣紀委「村民集中訴求會議制度」; 10. 南京市中共六合區委、區人民政府「自然村中的『民議會』」) 。
六、逐步擴大競爭性選舉,實質性地推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競爭性選舉類入圍項目9 項,占總數的7. 9% ) 。
民主離不開選舉,尤其是競爭性選舉。沒有選舉,就沒有民主;沒有競爭性選舉,選舉就可能變成推舉。但是,中國沒有選舉的文化傳統,公民一般都缺乏必要的選舉知識和經驗。中國近代以來的幾次大規模選舉,或者受制於軍閥,或者給國家帶來了分裂,基本上都流於失敗。因此,競爭性選舉給我們造成了一個相當大的困境:不推進競爭性選舉,民主政治就難有突破性的發展;若推進競爭性選舉,則有可能帶來極大的政治風險。繼廣大農村實行競爭性的「海選」後,在鄉鎮和縣兩個行政層級,一些改革者大膽而審慎地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競爭性選舉試驗。但總的說來,這方面的進展很少。我們對競爭性選舉還存在著極大的恐懼心理,競爭性選舉制度也很不完善,試點性的突破改革也不多見,甚至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的縣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選舉也由於缺乏可操作性機制而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競爭性選舉類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人大代表選舉制度改革」; 2. 四川省平昌縣「公推直選鄉鎮黨委班子」; 3. 四川省雅安市「直選縣級黨代表」; 4. 浙江省台州市「鄉鎮(街道)團委書記直選」; 5.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縣(市區)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 6. 四川省遂寧市市中區步雲鄉「直選鄉長」; 7. 中共深圳市大鵬鎮委「『三輪兩票』制選舉鎮長」; 8. 中共遂寧市市中區委「『公推公選』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 9. 河北省遷西縣婦女聯合會「村婦女代表大會直接選舉」) 。
七、大力推進行政機關自身的改革,確立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目標,提高政府機關的績效(政府自身建設與績效評估類入圍項目9 項, 占總數的7. 9%) 。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黨和國家一直強調進行政府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執政能力。政府自身建設的重點,是合理地設置政府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職能,提高政府行為的績效;強調依法行政,將政府行為納入法制的軌道;更多地聽取公眾對政府機關的意見,在政府績效評估中日益增大民意的比重,以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政府的公信力正在嚴重流失,依法行政的程度還不高,離法治政府的目標還有遙遠的距離,科學的政府績效和國家治理評估體系急需建立(政府自身建設與績效評估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中共江陰市委、市人民政府「『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2. 中共湖州市委組織部「幹部考核機制創新」; 3. 中共青島市委、市人民政府「多樣化民考官機制」; 4.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 5.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公共部門績效評估」; 6. 北京市人民政府績效管理辦公室「市級國家行政機關績效管理體系」; 7. 沈陽市瀋河區「誠信體系建設實踐創新」; 8. 重慶市「創建法治政府四項制度安排」; 9. 中共慶元縣委組織部「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 。
八、發揮現行政治體制的優勢,探索協商民主的新形式,擴大政府決策的民主化(民主決策或協商民主類入圍項目7項,占總數的6. 1% ) 。
在黨和國家著力推動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四種民主形式中,民主選舉和民主決策具有最重要的意義。民主選舉可以解決權力產生的問題,民主決策則可以解決權力的運用問題。對於民主政治而言,這是兩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民主選舉方面,中國現行法律的制度授權相對不足,但在民主決策方面,現行的制度空間則相當廣闊。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決策民主和協商民主方面作出了一些突破性的改革。但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樣不可忽視:決策民主的制度化程度不高,一些好的做法遲遲不能在更大的范圍推廣,形式主義現象在各種協商民主和決策民主嘗試中比較普遍存在(協商民主或民主決策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貴州省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開放市民旁聽」; 2. 浙江省溫嶺市「民主懇談」; 3.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開放式決策」; 4. 中共河南省社旗縣委「實行領導幹部『下訪』制度」; 5. 成都市新都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6. 中共開縣麻柳鄉黨委、鄉人民政府「八步工作法」; 7. 中共乳山市委組織部「全面推進黨內民主」) 。
九、化解矛盾,加強治安,維護社會穩定(社會穩定類入圍項目7項,占總數的6. 1% ) 。
社會穩定是經濟快速發展和公民安居樂業的基本前提。穩定壓倒一切,是改革開放以來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基本策略。改革開放的過程,其實也是中國社會根本性轉型的過程。舊的利益格局瓦解了,傳統的管理體制打破了,正統的道德價值觀淪落了,這一切都引發了眾多新的利益沖突和價值觀沖突,從而使得社會穩定遇到了嚴峻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各級政府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從整體上維護了轉型時期的穩定局面,這種努力和成績必須充分肯定。但以下問題仍需要我們高度警醒:犯罪率居高不下,公眾的社會安全感明顯不足,恐怖活動成為新的威脅,民族地區的不穩定因素有增無減,以疏為主的動態穩定機制尚未建立,而以堵為主的靜態穩定機制正在積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社會穩定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四川省遂寧市政法委「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2. 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草原110」; 3. 上海市浦東新區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預防和減少犯罪機制創新」; 4. 中共沈陽市委、市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新機制」; 5. 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區人民政府「『大綜管』信訪維穩機制」; 6. 中共尼木縣委、縣人民政府「寺廟管理服務機制創新」;7. 上海市浦東新區司法局「社區矛盾調解」) 。
十、推行政務公開,建設透明政府(政務公開類入圍項目6項,占總數的5. 3% ) 。
政務公開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事關公民的正當知情權和信息權,在信息化時代,這已經成為公認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其次,它關繫到公民對政府政策和官員行為的有效監督,沒有足夠的公開信息,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再次,它關繫到決策的民主化,決策過程和決策信息的公開是決策民主化的前提;最後,它還關繫到政府的廉潔,只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真正遏制官員的嚴重腐敗。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政府在政務公開方面推出了許多重大的改革舉措,例如,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進行重大政策公示和官員任前公示等。但下面這些問題仍然不可忽視:政務公開的相關法律和制度機制很不完善,作為核心權力機關的各級黨委的政務公開明顯落後於政府機關,不少地方政府沒有切實履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決策公開性遠遠不能滿足公民的需求,官員財產公開制度遲遲沒有建立起來(政務公開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江蘇省公安廳「執法告知服務制度」; 2. 烏魯木齊市七道灣鄉人民政府「少數民族地區村務公開」; 3. 中共沭陽縣委「幹部任前公示制」; 4. 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政府「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政務公開」; 5. 江蘇省淮安市信訪局「陽光信訪」; 6. 山東省青島市「『陽光救助』工程」) 。
十一、拓寬監督公共權力的渠道,加強對政府權力的有效監督(權力監督類入圍項目5 項,占總數的4. 4%) 。
公民對政府權力的監督,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權力的濫用,導致官員的腐敗, 這是政治學的公理。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的腐敗進入高峰期,至今仍沒有實質性下降。為了遏制嚴重的腐敗,黨和國家推出了眾多的反腐倡廉法規。在過去的十年中,一些地方政府試圖另闢蹊徑,以加大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力度,例如,開始進行預算監督的試驗,這些新的監督形式意義極為重大。但在權力監督方面的突破性舉措不多,預算監督等重要的監督新方式得不到推廣,權力監督主要局限於體制內的自身監督,體制外的公民監督嚴重缺乏(權力監督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參與式預算改革」; 2.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行政復議機制改革」; 3.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在線監督』預算執行」; 4.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政府「公眾全程監督政務」; 5. 浙江省金華市審計局「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制」) 。
十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增大國有資產收益(國有資產管理類入圍項目5項,占總數的4. 4%)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體制除了實現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之外,所有制形式也發生了實質性改變。從原先的國家和集體所有制的單一公有制,轉變為國家、集體、私人和外資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如何防止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流失,並保持其增值,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成為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在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嘗試。但仍有許多重大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探索,例如,土地制度的改革、林地制度的改革、礦產開采管理體制的改革以及如何有效防止花樣翻新的國有資產流失,如何最大限度地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等等(國有資產管理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黑龍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林業產權制度改革」; 2. 廣東省深圳市「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 3. 安徽省舒城縣干汊河鎮「小城鎮公益事業民營化」; 4.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5.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民政府「推行政府采購制度」) 。
十三、改革社區管理體制,促進城市居民自治(社區管理類入圍項目4項,占總數的3. 5% ) 。
快速的城鎮化、大量農民工進城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催生了當代中國眾多的城市社區管理問題。傳統的城市管理制度不僅嚴重損害外來居民的正當權益,而且也不適應戶籍居民的正當需求,並開始影響城市社區的和諧穩定。為此,一些地方政府先後開展了包括戶籍制度和社區管理制度在內的城市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但是,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仍然相當嚴重:現行戶籍制度造成了城市戶籍居民與非戶籍居民之間的嚴重不平等、城市居民自治和城市社區管理都面臨著嚴重挑戰(社區管理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浙江省湖州市「戶籍制度改革」; 2. 中共深圳市鹽田區委、區人民政府「社區治理體制改革」; 3. 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社區街道管理體制創新」; 4. 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人民政府「淮海街道管理體制改革」) 。
十四、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的渠道,推進人民民主的發展(公民參與類入圍項目3 項, 占總數的2. 6%) 。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公民參與是人民民主的實質性內容。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其政治參與的需求也隨之急劇增大。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的渠道,不僅關繫到人民民主的實現程度,而且直接關繫到社會的政治穩定。在公民政治參與需求日益增大的條件下,如果參與渠道不暢通,政府所面臨的政治壓力將不斷增大,輕則影響政府與公民的關系,重則爆發嚴重沖突,影響社會政治穩定。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央屢屢強調要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的渠道,一些地方政府也為此作出了積極的響應,但總的看來,這方面的探索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公民有序參與的渠道嚴重短缺,相關的法律制度未能與時俱進,政府對公民參與處於一種被動應付的狀態(公民參與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北京市大興區清源街道辦事處「參與式社區治理與社區服務項目化管理」; 2. 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區人大「創建人大代表工作室(站) 」;3. 湖南省婦女聯合會「農村婦女參與村級治理」) 。
十五、改革完善民間組織管理體制,發揮公民社會的建設性作用(民間組織管理類入圍項目3 項,占總數的2. 6% ) 。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原先高度一體化的社會,逐漸分化為三個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部分,即以政府組織為主體的國家系統,以企業組織為主體的市場系統和以民間組織(或社會組織)為主體的公民社會系統。一個相對獨立的公民社會的興起,是改革開放給當代中國社會帶來的最重大的變化之一。原先對民間組織的管理體制已經嚴重不適應這一重大變化,為此,一些有遠見的地方政府開始探索新的民間組織管理體制,其著眼點不再是阻止和防範民間組織,而是積極培育民間組織,建立國家與公民社會的合作夥伴關系,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在培育公民社會方面,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是:現行民間組織登記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目前社會組織發展的需要,並形成了對民間組織健康發展的束縛;政府對民間組織的制度性和財政性支持不夠;民間組織與政府組織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從總體上說,現存社會組織的行政化色彩過重(民間組織管理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上海市普陀區長壽路街道辦事處「社區民間組織管理體制改革」; 2. 廣東省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 3. 江蘇省南京市民政局「社區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 。
十六、推廣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務質量(電子政務類入圍項目2 項, 占總數的1. 8% ) 。
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電子政務對於政府管理創新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事務的透明度,擴大公民參與的渠道。在過去的十年中,經過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許多地方政府紛紛引入了電子政務系統,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地方政府之間在發展電子政務方面差距很大,許多地方政府缺乏電子政務的長遠規劃,不少已經建立的電子政務系統實際效率不高,電子政務的普及率與網民發展的速度不相適應(電子政務類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 1. 安徽省蕪湖市人民政府「政府利用網路實行政府與市民互動」; 2.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人民政府「『一站式』電子政務新模式」) 。
通過對過年十年中一百多個地方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決定性地影響過去十年間政府創新的主要變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公民政治需求的增大、政治發展的邏輯、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全球化的沖擊以及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與善政和善治的理想目標相比,中國地方政府在創新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主要是對政府改革缺乏整體性和戰略性的長遠規劃,政府創新的內在動力嚴重不足,政府決策機制存在公共利益部門化的明顯傾向,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在一些地方還嚴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創新舉措沒有及時地在更高的層面上加以制度化,黨委、政府和人大等公共權力之間缺乏明確的邊界與合理的分工,分權和監督機制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在未來的十年中,生態平衡、社會公正、公共服務、社會和諧、官員廉潔、黨內民主和基層民主將是政府創新的重點領域。對於有遠見的決策者來說,政府改革的目標應當十分清楚,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責任、透明、廉潔、高效、和諧。
9、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對什麼理論
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對全球治理理論的重要貢獻。
全球治理理論是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而提出的旨在對全球政治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的理論。該理論最初由社會黨國際前主席、國際發展委員會主席勃蘭特於1990年在德國提出。
1992年,28位國際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了「全球治理委員會」(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並由卡爾松和蘭法爾任主席。
該委員會於1995年發表了《天涯成比鄰》(Our Global Neighborhood)的研究報告,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價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經濟全球化、改革聯合國和加強全世界法治的關系。
(9)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擴展資料:
實踐意義
雖然全球治理的理論還不十分成熟,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但這一理論無論在實踐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就實踐而言,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各國的國家主權事實上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人類所面臨的經濟、政治、生態等問題則越來越具有全球性,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全球治理順應了這一世界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利於在全球化時代確立新的國際政治秩序。
就理論而言,它打破了社會科學中長期存在的兩分法傳統思維方式,即市場與計劃、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民族國家與國際社會等,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兩者的合作過程;它力圖發展起一套管理國內和國際公共事務的新規制和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