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一、經濟全球化的利:
1、有利於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2、促進了國際分工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
可以彌補各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不足,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迅速實現產業演進和制度創新,改進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3、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
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由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的世界性流動,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可以進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進科學技術,藉助「後發優勢」,促進科技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
4、促進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系、地區關系發展成為多極關系和全球關系,推動了處理這些關系的國際協調和合作機制的發展,
並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是一個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滲透的過程。
二、從經濟全球化的弊:
1、在經濟全球化中佔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性特徵會得到充分體現;
2、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會更加突出,使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和民族沖突會更加激烈和尖銳;
3、少數大國一手操縱世界經濟事務,使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
4、局部地區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盪也極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擴展,增加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1)經濟全球化利弊辯論辯詞擴展資料: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
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2、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
3、四辯的總結陳詞應該怎麼寫?辯題是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利還是有害?正方的
我相信,我們辯論雙方,都是本著客觀、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全球化這個問題,所以我要首先感謝對方同學。但是我們對你們的觀點並不敢苟同。
第一,對方同學過分誇大了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帶來的風險,而忽視了風險與機會並存這一常識。古人早有因噎廢食這一古訓,時時為我們敲響警鍾,對方同學,千萬不要因為有風險就放棄發展的機會呀!
第二,對方同學試圖通過證明全球化對發達國家的利多,來證明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甚至有害的觀點,這個邏輯能成立嗎?
第三,對方同學理解片面,對方同學將本話題中的有利於的利,理解為了既得利益。
而我方認為,全球化最終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因為它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帶來了市場、資金、人才、技術四大基本要素,所以全球化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必經之路。
對方同學彷彿一直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全球化這個問題,可是誰能否認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帶來的積極影響?貿易是一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貿易發展了,人均生活水平和國民收入才能提高,而經濟發展了,文化自然繁榮,政局自然穩定。
而發展靠什麼?發展靠機會,機會在哪裡?機會就在全球化。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經從今天的辯論會中找到了答案。
4、(高一政治)辯論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利弊
有利於提高國企和民族資本的競爭力,有利於中國資本和商品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有利於提高國家經濟的增長率,有利於中外企業,文化的交流,
有利於中國學習和引進國外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管理理念,
有利於促進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另外,由於國外資本和商品的進入,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更低的
價格,同時競爭會促使服務質量的提高。
5、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本人要參加辯論賽,越詳細越好)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利影響。
1、威脅經濟安全。經濟安全觀是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分不開的。衡量經濟安全的標准有兩個:一是國際競爭能力,因為追求經濟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沒有國際競爭力,一國的經濟安全就沒有保證;二是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決定著一國經濟命脈的控制權問題。由於發展中國家往往技術基礎薄弱、人才短缺、資金不足,很難在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其國際競爭力不足。同時,也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造成一定的沖擊。經濟全球化主要是在發達國家的國際制度安排下展開的,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發展中國家為了獲得經濟全球化給本國帶來的好處,有時還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一些讓步,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2、危害金融安全。金融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主要表現為資本流動全球化、貨幣體系全球化、金融市場全球化、金融機構全球化,以及金融協調與監管全球化。與較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體制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缺乏高級金融人才。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投機猖獗,風暴四起,使得國際間貨幣合作的風險加大。而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管,一旦國內經濟出現問題,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便會乘虛而入,必定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
3、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外圍邊緣地帶的發展中國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容易接受發達國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最終導致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的單一性、從屬性,從而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影響政府收入與政府借貸。貿易自由化將會使政府關稅減少。在自由化的最初階段,其影響可能是中性的,甚至會增加額外收入,但最終會減少政府總收入水平。同樣,任何稅收減免或對外國投資者、出口生產商的稅收抵免措施都將減少稅收收入。
6、辯論賽經濟全球化利弊
開頭: 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觀點:
就全球化的必然性而言,隨著當今世界聯系的越來越緊密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趨勢。就全球化的必要性而言,全球化有利於每個國家之間的交流和發展。所以我方認為全球化對中國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7、全球化的弊大於利一辯立論點~~
過去10年的實踐已經證明,未來的發展還將證明,全球化既不是全球資本主義化,也不會帶來全球的共同繁榮和富裕。
事實上,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貧富差距擴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在最近七年,世界上前20%最富有跟前20%最貧窮的國家,收入差距從60倍擴大到74倍。全球化,是「經濟世界化,利潤私人化」。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薩克斯曾諷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通往災難的宴會。通過種種苛刻的借貸條件,來達到迫使他國開放市場的目的。就好比在1997年4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了向羅馬尼亞提供一筆備用貸款,前提是「羅馬尼亞將努力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附加條件」。於是乎,新政府冷酷無情地推行休克療法。再下來,事實告訴我們全球化帶來的是一系列災難性後果,羅馬尼亞的失業率上升、物價猛漲、工廠紛紛倒閉、勞動階級受剝削。
再來,烏克蘭自全球化以來國民經濟每年都進一步衰退,其基礎工業部門如采礦、鐵礦和鋼鐵,機械製造工業及輕工業如皮革製品等也遭受了極大的破壞。再看看保加利亞在拆除經濟壁壘過後,所呈現的是社會結構分崩離析。
縱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的八大借貸條件,實在看不出究竟有哪一條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反之,卻是災難的開端。就拿國營企業私營化這其中一條來談,我們看到了哈薩克的悲劇。在出售了電力和供水企業,當外國壟斷資本廉價獲得控制權後,價格提高了數倍。最諷刺的是就連哈薩克總理也難以承受而拖欠了水電費。
在這一個個被蹂躪的國度里,什麼東西最吸引外國公司?答案是廉價勞力和資源。而企業獲利的根源往往來自於剝削勞動階級。跨國企業的獲利驚人,但是為他們工作的工人卻處境堪憐。在菲律賓的卡維特加工出口區的一些工廠,公司如無訂單,就不發薪水。
基本而言,全球化最大的問題並非全球化本身,而是全球化的懸殊差異。再來,全球化意味著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無法預測的力量的傷害。1997至1998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更進一步來說,站在經濟競爭的平台上,經濟勢力弱的國家要如何與經濟強國爭一日之長短呢?如果在勢力懸殊的時候大開門戶,結局又將如何呢?在非洲,歐盟的牛肉就比其土產牛肉便宜一半,結果是牧民大批破產。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全球化往往都是一場勢力不相稱的經濟角力。
盡管如此,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又在另一邊拚命發布數字來顯示出全球化所帶來的好處。但是,反對的聲音卻總是不減反增。問題出在哪兒呢?個中答案不言而喻。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有一天,「理論上的地球村概念「能付諸於現實,全人類共享世界經濟繁榮。更希望這樣的一個希望不是一個太過遙遠的希望。
8、辨析題:經濟全球化百害而無一利
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和殖民時代列強持堅船利炮直接動手搶劫相比,現在的經濟全球化明顯文明許多,就像貪污腐敗才厲害,也肯定不如軍閥混戰的兵災。
而且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於吸收國外的資本和先進成果,有利於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於提高國際競爭力。所有這些都是積極的有利因素。權衡其中利與弊、得與失,應該說利大於弊,得大於失。經濟全球一體化雖然是在資本主義的主導下進行的,是按資本主義經營模式和框架制定規則,這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利的,但是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進程,具有兩重性。總體上處於弱勢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沒有正確的對策,就會落入更加不利的地位,相反,只要對策正確,應對適當,就可以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