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交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交往

發布時間: 2023-02-19 13:57:08

1、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外開放

<

2、中西方文化互動 700字

全球化這一概念在20世紀八十年代首先出現於經濟領域,在九十年代作為1個學術話語開始引起西方學術界的重視,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就已經成為我國學術界的熱門話題。迄今,它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范圍,廣泛影響到政治、科學、技術、文化和藝術等領域。盡管全球化這一時髦話語在國際社會已經引起廣泛關注,甚至成為當今的「顯學」,但是,這個概念本身並不是1個新詞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有關於全球化的論述:「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准備好的世界市場」,「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產生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1種世界的文學。」[1]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化不僅僅在於經濟領域,還反映在文化藝術領域。全球化不僅是指國際間經濟交往的過程,而且也是文化藝術領域交往的過程。近現代以來,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尤其是中西方文化藝術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越來越頻繁。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世界文學」這一概念,並不意味著全球只是單一化的文化藝術模式,而是指既具有現代性又有著民族特色的1種文化藝術形態。

全球化指的是各個民族、國家跨洲際間的國際交往和互動在規模和范圍上的擴大,在廣度上的拓展,在速度上的增加和影響力的不斷深入。「它指的是人類組織在規模上的變化或變革,這些組織把相距遙遠的社會聯結起來,並擴大了權力關系在世界各地區和各大洲的影響。但不應該把全球化視為預示著1個和諧的全球社會的到來,也不應該把它看成是1個普遍的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各種文化和文明都將日益趨同。……全球化是1個深刻分化並充滿激烈斗爭的過程。全球化的不均衡性使得它遠不像整個星球都體會到的那樣是1個日趨一致的過程。」[2]這是因為全球化和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輔相成和相互影響的,全球化並不意味著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文化藝術走向趨同化和單一化,反而會引發更多的本土化,和人們更為強烈的本土意識和民族自覺性。
學術界普遍認為,自從1492年哥倫布遠渡重洋對美洲大陸的發現,就開始了歐洲資本主義向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展的進程。然而,早於哥倫布87年的鄭和就曾率領二萬七千餘人,船隻近百艘,開始了他七次下西洋的歷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洲際航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1大壯舉。從1405至1433年,在近30年的時間里,鄭和曾七次跨越海洋,先後訪問了南亞、阿拉伯、紅海沿岸和非洲東岸的30多個國家。由於鄭和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了許多國家和地區,因而被西方人譽為「文明使者」。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絲綢文化就已經被輸送到了歐洲,歷史上聯接歐亞大陸的通道被歐洲人稱為「絲綢之路」。這也是中國文化向西方(歐洲)傳播的見證。從近代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和交往的情形來看,雙方之間的往來越來越趨於頻繁,而且碰撞越來越激烈。互相吸收、借鑒不同民族文化因子的要求變得更自覺,更迫切。例如,在園林和建築藝術上,東方甚至出現了「歐化模式」,西方也出現了「中國風格」。歷史上,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和交往都是自覺的社會活動,就兩者的關系而言,中國始終是主動的、先行的,歐洲則長期處於從屬地位。
然而,在近現代尤其是現當代,中西方文化藝術交往的情形變得那麼失衡,那麼不對等。如今,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文化霸權主義在不斷向世界范圍內,尤其是向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大肆擴張,嚴重損害了他者的利益。因此,我們迫切需要重構中國與西方平等對話的話語權利,在全球化的大語境下,使中國的文化藝術西漸成為可能。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對他者文化藝術的借鑒和吸收必須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否則,自我民族文化的身份就會有喪失的危險,甚至陷入對他者文化認同的危機之中,使得民族文化的身份變得模糊起來,在未來的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的對話中就會失去自我的話語權。因此,我們不能對西方文化藝術不加分析和辨別的盲目認同或拒絕,更不能「用西方現代文化藝術來拯救和重建中國的文化藝術」。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我們不能盲目順從,聽之任之,或亦步亦趨。我們必須保持民族文化的身份和堅持本土化特色,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全球化,就像英國學者羅蘭·羅伯遜所說的那樣:「著眼於全球化,行動於本土化」。
如今,世界各國之間的彼此聯系和相互依存雖然在不斷加強,但是「正在出現的地球村遠未整合為統一整體,更不要說因循著1個鐵板一塊的單一模式。反之,它顯示出鮮明的多樣性特徵。……當今世界成為這樣1個競技場,全球化和它的對立物——本土化——各擅勝場。」[3]
我們認為,文化全球化決不等同於西方化或美國化,它應該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有學者稱之為「全球化本土化」。它既不同於趨同化和單一化,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本土化,而是具有全球意義的本土化。因為世界是多元的,是由各個民族組成的,而各民族的文化藝術也必然是多樣的、五彩繽紛的。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的交流和交往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不是1個吃掉另1個,而是「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莊子·齊物論》)也就是說,對方是自己存在的基礎,沒有對方自己也就無法存在,而沒有我的存在對方同樣無法依存、不能得益。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共同發展。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文化中心論,或一元主義,都是不可取的,……每1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應該盡量提供自己的文化資源給世界,這就是所謂的和而不同。」[4]但是,在西方思想界卻涌動著一股倡導西方中心論的思潮,他們鼓吹1種普世主義文化觀,認為西方文化就是普世性的文化。他們還認為,西方國家憑借率先完成的現代化和已經擁有的經濟和科技實力,應該將其文化模式和價值觀念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其實這種西方文化中心論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1種新的文化霸權,在於實現全球性的「文化殖民」。1個時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現代科技優勢向全球范圍內大肆推行文化霸權,企圖侵蝕和改造非西方國家尤其是發展國家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如今,愈來愈多的貼著美國商標的文化產品正在向發展中國家大量流通,像影視、流行音樂、卡通片、通俗小說,以及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和觀念藝術等等。這些無不反映大國的文化藝術和價值觀念的東西對發展中國家民族文化的沖擊。他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對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尤其是對年輕人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3、在全球化時代,我們怎樣才能做好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