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加坡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人口為310萬,其中76%是華人,馬來人約佔15%,其他則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政府機關使用英語,英語為行政用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在李光耀總理強有力的統治下,克服國土小、人口少、資源缺乏、國內市場有限的不利條件,開始推行一系列針對本國現狀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發展模式,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其中新加坡發展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著力在基礎設施及教育上加大投資,與世界上最先進的產業接軌。新加坡要生存需要很多條件,如整個國家生活用淡水也要進口。因此,新加坡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都特別喜歡依賴國際組織,一開始就支持國際化、支持全球化,跟美國、西歐和日本接軌,跟先進的產業接軌,從早期的加工業到後來的電子產業,到最近幾年的生物科技等。 在先進發展理念的統領下,新加坡強化規劃,把城市工業區與居民生活區分開布局,煉油工業布置在遠離市區的小島上,經濟發展全球最快,目前已成為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投資和金融中心,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2、新加坡是個亞洲國家可為什麼又講英語 又講漢語呢?
來到新加坡,不能不提她有趣的語言現象。雖然華人佔新加坡人口約76%,由於歷史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關系,新加坡政府過去曾一直把馬來語定為新加坡國語,而在公共場合,都可以看到或聽到英語、中文、馬來語和泰米爾語等多語種的標識和廣播。近年來,為更好融入全球化經濟中並適應新的發展態勢,新加坡政府把英語作為通用商業用語(business language) 的同時, 還鼓勵各族裔都學習自己的本族語(native language)。由於新加坡是 曾是 英國殖民地,英語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加坡獨立後,英語仍作為各族裔交流的通用語言,而新加坡的大中小學教育都是用英語教學的,因此,在新加坡,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不過,大部分新加坡人講的並非世人所熟悉的英式英語或美式英語,而是非常獨特的新加坡式英語 (Singlish)。如果你用英文跟新加坡人交談,就會感受到新加坡式的英語 (Singlish)特有的語言現象:某些輔音尾音的省略,某些母音和輔音發音的改變,重音以及語調的變位,動詞人稱與時態的『中文化』,混合著中文(主要是閩南話和廣東話)和馬來語的語法思維的表達。例如新加坡英語里常聽到的:
No good lah.
Steady lah.
See first.
Aiyah!
You want beer or not?
Can!
I go yesterday.
不少在標准英語裡面作為語法錯誤的個案,在新加坡式英語裡面卻經常使用(例如忽略動詞人稱和時態的變化等);不少在標准英語裡面作為不太禮貌或者不太恰當的表達方式(例如在詢問別人意見的時候在句末加上 or not?),在 新加坡式英語裡面也是屢見不鮮。不過從更廣義的角度來講,作為國際性語言的英語,早已超越了英美加澳等國所使用的母語--英語的范疇,當今的英語也結合各地的語言和文化而衍生出各種不同的變體(例如印度式英語、馬來英語、南非英語等),而新加坡式英語就是其中的一種。
與此同時,在同新加坡華人用中文交談中,同樣會發覺,他們的中文表達也同樣少不了英語的思維,並且經常都會夾雜著一整段的新加坡式英語。如果與香港比較會發現非常有趣的現象。新加坡和香港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兩者都是以華人為社會的主體,都是英語教學,兩地的人都能說流利的英語。相比之下,大部分香港人日常生活交流大多都用中文(廣東話),雖然也夾帶不少英語,但大多都限於單個詞,而香港中英文相互之間的影響與痕跡沒有新加坡的深;而很多新加坡人的日常交流已經是用英語,其中不少新一代的華裔已經只說英文了,而新加坡華人用中文交過程中夾雜的英語表達已不限於單個詞彙了,而是一整段話。'中文英說'在某種程度上可是算得上是形象的描述了。
無怪乎很多報導都說新加坡華人中英文都說,不過中英文都說得不好。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講,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新加坡都不算是一個理想之地。畢竟無論是夾雜英語思維的中文還是新加坡式的英文,都不是中英文學習者的目標。其實語言本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和載體,只要雙方都能相互領會,誰是標准,誰是權威已不再重要。只是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講,學習大部分人都能聽懂或者都很容易聽懂的『標准英語』或『標准中文』就顯得很有意義了。不過,從語言現象研究和鍛煉或提高語言聽力的角度來講,新加坡倒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很多人都不難發覺,在新加坡與人交談、辦事或者接受服務,在很多情況下使用英語所受到的『待遇』,要比使用中文的好一些。如果你能說標準的或者比較地道的英語,那麼所獲得的『尊重』也會更多。
由此想起一位長期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士對當下新加坡新一代華人的的描述與分析:『剪不斷,理還亂』。
一方面,新加坡是一個奇跡。新加坡人把一個沒有腹地和自然資源匱乏的小島用幾十年時間建成了一個具有高效行政體制的法治社會和經濟奇跡,繼承並發展了英國的文官制度與精英政治,建立起重商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社會主要價值觀。的確,新一代新加坡人具有足以引以為豪甚至傲視群雄的資本,而表現出自己與其他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與眾不同,甚至『脫亞入歐』。另一方面,面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中國)的飛速發展而自身優勢的逐漸喪失而感到憂慮。『在津津樂道於享受豐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又不得不面對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尷尬。豐裕的物質生活的背後是工作的艱辛,多元文化的生活卻不能帶來更多的好的藝術作品。面對同屬華語世界的香港、台灣乃至中國內地,新加坡人文蘊底的薄弱更是顯而易見。』
早期從中國漂洋過海到新加坡『討生計』的祖輩們,作為『過番客』還有『落葉歸根』的強烈願望,到後來新加坡獨立後建設國家的父輩們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轉變,再到現在新一代新加坡華人中國色彩的完全消除以及強烈的國家認同感和優越感,對於他們來講,中國已是一個屬於他們祖輩故鄉的遙遠國度。的確,這本來無可厚非,再也正常不過了。雖然文化上講屬於同根同源,但事實上的差異與缺乏真正認同還是很明顯的。當以一口流利的新加坡式英語應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同時,又要為『搭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順風車』而重新努力尋找華語文化傳統上的淵源,從而避免在新一輪經濟大潮中自身優勢的喪失及被邊緣化。個中的現象與原因,真的很值得人去深思。
3、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
1、危機首先在東南亞爆發並波及港台
短期資金大量進出:泰國於97年首季有19億美元的凈資金流入,第2季變成62億美元的凈資金外流;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印尼與菲律賓於96年共獲得478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97年卻變成3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
自1997年初起,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的泰銖受國際投機者的攻擊,泰銖不斷走軟,最終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制,造成泰銖狂跌。接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3國的貨幣也狂跌。
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影響到它們的股市,大多數東盟國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灣和香港的金融市場也被攻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迅速採取了有力的調控措施,成功地捍衛了港元聯系匯率制。但香港股市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16800多點跌至9000點左右。
2、危機蔓延至東北亞
從10月底起韓元持續下跌,股市跌幅也超過40%。
在金融危機中,韓國的大企業紛紛遭殃,又連累了一大批為其生產配套設備的中小企業。企業的大量倒閉使韓國銀行呆帳和壞帳劇增,信譽大幅度下降,幾乎已不可能到國際市場上融資了,到期應償還的外債卻越來越多。
東南亞和韓國的金融風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愈益惡化。
3、危機深化並波及俄羅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機給東亞經濟造成的巨大殺傷力不斷顯現,大多數東亞國家的經濟跌入谷底。
盡管各國的貨幣都已大幅度貶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趨勢。
內外投資也呈持續減少的態勢:在國內,由於金融危機造成高利率和貨幣貶值,私人投資者極其謹慎;海外投資由於擔心金融危機造成東亞地區投資環境的惡化,進入的數量銳減,而大量本地資金卻因對本地區經濟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機造成的另一個苦果是通貨膨脹:1998年6月,菲律賓的通貨膨脹率達 10.7%,泰國6月份通脹率亦為10.7%,1998年5月一個月,印尼的通脹率就達5.24% 。
由於出口不振、投資乏力和大量企業破產、倒閉,失業已成為不少東亞國家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韓國1998年4月的失業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賓的失業率高達13.3%。
1998年8月,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俄羅斯、俄股市、匯市猛瀉。之後不久,巴西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匯市和股市大瀉。俄羅斯和巴西的金融動盪表明亞洲金融危機已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破壞性影響。
4、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有哪些?
一帶一路涉及65個國家可分為以下等地
1、東亞:蒙古
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和菲律賓。
2、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3、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和不丹。
4、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5、獨聯體7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6、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相關內容: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著三大使命:
1、探尋經濟增長之道
2、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3、開創地區新型合作
5、二十實際七十年代以後東盟成員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大神們幫幫忙
一、經濟全球化與東南亞經濟增長的波動 戰後,東南亞國家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熱點地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的波動加劇。隨著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的波動性和同步性愈益增強。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東南亞經濟取得了較其他地區更快的增長率。盡管70年代中期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但在70年代東南亞經濟增長率高於世界其他國家。80年代上半期,由於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經濟增長率急劇下降。但到80年代中期之後,東南亞經濟出現了快速復甦。直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東南亞經濟均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出現了較大的波動起伏。1997年東南亞國家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1998年各國經濟普遍陷入嚴重衰退,1999年和2000年卻出現快速復甦或強勁反彈,而到2001年多數國家經濟又急轉直下,甚至呈現負增長。2002年後,東南亞經濟再次出現復甦的態勢。(見圖1)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東南亞經濟經歷了金融危機後的嚴重衰退、迅速復甦、再陷衰退和又呈復甦的增長軌跡。東南亞經濟增長的急劇波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經濟全球化下受到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周期波動的沖擊和金融危機後國內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拖累。
6、戰後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的背景,共同原因以及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東南亞經濟取得了較其他地區更快的增長率。盡管70年代中期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但在70年代東南亞經濟增長率高於世界其他國家。80年代上半期,由於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經濟增長率急劇下降。但到80年代中期之後,東南亞經濟出現了快速復甦。直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東南亞經濟均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出現了較大的波動起伏。1997年東南亞國家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1998年各國經濟普遍陷入嚴重衰退,1999年和2000年卻出現快速復甦或強勁反彈,而到2001年多數國家經濟又急轉直下,甚至呈現負增長。2002年後,東南亞經濟再次出現復甦的態勢。(見圖1)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東南亞經濟經歷了金融危機後的嚴重衰退、迅速復甦、再陷衰退和又呈復甦的增長軌跡。東南亞經濟增長的急劇波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經濟全球化下受到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周期波動的沖擊和金融危機後國內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拖累。
圖1 1996-2005年東南亞五國經濟增長率(%)資料來源:根據ASEAN Secretariat ASEAN Statistical Database數據編制。盡管有充分的數據表明參與全球化程度高的國家其經濟增長速度較高,但是同時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波動性也增大。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各國經濟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更加密切,經濟增長波動的同步性愈益增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相關系數為0.4。[1] 在東南亞國家,這種經濟增長影響的相關性更大。例如,據新加坡貿工部的研究顯示,美國的經濟增長對新加坡經濟的影響最大,美國經濟每增長1%,新加坡經濟就會增長0.96%。[2] 另據美國著名的所羅門美邦公司的研究,日本的經濟增長對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經濟的影響分別為:日本經濟每增長1%,新加坡經濟就會增長0.24%、泰國經濟就會增長0.17%、馬來西亞經濟就會增長0.13%。[3] 發達國家的經濟波動向東南亞國家的傳導,是通過世界市場擴散的。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在國際商品市場上,發達國家的經濟波動向發展中國家傳導,是通過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變化實現的。但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促進了新的國際分工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製成品生產國和出口國,該類產品已佔東南亞國家商品出口的50—90%。因而,國際商品市場的價格傳導已經從初級產品價格為主轉向以製成品為主。近年來,國際市場上製成品價格下降,不但包括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包括高技術產品。東南亞國家緊跟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發展新經濟的步伐,大力擴展以晶元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該類產品出口比重分別高達65%和64%,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高達25%和19%。菲律賓、泰國和印尼的相應比重也很高。據計算,1992—1999年電子信息產品價格下降對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造成的損失部分相當於它們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部分的6.71%、3.31%、1.13%和0.96%。[4] 2000—2001年,全球電子信息產品銷售額從年增長30%到下跌30%,導致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貿易和經濟增長急劇波動。例如,2000年新加坡經濟增長率為9.6%,而2001年則下降2%,其中約有12個百分比的大幅波動。據新加坡貿工部的研究顯示,世界半導體工業每下降1%,新加坡經濟增長就會下降0.12%。而2001年全球半導體工業增長波動達60個百分點,它對新加坡經濟增長的影響高達6.8個百分點。[5] 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對東南亞經濟的影響,不僅在於流入這些國家的資本流量減少,更在於金融資產價格,主要是股價和匯率變動的傳導。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引進外資的規模持續萎縮,它對以投資—出口推動的東南亞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近年國際股票市場價格和美、日貨幣匯價的劇烈波動,也引發東南亞國家金融市場的動盪,並危及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據美國所羅門美邦公司的研究,日元匯率的變動對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經濟的影響分別為:日元每貶值10%,泰國經濟就會下降0.3%、新加坡經濟就會下降0.22%、馬來西亞經濟就會下降0.21%。 二、全球化下東南亞經濟運行的特徵 隨著東南亞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經濟全球化不僅加大各國經濟增長的波動性和同步性,而且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運行產生重要的影響。從東南亞經濟的運行看,經濟全球化推動各國的貿易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生產一體化的進程。 在全球性和區域性的貿易自由化的浪潮推動下,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自由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逐步放寬貿易管制,大幅降低關稅水平。東南亞9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1])均為WTO成員國,在烏拉圭回合中均承諾削減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同時,它們也是《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締約國,並在協定中均作出了相應的承諾和提交了承諾項目表。[6] 目前,新加坡的簡單算術平均關稅率和按貿易額加權的算術平均關稅率均為0%,汶萊的簡單算術平均關稅率為1.98%;印尼、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簡單算術平均關稅率普遍低於10%,按貿易額加權的算術平均關稅率也都低於5%;泰國、越南、柬埔寨的平均關稅率都在10%以上。不少國家在取消非關稅壁壘方面取得進展,逐步消除了進口許可證、配額制度等非關稅壁壘措施。不過,各國關稅水平和結構呈現明顯的不平衡性。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的服務貿易自由化也取得進展,但各國的發展仍不平衡。作為國際性金融、海運、空運中心的新加坡,它在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和開放度均是最高的;馬來西亞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相對較高,電信服務、離岸金融和保險、運輸服務、旅遊都已對外開放;印尼、泰國、菲律賓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步伐有所加快,但仍有諸多部門限制;汶萊的服務部門多為政府管理,但某些部門的開放程度較高;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經濟比較落後,服務部門的開放也相對滯後。 80年代中期後,卷席西方國家的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和證券化浪潮在東南亞國家漸次出現,東南亞國家金融深化的國際進程大大加快。各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均以放寬政府管制,開放金融市場,加速金融國際化為特徵。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率先進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泰國、印尼和菲律賓起步較晚。1968年,新加坡率先設立亞洲美元市場,以此帶動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80年代中期以後,馬來西亞加快國內金融的市場化改革步伐,放鬆對利率的控制,放寬信貸限制。1990年設立了納閩岸外金融中心,加快金融國際化的進程。1983年6月,印尼頒布新的銀行管理條例開始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進程。1988年10月,政府又制定一套新的全面改革方案。印尼逐步取消對貸款利率的限制,放寬國內私人銀行的經營領域,允許外資持有印尼上市銀行不超過49%的股權。從1990年開始,泰國實施了空前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其廣度和深度均是前所未有的。1990年5月泰國實行外匯管制自由化措施,1991年4月解除與資本項目有關的外匯管制,1993年泰國建立曼谷國際金融機構(BIBF),以推動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90年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參與指導下,菲律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金融改革。政府再度取消了外匯管制,放寬外資銀行的進入限制。由於金融自由化過快和金融改革政策失誤,導致了90年代中期的嚴重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各國大力進行國內金融體系的重組與改革,實施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並,處理不良金融資產,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以應對金融國際化的嚴峻挑戰。 隨著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的湧入,東南亞國家的生產一體化得以不斷發展,並日益成為跨國公司全球工業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從衡量國際化生產的一些重要指標看,東南亞國家的生產國際化程度不斷發展。無論是外國直接投資的流量和存量,還是外國直接投資流量與國內固定投資的比重和外國直接投資存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均表明這些國家的生產國際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的統計,1980-2005年,東盟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的流量從24.14億美元增至371.33億美元,增長14.4倍;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從247.22億美元增至3748.14億美元,增長14.2倍。2005年,東盟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占國內固定投資比重為18.3%,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3.2%,均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7] 在東南亞國家的跨國公司全球網路,不僅僅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還包括供應商、分包商、經銷商、零售商、研究開發聯盟以及各類合作協議。近年來,跨國公司在東南亞國家的電子信息工業、石化工業、汽車工業的滲透率較大,這些工業部門多數企業由跨國公司所主導,並被納入跨國公司全球的生產體系中。例如,東南亞國家是世界辦公和通訊設備產品的重要生產與出口基地,跨國公司在當地形成了龐大的辦公設備和通訊設備產品生產的區域網路。它們把精密元件加工製造和研究開發等價值鏈的高尖端環節留在母國進行,將絕大部分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組裝和中低檔元件的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歐美石化公司在90年代大舉進軍東南亞石化市場,美、歐的石油跨國公司紛紛在當地的煉油與石化工業投下巨資。這些跨國公司在中東地區和東南亞當地取得廉價石油,按照合理的區域分布,跨國界組織煉油加工,定點生產,定向銷售,它們在新加坡所設的子公司則是把它作為石油加工轉運的一個區域中心;進入90年代,日、美、歐的著名汽車製造商大舉投資東南亞國家的汽車工業。由於泰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高度集中,產品質量高且製造成本低,許多跨國汽車製造商開始從汽車零部件到整車生產轉移到泰國,使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與出口基地。[8] 三、經濟全球化與東南亞區域一體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當今世界發展中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時代浪潮,東南亞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當前,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從三個層次展開:一是東盟區域的經濟一體化,二是東盟與區外國家的自由貿易區,三是東盟成員國與區外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東盟自身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經歷了從特惠貿易安排到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再向經濟共同體邁進的過程。自1978年起,東盟特惠貿易安排實施了15年的時間。從1993年起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隨後這一進程不斷加速,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員不斷擴大,涵蓋的領域逐步深化。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員國由6個增加到10個,自由貿易區也逐步從貿易擴展至服務、投資以及其他經濟合作領域。到2002年,原有6個成員國初步建成自由貿易區。2003年10月,在第9次東盟首腦會議上,各國同意在2020年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加速推進自身區域經濟一體化。根據實現東盟經濟共同體的行動計劃,東盟將全面推進和落實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定和投資區計劃。2004年11月,第10次東盟首腦會議確定東盟經濟共同體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穩定、繁榮、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單一市場和生產基地,實現區域內貨物、服務、熟練勞動力和資本的自由流動;確定原有6個成員國在2007年之前率先實施11個優先領域的產品關稅削減為零,新成員國將在2012年前實現這一目標,這11個領域包括木材、橡膠、汽車、紡織、電子、農業、資訊科技、漁業、保健產品、航空以及旅遊等。[9] 2007年1月,第12次東盟首腦會議確定將實現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時間表從2020年提前至2015年。同時,東盟通過了《東盟憲章藍圖聯合宣言》,決定成立高級別特別小組負責起草東盟憲章。[10] 東盟憲章將成為東盟成立40年來最重大的成就,它是東盟區域性組織的第一個憲法,並將為東盟擺脫鬆散機制、形成具有約束力的區域性組織提供法律架構。 進入21世紀,東盟與區外國家的區域貿易自由化迅速興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印度—東盟自由貿易區、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區、韓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相繼涌現。2000年11月,中國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宏偉構想。時隔一年後,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宣布決定在2010年內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正式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宣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正式啟動。2004年11月雙方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2005年12月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二次修訂議定書》和《<貨物貿易協議>修訂議定書》,2007年1月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服務貿易協議》,這些都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繼中國之後,東盟與印度宣布將在2011年建成印度—東盟區域貿易投資區,東盟與日本也確定了在2012年建成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目標,韓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實現目標也訂在2010年。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降稅計劃已全面啟動,[2] 韓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貨物貿易協定已正式簽署,印度-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正在進行,日本-東盟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取得一定進展。 與此同時,東盟成員國與區外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也取得較快進展。目前,新加坡已與紐西蘭(2000年11月)、日本(2002年1月)、歐洲自由貿易協會(2002年6月)、澳大利亞(2003年2月)、美國(2003年5月)、約旦(2003年6月)、印度(2005年6月)、韓國(2005年8月4日)、巴拿馬(2006年3月)正式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泰國已與印度(2003年10月)、澳大利亞(2004年7月)、紐西蘭(2005年4月)正式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馬來西亞已與日本(2005年12月)正式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新、馬、泰與區外一些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正在進行,其他東盟成員國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相繼展開。與以往區域貿易自由化形式不同,新興的雙邊貿易自由化形式的目標和內容更為廣泛而多樣。除商品貿易自由化外,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成為重要方面。它突破地區和距離的限制,協定雙方的非對稱性,強調與WTO規則相一致,所承諾開放的程度超過WTO成員國之間的協議范圍。[11] 四、結語 綜觀全球化時代的東南亞經濟發展,各國既經歷了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也遭受到經濟全球化而引發的巨大沖擊。作為參與全球化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教訓。 國際經濟機構的權威研究顯示,盡管有充分的數據表明參與全球化程度高的國家其經濟增長速度較高,但是同時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波動性和同步性愈益增強。作為高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國家取得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各國經濟增長的波動性加大,同步性也隨之增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的程度加深。盡管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依賴是雙向的,但它並不意味著相互依賴的雙方是對稱的和均衡的。由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因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相互依賴關系屬於非對稱和非均衡的相互依賴。戰後,雖然這種相互依賴關系總體上有所縮小,但未根本消除。東南亞經濟的開放經驗表明,全球化使各國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加深,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對各國的生產流程、產業升級、對外貿易乃至經濟政策均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參與全球化進程中,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安全面臨嚴峻的挑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表明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開放和金融開放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實施積極的全球化戰略,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以保障國家的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