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會計全球化對公司的影響因素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會計全球化對公司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 2023-02-18 14:11:56

1、對會計模式的形成和發展起重大作用的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有哪些?

1)法律制度:法律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法律制度決定著人們與所在地區法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在成文法國家中,會計規程結合在國家法規之中,具有高度的指示性和程序性;在不成文法國家裡,不成文法是在判例基礎上發展的,會計規程不包含在法規之中,這就允許他們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創造性,更加註重經驗。
2)企業資金來源:如資本市場較發達,企業多採用股權融資,股東較分散,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和具體,而若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多採用借貸融資,企業資金狀況比較穩健。
3)稅制:由於公司必須根據納稅的要求來記錄和申報其收入和費用,所以稅法有效地決定著會計准則。稅法和會計准則一致或者背離,都會對會計模式產生影響。
4)政治和經濟聯系:15世紀源於義大利的復試簿記傳遍整個歐洲,英國的會計概念伴隨著英國殖民者的步伐輸出到整個大英帝國,美國在二戰後將美國的會計立法模式移植到日本,而在當代,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增長所帶來的經濟全球化,是會計准則協調和會計模式發展的一個強大動力。
5)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動搖了歷史成本會計,並推動了一國將物價變動納入財務報表的進程。
6)經濟發展水平:該因素普遍影響企業在特定經濟中所進行的交易的類型,而交易的類型決定這企業所面臨的會計問題。
7)教育水平:高度嚴密的會計准則和實務如果被誤解和誤用的話,就會毫無用處,甚至帶來危害。
8)地理條件:在一國內,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由於經濟水平上的過大差距,導致了會計觀念和會計要求上的差異,鄰國之間由於接近和交往促進了會計實務的協調等等。
9)民族特性:保守的多用歷史成本法,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多提抵減項目,而激進的民族特性則相反。
10)職業團體:發達的,由民間制定會計准則,不發達的由官方制定。

2、影響國際會計發展的4個經濟背景

經濟背景:

1、會計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2、作為會計對象特定所指的會計要素體系的建立,無論美國,國際會計准則,還是中國,都是依據其經濟背景和會計准則制定目的進行的。

3、我國的會計要素和我國的市場經濟一樣,將日趨完善,與國際將更加接軌。

4、在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推動下,我國會計准則的制定需要同國際水平相接軌,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我國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更加具有時效性和價值性。

以下是國際會計就業前景的相關介紹:

四大會計事務所計劃在華增員 20% 以上,因為人手短缺可能使這些公司難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眼下,中國國有大公司紛紛尋求在海外上市,較小的國內公司也准備採用新的會計標准,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更是不斷發展。

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國際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水漲船高。世界最大的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制定了最為宏大的計劃:准備在香港和大陸已有的 6450 名雇員之外再招聘 1550 名大學畢業生和 500-700 名有經驗的員工。

但是,由於有資歷的會計師短缺,四大事務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要爭奪同一批人。缺乏外部專家影響到一些公司進入海外資本市場。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國際會計

3、經濟全球化對會計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國際化和國際分工高度發展的結果,這一過稱,是與世界市場的出現與發展相伴而行的。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正如他們所說,新的工業所加工的,是來自及其遙遠地區的原料,而他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因此,經濟生活國際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至今已經經歷了近500年的漫長歷史。經濟生活國際化的歷程,在工業革命完成以後大大加速了。正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資本的快速流動將世界經濟帶入全球化的進程,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務語言,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經濟全球化發展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形成,必然要求國際會計化,並且會計國際化的趨勢也得到普遍的認同。

二、會計國際化

會計的屬性使得會計具有國際化的動力和源泉,世界經濟一體化引起會計依賴的社會環境超出國界甚至擴展到全球范圍,引起了會計國際化的客觀要求。隨著國際間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國際經濟合作范圍的日益擴大,會計作為一種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為國際經濟往來提供了充分的共享信息,各國會計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國際化的趨勢。中國要適應會計國際協調的發展趨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進會計工作、會計的國際協調,是指全世界范圍內不同會計准則體系為增進各國會計實務的一致性所採取的協調措施。由於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會計的國際協調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值得人們認真關注和思考。

4、什麼是會計的國際化 會計師事務所的國際化

會計國家化指會計與特定的社會制度、經濟體制、文化傳統、生產力水平緊密相關,會計的理論和方法表現出明顯的國家特色,是由各國和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環境的差異所決定和造成的,是會計個性的具體表現,反映了會計發展的特殊性。會計也只有適應環境才能得到生存和不斷發展---會計必然帶有國家性的特點。
(一)會計國家化的必要性的主要表現
1.任何國家的會計都受該國經濟因素的影響
在統一的經濟管理體制下,會計制度統一的程度越高,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就越強。相反,在較為自由的體制下,會計主體擁有相當廣泛的自由權,而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社會公眾等則是會計的服務對象。而且,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經濟繁榮,社會生產力較強,業務頻繁,正是由於會計行為主體的范圍和涉及的利益廣泛,因而對會計的科學性要求的就很高,會計的市場作用就顯而易見了。而在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活動少而簡單,對會計的發展水平要求就很低,科學性就差。
2.任何國家的會計深受該國社會文化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會計總是會深受這個國家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的思維定式以及價值觀念的影響。打上了濃厚的本國色彩的烙印,特別是歷史傳統使某一國家的會計帶有自己的特色。如中國會計注重行政權威,歐洲大陸會計遵循法律習慣等。
3.任何國家的會計都在受該國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響
社會環境總是會計的特徵之一,國家制度的不同造成會計目標的差異。如今社會更講究法制,法律對會計的產生、發展也起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國法律體系的差異使制定會計准則或是會計制度的主體也不同。
(二)會計國際化必要性的主要體現
1. 會計國際化是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當今形勢下,我國雙邊貿易,多邊貿易活動日益增多,在經濟貿易談判過程中,貿易雙方必然要通過客戶提供的財務報告來分析客戶的資產實力,資信狀況和風險狀況。各國企業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向國際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因此,要實現會計國際化,必然要發展國際貿易。
2. 會計國際化是適應跨國公司的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及技術進步的加快以及市場的變化無常,使規模巨大的跨國公司得到迅猛發展。這也就要求會計對處於不同國家的母子公司之間、各子公司之間相互監管並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會計信息,以便於公司內部的業績考核、對比分析、投資評價。因此,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出現,迫切要求會計處理趨於國際化。
3. 會計國際化是進行國際融資的需要
任何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都需要有大量的資本做經濟基礎,單單靠企業自身的積累和增加業務量來增加資金的融通是不夠的,必須與國際資本市場相接軌。在融資過程中,資本供需雙方為了制定出正確的決策方案,都必須對對方的信譽,盈利能力等進行了解。因此,制定公認的國際會計准則就對資本供需雙方創造良好的環境促使本企業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4. 會計國際化是會計職業國際化的需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深,非常多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成立,促使國際會計人才的流動,也減少了各國會計的差異。
5. 會計國際化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
金融全球化在國際金融市場起著龍頭作用。金融市場的變化對各國的金融市場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對於金融風險,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各國會計國際化發展的共同奮斗目標。為此,會計准則國際化是抵禦金融風險很有效的措施之一。

會計國家化與國際化的關系
(一)會計國家化是會計國際化的前提和基礎
從產生時間上講,先有會計的國家化,後有會計國際化。當經濟活動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擴大,信息的使用范圍也不斷擴大時,就產生了政府統一會計制度和方法的要求,於是就有了會計的國家化;當經濟活動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范圍超出一國國界時,就產生了會計國際化。
(二)會計國家化與國際化是對立的矛盾關系
1. 會計國家化是對各國行之有效的會計方法的肯定
由於各國會計環境之間的差異,會計准則、會計方法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國家化不同,只要這種差異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並能夠規范和約束經濟行為,那麼會計的國際化就不能否定會計准則和方法中包含的這種國家化的差異。而在會計不斷發展與進步,總是伴隨著各種差異的比較與揚棄。如果我們僅僅只側重國際標准化,必然有所損失,如拋棄了一些有重要價值的樣本和具有特色的"土壤"。所以各國在採用國際會計准則時都是在充分考慮本國實際情況為前提條件。
2. 會計的國際化目標是為了發展本國的經濟而提出的
在國際經濟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的發展過程中,過分強調會計的國家化,以致人為地阻礙國際化的進程,勢必會使會計國家化成為經濟發展的桎梏。當會計的國際化與本國實際不相符合時,兩者是對立的,此時為本國經濟服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國際化服從於國家化;當會計的國家化阻礙經濟對外交流和國際經濟合作時,國際化又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國家化服從國際化。

5、跨國公司的興起對會計國際化的影響有哪些? (字數要多哦。越多越好)

計國際化是指各國會計准則對相同經濟事項和業務處理程序和方法都趨同、相似,甚至相同,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對業務實質的客觀反映,增強各國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隨著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全球化發展,跨國經營和投融資日益頻繁。跨國經濟和投資融資是一種高風險的決策,任何經濟實體要實施跨國經營戰略,就必須了解投資對象的財務狀況,了解擬投資對象的整體經營業績,而這種了解必須建立在同一個比較尺度上,因此,會計信息要達到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質量要求,就必須建立在同一的基礎和標准之上,這些都要求會計國際化、統一化和制度化,從而減少相同經濟實質下的制度性差異,減少不必要的分歧,有利於財務信息的溝通與分析比較,同時也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項重要體現。
二、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會計國際化進程回顧
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著國際會計組織和各國會計准則制定機構均致力於制定統一的會計商業語言。在2001年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 IASC) 改組為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 IASB)後,其主要努力方向就是完善和推廣國際會計准則,將一套統一的、高標準的、國際財務報告准則( IFRS) 向全球推開,現階段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香港在內的世界90 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了國際會計准則,或者要求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採納國際會計准則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在2004 年俄羅斯率先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運用國際會計准則後, 歐盟25個成員國的上市公司也自2005 年起採用國際會計准則(其中不包括涉及公允價值的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准則)編制合並會計報表,這對各國會計准則建設以及會計准則的國際協調與趨同產生深遠的影響,各國都在不斷的加大會計准則國際協調與趨同的進程以促進本國經濟的國際聯系。
在美國,美國會計准則一直都是各國效仿的榜樣,作為一份國內適用的會計准則體系,如果不被國際認同將削弱美國經濟國際話語權,因此,美國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積極參與到國際准則委員會(IASC) 改組中來,進而取得了在IASB 及其他機構中「主發言人」的地位,其對國際會計准則的立項、研究、制定和發布的全過程產生影響,努力將國際會計准則 打上「美國化」的烙印。美國將其GAAP 與國際會計准則IFRS進行仔細研究比較,創立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短期合作項目和長期合作項目。短期合作項目要求在一定的時間約束內完全消除美國GAAP和國際會計准則之間的差異,並認為這些差異在短期內是可以消除且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如2004 年FASB 發布的《FASB151 ———存貨成本》對其《會計研究公報第43 號》(ARB 43) 第四章進行了修訂,基本上同《IAS 2 ———存貨》中規定的核算模式相同。另外,在非貨幣交易FAS153 的具體核算細節上也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基本保持了一致。而長期合作項目是那些需要做出全面考慮的項目,所產生的差異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或者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因此,長期研究項目實際上處在一種求同存異的狀態之下。
英國在對國際會計准則的態度是更加積極,IASC 改組後,英國作為IASB的主要會員國之一,在促進本國會計准則與IF2RS 的趨同化方面作出了表率姿態。在IASB 正式運作後不久,ASB 宣稱全面採用國際會計准則,而不再制定和發布自己的會計准則,只發布適用於IFRS應用指南。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英國ASB 全面接納了歐洲委員會採用了保留態度的IAS 32和39(關於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列表和披露),可以看出,ASB的積極性是其他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成員國所不能比擬的。
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在會計國際化進程中也作出了自己相應的努力。在日本,IASB 與日本會計准則理事會(ASBJ ) 在2004 年10 月正式啟動了旨在使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和日本會計准則之間的差異最小化的共同項目,在2005 年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與日本會計准則理事會舉行的聯席會議上,廣泛討論了包括概念框架、套期會計在內等許多項目,會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主席戴維·泰迪對雙方的合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加拿大會計准則預計在5 年內與IFRS 趨同。愛爾蘭政府通過立法允許所有愛爾蘭公司在其合並財務報表和單獨財務報表中使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義大利則允許在不同類型的企業有所差異地採用IFRS。

6、會計國際化對跨國公司影響的利與弊?

國際化有統一的格式,統一的會計語言,有利於跨國性的投資公司和其他的利益相關人,比如債券人,投資人,合作夥伴等,了解公司的運營狀況。
弊的就是到了結算日的時候要處理大量的數據,貨幣的換算,根據當時匯率不同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賬面上的收益或損失。

7、會計准則國際化利與弊

會計准則國際化對中國的影響
摘 要: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發展需要獲得國際經濟市場的認可,為此,中國需要中國的會計規則進一步地向國際慣例靠攏。多年以來,中國的會計標准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不斷加快,新的會計准則制定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會計准則;國際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161-02
會計准則的國際化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過程。在當今時代,資本主義市場迅猛發展、經濟一體化的格局開始形成,會計准則國際化逐步向前邁進,多年以來,中國的會計標准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不斷加快,新的會計准則制定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會計准則國際化對中國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和用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對會計准則提出了新的需求。規范資本市場的秩序離不開信息的充分披露,離不開會計信息的質量和信息含量,正是企業會計准則國際化的不斷發展,保證了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轉與不斷完善。
會計准則國際化顯著提升了中國的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質量。2007年開始執行的新會計准則,重新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6個會計要素的確認條件進行了重新定義,對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全面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尤其是公允價值的引入,被視作為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國際化的重要標志。這不僅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更能夠准確衡量公司的經營業績。
實行會計准則國際化使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之間的差異逐步減小,並與國際會計准則相協調的,中國的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時,以此編制的財務報表可以有效地減少上市成本,並保證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可靠性,有利於中國的公司步入資本市場的全球化軌道。另外,會計准則國際化對於促進各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降低貿易壁壘,促進經濟全球化等方面也有積極的影響。同時,會計准則與國際接軌,便於中國吸引外資,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然而,由於各國的政治與經濟體制不同,文化形態也存在諸多差異,所以會計准則的適用性也不會完全相同。會計准則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中產生的,不同的經濟背景會產生有差別的會計准則。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如果會計發展過分誇大了國際化的作用而忽視了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背景,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二、會計准則國際化對投資者帶來的影響
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中資本的主要來源,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新會計准則在保護投資者的自身利益方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它要求企業會計信息要確保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強調會計信息要公允兼具,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同時,它還調整了隨意性較大的會計核算方法,大大減小了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空間,有效阻止了許多粉飾財務報表的現象發生,最終達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
此外,會計准則國際化使會計披露的范圍擴大,提高了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的對中國企業的信任,尤其是對外國的成熟投資者,依靠國際會計標准制定的財務報告,將會使他們對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便於做出決策。
三、會計准則國際化對政府產生的影響
由於依據國際化的會計准則所編制的會計報表核算出來的利潤往往低於依據中國會計准則編制的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利潤,可以在一定層面上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本國的稅收也隨之減少了。對稅收的影響是會計准則國際化對政府最明顯的經濟後果。然而,由於會計准則國際化對引進了國外投資有十分積極的效果,政府通過外資企業增長的稅收,會消除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中國也會從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的技術合作、管理經驗中獲利。
隨著會計准則國際化的不斷深入,每個國家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對各國的會計准則進行學習、研究,以此來保證各國的會計准則的不斷協調。國際化的會計准則的很多理念與中國的會計准則還有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新准則的宣傳實施上下一番功夫。同時,由於中國的市場經濟壞境還未完善,會計市場存在大量的不健全問題,嚴重影響了新的會計准則的執行、落實。總之,會計准則國際化的發展會給中國帶來較多的學習、應用成本。
盡管會計准則的國際化在發展的進程中會遇到很多障礙,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它始終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盡管會計准則國際化對於中國的影響有利有弊,但是它對於中國始終是利大於弊,我們應採取趨利避害的態度去對待它。會計始終是國際化的會計,會計准則的國際化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

8、經濟全球化及一體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經濟一體化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

有積極影響

。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來臨,給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正面發展影響。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企業管理模式將趨於標准化。企業在發展中面對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會不斷地從自身的運營角度出發,不斷地探究更大范圍市場的開拓。其中就包括不同企業之間的並購與合作。為了更好地促進彼此企業的發展,企業在管理模式的趨同化上將會不斷地進行提升。在這一發展動作的影響下,企業在管理模式層面將會不斷呈現出財務管理模式不斷趨於標准化的發展態勢。

其次,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效能將會得到不斷的提升。在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企業在市場競爭壓力的推動下,會在財務管理模式的效能上提出符合企業財務發展需要的要求。例如,在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與職業素質上,在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上,都會不斷追求效能的提升。在全球互聯的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帶動下,企業從財務管理模式不斷升級的角度來進行管理效能的提升將會是很多企業今後發展與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方向。

最後,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水平將不斷提升。在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發展層面的競爭。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企業在管理模式層面的提升,特別是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層面的不斷創新將會是企業在經濟一體化發展大環境下的一種生存與發展的本能。換句話來講,企業面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所面臨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將是帶動其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發展路徑。

消極影響

。任何事物在不斷的發展中,都會呈現出兩面的發展趨勢。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對企業而言所構成的不利影響也是比較突出的。

首先,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特色將被淡化。在一體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下,管理的標准化將會是企業在不斷的面對市場化發展挑戰中的一個必然的選擇。但是,由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財務管理模式的具體層面存在著一定差異。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企業的管理特色。例如,我國的國有企業在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當中,其財務管理模式的特色已經趨於形成。如果趨於財務管理模式的標准化其給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特色優勢將會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其次,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風險系數加大。市場的運營在客觀程度上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將會不斷的提升。一旦,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中,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企業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這種外部競爭環境的不斷激化,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進一步進行了壓縮。基於此,企業在今後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與升級中,所需要面對的市場壓力也會不斷的提升。

最後,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受限性。這一點與企業在經濟管理模式中所面臨的標准化的統一問題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內在一致性。因為標準的統一,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發展的外在束縛就會比較多。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層面所面對的發展性的外在束縛將會不斷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