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從本質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國際經濟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2、帶來機遇。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帶來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
(1)全球化在中國縮影擴展資料:
全球化的體現: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於文化上趨於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2、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有何影響?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隨。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3、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機遇:
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挑戰: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困難,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於劣勢等等。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和資本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又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地傳播,讓世界各國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產發展的成果。
但也應看到,目前的經濟全球化是在舊的世界經濟秩序基礎上產生的,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這也加劇了"南北"之間的差距和矛盾。一個常見而簡明的全球化定義是:"全球化是指各種生產要素式資源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的最優配置。"可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發現,發達國家將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確實在世界范圍內無拘無束地自由流動。"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現象。與發達國家的資本在全世界自由流動不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卻不能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
4、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積極影響
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討論)
邱溫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經濟競爭。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想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平等權利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必須進行長期不懈的斗爭
●面對全球化趨勢,我們既要有積極的態度,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權衡利弊得失,採取合作與斗爭並重的策略。在擴大開放和加強經濟交往的同時,盡量避免它可能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正做到妥善應對,趨利避害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機遇
從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功能和積極作用來看,它給中國帶來了機遇。
一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為21世紀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全球化進程使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基本趨勢,這就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帶來了寶貴的和平發展時機。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科技革命,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和普遍交往,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同時,為主動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措施,包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入世貿組織等,從而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適應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
二是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利用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提供了有利時機。發展中國家可以藉助與發達國家建立的經濟關系,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這種後發優勢,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如,在全球信息產業的帶動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僅已逐步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其他部門和產業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近13年來,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超過4000億美元,中國吸收外資已連續9年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
三是經濟全球化迫使發達國家認識到,它們的發展也有賴於發展中國家。當今世界的整體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發展中國家的參與。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各種全球性問題,只有各國聯合起來共同行動才能解決。當前全球經濟聯系和交往日益緊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發達國家不得不認識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利害關系。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達國家也不得不重新認識中國的發展潛力和在國際上的作用。
四是經濟全球化進程有助於人們開闊眼界、更新觀念,形成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從一定意義上說,牢牢抓住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歷史機遇,會大大有利於實現中國的迅速發展。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挑戰
但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想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獲得平等權利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必須進行長期斗爭。在西方發達國家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挑戰是嚴峻的。
第一,不合理的原有國際經濟秩序對中國形成挑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制定全球化規則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世界性的經濟組織本質上是發達國家的御用工具,是富國推行價值觀念和經濟政治制度的「代理人」。發達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迫使發展中國家開放金融市場,並通過資本縮水、外逃等投機活動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金融危機,使得金融機制尚不健全、資本也不雄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遭受嚴重打擊。在東南亞、拉美等地發生嚴重金融和經濟危機時,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金融機構向這些國家提供了援助,但卻附加了種種苛刻條件。這一點,盡管中國目前還不突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國金融資本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後,中國也會面臨類似的風險。
第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面臨挑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肆宣揚「人權高於主權」、「新干涉主義」等論調,利用封鎖、禁運、制裁等手段干涉別國內政。他們大肆宣揚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使中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受到很大沖擊。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中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使得鞏固中國的政治優勢和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的任務變得更為艱巨。
第三,西方發達國家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優勢帶來挑戰。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佔有巨大優勢。目前,發達國家每年用於科技研究和開發的支出佔全世界的95%以上,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只佔不到5%;科技人員90%左右集中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擁有的科技人員只佔10%。盡管中國的科技研究與開發正在不斷發展,某些領域也居世界前列,但整體水平在21世紀較長時期內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第四,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有目的地進行產業結構轉移,在本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將勞動密集型和部分資本密集型企業、甚至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使這些國家的民族工業受到嚴重沖擊。中國正面臨著這方面的挑戰。
中國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既要有積極的態度,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權衡利弊得失,採取合作與斗爭並重的策略。在擴大開放和加強經濟交往的同時,盡量避免它可能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正做到妥善應對,趨利避害。
第一,制定我國的經濟全球化發展戰略,走出一條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道路。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反過來又會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加速發展,是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必然選擇。只有加速發展,才能有效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也只有加速發展,才能從容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像我們這樣被耽誤很長時間而又人口眾多的大國,只有加快發展,才能趕上世界先進國家的腳步。
第二,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20多年來取得的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說到底是不斷改革開放的結果。我們要想按照既定目標進一步發展下去,關鍵還在於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經濟全球化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我們必須切實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原有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性弊端,真正把企業推向市場,使它們樹立國際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第三,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推進信息化的步伐。要抓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決定性因素不放,把加快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信息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社會生產力新的巨大飛躍,也帶來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歷史性飛躍。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如能抓住信息技術革命的機遇,就有可能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使社會生產力和社會進步實現歷史性跨越。
第四,嚴格防止西方敵對勢力借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國家主權進行干涉。社會主義國家在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必須頂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壓力,採取正確的戰略和斗爭策略。要防止他們利用經濟全球化達到干涉中國內政的目的,進而危及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政治穩定,對其「西化」、「分化」中國的戰略圖謀,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
第五,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增強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政治發展能力。全球化對我國政治發展的挑戰,主要是西方國家打著全球化的旗號,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大肆攻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堅持原則,發揮自己的優勢,決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同時,我們也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減少政府的責任和作用,相反這將使政府在全球化進程中擔負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加強法制建設,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重任。▲
5、試述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本質上,全球化對於中國沒有影響,有影響的不是什麼全球、化,而是西化,是西方,是西方的欺騙與表現。
6、全球化對中國飲食影響
受不同因素影響,中西方飲食文化千差萬別,其用餐方式、對象、禮儀與飲食觀念也各不相同。但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各民族交流日益增多,飲食文化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借鑒與融合。中西方飲食文化的融合勢必會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飲食體驗,從而提高飲食生活質量。同時,這也成為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個縮影。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應吸取別國精華,摒棄自己的糟粕,向更完美方向發展。關鍵詞:全球化 飲食文化 文化差異 文化融合飲食文化作為與「吃」「喝」行為相關的一種人類文化現象,它與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其基本特徵與功能也反應了世界各國文化的特點。「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中國人很注重食材的相互搭配,在用料上隨意性比較大;而......
7、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優勢:經濟全球化削弱了關稅壁壘,有助於擴大出口,方便中國優勢產業走向世界,有利於中國獲得世界范圍內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助於促進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利,互惠互利。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弊端:發展中國家處於經濟全球化的下層,承接了大量低端產業,對於生態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大量外資進入,也會對本土的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造成沖擊。
去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機遇:
1、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
2、市場競爭中,各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3、科技成果快速傳播。
4、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後發優勢」的寶貴機遇。
5、環境、資源、人口等全球性的共同問題更好的解決。
挑戰:
1、把市場經濟周期性波動和其他弊端也全球化了。
2、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得以推行,導致全球范圍內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貿易。
3、局部的經濟危機容易引起全球的動盪甚至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