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政治論文?明天交.........速度 謝謝了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全球化與一體化不是一個概念。經濟全球化是同世界的多極化相互伴隨的。而所謂的「一體化」,則是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發達國家的一種霸權狂想。由於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種族習俗不同、文化素質不同、現存的政治制度不同、現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都將使各自力求採取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模式,而不可能僅採取同一種經濟模式。因此,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國界,各國的經濟就不可能走向完全的一體化。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世界經濟將是「多體共存、互惠互利」的全球化,而不可能是由某一超強國家主宰世界的一體化。
當然,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各國都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正在日益切入本國的國民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支配力量是跨國公司。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最近的統計,全球6.3萬家跨國公司通過近70萬家子公司,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個產業。它們控制著40%的全球產出、60%的貿易、70%的技術轉讓、90%以上的直接投資,一個以跨國公司為主軸的國際經濟體系正在形成。
經濟全球化亟需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即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游戲規則」,否則,經濟全球化就不會惠澤於全世界,反而會使「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可以「晉材楚用」,可以更方便展開競爭與學習;同時,經濟動盪將成常態,兩極分化有可能更嚴重,經濟霸權、文化霸權也會「應運而生」。為我們提供的機遇方面,至少有三方面:
一是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晉材楚用」。中國在這一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在利用國際上的資金、經驗、人才、技術等方面受益匪淺。
二是有利於實現產業發展的合理化。國家的競爭力有賴於產業的競爭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產業的發展將從一開始便顯露在全球的視野之中。因此,產業的進入壁壘將減少,「門檻」總體上可能降低,新興工業國家由此將獲得好處。
三是可以降低我們學習管理經驗的成本。跨國公司前來攫取利潤的同時,也必然帶來其管理經驗,我們將有更多機會從管理中學習,從學習中創新。
2、高一政治小論文..以經濟生活為主題.寫一篇≥800字的小論文..怎樣寫(今年熱點:通脹)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經濟處於平穩發展狀況,相關指標當然穩步上升,包括物價;其次是全國性的,中國經濟處於全球經濟范疇,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穩快速增長,物價每年都有波動及上揚。
目前來講,這種物價上漲還是正常的,而國家及政府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控以求經濟能持續穩步發展下去。
2007物價上漲原因:
今年以來,3至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連續三個月超過3%,5月份為3.4%。7月份以來,北京、廣州等地豬肉價格再次沖高。物價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發改委解讀物價上漲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由於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模開發生物能源,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進而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並影響到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動。近十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一直低位運行,稻穀、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現在的價格,多數低於十年前的水平,只有個別品種略高於十年前水平。但與此同時,種植養殖成本隨著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
原因之三:供求結構失衡。由於去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谷底,導致生豬存欄下降,去年下半年生豬價格開始進入周期性上漲階段。部分地區出現的疫情,也加劇了生豬供應的緊張。
專家觀點:加息無助調控物價抑制投資
在當前主要宏觀統計變數(如CPI、貨幣總量、股票指數等)存在著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們對真實世界的看法的情況下,簡單地將這些變數設定為宏觀調控的目標,調控的效果多半是會受到影響的,加息也就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物價成關注熱點 如何積極穩妥應對價格波動?
首先需要認真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及時解決糧食和副食品生產、供應、價格方面出現的問題。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基本穩定。綜合運用控制出口、增加儲備、加強監管等價格和財稅措施穩定化肥價格。 第三,要加強價格監測分析,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範價格異常波動。 第四,妥善處理物價上漲對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影響,注意把握好出台價格改革措施的時機和力度,審慎出台政府漲價項目。
「從漲價原因來分析,就可以看出不會發生通貨膨脹。造成食品價格上漲原因是糧價上漲。而糧價上漲又與國際能源短缺有關」,由於國際能源短缺,國際油價持續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場石油價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國包括我國都在加快發展玉米加工乙醇產業,「糧變油」提升了糧食價格、飼料價格,對養豬、養雞的成本有所影響,從而拉動了肉禽蛋的價格。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看來,豬肉價格上漲也有市場周期性調節的因素,因為去年同期國內豬肉價格非常低,最低時降到2.7元/斤,影響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甚至開始宰殺母豬。因此,今年春節豬肉價格就開始上漲,而受豬本身生長周期的影響,預計到10月左右肉價就將趨於平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認為,肉禽及其製品和蛋類價格上漲是生豬疫病影響、以前養殖效益太低和當前養殖成本上漲較快綜合作用的結果,國家已出台鼓勵政策,價格回落是可以預期的,而且蛋類價格已經出現了快速的回落。
「可見,食品價格上漲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國際油價帶來的糧食價格上漲影響,另一方面受市場周期因素作用,導致了今年食品價格走高。
而對於糧價,認為糧價上漲不值得擔憂,雖然短期看會對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響,但由於漲價不是因為糧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調控,「糧價上升到一定幅度後會保持平穩,不會繼續上漲」。
3、世界政治多極化議論文八百字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個國家主宰他國命運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極化成為當代世界發展的趨勢. 到目前為止,多極化並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當今世界實際情況來看,國際政治關系中存在美國、日本、西歐、中國、俄羅斯五個力量中心。五個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個地區和許多國家。五個力量中心之間存在的相互競爭、相互制約的關系,使軍事霸權主義受到更多的制約和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但是多極化趨勢與美國單極霸權企圖之間的斗爭遠未結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極化中的任何一「極」或者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具有巨大的國際政治影響力,這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的,構成了綜合國力的兩大方面。所以對多極化可以主要從經濟上實力的增強和政治上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兩個側面去理解;③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主要包括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趨勢,歐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態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西歐、日本隨著經濟實力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也在不斷加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並走向聯合。
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著形成多極格局發展的一種趨勢。
多極化趨勢無論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發展。
這是因為: 第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使單極世界構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科技和經濟實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已沒有哪一種力量能夠全方位占據絕對優勢,隨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經濟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基礎,政治多極化是世界經濟多中心和區域化趨勢在世界政治發展中的體現。 第二,世界政治多極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的結果。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較量,必然導致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格局。 第三,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成為世界多極化重要的社會基礎。 第四,多極化趨勢必然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大力量都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決不會犧牲或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屈服於別國利益。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既是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也是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國家集團所追求的目標。
美國想建立單極世界,但力不從心。歐盟一體化使歐盟的力量壯大;日本加速了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俄羅斯雖喪失了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仍不失為世界強國;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大大增強。這些國家與地區集團不約而同地主張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各種力量的分化組合以及大國關系的深刻調整有利於多極化的發展 世界多極化是在曲折中發展的。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因為:第一,美國的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的圖謀,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最大障礙。第二,世界上冷戰思維的繼續、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糾紛等,也會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沖擊。第三,多極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種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由此將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世界多極化進程將充滿矛盾和斗爭。
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意義。第一,符合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第二,有利於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願和利益;第三,有利於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第四,有利於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第五,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第六,有利於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
國際政治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是戰後世界歷史運動的一種基本趨勢,這種歷史趨勢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具體表現為三個並行發展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陣營由美國一家獨大演變為美、歐、日三足鼎立;社會主義陣營從意識形態論戰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國家以不結盟運動的形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出制衡兩極的作用。這些因素的合力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世界走向多極化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在多極化趨勢出現後,兩極格局並沒有立即瓦解,但是,由於兩大陣營的分化,兩極對抗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美蘇關系作為東西方冷戰的主軸進一步凸現。20世紀60—70年代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期,發生了一系列危機形式表現的對抗事件。此期間,美蘇爭霸態勢因雙方戰略力量的升降而有過大的變化,並由此而導致了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是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動的時期,由於蘇聯在不堪軍備重負的情況下實行全面收縮,東歐和蘇聯自身也發生制度性變化,原來的兩極對抗基礎遂告崩塌,以德國統一為標志,東西方冷戰宣告結束。由此,世界的多極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展開其新的發展進程。
4、政治論文: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國應如何應對?
(1)中國面臨的機遇。其—,世界形勢的緩和,為中國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的形勢下,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2)中國面臨的挑戰:其一,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下,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使中國的對外經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其二,正面臨著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世界兩極格局瓦解以後,軍備競賽的作用相對下降,綜合國力的競爭提到了首位。各國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發展科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各國都把科技開發作為綜合國力一個關鍵因素。如何選擇適應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並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迎接和戰勝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是當今時代向中國提出的新課題。
第三,正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挑戰。歷史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按國際經濟慣例辦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任何國家已很難保持封閉的經濟模式,所以,中國的唯一選擇,是適應這一趨勢,爭取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第四,正面臨著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考驗。在兩極格局解體以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推行強權政治時減少了前蘇聯的牽制,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
(3)面對以上挑戰,只有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才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增強綜合國力,迎接各種挑戰,盡快地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5、以全球化為主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論文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6、就以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學習與收獲,寫一篇作文800字
這篇作文的寫作思路如下:
首先點明主旨說明自己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獲得了很多收獲,接著具體寫一下《經濟政治與社會》這門課的具體教學內容,之後選取自己收獲比較大的內容,並且結合實際說明自己獲得的收獲,之後對上文進行總結。
具體的作文如下:
通過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我獲得了許多收獲和感悟。
《經濟政治與社會》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性和強烈的時代感,能讓人體會到經濟、政治與社會三者的關系,運用了歷史觀點來分析世界各國或民族的發展進程。
曾經有人說過「說當今的時事,用歷史的觀點來看問題」,因此應通過重溫歷史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同時也看到了發展已成為當代世界的主題。
《經濟政治與社會》這門課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個人生活、職業發展和社會服務的各個環節,幫助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高辨析社會現象、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結合社會時事,將知識點與社會焦點融為一體,能使人消化和掌握教學內容。
這門課令我收獲最大的是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勞動價值理論討論的是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源泉的問題。馬克思曾經多次明確地指出,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源泉和實體,但對於「勞動」的定義卻不是特別清楚。
所以說,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去認識這個「勞動」。根據查閱的資料,按照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觀點,只有物質生產部門的體力為主的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勞動。然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個以知識創新為特徵的新經濟時代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以信息技術和知識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和資本成了除勞動力之外的兩項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很明顯,現代社會勞動的形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勞動要素由以體力勞動占絕大部分變成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共存,而且體力勞動的地位還是迅速提高。我們對當代社會勞動形式這一新特點,在分析、研究勞動創造價值時必須給予充分的考慮。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必須深刻地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原理,並用它來指導自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政治經濟與社會》這門課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真理並運用到實踐中去的平台。
(6)政治小論文800字經濟全球化擴展資料:
寫課程學習和收獲的注意事項:
1、在整篇文章中要注重自己的收獲與感悟。
2、不要大篇幅列舉所學的內容,而是要讓學習的內容為自己的感悟和收獲服務。
3、寫收獲與感悟時要結合實際,可以寫一下所學的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對於全面的概括要簡略一點,著重於某個具體的知識點,對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深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