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教學策略設計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教學策略設計

發布時間: 2023-02-09 19:02:26

1、作為一名大學生該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奈的觀點和看法令人感興趣,但並非是「獨家的」。全國政協最近舉辦了「 21世紀論壇」,討論經濟全球化問題,與會的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慧炯、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劉吉等也對全球化進行了類似的劃分。但值得指出的是,各個層次的全球化並不是同時出現,經濟全球化出現得最早,是各種全球化的基礎和先導。

全球大市場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 T·萊維於 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歷史進程。參加「 21世紀論壇」的專家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在全球市場分開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地區之間的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有其內在的本質的動因。他們指出,經濟全球化於 20世紀 50年代產生, 90年代形成高潮,這有其必然性。冷戰結束後,佔世界市場 1/3的前「社會主義陣營」發生了變化,轉入了市場經濟體制,完全意義的全球大市場誕生了。

國際貿易成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因素。從世界經濟總體來看, 1978年世界貿易佔世界 GDP的比重僅為 9.3%,而 1998年上升到 24.3%,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

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力和載體的跨國公司大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據統計,跨國公司的產值佔世界總產值的 40%,國際貿易的 60%,國際技術貿易的 60%— 70%,對外直接投資的 90%。聯合國貿發會議《 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在推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高速發展上起到了主導作用。我國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陳文敬指出,跨國公司通過在海外設立子公司,不僅可以繞過許多壁壘,迅速掌握當地的市場需求,有效利用當地資源,也可以通過內部貿易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便促成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全球化,使經濟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全球化。

「新經濟」出現,催生了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突飛猛進,人類知識所形成的第三次技術儲備在通訊、計算機和網路領域不斷釋放出來,在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上加以體現,發生了信息革命和數碼革命,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把各個國家和各個機構連在一起,人類在這個全新的基礎上進行生產、貿易、科研、學習,開展各種社會活動並進行文化交流,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瑞典愛立信集團公司董事長拉斯·蘭姆維斯評論說,互聯網和數字通訊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變成現實,構成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機遇與挑戰

2、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如何處理好國際關系?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正確把握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盪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范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國關系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升,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盡管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因而勢必繼續加大窮國與富國的發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於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

3、知識經濟與全球化對教育的需求和挑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許多國家開始實行「知識經濟」,通過剖析知識經濟的發展歷程,進一步揭示了大學系統是如何更直接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從而突顯了大學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進程中可以發揮的關鍵作用:促進知識生成和傳遞,通過教學、科研與商業機構密切接觸。本研究將為國家政府如何制定有利於最大限度發揮大學的作用,促進高校知識遷移和經濟發展的高等教育策略提供有益啟示。

4、經濟全球化下如何提高員工素質策略研究

一、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必要性1、時代需要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進入新世紀以來,金川集團公司緊緊抓著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以及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全面實施「依靠科技進步,立足全球發展,實施國際化經營」的發展戰略。在這個時期,公司面臨著國內外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面臨的挑戰與沖擊也日益嚴峻。能否建立一支適應國際化經營的高素質員工隊伍,直接關繫到企業的前途和命運。2、技術創新客觀上要求員工隊伍的高素質。近年來,隨著公司做大做強的目標要求,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應用,新科技與新知識的含量不斷加大,知識的老化過程加快,員工素質與崗位相適應要求越來越高。而重視教育、強化員工素質,則是緩解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3、公司發展要求員工素質的同步提升。「十一五」 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公司改革與快速發展的攻堅階段。企業急需一批高素質的員工隊伍。4、公司健康發展,安全生產長期穩定必然要求過硬的員工素質。安全是公司快速、健康發展的永恆主題,安全能否確保,起決定作用的是員工的素質。因此,固本強基,夯實安全基礎,最首要的任務是強化員工的素質。二、公司員工素質存在的問題1、部分員工思想觀念滯後。一是憂患意識差。對公司面臨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嚴峻形勢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危機感。二是競爭意識淡薄。隨著企業制度的建立健全並進一步實施,競聘將成為企業的主要方式。對崗位的撤並及人員調整,部分員工缺乏競爭意識。三是學習觀念落後。知識經濟的到來與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與現代企業相適應的新知識、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強綜合素質培訓。員工的臨時突擊、應付考試的學習態度遠遠落後與現代企業的終生學習觀念。2、部分員工業務素質薄弱。一是理論基礎不扎實。公司的許多工種多為熟練工種,崗位技術性有高有低。部分員工沒有經過規范、嚴格的專業教育,對規章的學習教條、孤立,無法達到前後聯系、融會貫通,完全憑經驗幹活。二是非正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差。主要表現為:遇到問題心中沒底,基本作業技能不過硬,與崗位技能標准還有一定差距。三是發展潛力不足。員工在新技術、新設備面前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在實現現代知識與技能高度一體化的進程中存在困難。三、員工素質問題的原因分析1、部分員工文化基礎差、起點低。員工的文化水平是業務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礎。部分員工基本上來源於社會招工、對專業的理論缺乏系統的學習,理論根基不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業務技能的全面提高。2、還有部分員工雖然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但隨著近幾年科技發展及設備更新的加快,他們的專業知識日趨老化,而理論基礎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們進行知識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礙。四、提高員工素質的對策2、積極開展提高員工素質的學習活動,按照公司提出的崗位技能要求,努力營造思想解放、思維創新、與時俱進、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特別要在員工中開展學政治、學經濟、學法規、學技術、學工藝、學管理的學習競賽活動,及時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並從中獲益,從而使員工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都朝著有利於自身整體素質提高的方向發展。3、加強傳幫帶,把「艱苦奮斗、敢爭第一」的金川精神發揚光大。企業員工身處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並且對以往的歷史文化和科學技術具有承前啟後的推動作用,充分利用我公司擁有的一大批技術骨乾和專業能手,通過技能比賽和黨員帶群眾、師傅帶徒弟等活動,在整體方面提高企業的專業技能素質和管理經驗。4、強化培訓質量,是提高員工素質的主要途徑。企業必須不斷探索適合員工特點的模式和教學方法,改變籠統的講座方式,而採用課堂教學、實操演練、案例分析、現場模擬、研討交流等多種教學方法,因人施教,分層施教,力求以員工易於接受培訓內容的教學模式開展培訓,全面增強培訓效果和提高培訓質量。5、完善機制運作,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的推動力。強化教培管理,提高員工素質,關鍵在於學習培訓機制的完善與有效運作。健全機制、規范落實是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的體制保障。6、完善「育人、用人」一體化機制。企業要形成有力的發展機制,關鍵要促成「育人」與「用人」的一體化,形成競爭上崗的環流機制。將「上崗靠競爭,競爭靠技能」和「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觀念貫徹企業用人制度的始終。促使員工變壓力為動力,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學習技術、鑽研業務,為自己上崗,競崗和獲得更高的企業效益而不斷提高素質,從而有效推進企業員工素質的自覺提高。總之,企業間的激烈市場競爭,實際上是企業高新技術的競爭,也就是企業高新技術人才的競爭。要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就必須把加快人才培養,全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高超技能作為企業興旺發達的百年大計來抓。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5、初中地理:中國和卡達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意義

《國際經濟合作》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本節課教學內容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合作中重要的國際組織兩部分,在學習的過程中,分析原因並討論開展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合作中產生的重要的國際組織的原因。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國際組織的產生,認識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舉例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性。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課前收集,分析和整理資料,主動獲取知識。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建立合作小組,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團結精神,培養學生熱愛世界和平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國際經濟合作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2:教學難點國際經濟合作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教學方法】多媒體展示:創世情景法、自主學習法、師生互動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2019年4月26-2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標志,講解「一帶一路」的含義來介紹國際經濟合作的含義,接著圖片展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小轎車的生產來了解國際經濟合作的意義。國際合作是指有多國共同研究、製造、銷售某種產品的生產方式,這種合作可能是大公司的自願聯合,也可能是有關國家政府的撮合而形成的,其基礎師國際分工。二. 國際合作的背景和好處: 通過國際合作,可是發達國家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和廉價的原材料,可是發展中國家獲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以及資金支持,縮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三:共同討論:我們巨野縣核桃園鎮要引進外資發展經濟,你認為有哪些優勢?可以從哪些方面與外商合作?四:重要的國際組織:1. 聯合國2. 國際世界貿易組織等【課堂練習】1.李老師買了一輛轎車。該車由美國設計師設計,發動機採用德國技術,控制系統中的部分零件來自日本。這輛汽車的生產,反映出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 ( )
A.國家間的經濟發展各自獨成一體B.產品生產的分工協作越來越不明顯C.經濟全球化已成世界潮流D.地區沖突持續,矛盾不斷激化2.2012年3月19日美國商務部做出裁決,欲對中國輸美鋼制車輪產品徵收巨額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中國政府認為此裁決不公平,應到下列哪個國際組織提起申訴 ( )A.世界衛生組織 B.世界貿易組織C.國際奧委會 D.聯合國 3. 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和具有世界意義的區域合作組織,現有成員國21個(圖中陰影所示)。讀圖回答3~4題。3.從圖中可知, 「APEC」的成員主要分布在 ( )A.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B.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C.非洲、大洋洲、亞洲、北美洲D.非洲、南美洲、歐洲、亞洲4「APEC」屬於 ( )A.全球性的政治組織 B.全球最大的衛生組織C.非政府間的組織 D.政府間的組織5.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A獨立化 B分工化 C全球化 D精細化6.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資源、技術、人才、信息逐漸成為:A共享的財富 B競爭的武器C競爭手段 D商業秘密7.全球環境問題突出,應當倡導:A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B努力發展經濟,忽略環境問題C資源都從外國進口 D減少或者不用資源8、當今世界的主題是  和  。
9、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人口爆炸、資源危機、環境污染B、國家爭端、領土爭端、人口爆炸C、經濟封鎖、資源危機、石油危機D、大氣污染、石油危機、人口爆炸 【板書設計】國際經濟合作: 1.經濟全球化2 .重要的國際組織【課堂小結】目前世界的矛盾和沖突雖然很激烈,但是和平與發展仍然使我們生活的主題,我們要倡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國際合作,特別是經濟全球化,促使我們的世界和平與發展。【課後作業】課下把同步訓練完成。【課後反思】新課程標准對本節教學內容的要求是了解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存在的差異,理解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課本教材加上多媒體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開放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學情分析相對於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說,經歷了基本的小學《科學》的學習後,對於地理有了一個大概的理解,進入初中後,學科增多了,知識量加大了,許多學生對教材不適應,他們對地理的學習也是簡單的背誦,其實他們不知道中小學教材在教學重點上有所不同,以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為主,培養學生學習應用為主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地理學習能力,努力使學生在初一的基礎上多讓學生操作教具讓學生感興趣產生學習興趣,立足課堂,加強讀圖。注意教會學生讀圖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到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認認真真、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地理課。效果分析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問和學生應答是傳統課堂知識傳遞的主要形式,縱觀中學地理課堂「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再問——學生再答」的教學模式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教師是課堂提問的主角,學生提問的機會很少甚至沒有。從這節課上也可以看出沒有安全把學生放到主體的地位,應該積極調動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時刻保持著對地理現象的疑問是我們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追求。以後我要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適當追求形式的新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第一節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目的是使學生認識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本節內容由「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的組織」兩部分組成,本節課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教材選取「經濟全球化」為本節內容,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不僅使學生了解當今及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更培養了學生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精神。教材在介紹當今世界出現經濟全球化現象後,重點闡述了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每個國家而言,它既是機遇,更是挑戰。特別是經濟薄弱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的風險、挑戰更加嚴峻。讓學生加深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當今世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合作越來越密切,應運而生的國際合作組織也在不斷增加,教材以「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使學生了解在國際經濟合作中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讓學生了解各種國際經濟組織在經濟全球化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評測練習 1.李老師買了一輛轎車。該車由美國設計師設計,發動機採用德國技術,控制系統件來自日本。這輛汽車的生產,反映出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 ( )A.國家間的經濟發展各自獨成一體B.產品生產的分工協作越來越不明顯C.經濟全球化已成世界潮流D.地區沖突持續,矛盾不斷激化2.2012年3月19日美國商務部做出裁決,欲對中國輸美鋼制車輪產品徵收巨額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中國政府認為此裁決不公平,應到下列哪個國際組織提起申訴 ( )
A.世界衛生組織 B.世界貿易組織C.國際奧委會 D.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和具有世界意義的區域合作組織,現有成員國21個(圖中陰影所示)。讀圖回答3~4題。3.從圖中可知,「APEC」的成員主要分布在 ( )A. 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B.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C.非洲、大洋洲、亞洲、北美洲D.非洲、南美洲、歐洲、亞洲4.「APEC」屬於 ( )A.全球性的政治組織 B.全球最大的衛生組織C.非政府間的組織 D.政府間的組織5.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A獨立化 B分工化 C全球化 D精細化6.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資源、技術、人才、信息逐漸成為:A共享的財富 B競爭的武器C競爭手段 D商業秘密7.全球環境問題突出,應當倡導:A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B努力發展經濟,忽略環境問題C資源都從外國進口 D減少或者不用資源8、當今世界的主題是  和  。9、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人口爆炸、資源危機、環境污染B、國家爭端、領土爭端、人口爆炸C、經濟封鎖、資源危機、石油危機D、大氣污染、石油危機、人口爆炸課後反思新課程標准對本節教學內容的要求是了解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存在的差異,理解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課本教材加上多媒體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開放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課標分析
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南北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在世界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發展中,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在我國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使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加速現代化進程。這些都給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挑戰和有待碳素的新課題。關注全球問題和我國面臨的發展問題,建設符合時代發展的地理課程。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定位系統等,地理信息系統的廣泛運用給地理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節課就是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各國個成體系,相對封閉的經濟格局被打破,資源、技術、信息、人才成為全球共享的財富,各國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產品分工越來越顯著,大量跨國公司和重要的國際組織油然而生,世界各國的經濟更加相互依賴、相互融合、向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5
百度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初中地理_國際經濟合作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後反思
《國際經濟合作》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本節課教學內容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合作中重要的國際組織兩部分,在學習的過程中,分析原因並討論開展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合作中產生的重要的國際組織的原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國際組織的產生,認識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舉例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課前收集,分析和整理資料,主動獲取知識。
第 1 頁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合作小組,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團結精神,培養學生熱愛世界和平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國際經濟合作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教學難點
國際經濟合作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教學方法】
多媒體展示:創世情景法、自主學習法、師生互動法、合作探究法等。
第 2 頁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2019年4月26-2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標志,講解「一帶一路」的含義來介紹國際經濟合作的含義,接著圖片展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小轎車的生產來了解國際經濟合作的意義。國際合作是指有多國共同研究、製造、銷售某種產品的生產方式,這種合作可能是大公司的自願聯合,也可能是有關國家政府的撮合而形成的,其基礎師國際分工。
第 3 頁
二. 國際合作的背景和好處:
通過國際合作,可是發達國家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和廉價的原材料,可是發展

6、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教案範文

<

7、案例 關於經濟全球化的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動的歷史時期。兩極格局已經終結,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將是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有可能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國際形勢仍然動盪不安。世界各種矛盾在深入發展,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和宗教紛爭突出起來,甚至釀成流血沖突和局部戰爭。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更加惡化,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盪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冊第34-35頁

在和平穩定中謀求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世界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加深。生產布局,投資走向,金融往來,科技開發,人才培養,乃至環境保護,都跨越了國界。世界貿易的增長幅度大大超過了世界經濟的增長幅度。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業滲透,經濟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速度加快。這樣一種全球經濟的發展肯定不能長久地建立在少數國家發達、多數國家落後的基礎上。世界經濟需要新的動力,世界市場需要新的補充。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興盛,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希望所在。
佔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們的落後和貧困,主要是歷史上殖民主義統治以及現實的不公正、不合理國際經濟秩序造成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從本國國情出發,已經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事實證明,只有走這樣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這一潮流在新的世紀中將會更加壯大。在我看來,如果說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國際局勢演變的一大特徵,那麼它們在經濟上的騰飛則將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新格局的一個重要標志。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富強,數十億人民徹底擺脫貧困的桎梏,將為各國提供巨大的貿易和投資機會,為新興科技和產業開辟廣闊的市場,給全球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發展階段。同時,發展中國家的興盛,還將為多極化格局奠定健康的基礎,為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有利條件,使持久的世界和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言以蔽之,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興旺發達,將是對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貢獻。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1995年11
月19日),《人民日報》1995年11月20日

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范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國關系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升,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盡管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平力量進一步增強。要相互尊重與平等互利,不要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要對話與合作,不要對抗與沖突,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1997年4月23
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2469頁

當前國際形勢總體上繼續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各種區域性、洲際性的合作組織空前活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增強。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各國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的呼聲日益高漲。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維護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斷增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爭取一個良好的國際和平環境和周邊環境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擴大軍事集團、加強軍事同盟,無助於維護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利用「人權」等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的現象還很嚴重。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而引發的局部沖突時起時伏。世界仍不安寧。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
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
編》上冊第41-42頁

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有這樣幾種趨勢值得我們注意。一是世界經濟技術合作加強,全球化趨勢愈益明顯。經濟市場化、貿易與投資國際化、區域經濟合作化的步伐加快,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存度增加,合作增強,摩擦和競爭也在加劇。全球市場、資金、資源的爭奪矛盾更加尖銳,世界范圍的貿易競爭和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較量越來越激烈。二是世界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各國更加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和關鍵技術。國際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下一個世紀將進入信息經濟、科技先導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時代。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三是國際金融越來越活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近些年,國際資本流動加快,但金融風險也隨之加大,金融市場動盪不定,特別是今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風波,波及世界許多地區。我們要密切注視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為我所用,努力做到趨利避害。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7年12月9日)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但各國在擴大開放時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注重提高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應本著責任與風險共擔的精神,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因而勢必繼續加大窮國與富國的發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於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1998年11
月18日),《人民日報》1998年11月19日

冷戰結束後,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期,其間會充滿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激烈斗爭。世界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對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多極化趨勢,反映了國際關系的深刻變化和歷史的發展,有利於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種力量的發展仍很不平衡。
《在武漢主持召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1999年
5月30日)

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在繼續發展,國際形勢總體上仍然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盡管天下仍很不太平,但在較長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將是一個充滿復雜斗爭的長期過程,但這一歷史方向不可逆轉。這是黨中央在科學分析當代世界矛盾,全面審視和平力量和戰爭因素消長的基礎上作出的重要判斷。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11月15日)

展望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有三個動向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一是世界范圍內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興產業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產業的發展,促使傳統產業發生變革。新產品層出不窮,高科技產品在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西方國家企業購並風潮迭起,大大提高了它們搶占市場、壟斷技術、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二是科技進步突飛猛進。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信息技術的開發,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運用,使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知識或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生產和運用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各國的綜合國力競爭將更加倚重於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三是跨國公司的影響力日益增大。跨國公司的迅速擴張,引起了投資方式和國際分工的變化,加速了生產、投資、貿易、金融的全球化,密切了國際經濟聯系,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給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也不同程度地帶來了風險。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占據明顯優勢,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利用機遇和防範風險的能力較弱,相對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策略把握不當,其金融、經濟就會面臨風險和沖擊。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全面分析國際經濟形勢,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經濟全球化趨勢已經和正在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我們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一定要增強緊迫感,努力使自己發展得更快、更好。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11月15日)

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和平與安全。這種多極化格局,不同於歷史上大國爭霸、瓜分勢力范圍的局面。各國應是獨立自主的,各國的相互合作及各種形式的夥伴關系,不應針對第三方。大國對於維護世界和地區的和平負有重要責任,大國應該尊重小國,強國應該扶持弱國,富國應該幫助窮國。
《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9月6日),《十五大
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第1353-1354頁

現在,國際局勢總體上繼續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如何在新世紀里實現世界的健康、穩定和普遍發展,是擺在各國人民和政治家、企業家面前的緊迫課題。
必須看到,現在世界各國的發展仍是相當不平衡的,南北差距不斷擴大。我們應該全面審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並加強對這種進程的正確引導和管理。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給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帶來眾多的創業機會,但也伴隨著更快的技術創新、更短的產品壽命周期、更快捷的資本流動和更激烈的人才競爭。這就要求國際社會應對資本的跨國流動加強有效監管和合理規范,並制定和實施適應市場迅速變化的新的經濟技術國際規則,也要求人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術。
——經濟全球化,由於發達國家的主導,使各國各地區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和水平進一步出現差異。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發展更趨艱難,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這不僅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我們需要的是世界各國平等、互惠、共贏、共存的經濟全球化。我相信,亞太經合組織作為一個重要的地區組織,在促使經濟全球化進程朝著趨利避害、有利於南北國家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方面,應該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二○○○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界領導人峰會午餐會上的演講》
(2000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2000年11月16日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長期存在。這是影響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一個基本因素。走向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徵。新世紀初期,世界各大力量和地區性強國或國家集團,將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進一步彼此借重,相互牽制,競爭共處。由於世界民主與和平力量的壯大,未來的多極化政治格局,不同於歷史上列強爭霸的政治局面。這種多極化是與日益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它的最終形成將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相當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
《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12月11日)

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徵。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創新、知識應用、貿易投資和金融活動日益國際化,各國經濟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有利於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全脫離世界經濟而孤立地發展。如能加以正確引導和駕馭,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穩定。
同時也應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現在,經濟全球化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它們經濟科技實力雄厚,掌握著國際經貿組織以及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權,在全球化中獲益最大,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地位。西方發達國家,通過跨國公司和受它們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加緊向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滲透和擴張,在全世界爭奪資源和市場,同時極力推行它們的發展模式、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企圖通過經濟全球化實現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這使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和威脅。目前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正在導致南北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一些經濟技術條件比較差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危險。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現金融震盪,就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造成強烈沖擊。經濟全球化不僅加劇著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市場和資源方面的競爭,也加劇著一些國家內部的貧富矛盾,引發社會沖突。總之,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長期安寧的。
《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