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談你對經濟全球化與文學民族化的認識
我不是什麼學者,也不是什麼大人,我只是初二學生。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我看過很多書籍,我就說說我們學生眼裡的藝術吧。
首先,我們學生認為的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可以完全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稱之為藝術,例如微不足道的一個盤子等。我們心中的藝術就是給人美好的,讓人看了可以贊不絕口的。但是有時偶們也會覺得,只要自己的靈感有了升華,所創造出來的就是藝術。藝術,現實,是可以共通的,藝術總是建立在現實上的,比如你看到了思考者雕塑,突發奇感,就可以創造出另外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東西。甚至當你看到某些事情的發生,也會突發靈感的。所以藝術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另外,用一句話來詮釋它們的關系,是張謇說的:父教育而母實業。藝術與現實也是具有此種關系的。
現實給予藝術的靈感,是其的來源,現實又因為有了藝術,可以使現實增加更多的靈感來源和休閑的.娛樂的.修身養性的東西,可以使現實更加藝術化。
當然,藝術與現實還是有區別的,藝術總是歸藝術,不可能完全的現實化,雖然藝術有時候可以帶給人錢財.快樂.內心的豁達等等財富,但是有些藝術,人們無法理解,就像有些人喜歡莫言的文章,有的不喜歡,這要關繫到人們的內心世界的,只有最能與人理解的藝術,那才能完全與世界合體,不過也不能包括所有的,例如圓明園,它是一個藝術瑰寶,卻被英法聯軍無情的破壞,這是藝術的一種悲哀啊。
說了這么多,總結就是:藝術就是生活的靈感,包括靈感的來源和靈感的創造。
區別就是:藝術過於的藝術會被世界淘汰的。例如圓明園和巴特農神廟。
我突然有點靈感了,藝術來了。
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我們如今的技術,是不是已經可以臨摹古跡或是直接復印,水印了。為何我們不用機器去又復制一份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呢?因為它是古遺跡,時間歲月的重量是比現實社會的技術高一個等級的。為什麼又不多印些蒙娜麗莎呢?因為她也是達芬奇的親筆和留下的歷史遺跡,歷史藝術,這種藝術是不可能被現實經濟發展水平同步的。不可能傳媒業的公司會復制蒙娜麗莎去賣吧,最多就是那種山寨的墊子之類的東西而已。又為何我們不能重新整修圓明園呢?只有復原圖,因為一是技術不夠,二才是最重要 的一點,那就是人類已經沒有了當初要修建圓明園時的靈感。如果現在人類再次用經濟去重整圓明園,相信即使復原了它,也不會像當初那樣的能震驚世界了。又是為什麼如今已經沒有一部能像紅樓夢那樣的小說了,也是藝術靈感來源出了問題了。即使經濟發展再快,即使高新技術的普遍崛起,被人類忽略的靈感才是真能創造藝術 的重要願因。這就是經濟發展水平與藝術生產不同步的願因。還有例子:現在人人都能寫作文,創作歌曲吧,但是有的人創造出來的好,有的又是不好的,是為什麼呢?因為靈感和學問,現在有誰能像海明威那樣,雨果那樣 的人呢?估計少之又少,靈感還是需要用心的。未來註定中國的經濟發展的水平會越來越高的,但是如果沒有人用心去創造靈感藝術,就不會有所謂的藝術和所謂的創新以及所謂的促進我國發展的標志。如今,美國有蘋果微軟谷歌等,法國有雨果,日本有它強大的經濟體系,芬蘭有諾基亞,中國有什麼能值得讓世界學習的?恐怕就只有孔子這類人了吧,可是我們的第二個孔子會在什時候出現呢?這就不僅需要經濟水平的提高,更需要的是藝術對於人類 的熏陶更濃重才好。
以上是個人對這些的看法。我只是個初二學生,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望指出。多給批評才好呢。若有說錯的地方,也歡迎指出。求學習哦。
2、民族化,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區別
民族化,全球化基本屬於一個概念好比一個詞(地球村) 比如我們中國是56個民族一個家,全球化也是這個意思全球一個家。國際化往往是指合作的,比如中美合作。
3、「世界歷史」理論對我們理解全球化有何啟發?
近些年來,全球化問題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所謂「全球化」,目前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全球化泛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和產生以來,至今仍在繼續的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日益拓展和加深的過程;狹義的全球化則特指20世紀70年代第三次科技產業革命以來,特別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以來,世界經濟政治關系的一體化趨勢。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漸進歷史過程,是世界現代化的最新階段,它為每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發展都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人們作出審慎的選擇和回答。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特別是其「世界歷史理論」,為我們認識、分析全球化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工具。
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因而每個國家和地區在納入全球化軌道時,都會有不盡相同的戰略考慮和政策取向。類似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進入全球化過程中,必須有一個趨利避害的「選擇性進入」或者說「創造性進入」的問題。這種「選擇性進入」或者說「創造性進入」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在全球化過程中,維護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自身特色的「民族化」,從而對世界文化和文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4、經濟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存在著兩個方面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義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具有較強的發展勢頭,而且,全球化也越來越深入。從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關系來看,全球化與民族主義之間同樣存在著兩個方面的表現形式,其一是一致性,其二是差異性。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矛盾的特徵決定了二者存在著矛盾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全球化對民族主義產生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民族主義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兩面性。
5、文化相對主義的民族化與全球化的沖突
<
6、高等教育如何適應經濟全球化
三、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們應如何應對 參加論壇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談論得最多、見解最豐富、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是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正確的應對策略措施。 1.關於國際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這幾乎是與會專家學者一致的共識。 什麼是教育的國際化?雖然認識不盡相同,其主要涵義卻大同小異。比較典型的說法,如楊德廣認為,"所謂高等教育國際化,就是加強國際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積極向各國開放國內教育市場,並充分利用國際教育市場,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要適應國際交往和發展的需要;要培養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也有的學者認為,"國際化'不等於'全球化,'全球化'更凸顯一種整體性和一體化的傾向,而'國際化'規定以民族國家的國情、文化的豐富多樣為前提的,是基於國家利益出發的國際化。"多數學者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物質基礎,又要求高等教育加強國際交流、培養適應全球化的高素質人才、發展國際教育產業;教育國際化除經濟因素之外,還有與之相關的政治斗爭需要、國力競爭需要、文化和意識形態競爭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發展需要等多種因素;高等教育國際化在共享教育資源、教育市場、人才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同時,也尖銳地存在著教育資源的壟斷和不公平競爭,存在著教育趨同與文明疏異的分野,存在著國際化和民族化的矛盾。 高等教育既要加快國際化進程,又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國家教育方針、堅持和發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對此,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蔣作斌提出並論述了"國際融合"的教育理念。他認為,"高等教育的國際融合,是指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通過相互交往、相互吸收、相互借鑒、相互作用而形成為一個整體的過程及其結果。"他認為,融合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開放;二是互動;三是創新。他認為,"只有立足本國並面向世界,走向國際化,這種融合才能夠健康發展並得以實現。"同濟大學校長吳啟迪教授則認為。"國際化不同於全球化,全球化更凸現的是一體化的趨同,而國際化強調的是以民族間存異為前提。"中南大學校長胡冬煦從新合並建立的中南大學辦學實際出發,考慮到經濟全球化與大學的使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辦學理念。 2.關於教育市場和教育產業化。教育是否具有產業屬性?在論壇的大會交流發言及許多論文中,均對此有比較肯定的論點。湖南省省長助理許雲昭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驅使之下,各國教育被迅速推向國際大市場,教育由單純消費性公共事業正逐漸變成有利可圖的產業。很顯然,一個日漸繁榮活躍的國際教育市場已經形成和正在發展。中國再也無法逃避更不應該放棄這個日益壯大的教育市場。"上海市教委主任張偉江《淺論教育服務產業》論文認為,教育必將成為一項巨大的服務產業,是人人都不可缺少的服務產業;但從經濟全球化的高度審視教育服務產業,必須遵循為社會各類人員和各類部門服務的多層次原則,必須遵循責任、效益、競爭等產業運行規則,必須建立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合理經濟結構。 在小組討論中,有的認為教育具有產業屬性但不能產業化;有的認為教育主要是公益事業,視教育為產業是有害的;有的則認為應把教育和辦學分開來,辦學是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不能在教育與辦學之間劃等號,教育不是產業、不具有產業屬性,而辦學則應考慮按某些產業規則進行運作,具有一定的產業性。 3.關於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交論壇的論文中,主要論點有: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世界發展進步的一種趨勢,因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興起、國力競爭激烈而加快了大眾化的步伐,成為多數國家的一項國策或爭取實現的目標;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一項重要策略,不實現高教大眾化,就無法回應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經濟全球化是高教大眾化的物質基礎,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我國加快了高教大眾化步伐,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既要保持快速的步伐,又要根據國情和經濟增長速度,實事求是,適度超前。 四、關於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 原西北大學校長、現清華大學教授張豈之認為,"經濟全球化向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兩個課題":第一,在西方文化的挑戰下,我國高等教育如何對待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第二,經濟全球化展現了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信息時代正向我們走來,我國高等學校如何深化科學技術教育。他認為,文科教育應當成為綜合素質教育的基礎、引導和保證,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應當相互滲透和綜合化。他特別指出,如果只有科學技術發展而沒有社會倫理或科技倫理與之滲透和配合,科技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危害人類和社會。只有科學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體現正確價值取向的人文精神作為科學技術的依託,科學技術才能成為人民的福音,而不致變成殘害人類的毒物。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認為,"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和自然科學教育同等重要"。他指出:沒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社會技術的運用和支撐,現代化大生產中的協同勞動幾乎不可能出現;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一樣,都是社會生產力形成的決定因素;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劃分,只是作為知識領域的一種學科的劃分,而非實踐的劃分;它們雖然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但在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對象、以實踐為標准來體現其客觀性和科學性方面並無差別。
7、如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化理解為個性化。個性化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化而非國際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稱新科技革命,興起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它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另外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技術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