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選擇題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選擇題

發布時間: 2023-02-08 09:12:43

1、2010高考政治答題方法與技巧

一)政府(國家)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政府(國家)在政治學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學)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政治學)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經濟學)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場經濟開放性的要求;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④對外貿易的作用。

4、(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加強黨的建設;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⑧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⑨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掌握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結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③加強管理,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④採用先進技術,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⑥經營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還要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⑨企業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

⑩堅持科學發展觀。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個人消費品的分配;

⑵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制度;

⑶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⑷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⑸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⑴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⑶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⑷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⑹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⑺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及加強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⑥(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2、高中政治 專題強化訓練的答案!

(一)政府(國家)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政府(國家)在政治學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學)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政治學)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經濟學)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場經濟開放性的要求;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④對外貿易的作用。

4、(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加強黨的建設;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⑧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⑨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掌握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結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③加強管理,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④採用先進技術,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⑥經營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還要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⑨企業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

⑩堅持科學發展觀。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個人消費品的分配;

⑵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制度;

⑶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⑷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⑸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⑴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⑶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⑷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⑹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⑺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及加強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⑥(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3、高中政治答題技巧

《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生活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政府職能;③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應該堅持的原則;④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⑤自覺接受人民監督;⑥樹立政府權威;⑦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生活依據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生活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落實科學發展觀; 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⑨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生活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落實科學發展觀;政府(國家)在政治生活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生活)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政治生活)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經濟生活)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求; ②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③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④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⑤對外貿易的作用。
4、(生活與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④執政理念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加強黨的建設;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⑧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面向市場,掌握市場信息,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創立自主品牌,形成競爭優勢;(創新、科技和管理)
④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節能環保)
⑤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發展方式) 。提高勞動生產率,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效益);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質取勝,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開發和國內市場,改變過於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外貿出口);
⑥提高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水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誠信經營,實施名牌戰略,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誠信、品牌)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兼並、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規模)
⑨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 積極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利用世貿規則)
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等等。個人消費品的分配;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2)勞動者: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要促進勞動者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3)勞動者:積極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努力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成為創新型人才。
(4)投資人:拓寬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5)納稅人:權利義務,依法納稅。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高考政治解題方法與技巧
(一)、政治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解題的一般思路:審題干→對照題肢→排除→擇優
⑴審題干:①審設問,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搞清楚要選的內容,即題意,以及要選的知識點范圍;②審主體,明確要選的主體是誰;③審材料,抓住關鍵的字、詞、句,進一步明確題意、主體、范圍。
⑵對照題肢:通過回憶相關知識,逐個對照題肢,尋找題肢與題干一致的的選項。
⑶排除:凡與題干所要求的知識點不相符的選項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過第一排除後,只剩一個選項,這個選項則為應選選項。如果剩2個以上的選項,則要進入第二次排除,即擇優。
⑷擇優:在第一次排除後,對剩下的選項進行「擇優錄取」,將其中最符合題目要求 (題意、范圍、主體) 的選項選出來作為應選選項。
下面是解答選擇題一般思路的圖示:

(二)、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方法

解題的一般思路:
1、一般思路:讀題→審題(審設問、審主體、審材料)→聯想(教材知識、時政知識)→撰寫提綱→答案要點(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
解答非選擇題的一般思路的圖示如下:
2、審題要求:
⑴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即回答「是什麼」、或「為什麼」、或「怎麼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
⑵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
⑶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
3、答題要求:
⑴聯想相關知識:通過審設問明確要考查的知識點或知識范圍,然後通過審材料,確定要調動和運用哪一個,或哪幾個知識點。在聯想相關知識時,除了運用設問中所要求的知識點外,還要從該知識點的知識網路中調動一些能解答該題的相關知識點。或者將該知識點分解為幾層意思,並以每層意思作為小論點來展開分析,分析中應結合材料中相關信息(即材料語言)。這種情況在解答「怎樣體現」類的試題時經常用到。
⑵擬寫提綱:通過審題,明確了答題的類別、設問的主體,以及考查的知識范圍和題意後,必須在草稿紙上擬寫提綱,這個提綱不要求寫出每個要點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寫出提示性的字或詞。然後,依據這個提示性的提綱逐條寫出答案要點。
⑶組織答案要點:整個答案必須是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的有機結合,但每個答案要點不強求三種語言結合,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兩種語言的結合。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審題過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麼——看設問
怎麼看——要看出設問的范圍(政治科的考點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三個部分,哲學常識又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價值觀四個部分);角度(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指向主體特殊的限制與要求等,並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
2、抓:抓什麼——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中心意;
怎麼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導法」來抓;
3、領:領什麼——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麼知識原理;
怎麼領——從題目的材料出發,去思考該題所處的時政背景,從而判斷出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想考查什麼知識內容
4、聯:聯什麼——緊扣題目的材料聯系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
怎麼聯——回想相應的教材知識網和相關熱點背景,准確完整的聯想。
5、列:列什麼——列出答題綱要;
怎麼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內容,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內容按先後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點。
6、思:思什麼——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
怎麼思——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答案組織要求注意「六個化」
1、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來進行;
2、答案組織要點化: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4、答案結構邏輯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後、微觀、宏觀等邏輯關系
5、答案編寫完整化:各要點要支持原理+方法論、觀點+材料、基礎分+提高分等三個方面的統一(提高分是指要聯系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最新時政精闢觀點,進行創造性答題而爭取加分);(內在美)
6、字跡書寫整潔化:要注意該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題型一、「體現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體現型的設問中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字眼。
【解題技巧】: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系——梳理——作答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
二聯系:聯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三梳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點,作答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題型二、「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說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麼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變化.
【解題技巧】:不管是哪一種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同上
題型三、「為什麼(原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說」,「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是為了解決現狀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種: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系教材知識來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么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題型四、「怎麼辦(對策)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題技巧】:解答此類題目時,可採用定點法,同題型一。
凡是經濟生活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6)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政府職能和堅持政府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題型五、「意義或影響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等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一〉、經濟意義
1、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⑥、(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2、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義
1、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2、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和弘揚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題型六、「認識(評價)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評析)某一現象」等。
【解題技巧】: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做法」的解題思路來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麼」——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依據——是說(做)這件事的經濟生活、哲學、政治生活的理論依據;
重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說(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後果。
「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准備怎樣做這件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回答時先原理,後結合材料要全面,辯證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態度要鮮明。
題型七、「啟示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為背景,要求談談該事例、事件的經濟生活、哲學、或政治生活的啟示,其形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等,重點是考查考生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強調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
【解題技巧】: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材料說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們應該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偏重於回答「怎麼辦」,答題時格式應為「原理+材料說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應該怎麼辦」。
答案一般寫明原理或知識點,做到觀點材料的結合即可,不必詳細展開去分析。
題型八、「依據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主要是分析黨和政府解決某問題的措施的經濟生活、哲學、或政治生活依據。一般來說其設問主要有:第一,確定某知識范圍,要求分析或說明材料對應的某方面的理論依據;第二,未確定某范圍,要求從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論依據。
【解題技巧】:答案構成:(1)未限定某觀點,則應從不同角度分析,選擇主要的幾個觀點,每一個觀點都按照「原理、方法論+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簡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則依據這一觀點包含的辯證思維層次進行分析。按照「觀點+題中的做法或言論是如何抓住或符合(違背)這一觀點的+意義」模式作答。
題型九、「圖表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圖表式論述題的圖表一般由「表題、圖表(圖表的形式常見的有表格式、坐標式、餅狀式、柱狀式、曲線式)、注釋」三部分組成。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組成。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別(或共同)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2、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聯系;
3、請你談談對表格所反映現象的認識,或問如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
【解題技巧】:審題要先審設問,後審材料(圖表),這樣可以增強材料的目的性。
審設問要注意:
1、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並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其基本順序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2、微觀具體分析設問要求。第一問:一般問的是圖表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這時要特別注意看清題目問的是圖表「分別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還是「共同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即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實現有定量到定性的轉換),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和隱藏的信息及本質性問題。
第二問:一般問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聯系,這些聯系主要包括四種情況:
(1)原因和結果的關系(2)一分為二的關系(3)整體和部分的關系(4)前後相繼的關系 。其中又以(1)(2)較為常見。
第三問:一般要求結合圖表、文字談認識。一般做認識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有何意義和後果」「怎麼辦」。在答題時要注意將材料和教材原理結合起來,避免材料和原理「兩張皮」。
審圖表要注意:
1、讀圖表的標題。圖表的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
2、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答案的主要來源。關鍵是能從對比中發現問題,發現變化,發現差距,縱向對比用來說明變化(如有個較大的增長或減少),橫向比較來說明兩者的差距。
3、讀表注(備注)。表注使圖表的含義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對答題有較大的影響。解釋性的備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的依據;補充性的備注則是組織答案不可缺少的來源之一。
十一、「綜合探究型」 主觀題
探究類試題題型主要有:選擇探究課題類;收集准備資料類;選擇探究方法類;提出解決方案類;設計活動方案類;形成研究成果類。
探究類試題的特點:1.關注社會熱點。高考探究性試題以社會熱點材料為情境,使試卷具有時代感,既能引導學生克服不良讀書習慣,又能考查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2.關注地區熱點。如山東實行自主命題以來,文綜考試中政治探究性試題多是以一年來山東本地的熱點材料為情境設置的。3.體現人文關懷。體現人文關懷,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近幾年來高考試題的一大特點。
補充:哲學標志性詞語匯編
記住這些關鍵詞,對提高解題速度、准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看到這些關鍵詞,要能做到像問你姓名是什麼?馬上就能回答是XXX一樣熟練才行。

4、怎樣學才能提高政治成績(現讀高3)想考到70分~~ 高手幫幫忙

150的70?
這應該不難首先要有信心
最佳答案檢舉 高中政治答題技巧+例題實解
選擇題的做法
(1)選擇題的構成
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綜合政治部分選擇題 , 從類型上看大多以 「組題」 的形式出現 , 即一個材料設計多個試題 , 最多可達到 5 個試 題;從形式上看有兩部分構成:題干、題肢;從內容上看有三部分構成: 立意、情 景、問題設置。
(2)具體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個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 , 即一個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試題後 , 認真閱讀 , 並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後 , 再看題肢的設問 , 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當然 , 對於簡單的試題來講 , 讀完也就應該做完。
②找關鍵詞。一般來說。每個選擇題的關鍵詞大多在題乾的最後一句話中 , 如 「范圍關鍵詞」 :經濟學道理……、哲學道理……等。「內容關鍵詞」: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詞關鍵詞」:根本……、主要……等。 「動詞關鍵詞」 :表明……、說明 " …·、體現……等。立意和關鍵詞相結合 , 對做難度稍大的題目有較大的幫助。
③排查誤項。高考試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 , 甚至有些題肢的設置一時難以理解 , 在這種情況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 , 然後進一步縮小范圍。
④不得已 , 猜。對於實在拿不準的題目 , 千萬不要放棄猜答案的機會 , 可 用猜測法。如果此題大多數人都不會 , 每一個人都有猜測得分的機遇。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確認的干擾項 , 如果能排除兩個 , 其餘兩項肯定有一個正確答案 , 再隨意選其中一項 , 這就意味著你答對的概率為 50%, 如果放棄就等於放棄了這 50% 的得分機遇。即使一個干擾項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棄。四個選項中隨便選一個 , 得分的機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對自己不能肯定答對的題目都猜一下 , 那麼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 , 考試對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選擇題解題的思路及步驟
(1)非選擇題的構成
高考政治單科卷非選擇題一般包括簡答、辨析、論述三類; 文科綜合政治部分非選擇題總稱為問答題; 部分省市試卷還包括分析說明題、研究性學習試題等。
(2)具體做法
①認真讀題 , 弄清題意 , 明確中心及分論點 , 確定論據在讀題時 , 先要抓住試題提供的解題要求和條件 , 必須明確 , 答案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 而是從試題的文字中分析出來的。其次要明確中心 , 只有圍繞中 心答題 , 才能與題意的口徑相符。再次將中心論點按題意分成幾個有機聯系 的分論點。最後要確定用來分析說明中心論點或是分論點的根據 , 包括政策 根據、事實根據和數字根據。這是解題的鑰匙。
②歸類對號 , 落實課、節、框
試題雖然千變萬化 , 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 , 必須判明答題要用教材哪些章、節、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范圍 , 然後胸有成竹 , 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
③規范化答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 :先歸納題目觀點 , 表明自己的態度。
第二步 :講清有關的理論觀點 , 即講清分析說明問題的理論依據。
第三步: 運用概念、原理、觀點分析問題。這是答案的主體 , 理論聯系實際 , 分析闡明問題的能力在這一步得到體現。這一寸步的層次由理論依據的層 次而定。要遵循由遠及近 , 由表及裡。由共性到個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 ,層層剖析。
第四步: 聯系重大時事。主要是聯系黨的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 聯系一年來國內國際發生的重大時事加以說明 , 主要是指黨代會、人代會通過的決議 , 重要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等等。
第五步: 用事實證明(包括史實、事實、數據等等)。答題不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據。新教材特別注重由基本事實引出基本觀點。不論是正面論述還是駁斥題都要用「事實(實踐)證明」 。 「事實證明」 往往和作用、意義、結論緊密相連。
第六步 : 反面論證。在正面論述之後 , 一般還應聯系反面觀點 , 指出觀點的錯誤所在 , 以加深對正面的理解。這一步通常用「如果說……」「假如……」這樣的句式來展開。
第七步 : 表明態度或簡述自己的認識體會。在論述題答案中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處可以看到在闡述了一個觀點後對青年學生(我們) 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表態既要聯系實際 ,又要扣緊題意 , 不要空喊。

在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主觀題中,材料題是最常見的題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綜合成績的關鍵之一。那麼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確審題,通過審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則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打個比方說,如果把材料主觀題比作一棟房子,那麼科學、正確的審題方法就是進入房子的一把鑰匙。不同的高考試題有不同的特點和解法。對待材料題,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審題方法。
首先是粗讀材料,細審設問。
材料題試題的問題有一個也有多個,或明確或隱蔽,也有問題中套問題。但不管怎樣,問題都是針對材料提出來的,它包含了對材料的理解。可以說,問題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內容,體現命題者的意圖。因而明確問題往往是解答問題的良好開端。面對試題,我們首先要認真閱讀、分析問題。
第一確定問題是從經濟、哲學還是政常角度提出的。這一點比較簡單,但不能馬虎。如果搞錯將一分不得。
第二要確定問題是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這一環如果搞錯,也將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確問題的各種限制性條件。這些限制性條件為考生提示了正確的思維方向,使考生能准確地把握問題的指向。通過這三步搞清問題到底問的是什麼,並藉助問題的啟發,把握閱讀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離開了對材料的理解,就談不上理解題意。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實內涵。其一是時間。任何政治、經濟和社會現象的產生、發展都有一個前後相繼的過程,而時間則是事物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標志。注意時間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加以考查。其二是總結性語句。即點明材料的中心的語句。就表格類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標題往往點明表格所反映內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現的概念、名稱。它揭示了材料與教材的關系。通過上述三方面的推敲並藉助從問題中得到的啟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論點、真實含義,從而明確題意。
再次是「書」題結合,確立論點論據
材料類試題的特點之一就是「題在書外」但解決問題需藉助書本知識,也就是說,對試題的分析,離不開書本知識。只有將試題中的「有效信息」同書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內涵時進行。在明確題意後更需要應用書本知識加深對試題的理解並組織答案。下面

例題實講

2002年一高考材料題為例說明如何通過審題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材料型鞴厶餑俊?/SPAN>
(2002年全國文綜高考題)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感嘆道:「余觀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盪盪,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歷史上,洞庭湖的面積曾達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來,由於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洞庭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積,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近年來,該地區逐步退耕還湖,尤其是1998年以來,政府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洞庭湖面積擴大了1/5,湖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區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2分)
(2) 在上述變化中,政府是怎樣履行其管理經濟職能的?(9分)
(3) 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轉變,給我們什麼哲學啟示?(12分)
先來看第一問。
按照審題的一般方法,應首先粗讀材料細審問題。
第一問肯定是從經濟角度提出的。
第二確定問題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雖然這一設問中有「怎樣」兩個字,但問題仍是從「是什麼」這個角度提出來的。事實上我們可以把問題直接變換為「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區經濟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三明確問題的限制性條件。通過審閱問題不難發現第一問的限制性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材料中反映出的變化,因而不能脫離材料;二是洞庭湖區經濟上的變化,而非其他變化。對問題的正確分析為閱讀材料明確了方向,即在閱讀材料時要把握兩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有關變化的描述,如反映時間先後的名詞,反映事物變化過程的動詞,反映事物性質變化的形容詞等。二是有關經濟活動或關系的描述。
然後帶著問題提供的方向細讀材料。從「變化」的角度看,變化過程總是有個時間上的先後,時間是事物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標志。所以我們首先找出材料中反映時間先後階段的名詞。通過分析,洞庭湖區在「歷史上」、「多年來」、「近年來」「尤其是1998年以來」三個階段的情況及先後變化。再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可以發現「歷史上」這一階段只描述了洞庭湖區的自然風光,沒有經濟上的變化。因而其與「多年來」變化的關系是命題者設置的小小陷井。「多年來」與「近年來」都有關注經濟的描述且存在變化關系。此時可以將第一問具體為「洞庭湖區經濟上從『多年來』到『近年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接下來從材料中獲取「多年來」到「近年來」的有效信息。「多年來」有三條信息:①片面強調糧食生產②圍湖造田;③泥沙淤積,洞庭湖面積縮小;「近年來」有④退耕還湖;⑤政府投資進行綜合治理;⑥湖區面積擴大,生態環境改善;⑦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⑧湖區居民收入提高
這樣分析後就可直接從有效信息中獲取答案了。根據①②→④⑧得出農業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或農業經營方式發生的變化:(1)洞庭湖區人民農業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片面強調糧食生產的、從事傳統種植業的單一經營到多種經營。根據③→④⑤⑥⑦得出在經濟發展與自然的關繫上發生的變化:(2)政府制定退耕還湖政策並加大投資,使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使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直接根據⑧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上發生的變化:(3)湖區居民從多種經營中提高了收入。
第二問,通過審題首先明確這是用政治常識中國家的對內職能的知識來回答,其次要明確這一問題究竟是問題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通過審題我們明確這一問題是從「怎麼樣」這一角度提出來的。如果在這一方面發生偏差,錯把這一問回答成「上述材料說明國家履行了哪些職能」,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一問題已經把職能局限在「管理經濟的職能」即我國對內職能的第二個職能——經濟職能上。題目要求回答的是政府怎樣履行這一職能,而不是問履行了什麼職能。教材P18頁講到「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我們也就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通過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來進行的。根據教材這一知識,結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們可組織以下答案:根據①②③⑦可得出答案(1)政府針對片面發展糧食生產,圍湖造田,造成環境破壞等問題,制定了退耕還湖的政策①②③和多種經營並舉的方針⑦,以統籌規劃湖區農業發展,從而對經濟進行了調節。根據⑤得出答案(2)政府加強了社會管理,對湖區進行了綜合治理。根據④⑥⑧得出答案(3)政府努力搞好公共服務,直接進行了巨額投資④,改善了生態環境⑥,也促進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此問標准答案是:統籌規劃、進行政策調節;直接投資,實施經濟調節;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問的哲學啟示單純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是很難看出其哲學啟示的,如果說變化本身的啟示也只表明「一切事物是變化發展,人的認識也有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哲學上冊P 頁)因此要堅持發展的觀點,但這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哲學啟示。這就需要我們圍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細讀材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從「變化」的原因、變化的經過、變化的結果等找出對應的哲學啟示。
(1) 從「變化」的原因看
①圍湖造田是在錯誤意識指導下的消極行為,退耕還湖是在正確意識指導下的積極行為,於是可以得出唯物論方面的啟示: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錯誤的意識通過人的活動消極地影響和反作用於自然界;正確的意識積極地影響和反作用於自然界,因此必須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意識。
②圍湖造田是割裂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退湖還耕是看到了二者之間聯系。於是得出辯證法方面的啟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③圍湖造田說明當時湖區政府和人民只注重經濟發展,忽視環境保護,退耕還湖表明湖區政府和人民既重視經濟發展也注意環境保護,從而可得出辯證法的另一啟示:必須堅持全面地看問題的觀點,既要發展經濟也要注意保護環境。
④圍湖造田是在錯誤的社會意識指導、錯誤價值觀導向下的錯誤做法,而退耕還湖則是在正確的社會意識、正確價值觀導向下的正確做法。於是得出價值觀方面的啟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因此必須堅持科學的社會意識,樹立和堅持正確的生態價值觀,維護人類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
(2) 從「變化」的過程和結果看
①多年來,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以致圍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這些年在實踐中糾正並形成了正確的認識,退耕還湖。於是可得出這一哲學啟示: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准;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②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經過還說明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實踐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化、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一哲學啟示:
③圍湖造田造成環境惡化,退耕還湖改善了環境,說明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受到懲罰。
在解答材料型主觀題時,有的考生答題時感覺很好,一對答案才發現「離題千里」,這主要是審題不清「惹的禍」。在平時復習中,尤其是在高三復習階段,掌握正確的審題方法,不僅有利於克服審題不清的問題,還有利於提高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審題過程中,以下幾點必須特別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進。面對陌生的材料,許多考生彷彿進入迷宮,往往會產生一種急躁情緒,企圖在較短時間內明確題意,解答問題。事實上,審題的過程是一個運用知識對試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的過程,需要我們冷靜思考,仔細推敲。而急躁冒進往往閱讀分析不細,結果或是經偏蓋全,偏離題意,或是掛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維混亂,羅列知識,最終是欲速則不達。
二是脫離材料。試題的材料和問題是統一的,兩者有機結合共同反映了命題者的意圖。但許多考生審題時將兩者割裂開來,不懂得藉助問題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內涵,不善於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設問方向,
把握材料內涵,更懂得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明確題意。於是對題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費勁又不能切中肯綮。

例如: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隨著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許多企業都十分重視創名優產品,更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轉換經營機制,以便適應市場,在競爭中取勝。運用商品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麼企業要採取上述措施?

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弄清企業究竟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與經濟常識的哪些知識是相聯系的,然後再運用所學知識對企業的行為進行分析說明。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名牌;二是改進技術,降低成本;三是轉換經營機制,加強管理,以適應市場的要求。根據所學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第一點是從商品的使用價值角度講的,第二點是從商品的價值角度講的,第三點是從市場的要求方面講的。把握了以上三個角度,也就明確了答題的方向,然後再按著規范的答題思路逐層解析即可。

答案:(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理論依據)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就必須重視商品的質量,創出自己的名優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現實意義)(2)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理論依據)商品生產者只有不斷地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意義)(3)商品生產其實質是為消費者進行的生產,商品生產必須面向市場進行。(理論依據)企業只有轉換經營機制,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名優產品,才能實現企業生產的目的,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意義)

注意:回答此題切忌把所學知識羅列為一點,把對企業行為的分析也並列為一點,這樣的答題不具有針對性,盲目羅列視同對知識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給分的。因此對於這種包含多層內容的題目必須層層展開,一一說明。當然,如果所給材料比較簡單,只包含一個層面的問題,那就另當別論了。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便是。

在政治學科的非選擇題中,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題目:要求學生針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現實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類似的問法還有「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對……進行論述」「說說你的看法」「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等等。

這類題從答題的要求上似乎沒什麼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題的要求則更加全面,既需要學生有對知識的准確把握,又需要學生有對這一社會問題的全面深刻的認識。一般而言,這類題答題的思路需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所給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講的問題「是什麼」,二是結合所學知識在對材料所述問題明確是非的基礎上說明「為什麼」,三是針對上述問題說明應該「怎樣做」(這一點有時需因題而異,比方說題中講述的就是一種正確的做法,那麼只需說明為什麼也就可以了。總之不可僵化教條,不可生搬硬套)。

例如:2000年夏季,我國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結成「價格聯盟」,達成了限制大幅度降價的銷售協議。然後,協議墨跡未乾,參加協議的廠家便紛紛「跳水」降價,限價銷售宣告失敗。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現象?

分析:此題是一道經濟常識知識的綜合考察題,主要考查價值規律、市場經濟、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及公平競爭等內容。解答此題的正確的思路是:首先對材料所述的現象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就是「價格聯盟以失敗而告終」(是什麼?);再次在對這種現象的是非作出正確判斷(價格聯盟的失敗是必然的)的基礎上分析說明「為什麼」(規范的答題思路是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的依據,二是這樣做的現實原因,這在上面第二點已有說明),這也是答題的重點所在;最後,既然這種作法是錯誤的,那麼企業到底應該「怎樣做」,指出企業發展的出路,為企業開出擺脫困境的良方,這是本題的能力立意之處,也是畫龍點睛之筆,不可或缺。

答案:(1)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的,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然會降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同時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供過於求,商品的價格必然下降。(為何會失敗的理論依據)(2)企業人為地採取「價格聯盟」的方式限價,違背了市場競爭的原則,屬於不正當競爭。這種做法不利於市場競爭的正常進行,也不利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錯誤的實質及其危害)(3)企業應遵循市場規則,開展正當競爭;企業要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荊恢鞫

注意:在企業應該怎樣做這一點上,此題帶有發散性思維的特點,從材料中、從答題要求上沒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從「依靠科技,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勞動者的素質」「採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來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為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有一種常見的題型,它一般是以這樣的形式來設問: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知識的?要答好此類問題,首先必須對題目所要求的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然後再結合材料具體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體現這一知識的。一般而言,這種題型涉及到的知識點不會是簡單的一個層面的內容,因此必須把知識點層層展開,與材料逐一對照,有則析之,無則棄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南沙群島歷來屬於中國。鑒於周邊國家對該領域提出的不同領土要求,中國政府在不放棄主權的前提下,從尊重現實出發,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解決原則。2003年11月11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勘探公司簽署了共同開發南海石油資源的合作意向,這被看作是實施上述原則的良好開端。「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如何體現我國的外交政策的?

分析:回答這一問題,首先必須確切地掌握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有哪些,然後再具體地分析在這一原則中究竟體現了哪一點。

答案:(1)堅持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主權歸我」就是這一立場的體現。(基本點之一)(2)我國實行和平外交,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擱置爭議」就體現了這一點。(基本點之二)(3)堅持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共同開發」就體現了我國加強對外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基本點之五)

注意:從上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個基本點在這一原則中只包含了三點,其餘的兩個方面無從體現,因此只需要對這三點一一說明即可。在這樣的題型中切忌的一種錯誤的答題方式是:先把我國外交政策的五個基本點全部羅列出來,然後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後得出結論,「這就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如此答題是學生此種題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按著高考的閱卷規則,這樣的答題邏輯是不得分的。

還有一種與這種題相類似的題型,一般的設問是這樣的:根據上述材料分析我們應該怎樣做到……(某個知識點,比如按規律辦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等)。這類題的答題思路與「如何體現」這種題有相通之處,不同之處在於回答這類題的關鍵是說明「怎樣做到」,而且要求必須從所學的理論(題中要求的知識點)出發,從中引出其方法論式的做法,結合材料予以分析說明。

政治學科的主觀題中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題型,一般它是這樣要求的: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經濟學道理(或是哲學道理、或是政治學道理)?回答這一類的問題,一是要求對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幾個層面的內容;二是從每一個層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麼,切記要抓主要舍次要。總之,要依據所給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點,不要舍本求末,重復啰嗦。

從總的原則而言,答好主觀題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認真審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讀,並分層次細讀,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斷章取義,從個別詞句出發就下結論,以致於下筆千言,謬之萬里。

第二,認真審問題,弄清答題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題的限制性要求。如:從經濟學角度說明……、從政治學角度說明……、從哲學常識角度說明……(哲學又可分為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部分),切忌張冠李戴,文不對題。二是要審清答題的方向,問原因不答措施,問措施無需要講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圓其說。

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答題時一定要把理論(所學知識)和材料密切聯系起來進行說明,切忌離開材料,漫天撒網,理論與材料形成兩張皮,費時費力不得分。

第四,規范思路,准確用語:動手答題前,先規范答題思路,明確答題的方向,然後用規范性的政治書面用語,進行准確、簡潔、科學的表述。

5、經濟全球化趨勢 試題 多極化和全球化有什麼區別

答: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一、區別1.內涵不同:經濟全球化是只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世界多極化是相對於兩極或單級而言的。其基本內涵是指在世界上存在多個對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具有重要影響的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2.原因不同: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的結果。生產國際化和社會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制。世界多極化的形成是由於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舊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大國關系經歷了重大而深刻的調整。3.表現不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樣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表現是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以歐盟、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等為代表。二、聯系1.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經濟全球化中出現的問題又會影響到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而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中,通過建立國際新秩序來解決。

6、當今世界,國際局勢正處於深刻的變動之中。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繼續發

(1)①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②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但矛盾雙方是不平衡的;③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①當今世界,國際局勢正處在深刻的變動之中,這反映了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②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局部戰亂、動盪此起彼伏,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體現了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但矛盾雙方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③各國人民渴望和平與繁榮,推動時代進步,體現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④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事業,展現出光明的前景,但也面臨不容忽視的挑戰,這反映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7、誰知道高考必考的政治問答知識?

(一)政府(國家) 政府(國家)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生活依據。 在 《政治生活》 裡面命題, 凡是要求回答: 政府 (國家) 這樣做的政治生活依據是什麼? 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政府職能;③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應 該堅持的原則;④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⑤自覺接受人民監督;⑥樹立政府權威;⑦國 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生活依據 在 《經濟生活》 裡面命題, 凡是要求回答: 政府 (國家) 這樣做的經濟生活依據是什麼? 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 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 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法律和 必要的行政手段;⑦落實科學發展觀;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⑨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生活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落實科學發展觀;政府(國家) 在政治生活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生活)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 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 (政治生活)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 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 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 ④和平與 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 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 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 3、 (經濟生活)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 點去考慮:①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 求;②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要求;③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 出口商品結構④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⑤對外貿易的作用。 4、 (生活與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 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 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 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 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④執政理念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⑥加 強黨的建設;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⑧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 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面向市場,掌握市場信息,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 科學管理等手段, 創立自主品牌, 形成競爭優勢;(創 新、科技和管理) ④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設資源 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節能環保) ⑤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方式)。 提高勞動生產率,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 經濟效益(效益);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質取勝,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 含量;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開發和國內市場,改變過於 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外貿出口); ⑥提高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水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 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誠信經營,實施名牌戰略,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誠信、 品牌)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 濟秩序;通過兼並、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規模) ⑨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利 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 積極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利用世貿規則) ⑩貫徹落實
(五)公民 ( 1、 《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 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 國家權力 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 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 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 《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 《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 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等等。個人消費品的分配;依法保護消費 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 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2)勞動者: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 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要促進勞動者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3)勞動者:積極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努力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 能水平,成為創新型人才。
(4)投資人:拓寬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 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5)納稅人:權利義務,依法納稅。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文化生活》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 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 ;處理好兩對 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 ;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 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 ;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高考政治解題方法與技巧 、政治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一) 政治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 解題的一般思路:審題干→對照題肢→排除→擇優 ⑴審題干:①審設問,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搞清楚要選的內容,即題意,以及 要選的知識點范圍;②審主體,明確要選的主體是誰;③審材料,抓住關鍵的字、詞、句, 進一步明確題意、主體、范圍。 ⑵對照題肢:通過回憶相關知識,逐個對照題肢,尋找題肢與題干一致的的選項。 ⑶排除:凡與題干所要求的知識點不相符的選項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過第一 排除後,只剩一個選項,這個選項則為應選選項。如果剩 2 個以上的選項,則要進入第二次 排除,即擇優。 ⑷擇優:在第一次排除後,對剩下的選項進行「擇優錄取」,將其中最符合題目要求(題 意、范圍、主體)的選項選出來作為應選選項。 、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方法 (二) 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方法 、 解題的一般思路: 1、一般思路:讀題→審題(審設問、審主體、審材料)→聯想(教材知識、時政知識)→撰 寫提綱→答案要點(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 解答非選擇題的一般思路的圖示如下: 2、審題要求: ⑴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 的信息認識; 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 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 即回答「是什麼」、 或「為什麼」、或「怎麼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 ⑵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 料中獲取。 ⑶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 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三是關鍵的句子 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 的正確與否。科 3、答題要求: ⑴聯想相關知識:通過審設問明確要考查的知識點或知識范圍,然後通過審材料,確定 要調動和運用哪一個,或哪幾個知識點。在聯想相關知識時,除了運用設問中所要求的知識 點外, 還要從該知識點的知識網路中調動一些能解答該題的相關知識點。 或者將該知識點分 解為幾層意思,並以每層意思作為小論點來展開分析,分析中應結合材料中相關信息(即材 料語言)。這種情況在解答「怎樣體現」類的試題時經常用到。
⑵擬寫提綱:通過審題,明確了答題的類別、設問的主體,以及考查的知識范圍和題意 後,必須在草稿紙上擬寫提綱,這個提綱不要求寫出每個要點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寫出提示 性的字或詞。然後,依據這個提示性的提綱逐條寫出答案要點。 ⑶組織答案要點:整個答案必須是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的有機結合,但每個 答案要點不強求三種語言結合,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兩種語言的結合。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審題過程要注意「六部曲 六部曲」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審題過程要注意 六部曲 1、看:看什麼——看設問 怎麼看——要看出設問的范圍(政治科的考點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三個 部分,哲學常識又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價值觀四個部分) ;角度(是什麼、 為什麼、怎麼樣)指向主體特殊的限制與要求等,並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 2、抓:抓什麼——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中心意; 怎麼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導法」來抓; 3、領:領什麼——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麼知識原理; 怎麼領——從題目的材料出發, 去思考該題所處的時政背景, 從而判斷出命題者的意圖 主要是想考查什麼知識內容 4、聯:聯什麼——緊扣題目的材料聯系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 怎麼聯——回想相應的教材知識網和相關熱點背景,准確完整的聯想。 5、列:列什麼——列出答題綱要; 怎麼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內容,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 時政知識等內容按先後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點。 6、思:思什麼——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 怎麼思——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答案組織要求注意「六個化 六個化」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答案組織要求注意 六個化 1、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來進行; 2、答案組織要點化: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4、答案結構邏輯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後、微觀、宏觀等邏輯關系 5、答案編寫完整化:各要點要支持原理+方法論、觀點+材料、基礎分+提高分等三個 方面的統一 (提高分是指要聯系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最新時政精闢觀點, 進行創造性答題 而爭取加分)(內在美) ; 6、字跡書寫整潔化:要注意該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 在美) 題型一、 體現類 體現類」主觀題 題型一、「體現類 主觀題 【題型特點】 :體現型的設問中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字眼。 【解題技巧】 :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系——梳理——作答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 二聯系:聯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三梳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點,作答 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題型二、 反映類 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二、「反映類 主觀題 【題型特點】 :「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說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 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麼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變化. 【解題技巧】 :不管是哪一種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 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
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同上 題型三、「為什麼(原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 :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說」,「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 :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 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是為了解決現狀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 題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種: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系教材知識來回答, 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么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 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 、必要性、可能性等,有 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 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題型四、「怎麼辦(對策)類」主觀題 題型四、 怎麼辦 對策) 主觀題 怎麼辦( 題型四 【題型特點】 :此類題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 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題技巧】 :解答此類題目時,可採用定點法,同題型一。 凡是經濟生活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 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 (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 戰略 (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6) 品牌: 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 創立品牌, 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 沖破國際「綠 色壁壘」 (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 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如何做, 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 但具體 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政府職能和堅持政府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 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 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 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題型五、 意義或影響類 意義或影響類」主觀題 題型五、「意義或影響類 主觀題 【題型特點】 :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 等 【解題技巧】 :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經濟意義 〈一〉 經濟意義 、 1、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 (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 (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 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 ,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 (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 (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 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 (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 增強競爭力 ⑥、 (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 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2、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 (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 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 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 (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政治意義 〈二〉 政治意義 、 1、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 (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 ;真正做到「三 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 (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 ,轉變政府職能。 ③、 (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 (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 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維護國家安全; 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 (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 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2、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 ;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 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 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思想文化意義 〈三〉 思想文化意義 、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 主義和弘揚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 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題型六、 認識 評價) 主觀題 認識( 題型六、「認識(評價)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 :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 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 析(評析)某一現象」等。 【解題技巧】 :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做法」的解題思路來 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麼」——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 性 依據——是說(做)這件事的經濟生活、哲學、政治生活的理論依據; 重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說(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後果。 「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准備怎樣做這件事,採取哪些 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回答時先原理,後結合材料要全面,辯證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態度要鮮明。 題型七、 【題型特點】 :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為背景,要求談 題型七、 談該事例、事件的經濟生活、哲學、或政治生活的啟示,其形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哪些啟 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等,重點是考查考生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強調回 答問題要有針對性。 【解題技巧】 :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材料說明的道理, 二是要求我們應該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偏重於回答「怎麼辦」,答題時格式應為「原理+材料 說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應該怎麼辦」。 答案一般寫明原理或知識點,做到觀點材料的結合即可,不必詳細展開去分析。 題型八、 依據類 依據類」主觀題 題型八、「依據類 主觀題 【題型特點】 :此類題主要是分析黨和政府解決某問題的措施的經濟生活、哲學、或政 治生活依據。一般來說其設問主要有:第一,確定某知識范圍,要求分析或說明材料對應的 某方面的理論依據;第二,未確定某范圍,要求從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論依據。 【解題技巧】 :答案構成: (1)未限定某觀點,則應從不同角度分析,選擇主要的幾個 觀點,每一個觀點都按照「原理、方法論+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簡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則依據這一觀點包含的辯證思維層次進行分析。按照「觀點+題中 的做法或言論是如何抓住或符合(違背)這一觀點的+意義」模式作答。 題型九、 圖表類 圖表類」主觀題 題型九、「圖表類 主觀題 【題型特點】 :圖表式論述題的圖表一般由「表題、圖表(圖表的形式常見的有表格式、 坐標式、餅狀式、柱狀式、曲線式) 、注釋」三部分組成。設問通常是由 2~3 個小問組成。常 見的設問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別(或共同)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2、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聯系; 3、請你談談對表格所反映現象的認識,或問如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 【解題技巧】 :審題要先審設問,後審材料(圖表) ,這樣可以增強材料的目的性。 審設問要注意: 審設問要注意: 1、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並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 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其基本順序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2、微觀具體分析設問要求。第一問:一般問的是圖表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這時要特 別注意看清題目問的是圖表「分別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還是「共同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 (即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 實現有定量到定性的 轉換) ,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和隱藏的信息及本質性問題。 第二問:一般問的是表 1 和表 2 有何聯系,這些聯系主要包括四種情況: (1)原因和結果的關系(2)一分為二的關系(3)整體和部分的關系(4)前後相繼的 關系。其中又以(1) (2)較為常見。 第三問: 一般要求結合圖表、 文字談認識。 一般做認識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是: 「是什麼」「為 什麼」「有何意義和後果」「怎麼辦」。在答題時要注意將材料和教材原理結合起來,避免材料 和原理「兩張皮」。 審圖表要注意:
1、讀圖表的標題。圖表的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 2、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答案的主要來源。關鍵是能從對比中發現問題, 發現變化,發現差距,縱向對比用來說明變化(如有個較大的增長或減少) ,橫向比較來說 明兩者的差距。 3、 讀表注 (備注) 表注使圖表的含義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 。 往往對答題有較大的影響。 解釋性的備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 判斷的依據; 補充性的備注則是組織答案不可缺 少的來源之一。 綜合探究型」主觀題 十、「綜合探究型 主觀題 綜合探究型 探究類試題題型主要有:選擇探究課題類;收集准備資料類;選擇探究方法類;提出解 決方案類;設計活動方案類;形成研究成果類。 探究類試題的特點:1.關注社會熱點。高考探究性試題以社會熱點材料為情境,使試卷 具有時代感,既能引導學生克服不良讀書習慣,又能考查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2. 關注地區熱點。 如山東實行自主命題以來, 文綜考試中政治探究性試題多是以一年來山東本 地的熱點材料為情境設置的。3.體現人文關懷。體現人文關懷,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近 幾年來高考試題的一大特點。 補充:哲學標志性詞語匯編 記住這些關鍵詞,對提高解題速度、准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看到這些關鍵詞,要 能做到像問你姓名是什麼?馬上就能回答是 XXX 一樣熟練才行。「啟示類 主觀題 啟示類」主觀題 啟示類 主觀題學發展觀; 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8、招警筆試試題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

【試題】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國現代化進程色彩紛呈而又相容相通,匯聚為一曲多元與共識的交響。從歷史經驗與價值取向上看,現代化應體現民族性與世界性、多元與共識的統一。從這個角度理解和推進現代化,須摒棄自我中心、唯我獨尊的立場和心態。遺憾的是,當今西方一些思想家在這個問題上是存在偏頗的。對於他們而言,西方理性主義是理解和詮釋現代化問題的基本立場。這樣一種理論定位容易導致「西方中心主義」,我們應有這種文化警醒。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理性主義思想家排斥西方文明

B.現代化進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推進

C.不同國家對現代化的認識存在分歧

D.現代化過程中應正確看待西方理性主義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現代化」的話題,然後從歷史經驗與價值取向的角度,指出理解和推進現代化須摒棄自我中心、唯我獨尊的立場和心態。其後通過「遺憾的是」進行轉折,引出問題,即現在西方存在唯我獨尊的立場。最後引出對策「我們應該警惕西方理性主義」。文段為「分—總」結構,對策為文段的重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策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