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疫情過後如何推動全球化的轉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疫情過後如何推動全球化的轉型

發布時間: 2023-02-06 20:10:59

1、新冠疫情後,全球化還是不是未來世界的主要趨勢?

是的,全球化還是會繼續的,全球化依舊是不會停止的,會有相對的防控措施,但是不可能停止全球化,全球化會帶來經濟的發展,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想別的國家在集體發展的時候自己卻是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的。


簡單地說,經濟就是人們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這一概念微觀指一個家庭的財產管理,宏觀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生產是基礎,消費是終點。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2、如何形容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一)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將會有一些重大變化

新冠疫情給予全球格局以前所未有的沖擊,既催人警醒,也催人奮進,因此,疫情過後全球格局必然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

其一,新冠疫情給予全球經濟以沉重打擊,短期內將會使全球經濟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各國需要作好全球經濟衰退的預警和防備。

其二,新冠疫情給予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以重要考驗,迫使各自進行反思和調整,及時補齊短板與弱項,從而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其三,新冠疫情將世界公共衛生安全迫切地提上議事日程,疫情防控將成為新常態,面對人類將與病毒共舞,人與自然的關系將得到重大調整。

其四,新冠疫情將改變全球化時代大國崛起的傳統方式,新興崛起的國家已經不能像傳統社會中那樣,可以不管其他國家怎樣,自己千里走單騎絕塵而去,而必須在全球普遍聯系的背景下,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實現。

(二)後新冠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的基本面將保持不變

鑒於疫情給予合全球格局的重大影響,疫情過後,人們普遍存在一些擔心,人類社會已經回不到前疫情時代。其中最為擔心的是四個問題:一是中美關系會不會變壞?二是全球化是不是會中止?三是世界會不會走入新冷戰?四是全球經濟會不會進入危機時代?

要回答這些問題,有必要檢視現代化和全球化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 目前,由於現代化和全球化已經進入深度發展階段,加之新冠疫情是突發事件,遲早總會過去,因此,整個世界不可能重新回到傳統社會中去。在傳統社會(自然經濟社會)里,重大疫情發生後的確會給人類社會造成毀滅性災難,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人的死亡,有的甚至將整個國家、整個種族、某種文明都給毀掉了,那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世界聯系不緊密,人類缺乏應對重大疫情的制度、體制以及物質和技術手段。而在當下現代化和全球化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應對疫情的時空間隔,盡管因利益、條件、理念、制度等不同會有摩擦,但最終還是會呈現出全球共同合作抗擊疫情的嶄新局面。因此,盡管新冠疫情雖然給予人類社會和全球格局以重大影響,但其全球格局的基本面不會有根本 的改變,一些人過度擔心的狀況應該不會出現。

其一,中美關系不會脫鉤。疫情過後,一個世界,兩個市場、兩個體制的局面不會改變。

中國與美國作為世界上兩個最重要的大國,中美兩個市場之間不會也不可能完全脫鉤,而且還會適應新的發展有更加深度的交往。在交往中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已成事實,短期內中美貿易依存度會有所下降,但長遠來看,由於中國政府和民間,無論從眼前需要和長遠利益上都不想與美國交惡,美國一些政客雖然視中國為「眼中釘」,將中國視為防礙美國再次強大的障礙,但時勢的發展已經不是以某些政客的意志為轉移的了。中美合作,世界有望。中美脫鉤,全球堪憂。中美關系繼續維持下去,是中國也是美國最好也是理性的選擇。

其二,全球化不會停擺。進入21世紀以來,鑒於全球格局的變動,老牌市場經濟國家受到新興市場沖突,難以保持他們獨佔全球化紅利的地位,有的開始從某些全球化領域抽身出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面對全球市場的不景氣,一些國家試圖從全球收回更多經濟主權。據此,有人認為疫情過後,全球化方向會發生變化,有人稱之為「有限的全球化」,更有人認為全球化步伐或許會停滯下來。不過,全球化是世界日益緊密聯系的必然產物,也是世界分工的內在要求,人類既然已經走上了全球化之路,是不可能再退回到前全球化時代的。可以預期,疫情過後全球化仍然會沿著其固有的方向不斷深化。

其三,戰國時代不會重復。鑒於疫情困難階段美國和歐洲政客的不斷甩鍋以及中國「戰狼」的不斷發聲,一些人士發出了世界將進入大國爭霸或多國競爭的「戰國時代」。由於疫情中的不同表現,中西方國家之間在制度和價值觀層面會有一些沖突,西方世界也可能暫時放棄內部的一些局部的利益沖突,團結起來,在意識形態上跟中國進行某種程度的抗衡,形成所謂的「新冷戰」。但是,敵對思維和戰狼文化已經不適合時宜,和平共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未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走向。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政治和經濟力量,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不同國家實際上都已從中國發展中獲得巨大收益。因此,從長遠看,世界不可能回到「戰國時代」,中西對抗的所謂「新冷戰」也不會長期持續。

其四,人類社會發展不會停步。毫無疑問,新冠疫情給予人類社會正常發展注入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不同程度地會因疫情影響而有所衰退,世界格局也會因疫情的有所改變,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不是一次疫情變可能改變的。疫情雖然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種種困難,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和新的方向。疫情過後,生命科學、健康生活、衛生管理、技術創新等行業會有新的突破性發展。適應防疫常態化要求,人員密集型產業會有所萎縮,但一些適應防疫常態化的新興產業,諸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生鮮電商、網上醫療、在線視頻等已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尤其是經過新冠疫情的洗禮,人們會重視審視國家間關系,在面臨人類生死存亡的共同性問題時,人類必須捐棄前嫌,打破制度和意識形態壁壘,通過真誠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度過難關。環球同此涼熱,在疫情過後將會成為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的基本信條。

二、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演變的三個趨向

其於以上粗淺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對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的發展趨向作出基本的判斷。與悲觀主義判斷不太一樣,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在充分注意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總體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我把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概括為三個基本判斷(即三個趨向。第一個是中美關系發展趨向;第二個是全球格局總體趨向;第三個是世界發展前景判斷。我分別用三句詩詞來描述。

其一,後疫情時代中美關系趨向:「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

這次疫情給予中美關系的沖擊的確是深遠的。二戰以來,美國人有一種思維慣性或者說堅持一種「政治正確」——「美國要領導世界也能夠領導世界」。特朗普上台的口號就是「使美國再次偉大」;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最近明確表示,「我若當選總統,將讓美國重新領導世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奮斗目標,並且有三步走的具體目標願景。這很自然地使中美兩國在未來發展的許多問題上產生分歧。可以說,無論是貿易關系、技術競爭、網路安全、台灣、香港、涉藏、涉疆等等問題上,中國與美國的分歧都很大,個個都是難關,每走一步都會遇到重重阻力。但這些重重難關與重重阻力不可能會使中美關系回到1972年以前的狀況。由於幾十年來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中美兩國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合作關系。正如約瑟夫,奈所說的「盡管有意識形態等分歧,但自尼克松總統以來,中美還是進行了很多的合作。」因此,無論出於什麼角度考慮,也無論存在多少分歧,中合作美關系還是需要繼續維持的。總的趨向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

其二,後疫情時代全球格局總體趨向:「兩個黃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疫情過後,盡管全球格局會存在許多變數,但從總體上看,前疫情時代已經形成的總體格局不會變。這個總體格局用杜甫的兩句詩來形容就是「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只黃鸝就是中美兩國,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制度體系和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各自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如同兩只黃鸝;同時,全球並不是只有中國和美國,還有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它們也在謀求自身的發展,猶如排成行的白鷺各自沖向蔚藍的天空。這種格局可能要維持相當長時間,因為中美兩國在短期內誰也不可能完勝對方。從全球發展的角度,同時有兩種處於引導地位的不同制度和思想體系並存發展(一球兩制),不僅有利於兩種制度相互比較相互鏡鑒,比如《華爾街日報》4月26日的一篇文章就指出,疫情把美國帶回到「大政府」時代,而中國通過總結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也會對發展科學技術的意義有更深切的認識。而且世界上有兩種制度體系和思想體系比較,也有利於實現全球格局的平衡,對於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更有意義。

其三,後疫情時代世界發展前景:「青山今猶在,幾度夕陽紅」。

最後,如果要對後疫情時代世界發展前景進行展望,我想到了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兩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疫情期間,由於疫情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人們很自然地對世界發展前景產生擔憂。但是,疫情過後,當我們冷靜下來,理性於看待疫情的影響,就會看到,人類雖然經受了病毒的磨難,各國雖然遭到疫情的折騰,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根本的東西不會一下子改變,當年的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隨著人類對於新冠病毒流行規律的揭示,人類在防控重大疫情方面的能力將會有極大的提升,人類對於合作應對重大疫情也會有更多經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國與國和平共處、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局面將會得到全面提升。

3、如何在世界經濟關鍵轉折點推進全球化

第一,通過創新驅動經濟增長。世界正在步入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時代,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因互聯網而發生變革。2016年,G20杭州峰會通過了《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世界各國需按照《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來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雙向開放,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動力。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計劃在未來五年將進口8萬億美元商品,在吸引6000億美元外資的同時,對外投資將超7500億美元,出國游將超過7億人次,這些將創造大量有效需求和供給,直接拉動世界經濟強勁增長。

第三,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提出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全球合作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朋友圈正在擴圍。為促進經濟增長就要加強資金、人員、信息往來和互聯互通,促進貿易投資全球化,加強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第四,世界經濟增長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世界經濟要增長就需要各國一道攜起手來,加強國際合作,可以通過「一帶一路」來貢獻中國方案,分享中國智慧,來增強世界經濟增長的活力。促進全球經濟有序發展,解決貧困問題,提升工業化水平,增強世界經濟增長。

第五,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擴大開放,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品高標準保質量貿易。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尚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發達國家同樣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目前中國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結構的改變,促進經濟質量更好增長,將有利於推動全球經濟發展。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格局和本質發生了根本改變,由發達國家引領的全球化已經轉變為客觀上由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國家來共同參與、引領。以中國等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正在發掘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創新增長方式,推進經濟全球化,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總之,經濟全球化不僅不是增長困境及金融危機的原因,而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必然走向,是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必然趨勢。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深入推進全球化,進而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4、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5、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將走向何方?

長期以來,全球各國依據比較優勢、精細化分工、成本最低原則建立全球供應鏈,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這種體系在生產效率上是當前條件下的最優解決方案。

然而,新冠的出現,自然災害的頻發,國際形勢的變幻莫測,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小到SWITCH價格暴漲,大到製造企業的核心元件被斷供,看似無關的新聞背後,是全球供應鏈的控制權的極大變遷。

要理解這場你我息息相關的戰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發布的《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革命——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重磅學習材料。

本文圈出了這份報告中的八大必看點,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理清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歷程、現狀和未來趨勢。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定位

全球供應鏈是隨著全球分工逐步發展起來的,是跨國製造業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的結果。從發展歷程來看,全球供應鏈早期以歐美為製造中心,二戰後逐步發展成為以歐美德日為第一梯隊、亞洲四小龍為第二梯隊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全球逐步形成了「發達經濟體——中國——全球」的雙循環供應鏈體系。融入全球供應鏈推動了中國出口產品多元化發展,中國參與全球貿易體系的深度也不斷提高,逐步以「生產加工製造中心」的定位融入了全球供應鏈體系。

全球供應鏈也逐漸形成了以美國、德國和中國為局部核心的「三中心」格局。

工業4.0時代,供應鏈將發生哪些深刻變化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融合發展為代表的工業4.0快速發展,將對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從生產和運輸環節來看,工業4.0將推動:

(1)供應鏈信息流從線性傳動向立體傳動轉變

(2)供應鏈主體由傳統工廠向「智慧工廠」轉變

(3)供應鏈運行的可預期性大幅提升

(4)供應鏈的庫存系統更加智能化

從銷售和消費環節來看:

(1)供應鏈對市場需求的判斷更加准確

(2)供應鏈對消費需求的響應更加精準

(3)供應鏈在增加就業和節約時間方面成效顯著

(4)供應鏈升級也引發了全球價值鏈的深刻調整

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體系產生了怎樣的沖擊?

全球供應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極易受到全球貨物貿易體系、服務貿易體系、對外投資合作體系的影響。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僅涉及到民生、貿易,更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多個國家先後在疫情較為嚴重的城市採取不同程度的「封城」措施,嚴格限制居民戶外活動,關停各類非必要的工廠、商場等措施,導致全社會消費品需求出現斷崖式下降,也引發了全球供應鏈中、上游出現過度調整。




(2)全球供應鏈依靠全球經濟增長渠道,並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支撐。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使全球供應鏈增長失去動力。

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將如何發展

目前,美國、中國、德國已經形成了全球供應鏈體系的三個地區中心。

在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因素的沖擊下,各國意識到涉及基礎民生、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的行業(如醫療、軍工和高科技等)產業鏈過於集中在海外或集中於某一地區,將使本國在未來面臨外部沖擊或全球競爭時處於被動局面。

在風險規避驅動和政府主動引導下,跨國企業的供應鏈決策將根據效益、效率和風險之間的平衡,採取扁平化和多元化策略。

特別是,近年來全球供應鏈的貿易強度和人口強度呈下降趨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出現了產業空心化和低端製造業鎖定現象,這也讓服務貿易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從你我相關的ICT全球供應鏈,看「三中心」結構變化

2000年到2017年間,ICT行業的供應鏈體系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和日本ICT行業(尤其是最終品生產)產業空心化。

2017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傳統最終品貿易和簡單供應鏈的全球供應中心;美國成為了一個主要的地區性供應中心,與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保持著重要聯系;日本從2000年傳統最終品貿易網路中的全球供應中心和簡單供應鏈中的區域供應中心變為2017年的亞太地區邊緣國家,其影響力大幅下降。




盡管如此,無論是從增加出口規模,還是從與其他國家加強貿易關系的數量來看,2017年美國和日本在復雜供應鏈中仍是重要的供應中心。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手機、飛機、汽車等復雜產品的製造上依然受制於人。

因為這類復雜產品的供應鏈的構建經歷了較長時間,其供應鏈體系牽涉到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供應商,任何一環節出問題,就會影響全部工序,而核心話語權,掌握在美國和日本手裡。

全球供應鏈是否有可能去中國化

在全球供應鏈是否可能去中國化這個問題上,答案顯然是「不可能」。

(1)疫情期間,部分國家重提貿易保護主義論調,並出台各類出口或進口限制。從各國自身來看,這些限制措施是合法的,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種人為拆解全球供應鏈的做法會導致各國人人自危、被迫在經濟上回到「自給自足」的時代,從規模經濟效益、產業組織、市場結構、生產效率等方面看,都是倒退。




商品一上架就被買空,攝於美國奧蘭多超市 圖源:unsplash

(2)在自然災害(日本「3.11」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貿易沖突等外部因素的沖擊下,跨國企業的供應鏈建設越來越重視安全和穩定的考慮。在地緣政治和風險規避因素驅動下,扁平化和多元化是提升供應鏈安全的主要方向,去中國化與當前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方向不符。

(3)外資企業已經深度融入中國市場,中國穩定增長的消費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仍然長期存在。現在,中國是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節點和關鍵環節之一,對全球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從中國的消費市場和製造業基礎來看,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缺乏經濟基礎,不可能成為現實。

全球化發展水平領先的跨國企業,如何打造可持續的供應鏈

加大供應鏈扁平化和多元化建設,積極打造智能化的供應鏈,利用國內市場降低全球供應鏈調整帶來的風險,是跨國企業搭建供應鏈時的一致思路。

以聯想集團為例,聯想集團建立了以高效、敏捷和智能為特徵的供應鏈來服務客戶,以預測分析、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方面的創新為基礎,能夠有效地從數據中獲得信息並採取行動,具備可持續性、多樣性和包容性。




當前,聯想通過供應鏈驅動全球30多個生產基地和2000多家供應商高效協同,同全球400多家核心供應商實現了數字化平台協同運作。2020年5月,聯想憑借其供應鏈的全球化運營和混合製造模式再度入圍Gartner供應鏈全球25強,位列第15。聯想通過供應鏈建立了自有工廠/ODM/OEM高效協同的混合製造模式,提升了產品質量和運作效率。




憑借其高效、敏捷、智能的全球供應鏈,聯想得以靈活利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優勢來滿足市場需求,動態協調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的優勢資源,實現「全球資源、本地交付、卓越運營」。

經歷危機的洗禮,我們應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從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層面看,優化全球供應鏈建設需要:

(1)堅持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2)維護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3)堅持多邊、開放的全球貿易治理體系,完善全球投資治理

從深化對外開放,提升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來看,需要:

(1)堅持底線思維,穩定我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基本盤」

(2)加大開放力度,高質量「引進來」

(3)優化企業對外投資支持政策體系,大規模「走出去」

(4)對關系我國重點戰略物資供給的供應鏈核心節點項目提供政策支持

(5)構建供應鏈風險應對體系

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要順應時代變化,加快供應鏈調整步伐:

(1)根據美國、中國、德國三大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發展趨勢靈活布局

(2)加大供應鏈扁平化和多元化建設

(3)積極打造智能化的供應鏈,降低供應鏈給企業國際化發展帶來的風險

(4)主動調整,應對「中國+X」46和「雙循環」格局

總結

除八大必看點之外,《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革命——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研究報告還系統梳理了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歷程和新趨勢、工業4.0新業態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外部沖擊對全球供應鏈安全的影響、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方向、全球供應鏈建設的優秀企業案例和優化全球供應鏈建設的應對措施等熱門議題。

6、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以及挑戰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1.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革與調整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都與當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相關聯。經濟全球比已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相互滲透、相互依託,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各種負面影響,改善國際經濟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就難於順利發展,甚至可能陷入危機,而發達國家也不可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保持經濟的良性增長。通過不斷地努力來建立一個在權利與義務平衡基礎上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推動全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要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地發展,發達國家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面臨的困難,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為一些最貧窮的國家減免債務,並扭轉對窮國援助下降的趨勢,而不能只是片面要求發展中國家進行改革。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應在多邊協作領域就金融、貿易和債務問題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在涉及有關新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的談判中,要充分協調立場,共同提出一些反映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主張,增強在與發達國家談判中的地位,以促使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逐步得到改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當面對現實,調整立場,「求大同,存小異」,共同努力推進國際經濟環境的調整與改革。這樣做符合世界各國的長遠利益。 2.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 通過參與全球化壯大自己,這是改變發展中國家處於弱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徑。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正迅速進行。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如何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不同發展階段自己具有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提高競爭力,找到本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准確位置是發展中國家順利融人全球化潮流的關鍵。這里應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新的國際分工對傳統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現今,已不能僅僅從一些相對不變的有形因素,比如勞動力供應量、土地、其他自然資源狀況來衡量一國的優勢。而應從新的視角來認識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使得那些依靠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生產產品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經濟落後和收入下降的處境,相反,那些成功地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知識、技術方面差距的國家,則從技術進步中獲益,使本國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在新的國際分工條件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成為順利融人世界經濟的重要環節。但這同時也表明,欠發達國家,如何在以巨大努力加速實現本國工業化的同時,跟上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有效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面對這樣雙重的壓力,重新審視過去的發展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那些最不發達國家來說,顯然這是十分艱難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它們仍應從本國現有條件出發,加快國內經濟改革與調整,促進本國的市場發育和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由於農業、采礦業仍是這些國家的主導經濟部門,因此,應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繼續推動礦業生產,不斷提高經濟水平;在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外國投資和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的經濟結構;不斷擴大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同時加強與本地區及地區以外國家在生產、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在當今經濟區域化、一體化迅速發展的條件下,尤顯重要。

第二,知識經濟的到來意味著勞動者素質的差別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積極開發人力資源,是保證持續發展和減少貧困,也是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進程雖然沒有促使整體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勞動力的流動大大增強。這一趨勢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智力外流。這種「自由流動」使發達國家受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非洲這樣的落後地區受損。自1990年以來,非洲每年流往發達國家的各類人才達2萬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國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約10萬名外國專業技術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萬非洲人才在發達國家工作。為此,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各種措施留住本國的技術人才,阻止人才繼續外流,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的另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