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與海關1000字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與海關1000字

發布時間: 2023-02-05 20:49:53

1、急需一篇論文,話題是關於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熱點問題,一千至二千字

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生產基礎是產業內分工。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對經濟生活國際化作過十分精闢的論述,闡明了這個歷史趨勢是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發展的。產業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塑造了19世紀的國際分工,即英國作為工業的太陽與廣大農業和原料附庸之間的分工,從而就像《黨宣言》所說,生產和消費都變成世界性的了。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第二次科技革命又導致了工業國之間的水平型分工。例如,英國的優勢在鋼鐵、造船、採煤等工業,德國則擅長電氣、化學等工業。二次戰後,除了上述的垂直型和水平型分工,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使國際分工出現了一種新的模式,並佔了主導地位,這就是產業內分工。過去的國際分工主要是要素稟賦所制約,現在科技優勢足以減輕甚至擺脫對自然資源的依賴,以至同一行業內的各個部門或同一企業內的各個分廠、車間和工藝流程,都可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實現最優配置。

產業內貿易便是上述這種分工的表現形式,這種貿易60年代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從而在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中也得到了反映。1975年格魯伯爾和勞埃德(H.G.Grubel and P.J.Leoyd)的論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們提出的定義和測量方法為學術界廣泛接受。產業內貿易就是一國同時既出口進口某一同類產品,所謂同類產品則按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的三位數來劃分。SITC將國際貿易中的商品分為10大類(Section),大類以下分63個部(Division),部以下又分為233個組(Group),組以下再分為786個小組(Subgroup),小組以下分為2000個基本項目(Item)。這就是說屬於同一「組」的產品就是同類產品,但也有人採用較為寬松的劃分標准,即以同一「部」的產品作同類產品。他們提出的計算公式如下:

(Z[,i]+M[,i])-|Z[,i]-M[,i]|

B[,i]=—————————————————×100

(Z[,i]+M[,i])

上式也可寫作

|Z[,i]-M[,i]|

B[,i]=(1- ————————————)×100

(Z[,i]+M[,i])

在上式中,B[,i]便是反映產業內貿易的指標,稱之G-L指數,在0-100間變動,愈趨向於100,表示產業內貿易水平愈高。i指產業,Z指出口額,M指進口額。他們和其他西方學者的研究都表明:(1)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的製造業,據經合組織的材料,1991年6個西歐國家的製造業中有60%以上是產業內貿易,另外6個西歐國家這一比重為50%~60%。(2)製成品的產業內貿易遠高於初級產品,最高的當推機械和運輸設備以及化學工業,科技密集度愈高的部門,其產業內貿易的傾向也愈大。(3)一國的經濟增長與產業內貿易水平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根據上述,我們可將世界G-L指數當作反映全球化的生產指標,因為G-L指數愈大,說明各國在生產專業化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愈高。產業內分工的主要形式有同一產品不同檔次、品質或僅僅是型號、規模不同的專業化,例如大量出口若干品牌的汽車,同時又大量進口另一些品牌的汽車。還有零部件或工藝流程的專業化,由各有關企業參加協作來完成最終產品。我國的加工貿易可說屬於後一種形式,它是通過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加工裝配而又出口來完成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加工貿易發展迅速,80年代中期加工貿易出口額還只有56億美元,在我國全部出口中也僅佔18%,而一般貿易的比重則高達82%,但到1995年其金額增至740億美元,10年內增長了12倍之多,比重也上升為50%,開始超過一般貿易;到1996年加工貿易金額增至1044.7億美元,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將近18倍,比重約佔57%。加工貿易在外資企業出口中的比重更高,而外資企業目前在我國全部出口中已佔45%,其增長勢頭之強勁遠勝於國有企業。因此可以說近十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之所以能夠持續地迅速增長,加工貿易是主要的支撐力量,它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工貿易擴大了我國的就業規模,據廣東省公布,1997年全省加工貿易在全國加工貿易總額中約佔55%,吸收了約1000萬人就業,估計全國藉此解決就業的人數約近2000萬。加工貿易還帶動了我國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某些製造業部門的成長,有的可說是從零開始的,例如,家用電器就是從組裝起步,後來成長為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成品的出口比重得以在較短時間內超過初級產品,這是與加工貿易的發展分不開的。由此可見,加工貿易確實為我們參與並利用產業內分工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但加工貿易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擾和矛盾,這主要與對外貿易中的雙重機制有關。為了扶持加工貿易,對其所需的中間品免徵進口稅,同時各地區還有自己的優惠措施,於是就在一般貿易的促進機制以外,又形成了一套與之相平行的加工貿易的促進機制,從而引發了以下矛盾:

1.一般貿易的促進機制主要在於出口退稅,實現零稅出口,而加工貿易的出口只有在國內創造價值部分才給予退稅,從原則上說,二者都是合理的,可以並行不悖。但當一般貿易的出口退稅不能全部到位時,有的企業就會由一般貿易轉向加工貿易,特別是那些需用高關稅進口原材料和中間品的企業,將改做加工貿易,減少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原材料和中間品,這樣就影響了國家的關稅收入。

2.如果加工過程集中在出口加工區或保稅區進行,海關就便於實施有效的監管。但我國的加工貿易並無地域限制,從沿海到內陸,可謂星羅棋布,確實不易監管。再加外貿企業有經營權而缺乏加工能力,生產企業有加工能力而沒有經營權,工貿脫節,漏洞不少,以致不法之徒有隙可乘,將保稅進口的原材料和中間品在國內倒賣以謀取厚利。例如,1997年海關查獲的走私大案中約有一半左右的金額是利用加工貿易渠道進行的。

必須指出,以上的矛盾不是由加工貿易這個利用國際分工的形式本身所產生的,對於兩種平行機制只要不斷協調,統籌兼顧,使之保持恰當的平衡,矛盾是可以解決的。對於走私,中央已下定決心,全面進行打擊,同時1997年銀行建立了加工貿易台帳制度,海關和外匯管理局也進一步加強了加工貿易進出口的核銷措施。因此,利用加工貿易進行走私的非法活動正在受到遏制。

當前加工貿易的主要問題在於本身還處於低級階段,其特點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即原材料和零部件依靠客戶供應或自行從海外進口,加工裝配後的成品又通過客戶所掌握的銷售渠道進入海外市場,我國企業只是發揮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勢,收取有限的工繳費,而要創收更多的外匯,就只有大進大出。為了進一步利用產業內分工的潛力,分享更大的利益,必須加快加工貿易的升級,其關鍵是抓好中間品的進口替代,即以更多的國產成份取代外來的中間品,使產品的國際價值鏈中有更多的環節轉移到國內,這不僅能提高產品的國內附加值,增加創匯,也能擴大與國內上下游相關產業的聯系,從而使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發生更大的拉動作用。

回顧7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兩次能源危機,迫使西方發達國家加速調整產業結構,一系列產業向外進行梯度轉移,東亞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也將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國大陸移植。我國的加工貿易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中興起的,其中較成功的便是家用電器,從加工組裝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並開始走向世界市場。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升級,產業內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客觀上出現了新的機遇,只要政策對頭,措施得當,我國的加工貿易就能登上一個更高的台階。

2、以全球化為主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論文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3、商業全球化是什麼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界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全球化的另一種詮釋: 黃樹東在《選擇和崛起——國家博弈下的中國危局》中這樣寫道: 隨著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成了新的世界主流思潮。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追求「平等和公正」不再是國際政治生活的主流。什麼新殖民主義,什麼南北談判等等,統統讓位於全球化,讓位於各國間的自由競爭。一個國家貧窮的原因不再是歷史上的殖民主義,或現實中的不平等關系,不再是許多主客觀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發展中國家自己成了自己落後的唯一原因。解決現實世界的諸多不公正的途徑,不再是調整國際秩序,而是全球化。 對公正的訴求被推到了世界議題的背後,一新的理論和信仰開始升起。這是一個建立在叢林原則上的信仰。表面上看這種信仰提倡每個人和每個國家,無論貧富,都必須自己幫助自己,自己拯救自己。實際上這種信仰提倡的是強者對弱者的「自由競爭」,資本對勞動的「自由競爭」,強國對弱國的「自由競爭」。這種信仰表面上賦予了強者和弱者同樣的自由,但是在這種「自由」面紗下,是強者對弱者的統治,強者對弱者的掠奪。 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里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樑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產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產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裡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裡在追求與眾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里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向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4、全球信息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沖擊?

信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可以從多個角度加以探討的概念,其內涵十分豐富。美國斯坦福大學理論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指出,所謂全球化,就是"某個場所發生的事物受到遙遠地方發生的事物的制約和影響,或者反過來,某個場所發生的事物對遙遠地方發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義;以此種關系將遠隔地區相互連結,並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加強這種關系"的過程(1)。這一定義描述了全球化的運行狀態,揭示了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必然結果。

事實上,無論人們如何界定並評價這一概念,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早已開始,它的內在動因是具有無限擴張力的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
自從哥倫布開辟了大西洋的航線之後,西方殖民者就不斷突破地域界限,為其產品尋找市場。凡海水所及,幾乎無處沒有他們的足跡,無處不成為他們投資牟利的樂園。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這一紐帶,把中世紀以來彼此隔絕、互不往來的世界幾大部分溝通、聯系了起來,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樣:"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了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2)

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與全球化的進程相伴而生並隨著傳播手段(主要是大眾傳播手段)的成熟不斷發展的。探尋早期西方殖民者的足跡,就不難看出這一點。早期的殖民者在進行海上貿易時,除了攜帶各色貨品外,還常常附攜一樣東西――報紙。這些報紙從歐洲大陸"出發",穿越大西洋、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再經馬六甲海峽抵達菲律賓、中國和日本;這些報紙也可能由歐洲大陸傳到英倫三島,再由英倫三島傳到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國家。西方殖民者不但攜報紙漂洋過海,還在他們所到之處創辦具有宗主國色彩的報刊。發展中國家報紙出現較早的,如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非洲的埃及、幾內亞等,其首份報紙都是由西方殖民者創辦的。盡管當時傳播技術的發展還處於低級階段上,國家、地區間的信息往來主要依靠遠洋航運系統,傳播速度亦為今人所不屑(一條消息或一份報紙由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傳到中國的澳門需要5-7個月時間),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一個以歐洲為起點,將歐、亞、非、拉丁美洲聯結起來的信息傳播網路已初步形成,由此奏響了信息全球化的序曲。

1838年莫爾斯的電報裝置試驗成功後,歐美各國紛紛建立了國內電報通訊系統,此後又開通了連結全球的電報通訊網路。19世紀中期新聞通訊社出現,它憑借電報和無線電通信手段傳遞信息,在時效性方面表現出報紙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之後便是現代化的電子傳播媒體的誕生、數字化浪潮的出現和國際互聯網的興起。

互聯網既是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又是將這一過程不斷推向前進的強大動因。它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為傳輸渠道,以漸趨普及的多媒體電腦作為收發工具,是一種高效率、大容量、極具開放性的傳播媒體。新聞信息一旦進入網路,就將無視國界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收看或調閱,行政控制或干預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據悉,目前全球互聯網的用戶已達7000萬以上,並且正在以高達160%以上的年增長率遞增,平均每分鍾就有2-3部電腦進入互聯網路。(3)

今天,信息全球化已不再是一個停留在紙面上的名詞或概念,它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在各方面產生著影響,並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發展趨勢。

縱觀全球化的歷史演進過程可知,信息全球化是以下列因素為依託的:

1、 傳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流動;

2、 傳播媒體的跨地區、跨國界經營;

3、 傳播手段的高度現代化;

4、 各國政府對信息控制的減少。

這些因素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開放性、多元性必將取代封閉性;同時由於傳播資源佔有量的不均,也暗含著弱肉強食的不平等競爭的意味在裡面。這並不奇怪。因為全球化原本就來自資本主義利益的驅動,它無論是作為一個概念的提出,還是作為一個過程的推進,都是以西方的存在為前提並折射出西方國家的道德標准和價值取向的。它就像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斬除封建藩籬,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全方位的溝通、聯系、交流與互動,同時也衍生出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支配傾向,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及信息安全造成威脅。但無論如何,全球化(包括信息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善亦進化,惡亦進化,樂亦進化,苦亦進化,雙方並進,如影隨形,如罔兩之逐影,非有它也"(章太炎語)。

5、關於全球化帶來的問題

全球化
1.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什麼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麼?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范圍里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數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數,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

對眾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眾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里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

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里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樑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產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產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裡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裡在追求與眾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里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向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6、形勢與政策關於海權的論文怎麼寫啊?只要1000字左右

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當今國際環境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完全的脫離海洋而獨立於世界之上,即便內陸國家依然如此。海權緊密的聯系於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具體如下: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地球財富和地球本身」。全球化發軔於近代航海地理大發現,海權從一誕生就打上了全球化烙印。一個多世紀以前,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在創立海權論時就強調世界正處於今天我們稱之為「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更有必要審視海權對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深刻意義。

1政治方面:實際上一百多個瀕臨海洋的國家,而其中、國與國的地緣政治又以海洋、海權為最終代表,對於重要的深水良港、關鍵的海上交通要道、戰略意義重大的海峽、海灣,哪個國家掌握了實際的控制權力,哪個國家就掌握了發言的話語權,當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資本和政治身價,因此海洋的地緣戰略就決定了一個海權國家的政治力量。

2經濟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資的輸送、特別是重要的能源戰略物資的運輸,都要通過海洋來實現,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網輸送等,都要牽扯海洋本身的資源佔有,要想經濟發展必須海洋發展,推動海洋的發展必然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因此海權的確立和爭奪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想經濟長遠發展,必須確保海權的掌握。

3安全方面:「制空權是制海權的基礎,制海權是陸地安全的基礎,陸地安全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這一句話深刻反映了海洋對於一個國家安全的構建是多麼重要的一個環節,小的戰術戰役可以使制海權抗拒敵方的登陸,大的戰略制海權可以消除敵方的長期威脅和構建安全、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因此可以說制海權掌握多少、國家安全就會掌握多少。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都表明,海權對陸權具有特殊的優勢,掌握制海權的一方可在世界范圍調動各種資源來壓制堅持陸權戰略的一方。海權能夠凝聚分散的陸權勢力從而形成合力,因而是陸權的「倍增器」,因此,獲得強大海權的陸權帝國的影響力要遠遠超過沒有海權的陸權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何英國與德國在北非發生激烈爭奪?因為德國一旦佔領北非控制中東後,就會把英國本土同它的龐大殖民區域攔腰截斷,英國就難以調動雄厚的海外力量投入戰爭。

趨勢

與歷史上最好的防禦是進攻不同,全球化時代最好的防禦是合作與預防。。自近代以來中國海防的悲劇一演再演,其根源首先在於海防觀的落後和不切實際。1874年,大清王朝為應對第一次海洋浪潮的沖擊,開展了一場影響百年的《海防大籌議》,其結果卻是出於對工業革命的恐懼,自我封閉的戰略思想做出了「以守為戰」的決策,結果作繭自縛,不僅導致北洋水師覆沒在自己的家門口,而且造成中國海防的一蹶不振。今天,經濟全球化正帶來第二次世界性的海洋發展浪潮,中國需要一個符合時代發展精神的海防觀。與第一次海洋發展浪潮相比,歷史條件和發展內涵有了很大差異,前者是海洋國家霸佔海上通道去掠奪陸地資源,建立海外殖民地,海防的第一要務就是擊退海上入侵者;而今新的海洋發展浪潮則是全球性地開發海洋資源,海防的重心轉移到塑造和維護海洋開發的和平環境,海防觀需要因應新的矛盾做新的歷史定位。從總體上說,海洋經濟與海洋開發處於一個充滿局部沖突的共同利益體中,具有鮮明的地緣政治特徵,維護海洋環境、海上通道和海洋經濟體的共同安全與處理海洋權益沖突的歷史責任決定了中國的海防使命將是開拓合作、預防危機。一方面,從周邊安全合作、地區安全合作,到全球海上安全合作,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海上防務都面臨著同一個發展命題。另一方面,在防禦性政策框架下預防雙邊海上危機,防範地區性海上沖突,遏制海洋安全秩序的崩潰,並應對非傳統威脅挑戰。從一定程度上說,走合作與預防的海防之路也是對中國古典海防思想的回歸。

海軍與海軍決斗的時代走向終結,海戰進入遠程聯合防衛作戰的新時代。去年,我在美國訪問時,不少人問我同一個問題,就海戰能力而言,假如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甚至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來一場對抗賽,會不會又是一場甲午之戰。我告訴他們,這個前提很難成立,因為隨著聯合作戰和遠程精確武器的發展,從艦與艦的決斗到海軍單軍種較量的海戰將走向終結,未來的海戰將不再是海軍唱獨角戲,而是艦艇在一線、空中為二線、陸基為三線、天基為支撐的遠程聯合作戰。伴隨海戰從近戰體系向遠戰體系轉變,國土面積大、戰略縱深廣的國家將獲得占據優勢地位的自然條件。對此,我們需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把握海上力量的發展趨勢。

方法

全球利益需要一支藍水海軍

海權是一個國家運用軍事力量對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海上力量(海軍)的強弱,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需要鍛造一支強大的、確保隨時有效執行任務的海軍隊伍」,是實施中國海權戰略的號令。發展「藍水」海軍,作為中國海權戰略的第一步,已使這種令國人尷尬的情況有所改變,但與大國掌控海權的要求,與真正的藍水海軍相比,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武器發展的選擇應立足體系配套,航母留給未來的最大啟示是體系化建設思想。歷史經驗表明,武器發展的目標不是追求最強大的武器,而是追求符合使命任務需要的最優化武器體系。歷史經驗還表明,高技術武器中最強大的武器也有最嬌嫩、最脆弱的一面,要想發展大型武器平台需要有與打擊能力相配套的預警、通信、指揮、機動、防護和保障能力。噸位增加一倍,風險可能要提高三倍。這個問題在美軍中也是熱門話題,我走訪美海軍戰爭學院時,一些教授就站到了航母的對立面,而將軍們則堅守繼續發展航母的陣線。我想,航母的價值不僅是作為戰略長臂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區別與同時代其他海戰武器的特質,這就是它是一個作戰體系,而其他武器只能稱作是作戰系統。因此,吸取航母的思想,體系化改造海上作戰平台,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少的成本、較成熟的國有技術,將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改造成具有遠程偵察打擊能力、立體防禦能力、持久續航能力的輕型「航母」、微型「航母」和水下「航母」,將有望從整體上實現海戰武器的跨越發展。

中國的海權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和什麼時候解決和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呢?中國的海權問題,可分為南海問題和東海問題,解決的性質可分軍事解決和政治、外交解決;解決的策略又可分為被動解決和主動解決等。東海問題,基本上只有日本問題。而釣魚台是個關鍵的、具有很大象徵意義的島嶼。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更大的壓力逼迫日本讓步,同意於東海共同開發,即使在台灣問題解決之前,中國大陸無意進一步顯示自己在釣魚台附近的存在,但也絕對不允許日本變本加厲的升級行為。如果日本變本加厲該區域的主權顯示,中國應該有比嚴正聲明更加切實的行動:比如把釣魚台列入中國導彈試驗場:日本不登島、不設置建築,就不試驗,如果有新的設置,就定期用導彈清除;布雷封鎖釣魚台等。至少要做到,近期誰也別想在釣魚台有進一步的行動。東海問題,容易激發成難以控制的沖突,台灣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解決和管理釣魚台的成本都將是最大的。釣魚台等東海問題,應該是中國真正強大之、台灣問題解決之後(具有航空母艦不是強大的指標,航空母艦基本不會用來進行日本和美國之類對等勢力國家的軍事對抗)。南海問題牽涉到的國家比較多,相關國家也是見縫插針找點麻煩、製造點事端。針對南海問題,中國不能夠只有抗議沒有行動。特別是對特別連中國退讓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都要挑戰的國家,選擇一個合適的,適時狠狠教訓一下,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否則,一些國家看到中國雷聲大雨點小,就會有樣學樣。如果說,東海問題我們現階段我們可以適時強硬的被動解決方式的話,南海問題,我們就應該在一些國家挑釁啟動爭端後,採取更多的主動策略。比如對那些企圖通過法律來侵佔中國領海的,要限期讓其搬遷出其侵佔的島嶼,否則就用導彈清除。以退為進。讓已經被侵佔的島嶼回歸為零。在南海要軟硬兼施,政治、外交優先,劃定紅線,軟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動;東海問題,要和台灣相互呼應,軟有底線,硬有表現,避開其轉移國內矛盾的表演等。

中國的海權問題,不但檢驗我們是否真正強大的指標,也是考驗我們的信心和國之骨氣的指標,更是展現我們解決這些包含經濟軍事外交多種復雜因素智慧最好場合。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這些問題轉移國內矛盾,我們不應該配合其表演,但絕不允許逾越紅線。更不能懼怕這些問題帶來的國際甚至是軍事麻煩,更不能迷信將來我們的軍力更強大。我們發展,別人也在發展,無論何時解決,我們都要面對同樣的麻煩和挑戰。如果我們面對挑釁不能夠有相應的反應,不但會措施解決問題的良機,也會被歷史定位真正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