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護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護

發布時間: 2022-08-15 13:46:42

1、在全球化益日發展的今天,實現政治安全必須做到什麼?

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實現政治安全必須要做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夠不受制於人。

2、文化自信包括哪三個方面

從三個層面理解文化自信

黃傑
2018年11月09日15:5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從 三 個 層 面 理 解 文 化 自 信
深入理解文化自信,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理論層面,思考文化主體性問題,各民族應不應該有,能不能實現文化自信;二是歷史層面,重讀文明軸心期,從傳承看本民族是否有文化自信;三是現實層面,如何構建體現當代發展的文化軟實力。
理論層面:彰顯文化主體性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想引領、精神支柱、道德教養、知識哺育,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區別於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重要標識。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勞動生活的精神產物,都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都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響。那麼,「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從文化主體性看,錢穆先生一直對中國文化保有敬意,他堅持認為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他的著作都是激發國民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1963年,香港政府邀請新亞書院、崇基書院、聯合書院合並組成一所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不是語文的意思,而是文化之意。據說當時想了很多名字——中國大學、中華大學,最終還是錢穆堅持,「不如叫中文大學」。他在創辦香港中文大學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中國文化,強調中華民族能夠保有文化主體性。著名漢學家、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先生這樣評價錢穆,「他對中國的光輝的過去懷有極大的敬意,同時也對中國的光輝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
錢穆逝世後,士林震悼。當時有大量媒體以「中華歷史文化的守護者——敬悼史學家錢賓四先生」「承傳中華傳統、創新中國文化——敬悼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為題對這位學人的學術貢獻做了極高的評價。
歷史層面:重讀文明軸心期
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觀點,表明某個歷史時段是人類文明精神重大突破時期,得到了思想界的認可。按照他的看法,公元前8世紀到2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期,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巨人。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更重要的歷史現象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以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世界,開始「終極關懷的覺醒」。恩格斯就曾指出,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幾乎研究了人類所有的基本問題,並提供了雛形。
中華文化,是個博大精深的智慧寶庫,無論是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建築工藝、民俗風情,還是治國理政、人格修養,都蘊藏著深厚的智慧和魅力,都可以提供很豐厚的文化積淀,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如果想要面向現實和未來,必須整理好我們的過去,要讓我們過去的資源通過這種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為未來的前途、為未來的目標而服務。總之,文化要走向當下和未來,要能夠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繼續深入人心,指導我們的生活,營養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內涵,就必須要創新,要做創造性的轉換。
中國要前進,每一步都不要忘記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思想文化根基在哪裡,我們的最大優勢在哪裡。如果不明白這一切,就可能犯各種食洋不化的錯誤,故步自封的錯誤。
現實層面:構建文化軟實力
祖先的成就毋庸置疑,主要是不少人對當今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抱以質疑的眼光,不以為然。「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必須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問題:一是古今視角,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作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二是中西視角,如何看待借鑒國外文明成果,「兼容並包,有容乃大」。
首先,對「傳統」我們要有新認識,現代是傳統的現代化,一個國家必須珍視自己的民族傳統,「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融入文明大家庭的重要精神支柱。只有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上、在共有精神家園中,才能建立切合普通大眾的歷史傳統和民族心理的共同話語、價值認同、人文性格。其次,構建中國文化軟實力,必須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大膽地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一種開放性的姿態,認真研究和學習借鑒各國文化交流、話語授受的規律和經驗,特別是對其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培育的借鑒。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著眼需求,中國文化發展要設計「中國」議題,完成三大目標,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價值、打造好中國話語。要言之:中國故事,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及趨勢為切入口,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現中國。比如,呈現國家多維度發展的電影,從現實主義視角傳播中國故事。中國價值,要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點,面向國際舞台,展示中華歷史文化優秀品格,體現當代中國道路的精神氣象。比如創新文化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電視媒介傳播有機融合,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中國話語,要以天下太平為導向,弘揚中華文化精神理念。比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勞》等作品,展現了中國廣闊的文化熔爐在近現代史上經歷的悲劇、戰爭,反映了一個時代充滿愛、痛和團結的生活;雨果獎獲獎者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既是亞洲人首次獲獎,也是新中國輸出到美國的第一篇長篇科幻小說;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關注少年兒童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書寫兒童內在的人性、人情、尊嚴與理想。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時報》

3、中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怎樣維護自身經濟安全?

1.應該加強自身的科學技術
2.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道路
3.必須堅持對外開放,要走出去,引進來
4.提高全民素質,畢竟提高綜合國力是全國人民的事
5.以中國共產黨為指導黨

4、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應如何推動自身經濟的發展?

復制的內容,僅供參考:
1.加速經濟改革,擁有標准佔領技術高點
應加速推進我國經濟法制改革,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盡快建立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控和管理體系。積極參加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包括貿易依存度和投資開放度,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為微觀經濟主體進入國際市場創造宏觀環境。擁有標准佔領技術高點,現在我們造成財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識差距,就是由於我們現在沒有自主創新和自己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少,技術依存度有50%是依靠自己,50%依靠引進技術。知識包括標准、品牌,也包括你的技術、專利等等,這些東西的價值是很難用實物跟它比較的。比如說標准,誰擁有了標准,誰就可以說佔領了技術的高點。

2.加強質量管控,擴大對外交流
應努力提高國有或民營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改進技術和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抓好質量管控,擴大對外交流,使產品有能力進入市場並佔有一定份額。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跨國公司,中央提出來要「走出去」的戰略。到國外投資,擴大對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當地的法律、文化、歷史,還要在當地建立關系網。我國現企業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設立銷售辦事處,第三步是設立生產企業。真正實現跨國經營的公司還是很少,所謂實現跨國經營的跨國公司,就是從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戰略,能夠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它的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現在有些上市公司熱衷於並購國外的企業,這個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模式,但並購的時候應該重視市場和文化的差異。

3.健全機制,提高風險意識
隨著參與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領域都將有相當規模的交流,我國將更多地融入越來越自由化的國際金融市場,但由於我國金融體制還不健全,在這一進程中,我們要始終注意風險的防範和危機處理。建立風險防範意識和機制。全球化進程,使各成員的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都受到挑戰,面對較為頻繁的外部制度的影響,內部制度沖突的機率與風險不斷加大,存在著管理環境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這在短時期內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勢研究及時提出對策。

4.適時開放,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使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資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變得越來越快,對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的影響深刻而頻繁。適時開放市場,只有市場開放了,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時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還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方面,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競爭力還處在劣勢,因此在准入領域和准入時間上一定要與國家的長遠發展相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這么快,中國企業是做了很大貢獻,我們要把中國企業的實踐經驗認真地進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專家學者要深入到企業里,總結中國企業的經驗,然後上升到理論。這些應是逐步進入國際市場應具有的條件。

5、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

學習傳統文化,掌握其精髓。結合時代特徵發展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向世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6、運用文化的多樣性的知識,說明全球化時代為什麼要守護文化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普遍恆久的特徵。在一般意義上說,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人類文化在其表現形式上的豐富多樣,如文化內容上的差異、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樣性是世界文化擁有魅力的前提,無論對於世界還是一個國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其發展與進步才是真正富有意義的。
本來,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的「原生態」:處於傳統的、離散時空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個民族,其文化基本上都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形成與發展的,因此也是各具特色的。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全球化加劇了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緊張。在世界舞台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個性魅力。但是,文化發展的實際情形卻常常是:處於強勢文化一方對於弱勢文化採取了「文化霸權」或「文化殖民」,試圖將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強加於對方。結果文化的沖突就在所難免,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曾經用「挑戰與應戰」來指稱這種文化互動模式。今天,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常在「文化普遍性」與「文化個性」之間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