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的海洋安全越來越重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的海洋安全越來越重視

發布時間: 2022-08-13 23:33:34

1、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海洋呢?

1、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
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可以保留自然資源的豐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護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狀態,保護物種原有特性不至喪失;能保護、恢復、發展、引種、繁殖生物資源,能保存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能消除和減少人為的不利影響。
2、污水排放治理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排放,會帶給海洋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質,導致海水富營養化。要想改善海洋環境,必須重視排放問題。
3、禁止對海洋的過度開發
填海造陸、能源開采等過度開發會破壞生物的棲息地,使生物面臨滅絕的威脅,濫捕濫殺也會造成物種數量急劇減少。
4、發展海洋科學與技術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海洋環境污染治理的科學研究,為保護海洋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5、減少噪音污染
據環球網報道,在過去的100年裡,海洋噪音越來越嚴重,螺旋槳、聲納等在海洋中產生了各種噪音,這些噪音已干擾到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動。因此,要「靜」化海洋,降低對海洋生物的有害影響。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海洋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近年來,對海洋環境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加強立法、增加投入,實施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和實施重點流域污染防治計劃、重點海域碧海行動計劃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沿海經濟建設和海洋產業開發給海洋環境帶來的壓力,近岸海域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1 概述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海洋環境保護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一貫高度重視。自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之後,相繼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並頒布實施。1992年裡約熱內盧會議之後,我國政府又制定了「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和旨在保護海洋防止陸上活動影響的國家行動方案。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國家加大了海洋環保的法制化進程,目前與海洋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達30餘部。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沿海經濟建設和海洋產業開發帶來的環境壓力。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責」,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致辭中強調,人類社會再也不能把世界海洋當成一個方便的垃圾傾倒場,或被當作一個取之不盡的財富來源。敦促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再次顯示對海洋的尊重,竭盡全力確保自然資源受到保護和可持續的利用。我國積極響應,履行對海洋的承諾,此間,開展了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環保聯合執法檢查,並發表了海洋環境保護的白皮書。行動表明,我國正在不斷的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2 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原則
2.1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框架
海洋環境保護法是防止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總稱。1979年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方面作了規定,1983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范我國管轄海域及沿海地區海洋環境保護活動和行為。1999年,根據海洋環保工作實踐對該法進行了修訂,新增了海洋生態保護等有關內容。該法是我國較早頒布實施的一部環境資源法律之一,對於切實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合理開發利用和海洋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實施海洋環境保護法,先後頒布實施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等配套法規。與海洋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漁業法、環境影響評價法、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標准體系。如:海水水質標准、漁業水質標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含油污水排放標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污水海洋處置工程綜合排放標准以及海洋功能區劃、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等。這些法律、法規、標准以及一些地方的法規,構成了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框架體系,為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另外,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也對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有重要的約束作用。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國際船舶防污公約、防止傾倒廢棄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公約等。
2.2 海洋環境保護法的主要原則
從1982年制訂到1999年修訂「海洋環境保護法」,反映了我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逐步完善和思路的轉變。修訂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除保留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以及污染者付費、開發者保護、公眾參與等原則外,重點體現了堅持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原則、統一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並體現了與國際公約接軌。
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立法宗旨和目的中得到了體現。海洋是人類的巨大資源寶庫,海洋環境污染、資源損害、生態系統的破壞,都會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有效的保護生態系統,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紅樹林、珊瑚礁、濱海濕地、海島、海灣、入海河口、重要漁業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態系統,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區域及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海洋自然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對具有重要經濟、社會價值的已遭到破壞的海洋生態,應當進行整治和恢復。體現了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並重的原則;由於海洋活動涉及許多方面?熏海洋環境保護管理也涉及到許多行政主管部門。對各部門的管理職責則作了較為明晰的分工。即形成了各級政府負責實施,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有關涉海部門依照法律規定監督管理的體制,各自的職責、權力也義務劃分相對明確和具體。體現了統一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
2.3 主要的法律制度
為了加強對海洋環境的管理,修訂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除了對原有的限期治理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和海洋環境污染民事損害賠償制度的內容作了必要的充實外,還根據現實需要,新規定了若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海洋功能區劃和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制度、重點海域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海洋環境標准制度、排污收費和傾倒費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對嚴重污染海洋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落後設備的淘汰制度、海洋環境監測和監視信息管理制度、海洋污染事故應急制度、現場檢查制度、船舶油污保險和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等。
防止船舶污染是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海上船舶污染源具有流動性、國際性以及污染後果嚴重性等特殊性質,目前主要的法律制度,相當一部分受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的約束,同時國內的法律制度也盡可能的在與國際公約接軌。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求各締約國有義務把「一般接受的國際規則和標准」作為防止、減少和控制船隻造成海洋污染的最低要求;「73/78防污公約」要求船舶的所有國、船舶營運國和違章事件發生地國都應根據本國法律禁止污染行為並採取相應制裁措施;「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對船舶所有人的免責、賠償范圍、所有人的責任限制、以及強制保險制度作了相應規定;〃國際油污防備、反應和合作公約〃要求締約國做好大的油污事故的應急防備和進行區域性、國際性合作的制度。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國提出了國家完善並實施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制,按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等。
3 當前海洋環境保護的主要政策措施
3.1 海洋污染防治
1、總的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恢復和改善近岸海域的水質和生態環境為立足點,以調整產業結構、推行清潔生產為基本途徑,以陸源污染防治和海岸帶生態保護為重點,以碧海行動為載體,河海統籌,陸海兼顧,努力遏制近岸海域污染加重的趨勢,實施重點海域陸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基本改善沿岸水體和海域水質狀況;加強法制,依靠科技,強化監督,重點抓好沿海城市毗鄰海域、主要河口海域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2、全面實施「碧海行動計劃」。經國務院批復的「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國即將啟動東海和南海的碧海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的目標是通過實施循環經濟戰略,執行「清潔生產促進法」,調整產業結構,減輕社會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具體措施是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開展生態農業、生態養殖、小流域治理、沿海防護林、港口和船舶污染物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以及代表性、典型性海洋生態保護區的建設等措施,初步遏制海洋環境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在國家行動方案實施中,建立了國家環保總局指導、協調、監督,綜合部門提供政策和資金,涉海部門配合,地方政府具體實施的團結治污的機制。正在實施的重點流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計劃,國家發改委指導和督促國家支持的項目;國家經貿委指導和檢查有關產業結構調整、清潔生產等方面的工作;科技部負責有關科技攻關和示範工程的建設;建設部指導和監督有關城鎮污水處理廠、城鎮垃圾處置工程的實施;交通部等部門指導和監督有關港口船舶的污染防治計劃和海上污染應急計劃的實施;水利部指導和檢查有關水土保持及流域治理計劃的實施;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和監督有關生態農業、生態漁業與生態養殖計劃的實施;林業局等部門指導和監督實施有關海岸生態隔離帶及綠化工程等項目;海洋局指導和監督有關海上石油平台、海洋傾廢等方面的工作;軍隊環保部門組織和督促有關軍艦軍港的污染防治。
3、全面推行入海排污總量控制制度。我國已經在開展海洋環境容量研究的試點工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測算各海域的環境容量,以容量控制入海排污總量,進而提出消減總量。嚴格控制陸源、船舶和養殖污染物的排放,加大綜合整治力度,推行清潔生產審核,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源頭控制,規范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等多種措施,在經濟總量和污染物產生量有較大增長的同時,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較好的控制,污染物入海總量有所減少。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清潔生產,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減少工業廢物的產生量。實現污染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從末端治理轉變到全過程式控制制,嚴格實行污染源達標排放。對新上工業企業,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做到污染物排放總量有計劃的消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建設,完善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脫氮能力,要求2010年沿海所有城市的污水集中處理率不低於70%。通過「城考」、「創模」等手段,控制和減少城市的排污量。
4、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和海水養殖污染。通過生態省、市、縣的創建活動,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葯的施用量,規范畜禽養殖場建設,污染物集中處理,達標排放。頒布海水養殖污染物排放標准,嚴格控制海水養殖規模,推廣生態養殖和立體養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5、嚴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通過加強船舶污染防治法制化建設,建立以「協作共商、預防預控、誠信管理」為內容的工作新機制,加強船舶污染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建設,嚴格執法,規范管理等舉措,使船舶和港口的污染治理情況逐年提高。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垃圾回收處理系統,實現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岸上處理。各地加強了船舶運輸危險品審批和現場監督檢查,開展了船舶防污染專項檢查,積極推進海上船舶污染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應急反應體系的建設,督促港口和船舶配備污染應急設備,提高了污染事故的防禦能力。
6、防止海上傾廢和海上石油污染。
嚴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按照程序科學的選劃傾倒區,嚴格執行海洋傾廢條例及環評制度,進行充分論證。並加強對傾廢過程的監管和環境的監測。要求鑽井、採油和作業平台配備相應的油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
3.2 海洋生態保護
1、海洋生態保護區建設。以「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為指導,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並重的原則,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防止海洋生態環境全面惡化。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海洋自然保護區80餘處,其中國家級的有24處。這些保護區的建設,對典型性的海岸、灘塗、河口、濕地、海島、紅樹林、珊瑚礁等各種生態系統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2、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漁業主管部門分別制訂了控制海洋捕撈漁船數和功率數增加的「雙控」制度,加大控制新增漁船數和壓縮現有作業漁船數的力度。禁漁線管理、人工漁礁建設、增殖放流、伏季休漁制度及海洋捕撈產量「零增長」、「負增長」計劃,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通過專項行動與日常執法管理相結合的辦法,有力的打擊了電、毒、炸魚等非法捕撈行動。這些措施,促進了作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漁業資源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資源多樣性有所改善。
3、沿海防護林建設。「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總體規劃」經十餘年的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一期工程結束,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24.5%上升到35.5%。現在正在實施「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二期工程建設規劃」。建設區域范圍北起遼寧的鴨綠江口,南至廣西的北侖河口,大陸海岸線長18340公里,包括11個沿海省、市、區,總面積2598.22萬公頃。鞏固一期工程建設的基礎上,以泥岸鹽鹼地區和台風登陸頻繁地區為重點,突出抓好沿海基幹林帶建設和山地丘陵水土保持林建設,使沿海基幹林帶全面合攏,珍稀紅樹林資源得到恢復和發展。在沿海地區形成穩定防護林體系的同時,滿足沿海發達地區美化優化生態環境的需要。
3.3 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環境監測網路作為全國環境監測網的重要成員,從80年代建立以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建成了衛星、機載遙感和海上、陸地站網相結合的全方位、多要素的立體監測體系,與陸域環境監測網一起,形成了從流域到海洋的有效的環境監測體系。對重點河口、港口、重點海域、重要漁業水域以及赤潮的監測能力顯著增強。目前包括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網、區域性海洋環境監測網及行業性海洋環境監測網。在統一的監測標准和規范下,分屬不同的主管部門管理實施。形成了有效的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和預警能力,能夠有效的掌握海洋污染狀況和變化趨勢,為海洋環境管理提供了基礎。
3.4 海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
近年來,我國在參與和推動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方面日益活躍,擴大了影響,樹立了負責任的環境大國的形象。我國是區域海行動計劃東亞海行動計劃與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的成員國之一,同時積極參加UNEP倡導實施的防止陸上活動影響海洋全球行動計劃。同時,積極履行國際環境公約和國際環境義務。在雙邊和多邊、區域國際合作中,堅持「以外促內」的原則,國際海洋環境合作項目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在紅樹林、海草、珊瑚礁及濕地保護、防止陸源污染海洋、海岸帶綜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4 政策建議
4.1 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從生產、消費、回收等環節,從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從城市、農村等區域探索和實現循環經濟模式。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排放。著手制訂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以及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包裝物品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等;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並納入國家統計體系和幹部考核體系。海洋環境保護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須符合科學的發展觀要求。
4.2 完善稅費政策,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調整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等相關的收費政策,適應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制定有關船舶油污強制保險和油污賠償基金制度。為解決當前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也需相應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手段。從國家、區域和產業三個層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4.3 發展促進海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政策。
依靠科技進步解決當前面臨的核心技術問題。當務之急是要發展海洋環境容量測算、環境監測、海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碧海行動計劃制定、海岸帶綜合管理、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修復等技術。
(作者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博士)

參考文獻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中國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國家現狀報告. 2003.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 1999-2003.
張皓若,卞耀武.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釋義. 法律出版社,北京,2000.
王燦法. 論修訂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的特點. 環境保護,2000.4?熏 p5-7.
吳景城. 論新《海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和法律制度. 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學報. 2000.9?熏 p3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法規選編,海洋出版社,北京,2001.

3、中國目前存在哪些海上安全問題

近兩年來,在亞太地區,海上安全問題引起了各國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
台海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明顯下降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最大的海上安全關切,一直是可能因惡性「台獨」事件引起、並導致美日軍事介入的台海軍事沖突(當然,台灣問題的內涵並不僅限於海上安全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隨著「台獨」勢力的發展,中國不斷加強了反「台獨」軍事斗爭准備。令人高興的是,2008年以來,隨著兩岸關系的明顯改善與發展,台海形勢日益緩和,台海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明顯下降。
在台灣問題上,中國將以最大的決心與努力爭取實現和平統一;中期目標則是在今後較長的時期內,在經濟、文化、社會廣泛交流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政治對話,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簽訂和平條約,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全面建立起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框架。這一目標的實現,將使台海軍事沖突的風險基本化解,為兩岸人民最終自願走向和平統一創造重要的條件。在此之前,為反對「台獨」、維護主權與領土完整,我仍須對台保持有效的軍事威懾能力。
與鄰國間存在的海上領土爭議及海洋權益爭議是中國的又一重大海上安全關切這一爭議(包括對島礁及其相關水域、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海底資源、漁業資源等方面的爭議)既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及相關權益,又涉及民族感情,歷史與現實情況極其復雜,解決難度很大。近兩年來,這一爭議有再次上升的趨勢。例如,在南海,中國與越、菲等國摩擦不斷;在東海,中日兩國最近因釣魚島「撞船」事件爆發了一場嚴重危機。但是,從總體看,東亞地區的海上領土與海洋權益爭議仍處於可控的狀態。
對於上述爭議,中國的政策堅定而明確:首先,堅持本國的相關主權與權益;其次,主張由爭議各方通過和平對話而非以武力或武力威脅解決爭議,反對外來勢力的介入與干涉;第三,在爭議一時難以解決的情況下,支持建立雙邊及多邊信任措施,並主張在爭議區域採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今年以來,一些外國媒體宣稱中國解決海上領土及海洋權益爭議的政策發生了變化,這是毫無根據的。
中國堅定地支持航行自由的原則,但是堅決反對美國濫用這一原則對華進行抵近軍事偵察長期以來,美國一直以「航行自由」為名對中國進行抵近軍事偵察,近年來,這一偵察更有靠近、增多的趨勢,引起了中國日益增加的關切。美國的這一錯誤做法與雙方「致力於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及「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系」的政策不符,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與海洋權益,向中國傳遞出非常消極、有害的信號(即把中國視為「主要對手」或「潛在敵人」),是引發兩國海上摩擦及突發事件(如2001年的EP-3撞機事件、2009年的「無瑕」號事件)的主要原因,對於中美兩國、兩軍關系的發展和雙方建立戰略互信,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國堅定地支持航行自由的原則,但是堅決反對美國濫用這一原則對華進行抵近軍事偵察。兩國在此問題上的分歧涉及雙方的航行與飛行安全,更涉及中國的國家安全。1998年兩國建立海上軍事安全磋商後,美方一直要求制訂雙方海上行為准則,卻完全不顧及中方的嚴重關切,這樣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美國逐漸減少以至最終停止對華抵近軍事偵察,與此同時,雙方討論與制訂必要的海上行為准則,才是徹底解決這一分歧的正確方向。
地區軍事沖突、恐怖主義攻擊、海盜襲擊以及多種自然災害都可能對海上通道的自由、通暢帶來嚴重威脅,從而危及中國的安全與發展利益
隨著全球化加速發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特別是經濟發展對於國際海上通道的依賴越來越大。中國通往中東、非洲、美洲的極其重要的海上通道都位於亞太地區。地區軍事沖突、恐怖主義攻擊、海盜襲擊以及多種自然災害都可能對海上通道的自由、通暢帶來嚴重威脅,從而危及中國的安全與發展利益。近年來,海盜襲擊十分猖獗;今年3月發生的「天安」號事件(國際社會至今難以對肇事者做出明確一致的判斷)對東北亞安全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如何擁有與自身大國地位、大國責任相稱的維護國際海上通道安全的能力,是中國面臨的一項新的挑戰。
中國正在努力發展包括海軍在內的海上力量,這與中國正逐步從陸地大國向海洋大國發展相一致,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始終反對各種「炮艦政策」,更不會走歷史上列強走過的海上擴張老路。隨著海上能力的發展,中國將會為維護國際海上通道安全、開展海上搜救、實行海上災害救援等做出更多的努力。去年以來,中國海軍參加國際反海盜護航即是朝著這一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值得指出的是,國際上有些勢力一直想把中國海軍限制在所謂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內,這是毫無道理的。中國海軍有權向東進入遠洋,中國海軍艦船經過沖繩群島間的海峽進入西太平洋也完全符合國際法。當然,在此問題上,中日之間如能早日建立起有關信任措施和海上聯絡機制則是必要與有益的。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特別是核擴散)及海洋生態的污染可能通過海上運輸來實現進入新世紀以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特別是核擴散)及海洋生態的污染與破壞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日益嚴重的威脅。擴散行為可能通過海上運輸來實現。因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海上安全威脅如果沒有切實的國際合作,只會愈演愈烈。這些問題已成為中國新的海上安全關切。
面對這些威脅,中國願意根據國際法律、法規,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與義務,與國際社會一起推動海上防擴散措施的建立與執行,共同保護海洋生態和治理海洋污染。美國等一些國家一直希望中國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PSI)。中國理解PSI參加國對擴散問題的關切,也贊同PSI的防擴散宗旨,但認為根據PSI進行海上攔截與現行國際法仍有抵觸的方面。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的布拉格講話中提出要使倡議轉變為「持久的國際機制」,為此,努力使其與國際法銜接才是正確的途徑。
從上述對中國在亞太地區面臨的五大海上安全挑戰和中國的基本政策分析中,可以得出三點結論:
第一,在傳統安全方面,中國與一些國家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分歧與摩擦,存在著利益沖突,這些分歧在短期內難以解決。為維護亞太地區的海上安全,有關國家應積極開展對話磋商,建立信任措施,加強危機管理,從而有效控制分歧,避免軍事沖突,使分歧朝著逐步解決的方向發展。
第二,在非傳統安全方面,中國與亞太各國面臨著日益增多的挑戰,有著十分相似的關切,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亞太各國在這一領域加強互信,深化合作,不僅完全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而且有益於減緩彼此間在傳統安全方面存在的分歧。
第三,中國的海上安全政策表明,中國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維護亞太地區海上安全的一支積極力量。隨著自身海上力量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將為建立和諧的地區與世界海洋秩序做出更加積極的努力與貢獻。 美國的亞太政策特點有三:一是深化與盟友的關系。美國毫不動搖地承諾支持韓國與日本。二是加強與新興夥伴的關系。發展亞洲地區的潛在盟友——印度與印尼。三是積極參與多邊合作機制,融入亞洲地區合作。但東南亞國家反應低調。

4、關注海洋保護海洋作文2000字以上

「如果你能夠看到魚翅是怎樣做成的,鯊魚的魚鰭是如何被割
下的,以及每年有七千多萬條鯊魚,最終是為了魚翅湯而送命,你
還會購買它嗎?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鯊魚物種都瀕臨滅絕,但是,我
們可以拯救它們。請記住,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一則公益廣
告的話語,讓多少人幡然醒悟!而釣魚島事件,又讓多少人意識到
中國的海洋權益!
人類的生命來自海洋,人類的文化起源於海洋,海洋是地球上
最大的「寶庫」。海洋的浩瀚壯觀、變幻多端、自由傲放、奧秘無
窮,都使得人類視海洋為力量與智慧的象徵與載體。
中華民族是人類海洋文化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民族祖祖輩
輩所居住的大地,東南兩面臨海,海岸線漫長,這樣的地理環境,
孕育了祖國悠久的海洋文化。
海洋中存在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人們越來
越認識到海洋是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
域。我國是一個瀕海大國:第一,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渤海是深入我國大陸的內海;其他三個
是我國在太平洋中的邊緣海;第二,我國海疆北起鴨綠江,南至曾
母暗沙,東起釣魚島群島,西至北侖河口;第三,我國擁有約1.
8萬千米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千米的島嶼海岸線;第四,我國
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6900多個;第五,我國擁有
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約佔全國陸地面積1/3,
其中領海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
海洋是我們國家的另一條生命補給線。我國海洋資源雖然豐富
,但開發利用的程度很低,人類面臨著人口問題,糧食問題,環境
問題等等。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空間已不堪重負。地球上生物資源
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給人類提供食物能力是陸地的100
0倍。在海洋生態不受破壞的情況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億噸水
產品。因此,海洋的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向海洋進軍,
讓海洋資源服務於人類,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水不僅是寶貴的水資源,而且蘊藏著豐
富的化學資源。海洋里的生物可以食用、葯用、(本身是葯物,或
者可由生物體提煉出葯物)、科研用途、娛樂用途(飼養、觀賞)
、農用(餌料)、生物能等等;海洋里的物理資源或能源資源有:
發電(波浪發電、潮汐發電、溫(鹽)差發電等等);海洋的化學
資源有:海水淡化成淡水、海水中直接提取痕量元素(金、鈾、氘
、溴、碘、鎂、鉀……)、海水中直接提取化合物(食鹽、芒硝、
石膏、重水、鹵水等等);海洋的地質(礦物)資源:錳核、石油
、天然氣、礦砂、底砂等;海水可直接利用的例子有:利用冰山提
取淡水、海水冷卻核電廠發電機組及其他機械、海水脫硫、沖洗、
稀釋等等;海洋的空間資源有:運輸、航行、休閑娛樂等。
海水可以通過其熱能和機械能等給我們電能,從海水中還可提
取出像汽油、柴油那樣的燃料——鈾和重水。鈾在海水中的儲量十
分可觀,達45億噸左右,相當於陸地總貯量的4500倍,按燃
燒發生的熱量計算,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1萬年!
中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油氣資源沉積盆地約70萬平方公
里,石油資源量估計為240億噸左右,天然氣資源量估計為14
萬億立方米,還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紀
成為油氣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首先,我要號召大家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我們從大海中索取的
實在是太多了,海洋為我們提供了各種食物,提供船舶航行的條件
,給我們呈現美麗的風景,但是人類在利用海洋的同時並沒有悉心
呵護海洋,她現在面臨著海水污染等各種問題,所以我們的當務之
急是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讓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
顯改觀,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及早樹立起保護海洋的意識。
海洋能有效地緩解中國的能源問題,減少進口量和對外國能源
的依賴,海洋是內陸的有效屏障,即便要發生戰爭也不容易燒到內
陸上,海洋是謀求海外發展的重要通道,能有效地幫助經濟的發展

海洋既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空間,也是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舞台
,兒海洋政治斗爭的中心,是海洋權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權之爭
,背後都是巨大的海洋權益。
我國有許多事件關於海洋權益,其原因不外於:歷史原因,周
邊國家對資源的覬覦,與我國長期以來對海洋權益的漠視也是現階
段與周邊國家海洋權益爭端白熱化的原因。
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廣闊,所轄島嶼眾多,維護
海洋權益註定是一個長期任務。面對目前的一些分歧和爭端,面對
未來可能出現的摩擦和沖突,我們需要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
等各個領域共同發力,從官方到民間齊心合力,通過制度化的手段
和各方面的壓力,使地區風險始終處於管控之中。只有採取更多實
質性的手段,給挑釁者劃出紅線,才能讓他們清醒起來,不敢隨便
造次。
一個強大的中國,需要以鮮明的主張和堅決的行動,強力捍衛
自己的主權和利益,讓那些心存僥幸的國家規規矩矩。中國走和平
發展道路,但不可能以犧牲自己的領土主權和核心利益為代價。我
們不輕言動武,但也從不懼怕訛詐。隨著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我們
還在積累越來越多的資源和手段,去始終把握住未來局勢發展的主
動權。
爭奪海洋權益,其中不外乎是為了海洋利益,這些利益主要包
括:保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防禦敵對國家從海上的打擊和入侵
;保衛支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海洋資源的安全,維護海洋權益;
維護我對外貿易海上航運通道、石油航線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此外,還有打擊海上恐怖主義、海盜、走私和跨國犯罪等問題,
營造和平、良好的地區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環境,維護我國可
持續發展和生存空間的質量;等等。
總之,海洋對一個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巨大,不可能形
容的重要性,維護中國,海洋權益勢在必行!

5、怎樣認識我國海洋安全的重要性

一)海洋在人類進步和全球發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1%,空間廣闊,資源豐富,是自然界主要的地理形態,也是人類生存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歷史上看,海洋是地球生物的最早起源地,也是人類生命的搖籃.過去很長一個時期,人類以多種方式利用海洋,促進了全球文明進步.特別是從15世紀開始,隨著世界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航海時代的到來,海洋成為國際商品往來最重要的交通通道,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推動了各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當今世界,全球大部分經濟活動集中在沿海地區,很多大城市位於沿海地區,眾多人口也居住在沿海地區.海洋又歷來是國家的門戶、安全的屏障和兵家必爭之地,對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的影響很大.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一些主要國家開發海洋的步伐明顯加快.2001年聯合國大會宣布,21世紀是海洋世紀,這為人類向海洋進軍展示了新的前景.
(二)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科技和經濟迅猛發展,人口擴張、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洋資源利用的潛力更加引起重視,海洋的價值更為明顯.例如,未完全探明的海底世界,蘊藏著大量生物、能源和礦產資源;海水的綜合利用和淡化,有助於緩解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海水中氫元素的提取和應用,可以為核聚變與燃料電池開發提供取之不盡的基礎原料;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很可能成為繼煤炭、油氣之後的新一代能源;大洋多金屬結核的勘探開發,將為增加全球接替戰略資源開辟新的領域;海洋生物資源的開拓和挖掘,可能是解決人類食品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深海生物基因的研發與利用,也有可能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生物革命,等等.加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已經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抉擇.
(三)海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中國海域廣闊,海岸線漫長,不僅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而且有47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其中可管轄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海洋國土」;不僅有2280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而且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面積較大的海島有7000多個;在國際海底區域還擁有數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合核礦區;海洋考察的足跡達到南極、北極和幾個大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走在全國發展的前列.目前,沿海地區人口佔全國的4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60%以上,海洋運輸量佔全國對外貿易運輸總量的90%;中國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有15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億噸,經濟社會活動十分活躍.同時,海洋水產品產量相當於全國肉禽蛋類總產量的1/4,海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23%和30%,海水淡化量和冷卻水用量迅速增長.海洋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海洋事業處於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對海洋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站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用全球視野、歷史眼光和戰略思維觀察與處理海洋問題,切實把海洋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海洋事業作為全社會的事業來辦,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努力開創海洋工作新局面.
(一)增強全民海洋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公民,應當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了解海洋的情況,樹立「海洋國土」概念和現代海洋理念,結合實際為促進海洋發展做力所能及的事.作為公務人員和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學習海洋知識,關心海洋事務,尊重海洋規律,掌握做好海洋工作的主動權.作為地方和部門,應當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海洋工作的方針政策,切實研究和解決海洋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做好海洋工作提供管理和服務.作為新聞媒體,應當發揮好輿論的信息、教育和監督作用,以多種方式普及宣傳海洋知識,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和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的良好氛圍.
(二)規范海洋開發秩序.應抓緊完善海域使用管理的法規,認真執行海洋功能區劃制度.繼續清理各類涉海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健全涉海行政審批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嚴禁違規審批、越權審批和重復審批,防止因海洋開發利用項目盲目重復建設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失.加強對圍海填海、海砂開采和無居民海島開發等活動的監管,規范海域養殖活動.提高海洋管理水平,規范海域使用秩序,保護合法用海行為,促進人與海洋和諧相處.
(三)加大海洋執法力度.依法行政是海洋管理的重要方略.應根據中國海洋法律法規以及有關國際法律法規,研究制定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有效措施和具體辦法.繼續加強海洋執法,發揮好海監、海事、漁政、緝私、邊防等力量的作用,加大對中國管轄海域開展巡航監視力度,有效監管各種海洋涉外活動,妥善處理侵害中國海洋權益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維護中國海洋權益.
(四)推進海洋領域國際合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一如既往地堅持和平發展的方針,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推動海洋領域合作與發展,努力把海洋建設成和平、和諧、安全的海洋.應繼續加強同世界其他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在海洋事務上的合作,推進在海洋合理開發、海洋生態環保、海洋減災防災、海洋綜合管理等方面合作研究與交流,實施好有關國際合作項目,共同應對與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6、為什麼我們對海洋的認識越來越重視了?

進入21世紀,海洋再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海洋的國家戰略地位空前提高。順應世界潮流,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逐步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經濟強國」的宏偉目標。如何對海洋強國的內涵再認識、再定位,堅持「以海興國」的民族史觀,使中國崛起於21世紀的海洋,是事關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繁榮與進步、強盛與衰弱的重大戰略問題。


實現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歷史跨越,是時代的召喚,也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一、當前國際海洋管理形勢的基本判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世界性問題的凸現,世界各國對海洋的認識逐步深化。海洋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海洋在資源、環境、空間和戰略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海洋將成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新空間,成為沿海各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成為影響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因素。

「21世紀是海洋世紀」的論斷已經成為全球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科學家的廣泛共識。也正是由於海洋在政治、經濟和戰略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引發了世界范圍內對海洋權益的激烈爭奪。1973年開幕的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才基本達成了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公約》生效後,直接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藍色圈地運動」。據估計,各國按照《公約》規定合法擴大的海域,佔去了原屬公海的1.3億平方公里的面積,使地球上約36%的海面變成了沿海國的管轄海域。可以說,《公約》使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和平方式對海洋進行了「瓜分」,並導致世界海洋管理呈現出以下幾個基本態勢:

(一)海洋在全球中的戰略地位日趨突出。世界主要沿海大國紛紛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列為本國的重大發展戰略。如美國於1999年提出了「回歸海洋,美國的未來」的內閣報告,強調海洋是保持美國實力和戰略安全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加拿大於1997年出台了《海洋法》,並制定了21世紀海洋戰略開發規劃。澳大利亞制定了以綜合利用和可持續開發本國海洋資源為中心的21世紀海洋戰略規劃。日本的中心目標就是在21世紀成為海洋強國。

(二)海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現代化高新技術在海洋開發過程中的應用,使得大范圍、大規模的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成為可能,向海洋要食品、要資源、要財富的藍色革命,海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系,並以明顯高於傳統陸地經濟的比例快速增長,相當一部分國家的海洋產業成為國家支柱產業。世界海洋產業總產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億美元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1.8萬億美元,已經佔到世界GDP的4%。

三)世界各國海洋綜合管理的力度顯著增強。1998年以來,聯合國秘書長每年都要向聯大提交專門報告,向世界各國倡導加強海洋綜合管理。在國際潮流的推動下,各沿海國家紛紛出台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管理制度,美、俄、法、日、韓、加等國制定的關於海洋權益、管理規劃、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海洋法律都在十部以上。為提高海上執法能力。如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組建了海岸警備隊,加拿大、韓國、印尼等國成立了海洋與漁業部。

7、什麼叫 海洋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一)海洋在人類進步和全球發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1%,空間廣闊,資源豐富,是自然界主要的地理形態,也是人類生存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歷史上看,海洋是地球生物的最早起源地,也是人類生命的搖籃。過去很長一個時期,人類以多種方式利用海洋,促進了全球文明進步。特別是從15世紀開始,隨著世界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航海時代的到來,海洋成為國際商品往來最重要的交通通道,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推動了各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當今世界,全球大部分經濟活動集中在沿海地區,很多大城市位於沿海地區,眾多人口也居住在沿海地區。海洋又歷來是國家的門戶、安全的屏障和兵家必爭之地,對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的影響很大。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一些主要國家開發海洋的步伐明顯加快。2001年聯合國大會宣布,21世紀是海洋世紀,這為人類向海洋進軍展示了新的前景。

(二)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科技和經濟迅猛發展,人口擴張、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洋資源利用的潛力更加引起重視,海洋的價值更為明顯。例如,未完全探明的海底世界,蘊藏著大量生物、能源和礦產資源;海水的綜合利用和淡化,有助於緩解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海水中氫元素的提取和應用,可以為核聚變與燃料電池開發提供取之不盡的基礎原料;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很可能成為繼煤炭、油氣之後的新一代能源;大洋多金屬結核的勘探開發,將為增加全球接替戰略資源開辟新的領域;海洋生物資源的開拓和挖掘,可能是解決人類食品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深海生物基因的研發與利用,也有可能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生物革命,等等。加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已經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抉擇。

(三)海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我國海域廣闊,海岸線漫長,不僅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們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而且有47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其中可管轄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海洋國土」;不僅有2280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而且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面積較大的海島有7000多個;在國際海底區域還擁有數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合核礦區;海洋考察的足跡達到南極、北極和幾個大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走在全國發展的前列。目前,沿海地區人口佔全國的4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60%以上,海洋運輸量佔全國對外貿易運輸總量的90%;我國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有15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億噸,經濟社會活動十分活躍。同時,海洋水產品產量相當於全國肉禽蛋類總產量的1/4,海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23%和30%,海水淡化量和冷卻水用量迅速增長。海洋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8、中國應該制定怎樣的海洋戰略

海洋對中國的重要性

安全研究的一般範式是對自己利益所受到的威脅--現實的和潛在的--進行評估並依此作出對策。這也就意味著要解決三個問題:利益界定、威脅評估和對策制定,也就是我們要什麼,什麼阻止我們達到目的以及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對於中國,一個全球化背景下崛起的亞洲海洋國家來說,海洋利益包括三個層面,管理海洋國土、開發海洋資源以及保衛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對這三個層面的挑戰,就是中國海洋安全所面臨的主要威脅。

並非出於偶然,亞洲瀕臨的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海洋安全環境最為復雜的兩個,而且其復雜性都和中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和海洋利益的擴展,造成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安全環境不確定因素的不斷增加。

這當然不是說需要中國為亞丁灣海盜的橫行無忌負責,但打擊海盜顯然已經成為每天都有大量本國商船和油輪經過亞丁灣的中國的責任,而且中國海軍的遠征行動的確產生了某種並不一定為中國所樂見的地緣政治後果。更為重要的是,在現在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盜並不是影響海事安全的唯一因素,至少對中國而言,還面臨著許多嚴峻得多的挑戰。

在東海和黃海海域,中國的海洋利益主要表現在資源開發上面,而體現為島嶼歸屬和專屬經濟區管轄的資源控制權潛在沖突則是中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中國與日本雖然在可預見的將來內受到太平洋國際格局的制約,不太可能用武力解決島嶼爭端,並且雙方也開始了資源合作的艱難嘗試,然而對對方海上意圖甚至整個國家發展方向的嚴重缺乏信任,使得東海的平靜極端脆弱,在很多時候只是一個表象而已。

在南海,中國存在著和東海類似的問題,與菲律賓和越南等國的領海爭端涉及的是上百萬平方公里的水域,並且形勢正在不斷激化當中。菲律賓將黃岩島劃入「本國島嶼」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表明一些國家正在利用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對和平環境的需求而將爭端「既定事實化」。這當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如果有關國家對中國的意圖判斷精準的話,然而這種「香腸戰術」也蘊含著巨大的危險,由於國家意圖的不透明本質,發生戰略誤判從而導致武裝沖突的可能性至少不小於東海的中日爭端,如果不是更大的話。

中國在南海還面臨著或許更加嚴峻的挑戰。中國的「經濟奇跡」基本上她開放政策的結果,不斷增強的「連結性」保證了中國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也能實現單月390億美元的巨大貿易盈餘。這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數字也意味著每天中國有30多億個理由要保證海上運輸線(SLOCs)的安全,首先是南海進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鎖鑰--馬六甲海峽的安全。

馬六甲海峽每天經過船隻的50%目的港或者出發港是中國1400多個港口中的某一個,這條過於繁忙過於擁擠過於脆弱的海上咽喉要道既見證了中國的不斷強大,也是中國的致命弱點暴露得日益明顯。其他國家海上力量封鎖海峽、海盜襲擊、人為事故、自然災害,導致海峽關閉或者失去功能的可能性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危險變為現實已經不是可不可能的話題,而是什麼時候以及有多嚴重的問題。

在更加遙遠的印度洋,不存在領海要求、資源開發也只能有限參與的中國利益只體現為航線安全。不論從民族主義視角審視,還是從經濟利益出發,似乎印度洋確實沒有東海南海方向重要,然而問題是,航線安全對於中國來說絕不只是遠端利益,而是決定中國在21世紀世界格局生死存亡的重大戰略安全問題。

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執行反海盜護航任務,掀開了中國海軍史新的一頁。然而,印度洋區域內外海上力量對中國進入印度洋的疑慮、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為本國商船隊提供安全保障能力的缺乏--首先是不擁有後勤基地導致的續航時間過短,卻給這頁新的歷史如何繼續書寫投下了陰影。

不管中國是多麼喜歡和諧世界或者和諧海洋,海上運輸線都絕不可能依靠別國海上力量來保衛。一個基本上依靠對外貿易強盛起來的製造業大國將自己遠洋船隊的安全交到其他人手中,和把咽喉放在別人匕首下面並且用紅筆標出自己血管的位置沒有任何實質差別。

既然中國不可避免地要繼續沿著製造業大國加貿易大國的道路前進,印度洋海上運輸線--連接中國與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生命線--的重要性就怎麼高估都不過分。或許東海南海問題更加容易激起中國人的民族感情,但必須看到,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和中國在南海東海的利益至少是同等重要且並行不悖的。

中國如何走出海洋困境

在亞洲瀕臨的兩片大洋,中國都存在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利益,同時遭受到嚴峻的安全威脅。中國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海洋利益,保證自己的海洋安全,是依靠一支「藍水海軍」建立自己在東海、南海甚至印度洋的海洋秩序,還是應該在不斷加強海上力量的同時,重新思考海權與陸權的關系,採取更加間接、可能更加有效而經濟的策略?

提到「海權」,一個美國人的名字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人的腦海中--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然而馬漢學說並非海權理論的全部內容,海權也不僅僅意味著對海洋的絕對控制。實際上,海權包含著不同層次,並和海上利益的各個層次存在著對應關系。海權的最低層次是實現領水的有效控制,之上是保障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再上是獲得海軍的海上自由通行權,最高層次才是馬漢學說意義下的「制海權」(maritime supremacy)。後兩者通常要求一支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差別只在於海上自由通行權並不必然否定其他海上力量在同一片海域的存在,而純粹「制海權」則要求能夠隨時拒絕其他海軍的進入並在必要時加以摧毀。實際上,除了美國海軍,現在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片海洋實現了馬漢意義上的「制海權」。

如果依照傳統的馬漢理論,毫無疑問地,中國與任何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強國的戰略利益都是相對立的。但海權存在多個層次,不同層次的海權要求不同的投入,並且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地緣政治後果。如果中國追求旨在否決其他國家海軍進入的「絕對制海權」,不管在哪一片公開水域,都必然導致沖突,追求公開水域的「自由通行權」,固然存在一定危險,但危機可以管控。如果只是要確保「海上交通線安全」,則為國際合作提供了大量空間。實際上,考慮到中國「崛起」的途徑--中國的強大和繁榮是建立在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強的基礎上的,對外依存所要求的和平地區環境因此成為了中國制定對外政策的出發點,中國不太可能追求公開水域的「制海權」,甚至不太可能要求海軍的「自由通行權」。這不但是因為技術和財政原因,更是因為這兩種權力主張所必然導致的地緣政治後果。

因而,主張通過地區與國際合作,保障海上交通線安全,特別是通過與中國「全天候朋友」巴基斯坦的戰略合作,通過未來紅旗拉甫山口和瓜達爾港之間的陸地連接方式,將「陸權」和「海權」相連接,才是確保中國緩解「馬六甲困局」的更有效方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同樣的範式也要適用於中國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端上面,作為完全不同的兩類問題,中國自然應該有完全不同的兩手准備,這也就是何以中國軍方的高級研究人員會在剛剛閉幕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呼籲建設「藍水海軍」的原因。歸根結底,即使中國願意在海洋上與任何國家開展任何性質的合作,也要先具備足以確保合作能按照體現雙方意願方式進行的海上力量才行。

9、論述中國怎樣捍衛祖國的海洋安全

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增強全民族海洋意識」。21世紀,海洋作為綜合性戰略空間,將對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21世紀初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抓住歷史機遇,加快海洋開發與利用,建設海洋強國,對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人民海軍肩負著保衛國家海洋安全的歷史重任。海軍官兵必須牢固樹立現代海洋現念,隨時捍衛國家的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

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陸續邀請海軍海洋問題專家從不同側面談中國海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人民海軍在未來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方面應擔負的責任。

21世紀是中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地圖上的中國宛如一隻雄雞,背陸面海,東向太平洋。近代歷史上,世界強國都是海洋強國,中華民族的復興,也必將以海洋強國的形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當今世界,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戰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中,我們必須樹立現代海洋觀念,具備清醒的戰略共識,即海洋是擎托中華民族在21世紀崛起於世界舞台的綜合性戰略空間。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0.8%,達3.62億平方公里,被譽為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五洲的通道,資源的寶庫,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人類歷史長河中,海洋對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起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人們的海洋觀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實現了3次大的飛躍。農業文明時期,人類社會普遍處於自然經濟階段。受生產力水平低下、商品生產和交換范圍有限的歷史條件制約,海洋的作用長期局限於「通舟楫之便,興漁鹽之利」,是陸地活動的附屬成分和補充延伸。人們對海洋的認識亦極大地受到以農為本思想的束縛,主要表現為一種「以海為田」的農業海洋觀。

伴隨著「地理大發現」問世的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類海洋觀實現了第一次質的飛躍,海洋由人們望而生畏的天塹一變而為連接世界的「偉大通道」。海洋成為資本主義向外殖民擴張,積累原始資本的主要途徑,控制海上運輸線就意味著在一定意義上控制了世界財富的流向。海洋對於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成為決定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因素。近代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歐洲海洋國家先後崛起,通過建立海上霸權並瘋證掠奪殖民地而成為強盛一時的世界強國。其中,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比自身國土大100多倍的殖民帝國,以至「米」字旗遍及全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相反,雖然1830年前的中國,生產規模總量還為世界第一位,但由於封建統治以及在海洋觀念上保守落後,錯失了邁向工業文明的機遇。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100多年間,中國遭世界列強海上入侵達479次之多,入侵艦船1860多艘。在此期間,中國與外國所簽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和協定多達700多個,付出了巨額戰爭賠款,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飽嘗了長達百年的屈辱。600年前航海家鄭和就說過,財富來自於海上,威脅亦來自於海上。「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孫中山先生也針對海洋留下了警世之言:「太平洋問題,實則關乎我中華民族之生存,中華國家之命運」,列強爭奪太平洋就是爭奪中國的門戶權,「人方以我為爭,我豈能置之不知不問乎」。

20世紀後半葉,人類的海洋觀實現了第二次飛躍。海洋在人們觀念中主連接世界的偉大通道發展為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資源寶庫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工業文明在全球的傳播進程宣告完成後,世界各國不斷加速現代化建設。人類社會普遍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危機,尤其感覺到資源短缺的壓力。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和海洋調查技術的進步,人類發現海洋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據統計,海洋中生物資源總量高達400~600億噸,生物物種達18萬種之多,是陸地物種的3倍,能夠為人類提供1000倍於現有耕地所能提供的食物,是未來人類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海洋中礦產資源總量估計達6000億億噸,金,銀、銅、鈾、鈷、鎳、錳和稀有元素的儲量分別為陸地探明儲量的數十倍至7000倍不等。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和「可燃冰」等礦物能源,海洋中的潮汐、溫差、波波等可再生能源達1500億千瓦。而一旦受控核聚變技術開發成功,一升海水中提取出來的氖就能提供相當於300升汽油的能量,屆時人類將一勞永逸地擺脫能源匱乏的困擾。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制定前後,世界瀕海國家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藍色圈地運動」,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將管轄海域與經濟發展直接聯系,以海洋產業作為國家經濟騰飛的翅膀,海洋的戰略地位空前提高。

世紀之交,人類社會開始由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發展,人類海洋觀發生了第三次飛躍。人們審視海洋的價值作用超越了傳統的單一視角,認識到海洋既是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又是國際政治、經濟和軍事斗爭的廣闊戰略空間。海洋在21世紀擔當著全球化紐帶、可持續發展資源庫和國際戰略競爭舞台的復合角色,日益成為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提高綜合國力和爭奪戰略優勢的新領域和重要制高點。

從政治角度看,海洋是世界單極與多極斗爭格局中增強大國的戰略地位與政治、外交發言權的重要領域。從經濟角度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國經濟主要是外向型經濟,對外經濟貿易在國家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海洋產值在國家GDP中所佔的比例不斷提高,海外市場、海外資本、海外資源對一國的經濟意義日益增強。當前全球貿易有90%以上的運輸量是通過海洋完成的,全球消費的石油25%直接來自海洋,海上運輸的石油佔全球消費量的50%以上。同時,海洋也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和發展科技的廣闊舞台。海洋技術是當代公認的六大高技術群之一,而且是唯一能涵蓋其餘五大高技術群的綜合性高技術群。海洋技術對於牽引、提升一國的總體科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從軍事角度看,世界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有增無減,戰爭形態發生了劇烈變化,海洋是軍事強國進行前沿部署,利用技術差打非對稱、非接觸高技術戰爭的重要作戰空間,同時也是瀕海國家實行防禦的重要戰略方向。

中國作為一個瀕海大國,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必須樹立將海洋作為綜合性戰略空間的現代海洋觀念,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增強以海強國的意識,增強保衛國家海洋安全的意識。

1980年到2000年,我國海洋產業產值增長了45倍,由80億元人民幣猛憎至約4000億元人民幣。以海洋為主要通道的對外貿易總額,1980年僅為381億美元,2003年則達到8400多億美元。但是,目前我國海洋經濟水平還相對較低,2000年我國海洋產業產值僅占國內GDP的2.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世界經濟強國的四分之一,對國家綜合國力的貢獻還很有限。根據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未來海洋經濟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0年,海洋產業產值將達到國內GDP的5%,達到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有優勢的海洋產業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預計2030年,海洋產業產值將占國內GDP的10%,接近或達到世界經濟強國的水平。隨著海洋戰略地位的提高,海上武裝沖突和由海向陸發起的局部戰爭的次數也將不斷增加。目前世界上擁有海軍的國家和地區已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20多個猛增為120多個,海軍裝備不僅在數量上明顯憎加,而且在打擊威力上空前提高。隨著高技術武器的不斷更新,從海上發起的高技術戰爭能對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陸地進行打擊,海戰場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加強以海軍為主體的海上武裝力量建設,不僅是瀕海國家確保國家安全的必要途徑,而且是各國提高國際政治、經濟地位的普遍做法。人民海軍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建設,已經成為兵種齊全,具備一定現代化作戰能力的近海防禦型力量。面對世界戰略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的國際形勢,面對海軍肩負的艱巨使命任務,面對新軍事變革的挑戰和戰爭形態的轉型,人民海軍必須大力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不斷增強威懾能力和實戰能力,捍衛國家主權,保衛領土完整,保障國家日益擴大的海洋利益的安全,大力推進中國成為海洋強國的進程,促進中國大國地位的提高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0、通過軍事理論課的學習,談談對海洋安全方面的認識。

21世紀是人類開發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紀,海洋成為「太空」以外的人類要認識和進入的第二大領域。海洋開發關繫到國家安全和綜合國力,不進入海洋,國家不能強大。海洋是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是生物資源、能源、水資源、金屬資源的戰略性開發基地。此外,國際海底和公海成為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我國應確保應有的權益。

由於海洋態的脆弱性和地區發展的不均衡,人口過度增長、發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當,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後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我們用短短20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程,致使我國海洋態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人口持續向海岸帶集中,海洋態形勢日益嚴峻,未來15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海洋生態問題表現出顯著的系統性、區域性、復合性和長期性特徵。與上世紀80年代初相比,海洋態問題無論在類型、規模、結構,還是性質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僅是排污總量的增加和生態破壞范圍擴大,而是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威脅和風險更加巨大,對生態系統、人體健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乃至國家安全的影響更加深遠,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與和平崛起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不採取綜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污染負荷將突破生態承載能力的極限,某些生態系統將難以遏制地衰退,海洋生態問題隨時會惡性爆發,出現難以逆轉的態災難,並成為制約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瓶頸。甚至嚴重影響全球環境並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在今後一定時期內,我國國防安全主要威脅來自海洋,國家安全對海洋需求突出,海洋作為國家安全第一條防線,迫切需要為其提供海洋環境保障。未來我國海洋生態承載能力將面臨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壓力。如:人口的增長和人均消費的提高對海洋生態形成巨大的壓力;經濟的快速增長和重化工業發展將提高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量;高速的城市化建設將產生一系列生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不斷加大;經濟全球化將使海洋生態面臨新的挑戰;海洋主權,權益維護,存在潛在的軍事和戰場環境需求的挑戰;海洋態安全面臨新的挑戰;我國海域與周邊地區及國家存在復雜的近海海洋權益和島嶼主權爭端;鄰近海峽是近代歷史上列強侵略的通道,也是我國外貿貨物及進口石油運輸的咽喉。

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內涵

生態安全的概念是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正式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次提出的。美國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國家最早認識到了環境安全的重要作用。 1991年8月,美國公布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將環境安全視為其國家利益的組成部分。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環境安全技術檢驗規則》將環境安全全部納入到美國的防務任務之中。

西方國家認為,其他國家的環境退化可能損害其國家利益,從而有理由介入其中,並可將軍事手段應用於環境沖突中。西方國家已經將環境問題納入其外交、貿易乃至軍事政策之中。牛津大學諾曼·梅爾斯教授在《環境與安全》一文中,幾乎完全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來論述環境問題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美國利益正在和菲律賓森林破壞、中東水資源貧乏、薩爾瓦多的土地退化、墨西哥迅猛增加的人口聯系在一起」。

目前,國際普遍關注的生態安全的主要威脅包括:環境退化引起的資源和污染對經濟的瓶頸制約;環境退化引起的社會公眾不滿,甚至產生生態難民和環境難民;爭奪原料及自然資源的沖突、戰爭(石油、淡水、土地);戰爭特別是生化及核戰爭對態的破壞;國際貿易中的環境壁壘及經濟活動中的污染轉移,虛擬資源爭奪。